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我看结石奶粉事件 文/刘夙   9月9日,甘肃的《兰州晨报》率先公开报道了三鹿奶粉导致婴儿肾结石,从而拉开 了中国乳业危机的序幕。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内,网上网下的各路人马,已经就此事发表 了太多的意见。随着事情的逐渐明朗,大家已经在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政府负责 食品安全的有关部门(主要是质检总局、各地质监局以及中央和各地的食品药品质量监 督局)不作为,可能还存在腐败;二,相关企业见利忘义;三,不法奶贩子和奶农道德 败坏;四,发生这样严重的事情,既有制度的问题,也有社会道德的问题。   对于上述共识,我不想再多说什么了。我想谈谈大多数人不怎么注意的问题——消 费者自身的问题。   饮食,基本是一件私人的事情,或者用政治学的术语说,是“己域”的事情。所 以,单纯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在一个物资不匮乏的国家,谁想怎么吃东西,几乎是完全 自由的——只要他有足够的钱。然而,健康的饮食却不是任意的。如果我们从伦理学的 角度出发,把“贵生”(善待自己的生命)作为一条道德准则,以健康饮食作为这条道 德准则的一条行为规范的话,那么饮食就不是完全自由的,不健康的饮食是不应当提倡 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健康饮食,善待自己的生命。   要做到健康饮食,就必须掌握营养学、食品工艺学以至农学的一些知识。这些学科 发展到今天,虽然已经堪称博大精深,但是基础知识还是简单易懂的。每天花上几分钟 时间,了解一些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的常识,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只不过常常有人不屑去做罢了。这种不屑做的结果之一,就是自己做不到健康饮食,到 头来只能贻害自己的身体,可谓损己不利人。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食品知识的匮乏,还会给不良商家的造假掺假留下可乘之机。 就拿结石奶粉事件来说,这件具体的食品安全事件,反映的是中国乳业市场的整体畸 形。在一个正常的乳业市场中,巴氏杀菌奶(即“鲜牛奶”)应该在非发酵液态奶中占 压倒性优势,而超高温灭菌奶(即“纯牛奶”)应该只占很小的比例。欧美国家正是这 样。这是因为与生鲜牛奶相比,巴氏杀菌奶的营养损失不大,而超高温灭菌奶却使牛奶 营养有较多的损失,从营养学的角度讲,当然是巴氏杀菌奶更有营养。但是在中国,情 况却反了过来,超高温灭菌奶占了较大比例。正是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之下,原本应该没 什么地位的超高温灭菌奶生产商,反而变得财大气粗,竟然可以联合起来通过所谓的 “禁鲜令”打压巴氏杀菌奶生产商,这就埋下了结石奶粉事件的伏笔。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巴氏杀菌奶因为风味接近生鲜牛奶,所以很难掺假,否则 很容易被喝过生鲜牛奶的消费者察觉。而超高温灭菌奶不仅造成牛奶营养的损失,也破 坏了鲜奶的口感,为了弥补,厂家就常常另加香精,这样就可以掩盖许多异味,也就给 原奶的掺假留下了空间[1]。假设,每个消费者都有正确的对乳制品工艺和营养的认 知,多喝巴氏杀菌奶,少喝超高温灭菌奶,那么超高温灭菌奶在市场上的比重就不会这 么大,相关的企业就不会这么嚣张,生鲜牛奶的收购也不会这么混乱,结石奶粉事件发 生的概率也就会变小了。   中国消费者食品知识的匮乏,有很多原因。科普不力,是一个直接原因。我到现 在,就没有见过几本像样的、科学的介绍营养学的普及型读物,往往都是一些另类的、 不科学的奇谈怪论,比如什么林光常、刘太医之类。至于介绍各种食品加工工艺的普及 型读物,就更是少之又少了[2]。在这种情况之下,消费者不仅缺乏正确的食品知识, 而且还受到了许多错误宣传的蒙蔽。比如最近十几年来大肆炒作的“黑色食品”,就是 一个伪科学概念[3]。还有凉茶能“败火”,辣椒能“祛湿”,番木瓜能美容,核桃能 “补脑”,都是受中医理论影响的错误观点。当然,实际上中国的整个科普界都存在水 平太低的问题,货真价实的精品太少,芜杂污秽的假货太多,而食品知识科普的缺乏, 只是这个大问题的一角罢了。   另一个直接原因是错误的环保观念。这几年来,由于极端环保人士和伪环保人士的 长期宣传,许多人都养成了一种错误的环保观念,即认为由完全符合自然生态的农业生 产出的食品才是健康的,有人还给这种农业起了个诱人的名字,叫“有机农业”,而由 人工干预生产出的食品就是不健康的,干预得越多,就越不健康。由此产生了很多奇怪 的现象,如柴鸡肉、柴鸡蛋大受推崇,“来自大草原”成为金字招牌,等等。   实际上,这些消费取向都是违反农学常识的。比如,柴鸡大受推崇的原因是因为很 多人认为规模化饲养的鸡含有激素。连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宁堂原和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的蒋高明,为了鼓吹他们心目中的“生态农业”,也都这么传谣[4]。网上 甚至还有人编造了“肯德基的鸡有六个翅膀”的更离奇的谣言。真实的情况是,规模化 饲养的鸡之所以能在短短四十几天的时间里就育肥、出栏,或是大量生蛋,主要靠的是 品种的优良和饲料的精细,根本不需要用到激素。由于规模化饲养可以做到生长条件统 一,饲料统一,保证没有未知因素的干扰,所以产品的质量也比较整齐,而且易于监 控;相比之下,柴鸡的饲养就达不到上述条件,谁也不能保证它在饲养过程中是否取食 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反而无法令人放心食用。规模化饲养还有别的好处,如可以 严格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成本低等。而柴鸡因为是露天放养,有感染禽流感的危险;其 饲养成本也比较高,虽然有的人不在乎花高价,但更多的人显然还是认为食品价格应该 越低越好的。   至于“来自大草原”的概念,就更荒唐了。草原本来是一个生产力较为低下的植被 类型,由于水分条件的限制,其生产力水平比同纬度的森林地区低得多。比如,森林地 区在毁林开荒之后通常都可以开辟为耕地,但草原地区就很难维持长期的种植业生产。 说白了,草原地区是因为种不了粮食,才不得不发展牧业的,如果以为牧业是草原地区 的专利,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证明,草原能承载的牲畜数量,要比同纬度的森林地区 低得多。因此,在理想情况下,牧业的合理地理布局应该是以森林地区为主,草原地区 为辅;即使考虑到农林牧的统筹安排,森林地区的牧业比重也不应过小。特别地,牛奶 等生鲜产品易于变质、需要尽快运送到消费地的性质,更决定了饲养乳牛的农场应当建 在消费地附近,而不能离之过远。盲目追求“来自大草原”的结果,一是导致草原过 牧、退化,产生严重的生态危机,二是易于受到不法商家的欺骗。   总之,这次的结石奶粉事件,并不单是政府、商家和不法奶贩奶农的责任,不成熟 的消费者也负有一定的责任。科普工作者则负有更大的责任,因为在一个成熟的公民社 会中,普通人的科学知识,显然应该主要来自独立的科普个人和机构,而不是政府和商 家。   看到这里,我相信肯定会有人指责我把政府、商家的责任往消费者身上转嫁,情绪 爱激动的,说不定还要骂我是“御用文人”“政府的托”之类。我想说的是:第一,在 结石奶粉事件中,政府、商家、消费者各自的责任都是客观存在的,一味地闹情绪、发 脾气,并不能否定消费者自己的责任的存在。现在的某些激进右翼分子,对于政府责任 强调太多,对于个人责任则故意忽略,试图通过矫枉过正的手段,改变目前的政治体制 中的不合理之处。这些人的急躁心情可以理解,然而这种手段却是不现实的。现实的情 况是,尽管从长期的结果来看,对政府的鞭策可以为广大公民逐渐营造一个健康、安全 的食品消费环境,但是从短期来看,消费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仍然是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的最有效的办法。换句话说,如果多学一点可以保护自己的话,为什么不多学一点呢? 说句不客气的话,自己明明也有责任,却哀怨地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责任,这是一种流 氓行为。我之所以把某些激进右翼分子称作“流氓自由主义者”,这也正是原因之一。   第二,有人可能会说,在科普不力的情况下,明明是商家的生产影响了消费者的消 费习惯,为什么要去指责消费者?问题在于,在宏观经济这个体系中,生产和消费是相 互反馈的,生产可以影响消费,消费也可以影响生产。商家可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 惯,消费者为什么就不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商家的生产习惯?可见,只会发脾气、 听不进忠言的人,不仅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也意识不到自己的权利。说句难听的话, 这样的人实在缺乏民主素质,如果不幸沦为弱势群体,实际上也是一种必然。   假如有人看了我这篇文章,能够静下心来,真的去多了解一点食品知识,然后能应 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么我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2008.09.25 注释: [1]参见方舟子《今天你还喝牛奶吗?》,《中国青年报》2008年9月24日。 [2]不过,在网上还是有一些不错的博客的。如美国食品学博士云无心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unwuxin47906)。 [3]对于“黑色食品”,笔者已撰有专文揭露之,将发表于《Newton科学世界》杂志 上。 [4]二人合写有《食物安全用“饭”还是用“药”》,见《科学时报》2008年9月19日。 笔者另撰有《靠谎话支撑的生态沙文主义》一文批评该文。 (XYS20080925)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