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常春藤再看看丹皮尔、阿西莫夫和贝尔纳是怎么说的   作者:出家人   为什么说常春藤的“牛顿是用微积分证明了开普勒的行星定律”是很不严谨 的一句糊涂话,不光有飞蠓提出的沃尔夫和梅森的说法(谢谢飞蠓兄拔刀相助), 还有另外三个说法,常春藤也应该好好看看。   一个是丹皮尔的。英国W.C.丹皮尔的《科学史》早已经被李珩译成中文,商 务印书馆和后来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都先后出过李珩的译本。   《科学史》中竟然用了10页篇幅来阐述牛顿与引力的内容。在介绍了牛顿关 于数学方面的成就之后,丹皮尔说:“在《原理》中,牛顿把他的结果改成了欧 几里得几何学的形式,其中许多结果可能是用了笛卡儿坐标与流数法求得的。微 积分迟迟才为人知道”。注意丹皮尔的说法,“牛顿可能用了流数法”,但在 《原理》中,牛顿改成了“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形式”。谨慎的丹皮尔只是说了 “可能”,你常春藤还真得好好地学习一下丹皮尔的严谨。   第二个说法是阿西莫夫(I.Asimov)的。阿西莫夫不仅是个高产作家,他撰 写的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学、人体与思维、科技史等方面的科普文章,更 是非常地道令人赞叹不已。阿西莫夫的特点在于,他不仅能十分娴熟地用普通人 都能理解的通俗语言,将那些看似深奥的科学知识向读者娓娓道来,还在于他不 论是讲述科学理论还是历史事件,他都能做到清晰、精细、准确。读者在获得科 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1988年,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阿西莫夫于1982年完成的《古今科技名人辞 典》,这部辞典按照出生年代的先后来排序,撰写了1510个在科技史上卓有成就 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传记。关于“牛顿”的词条,他居然写了几千字(很多人他 只用了几百字),其中就有关于牛顿的“〈原理〉与证明”的看法。   阿西莫夫说:“为了详尽地阐述所有的这一切,牛顿着手写一本书,18个月 后写成,于1687年出版,书名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人们通常称为《原 理》。书是用拉丁文写的,出版四十二年后,也即牛顿死后两年的1729年,才被 译成英文。该书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著作。譬如,与牛顿脾气差不多, 不肯轻易赞誉别人的拉普拉斯便是这样认为的。尽管牛顿已经发明了微积分,他 在这本书里仍用老式的几何论证方法证明命题。这是最后一本古希腊风格的科学 巨著”。   还有一个说法,是英国贝尔纳说的。他的《历史上的科学》由科学出版社于 1983年翻译成中文出版,伍况甫翻译。在中文版的7章第9节里,贝尔纳用“天体 力学:牛顿的综合”的题目,专门讨论牛顿的天体力学、数学方面的成就。关于 《原理》的论证方式,作者说:“《原理》一书”有很大部分是用审慎的定量方 式来驳斥当时最流行的,也是他自己曾一度钟情过的体系……,牛顿虽然用了微 积分求出了他的结果,在《原理》中,却很审慎地把全部工作重新塑造成古典希 腊的几何学形式,使其他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能够了解。”   上述介绍的几本书,虽然可能不在你常春藤的“手边”,但并不难找到,你 不妨找找看。   显然,这几位科技史专家都清楚,牛顿完全有能力使用微积分来证明开普勒 行星定律,但他们都刻意地强调,牛顿在他的《原理》一书中,就是没有使用 “微积分算法”而用了带有古希腊风格的几何学的论证形式。牛顿为何要这么做 的原因也很简单,飞蠓文章的最后一段,已经分析得很清楚了。 (XYS20081229)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