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从垃圾谈起   黎日工   有朋自欧洲来,不亦乐乎!朋友居德国法兰克福多年,喜欢摄像,从住地周 围,散步的路,市中心,到远近乡镇都拍了下来。朋友播放一画面,家家门口立 着四个大桶,底部安着轮盘,那是什么东西?拍近了看到贴在桶体上的图示,才 猜到是垃圾箱。朋友一家不过三口,如何用得了四个?朋友解释,绿色那个放废 纸,黄色放包装材料,棕色放生物垃圾,黑色放一般垃圾。当局还定期寄来使用 说明,把垃圾一一分类列表,不致搞不清楚放错箱子。   有人问,烦不烦?朋友答,养成习惯了,不烦。相反,到了陌生地方找不到 适合的垃圾箱,捧着一堆垃圾不知怎么办!又问,贵不贵?朋友算了一下,约占 他家庭收入千分之五。大件垃圾如旧家具、电视机等,可电话约时上门收取或定 期放到某点集中,不再另外收费。离家不远还有专用箱分三种颜色回收玻璃制品。 特殊垃圾如电池、油漆桶等,均定期收,也可交专业店。朋友的朋友住在深山老 林,积了一堆打印器件,打电话问电器店如何处理,商店给了一个地址,免费寄 去即可。不过,商店再三关照:包装必须严密。   回头再看朋友拍的摄像,就对那干净的环境有了几分理解了。原来,环境如 此宜人完全是靠人和制度保证的。朋友又说,以他所见做个“评比”,欧洲各国 也有先进后进之分,法国似乎比意大利、西班牙干净一些,德国又干净一些。原 因就在“制度”的周全及“遵循”的自觉上略有上下。“四个垃圾箱”仅仅是流 程的开头,后面还有垃圾处理利用等过程。俗话说,头开得好,事情就成功一半 了。“四个垃圾箱”告诉我们,如果人人都自觉遵守一个好的制度,垃圾之害可 以控制,环境能够保持优美。   由此看来,诸如“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等断言,未免太悲观了,结论下 得太早。“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这句话,是科学文化人田松的文章标题。如 果把此文找来一看,就知道这个断言是建立在不可靠的推理与感觉上。例如,田 松说“每当乘火车旅行,看着窗外闪过的田野,和田野上的白色物品,这种感觉 (即: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黎注)尤为强烈”,就是把一国一地的情况当 成世界未来的情况了。我们的欧洲朋友说得中肯,现在欧洲已向中国旅游者开放, 田先生不妨到欧洲乘一下火车,看看德国及其它国家田野上的情况,就不会发生 井蛙说天的事了。   田松又有一个“理论”,“所谓垃圾…就是达到了熵极大的东西”,是这样 吗?且不说“四个垃圾箱”所昭示的垃圾尚可再生利用,就说说时有所闻的事, 有人从土里挖出一堆千年前的垃圾,一堆破碗破罐,田松还称它为垃圾吗?再举 个更近的例子,文革时期,很多工厂生产了大量的毛主席像章,一下子不兴戴了, 顿时变成废物。可是,有人糊里糊涂保存下来现在却身价更高。物理学的“熵”, 可不是这样吧!   科学文化人经常用科学术语装点门面,田松之“熵”又是一例。我们讲话写 文章用科学术语打打比方或者说明一个问题并无不可甚至更加生动。但是,科学 文化人又称“相信科学也是迷信”,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偏要用有迷信之嫌的 术语呢?什么“1.2阶”,“正确不是科学的充要条件”,“科学主义是人的缺 省装置”,到底是传播科学呢还是传播迷信?在此,我们倒是怀疑,科学文化人 这样做,是不是故意用自已的行为来抹黑科学张扬愚昧?   现在,他们又提出口号“人类要敬畏自然”,其目的也是为了贬低科学。我 们面对浩瀚的星空都会产生敬畏之情,但那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面,一个比较 原始的面,小孩、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会产生这种情感。当我们走进学校,知道 星星的名字、亮度、距离后,我们开始接近自然,随着科学知识的增加和积极人 生观的树立,我们更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我们看“鲁滨逊飘流记”,知道人在 困境下应该如何积极地生活,我们也要学习利用自然,改善自然。笔者母亲不识 字,敬天地也敬祖宗。她含辛茹苦送儿子去读书,可不是要儿子跟着她永远敬下 去,而是寄希望于知识,改变下一代的命运,过一种与她不同的生活。科学文化 人身为大学教师,不提倡 “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善自然”,片 面号召“人类要敬畏自然”,实在是误人子弟,不配“大学教师”的称号。   “四个垃圾箱”告诉我们如何处理物质垃圾。可是,对于思想垃圾,我们有 什么好办法加以对付呢?这个问题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   (2005年2月6日星期日) (XYS2005020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