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大众向往愚乐,读者热买心得 良忠   在拙文《从道德家的讲经弄法说开去》中提到的某教授就是指于丹。当时反 感的尚只是她那无聊孱弱且自以为是的价值观。那几期《百家讲坛》我听了几分 钟就再也捱不下去了。近来看了新语丝上的相关文章,才知道这个于丹不但眼界 有限,而且水平也是不及格。天空中的一片云彩,我说那有点像一大团棉花,而 有人执意要说那是牛头马面,还给我指出这部分那一角,你看看,多像!这就随 他去,无所谓的事。对于《论语》的释义,学者中有不同的见解很正常,但要不 同得有谱。于丹教授把千百年来被贬低的与小人并列的“女子”解读为有着不可 管窥蠡测之玲珑心的妙人,顺带着把小人改良为赤子,这种心得确实震撼灵魂。   某期《劳动报》的文化版报道于丹作品热销。其中有段描述引起了我的注意, 现转载如下: 【于丹说书通俗易懂。她解释什么叫“五十知天命”,以武侠为例:一个少侠, 初出道时,用的是一口锋利无比的宝剑;等他武艺精进,三十来岁可能用一口不 开刃的钝剑,因为锋利现在来说对他已经不重要了;等到这个人四十来岁,成为 一种道义化身的时候,可能只用一根木棍,也就说金属那种锋利、那种质地的对 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等到他真正走到至高境界是,手中是没有兵器的,所有的 武艺全都在这个人的内心里、肢体上……】   听上去就像恶搞一样,这哪是讲经论道,根本就是大天桥上说书。易中天教 授夸赞于丹教授讲解通俗,益智于民众。这种评价有悖事实,乃是注重形式不问 内容的谬奖。我觉得那种水平的教化有些掉价,听不懂的凑热闹、装风雅,听得 懂的即便是不调头走人,也要摇头犯闷。她这种解释根本就是谈玄,哪有半点生 活味?真当是老中医越老越辣啊。竞技性和对抗性的运动项目,有哪一个是按着 于丹教授指示的“五十知天命”的铁律发展的?就说击剑,手没人快,恃于年长, 胸中有浩然气(“一种道义化身”!),也不管反应指数是多少,在不在战斗状 态,只需往那一立,凭着想象中剑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不战而屈三尺利剑!倘 是各国军队都信这套,倒是全球和平有望。看了这种扯淡解释,并未增进我对 “五十知天命”之意的些许了解。于丹教授用一个荒谬的屠龙大士的心路历程给 民众求知的真心蒙上了一层玄幻诡谲的气息。从于丹教授的讲解中,我发现她的 价值观很成问题。可谓是罔顾实际,无视技术,清谈误国。   是不是觉得我在上纲上线?要知道,于丹教授可是在播散她的人生宝典、智 慧心得,要藉此让民众在生活的恶潮猛浪中乘风急进。在我看来,用这种见识度 日,怕是连水沟都跃不出。说个大家不陌生的事,同治五年(1866年),恭亲王 在同文馆添设科学班,请外国专家传授中国学生科学。他认识到,买舰船枪炮不 过是“求鱼”的一时之计,而通过学习得以日后自行制造新式军器,乃是“求渔” 的长远之法。然而,此等理据皆备、利国利民之事却遭到大学士倭仁(真是人如 其名)的反对,他说: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   教者诚教,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   者也。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彩旁求必有精   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恭亲王回应道:     “该大学士既以此举为窒碍,自必别有良图。如果实有妙策,可以   制外国而不为外国所制,臣等自当追随大学士之后,竭其梼昧,悉心商   办。如别无良策,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   足以制敌之命,臣等实未敢信。”   好一个“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道德家只会越变越老, 而不会越变越好,他们就这点照不着阳光的委琐见识。不妨认为于丹教授和倭仁 大学士是理念上的同道。倭仁的话,取反后基本就成了真义了。当年,驻英法公 使曾纪泽回国时抱定推进全民族近代化的理想,却遭到腐儒、小人儒的反对,无 力施展,结果愤懑而终。而今,国民精神的现代化尚未完成,阻力颇多。全国上 下宣传教育了几年,号召精英们要代表先进文化,教化元元。于丹号称青年才俊, 贵为名校教授,必是精英无疑。可是这等解读《论语》的见识,实在无趣。以为 得了忠信礼义,便万事无阻,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了。小农社会的语录到了现代 化的今天还充作致知修身的圣书,这种眼界……唉,白活在这个时代了。   朱熹著有《四书章句集注》,钱穆作有《论语新解》,要让那些手捧《心得》 甘之如饴的百万读者(此书号称首发150万册)去读朱熹和钱穆,当然是不可能 的事。附庸风雅是一回事,若要来真的,让标榜有礼学之心的文化读者们去做读 经的秀才,那书店可不再会有百万拥趸的热闹景象了,倒可能萧条到门可罗雀的 地步。其实,论平实易解,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是不错的选择。心得文章, 自然是见仁见智,可是于丹教授连文本原意都没吃透,以为挂了心得之名就百无 禁忌,随心畅言了。这种把读后感混同于作品真义的做法,不知是不是新世纪文 化运动的手法之一。熊良山的歪解《道德经》虽为正人君子不齿,但好歹还有恶 搞的用处,博人一笑。《心得》在这点上,也差了几档。   《心得》是时下的畅销书,我是不屑读畅销书的,是不是垃圾我不好说,就 我所知的所谓文化类畅销书都很没营养,给中学生作阅读理解兼改错练习还凑合。 没品的二三十岁的无脑青年也会买,以示求学向化之心。据说研究玻尔的专家戈 革先生,家中积压了许多书稿,就是没有出版社想接,赔本的买卖不敢做。天下 多的是没品乏识类似成全了《心得》百万销量的“广大热情读者”。国民需要的 提升精神素养的科普佳作,出版量仅3000~5000册,了不起8000册。想起上世纪 大家对科学的热情,单是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就出版了55万册。看来时代 真的不一样了。不知道于丹教授对“惟上智与下愚不移”这句话有何心得。   据报道,于丹教授即将出版对《庄子》的独家解读,出版社已经为其签下了 100万册的起印量,预计二月份出版。各位有心人,过年也别送脑白金了,别老 惦记着睡眠质量,有精神的多读几本畅销书,比如于丹教授的心得。严肃学者从 中看出扯淡,挺派评论家嗅到希望,不与时俱进的旁观者体会到浮躁和新世纪文 化的无序激情,无奈的老派学人只能惊异于作者的大胆无畏,这种气象万千的妙 作,送给亲朋密友多有文化派头!(2007.01.24) (XYS2007012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