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现代医学在中国:同是办大学,理念不一样   白衣咸饭   从谈医疗卫生谈到办医学院上,接着又谈到了办大学上面,话题就多了。这 不是我的初衷,罗嗦一次,下不为例。这里简单地谈下瑞士人办大学的事。   瑞士到目前为主,共有10所正规大学,其中联邦大学两所,就是苏黎世和洛 桑的ETH,另外的大学全部是州立。医学院校全部属于州立大学,两所ETH都没有 医学院。瑞士虽然人口不足700万,大学只有10所(90年代以前只有8所),但有 三所大学属于世界百强(上海交大排名):苏黎世ETH第一(27),苏黎世大学 第二(57),巴塞尔大学第三(87)。虽然各家排名的方法不同,具体的位次上 也会有一些差异,但苏黎世ETH总是会进入前100名之内。其它一些学校虽然没有 排入过世界百强,但办得都很有特色。   瑞士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在百多年以前,民贫国弱。在苏黎世ETH创办之 初,当时的联邦政府本来只想办所“技校”,培养一些工程技术人员以适应工业 化的发展。ETH在1855年10月15日诞生之时,官方将其定位在联邦综合技校或联 邦多种技术学校水平,学制为2年。办了8年之后,人们惊异地认识到,这所学校 开创了欧洲大陆培养工程师的先例。她为苏黎世的工业和技术创造了一所新摇篮。 此前欧洲大陆并无类似学校,当时各州政府对把这样一所新的学校办在哪里、如 何办等都勾心斗角。经过讨价还价,最后苏黎世州才成为办学地点。联邦议会于 1854年2月7日通过了《综合技术学校法》,勾画了这所学校的大致框架。尽管该 法匆忙成文,但其发展说明,这部法对这所学校的发展极其重要。直到今天,也 没有一部更加合适的“法”。   虽然当初仅想办所技校,但当时的政府在办学之前就认识到,办学不是要把 学校办大,而是要把学校办好,要有高素质的教授。学校创办前一年,即1854年 10月,就在国内外报刊上登载广告,招聘32名教授、9至12名临时教师。当时的 瑞士政府很穷,把教授的工资限制在年薪5000瑞士法郎以下,且没有任何附加待 遇,这比当时的很多国家的大学教授的待遇都低。但即便如此,却有189人应聘, 其中德语国家有113人。这主要得益于瑞士政府1848年宣布的永久性中立政策。 在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诸国战争中,大批难民来到瑞士。苏黎世和伯尔尼的两所 大学从中获益匪浅。在1833年苏黎世大学创建之初,所有的正教授全是德意志人, 而本地的师资力量却很少。在1848年──49年的大革命中,许多持不同政见的知 识分子再次逃离德意志国家,跑到瑞士、英伦甚至北美。好几位著名教授都是在 德意志国家动乱之际来到苏黎世大学的。大学对这些人才的使用原则是尽量给这 些人提供一个安全的用武之地,绝不干扰其学术观点和学术自由。尽管教授们在 经济上没有丰厚的待遇,但学术自由却是教授们的安身立命之本,这一政策持续 至今。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中,很多匈牙利知识分子逃到瑞士,在St.Galen 创办了一所教授经济学的学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这所经济学院在欧洲独树一 帜,办得很有特色,学校现在已经叫St.Galen大学了,还是以经济学和工商管理 见长。   至1900年,这所“技校”的注册人数达到1000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 超过2000人,还有很多旁听生。为适应其发展,瑞士联邦政府于1911年6月23日 将该校更名为Eidgenoe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urich ETH)。这 个名字沿用至今。从这个学校里,走出了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伦琴。此后一发 不可收拾,仅这个学校化学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达9位之多。虽然德国的同类 大学都叫TU(=Technische Universitaet),但瑞士的这所学校到现在还是这个名 字。Hochschule在德语中的意思是高等学校的意思,更有人将之翻译成“专科学 校”,但知道这所学校的人,都没有不把这所学校当成著名学府的。国内的“大 学”都把名字看得很重要,但瑞士人好象不这么看。我觉得怎么翻译都不好,所 以就直接写成苏黎世ETH了,以示与洛桑ETH区别。   瑞士的医学院当然以苏黎世和巴塞尔两所最好,日内瓦大学医学院也不错。 医学院学生从大学毕业后,改行的很少,除非在临床中出了医疗事故,或者悟性 实在太差,没有一个教授愿意留你工作,一般情况下很少转行。其实,悟性差的 医学生已经在学习阶段就淘汰掉了。当然,例外总是有的,如96年诺贝尔奖得主 Zinkernagel教授大学毕业后就做过一年外科和几年病理科住院医师,在把住院 医师培训做完之后才去做研究,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得了诺贝尔奖。但这 样的例子不多,从侧面说明他们做医生也好,做研究也罢,总把兴趣放在第一位。 这位老先生回瑞士后,明明是在免疫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却一直呆在病理所 (系)直到现在,取名曰“实验病理组(所)”。这个“所”之所以打个括号, 是因为老先生名气大了之后,医院和大学将病理由Institut升级为Departement, 跟系的名字一样。系下面的Gruppe再升成Institut。这样每个Institut都聘个教 授。老先生96年获奖之后,还在所里做教授,并未因此而成为病理系的大主任。 他也没有将他的实验病理改为免疫学研究什么的。   如果把中国的清华比作瑞士的ETH,我就不明白清华为什么一定要办医科? 我曾经问过一个苏黎世ETH的教授,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反而问我“苏黎 世大学的医学院这么好,我们有必要再办一所医学院吗?”。虽然苏黎世ETH以 理科见长,但其生物学研究也很有特色,已经至少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另外, 苏黎世比邻而居的两所大学传统上一直有“共教授”现象。所谓共教授,就是两 所大学联合聘请一位教授,讲授同一门课程。爱因斯坦当年既是ETH的物理系教 授,也是苏黎世大学物理系教授(由于ETH以理工科见长,且爱因斯坦早年在ETH 读过几年大学,很多人以为他仅仅是ETH的教授)。我想,在这样的办学基础和 传统上,苏黎世ETH要再办一所高水平的医学院,简直易如反掌,但他们没办医 学院。   清华虽然是国内大学的领头羊,但基础和名声比起苏黎世ETH来,还是差了 很多。北京已经有了好几所医学院,清华却想从中杀出一条血路来,令人费解。 如果把办医科的经费,拿出来支持现有的强势学科,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吗?清华 医科本想聘点好的教授,却因教授的简历问题,被搞成“简历门”,真是让人跌 破眼睛。百年前把学校定位为留美预备学校,百年后办成了名副其实的留美预备 学校,办大学办到如此水平,令人侧目。 (XYS2008032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