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xys-reader.org)◇◇   哲学能指导科学或人生吗?   作者:量子猫   最近新语丝上有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讨论,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哲学能指导科 学或人生吗?在今天的时代,答案可以很肯定,“完全不能!”不仅不能,思维 或思想被教条束缚,无论是去做科学研究,还是关于自己人生的发展,都是有害 而无益的。   理解这一点,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哲学。像科学一样,哲学虽然也是人类 特定认识时期经验的积累、总结、归纳和逻辑演绎,原则上也都是逻辑自洽的。 但哲学基本停留在现象的表面,而科学则是基于严格的因果逻辑,大都用精确的 数理方式来表述,不存在哲学中大量偷换概念、概念混淆和虚假逻辑的问题。和 科学相比,哲学是人类认识不成熟时期的产物,是科学不够深入和广泛时代的一 种“权宜之计”的“知识”系统。现在科学已经非常深入和广泛,哲学早已退出 了人类前沿认识的阵地,成为人类认识的过去式了。   我们今天所说的哲学,最主要的有三大部分。东方以易经为基础的老子哲学, 古希腊哲学,西方现代哲学。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是有积极意义的,对当时 人们的认识和社会实践以及人生发展有过指导作用。   比如,孔子以老子现象逻辑为基本特性的哲学为基础,构建的政教合一、 “仁爱忠孝礼义”的儒家思想,在当时是先进的,以此为支撑的社会组织结构系 统,在华夏地域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强大而繁盛的中国,持续了两千多年。孔子 的思想对当时的人们有指导作用。但与西方现代科学为主体的工业文明相比,就 落后了,一个世纪以前的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后,这种思想就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 堆里。   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被宗教吸收,成了宗教神学教义的一部 分,也在西方社会中发挥了壹千多年的作用,但也因为被教条化而导致了中世纪 的黑暗。在哥白尼之后,科学的曙光终于冲破宗教神学的黑暗,亚里斯多德的知 识体系被伽利略、年顿等代表的现代科学所取代,并在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贸 易、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工业文明蓬勃发展,终于形 成了新的强大的社会力量阶层,通过民主革命,建立了西方现代民主体制。现代 的社会制度,是以科学比如广义的社会学、法学为基础组织构建起来的,个人要 在社会中获得良好的发展,现代科学是唯一的指路明灯。   西方的现代哲学是在科学不够广泛深入阶段偏离科学发展轨道的产物。始作 俑者是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   笛卡尔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在古希腊哲学和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的基 础上,提出了很多很好的物理学思想,为惠更斯创立光的波动学说、为牛顿创立 光的微粒说、为后来的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原理都做出了贡献。笛卡尔认为自然 万物所有的现象都有内在的法则,是可以根据(对所有人的经验都是)自明的公 理通过推理、演绎来解释说明的。这本没有什么错!这正是科学的基本特征。   但是他过了一点,他基于自己的唯理论认识论,把几何学的推理方法和演绎 法应用于基本存在和意识问题上,认为清晰明白的概念(所有人都可以理解并达 成一致、或者说是最广泛的经验的公共约定)就是真理,提出“天赋观念”。 “真理”这种说法已经有些问题了,还是“公共约定”或“公理”恰当些,“公 共约定” 或公理是可以修改的。如果是“真理”,还存在修改的问题吗?还板 上钉钉的来了个“天赋”,这就彻底走过了头,偏离了从哥白尼、开普勒到伽利 略的已经很清晰的科学思想的轨道,即公理是可以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大或经验的 增加而不断修正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此,引发了后来认识到底是来自天 赋观念(如斯宾诺萨、莱布尼茨)还是经验(如以前的培根和后来的霍布斯、洛 克、贝克莱、休谟等)的无聊的持续了差不多三百年的哲学大战,后来采用循环 定义“物质”和“意识 ”概念、美其名曰的“唯物辩证法”又加入战团。在科 学不够广泛深入的情况下,试图总结具体科学的成就解决最基本问题的现代哲学, 实际上和过去的神学和经院哲学一样走入了死胡同,基本上属于某个小圈子的自 娱自乐。像一般老百姓争论“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或者有些分子生物学家争论 “先有蛋白质还是先有基因”一样。   这个时期的哲学,和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希腊哲学还不一样,亚里斯多德的 哲学主体是不成熟的物理,其它部分是以物理学思想为基点延伸的某种程度上可 以说是一种不成熟的百科全书,对古希腊时期的认识水平来说,还有不少知识性 的成分在里面。而偏离了科学轨道衍生出来的纯粹思辨远大于社会人文内容的现 代哲学,是以科学为幌子,打着集科学之大成的“皇冠明珠”的美名,其实在其 产生时就几乎一无是处!对后来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更没有什么积极、有效的影 响。而且很不幸的是,某些无聊的哲学思辩被政治家利用,当成了一种口号或宗 教教义,在现实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变成了占人类人口很大一部分的社会的一种 绝对一元化的文化意识形态,不仅像老子的哲学、西方的宗教和神学一样,严重 阻碍或窒息了这些地域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也为民众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 了的极大的危害,直至近年才有所好转。   康德哲学似乎在中国有特别的市场。康德的先验论的基本出发点来自于笛卡 尔的天赋观念。康德哲学集牛顿之后科学之大成,但和其它的哲学家一样,都属 于一种自言自语、自圆其说、自炒自卖的大杂烩。从科学的基准来看,不仅前提 错误,逻辑也混乱。爱因斯坦13岁就读康德哲学,最初颇有好感,后来反复多次 读过。关于康德哲学,爱因斯坦自己说得很清楚,“只要您一旦对他的先验的综 合判断的存在让了步,您就落入了圈套。我必须把这个‘先验的’冲淡成了‘约 定的 ’,才不至于同他非发生矛盾不可。可是,即使那样,在细节上还是格格 不入”(《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p104,商务出版社,1976年1月第1版)。唯一 的好处,正是以他的敏锐和深刻,没有走入这种烂泥滩,同时又站在科学和哲学 的历史高峰,对物质的基本存在问题和思维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爱因斯坦 在自己晚年,总结了自己科学发现和思想发展的历程,对科学的基本理念进行了 简明的概括,即人类认识最广泛的经验(包括实验)的公共约定——公理及其自 洽的逻辑演绎,这正是思维的光明之路或理性的根本所在。而哲学的思维模式, 恰恰走入了歧途。以至于后来,对于波尔、海森堡基于“实证逻辑”的哲学理念 把测不准原理和量子理论的或然性结果扩大为一种不同于宏观世界的微观世界基 本存在方式的时候,爱因斯坦尖锐的指出,“上帝不掷骰子!”,“这是一种倾 向于坏的哲学!”   著名的《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总结了文明的演化历史之后关 于“哲学”的一句话一针见血,“哲学是上流社会的宗教”!   即便不能像我们上面叙述的从哲学和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发现这一点,或像爱 因斯坦(对康德哲学)从理性或思维自身所要求的自洽性发现这一点,自达尔文 发表进化论以后,就应该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从逻辑上来说,基本存在问题只能 由基础物理学和心理学两门具体科学来解决了。物质存在的本原,是基本粒子物 理学和量子场论、引力场论的问题。心理问题,也必须回到现在认识水平上的生 物大分子、神经元、神经网络这个层面才能彻底走出困境。所有与基本存在和意 识有关的哲学著述都毫无意义了,其它的方面,也都有很丰富很深入的具体科学。 所以,现在的社会,哲学根本谈不上对科学和人生的指导。不仅无益,绝对有害, 思维模式被禁锢和束缚于教条之中,怎么可能去创新!   哲学不能指导科学,也不能指导人生。在当下中国旧的儒家文化走向没落、 专制教条思想逐渐消解、各种思想泛滥的情况下,那么什么能指导科学和人生呢? 是科学思想、好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文学艺术作品哺育心灵的成长、情感的丰富、 意志的坚定、人格的完善,是人生发展的激情、动力,或者发动机。科学思想, 是指引人生发展方向的路标、指南针,是人生这量快车的方向盘,也是科学创新 发展的理智和逻辑的基础。   在当代,科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当属爱因斯坦。今天的学生或学者要去学习 真正有意义的、有用的仍可以被称为“热爱智慧”的那种“哲学”,可以从爱因 斯坦的思想起步。爱因斯坦的思想基本都浓缩在他的《自述》、《我的世界观》 几篇文章里面了,能对他进行广泛深入的阅读当然更好。爱因斯坦的思想很广博, 除了物质的基本存在问题,还涉及科学理念、思维、人生价值、和平、民族、国 家、世界等等。如果是对心理问题特别感兴趣,也可以结合现代神经科学读一读 皮亚杰的《生物学与认识》、《发生认识论原理》等,一些“情绪心理学”的科 普书籍也很有意义。这些不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对自明命题或天赋观念之类进行 推理和阐发的那种所谓的现代哲学,是站在科学前沿对目前还没有解决的一些重 大基本问题的有意义的思考,还是非常富有启发性的。当然了,比如心理神经机 制问题彻底解决以后,皮亚杰的书就一点价值也没有了,只有历史文献的意义了。 除此之外,生活、工作中的很多具体问题,也大都有很明确的科学知识可以用来 做出判断。   而之前的那些所谓哲学,就不要去碰了。在科学文化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上, 这些东西早已没有任何意义了。但要知道,那些哲学著作的作者,比如笛卡尔、 莱布尼茨、马赫等等,在当时的科学背景下,大都是一等一的顶尖高手,很多概 念和逻辑的差异非常细微,一般的读者,是很容易被蛊惑的,很容易被导入歧途。 就连爱因斯坦,也是在其中挣扎多年以后(读过历史上重要的大部分哲学家的著 作),才根据自己对问题的不断深入的思考而逐步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的。如果你 的自然科学的基础不扎实,我不是说要读过多么高深的物理学,只要读过当代的 高中的数学、物理(经典物理学的核心都被包含进去了),基本概念理解透彻就 足够了,但如果你对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到位,功力不够,定力不够,陷 进那个烂泥滩,陷得越深,就越爬不出来了,这一生的“心智”,基本上也就完 了。用来指导研究或人生,只能产生“科学妄想家”、“伪科学”等等可笑又可 悲的人生或社会闹剧!   注:部分内容摘自正在写作的《科学思想漫谈:太阳、月亮和星星》,感兴 趣的可以参考阅读在网上发布的其它相关摘要:   《科学思想漫谈——僵死的现代哲学(笛卡尔评传)》 http://www.xys-reader.org/blogs/quantumcat/?p=11530   《科学思想漫谈——从宗教、哲学到现代科学》 http://www.xys-reader.org/blogs/quantumcat/?p=11304 (XYS20081125)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