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瑞士到底有多少个州?——我所理解的瑞士   白衣咸饭   本人关于瑞士的简介,引来诸位网友的置疑,本人深感荣幸,尤其是 hooklee网友花了大量时间,在网上查了些资料,对此深表感谢。抛出一块“破 砖”,引得一块“美玉”。我与hooklee网友一样,并非研究瑞士的专家,无非 是在那里生活过一段时间,比其它人了解得稍微多点而已。前文是10多年前根据 回忆所写,也没有想到现在会发表,更没有去核对。由于很多地名是我根据德语 发音所译,所以跟现在的“官译”有很大区别。当时中文方面有关瑞士的资料很 有限,所以谬误多多。在此,对受到“误导”的读者深表歉意,不过能引来这么 多人关注瑞士,个人感到还是满意的。但“结誓为盟,联盟成邦”的确是这个国 家形成过程中的主旋律。瑞士最著名的大学EYH=Eidgenoessische Technik Hochschule,其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来源于瑞士德语中瑞士这个国家的名字 Schweizerische Eidgenoessenschaft,官译称之为“瑞士联邦”,但这个 Eidgenoesse的原意是指“发誓”。虽然瑞士人在结盟与征服过程中,形成现在 的国家,但现在瑞士人容许某些人独立成州,就是因为这些人当年不是以结盟的 形式走到一起的。Juna人曾经被Bern人征服,也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几百年,但几 百年之后,Juna人还是对此耿耿于怀,最终只好分开。   瑞士有多少个州,似乎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我根据hooklee网友提供的地 址查看了一下,发现就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却变得复杂起来。在该网页有关瑞 士的中文介绍中,题目就叫“二十六州”,第一句话就叫做“瑞士共包括26个州。 其中有德语州,法语州,一个意大利语州和三个双语州。格劳宾登州使用四种语 言,分别是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语。” (http://www.swissworld.org/zh/politics/general_information/the_canton s/),该网页的德语介绍中也是说有26州 (http://www.swissworld.org/de/politik/politische_struktur/kantone/), 但该网页的英语介绍中,却明白无误地说“Switzerland is divided into 23 cantons, three of which are divided into half-cantons. There are German-speaking and French-speaking cantons, one Italian-speaking canton and cantons in which both German and French are spoken. In one canton (Graubünden) German, Italian and Rumantsch are spoken. ” (http://www.swissworld.org/en/politics/general_information/the_canton s/)。其实,产生这种理解上的差异并不奇怪,因为这就是瑞士!在瑞士,每个 州跟每个州的制度、移民政策、法律、税收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历史书籍和教 科书也不一样,其中差别最大的是税收,有的州按居住地收个人所得税,有的州 按出生地收,还有的州按雇主所在地收。笔者当年就有这样一位朋友,每年到了 交税的时候,就大骂政府,因为他要交三份税。他当时住在巴塞尔,在苏黎世工 作,出生地好象是Aargau(记得不是很清楚了)。结果三个地方的所得税他都有份。 我问他为什么不放弃原来的出生地权,或者到苏黎世买个房子住,他的回答是: 哪有这么容易!回答中透露出某种无奈。后来才得知,他仅有出生地州的公民权, 在苏黎世工作的时间不长,离取得苏黎世州的州籍还差得很远。   瑞士的州与半州上的差别好象并没有成为历史。在瑞士的小议会中,每个州 有2个代表,无论州的面积大小或人口多寡,都是平等的,而每个半州只能有1个 代表,因此,瑞士的小议会由46人组成。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没有变过。如果议 会的议案涉及到某一具体的州,该州两个代表的意见对议案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有的州才1万多人,有的州有100多万,看起来好象不平等,但实际上是一种保护 少数人的国家机制。这也可以理解瑞士的州为什么变化很小,几百年间都差不多。 而大议会才是按照各州人口比例选举出来的,但人口再少的州也可以有一名代表。 因此,他们的代表比例并不完全相等。另外,政府官员不得担任两院议员。不过, 瑞士议会的权力似乎很小,很难左右国家的政策。   我们习惯于说讲德语的民族为日尔曼民族,但瑞士人从来不承认自己是日尔 曼民族的一部分。瑞士人习惯于说自己讲什么语。遇到一个瑞士人,打过招呼后 马上接下来的话往往是问你“讲什么语”,这可能与他们的多语种有关。往往也 代表了此人来自何方。至于Graubünden州,这个州的人是从哪里来的,由于这 个州的原始语言罗曼语与周围的语言没有任何亲缘性,很难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考 证。这个州的人口中,由于与周围德语州的居民不断融合,现在讲罗曼语的人很 少了,我在那里的时候,好象还没有具体的统计,当时的报纸说只有1万多人 (2000年统计有3万多人)。瑞士政府为了保护这个语种,做了很多努力,但这 个州的居民现在绝大多数都讲德语了。但这并不表明,他们的祖先也讲德语。至 于这个州有少数人讲法语或意大利语,应该是从其它州迁移来的移民。有关该州 的人讲什么语,在以上三个网页中的介绍中,也不一样。感兴趣的读者至少可以 对照看看英、中文网页,二者间的差别还是有的。   瑞士虽然有4种官方语言,但在瑞士的大街上,交通标示牌上,一般只有德 语、法语和意大利语,没有英语(外语),更没有罗曼语。不知道现在改变了一 下没有。虽然讲德语的人占多数,但是瑞士的官方语言中,尤其是在外交场合, 主要以法语为主。本人当年申请签证填表时,就吃过这个亏:所有表格只有法语, 而本人一个法文字都不认识。不知道最近几年这个状况改了一点没有。问瑞士人, 其回答是很幽默的“为了照顾法语区的人”,只差“面子”二字没有说出口。   法语区居民在经济上一直弱于德语区,但在对外交往中,一直以法语为主。 瑞士有的州明文规定瑞士人必须学习两种语言,德语区的学生必须学习法语或意 大利语,才能取得毕业文凭,反之也是如此,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不过,如果 你懂法语,到德语区旅行,多数情况下没有问题,因为德语区的人多少会一点法 语;但如果你仅仅懂德语,在法语区问路,有时就很麻烦,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恐 怕不止我一个,估计多数在瑞士旅行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现在很多人把英语 当成第一外语,法语区的人如果不想在德语区找工作,也不大愿意学习德语。尤 其是在日内瓦旅行时,反而是英语比较流行。另外,说到瑞士的德语,实际上是 “书同文”,跟德国德语的发音差别很大,几乎没有几个音是相同的,有点像我 们的闽南话发音跟普通话发音的关系。字大家都认得,但根本听不懂。这可能是 法语区的人不大愿意学习德语的原因之一,因为学习瑞士德语,实际上相当于学 习了两种语言。   瑞士的州下面行政单位叫Gemeide,相当于我们的“县”(网页上翻译叫 “小行政区”),但无论是人口还是面积,差别都非常大。有的Gemeide的人口 比别的州还大,有的很小,跟我们的村差不多。通过全民公决,Gemeinde也可以 制定自己的“政策”,但没有自己的议会,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一 级的全民公决只能就自己区内的事物做一些决议。其实,应该还有更小的一个行 政单位,叫Dorf,我们一般译为“村”,但只有一个村长。此外,还有一个学习 过法律的人,有点像村里的法律顾问,调解一些简单的民事纠纷。   瑞士人很重视“出身”,出身在某个区的叫区民(Gemeinedebuerger),当 然具有该区的区籍,该区所在州的州籍和瑞士国籍。但不具有别的州的州籍。比 如说巴塞尔州的公民到苏黎世州,虽然也是瑞士公民,找工作并不受任何阻碍, 但并不具有苏黎世州的州籍。如果要取得苏黎世州的州籍,与外国人取得国籍一 样,必须连续居住一些年限并缴多少年的税等。所以瑞士人一提起这件事,就大 叫“头痛”。   瑞士民主在哪些方面与美式民主不一样?个人理解就是人人都是政治家,人 人都是社会活动家,人人都可以提出新的议案,但人人什么都不是。一旦政府提 出什么政策,议会通过了什么法律,你觉得不对头,你就可以发起一项公民动议 (Volksinitiative),只要在18个月内征求到10万人的签名(州动议各州规定不 一样),政府就不得不在下一次的全民公决中,征求全体公民的意见,叫全民公 决(Volksabstimmung)。这个过程中,也有人可以针锋相对地提出“反议案”。 这是瑞士民主的“从下到上”。如果大家否定了这项动议,那么同样的动议,就 只得在15年后才能再次提出。在征求意见之前,一般都要在媒体上讨论,以争取 更多的支持。比如说瑞士加入联合国的动议,在我的记忆中,好象进行了三次全 民公决最后才以微弱多数加入。在议案的讨论过程中,最初的动议就得不断地修 正,甚至与对手或“反议案”方协商、修改、妥协。所以说瑞士民主的一个重要 内涵就是妥协。政府或议员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动议,但叫做 Referendumsvorlagen,征求一定数量的支持者后,交付全面公决,这个支持者 签名的数量比从下到上要少得多。这个过程是“从上到下”的民主。之所以有这 个差别,瑞士人说要体现“效率”。   瑞士人在第一部宪法前没有一个联邦政府,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没有皇帝、没 有国王、没有总统的国家,更不是由酋长来领导的。这是瑞士的民主传统。为了 提高行政体制的效率,后来有了议会,但是是“单一制”议会,而非两院制。现 在某些州议会仍然是“单一制”。二战之后瑞士仿美建立了两院制,但由于全面 公决的决议效力永远大于议会两院的法律效力,所以瑞士的两院制与德国、美国 的两院制有很大的不同。例如,瑞士政府提出加入欧盟,不仅欧盟批准了,而且 瑞士两院也同意了,这在其它国家也就算完成了法律上的手续,但是瑞士的多数 人认为欧盟是个政治团体,加入欧盟有损瑞士“对外中立”的国策,所以最后被 全民公决给否定了。当然,我们局外人的理解更多地是从经济上来考虑的,加入 欧盟意味着部分人在经济利益上会有所损失。瑞士至今仍然是自绝于欧盟大家庭 的“孤岛”。这是我们理解瑞士民主的另外一个例子。   瑞士虽然是个民主国家,但他们的领导人却不是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议会 间接选举产生,有时甚至是妥协、协商的产物。不仅选举出来的7个领导人,要 轮流坐庄做“联邦主席”,而且这7个人中,法语区占几个(好像是法语区2个, 意大利语区1个,但我没有查证),女性得占一个(90年代女权运动后加上去 的),都有一个原则。实际上,7个人就是7个部长,由大选中获得多数的政党根 据比例原则在党内推荐出来,再由议会批准、任命。有时候议会对某党推荐的人 选不满意,该党必须再推荐,直到批准为止。7位部长要轮流担任半年联邦主席。 但有的人不愿意担任“联邦主席”,就得由前一位再干半年或者后一位提前接班。 所以有的联邦主席可以干一年。此外,政府还有一个秘书,因为没有投票权,所 以被瑞士人戏称为“半个”领导人。   无论是瑞士政府还是瑞士人民,都声称自己的国家恪守“中立”。但实际上 瑞士人的意识形态一点都不中立,很多人都声称自己崇尚“民主、自由、反共”。 很多瑞士人自己也认为,他们是西方阵营的一部分。对外中立政策实际上名存实 亡。即便如此,在瑞士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议案来废了这个政策。   我之所以说瑞士民主与美式民主不同,就是基于这个瑞士人的民主理念和制 度,而非其它。现在很多小国家都在借鉴这个制度。据我所知,奥地利使用全民 公决制度否定了制造核电站的工程,使之半途而废。荷兰也使用全民公决否定了 欧盟第一部宪法。这个制度的最大好处是体现了国家事物人人参与,整个国家犯 错误的机会很小,即使犯了错误,也是全体公民共同承担“错误决策”所造成的 后果,所以国家的进步看起来很慢,有点像龟兔赛跑中的“乌龟”。最大的缺点 是效率低下,全民公决的成本很高。为此,将几个议案放在一起进行公投,将州、 区的议案放在全国公投的时候同时举行,是他们减少公投成本的一种方式。因为 每个议案从提出到交付全民公决,要经过很长的讨论时间不说,弄得不好,最后 妥协的结果甚至跟当初提出议案的人的本意相差甚远。前苏联似乎借用过这个制 度,但前苏联最后解体了。看来对大国似乎不怎么有效。在瑞士人的眼里,民主 制度需要传统,而俄罗斯较少有民主传统。   瑞士人对中国的理解很肤浅,往往问你们有那么多人,怎么进行“全民公 决”?“我们600多万人都吵得不可开交,你们13亿人怎么讨论啊?”好在我们 没有这么个制度,否则回答起来很麻烦。费思先生对瑞士的印象有环保、干净、 银行业发达等,与我的印象一样,瑞士在这方面的确做得很好。不仅土地私有, 而且水域和道路也私有,有很多爬山的铁路(中间带有齿轮防止列车下滑的那 种),基本上都是私有。他们的医疗保险正如费思先生所言,与收入关系不是很 大,但与你想享受的程度关系很密切。比如说,如果你的收入难以承受基本的医 疗保险,那么国家会承担这笔保险费用。如果你觉得仅仅只有一个基本的医疗保 险还不够的话,那么可供你选择的项目可达12项之多(根据保险公司的不同而不 同),从想住几个人一间的病房,到是否可以到私人医生那里去就诊,或者外国 旅游保险等,甚至是否需要直升机接送转院,所交的费用都不相同。老年人容易 患病,所以保险费是年轻人的几倍,吸烟者交的医疗保险费用在某些保险公司也 要高一些。   至于学生宿舍难找,这的确是个问题,但往往与你的收入有关。我到哪里时 拿的奖学金较高,在医院住房登记处去了三次都没有获得医院的护士屋(条件较 好而且很便宜),后来有位朋友的奖学金很低,结果一次申请成功。开始不知其 中奥妙,后来与周围的同事混熟了,他们才说那些护士屋是专门给没有奖学金或 很少奖学金的人留的,“这叫社会主义”,还有的人干脆这样回答我。瑞士也为 无家可归者提供廉价甚至免费房屋,但外国人难以享受。我当时在瑞士的时候, 瑞士的法律甚至规定外国人不得在瑞士购买土地和房屋,我走的时候他们说有人 在议论准备废除这个法律。但我不知道这个法律现在废除了没有。   这样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很多很富有的外国人、独裁者为什么在瑞士有别墅? 其实这也是瑞士法律中的一个盲点:虽然取得瑞士的国籍非常困难,取得某些州 的州籍就相对比较容易,要取得某些区的“区籍”就更容易。比如你捐赠给当地 村庄一座幼儿园,或者一套体育设施,或者修了一条路,经区民们同意的话,你 就有可能成为这个区的区民(Gemaidebuerger),在这个区的范围内可以享受自 己的权利,但不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不享有国家意义上的公民权或州意义上的公 民权。反之,在申请成为瑞士公民时,得先取得某个州的州籍。   我们中国人都知道瑞士有个“银行保密法”,但在马科斯丑闻后,迫于国际 上强大的道德和舆论压力,似乎已经废了。所以对于贪官,理论上来说,只要有 确凿的证据,其后的政府和人民都有权利要求收回这些脏钱。马科斯案发生后, 在阿基诺夫人统治期间,菲律宾政府曾经派了2位检察官到苏黎世,瑞士银行同 业会(或者说“联合会”)也曾经准备归还马科斯家族转到瑞士的不当利益约10 亿美元。但后来瑞士的报纸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菲律宾政府把2位检察官招 回了,所以至今没有归还。但理论上菲律宾人民或政府都有权利要求归还这些钱, 问题是如何收集到这些脏钱的证据。顺便说一句,根据瑞士的法律,犹太人存在 瑞士银行里的钱,既可以由犹太社团出面向瑞士银行获得“退回”(我觉得不能 叫赔偿),也可以由以色列作为国家,向瑞士的银行界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这些钱。   我讲瑞士这个国家的民主制度,并非说是我们的样本(“社会主义民主”与 瑞士民主有很大不同),但瑞士的全民公决的确是一些小国的榜样,这样的例子 很多。社会主义思潮在瑞士曾经一度很发达,Zug州的州长就声称自己是个马克 思主义者。当然社会主义理念比德国、北欧要弱得多。在平衡贫富差别方面,我 觉得瑞士还是做得不错的,第一是交税时的比例不一样,第二是退税时,根据负 担的大小不同,退税的比例也不相同。如果穷到交不起基本的医疗保险,政府会 为你买单。   虽然瑞士人言必谈民主,但在瑞士的大学里很难体会到民主。一旦某人在瑞 士获得大学教授的职位,不仅是终生制,而且简直就像皇帝一样,不到65岁,只 要不犯法,不出丑闻如科研数据造假等,一般不会轻易地被赶下台。即使当了教 授后不再做任何研究,不再写文章,也不会下台。即使你手下有人得了诺贝尔奖, 头头的位置也不会被取代。前贴中多次提到的苏黎世大学病理所就有这种情况: 96年有位教授得了诺贝尔奖,但也还只是个教授,并没有因为得了诺贝尔奖而做 病理所的所长。大学校长的权力也小得可怜,几乎管不到教授。   虽然瑞士是个民主国家,但有个很著名的瑞士作家有句名言:“瑞士是个大 牢房”。意思是说你如果不遵守瑞士的法律,马上就会有人打电话到警察局,给 你罚款。最有意思的例子是倒垃圾:每个街道倒垃圾的时间不一样,如果不在规 定的时间内倒了垃圾,警察就会罚款,而你还不知道是谁给警察打了电话。开个 Party,也得在晚上10:30分之前结束,否则会有人来干预。至于停错了车,那更 是警察罚款的好时机。东德垮台后,公布了线人所占的人口比,也有瑞士人故意 捅出了瑞士秘密警察的电话号码和线人比例,发现瑞士的Fisher(线人,直译叫 鱼=Informant)比例比东德还高,瑞士的秘密警察一度成为当时民俗节上老百姓 讽刺的对象。当然,这是瑞士的负面形象,恐怕在政府公开的材料中很难看到。 (XYS2008021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