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媒体的错误与态度 ——读《北京青年报》、《文汇报》、《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几篇文章有感 □ 筠 竹 这些日子,关于洛杉矶陈晓宁将三种基因库带到中国、天津杨池明“疯牛病研 究”、武汉苏洪国“酒变油”等事件,以及媒体的相关报道,众说纷纭。继《科 学时报》9月12日开始对“陈晓宁带来基因库之后”进行系列报道之后,《中华 读书报》、《中国新闻周刊》、《北京青年报》、《文汇报》、《南方周末》、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等多家媒体也先后出现了相关报道或评论。看起来, “多做调查才能写出公正的新闻”的态度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媒体的认同,而公众 也因此可以了解更多的事实,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无疑是令人高兴的。 然而,近期《北京青年报》、《文汇报》、《南方周末》和《人民日报·华东新 闻》上几篇文章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以及从中反映出的态度,仍然令我有些伤心。 [文章一] 《北京青年报》10月11日,题为《基因皇后 明星教授 哈佛天才 是伪 造学历背景的克莱登吗》 [读后感] 仅对该文标题发表一些看法。标题沿用了《北京青年报》夸张的风格, 是否妥当不好评论。但是: 1. 请问,“明星教授”的称谓从何而来?(我在《科技日报》、《天津日报》、 《中国青年报》、《北京晨报》等的报道中没有见到。)另外,标题中没有给基 因皇后、明星教授和哈佛天才分别加上引号,至少是不符合汉语习惯的。 2. “伪造学历背景”不准确。即使杨池明的研究所主任一职属于伪造,伪造的 也不是学历背景,而是履历背景。“教授”、“编委”等也应属于履历的范畴。 3. 克莱登是学校名,不是人名。 [文章二]《文汇报》10月11日,题为《给科学界过度炒作泼点冷水 邹承鲁等著 名学者对几起把科学信誉卷入商业炒作的事件提出批评》 [读后感] 《文汇报》10月13日刊发后续报道,称其11日的报道“引起强烈反 响”,几位院士“同时也对新闻界提出殷切希望,即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培养 独立的判断能力。”我不知道这几位院士有没有同时给《文汇报》提出以下问题: 1. 这几起事件中,大肆炒作的并不是科学界,而是少数机构和个人,以及新闻 界。 2. 文章说,邹承鲁和饶毅两位学者同时还对陈晓宁“世界顶尖级生命科学家” 的头衔提出疑问。“对于著名科学家或顶尖科学家这样的称谓,国际上虽然没有 书面定义,但有一定共识。根据陈晓宁公开发表的论文(总共4篇),和国际生 物科学界的惯例,我们难以理解:为什么有人认为她进入了科学家的行列?” 请注意,在“根据陈晓宁公开发表的论文”之后附有“(总共4篇)”的注。在 读者看来,这应该是邹承鲁和饶毅的原话。实际上,陈晓宁公开发表的论文不只 4篇。这样,陈晓宁大概是可以指责邹承鲁和饶毅造谣和诽谤的。 由方舟子执笔、包括饶毅在内的80多位学人签名的公开信说,陈晓宁“只在级别 不高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四篇第一作者的论文”。想来饶毅是不会把“第一作者” 和“作者”混为一谈的,“(总共4篇)”的注很可能是《文汇报》加上去的。 嗨,本是批评别人态度不严肃、过度炒作的文章,却存在这样的问题。 另外,邹承鲁和饶毅向来直率,写给《文汇报》的信应该是值得一读。《文汇报》 为什么不全文发表,哪怕是发表“洁本”呢。发饶毅和邹承鲁的署名文章,难道 不是更有力度吗?当然,这顶多算是不足,而不是错误。 [文章三] 《南方周末》10月12日,题为《“怎么宣传都不为过”?》 [读后感] 《南方周末》是一份有强烈责任感的媒体,那么,它的错误就更令人 痛心,哪怕只是一些小小的错误。“勿以恶小而为之”哟: 1. 该文的第一句话就有问题。武汉出“酒变油”新闻并不是在“近几天”。武 汉当地的媒体、《文汇报》、中新社等早有报道,只不过人民网武汉10月4日专 电《 “酒变油”发明人争做我国获诺贝尔奖第一人》引来了更多的议论而已。 2. 该文说,“怎么宣传都不为过”这句话是“对美籍华人陈晓宁说的”。而据 报道,这句话是陈晓宁自己说的(见9月23日《中国新闻周刊》)。 3. 该文说,“这场被疑为'商业闹剧'的炒作才得以平息。事后,陈女士的丈夫 倒是说了实话:'我是个商人,我从来不否认做市场就得炒作'”。且不说这场被 疑为'商业闹剧'的炒作是否平息,类似的话陈女士的丈夫早就说过了(见8月24 日《北京晚报》)。 [文章四]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10月14日,题为《“冷水”泼醒了谁?》 [读后感] 媒体后续报道接二连三出错,令人深思。正如网友“青竹子”所说, 这“是作风问题”;网友“冰凡”认为,媒体光有“态度”不行,更重要的是有 “理念”;网友“平地”指出,“对过去不进行反思总结的媒体是极不负责的、 也是没有希望的”。 1. 该文说,9月13日的《中华读书报》发表题为“是商业炒作,不是科学研究” 的文章,“这篇有几十位留美科研人士署名的文章指出”,三个基因文库的”价 值和作用也是很有限的。这类文库的建造和使用已是常规化的技术,在世界各国 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广泛应用,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花3000多美元买到”。 实际上,《是商业炒作 不是科学研究》只有方舟子的署名,有几十位留美(笔 者注:应为海内外)科研人士署名的是一封公开信。而且,无论是《是商业炒作 不是科学研究》,还是那封公开信,都没有说“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花3000多美元 买到”。 2. 该文说,前不久武汉曾有人宣称发明了“酒变油” 的配方,但综观全国媒体, 对此均持审慎态度,事后终于证明缺乏科学依据。 试问,如果全国媒体均对此持审慎态度,“酒变油” 的消息是如何流传开来的 呢?何况,正是人民网特派记者10月4日的消息,以及新华网的转载,对这一起 “闹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承认,以上读后感有“吹毛求疵”之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是,媒体如 果采取慎重的态度,许多错误是容易避免的,也可以为自己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确实犯了错误,能够及时地纠正。“负责任”的、“老实”的、知错就改的 媒体会更受人欢迎的。 陈晓宁带来基因库一事“被疑为'商业闹剧'的炒作”。果真如此的话,《北京青 年报》、《文汇报》、《人民日报》也不是局外人。这些媒体,以及别的做过不 实报道的媒体,能不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公开道歉呢?我想,知错就改的 媒体会更受人欢迎的。 去年11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题为《霸王龙长羽毛了吗》的文章,把 发现于中国东北部贫穷地区的一块化石宣扬为一个连接恐龙和鸟类的真正的缺失 环节,并且赞助这一化石的研究。两个月后,这一化石被证明是由不同的动物拼 接起来的,也就是说,这是欺诈。于是,该杂志请求在调查问题方面经验丰富的 记者罗斯·西蒙斯调查这一错误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罗斯·西蒙斯不仅在华盛顿《国家地理》办公楼中跑上跑下,而且旅经中国和美 国的许多地方,采访了农民、博士、小商贩、记者、化石爱好者等;用上从显微 镜,放大镜和扫描仪;收发了不计其数的文件、电子邮件、传真和电话”,并在 今年10月的《国家地理》杂志上以5页的篇幅“不加掩饰”地叙述了事件的经过。 《国家地理》犯了错误,然而,面对错误,它采取的态度是值得赞赏的。 或许有人会说笔者太较真。可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认真一些呢?今年的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化学奖揭晓后,有中国学者在谈到国内外科学研究环境的 差距时,就感叹:国内科学界不够认真。的确,与其预测20年内中国本土是否能 有学者获得诺贝尔奖,不如认认真真地做工作。而且,需要更为认真的恐怕不只 是科学界。 (2000.10.13第一稿,10月15日第二稿)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