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王永炎带头编造“中医心理学” 王澄医生   本文讨论两个问题:   一.中国现代医学的主要困难是精神病学医生的缺乏。主要困难不是缺乏心 理治疗服务。   二.什么是现代心理学?   2007年10月11日健康报网刊登了《中医心理学乘势待发 》一文(附件1)。 这是“中医心理学科发展论证会”的纪要。参加讨论的人有王永炎,高思华,薛 崇成,张伯礼,查德忠,赵明,俞梦孙,曹洪欣,和杨贵贞。纪要说,“中国中 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在中医心理学的临床实践与科研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形成了 以中医非药物疗法为主体的中医心理科、睡眠医学联合专题门诊和以刚柔辨证为 指导理论的心身医学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王永炎说,“中医心理学具有自 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是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情志医学为中医医学所独有。中 医有很多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和原则,体现了它的原创思维和原创优势。目前临床 各科的高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都和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中医心理 科要在保持对抑郁症、睡眠障碍等疾病的治疗优势的同时,侧重于研究中医治未 病问题。我们很有必要建立‘中医心理研究所’这样的专门机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高思华说,“(中医心理学)以提高临床疗效 为宗旨。”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薛崇成说,“中医学历来主张心身并重,追求心身同治。 新的现代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中医则是时空-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中医学具有前瞻性。要加强五态人格测量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目前高层次人才的竞争 不是技术竞争而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即体现在综合能力的竞争上。现代社会中出 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究其根源都是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教育处处长赵明说,“当今世界,心理学本土化正 成为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潮流。伴随社会经济的转型,竞争的加剧,精神疾病发病 率日渐上升,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   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航空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俞梦孙说, “中医自古以来就认识到心理与疾病的关系,中医心理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理念中的健康追求阴平阳秘,阴阳平和。中医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整体 观念,即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这也体现了中医对心理的重视。“每一位临床医 生都应懂得心理学,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王澄评论:   一.中国现代医学的主要困难是精神病学医生的缺乏。主要困难不是缺乏心 理治疗服务。   1.这个会议中谈到的所有疾病全都属于现代精神病学范畴。可是所有参加 讨论的人没有一个人对现代精神病学科有哪怕是1% 的了解,全都是外行。我希 望中国所有的愿意了解医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医生先读一读国际通用的美国的 DSM(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学全书)。这本书从第一版到现在已经有55年的历史 了。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is the document that is u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to classify mental illnesses. It has been more than 50 years since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DSM-I in 1952. 请先了解一下你们想要作的那些事情的国际大轮廓。要治疗你们说的 那些疾病,西方国家已经是“精准导弹”了,中医还是“汉阳造”。你们就别给 中国人丢脸了。   2.中国最近关心“心理治疗 psychotherapy”的人很多。全中国人都弄错 了一个基本概念:大多数情绪类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问题, 认知类病(比如老年痴呆),目前主要靠药物治疗,即使目前使用的有些药物效 果并不好,不确切,比如给老年痴呆试用的药,但是治疗的方式和方向一定是药 物治疗。未来一定是新药的发明和使用。只有目前没有多少办法的性格类疾病 personality disorder ,因为是长期的生活环境造成的,才推给心理治疗。换 句话说,心理治疗应用的范围很有限。和药物的未来发展比,心理治疗本身再进 步的空间也很有限。   只要是用药,开药方的人就一定是医生,而不是心理学家。所以,几乎所有 的与精神,心理有关的问题都应当先看精神科医生或全科医生,由他们决定用不 用药,再由他们推荐去看心理治疗师,看是不是需要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师不是 医生。“所有的人应当先看医生而不是先看心理治疗师”这个概念千万不要弄错。 因为有些时候病人有身体疾病同时有精神表现,或精神问题表现为身体疾病(体 化病Somatoform Disorders),只有读过内,外,妇,儿,精神病这五门课的医 生才能看好这类病人。现代医学的原则是,当一个病人声称自己有精神或心理疾 病的时候,第一件事要排除身体的疾病。所以,一个不是医学院毕业的心理学家 虽然能够做心理治疗,但他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很多情况下,来自家庭,朋友和 心理治疗师的关心和真正的心理治疗的作用混在一起,起到好的效果。我说这些 话决没有贬低心理治疗的意思。而是一再告诉国人,1。中国缺精神病学科医生, 有些省份缺80%还多。2。病人自己觉得有精神或心理问题,一定要先找有执照的 医生看,不要先找心理学家看。即使初诊的医生不是精神科医生,这个医生也有 “筛选”的能力。他会告诉精神病人一个正确的看病路子。3。心理治疗有用, 作用有限,不要期待太高。   结论:王永炎带头编造的“中医心理学”,死路一条。   3.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主要是靠现代西药,王永炎说的中医治疗的“方法和 原则”都是胡扯。   4.情绪紧张对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形成有作用,但是针对情绪紧张的预防在 临床医学中收效甚微。社会条件使然。减少情绪紧张可以保持身体健康的道理极 为简单,可是世人为了谋生,每个人不得不紧张地工作。中医鼓吹者鼓吹治未病, 说“不得病不是更好吗”,让百姓耻笑。谁愿意得病?百姓的困难是得了病怎么 办。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的治疗完全靠药物。现代医学的药物治疗这些 病可以有非常明确的效果,用现代药物治疗高血压和不治疗高血压人的寿命差15 年。千万不要试图用中药和中医心理学治疗这几种病,不要把自己耽误了。   5.请问薛崇成教授,你怎么知道“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新” 的现代医学模式?如果我告诉你西方的主流医学从来就是这种模式,你是不是很 尴尬。咱不知道中医和世界卫生组织是什么亲戚关系,凡是国际发展的方向,世 界卫生组织都是“先告诉中医,后告诉国际其他成员”。中医你们就别骗自己了。 其实,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功能是一样的,就是拿先进的西方国家作榜样, 让穷国,落后的国家学习,因地制宜地学习。所以你说的“生物-心理-社会医 学模式”在西方国家是旧的,不是新的。这个模式在中国是新的,就是因为你们 是旧的,你们孤陋寡闻,还不断捣乱西医。中医哪里来的“前瞻性”,我看到的 中医全是欺骗性。你好好读一读我的后半部文章《什么是现代心理学?》和你以 后能学习到的现代精神病学知识,你就知道什么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了。它与中医没有任何关系。   6.今天的中国人谁会相信张伯礼的鬼话,“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 因素,究其根源都是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大学 校长的水平。   7.目前,全世界都用现代心理学一种课本,中国人要学好现代心理学的全 部知识,先做到能听懂国际语言,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插进去话。心理学是一个 工具,象汽车一样,我们要用现代心理学来解决中国人的问题,谈不上什么“本 土化(中医化)”,更谈不上“本土化成为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潮流。”这都是胡 扯。请读一读下面的部分《什么是现代心理学?》,如果你们连什么是现代心理 学都不懂,就不要预测“发展潮流”。   8.我非常遗憾地看到在这个讨论中有现代医学权威人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航空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俞梦孙来给中医捧臭角。俞梦孙你如果不参加这个 “政治秀”,工资会少发吗?今年已经是2007年了,毛泽东,四人帮,崔月犁压 迫我们西医,逼西医说假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孩子们不懂事,你也不懂 事?”   俞梦孙说每个医生要学好心理学才能做一个好医生,这句话不对。每一个中 国医生要学好精神病学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因为精神病学是临床手段,心理学 不是。心理学是精神病学的基础课,像医学物理学,医学化学一样的基础课。   二.什么是现代心理学?   我手上刚好有一本哈克Hock写的书,《四十个重要的科学研究奠定了现代心 理学的基础。》Roger R. Hock. Forty studies that changed psychology. Explorations into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Four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这本书通过对四十个科学 研究的复述,讲述了人类近代心理学以科学实验为依据的发展过程。我在这里简 要地把部分研究结果译成中文,目的是让中国普通人开阔眼界,感觉一下什么是 现代心理学,和了解现代心理学内容之广泛。好让大家比一比中医那个心理学 “李鬼”和人类现代心理学“李逵”差了多远。注意,这只是心理学,不是精神 病学。精神病学的知识量是心理学的百倍之多。   这本书把四十个研究按内容分类为十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物学和人类行为Biology and human behavior 1.1967年,一个大脑还是两个大脑?One brain or two? Gazzaniga, MS(1967).The split brain in man. Scientific American, 217, 24-29. 研究发现:左脑半球在说话,写作,数学,阅读方面强于右脑半球。左脑有语言 优势。右脑在处理一些更高级能力,比如认识面孔,解决空间关系,符号意义, 艺术活动等的问题方面有优势。新的观点认为,一个“正常人”的左右大脑也有 交流不充分的时候。当一个人有时感到忧伤的时候,因为他的左大脑没有事先储 存这方面的信息,所以他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甚至可以“错误地”表达出来。 2.1972年,用得多的脑子大。More experience=bigger brain? Rosenzweig, MR, et al. (1972). Brain changes in response to experience. Scientific American , 226, 22-29. 研究发现:两组大鼠,第一组加强运动,记忆,学习,和感觉(视,听,触,味, 嗅)刺激;第二组不作任何事。结果是第一组的大脑皮层比第二组厚。脑细胞数 没有增多,而是细胞变大,突触比第二组大50%。(王澄注:奥运猪一定比普通 猪聪明。) 3.1990年,你天生就这样吗?Are you a “natural?” Bouchard T, et al. (1990). Sources of human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The Minnersota study of twins reared apart. Science, 150, 223-229. 研究发现:对单接合子monozygotic twins的双胞胎的人生过程进行比较。发现1。 即使从小被分开,两人生活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之下,两人的长相,基本生理,心 理,性格特点也极为相似。2。把生活在一起的双胞胎和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双胞 胎作比较,结果发现双胞胎之间的“共同性”两组很接近,环境因素没有起到什 么作用。遗传因素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4.1960年,孩子会不会从床上掉下来?Watch out for the visual cliff! Gibson EJ, et al. (1960). The “visual cliff.” Scientific American , 202, 67-71 研究发现:当6个月的人类孩子和各种幼年动物爬(走)到一个要掉下去的边缘 的时候,比如床边,他(它)的视觉的信息会让他(它)停止前进。这是天生的 自我保护行为,不是后天学习来的。(小孩会从床上掉下去是因为他的体能技巧 不够,不是他“没看到,没想到”。)(注:千万不要因为读了这几句话就减少 了对你的孩子的保护。) 第二部分。感觉和意识Perception and consciousness 5.1961年,你看到的是你已经学到的。What you see is what you’ve learned Turnbull, CM(1961). Some observations regarding the experiences and behavior of the BaMbuti Pygmie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74,304-308. 6.1953年和1960年,睡觉和做梦。To sleep, no doubt to dream Aserinsky, E, et al. (1953). Regularly occurring periods of eye mobility and concomitant phenomena during sleep. Science, 118, 273-274. Dement, W.(1960). The effect of dream deprivation. Science, 131, 1705-1707. 研究发现:每一个人都有固定的做梦的时间(长短),如果一个晚上不让他做梦, 那么下一个晚上他的做梦时间就会延长。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有人害怕停止酗酒。 因为喝酒可以取消浅睡眠(做梦),增加深睡眠。喝酒的人睡得很香。如果停止 喝酒,短期内浅睡眠(做梦)会出现并时间延长,深睡眠时间缩短,让他很不舒 服。 7.1977年,运动和做梦在脑的启动点不同,所以做梦的时候人不能随梦“动起 来”。这是一种保护作用。(梦游是极少数。)Unromancing the dream Hobson, JA, et al. (1977). The brain as a dream-state generator: An activation-synthesis hypothesis of the dream proces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4, 1335-1348. 8.1982年,催眠术的两个作用,一是感到有种外力在支使自己,二是能达到自 己的某种期盼。Acting a if you are hypnotized Spanos, NP(1982). Hypnotic behavior: A cognitive,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in Psychology, Psychiatry, and Behavior, 7, 199-213. 第三部分。学习和调整Learning and conditioning 9.1927年,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It’s not just about salivating dogs! Pavlov, IP (1927). Conditioned reflexe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1920年,条件反射的情绪反应。Little emotional albert Watson, JB, et al. (1920). Conditioned emotional respons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3, 1-14. 11.1948年,鸽子的迷信。Knock wood! Skinner, BF (1948). Superstition in the pige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38, 168-172. 12.1961年,打孩子这种事,有其父必有其子。See Aggression…Do aggression! Bandura, A, et al. (1961). Transmission of aggression through imitation of aggressive model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 575-582. 研究发现:性格的发育是后天学习来的。男孩挨过爸爸的打骂,长大后也会照样 打骂自己的孩子。 第四部分。智力,认知,和记忆Intelligence, cognition , and memory 13.1966年,老师对学生的IQ成绩的期待。What you expect is what you get Rosenthal, R, et al. (1966)Teachers’ expectancies: Determinates of pupils’ IQ gains.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 115-118. 14.1946年,印象是怎样获得的。Making a good impression Asch, SE(1946). Forming impressions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1, 258-290. 15.1948年,鼠和人的空间的概念比较。Maps in your mind Tolman, EC(1948). Cognitive maps in rats and men. Psychological Review, 55, 189-208. 16.1975年,记忆力多么重要。Thanks for the memories! Loftus, EF,(1975). Leading questions and the eyewitness report. Cognitive Psychology, 7, 560-572. 第五部分。人类发育Human development 17.1958年,有奶就是娘?Discovering love Harlow, HF(1958). The nature of lov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3, 673-685. 研究发现:对猴子的母亲-婴儿哺乳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婴儿对母亲的要求除了 有奶吃以外,还希望在母亲怀里是舒服和安全的。如果在母亲怀里不舒服,(人 为地制造不舒服),那么婴儿吃完奶就要离开。 18.1954年,客观物体的概念是怎样建立的。Out of sight, but not out of mind Piaget, J(1954). The development of object concept: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the child (pp.3-96). New York: Basic Books. 19.1975年,老大更聪明。Born first, born smarter? Zajonc, RB, et al. (1975). Birth order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82, 74-88. 20.1976年,对老人院里的老人,管得多一点还是管得少一点?In control and glad of it! Langer, EJ, et al. (1976). The effects of choice and enhanced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ged: A field experiment in an institutional sett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4, 1919-198. 第六部分。情绪和动力Emotion and motivation 21.1966年,性冲动过程A sexual motivation Masters, WH, et al. (1966). Human sexual response. Boston: Little, Brown. 研究发现:人类第一次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描述了性冲动过程,这个研究的意义 在于几乎每一个人的(应该发生的)性冲动过程都是一样的:兴奋期excitement, 平台期plateau,性高潮期orgasm,消退期resolution。男女在各期的内容不同。 22.1971年,你的面部表情和情绪反应已经告诉了我们。I can see it all over your face! Ekman, P.et al. (1971). Constants across cultures in the face and emo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7, 124-129. 23.1967年,生活,变化,和心理压力。Life, change, and stress Homes, TH, et al. (1967).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1, 213-218. 研究发现: 事件 心理压力打分 丧偶 100 (心理压力最大) 离婚 73 夫妻分居 65 自己受伤和生病 53 退休 45 怀孕 40 得子(女) 39 好朋友去世 37 孩子长大离开家 29 婆媳不和 29 开学 26 和领导不和 23 搬家 20 出游度假 13(心理压力最小) 24.1959年,强迫服从的心理过程。Thoughts out of tune Festinger, L, et al. (1959).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forced complian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 203-210. 第七部分。个性Personality 25.1966年,怨自己还是怨别人。Are you the master of your fate? Rotter, JB. (1966).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80, 1-28. 研究发现:两种人,一种是处处怨自己,另一种人是处处怨别人。认为事事需要 靠自己努力的学生容易成功地劝说别人改变主意,但自己不容易被别人劝说。与 此相反,认为命运和外界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大于自己的努力的学生不易劝说别人 改变主意,自己反倒更容易被别人劝说。 26.1963年,道德发育过程。How moral are you? Kohlberg, L(1963).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orientations toward a moral order: Sequ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thought. Vita Humana, 6, 11-33. 研究发现:道德是人们在心里(理)判断自己行为对或错的标准。研究认为, “人之初,性本善”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人的道德有六级,是从小到大一级接着 一级后天培养出来的。没有人能越级,比如从第一级跳到第三级。当孩子渐成年, 道德标准达到第六级的时候,他就会力图守在最高级,放弃比第六级低的道德标 准。道德六级:第一级,幼儿由家长的惩罚和奖励产生的“对和错”;第二级: 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就是好;第三级:“好孩子型。”讨别人(爹妈)喜欢就是 好;第四级:遵守纪律,工作尽职;第五级:认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社会价值, 个人权利,和道德标准;第六级:认同人类社会的普世的社会和道德标准。 王澄评论:在中国的官场上,除了贪污这种犯罪行为,中国的官员自动地把自己 的道德标准降低到第二级(包二奶)和第三级(哄骗上级)。这是一种中国社会 的“返童现象”。 27.1959,功利心强的人易患冠心病。Racing against your heart Friedman, M, et al. (1959). Association of specific overt behavior pattern with blood and cardiovascular finding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69, 1286-1296. 28.1988年,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也是经济学和 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The one; the many— Triandis, H, et al. (1988).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self-ingroup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 323-338. 第八部分。心理病理学Psychopathology 29.1973年,假装精神病人住进精神病房为什么不能被发现?Who’s crazy here, anyway? Rosenhan, DL.(1973). 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 Science, 179, 250-258. 30.1946年,安娜.弗洛伊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的女儿):心 理防卫的不同方式。(极为重要。)You’re getting defensive again! Freud, A. (1946). 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isties Press. 31.1967年,学会无助。Learning to be depressed Seligman, MEP, et al. (1967). Failure to escape traumatic shoc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74, 1-9. 32.1962年,人口拥挤的坏处。Crowding into the behavioral sink Calhoun, JB(1962). Population density and social pathology. Scientific American, 206, 139-148. 研究发现:比较监狱里的犯人。比较住在一个人平均50平方英尺(4.7平方米) 的犯人和居住比这个宽敞的犯人。住的比较宽敞的犯人发生的他杀,自杀,生病, 死亡,违纪等现象要少得多。 第九部分。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33.1977年,各种心理治疗都有效。Choosing your psychotherapist Smith, ML, et al. (1977). Meta-analysis of psychotherapy outcome stud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32, 752-760. 34.1961年,成功的系统减敏治疗。Relaxing your fears away Wolpe, J(1961). The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treatment of neuroses.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132, 180-203. 35.1942年,墨图inkblot的分析。Projections of who you are Rorschach, H. (1942). Psychodiagnostics: A diagnostic test based on perception. New York: Grune & Stratton. 36.1938年,看画说故事。Picture this! Murray, HA. (1938).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 (pp. 531-54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研究发现:一。想象中的故事来源于四个方面:1。书籍和电影,2。 周围人的 真实生活,3。 个人的生活经验,4。 有意识和下意识的想象力。二。当一个人 看画说故事的时候,他清楚地表达了(说的人)自己的性格,情绪特征,和心理 内涵。 第十部分。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37.1934年,一个人说的和做的差多远?Not practicing what you preach LaPiere, RT. (1934). Attitudes and actions. Social Forces, 13, 230-237. 38.1955年,顺着大家的主张。The power of conformity Asch, SE.(1955). Opinions and social pressure. Scientific American, 193, 31-35. 39.1968年,作为路人,帮还是不帮他的忙?To help or not to help Darley, JM, et al. (1968).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 377-383. 40.1963年,服从的限度。Obey at any cost Milgram, S. (1963). Behavioral study of obedien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371-378.   我之所以这样用心地向中国读者介绍西方的(医学)科学知识,就是想让中 国人有一个清醒地认识,中国人的科学知识水平比西方先进国家差得太远了。从 1940年代到1980年代,当西方的心理学因为上述这些研究而蜕变成今天指导人类 世界每个人的行为的现代科学的时候,中国人在做什么?就像中国人没有对电视 的发明作过任何贡献一样,中国人也没有对现代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建立作出过 什么贡献。这40篇作为“脊梁”的研究文章中没有中国人在中国作过的工作。我 们今天唯一能够做的事就是奋起直追,拼命学习当代先进科学。千万不要浪费你 的时间去操心什么中医现代化。中国再也不要走中医弯路了。有人以为中医和西 医“两个药水混一混”就能出个更好的医学,这种鬼话我们听了50多年了,结果 只有一个,大大地延误了中国的医学现代化。中医作为土医的一种300年以前就 被人类社会淘汰了。中国的中医没有被淘汰是因为1990年以前的中国领导人 “太土了”。 (完) 附件1。 中医心理学乘势待发 2007.10.11 3版 中医专刊 编辑:祁芳 作者:王永炎 高思华 薛崇成 张伯礼 查德忠 赵明 俞梦孙 曹洪欣 杨贵贞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医心理学 的临床实践与科研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以中医非药物疗法为主 体的中医心理科、睡眠医学联合专题门诊和以“刚柔辨证”为指导理 论的心身医学科,同时在基础与理论方面也作了初步的探索。在近日 举办的“中医心理学科发展论证会”上,有关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 角度对中医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谈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王永炎   科学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中医心理学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是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情志医学为中医医学所独有,属于心理学部分。在中国乃至世界,抑 郁症发病率居高不下,中医却有很多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和原则,体现 了它的原创思维和原创优势,但是这些却并未得到很好保留,需要我 们后人继续发掘和完善。目前临床各科的高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 糖尿病等都和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中医心理科要在保持对抑郁症、 睡眠障碍等疾病的治疗优势的同时,侧重于研究中医“治未病”问题。 我们很有必要建立“中医心理研究所”这样的专门机构,以加强学科 建设,促进学科发展。虽然中医心理学目前还是一个弱势学科,但是 它的发展是众望所归,是广大民众的需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高思华   首先要立足临床   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宗旨,才能发现中医心理学的学科优势并发展 这一优势。《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中有很多关于情志疾病与情 志治疗的记载,可以认为是中医心理学学科的起源。在搞好中医心理 临床研究的同时,还应注意结合临床实际对中医心理学传统理论进行 整理研究,注意系统整理相关古代文献中关于中医心理学方面的资料。 在临床疗效方面可以借助现代实验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加以验证,还要 做好学科建设的长远规划,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综合各个学科知识,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继承中发扬,在引进中改造,在结合中创新, 加快建设和发展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心理学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薛崇成   加强五态人格测量研究   中医学历来主张心身并重,追求“心身同治”,而目前的中医研 究却偏于身体的调节。新的现代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 式,而中医则是时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医学具有前瞻 性,2000年前构建体系时候就建立了这样一个医学模式。现在发展中 医心理学要注意一下方向,要注意研究老年心理疾病,加强人格测量, 特别是“中医五态人格”测量的研究,加强中医心理治疗手段的发掘 研究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有优势才有需求   目前高层次人才的竞争不是技术竞争而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即体 现在综合能力的竞争上。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究其根 源都是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   要构建完善的中医心理学体系,首先要继承发展原有的理论,引 进吸收和更新诊疗技术和诊断方法。其次要建立技术平台,如实验室、 病房等。要实现门诊与研究室一体化,即临床与科研一体化。三是要 组建学科队伍,培养领军人物,培养跨学科人才,给人才以发展空间。 我建议建立专科实验室和研究室。临床方面要突出重点,如抑郁症、 睡眠障碍的治疗要体现中医优势,有优势才有需求。在诊断上,要建 立中医心理自己的量表。在治疗上要引进生物反馈、物理疗法等现代 医学方法,针灸、按摩、气功、食疗、音乐等各种方法要相互结合、 相互促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查德忠   要与相关科室密切联系   中医心理学是一个既古老又全新的领域,要将它真正发展成为一 个独立的学科,需要中医心理学科领域中各分支学科均衡发展,同时 需要中医学界和从事中医心理学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专家与学者 的共同努力。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渗透在中医临床的各个科室,与其 他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相互影响。心理因素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 起了重要作用,而某些疾病又可引起心理疾患。心理与身体在生理上 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中医心理学研究一定要与其他 临床科室密切联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教育处处长赵明   综合考虑科研方向和梯队建设   当今世界,心理学本土化正成为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潮流。伴随社 会经济的转型,竞争的加剧,精神疾病发病率日渐上升,已经成为威 胁我国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中医心理学科的研究与应用, 有助于丰富我国人民精神保健的手段,促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   中医心理学今后的发展应注意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要综合考虑 学科研究方向、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等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航空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 任俞梦孙   中医心理学有独特理论体系   心理学与人类健康有密切联系。保持健康需要均衡饮食、适量运 动与平和心态,其中平和心态最难做到。中医自古以来就认识到心理 与疾病的关系,中医心理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理念中的健康 追求阴平阳秘,阴阳平和。中医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整体观念, 即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这也体现了中医对心理的重视。中医调理心 理问题可以应用中药、针灸、按摩、导引、太极拳等。发展中医心理 学要贯穿临床各个科室,因为中医心理学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每一 位临床医生都应懂得心理学,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因为人具有自然 和社会双重属性。要把疾病诊断治疗上升到健康状态的辨析和调理。“ 治未病”是现代医学研究发展的唯一出路,“治未病”在于宣教,我 们可以整体系统设计,建立“治未病”工程。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   处理好三个关系   发展中医心理学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学术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关 系,医学心理学和中医心理学的关系,中医心理学科室建设和其他各 科室的关系。中医心理学科建设要涵盖医疗、教育和科研等各个方面, 要以养生保健和康复为主要内容,将中医心理学研究贯穿到中医预防、 保健、医疗和康复的整体过程当中去,要进一步加强团队精神,建立 一支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同时注意心理学人才自身心理环境建设,要 让中国的中医心理学在国际心理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吉林大学教授杨贵贞   把握住三个要点   我多年从事免疫学工作,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进行过深入研究, 发现情绪变化对机体免疫应答能力有明显的影响,这与中医理论中的“ 七情六欲”、“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我对中医心理学的讨论 既感到新鲜,又不陌生。中医心理学研究应更多地结合临床实践,以 下三点至关重要:即观察诊断指标的量化,对照组的设立和多次的可 重复性研究。   链接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目前承担世界卫生组织( WHO)西太地区传统医学临床实践指南——抑郁症的中医诊疗规范的 研究,采用“刚柔辨证”理论指导治疗胆囊炎、更年期综合征、心脏 神经症及其他心身疾病的临床研究;中医心理科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合 作研究“气功不同练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生存质量及糖代谢的 影响”;中医心理科探索应用中医系统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焦虑症 、恐惧症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 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并且是“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的副会长单 位,也是世界睡眠医学联合会团体会员单位——“国际传统与现代睡 眠医学会”(香港)的会长单位。 (XYS2007102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