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请常春藤先生帮助我解惑的两个问题   作者:出家人   下面是对常春藤“与时代脱节的经典无法指导科学创新——我对“<自然辩 证法>能指导科学研究吗”的看法(之二)”一文中的两个疑问之处,请常春藤先 生能替我解惑。   困惑之一。开普勒的行星定律是牛顿是用自己创造的微积分来证明的吗? “17世纪中叶牛顿从万有引力假设出发,用他发明的微积分算法证明开普勒发现 的行星绕日运动三定律,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成功,它让人类驱逐了来自任何 方面的迷信,真正成为宇宙间的主人。”(常春藤的《看法之二》)   开普勒的行星三个定律内容可以表述为: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 道上绕太阳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两个焦点之一(第一定律);行星绕太阳运行 的速度不是匀速的,但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向径)在其轨道平面 上扫过的面积相等(第二定律);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与它到太阳的距离(可 以理解为是平均半径,并且将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设定为1)的立方成正比(第三 定律)。正基于此,开普勒被后人誉为“天空立法者”。   不清楚常春藤的上面的断言来自何处,哪个人在哪部科技史书里讲到了牛顿 是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来证明了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或者说,牛 顿是在哪本著作里用微积分证明了开普勒定律?   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分为三编,物体的运动(第一编);物体 在阻滞介质中的运动(第二编);宇宙体系(使用数学的论述);   其中与开普勒行星定律有关的命题证明在第一编的十一章(受向心力作用的 物体的相互吸引运动)的命题65。“力随其到中心距离的平方而减小的物体,相 互间沿椭圆运动;而由焦点引出的半径掠过的面积近似于与时间成正比。”   牛顿在这里借用了前一个命题(命题64)的论证,并分成了两种情况来加以 说明。但就是见不到一点微积分的影子。在该书的第二编中,牛顿在引理2中介 绍了他的微积分或者叫做导数的方法,他将一个变化的量的增大或者减小称之为 “瞬”。但在这一编中,他讨论的是受阻尼作用的物体运动,并没有用来证明开 普勒的任何一个定律。   在该书的第三编中,有命题13和命题40。这两个命题也可以看成是对开普勒 行星定律的证明(命题13)或者拓展证明(命题40)。   命题13: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其公共焦点位于太阳中心,而且伸向该中心 的半径所掠过的面积正比于运行时间。   命题40(定理20)是讨论彗星轨道的:彗星沿圆锥曲线运动,其焦点位于太 阳中心,由彗星伸向太阳的半径掠过的面积正比于时间。”   在上述的几个命题中,牛顿使用的恰恰不是“他发明的微积分算法”,而是 作为“经典原著”的欧几里得几何学方法。   困惑啊!请常春藤先生告诉我,你是如何得到“牛顿从万有引力假设出发, 用他发明的微积分算法证明开普勒发现的行星绕日运动三定律”这个结论的。”   困惑之二。常春藤批评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网站简介中的“以马克 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探索自然界和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应该说这个批评还是有 些道理的,且不论哲学究竟能否“指导”或者“探索”什么,就什么是“科技发 展的普遍规律”都很难说清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同属于社会发展过程的现象。 而讨论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很模糊的很难说清楚的。尤其是技术,谁敢说技术发展 的规律是什么?但是,不严格地说,讨论社会发展中某种现象的大体趋势还是可 能的,比如托夫勒提出的“第三次浪潮”。你能说他分析的没有道理吗?真正的 困惑之二不在这里,而来自于常春藤下面的这段话。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任务……,更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讲授恩格斯的 读书笔记<自然辩证法>(手稿)来指导科学创新。” (常春藤的《看法之二》)   “建国已五十九年了,为一代一代的大学生引入<自然辩证法>教育也五十九 年了,却连续五十九年诺贝尔奖为零.在这样不愉快的记录面前,作为科学思维的 指导,恩格斯写于一百多年前的那部读书笔记--<自然辩证法>,同当前时代是否有 点脱节?” (常春藤的《看法之二》)   不知常春藤从哪个学校哪个途径得到的信息——自然辩证法课程讲授的就是 “恩格斯的读书笔记《自然辩证法》”。不错,“自然辩证法”课程是国内或者 说大陆高校理工科研究生的政治课,你可以批评当初教育部设置这门课程的最初 动机,你可以指责相当多的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水平很差。但是令我困惑的是, 你是如何归纳或者概括出“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讲授恩格斯的读书笔记<自然辩 证法>(手稿)来指导科学创新”这个结论的?猜测?杜撰?还是思辨?不知你是 否也讲授过这门课?也不知您多大年纪,不知您是否有闲暇时间,如果有精力或 者有时间地话,你不妨做个详细调查,看看这些被你指责的教师究竟在讲授什么 内容?然后再下结论。   还有常春藤的关于“为一代一代的大学生引入<自然辩证法>教育也五十九年 了,却连续五十九年诺贝尔奖为零”这个论断的困惑。这里有个因果分析的逻辑 问题。中国国内几十年来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原因非常复杂。有科研基础问题, 有科研体制问题,有科技发展政策问题,当然也有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束缚人的 思想等问题。讲授或者不讲授某门课程与是否能获得诺贝尔奖并非是单因单果的 线形关系。不要意气用事将多因一果的问题简单化地归结到就是因为国内讲授了 自然辩证法课程才导致没有国人获诺贝尔奖。否则你如何解释前苏联也有类似的 政治课,可人家也有不少科学家获得了不少的诺贝尔奖项呢?   盼望着常春藤先生能认真地回答我的问题,能给我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XYS20081218)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