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也谈“交大历史上最年轻的973首席科学家”   若望   首先申明我个人非常赞同海外科研人员归国。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也只能靠 更多的有良知的优秀海归来改变了。郭熙志研究员的两篇主要论文档次还不错, 在海外受训(访问学者/博士后)时间也不短,这样的研究人员归国是要大大欢迎 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质疑他的973首席能力。1) 首先,人未回国就可以申 请973是否符合973制度?我很怀疑(请熟悉规定的网友协助回答)。这背后必定有 高人在鼓捣:比如立项等。2) 其次,973经费相当于3个NIH R01。获取这么大的 项目的研究人员应该有多年PI的经验和能独立科研的能力。郭研究员在NIH只是 所内(intramural) 博士后,几乎不可能有自己的独立项目(除了极少数的博士后 基金,如果有请郭研究员列出),而NIH所内研究人员是不用去申请基金的,每年 只要大概提一个预算,然后上面拨款。多年PI经验没有了,独立科研的能力也无 从论证。我所在大学职称评定中是这么认定的:要有自己是通讯作者的文章(但 最后作者不能是博士导师或博士后指导者),要有自己是最后作者的文章(但第一 或通讯作者不能是比自己资深的研究者除非有特别信息能证明自己是主要的项目 完成人),要有自己做PI的以研究为主要目的的项目。如果按这几项去评,估计 郭博士只能是接近0分。比如他的两篇主要文章,贡献或者思路方面可以从他在 NIH老板杨英姿(http://www.genome.gov/staff/yang/ http://www.bio-x.cn/cp3-2.asp)的主页上看出。   郭博士回复的帖子中提到“世界上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采取先获得faculty position和努力申请grant,再辞去手头职务的做法”也不够准确。在美国你是 不可能人未去就申请国家基金(比如NIH NSF或者是一些协会的基金)的。 另外 Yush网友在2004年及其他年度获奖名单中未查到郭博士的名字因而宣称“是假的” 应该说是NIH的错,他们应该及时更新相关信息。一个官方网站竟然出现这种问 题是不应该的,前不久碰到一个NIH官员,提到过如果多次询问相关信息他们会 不会嫌烦的问题,他说绝对不会,一旦投诉那将是很严重的问题。   总而言之,郭博士的973很蹊跷。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科技部的,这个973没 有批给另一个张阳德!但同时可怕的是让人更觉得科技部项目评审的黑暗!人未 回国就能申请并答辩并获得而此大项目,必有“高人”幕后操纵。这次能操纵说 明以后也能,那其他科研人员的前路在哪? (XYS2008012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