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由“嚼而不咽”所读出来的 --读《读书》杂志的广告所想起的 吴德余(deyuman@sina.com) 偶尔瞥见《读书》杂志2002年第5期售书广告页上,有“鸭嘴兽三思访真丛书”的 四本书彩照,分别是《交界-----江晓原的思想轨迹》、《漂泊----北大学者刘华杰的 故事》、《生活方式---刘兵教授的叙述及其他》等,除一本《漫游---卞毓麟的科学 文化之旅》外作者均为“黄艾禾”,定价也一律广州人的吉利数:18元。其他的无 知,仅一本《交界》我的记忆里中是曾被列为“《Newtow-科学世界》杯科普图书 奖”的入选书目之一(见2001年11月28日《中华读书报》),但该报列的作者是 “穆小文”,这可能是某些方面的一点小小的疏忽,不足挂齿,自然不会作“一本 二利”之想。 因为这几本书都是类似于纪传的文体,由此生发了许多其他的与书相关性不大的想 法。 首先,总觉得给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名人作传记类的张扬似乎早了一点,很有点人 没死就做烈士(鲁迅语)的调调。如果作者不是对书写对象的健康状况悲观致极断 为即将夭折的话,就未免急了点。这自然使人想起前几年温州一带富起来了的农 民,大修特修其坟墓的情景:一甩手就是几万、十几万、几十万,搞得公路两旁高 高的山上看过去就像爬满了水泥乌龟。修坟墓当然不如散骨灰文明,但在如今的文 明阶段应无可厚非,人死了留个思托,亦为人之常情。可是那些坟墓都是为活人修 的,甚至不乏为下一代十几岁的活人修的,这个提前量大得超过常人的理性。考究 起来,人没死就造墓是古代王公贵族兴起来的,民间的这种帝王贵族情结源于自我 的跌失或错位,又可见,一切文化垃圾糟粕都是打深宫里来的。 当然,在对小说诗歌电影电视剧的阅读口味疲软的今天,纪实、传记、实录、写真 等成了抢手货,流行的说法叫适应了市场需要,而对市场需要的适应,那将意味着 什么,还是不作此想为好。去年,一篇新发现的“毛泽东自传”,很是热闹了一 番,几乎所有的人文杂志报刊都予以报道转载,今年第一期的《新华文摘》喜为人 后也作了转载,似有“定音”之效。而毛泽东在那个年代就写了自传,很是令人费 解。其实就内容看就是美国记者艾得加斯诺《漫长的革命》中的那些与毛泽东谈话 的记录又一个版本。 人以文传,文以人传,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正是理所当然。今则不然,至少 不尽然,只要到书市走走,琳琅满目的传记特别是地摊上5元10元版的,不如说是 钱以人传人为钱传更贴切一些。 立传,在汉语语境里大概起于司马迁,以后“列传、自传、内传、外传、别传、家 传、小传”,还有“大总统上谕宣付国史馆立的本传”(见鲁迅《阿Q正传》)到 如今,早汗牛充栋了。没有这些,我们拿什么做茶余饭后吹牛聊天的谈资?我们从 哪里去得知这么多的古往今来事?至于说,史料里有许多“讹”、“伪”,还有什 么样的人该立传,什么样的人不该立传,什么样的人有资格立传,什么样的人没有 资格立传,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也没有个约定俗成更没有立法,连阿Q类人,鲁迅 都殚精竭力地为他立了“正传”,更何况那些功勋卓著的“科学文化”人,就都不 在本文谈的范围之内了。 我的一位在司法战线上已提前办了退休的湖北朋友,日前见面,说他现在新华社湖 北分社就聘,编一本题为《荆楚风流人物》的集子,我敢断言,也是立传。据朋友 说,还是前中央军委副主席题的名,这就有了“上谕宣付国史馆”的名分了。立谁 呢?湖北籍处级以上的司法系统的官员,每人2000言左右的小传。经费来源为被立 者赞助,每传1--2万元。这实在是一书多赢的壮举。对于没有名气想有名气的官员 真是求之不得,对于有点名气想扩大张扬买弄的官员也是及时之雨,对于不想出名 不想张扬的人至少有百利而无一弊。对于在职者万把两万这点小费自己管辖的单位 一张发票就报销了,手下的人正找不到机会献媚呢;对于已退休的人凭在职的威望 和政绩找个赞助单位也不费吹灰之力;对于虽退休但又开了公司的人更不在话下, 宣扬我不就是宣扬了公司,还省了庞大的广告费,请产品的形象大使,要价高不 说,名角名花都有主,哪儿去找?再说,中国之大,哪个处级以上的没有自己卵翼 下的“企业”、招待所、宾馆?何况司法系统! 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传记的功效也发生了巨大的变数,再也不是单纯的记录人 类发展的足迹、科普、宣扬人文精神及诸如此类的道德感化了。 还是回到本题上来吧。 有时一本心仪的书摆在案头迟迟不愿打开,生怕一读了书“仪”的情结就随着书页 的响声一起跑掉了,所以先一个劲的想、猜、推测、估计,然后再慢慢地打开细细 品味,就像合口的一道菜,嚼在嘴里迟迟舍不得下咽。如果书被打开合着自己的想 呀猜呀,推测呀估计呀,该是多么的惬意,那滋味岂是“读”出来的? 可惜,上文所列四本书都没有读过。在书市溜达了几次,也未曾谋面。没有读过人 家的书,就说三道四,等于妄说。但不管怎么说,“嚼而不咽”也是一种读法,尽 管是自造的。 然而虽未谋面,似曾相识。偶想起前两个月在“世纪沙龙”上见到一位网上隐形大 侠,只留了一个“Ming56”的面具,写的一篇名为《刘华杰为什么浮躁?》 (2002/02/02),谈及四本书之一的《漂泊----北大学者刘华杰的故事》,因文采奕 奕,一口气读了三遍。如今还记得“在喧嚣的世纪之交,顽强地捍卫着常识和理 性”、其人生之路“对今日无数农村孩子的成才仍有启示”、“崇尚多样性、实践 着多彩人生”、“象读小说一样读科普”、“象看自己一样看人生”等等调侃式的 微词和“小时候住在方圆十多里只有他家一户的山区”到北大地质系和人大哲学系 研究生而拿了7年的博士头衔的经历和7年一年出一本书的科普成就等语,《漂泊》 当然就是传记无疑了。然而仅凭这些碎片无论如何也拼接不出整个的“故事”来。 不过我想,这本传记,一定与众不同,因为刘教授一贯主张“二阶科学传播”,而 对“着重描述科学的神圣和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女人写成了男人不能讨“今日的 女孩子”欢心、“太傻太木”的《居里夫人传》和《哥德巴赫猜想》嗤之以鼻(语 见《中国教育报》2001年2月22日《走进科学家的世界刘华杰谈“哲人石”当代科 学名家传记系列》),绝对不是“吓跑不少人!”、“科学职业对青年人有多大吸 引力?(同上)”的那种落寞过时了缺少“多样性”的传记作品。这里的逻辑推理 简单至极:因为“黄艾禾”也好,“穆小文”也好,肯定是最熟悉刘教授的人,肯 定会将刘教授的这些理念一而贯之,《漂泊》断然不会写“漂”的。 由此,对这道菜,已谗出口水了,相信总有一天会开卷有益。不过这之前真希望长 久地保持自己这种“不读”的读法之美好意象。 2002/05/2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