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   电子科大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郭伟涉嫌抄袭论文   作者:ahonestperson   方舟子你好:   我近来阅读IEEE的文献发现以下两篇文章非常相似:   1:energy-efficient cooperation communication in cluster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作者:zhong zhu,shengli zhou ,shuguang,cui and jun-hong cui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文章:    http://ieeexplore.ieee.org/search/selected.jsp?qry=%28energy+efficient+cooperative+communication%3Cin%3Emetadata%29&srch=1&resset=1613146&chklist=4086623@ieeecnfs&imageField.x=59&imageField.y=9   此文章的收录时间为 OCT. 2006   2:On Energy Issues of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in Energy Constrained Wireless Networks   作者:Jiang, Zhiqiong; Guo, Wei(我查了一下,电子科大搞通信的教授 拼音是guo wei 的就只有郭伟这个人,其是电子科大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见以下链接。 http://www.uestc.edu.cn/web3/schoolsurvey.aspx?type=2&id=122 )   文章链接:    http://ieeexplore.ieee.org/search/selected.jsp?qry=%28%28on+energy+issues+of+cooperative+communication+in+energy+constrained+wireless+networks%29%3Cin%3Emetadata%29&srch=1&resset=1613146&chklist=4151601@ieeecnfs&imageField.x=60&imageField.y=10   这篇文章的收录时间为NOV. 2006   郭伟涉嫌抄袭的证据:   1:从时间来看,郭伟的文章必然是在康涅狄格州立大学的文章之后写出   2:郭文中多处文字与(1)一样,比如第一段,第二段,以及最后结论。   3:文中使用方法与(1)一样,虽然进行了小部分公式上的修饰,但是搞通 信的人都能看出来,可以由您递交给IEEE组织相关专家审核我的意见。   4:文中插图和最后的仿真图除了顺序都一样,这说明其对自己方法的讨论 也是和(1)一样。   方先生可以将此两文交给IEEE组织的专家评价。   郭伟在国内的称谓很多竟做出此事,请方先生揭露之。 对郭伟等人涉嫌抄袭论文的看法 lqm 以下是我对于检举Jiang and Guo抄袭Zhou et al.的看法。 0. 首先,检举信中第一篇文章的作者名字和标题都写错了。以下是两篇文章的 正确信息。 [1] Zhong Zhou, Shengli Zhou, Shuguang Cui and Jun-Hong Cui, Energy-Efficient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in Cluster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 MILCOM 2006. [2] Zhiqiong Jiang and Wei Guo, On Energy Issues of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in Energy Constrained Wireless Networks. In GLOBECOM 2006. 下面就用论文[1]和论文[2]来指代这两篇文章。检举信中指控的是[2]抄袭了[1]。 1. 关于"谁的论文先完成"的问题。首先要注意以下可以从网上获得的信息:   论文[1]发表于MILCOM 2006,其截止日期如下:     摘要:4月21号     草稿:6月16号     收录通知:7月21号     定稿:8月4号   论文[2]发表于GLOBECOM 2006,其截止日期如下:     论文注册:3月5号     草稿:3月17号     收录通知:7月5号     定稿:8月30号   从这些日期来看,[2]的论文第一稿完成时间实际上早于[1]。就算[2]的作 者是MILCOM的审稿人,也不可能在看到[1]之后再投到GLOBECOM。但是,不能排 除[2]的作者从某处看到了[1]的草稿,甚至和[1]的作者有私下的互相交流。[1] 作者在文中也提到,他们论文只包括了一部分结果,更完整的论文在2006年投到 了IEEE JSAC。从习惯上来说,[1]的JSAC的投稿很可能比MILCOM的稍早。但无法 从公开信息中知道具体时间。 2. 文字比较。   其实这两篇文章在文字上相似之处不多。检举信说第1和第2段相同,其实用 词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差别,引用的文献也不尽相同。我倾向于认为这种少量的关 于背景知识的叙述不足为证。检举信说最后结论相同,其实用词也不一样。   其实这两篇文章最为相似而检举信中没有提到的是关于实验结果分析中的那 几段。比方说,[2]的第4页左下方最后一段"Figure 4 depicts..."和[1]的第5 页右边中间"Case 2:..."的分析几乎完全一样。总体上来说,两篇文章结构相同。   在我看来,虽然两篇文章用词非常不同,但实际上[2]就是把[1]的思路拿来 重"写"了一次。如上所说关键文字和结构上的相似性只是一个佐证,以下再具体 分析。 3. 图的比较。   检举信说两篇文章的图都一样,只是顺序不同。其实这不成立。[1]里面有9 副图,[2]里有8副。如果仔细看看,[2]所有图都和[1]里某个图极相似而不同。 倒是顺序其实差不多。之所以极相似而不同,就是因为两篇文章其实描述了非常 相似的实验,可以说除了某些具体的参数和结果数字不同外,实验的理论基础、 设计、结果的解释等等可以说是几乎完全相同(除了[2]的图5以外)。以下还要 再分析具体的理论和实验。 4. 理论比较。   首先,两篇文章所提出的问题是完全相同的。即:如何利用wireless sensor network中的cluster合作传输信息来达到节省能量的效果。   其次,两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是相同的。即:信息源节点先用较少的能量 在cluster内部传递一次信息,再由cluster中成功收到信息的节点合作把信息传 到另一个cluster。由于多个单天线节点合作可以起到天线阵列的作用,就可以 用较少的能量把信息传到远处。   第三,两文所作假设也相同。比如:每个cluster都在一个圆形区域里, cluster内部节点均匀分布,cluster间距离远大于cluster圆形区域的径,源节 点在本身所在cluster中心,等等。   第四,问题模型完全一样。即把问题看成在固定其它条件下对传输效率进行 优化的问题。   第五,理论分析几乎完全相同。由于问题相同,方案相同,假设也相同,理 论上的优化自然也应该相同。但在具体分析时,[2]在很多地方做了简化和近似 的处理,所以看起来不太一样。由于问题的优化解十分复杂,两篇文章实际上都 采用了数值分析,用数值运算来求得近似解,所以我相信[1]在实验中一定也是 做了各种简化和近似的。具体计算上的技巧不是[2]的发明创造,所以不构成本 质上的区别。所以两篇文章的理论分析在本质上也是相同的。 5. 实验比较。   前面已经提到,两文的实验几乎设定完全一样,只是有少数的数值不同。结 果也大同小异。最大的不同是[2]的图5,对应于[1]的图4。初看起来似乎两文在 这部分实验的结果是矛盾的,但仔细看看就会发现[2]的数据极为可疑,使其可 信度大为降低。 6. [2]中数据的疑点   如果[2]的作者确实做了实验,那么自已的数据一定是自洽的。比方说,当 Pe=0.01,n=10,cluster半径20,cluster间距200时,所有图上如果有显示传输 效率(energy consumption per symbol),那一定是一样的数值。但是,这个 值在图4中大约为1.6,在图5中稍小于1.4(图5中n=10和n=5从文字描述上来看应 该是标反了,不然更加可疑),在图3a中大概是1.7,在图6a中稍小于1.4。这里 的数值单位都是0.0001焦。如果看其它的几个"参照点",如当Pe=0.001, n=3,5,10的情况,也有类似的可疑误差。相比之下,[1]里面的几个图的数据就 吻合得非常好。 7. [2]的其它疑点   做为搞通信的专家,[2]的作者写出了一些非常不应该出些的低级错误。比 如,在实验的参数部分,[1]里面是这样说的:"The information bit rate is set to be 10 kb/s. The packet length is of 1080 bits",然后再说一个 symbol就是一个packet。但[2]里面说"Symbol rate is 10 KB/s",光从量纲上 看就知道不对啊。而且全文都没有定义symbol是什么。从图上的数值看,大概[2] 的作者以为一个bit就应该是一个symbol。   还有,[1]分析了n和能量的关系,得出在PER=0.01时,n=3能得到一个最优 值,PER=0.001时n=5最优,然后再对n=3,5,10进行对比。[2]用了同样的分析和 几乎一样的参数,在图4中可以看到Pe=0.01时,n=4而不是n=3最优。但是接下来 没有用n=4和其它n值对比,而同样的用n=3,5,10进行对比。   [2]的写作极不认真。比如,在短短的摘要里就有一段话重复了一遍。总体 上来说,也是写得不清不楚。 8. 结论   我认为,[2]的作者抄袭了[1]的思路,模仿了[1]的文章结构以及实验,并 有伪造数据的嫌疑。由于所研究的问题本身不难,只要知道了大概的思路,自己 也可以把需要的数学公式推出来。很有可能[2]的作者拿到[1]的草稿之后进行改 头换面然后和[1]几乎同时投稿。这样即使被发现也可以声称是独立的工作。但 由于文章的本质内容和结构几乎完全相同,数据又十分可疑,实在是难以让人相 信。 (XYS2007071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