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以政治正确的名义 太蔟 (一) 维基百科(英文版)对“政治”这样定义道:“政治,是人群赖以决策的过程。” 政治并不局限在政府层面。在公司、学校(所谓的象牙塔)、宗教组织(所谓的与世无争) 等人类组织中,都有政治。有句俗语,“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人 类是社会动物,喜欢成群结队,总得有个从七嘴八舌中统一思想和行动的办法——一个人 可以脱离人群,成为“飘然不知所终”、为某些厌恶人类生存游戏的人所仰慕的传奇人物, 但我们唯物主义无神论者知道,那人的结果不会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么美妙, 而只能是或者在什么地方餐风饮露长啸短叹担惊受怕地逍遥,或者在脑电波转平后完成回 归自然、天人合一的终极大道。 所以,如果有一个还在人群中混饭吃、没去南山下采菊的人说他(或她,为了政治正确) 对政治不感兴趣,这个人或者无知(This year head,谁比谁傻呀),或者是个故作清高 的伪君子(或者伪女子,为了政治正确)。戳穿这种人的虚伪,只要停它(为他和她的抽 象。以下为了政治正确,用“它”来代表他或她,用“伪它子”代表伪君子或伪女子)几 个月饭票就可以了。 因果链条在向前展开,有了人类,便有了政治;有了政治,便有了政治正确。 维基百科(英文版)对“政治正确”这样定义道:“政治正确,是一个词儿,用来描述一 些在措词、想法、政策或行为上的小心翼翼(作者注:“小心翼翼”为我塞的私货)—— 小心翼翼地试图最低限度地冒犯种族、文化或任何其它有面目的团体。”(Pardon my French.) 其实,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早有了“政治正确”的说法,叫“给人家留点面子。” 根据辩证法,事物总是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所以“政治正确”得有个冤家对头。这小 冤家就是“政治不正确”。维基百科(英文版)说到:“政治不正确,指那些可能会冒犯 别人或是随心所欲逾了轨的措辞或想法。”用中国话说,就是“太不给面子咧。” (二) “政治正确”或“给面子”,不是吃素的。“政治不正确”或“不给面子”,是要挨板子 的。谁让你在人群里混饭吃呢。一个人去飘然不知所终,政治问题没了,政治正确与否也 就没意义了。 最近一个满世界皆知挨了大板子的,是为老不尊、不懂得“飘然不知所终”的诺奖得主、 传奇一般的人物生物学家沃森。在没有充足的不可置疑的科学证据的情况下,说出太不给 非洲黑人阶级兄弟面子的话,从神坛上被赶下来,纯属咎由自取。当然,如果他不幸生在 了或退休到了中国,他的命运会好得多,再过三年,就可以迎娶一位二十八岁的上帝的礼 物,也未可知。 “政治正确”的板子,打在科学家身上,打对的比例并不高,因为绝大多数真正的科学家 出于职业习惯,说起话来都很注重逻辑和证据,而且即便有沃森这样口无遮拦的贼心,也 没有他那由诺奖惯出来的贼胆。发达国家民意调查,在众多的职业里,科学家最受大众信 任,便是强有力的一个证据。科学界也爱惜自己的羽毛;这一次冷泉港实验室董事会对沃 森快速严厉的处理,便说明了这一点。信誉是科学界的生命线,含糊不得。 绝大多数情况下,“政治正确”打科学家的板子是打错了的,比如打在哥白尼、伽利略、 达尔文、爱因斯坦以及中国的马寅初、黄万里身上的板子。这些打错了的板子,其实是打 在科学身上,也就是自然规律身上,最终疼的,是打板子的人。理由很简单,如物理学诺 奖得主费曼所说:“为使一项技术成功,现实必须优先于公关,因为你无法欺骗自然。” (三) 小沃森一岁、年近八旬、温文尔雅的美国哈佛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每每回忆起上世纪七 十年代“政治正确”打科学板子时的汹汹气势,都心有余悸。 整个七十年代,我们知道中国在发生着什么样的疯狂;有着民主制度的美国,当时也处在 一片燃烧的激情中。 据《科学》杂志载,1971年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科学处进协会年会上,左派激进分子数次 发威,“……新当选的协会主席,为了防止被左派小将们捉去批斗,听从会议组织者的劝 告,逃离了会场;泰勒,所谓的“氢弹的黑老子”,尽管有两个保镖寸步不离,仍被小将 们骚扰的手忙脚乱;一位著名生物学家的妻子被激怒,用织针猛扎小将……” 在年会的一次分会上,美国科学院院长汉德勒的讲台被一个激进组织攻占,他本人被冠以 “统治阶级的走狗”的称号。会上,一个名为“来自地狱的妇女国际恐怖阴谋”(缩写为 WITCHES,女巫们的意思)的女性组织念起了咒语:“科学、技术,都是骗人的鬼把戏。 我们诅咒使用它们的人不得好死。” 这是当时时代的大气候。威尔逊自己周围的小气候,也是血雨腥风。 1975年,威尔逊出版了开山之作《社会生物学》。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是关于人类之外的动 物社会行为的。只是在书的最后一章里,威尔逊才向人类社会做了些引申和展望。这一下, 可捅了“政治正确”的马蜂窝。威尔逊被打板子的日子也就开始了。 当时“政治正确”的主流社会学观点是,没有基于生物学的人性,人类行为完全来自后天 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在这些方面,基因除了提供人类智力和情感能力之外,不起任何作用。 威尔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在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中,生物本能扮演了更重要的角 色,文化也不可少,但是配角;没有生物学的指导,人类行为是无法被理解的。 这个在今日已是主流学术观点的理论,点燃了激进分子的火药桶。同在哈佛任教的雷翁汀 马上针对《社会生物学》组织了一个“社会生物学研究小组”,成员由在波士顿地区的15 位科学家、教师和学生组成。这个“社会生物学研究小组”,隶属于一个全国性的叫做“ 科学为人民”的组织。“科学为人民”是由一群激进分子在60年代发起的组织,宗旨是将 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恶行曝光,也对那些被认为是政治上危险的思想加以揭露。 什么是“政治正确”的思想呢?雷翁汀这样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没有、也不可能 有任何与客观世界现象相违背的东西。”言下之意,是科学别来搅意识形态的场子,这场 子里没科学的位置。 社会生物学研究小组的活动地点,便是雷翁汀的办公室,在威尔逊办公室的楼下。那里紧 锣密鼓进行的活动,威尔逊一无所知。经过三个月的奋战,社会生物学研究小组写出了一 篇讨伐威尔逊的檄文,登在1975年11月13日的《纽约图书评论》上,其中宣称人类社会生 物学不但没有科学证据支撑,而且在政治上是非常危险的。他们说,威尔逊将社会生物学 应用到人类社会,会为统治阶级和特权阶层利用,为他们继续维持现状和压迫劳动人民提 供理论基础。就是这种理论,他们写道,为纳粹德国的优生政策和后来的毒气室提供了理 论支持。 这是很恶毒诛心的判语,尤其考虑到当时美国知识界的激进政治气候。号角已经吹响,美 国知识界的激进分子们口诛笔伐,向威尔逊发起了车轮大战。对这些攻击,威尔逊一点思 想准备都没有——他本来期望有学者用科学的武器从正面向他进攻,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人 从侧翼包抄,用意识形态的武器向他发起偷袭。 一夜之间,成了反革命机会主义分子,威尔逊受到的攻击很快从口诛笔伐演变到实质行动。 激进分子开始走出门去,撒传单,在哈佛广场用电动扩音器喊“开除威尔逊”之类的口号。 两个密歇根大学的学生在威尔逊上课时闯进课堂,喊口号,发表讲演。威尔逊由于惧怕羞 辱,不再出席系里的例会,因为几个“科学为人民”组织的核心成员就是他的同事。他在 1979年一次美国科学处进协会年会上,被激进分子泼了一身水。晚至1982年,他在哈佛做 题为“生物和文化的协同进化”的讲演时,由于抗议者聚集在会场外面,他不得不由警察 护送。 在“政治正确”近乎疯狂的进攻中,威尔逊一度曾想离开哈佛,到别处任教,但后来由于 并没有受到人身威胁,且自己已有终身教职及学术成就以安身立命,就没有离开。当然, 最让他舍弃不下的,是他钟爱的哈佛大学的蚂蚁收藏——世界上最大最好的。 (四) 今天,在睿智安详的长者威尔逊身上,已看不到当年的腥风血雨。他当年的反对者们,或 死或改弦易辙,早已鸟散。从1998年起,威尔逊又致力于人类整体知识的大融合——当然 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和监督下。许多神学家、哲学家、人文艺术人士等并不很喜欢这种科学 的自信与傲慢。 但威尔逊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令人)感觉好不是科学所关心的。得到真相,然 后在经过验证的和仔细权衡过的客观知识之上做出社会决策,才是科学所关心的。” 诚哉斯言! (XYS200711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