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论科学与伪科学            于光远 什么是科学   指出一个事物属于某一类,但又同属于这类中的其他事物有相 区别之处,是给它下定义通常采取的一种方法。因此我想在回答 “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时,可以而且应该这么做。   科学属于知识。它属于“知识”这个“类”。它包括在“知识” 的外延之中。然而“科学”不等于“知识一般”。   可以从多方面作出“科学”不等于“知识一般”的判断。   第一、从它们的起源来看,知识远比科学为早。不论从整个人 类认识发展或是从人的个体认识发展来看,都是这样。   知识也是有起源的,不必说无机物,就是生物中的植物也根本 没有任何心理活动,在这里也不必提到它。就是动物有没有心理活 动,也是在发展到有了神经的高等动物之后,我们才去探讨动物有 没有程度不同的“心理活动”的问题。最低级的动物连有感觉都说 不上。在更高等的动物那里,我们才可以看出它们已经有了感觉。 “感觉”不等于“感知”。如果我们把汉语方块字中的“觉”字赋 以与“知”字相同的,或相似的涵义,那么严格推敲起来,在心理 学和认识论中使用“感觉”这两个字,就未必完全妥贴。不过我不 想现在来讨论这个问题。在这里我只能沿用“感觉”这两个字,来 说明它与“感知”不同。有“感觉”并没有说认识主体一定“知道 了我有这样一种感觉”。只有当认识主体一定“知道了我有这样一 种感觉”的时候“感觉”才发展为“感知”——一种很原始的“知 识”。动物发展到了人,“感觉”才有可能发展成为“感知”。 “感觉”只要有“感觉器官”就可以,“感知”则是“人脑”的功 能,当动物发展到了人,人才渐渐有了知识。当然最原始的人的感 知,也不是很发达的,但是从人类的历史来说,知识早在蒙昧时期 已经产生,这是无可置疑的。当然即便是当代人类,有的也只是对 外界某种事物具有感觉而未感知的情况。   至于人体的历史,在新生儿和婴儿时期是谈不到“知识”的。 不过用不了多久,从小孩的嘴里也可以听到“知道”这两个字了。   至于科学,它在人类历史上出现并不很古老。确定科学究竟出 现在哪个世纪、哪个地区,这是历史学家,特别是科学史研究工作 者的任务。但是人们公认,到了公元后14、15世纪,比较完整意义 的科学才在欧洲产生,而它发展起来还是更迟一些时候的事情。而 在人的个体历史上,儿童开始接触科学、学习科学知识,也比开始 有知识、学知识要迟几年。科学从发生时间来看,区别于知识这一 点可以说是不应该怀疑的。   第二,知识这个词的出现也比科学要早。“科学”一词在我国 古时是没有的,不只是没有这个词,而且没有近代意义下的科学这 个东西。在中国古代只有学问这个词。学问一词当然不等于知识, 但也还不是近代意义下的科学。“科学”这个词是从欧洲文字翻译 过来的。不是我们中国人先翻译的,而是日本人翻译的。我国学者 认为翻译得好,便采用了这个译名。科学这个词在欧洲的原文是什 么呢?五四时代不是说“赛先生”吗?“赛先生”在英文中就是science。 法文同英文一模一样。西班牙文、意大利文也是一样,只是这两个 国家拼写这个字的字母有些区别。欧洲这几个国家的科学一词之所 以相同,是因为它们都是同一个拉丁文的来源。欧洲这儿个国家中 这个字的本来的含义就是“知识”。至今英语中science有一义就是 knowledge的同义语。德语中科学这个词从结构上看同英语中的knowledge 可以说完全一样,只是德语中的知识用另外一个词wissen罢了。可以 这样来分析问题,自从欧洲近代意义下的科学发展起来后,没有另 造新词,就利用原来当作知识解的老词:science。而日文和中文的翻 译才在字面上使科学和知识区分开来了。   科学属于知识,又区别于“知识一般”,它与“知识一般”的区 别便是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而在“知识一般”中除了科学之外还 包括零零碎碎的知识。“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这个定义便是从科学 区别于“知识一般”中的零碎知识这一点来下的定义。   科学属于知识,技术也属于知识,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技术 中当然有一些是比较零碎的、不成系统的,但是如果要下一个与技术 相区别的科学的定义,就不能只讲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因为 科学固然一定是系统化了的,而技术也有系统化了的。在技术中存在 “系统化了的技术”。我有一个区别科学和技术的说法,那就是把科 学定义为旨在研究客观状况、客观规律性的系统化了的知识。即在第 一个定义的基础上缩小范围。把旨在研究主观上如何去做的计划、方 案、办法、措施、手段、技巧等等,排除在“科学”这个范围之外, 归入与科学并列的技术之中。这个关于科学的定义把科学的范围大大 缩小了。可以把前一个关于科学的定义视作广义的科学的定义,把这 个科学的定义视作狭义的科学的定义。   我之所以提出这种划分科学与技术的方法,主要出自这样一个考 虑,那就是不但有与自然科学相并列的技术(我把它称之为自然技术), 也有与社会科学相并列的技术(我把它称之为社会技术)。   按照这样来区分科学与技术,就可以作出这样一个判断:在科学 上的创造是发现,在技术上的创造则是发明。   把技术作为一个客观事物进行研究,按照科学的定义则应该属于 科学,即以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采用广义的科学的定义。 科学与伪科学   还有一个需要把科学和伪科学区别开来的问题。当我们给科学下 了这样一个定义:“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时,是否能够把这种区 别表示了出来?现在我想对这个问题作一番探讨。   伪科学在古代是不存在的。真科学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迷信就 是迷信,行骗就是行骗,没有装扮成科学的必要与可能。   伪科学不同于宗教。宗教总的说来不理睬科学,漠视科学,它曾 经激烈地反对科学。在科学终于不断取得胜利之后,宗教就不一般地、 公开地反对科学,而是争取与科学共存,有时也利用一下某些科学成 果。从根本上说,宗教是反科学的,常常反对对它不利的科学成果。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有许多复杂的情况,但是它并不把自己冒充为科 学。   伪科学也不同于明目张胆置科学于不顾的迷信活动。迷信靠制造 谣言来惑众,靠行骗来取得钱财,有一些江湖骗术并没有打科学的旗 帜,也会有人去相信。在科学不发达的国家,特别是科学不发达国家 中的落后地区,这种不打科学旗帜的迷信活动和江湖骗术很流行。伪 科学本质上也是骗术,但是打着科学的旗帜,披着科学的外衣来行骗。 本来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伪科学硬说有道理;本来是乌七八糟、杂乱 无章的东西,伪科学把它们拼凑在一起,使它们变成似乎是有系统的 东西;本来是某些与近代科学成果毫不相干的东西,伪科学硬把它们 那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同近代科学原理拉扯在一起,去唬那些听说过那 些科学成果然而不可能真懂的人。伪科学在把那些反科学的东西打扮 了一番之后,还拼命往科学队伍里挤,甚至成立专门的伪科学“研究 机构”,成立“科学团体”,企图挤进真正科学团体的行列。在今天 科学昌明的时代,打着科学的旗号,利用科学的威望当然是一种掩护 自己行骗的,对行骗者有利的手段。   有不少人,包括一部分科学工作者,就容易受到迷惑。科学与伪 科学之间的区别,对于不少人来说的确是不那么容易弄清楚的。   一眼看过去“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这个定义似乎没有能把真 科学和伪科学区别开来。   不过,我觉得科学这个定义还是可以区分真科学与伪科学的,不 过需要再多做些解释罢了。   关键是在对“知识”的认识上。“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中的 “知识”二字是“真知”,当然不是“伪知”。比如,世界上并没有 什么飞碟,所有关于飞碟的“目击者”的报导不是故意制造出来的谣 言,便是错误观察的结果。有关存在飞碟的一切所谓“知识”都是 “伪知识”。作为“系统化了的(真)知识”的科学中当然不包括以 飞碟存在为前提的伪科学,真伪科学的区别不在于定义。我们说“科 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当然就是“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真知识”,这个 “真”加不加都是一样的。问题是什么是“真知识”,什么是“伪知 识”,这个问题只有对具体问题经过具体研究来解决。仍以飞碟为例, 对这么多的“目击者”作了报导,在实践上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科学 报告,在道理上根本说不通报导中的那样的飞行器可以通过这么遥远 的距离到达地球。国际上有一个“声称异常现象科学调查研究机构” 曾对飞碟这种伪科学的宣传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证明纯属子虚。   ……   总之,我认为,在对知识和系统化有了清楚的说明时,“科学是 系统化的知识”这个定义是可以把科学同伪科学区别开来的。   不久前我在新版的美国百科全书“科学史”这个条目中看到一个 关于科学的定义:“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积极知识”。我认为这个定义 在“知识”前加上“积极”这样一个限制词同在“知识”前加上“真 的”这个限制词一样,可以更使人注意到要同伪科学划清界线的问题, 同时积极的含义比真的要狭一些。有一些是真的知识,但是把它作为 科学,要使之系统化是没有必要的、无益的。因此我认为这个定义是 可以接受的。但是我认为这个定义与不加上“积极”这个限制词的定 义又并非有本质上的差别,加与不加都可以。不加“积极的”,这个 意思也可以视作已经包括在内了。 科学在前进中的斗争   科学在前进中遇到各式各样的斗争。首先,要不断克服研究本身 中的困难问题,况且,发现和发明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使自己 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课题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也不是一件轻巧的事 情。我有一个座右铭:不要让自己取得的研究成果成为一种异己的力 量来统治自己,而要把它作为自己斗争的对象,去战胜它,使得自己 的认识不断前进。这也是一种斗争(请读者注意,我在这里讲的斗争 是哲学意义上的斗争——辩证唯物论上讲的斗争,不只是人与人之间 的斗争,更不只是阶级斗争)。进行这种斗争的形式就是反思,就是 自己批判自己,就是自己作更投入的研究工作。   在科学的前进过程中,会发现原先人们的认识是不完善的,甚至 是很不完善的。从哲学上说,在这里有一个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问 题。 同伪科学斗争的长期性   伪科学虽然是很低级的东西,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而且遭到 社会上许许多多人的反对,它的行骗的本质不断地被揭露,不断遭受 失败,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它并不那么容易被彻底粉碎,此起彼伏, 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因为伪科学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基础。 不反对伪科学,听凭伪科学的传播是不对的,但是把反对伪科学的事 情看得太容易,那也是不对的。伪科学之所以不容易彻底解决,并不 是因为它真的有什么道理,而是因为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它的社会基础, 社会上有那样一批容易上当受骗的人,使得伪科学有它的市场。容易 上当受骗同文化水平低当然有关。在一个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国家里, 伪科学很容易流行。但是也有一些有很高文化水平的人,甚至在科学 研究上作出过重大发明的人也热衷于宣传伪科学。在科学和伪科学斗 争的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要不受任何伪科学的欺骗,有一定的科 学知识水平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只有科学知识(甚至拥有丰富的科学 知识),不一定能够完全避免上当受骗,还要真正具有严格的科学态 度,坚持严密的科学方法,才可以有把握地不受任何伪科学的影响。 如果某个时期在某个地区伪科学特别流行,往往还有这个地区特殊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把反对伪科学的斗争看得太容 易了,就会放松对伪科学的斗争。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对伪科学的力量 估计过高。   为了同伪科学作斗争就要对伪科学作科学研究。对伪科学的研究 是一个真正属于科学研究的课题。这种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方面的 研究,也包括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即当某一伪科学是以自然科学的 面貌出现时,我们就需要对它作自然科学的研究。同时我们应该承认, 伪科学的产生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我认为必须对伪科学作社会科学 的研究。甚至我认为可以说,对伪科学作社会科学的研究比对它作自 然科学的研究更加重要。反对伪科学斗争的长期性就是从这种研究中 得出的结论。某一个时期在某一个国家,某种伪科学特别流行也有特 殊的社会原因可寻。同时对伪科学现象作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可以告诉 我们长期同伪科学斗争的方法,告诉我们从治本的角度来看,应该做 些什么事,从治标的角度来看,又应该做些什么事。还有,反对伪科 学的斗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那就是通过对伪科学的斗争能够使 更多的人更加懂得严格的科学态度是怎么一回事,这对于各方面工作 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觉得科学与伪科学这个题目是值得一写的。 我希望在今天中国有更多的人注意到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 摘自《伪科学曝光》  何祚庥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