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叹为观止的中医药科技管理   作者:灰黄霉素   中医药创新发展必须依靠现代科技。从表面上看,最近颁布的《中医药创新 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好似给中医药打出一个招魂幡,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看到分钱的时刻到了,更是象吃了摇头丸似地跳出来,大肆摇旗鼓噪,殊不 知这可能是国家给中医界的最后一个生存机会。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千 军”,现在的中医药科技管理水平实在是令人瞠目。课题申报和评审是科技管理 的最基本环节,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2006年课题为例,我们就能看到中医药科 技管理水平的高低:   (1)本来是国家级的课题,却不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那样统一评审,而是 预先限定各省各市的申报项目,各省各市再把这些限定好的指标分配给各个单位, 于是限额指标被各单位有点势力的人员瓜分了,还要美其名曰“公平、公开”。 中医药界不仅人才缺乏,人才上升通道中的人为设障也比别出心裁。   (2)现代科技研究能用500字将完整的学术思想表达清楚,已属不易,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摘要限定为400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书摘要限定60个字,主管 官员美其名曰“高度凝练”,甚至还到处宣讲。大家都知道二者中标项目的水准 高低。60个字反映的是中医药管理者低能还是中医药评审者低能?面子工程让全 国人民骂得还少吗?标榜“高度凝练”,其结果正是张扬中医药人士“思”“想” 能力的低微。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很看重研究者的外语背景,标书前5个申请者都得写, 最有意思的是外语熟练程度:精通 熟练 一般。想让中医药走向世界,精通外语 不是必要条件。况且,中医药人士的外语熟练程度竟然没有标准参照指标,连外 语熟练程度的衡量方式都“不科学”,这可不是很多中医学者提出的不能用西方 评价体系来评判中医的问题,而是中医药人士是否懂得最基本的科学思维问题。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很注重盲审,《申请书》分上、下册,下册中不得 出现申报者的单位、姓名等。申报者的单位、姓名不得出现,评委真就查不到是 谁的课题了?还有,经费预算分类细目竟要求细致到具体规格,纵观学术界中的 面子工程,真是无出其右者。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书八股色彩浓郁,标书格式更始推陈出新,填写 必须对号入座,这是申报者的工作假说或研究思路,那是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 研究进展背景,将一个完整的立意一分为二,这种形而上学标书模式,在世界各 国科研标书中也是“独树一帜”的。   (6)面对内无实力的现实,各个中医药院校加紧从西医药院校大量引进毕 业生充当现代医学和相关学科的教师,而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在西医药院校基本没 有当教师的可能,即或是当成教师,不过也是教基础中医学,混碗饭吃罢了,学 生中没有愿意学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这方面还是很审时度势的,中医要科技 发展只能寄希望于外有救兵,于是将不少课题给了西医院校的西医。试想一下, 一个西医西药本科出身的人士,能懂中医药吗?当年溥仪想复辟大清,苦于无兵 无将,于是闹出捐巨款给冒牌沙俄将军的笑话,如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年复一年 地拿钱换取为中医说话的西医人士,更希望借助西医的科技给中医药添点彩,帮 中医向国家交差。那些西医拿到课题后,总不免说一句,这么烂的idea,也就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能资助。这一相情愿的买卖肯定还要一直做下去的,因为中医 离不开。   建议诸位在工作疲倦时,读一读中医药界的科研标书,我们总能是找到一点 “中医特色”的地方。 (XYS200704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