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中国农业大学举报案背景(六)   ——农大通过《科技日报》、《光明日报》进行舆论反击   中国农业大学教工:田向荣 杨智泉   在我们诉海淀国税局案胜诉后,《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 《北京青年周刊》等几十家媒体对此案进行了报道,支持我们举报属实应该得到 国家奖励,有的媒体还报道了我们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的情况,学校的腐败问题 行将揭开,王玉万面临着被追究偷税刑事责任的社会压力。   农大对暴露出的问题非但不作出反思,而且农大校长江树人、党委副书记兼 副校长韩惠鹏、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马寅生竟然和王玉万一起策划,通过《科 技日报》、《光明日报》进行舆论反击。   2000年1月18日,花费3万元在《科技日报》绿色周刊经营版面登载了题目为 《农大高新技术企业呼吁保护》的长篇巨幅文章。   2000年3月21日,《光明日报》法制周刊又刊登了与《科技日报》内容相似、 题目同为《农大高新技术企业呼吁保护》的文章。更有甚者,光明日报作为党报, 承认我们是举报,又追究我们“举报使公司损失千万”的责任。   特别让我们想不通的是,《科技日报》、《光明日报》的文章是在我们诉海 淀国税局案胜诉、《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周刊》等几十家媒体对此案进行 报道后出台的,明显故意逆势而为,表明这两家媒体在此案上不是要站在公正的 立场上讲话,而是要颠倒黑白、为腐败势力鸣锣开道。   可惜,这两篇文章在网上搜索不到。为让网友了解其中真相,我们全文转载 如下:   一、《科技日报》的报道   人言可畏 舆论可棒杀人才   农大高新技术企业呼吁保护   本报记者 王代同 胡木成   编者按: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所属的高新技术企业——京农公司因与一场官 司有关而广受媒体和人们的关注,公司原总经理也由此成为新闻人物。记者为此 走访了京农公司的上级中国农业大学等有关单位,先对了解的情况作一较详细的 报道。文章分上、下两篇,上篇报道纠纷产生后的反响及实际情况,下篇则对其 背景——京农公司的发展及其前景做较详细的报道。从而使读者全面、客观地了 解情况,在社会营造一个保护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保护人才的舆论氛围。   一、媒体炒作掀起大波   作为中国农业大学最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农业大学新技术开发总 公司(以下简称“京农公司”),最近突然销售金额锐减,许多对外合作中断, 询问该公司及其原总经理王玉万副研究员出了什么问题的电话不断。   这种情况是近日个别媒体的有关报道造成的。这些报道对某法院近日的一桩 一审判决案所涉及的事件进行了片面、夸大和误导式的报道。报道中说:“诉讼 起因于举报的艰难。1998年4月30日,杨智泉、曹玉信、田向荣3名职工联名向农 大领导举报京农公司总经理滥用职权有偷税等违法行为,未得到学校答复。6月, 3人再次联名向国家纪检、监察、税务部门举报。其后,3人的境遇接连发生改变, 杨被免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并被公司除名,妻子被公司通知下岗,农大对田作 自动离职处分,通知曹下岗......”“8月19日,3人向某法院提起诉讼,将海淀 区国家税务局推上被告席:要求海淀区国税局履行税务稽查和奖励举报的职责。” 文章报道了法院判决国税局应奖励举报人等部分判决内容,还在文章的结尾说: “一审胜诉的3名原告并不轻松,被举报人的违法行为依然没有受到查处,杨、 田失去生活来源,工作、生活陷入困境。曹尚被押于拘留所。”   另一地方杂志以《老百姓告倒国税局》为题,配发大幅漫画,表现的是领导 方对举报者进行打击报复。还分别发表杨智泉及其律师的两篇文章。于是,把原 本是国税局是否应奖励举报人的一审判决,误导到“京农公司总经理滥用职权”, 打击报复举报人,而且“违法行为依然没有受到查处”上去了。   由于以“老百姓告倒国税局”为由头的新闻炒作,不少媒体纷纷转载、转播, 而报道内容有直接点了农大和京农公司的总经理王玉万的名。所以,一时间,农 大和王玉万被突如其来的职责搞得狼狈不堪,损失严重,王玉万难于招架,大有 身败名裂的危险。   近日,农大校领导严肃、郑重地向记者表示,媒体的报道应客观公正,倾听 双方面的意见,而已见报媒体从未找农大了解过情况,只听单方面意见,是不可 能客观公正的,而这些报道已给农大及京农公司和王本人带来很坏的影响。千辛 万苦发展起来的高校高新技术企业不应该这样被毁掉。   据悉,法院的一审判决并未生效,海淀区国税局已向市中院提起上诉。将这 种未生效的判决作为结论性的战果来大张旗鼓的进行误导式的报道是很不负责任 的。   据农大领导介绍,最了解京农公司情况的是农大,从杨智泉等一开始举报, 农大就十分重视,并由海淀区审计局中关村审计事务所和学校纪检监察部门与校 方领导共同组成的调查组对京农公司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并作出结论。对王玉 万个人的经济举报都被否定,税的问题是由于税率的计算有误等,属迟交漏交。 国税局在1998年8月接到3人的举报便正式立案调查,国税局将举报的11项事实和 线索归纳为4方面问题,经查认为有3方面的内容不属实。对少交税款问题已经作 出处罚,京农公司随后便纳了265万的漏交迟交税款。国税局认为,杨智泉是原 京农公司副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对于上交税款负有直接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应 获得举报奖励。对30余万是否为偷税问题和300余万滞纳,因京农公司提出异议, 一直在交涉之中。而这时,杨等便向法院起诉了国税局。   二、到底是谁打击报复谁   农大领导的介绍还使记者了解到一个重要的前提,并非像一见报的文章和漫 画中所说的,杨等因举报而遭打击报复,相反,是他们因种种违纪行为被农大和 王玉万处理后,才开始到处没完没了地告状的。杨智泉这位京农公司的副总经理 和财务兼办公室负责人,1997年6月王玉万把建兽药厂的工作交给他负责,但 1998年4月杨在汇报工程完工时,王玉万发现预算为320万的工程超支了130万, 达到450万,同时发现工程一没合法手续,二有严重质量问题,三是杨与施工队 擅自签订了12项工程更改协议。王玉万严肃提出这些问题,并不同意马上付130 万的超支款。为了调查这些问题,王玉万于4月28日在公司大会上宣布辞去杨工 程主管和办公室负责人的工作。而另外两名举报者都曾被王玉万严肃批评过,一 名曾于1998年1月因工作问题,被王在公司全体职工大会上点名批评,之后长达 100余天未上班而被学校按自动离职处理;另一名因背地伪造京农公司兽药,生 产、销售达几十万元,工商局已查抄了其造假窝点,现已移送公安局被依法逮捕。   到底是杨等三人举报遭打击报复,还是三人被批评处理后,对王玉万和京农 公司报复,事实应该很清楚。农大领导说,因杨在工程中的问题,农大已免去其 在京农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工程问题还需查清楚。对杨等举报京农公司税收问 题,因王玉万是公司领导,虽然他不懂财务,但也应负领导责任,根据王自己的 要求,免去王玉万总经理职务,由他担任主管科研的副总经理。   农大的领导介绍,王玉万是个典型的科研人员,科研上贡献很大,但不懂管 理,更不懂财务。正是为了加强京农公司的财务,1996年6月学校才派杨智泉去 公司。王玉万当时请外面的财务审计人员对王玉万上任以来近两年的财务工作进 行了全面的检查审计,审计人员把审计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等全部材料都移交给 杨智泉,但杨智泉并没有继续解决,而是把这些材料自己收起来长达两年之久, 最后用来做举报王玉万的材料。据农大的介绍,杨智泉举报公司偷漏税问题的举 报信中所附主要证据之一的财务报表,也是他本人作的,他又是公司的财务主管, 具有推卸不了的责任。   三、众人拭目以待   在京农公司,记者见到了一脸沧桑的王玉万。几天来的报纸、杂志、广播中 的有关报道已把他搞得心力交瘁。王玉万是连续两届的辽宁省政协委员,1993年 6月由农业部按特殊人才从辽宁调来北京的,1995年1月以前任京农公司副总经理, 主管科研和开发,1995年任总经理。他亲自主持完成了填补国内空白,并达国际 先进水平的阿维菌素生物农药的工业化研发,并于1995年正式投产。第一个订单 是德国某大公司的,达385万美金,使京农公司一举走出困境。他带领38名职工, 从账面不到1万元现金,净资产30万元起家,到去年10月他离开总经理职务时, 京农公司已成为一个有30多项成熟技术,投入市场16个产品,净资产达2000多万 元的企业。京农公司5年来没向银行贷一分钱,全靠技术转让起家,并建起农药 厂兽药厂各一个,上交学校455万元,上缴国家税收476万元。京农公司的产品已 销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16项成果通过农业部 鉴定,并且都转化为产品。   由于他在微生物发酵方面的突出贡献,国内外有关学术及产业界对他很重视, 也多次重金邀请,但他始终致力于国家高校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不计名利报 酬。按国家有关规定,他最低也可以得到200多万元的提成,但他都将此作为学 校产业的发展,农业部已将这一项目列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并 投资600万元支持。本来,公司1995年至1997年,年销售额已达3000万元以上, 公司正蒸蒸日上,但自从1998年几个人到处告状,提供的举报线索有的涉及王玉 万个人经济问题,有的涉及到京农公司,所以,从学校到市里、部里以及国家的 技术监督、农兽药等管理部门纷纷不断来检查,公安局、检察院也都来过,王玉 万忙于应付检查,1998年销售额降到不足1000万元,1999年又降到600万元。   经过多次检查,没有发现王玉万有任何个人的经济问题。京农公司的其它问 题也被排除。   农大的领导对目前的不实报道深感震惊,他们希望还事实以本来面貌。王玉 万感到痛心的是,辛辛苦苦搞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难道就这样被搞垮了吗?   二、《光明日报》的报道   农大高新技术企业呼吁保护   本报记者 郭丽君   中国农业大学所属的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农业大学新技术开发总公司(以 下简称“京农公司”)原本事业蒸蒸日上,只因公司领导与职工之间产生矛盾, 导致经济效益锐减,几乎濒于倒闭。为了解事情真相,记者对农业大学有关领导 进行了采访。   举报使公司损失千万   校领导对记者说:“一个经过千辛万苦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被搅成这样, 真是让人痛心。”   1994年京农公司研制出中国第一个阿维菌素(AVM)——北农爱福丁,成为国 内首次深入研制开发AVM系列农兽药产品的高科技企业。该项目投产后不久,就 与德国某公司签订了385万美元的销售合同。从此公司十几个AVM系列产品相继投 入市场,年销售额从200多万元上升到3000万元以上。正当公司依托生物专利技 术迅速发展之际,因造假药而被公司批评处理的原公司员工曹玉信等三人,开始 了对公司及总经理王玉万长达两年的举报。北京市技术监督、农兽药管理及公安、 检察部门接到举报信后相继来公司调查,王玉万疲于应付。不仅如此,公司产品 的主要销售地区都称收到了说该公司卖假药的匿名信。   公司销售金额锐减,1998年销售额降到不足1000万,1999年又降到600万。   总经理缘何被举报   校领导告诉记者,举报人之一曹玉信是原公司销售员,因制售假药多次遭到 王玉万的严肃批评,因此心怀不满。当公司副总经理杨智泉因主管工程期间有严 重问题而被王玉万撤销领导职务时,曹借机与他及公司另一名被王玉万批评的员 工一起开始举报王玉万。曹在举报期间仍冒用公司的名称制售假药,其造假窝点 于1999年5月被海淀区工商局查抄,因情节严重于当年9月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一个月后被正式逮捕。一边造假,一边举报,这种行为很难让人相信其动机是举 报信中所说的“与违规违法行为作斗争”。   总经理到底有没有经济问题   据农大校领导介绍,王玉万是1993年由农业部按特殊人才从辽宁调到北京的, 1995年起任京农公司总经理,主管科研和开发,至今已取得了十几项发明专利, 其中16项成果已通过农业部鉴定并投入生产。   1998年4月,三人先是举报王有白条提款等重大经济问题,经北京市公安局、 海淀区检察院、农大专案组等部门多次调查,全部予以否定。之后,海淀区技术 监督局接到京农公司生产假药的举报,经取样分析,药品全部合格。此外,接到 举报来调查的单位还有北京市技术监督局、北京市药检所及北京市畜牧局等。   “经过调查,并没有发现王玉万有举报中的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问题。但 是举报人之一杨智泉在工程负责期间玩乎职守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杨做为公 司财务会计负责人,还对公司纳税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农大领导说。   这么好的产业不可毁于一旦   AVM的开发及应用,被世界生物学界认为是继青霉素之后抗生素科学对人类 的又一巨大贡献。对AVM农药的研制和开发也成为人类研制生物农药的热点。AVM 经过化学改造可以转化为伊维菌素(IVM)。1998年IVM世界销售额达17亿美元,居 兽药单项销售额第1名。   京农公司开发出AVM及系列农兽药产品40余种,为我国生物农药及兽药的开 发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把阿维菌 素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列为攻关项目。农业部已将该公司AVM系列产品列为“国 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并投资600万元予以支持。   如此诱人的市场,加上农业部专项拨款的有力支持和农大雄厚的研发实力, 如果排除那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干扰因素,京农公司AVM系列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应该是大有希望的。农大领导表示,这么好的高新技术产业不应毁于一旦。 (XYS2008012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