◇◇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关于父子同为署名作者的一点思考   treeroot   父子同为学术论文的作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关键是父子双方是否对署名文 章都有贡献。学术研究如果具有家族的继承性,往往能将学术推进到更高的层次, 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父亲是相近领域的学者、甚至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说 明了这一点。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相信学术研究者的品德,不能因为父子同 为署名作者就怀疑其学术不端,古人尚有不避亲仇的胸怀,我们更应该就事论事。   然而,也不能排除父子(包括夫妻、母子等)相互把没有贡献的对方加入作 者名单这种不端行为的可能,但这种怀疑需要质疑者拿出无可辩驳的证据,而不 能仅仅因为是父子关系。个人认为可以有三个渠道来质疑:   1、 父子双方各自课题组的知情人士提供证据。这是最有效的,因为外人是 无法拥有直接证据的。   2、 父子双方的专业方向是否相差太远,以致连交叉研究都不可能。打个比 方,父亲发的论文都是关于基因工程的内容,儿子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都是 以地质勘探毕业的,这是如果突然发现儿子是父亲关于基因问题的共同论文作者, 那么即使是局外人,也可质询。   3、 学术修养明显相差很大。这里面有个很显著的例子:南京大学的前朱姓 本科生发表数篇与其学术训练不相匹配的论文。   具体到陈先生父子的情况,感觉质疑方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儿子在论文中 没有贡献,如果仅仅是文章风格相似,不排除父亲帮儿子修改过论文的可能,并 不能否认儿子的贡献。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怀疑人家的学术品德(疑罪从无, 不能仅仅为了学术打假而可能冤枉一个好人)。作为读者,即使陈先生不回复, 我也不会认为其学术不端。   另一方面,陈先生的答辩也比较离谱,比置之不理更糟糕。只要说明父子双 方在合作论文中的各自贡献,出示形成文章的思路、讨论的文稿或信件(如果时 间久远,说明过程也可),就能有力反驳对方的质疑。然而,回复内容过多的集 中于动机、报复论,离题太远。侮辱了广大读者的智商,本来读者自有判断,但 你这一答复方式,反而让人感觉有点那个。   总结一下,一般情况的父子同为作者,不应质疑,除非有确凿证据。作为回 应的一方,即使对方从上面三方面来质疑,如果确实是合作论文,展示一下父子 间讨论相应问题的信件,修改文章的的原始手稿(我认为应该是交替修改手稿7、 8遍,直至最后的定稿),相信广大新语丝读者还是能明辨是非的。 (XYS2007121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