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重金打造的《中国品牌报告》如此粗制滥造算不算学术腐败 SUNNY HUANG   作为上海高校出版社联合体精品书目隆重陈列在2006上海书展精品馆的 《2006中国品牌报告》竟是一本制作异常粗糙,字里行间差错百出的书,不知你 是否相信?如果我告诉你这本书的主编是联合国信息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 品牌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上海品牌促进中心秘书长,不知你是否相信?如 果我告诉你这本书的出版社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不知你是否相信?   你肯定不相信,我一开始也不相信。可是我列举出的下面一些事实,全部出 自那本《中国品牌报告》,或许不由得你不信。 1.错误很低级   我是怀着敬仰之心捧起这本大书的。可是看到第10页时,感觉到有点不爽。 因为有一个很明显的错别字:“宝洁的‘低调’很快被公众视为傲漫”。 “傲 漫”很显然应该被写作“傲慢”。对此,我觉得可以宽容的。毕竟只是一个错别 字。顺手一翻,第472页,“报刊杂志等媒体”。“报刊杂志”这样的低级错误, 中学里都教过了好多次,“刊”就是指“杂志”,不可以并列。低级错误。   继续看吧。第12页。“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奥古斯丁对危机处理有一个精辟概 括:说真话,立即说。”我觉得这句话很熟悉。像在哪里看到过。往前一翻。第 8页,一模一样的一句话,一个字不差。或许这真算不上什么差错,只是可以看 出编者语言素养很差。至少在第二次引用这句话时,与前文有一个照应吧,或者 换一个说法也行。 2. 今夕是何年?   继续看下去。第159页。“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祖荣日前称:上 月底,公司已就增资扩股、股权激励方案正式签约……”。这句话没有注明出处。 那么,读者就会问,这里的“上月底”指的是哪个月呢?说不上来。   不仅月份说不清,到了第315页,连年份都说不清楚了。第337页---第346页, “奥运商机的奥秘”整整9页,引自“资料来源,华夏经纬网2003年12月26日”。 这是一个非常旧的资料,用在《2006中国品牌报告》一书中,有点不负责任。何 以见得?第337页中“2008年北京奥运市场开发计划日前正式启动,9月1日罗 格……”这里的9月1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2005年。不对,因为该页马上又出现了 以下的关联语句。“早在去年11月份,有关部门曾宣布今年5月就要启动奥运会 市场开发计划,估计是由于非典原因,这一行动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才举行。” 非典”是哪一年的事情?2003年。笔者查阅了资料,北京2008年奥运会市场 开发计划启动正是发生在2003年9月1日。 (http://www.csonline.com.cn/newspaper/dfxb/b1/t20030906_12216.htm) 2003年9月份已经被新闻媒体广泛传播的新闻被用在了2006中国品牌报告中,而 且占了满满9大页。更可气的是,编者故意把所有的年份都模糊掉。如果不去查 资料,读者还真以为北京奥运市场开发计划是2005年9月1日才正式启动的呢?晚 了两年了。   第335页,“自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08年北京奥运会……”, 把“84年”和“08年”用到了一块。这种低级错误都出现了,真是有点说不过去 了。真不知今夕是何年?   “穿越时空”的品牌事件还有不少,不一一列举了。 3. 本报为何报?   第316页,最后一段:“其总经理李嘉告诉本报……”   接下来,第317页,“蒙牛副总裁孙先红告诉本报……”   到了318页,才看到一个注释,资料来源:经济观察报。   我猜测,从315页开始一直到318页,几乎是全部照抄了《经济观察报》上的 文章。如果不是,那么何以连“本报”这样的称呼都没有改掉?真不知道这本书 照抄照搬报纸、网络上的文字有多少?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到了第334页,赫然出现了“据本报报道,易趣网 上,奥运五福娃的顶级域名……”的字样。笔者以为又是在照搬哪家媒体的报导, 可是没有看到注释,一直到了346页才看到一个注释,“资料来源,华夏经纬网 2003年12月26日”。显然,这不是上述文字的出处。因为,“福娃”是2005年底 才出现的新名词。也就是说,“据本报报道”完全找不到根据。笔者不仅要问: 本报为何报?   超长引用、食而不化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    4. 头衔上不上?   作为一个主编,在前勒口已经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余明阳的简历,我觉得很有 必要,可以让人充分认识到这本书的价值,可是,在行文中再一次重复出现,我 认为就有点自吹自擂的嫌疑了。   第410页,“国家品牌崛起之路”标题下:“联合国国际信息科学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品牌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明阳博士曾针对……”笔者 看不懂了。这是余明阳主编的书,应该说全书都是贯穿着主编的思想和研究成果。 何以这里要重复出现这么多头衔,如此隆重呢?莫非只有这一页的思想和研究成 果才是余明阳的,其他的内容都与余明阳无关?接下来的行文中,多次出现“余 明阳博士建议”、“余明阳博士指出”、“他认为”等字眼。   再看书中出现的其他学者,出场时就远没有余明阳先生来得体面和隆重了。 第412页,“卢泰宏认为”、“品牌战略专家邓德隆认为”、“罗清启针对…… 提出”等一系列人名出现。卢泰宏是谁?邓德隆是谁?罗清启又是谁?一个头衔 也没有。我猜测,可能他们不像余明阳那样,没有院士、教授、博导或者博士的 头衔。   无实事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    5. 并非结束   我相信余明阳是一个品牌专家,至少他是一个在个人品牌推广上不遗余力, 努力抓住一切机会的人,《中国品牌报告》一书的后勒口也没有放过。   后勒口是一本新书介绍,书名叫《品牌传播学》。作者:余明阳 朱纪达, 肖俊崧。清清楚楚。   可是对这本书的推荐语就不对了:作者系中国大学第一个品牌传播研究所所 长。请问余明阳博士,中国大学第一个品牌传播研究所所长是一个人还是三个人? 如果是一正两副?也应该写作“作者系中国大学第一个品牌传播研究所所长、副 所长”,是不是?   再往下,适读人群一:品牌、广告、公关公司总经理、总监、主创人员及从 业人员;适读人群二: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品牌总监、品牌经理……适读人群 六:有志于从事品牌发展事业的人士:适读人群七:一切对品牌发展有兴趣的人 士。这段话问题太多了。首先,把公关公司总经理与企业的总经理并列,似乎公 关公司不是企业。把适读人群一、二与适读人群六七并列,似乎人群一二都对品 牌发展没有兴趣,也无志于从事品牌事业的发展。   我不认为一个博士生导师、教授、所长连上面列举的这些基本的差错都看不 出来,我觉得他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看、去编、去审、去校、去核。《中国品牌 报告》一书是这样,不知道《品牌传播学》会是怎样,有机会我一定找来拜读一 下。 (XYS2007081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