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山西农科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牛西午著“柠条研究”书中涉嫌伪造数据   作者:锦鸡儿   新语丝2005年2月19日、5月3日、6月25日揭露了山西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兼院 长牛西午的“柠条研究”书中的大量剽窃行为,主要是锦鸡儿分类上的抄袭行为。 新语丝2004年5月31日揭露牛西午抄袭陈佐忠资料的同时有伪造数据问题,我查 阅了有关资料,陈佐忠的文章说得十分明确“1979年6月底—8月中,我们在不同 类型草原上选择有代表性地段采集了13种豆科植物叶片,测定了其灰分和 氮、……、钠九种元素含量”。牛抄袭了陈文章中的小叶锦鸡儿叶片的元素分析 数据,在数据前加上了6月29日采样,牛又伪造出7月26日和9月24日采样两行数 据,还伪造出122种植物元素平均值数据,(这些数据有进一步分析的必要)。 我曾揭露牛把“林木病虫害手册”36页的阔叶树煤污病图改成小叶锦鸡儿煤污病 图,修改方法是将边缘带齿的叶改成边缘光滑的叶,就成了牛的图6-19(煤污 病),我坚信,牛不仅是剽窃问题,还有严重伪造数据问题。牛的许多数据都是 60~70年代的,加上牛又随便改动、挖取、拼接别人的数据,分析起来很困难, 但还是能发现部分伪造数据行为:   ▲“柠条研究”137页介绍柠条造林方法播种深度问题:“固原县刘与立等 人在1979年进行了试验,结果列于表5-3”(表在“柠条研究”138页)。刘与立 文章介绍的造林树种有五种,(一)毛条;(二)山桃;(三)沙棘;(四)沙 柳;(五)柠条;(六)杞柳。(宁夏农林科技1983年4期21~24页 刘与立等 “固原地区几个灌木树种的初步调查”)   刘的文章(五)柠条(23页)的整段叙述如下:“1979年进行了雨季直播复 土厚度试验,分为(1)种子未处理;(2)种子未处理,播后用喷壶洒水;(3) 种子浸泡一昼夜,少量种皮开裂;(4)种子处理,模拟降水四种处理。每穴播 15粒左右,复土厚为0.5、1、2、3、4、5、7、10厘米。结果表面,干旱地区雨 季直播柠条,复土0.5~1厘米,种子不经处理,播后不论是否降雨,均获成功。 复土4厘米以上,基本不能出苗。因此,雨季直播柠条,应抡墒浅播。对李旺苗 圃直播柠条的调查表明,春季直播不易抓苗,且易遭受金龟子等危害。”。   整段叙述约200字,没有表格。牛的表5-3(138页)第1列是复土厚度,第2 列是A、B、C、D处理(牛把刘与立的4种处理分别写成成A、B、C、D处理),第3 ~7列是调查指标:有苗穴、平均有苗(株/穴)、出苗率(%)、平均高(cm)、 平均地径(cm),第8列是说明,表5-3前两列的试验设计就是刘与立的试验。   如果牛的表5-3是应用刘与立原始调查数据编造出来的话,除非牛西午有特 异功能,从宁夏固原县通过空中把原始数据抓到手。牛的表5-3第8列说明“有苗 穴是调查10穴中的有苗穴数”,无论读者是按穴数计算出苗率,还是按播种的粒 数计算(牛没有说明)出苗率,怎么也计算不出表5-3中的出苗率。以覆土厚度 1cm,A处理为例:10穴调查中有9穴有苗,平均9苗/每穴,总计出了81苗,共播 种了150粒种子(调查了10穴),按苗计算81/150=0.54,即出苗率为54%,如果 按穴计算,就应该90%,而牛的出苗率是70%。我真笨,小学算术也不及格,应该 打零分。牛从哪儿弄来些数据?   ▲“柠条研究”50页表2-4(2~4年生柠条根冠比变化),有7列4行,第1行 的1列是柠条年龄(分为2年,3年,4年)。第2~7列分别是株高、主根长、根冠 比、地上部分干重(g)、根系干重(g)、根冠干重比。   请看,牛怎样根据吴钦孝等人的文章(水土保持通报1989年3期45~49页, 吴钦孝等“黄土丘陵半干旱地区柠条林根系的研究”)编造出表2-4。   在吴钦孝文章的试验研究结果(47页)有一段文字叙述:“2年生株高30.5 厘米,根深154.5厘米,根长约为株高的5倍;3年生株高43.5厘米,根深249.7厘 米,根长约为株高的5倍半;4年生株高66.4厘米,根深396.4厘米,根长约为株 高的6倍”。牛就是用这些数据构成他的表2-4的前4列指标,牛怕别人识破,又 把3年生的主根长249.7厘米改成249.37cm。   牛的表2-4的后3列数据是从吴钦孝文章的图2,按坐标估计出的数据,这就 构成牛的地上部分干重、根系干重、根冠干重比 3项指标的数据。图2大约是3cm ×3cm大小,仅有1个刻度,牛写出了3位数,估计到了10毫克的精度,眼力真好, 能顶上分析天平用。有的读者可能认为,牛没有凭空生出数据,数据还是有依据 的。大家在后面(见▲其他部分)将看到,牛伪造数据闹出的国际大玩笑,堪称 世界之最:每克干物质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高达0.4~0.7克。   ▲“柠条研究”79~80页是介绍柠条的抗热性(全部文字和数据抄袭张全如 的文章),牛叙述完后,加了一句(80页倒数第4行):“另据蒋瑾、戴枫年在 宁夏中卫县沙坡头试验,柠条锦鸡儿的抗热性较强,叶片受伤温度为55℃,致死 温度为60℃。试验地年平均气温8.8℃,绝对最高气温38.1℃,年平均降水量 200mm,年蒸发量3000mm以上。”   蒋瑾、戴枫年文章前言有(请见林业科学1983年19(2)133页)“试验地年 平均气温8.8℃,绝对最高气温38.1℃,年平均降水量200mm,年蒸发量3000mm以 上。”,全文章没有“柠条锦鸡儿的抗热性较强,叶片受伤温度为55oC,致死温 度为60oC。”,这句话是牛想当然地加上的。   ▲“柠条研究”166页介绍柠条种子小蜂,被剽窃的原文章(该文章2千多字 被牛抄袭)有一句是“1980年仅在伊克昭盟林科所试验场调查,种子被害率达 50%以上。”,牛把这句话改写成“特别是晋西北、内蒙古、陕北的一些种子重 点产区,种子被害率达50%以上。”,我们知道,虫害大发生与地区、气候有关 系,1980年一个林科所试验场的调查结果成了几个省柠条种子产区的结果,这样 的“科学态度”让人惊讶,山西农科院评出这样高水平的研究员!   ▲“柠条研究”86页最后一行说“柠条农田防护林带对农田土壤机械组成的 影响更为明显(表3-13)”。牛的表3-13(87页)是抄袭(没资料来源)吴高升等 文章中的表5(中国草原1986年1期 吴高升等“内蒙古柠条种类及其利用的调查 研究” 34~40页),吴高升原文是“地处毛乌沙区的台格庙公社二年生柠条带 间自然生长的草木樨状黄芪和斜茎黄芪生长发育良好,产草量高(表5),是与 柠条带年的保护分不开的。”,文章内容明明是柠条林带下黄芪高度与产草量, 这个表第2、3列分别是黄芪自然高度和绝对高度,6~7列是鲜草量和干草量,木 樨状黄芪自然高度是56cm,绝对高度是59 cm,产草量分别为875kg(kg)和625 (kg);斜茎黄芪自然高度是7.5cm,绝对高度是29 cm,产草量分别为122kg (kg)和85(kg)。怎么就变成柠条林带对农田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牛的结论, 牛头不对马嘴,这就是省农科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到处抄袭和伪造,乱下结论。   ▲其他方面问题:虽然“柠条研究”书中的许多数据来源不明,书后又不列 出重要的参考文献,许多数据又是几十年前的,要查到书中的资料很困难,但也 能看出些问题:   A.“柠条研究”79页:“此外,据汤章诚先生资料,氨基酸中的脯氨酸又 是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之一(表3-4)”“表3-4充分说明,柠条锦鸡儿的脯氨酸 随一日内大气干旱变化而有规律变化,……”。   表3-4 (柠条锦鸡儿脯氨酸含量与水势日进程变化)列出了汤章诚(注:应 该是汤章城,很可能没有这个资料)先生的资料。   牛的表3-4的每克干物质中脯氨酸含量高达371.5~740.6mg,也就是说1克干 物质中有40%~74%是脯氨酸,让人笑话,一位博士生导师居然伪造出让人耻笑的 数据。这绝对不是单位上的笔误,而是牛乱填数据,又不理解基本知识造成的。   王北等的“脯氨酸含量与灌木耐旱程度的关系”(宁夏农林科技1988年3期) 分析了沙地上12种植物的脯氨酸含量,单位是mg/(100mg风干重),我把他的资 料换算成每克风干物中的脯氨酸含量(mg),柠条是8.81mg/g,毛条是5.14 mg/g,花棒是7.15mg/g。牛西午柠条的脯氨酸含量居然高达几百毫克(占每克干 物质的40~74%),真是世界之最,创造了新的吉尼斯记录。   汤章城的文章用微克分子/(克干重或鲜重)或PRO-N占TFA-N的%表示。干旱 与游离脯氨酸关系是50年代发现的,通过大麦、高粱、棉花、玉米的研究肯定了 在干旱胁迫下有游离脯氨酸的积累。汤章城研究过高粱的脯氨酸,也写过植物在 胁迫环境下的文章,我没有查找到汤章城(从1979年到现在的文献)研究过“柠 条的脯氨酸”。这份资料可能在牛的私人资料库中,请问牛,汤在何时、何地研 究了“柠条在灌溉与不灌溉下,不同日进程的脯氨酸含量变化”,请你指出,我 想学习。   B.“柠条研究”90页表3-18列出了不同年限小叶锦鸡儿林地的土壤酶活性,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牛的资料(没说明资料来源),表3-18介绍了空白地和1~4年 生小叶锦鸡儿林地的6种酶活性在3个土壤深度的变化,这6种酶活性的表达都没 有注明化合物,只有单位mg/(100g?37℃?d)。酶活性可以用底物在反应前后 之差表示,也可以用生成物表示(一般用生成物表示),用生成物表达酶活性应 该注明生成物和表达单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表达,一般是用0.1N的KMnO4滴定, 用(ml/ g??土?d)表示(牛创新用mg)。尿酶是用NH3-N(mg/g??土?d),磷酸 酶是用酚(mg/ g??土?d)或P2O5,蛋白酶用酪氨酸或Gly,转化酶是葡萄糖。牛 在书中只写单位(mg/(100g?37℃?d)),没有写上化合物,如果读者不懂代 谢,还以为是甲基吲哚(屁的成分)量?   在土壤酶活性文章中,都是用的1克土壤量表达,只有牛的书用100克土壤量 来表示酶活性,我只知道土壤养分含量用100克土表示(也要注明是什么养分), 牛的这些数据怎么来的,请说明。   出现上述错误的原因是因为牛西午的基本概念不清,他在抄袭吴钦孝的文章 (见水土保持通报1989年3期46页)中,文章原话讲述了柠条不同年龄的根长与 株高比,牛自作聪明,认为吴的表达错了,把根长与株高比改成根冠比,牛把吴 文章的其他部分都抄袭在书中。   我不想把伪造数据的帽子扣在牛的头上,牛是全国劳模,16大党代表,山西 省科技功臣,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戴上伪造数据、弄虚作假的帽子,不好看。 读者有权要求,牛西午对“柠条研究”中的许多数据来源进行说明。如果,牛没 有伪造数据(我不敢保证我的指出是100%的对,要鉴别出伪造数据很困难),就 在网上公布自己的数据来源(老鼠没吃吧!),岂不更好,不在网上公布数据来 源,读者就只能认为“是伪造数据”。   我已揭发牛在“柠条研究”书中的4种病害抄袭问题,可以肯定,“柠条研 究”的全部虫害描叙和图也是抄袭的,牛的抄袭有两种方法,一是全面抄袭别人 文章,二是从几篇文章中拼凑或次序颠倒。   学术剽窃和学术打假也是一门学问,通过剽窃和打假可以提高自己,我教牛 西午一手剽窃技巧,把数据加工成图,别人就更难识别出你弄虚作假行为了。   提供几篇文章请山西农科院职工去查:中国森林病虫1985年第1期 宋素杰等 的文章;中国草地学报1981年4期 苏怀玉的文章;内蒙古林业1985年7期 刘占义 的文章;陕西林业科技1973年11期和陕西林业科技1980年1期 陕西省佳县打火店 林场佳县林业站的文章;还有牛的1稿多投问题   牛西午是什么专家?柠条专家?他还发表过工业方面的文章(高炉煤气发电 技术的研究;山西省交口县发展冶铁业的启示;富硒苦荞醋的制作技术),还有 什么农业经济和政策方面的文章;又制作出了食物能量折算表,表中列出了一千 多种食物(香瓜、水瓜……、各种菜和粮食)的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和折 合的能量,能量用kcal/kg和kJ/kg两种表达。文章还说明了如何把食物计算成能 量的方法。在这篇文章摘要中吹嘘:“制定了我国第一个能量折算当量表”。大 家都知道1卡等于4.1897焦尔,用一句话就完了,列出两大行能量数据干什么, 把收集的资料汇总,算出能量就是制定了“我国第一个能量折算当量表?   把别人研究柠条的论文收集、剪辑、修改,就成了牛的“柠条研究”专著, 出的书值钱吗?   把各地方植物志的锦鸡儿属的描述汇总,就敢断言说“中国现已查明的锦鸡 儿属植物有66种”。牛的一句话就把中国的锦鸡儿属植物资源搞清楚了?   “柠条研究”中说“各种书刊说法不一”,为什么说法不一?因为在分类上 有争议,请牛西午看看赵一之的“中国锦鸡儿属的分类研究”4关于一些种的讨 论及其分类处理。牛坐在办公大楼,将地方植物志中相同的归1种,不相同的算 另1种,统计出有66种,就说中国现已查明的锦鸡儿属植物有66种,如果这样分 类,请牛写篇文章在分类学报上发表。   牛是万能专家,是天才、全才(从工业到农业,从育种到栽培,从生理到形 态,没有不会的学科),可惜文化大革命耽误了牛读书,不然早就是什么鸟院士 了,在山西100年也难出这样1位天才,应该当博士生导师的导师,专门教授如何 伪造、剽窃和剪辑文章。   同各式各样的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斗争,就像人同老鼠的斗争,在南方,硕 鼠大似猫,要消灭它很困难,只能把粮食储藏好(制度要好,还要执行),另外 就是人人打鼠,让它不敢爬出粪坑。   希望牛认识错误,公开道歉。如果坚持错误,我找到一点就揭发一点。请山 西省委根据群众揭发的问题,组织专家核查后给以处理,山西省高教委是不是也 应该管一管本省的博士生导师水平。如果用这样的政客当博导,山西的科学水平?   揭发目的是帮助牛改正错误,也算送给牛的春节礼物吧,这一把草药不好吃, 能不能治好你的病还要靠你自己。劝君不要贪得无厌,再入学读读书,打下坚实 基础,老老实实做学问,你的根本问题就是贪。 (XYS2007020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