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从刘少奇主席被诬陷说起   ——评解华波《所谓“邹承鲁与诺贝尔奖两度擦肩而过”之真相》   飞蠓   1968年11月,由江青、康生、谢富治组成的专案组将一份诬陷刘少奇曾经 “杀人灭口”的材料下发至全国生产大队一级,传达到全体群众。这份材料称, 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阶级斗争更加激化,时任上海总工会负责人的刘少奇害怕 了,丢下工作不顾,私自从上海逃往长沙。12月16日,被长沙戒严司令部逮捕, 湖南省省长、军阀赵恒惕亲批“就地斩决”。刘少奇为了保全性命,接受了赵恒 惕提出的活命条件,投降了敌人。1950年,一个名叫杨剑雄的“知情人”被政府 逮捕,刘少奇害怕事情败露,遂于1953年擅令将其枪毙,杀人灭口云云。   这份材料,真真假假。真的地方是,刘少奇同志的确于1925年12月在长沙被 捕过,也的确经人营救在两个月后出狱,这个“杨剑雄”还真的曾经自称营救过 刘少奇,并且的确于1953年被宁乡县人民政府在请示刘少奇之后处决。余生也晚, 未能躬逢其盛,不知道“群众”们,包括刘少奇老家的“群众”们在听大队支书 传达这份材料时的心情,想必一定是个个义愤填膺吧。但是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 谎言。事实真相是:杨剑雄是赵恒锡的外甥,湖南宁乡县七福桥乡铁锣冲人,在 上小学的时候,杨剑雄与刘少奇同时就读于宁乡县玉潭高等小学堂(两人不同班 级),此后杨到长沙上中学,到上海上大学,并靠其时任省长兼督军的姨夫赵恒 锡之力谋了个省政府会计的肥差。他大肆贪污公款,并在乡下购买田产,很快成 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富豪大地主。1949年4月到8月湖南解放之前,杨曾经积极协 助国民党军围剿当地的中共游击队,致使10多位共产党员和群众被杀。1950年下 半年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时,他畏罪潜逃,但最终于1952年10月底被人民政府从 贵州山区逮捕归案。就这样一个欠有血债的反革命分子,为了捞取救命稻草,遂 向法庭陈述曾于1924年解救过刘少奇。当地公安机关为慎重起见,写信向时任中 国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刘少奇求证此事。刘少奇当即回信(此信至今犹存)指出, 杨所说1924年在长沙营救他等语纯属虚构,他1925年被捕并被营救出狱与杨毫无 关系。宁乡县政府遂按原判决枪毙了杨剑雄。   就这样一件清清楚楚的事情,到了那个人妖颠倒的年代,居然变得模糊不清 甚至黑白颠倒了。其实这个不清和颠倒完全是人为的。据当事人回忆,当时刘少 奇专案组派人下来“调查”这桩所谓的“杀人灭口”案,为了凑证据,不惜对他 们使用刑讯逼供手段,有人为此肋骨被打断,因此不得不违心地在假证据上签字。 所幸,随着四人帮的垮台,被颠倒的历史再次颠倒回来,蒙在刘少奇主席身上的 不实之词统统被历史真相粉碎。   “历史上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句话曾被认为是马克思说过的,虽然 现在考证出它并不是马克思的原话,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句话的确说出了一个普 遍存在的现象。2006年11月26日晚,某论坛率先贴出题为“所谓“邹承鲁与诺贝 尔奖两度擦肩而过”之真相”(署名:解华波)的文章,对刚刚故去的著名生化 学家邹承鲁先生进行恶毒的诽谤和中伤,一时间很多论坛、博客纷纷转贴这篇黑 材料(截至我写作此稿为止,至少有175个转贴,虹桥科教论坛自不必说,天涯、 Sohu、新华论坛、人民网强国论坛、光明网论坛等等大论坛均有人积极转载), 虽然比不上当年搞臭刘少奇时的声势,但对于搞臭邹承鲁已经足够了。   从表面上看,这篇文章中间是有一些真东西的,例如: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项 目(601项目)的总负责人并非邹承鲁,国内最终提交给杨振宁教授等人供其向 诺贝尔奖委员会提名或推荐的材料中也的确只有钮经义同志一人,媒体称邹老为 “与诺贝尔奖两度擦肩而过”也多少有些耸人听闻等等。但是,这些并不能改变 它造谣惑众的本质。   第一,所谓“邹院士去世前不久,主流媒体央视国际专访邹承鲁”纯属谣言。 央视《大家》栏目专访邹老是在2003年7月,而邹老今年(2006年)年底才去世。 这个“不久”也太“久”了些吧?   所谓“近年来,邹承鲁院士频频就此事接受媒体采访”同样是子虚乌有,查 无实据。我在网上花了很长时间检索关于最近几年邹承鲁接受媒体专访的情况, 大致情况如下:   2001年8月,南方周末刊登邹承鲁专访,没有涉及601项目   2002年4月,光明日报发表邹承鲁文章,没有涉及   2002年8月,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专访邹承鲁,没有谈到601项目;   2002年9月,科学时报专访邹承鲁,没有涉及   2003年7月,中央电视台“大家”专访邹承鲁,谈到601项目   2003年10月,中央电视台“面对面”专访邹承鲁,邹提到王应睐时提了王在 601项目中的贡献   2003年,中国青年专访邹承鲁,没有涉及   2003年,凤凰周刊专访邹承鲁,没有涉及   2005年6月,南方周末发表熊卫民对邹承鲁的专访,没有涉及   2005年12月,新京报专访邹承鲁,没有涉及   2006年2月,科学时报发表邹承鲁的文章,没有涉及   2006年6月,人民日报专访邹承鲁,没有涉及   我欢迎这位解先生拿出“近年来,邹承鲁院士频频就此事接受媒体采访”的 证据。   第二,所谓“‘六个绝不披露’原则”及“谈话策略”等说辞纯属捏造。从 目前我掌握的资料来看,较多谈到601项目的只有2003年7月央视对邹承鲁先生的 专访。这个专访基本上是主持人问到哪里邹老答到哪里,我们从主持人问的问题 中明显可以判断出,主持人对邹老在601项目中的贡献大小问题根本没有涉及, 任何一个正常人在接受采访时都不会就主持人没有问的问题作答,除非他接受采 访之前已经决定一定要说些什么不可。退一万步说,仅仅从这一次专访就能总结 出“‘六个绝不披露’原则”——列位看官,是“六个”“绝不”“原则”呀— —总结者的想象能力也太强悍了吧?   此外,邹承鲁先生在自传《我的科学之路》曾经郑重地写道“结晶牛胰岛素 的人工全合成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我参加了课题的提出和部分研究 工作。这是一项集体工作,不少人参加了课题的提出和整个工作”。这句话至少 可以算作是对所谓“‘六个绝不披露’原则”的一个无声的驳斥。   第三,所谓“邹院士又公开向世人撒慌说当时向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上报了 4个候选人,并暗示人数超限可能是申奖失败之原因”属于栽赃。“601项目”申 报诺贝尔奖过程本身在当时属于比较机密的事项,又因为申报后来没有成功,所 以国内长时间没有对过程的细节进行报道,导致事情真相一直扑朔迷离。围绕这 一过程及申报失败原因的各种说法不胫而走,这并不奇怪,把这种情况归咎于邹 承鲁未免过于牵强。   需要指出的是,邹承鲁先生虽然是601项目的主要参与人,但对于该项目申 报诺贝尔奖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各种细节并不一定就了如指掌,尤其是他本人并不 亲身参与行政性质的科技管理工作的情况下。种种迹象表明,邹老关于此项目申 报过程的了解是通过第二手资料得来的。首先,当年的诺奖提名讨论会主要有生 物化学所、有机化学所和北大化学系三个单位的项目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参加, 邹老当时已调到生物物理所,很有可能并没有与会;其次,邹老一直认为是聂帅 召集的人讨论推选哪些人参与评奖,但事实上会议召集人是钱三强同志,聂帅只 是在讨论过程中途接见过全体人员;最后,邹老并不知道申报的诱因除了杨振宁 1978年的提议之外,还有其他关键的推动因素,尤其是他并不知道时任生物化学 所所长的王应睐当时接到了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主席的一封要求王推荐1979年度 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的重要来信。上述重要细节直到2005年9月才为世人所知, 2003年或更早以前邹老不知内情一点都不奇怪。   当然,由于邹老的特殊身份(中科院院士,601项目的主要参与人),他关 于此事发表的不准确说法影响更大一些,这些我们并不否认,但一口咬定邹承鲁 是有意如此,则证据不足。   第四,所谓“擦肩而过”问题属于张冠李戴、借题发挥。首先,究竟什么才 算是“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作为一个形容距离诺贝尔奖非常近的比喻,这并 不是一个有确切定义或者有起码共识的概念。媒体有媒体的理解,大众有大众的 理解,解先生当然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无论如何,这只是一个比喻。中国人的 诺贝尔奖情结促使媒体选择这样的字眼,并不是不能理解。例如,“西祠胡同” 论坛上的转载当年提名诺贝尔奖过程的帖子标题就是“中国科学家钮经义怎样与 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   第五,所谓“邹承鲁院士导出了自己与诺贝尔奖“两度”擦肩而过的惊人结 果”,不知出处何在?还望解先生拿出可靠证据。   第六,所谓“再未搞出过像样的学术成果”更是可笑,虽然不清楚在解先生 那里什么样的学术成果才叫“像样的”,但我觉得解先生大概从来没有访问过生 物物理所的网站。那好,我就贴出该所的一个网址,供包括解先生在内的目前还 不了解邹承鲁院士学术成就的人士参考:    http://www.ibp.ac.cn/c/msg/info/archive/2006/11/image/23/01/02/01.html   这样一个肆意歪曲事实、攻击他人人格尊严的家伙,居然还好意思给读者大 谈“文革”如何如何!   我在检索相关资料的时候,曾经见过解华波这篇文章的最初版本。当时其中 大部分内容还是直接引用中国青年报去年12月份的关于601项目的一篇文章,又 过了几个小时,此文的雏形初现,又经过一两个版本的改动,最终成为现在我们 所看到的这个样子,此后开始被广泛转载。很多对作为“反伪斗士”形象出现的 邹承鲁不满的人,趁机发表攻击邹承鲁人格的跟贴。例如:   “邹承鲁院士走了,科学界从此少了一个能把假话说得比真话还象真话的 人。”   “文章不错,有事实根据,可惜骂的没有爽啊,嘿嘿。   我骂的文章后面加上这样的文章,那就绝了,骂的好,还是有事实根据的骂。 ”   “造小假的成了骗子,造大假的通过打造小假的骗取了荣誉和信任,从而可 以不受怀疑地造大假,再骗取更大的荣誉和地位。”   “希特勒说过:撒谎就撒弥天大谎,谎撒得越大,越有人信。看来承鲁同志 是深得要领,撒了这么大的一个大谎,弄得国人都信以为真。   岳不群出丑了。   大奸似忠,大伪似真。”   “不错。不仅邹承鲁数十年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成果,只能用40年前的那些 陈芝麻烂谷子添油加醋反复炫耀夸大自己,而且全中国生物生化学界“无人”敢 超过邹大人。”   “像何祚庥、邹承鲁这样的学霸是学术创新的巨大障碍!”   “多年来,邹承鲁假反伪之名,黑白通吃;明吃黑,暗吃白。吃黑,是为了 骗取荣誉和信任,吃白,是为了压制竟争对手,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虚名。   吃黑时,大张旗鼓,声势夺人,唯恐天下有人不知;吃白时,躲在幕后,借 刀杀人。”   ……   我们也看到,虽然也有很多网友自发地起来驳斥这些无耻谰言,但大多因为 不掌握过硬的证据而在那些“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人看来显得软弱无力。毫无 疑问,这篇黑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其作者的目的。但是,正如刘少奇主席在 蒙冤之时曾经说过的“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我们完全可以说:好在事实不是 任由这帮无耻之徒肆意曲解的。   谨以此文,奉献于邹老灵前!(END)   附记:   写作此文时看到一个资料,曾经有人做了相关检索后写文章称邹老是改革开 放后我国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人,邹老看到后,当即写电邮告诉对 方,那不是事实,谁谁谁才是第一人。后来才知道是那位先生检索时时间下限没 有设置正确。事情虽小,但邹老的“不愿意要任何不属于我的荣誉”的光明磊落, 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1,新华论坛|军迷大营,帖子《刘少奇“杀人灭口”冤案炮制始末》   2,CCTV.com,大家栏目 专访邹承鲁 实录   3,科学时报,关于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果的历 史真相,作者 薛攀皋   4,中国青年报,解密人工合成胰岛素,作者 熊卫民   附 所谓“邹承鲁与诺贝尔奖两度擦肩而过”之真相   解 华 波   按:文革结束不久,我国政府接受杨振宁曾“两度”提过的建议,经中科院 研究后推举钮经义先生作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研究”项目的诺贝尔奖候选人。 20年后,钮经义先生已逝,而当年参与该项目的邹承鲁先生却因搞“反伪打假” 一举成名,很快被各路媒体哄炒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不久,又被爆炒为 “两度擦肩而过”。知情者不免质疑:候选人都不是,何谈“擦肩”?又何来 “两度”?有好奇者追根寻底后不禁拍案叫绝——原来,所谓“两度擦肩”竟是 一场精心策划的造神闹剧。   * * * * *   不知何故,一再康慨激昂地宣称“不能靠媒体炒作搞诺贝尔奖”并以此为借 口将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强行打成伪科学的邹承鲁院士,却一直对媒体多年 哄炒他本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喧哗之声装聋作哑。邹院士去世前不久, 主流媒体央视国际专访邹承鲁,再把新一轮爆炒推向了高潮并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两度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见搜狐网科学频道:《邹承鲁:一个与诺贝 尔奖两度擦肩而过的人》)。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呢?   40年前,我国倾国力组织了一个充满政治色彩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试验研 究”项目。众多科技人员参与了该项目,骨干就有十余位,共分成四个小组,分 别承担不同的任务,邹承鲁只是其中拆合组的组长。历尽艰难的最后工作——人 工A链与人工B链的全合成实验是由杜雨苍为主完成的。在当时的条件下,我国能 完成该项目实属不易。因此,热心肠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分别于文革期间和文 革后两度三次向我国政府建议该项目申报诺贝尔奖。文革期间国家未同意,文革 后国家接受了建议。中科院为此专门开会研究诺奖候选人,最初内部提名8人, 第一轮复议缩减为4人(含邹承鲁),最终确定推出并上报的候选人只有1人,即 钮经义。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向诺奖评委会申请奖项,也是中国唯一的一次为“人 工合成牛胰岛素”项目申请诺贝尔奖,且最终未能获奖。失败原因也并非像传言 所说的那样是由于评审不公。   近年来,邹承鲁院士频频就此事接受媒体采访,老人家表面上总是一副淡泊 名利,谦逊随和之态,但看似漫不经心的对答却始终恪守“六个绝不披露”原则 ——第一:绝不披露项目的总指挥和技术总负责人都不是他邹承鲁;第二:绝不 披露当年参与者众多且分组分工之事(当然也不提自己只是其中一个组的组长); 第三:绝不披露其他人的功劳和关键作用;第四:绝不披露最终完成全合成实验 的功臣不是他邹承鲁;第五:绝不披露后来推出的唯一诺奖候选人是钮经义而不 是他邹承鲁:第六:绝不披露包括多名参与者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不认为该项目 有多大意义。   在严格遵循“六不披露”原则的基础上,邹院士又公开向世人撒慌说当时向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上报了4个候选人,并暗示人数超限可能是申奖失败之原因。 谈及研究过程,能够显示别人关键作用的情节尽被邹老“无意中”做了删除或 “模糊化”处理;所有的谈话策略似乎只为达到一个目的——给不知情的人们造 成一个假相:邹承鲁才是该项目的核心人物、最大功臣,全面主持了整个研究工 作;是最终上报的诺贝尔奖候选人之一,本应获诺贝尔奖……   于是,一个“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当代神话人物,在一罐陈芝麻烂谷子 熬出的浆糊中诞生了。   众所周知,尽管每年诺奖得主寥寥无几,但世界各国每年正式向诺奖评委会 推荐的各项诺奖候选人多达1000-2000人。显然,其中的绝大多数终将落选。诺 贝尔奖诞生百余年来,全球落选的正式候选人总数估计已高达十几万人(其中包 括钮经义)。这些人尚未被称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而从未作过正式候选 人的邹承鲁却被捧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邹老院士何时练成如此“隔洋擦 肩”的神功?真乃滑天下之大稽。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擦肩”本已荒唐,“两度”又从何而来?说来 更让人捧腹——原来竟是根据杨振宁曾“两度”建议中国政府为人工合成牛胰岛 素项目申报诺贝尔奖的史实,经套用自创的高级推理逻辑,邹承鲁院士导出了自 己与诺贝尔奖“两度”擦肩而过的惊人结果。   遗憾的是,当初只有一个杨振宁且只提过“两度”建议,如果有十个杨振宁 就此事提过共二十次建议或更多,依次类推,我们的邹老院士就   “二十次甚至上百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了。   由此可见,所谓“邹承鲁两度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不过是偷梁换柱的文 字游戏,一场精心策划的人工造神闹剧。闹剧的编导兼主演正是被尊为“科学界 仰望的道德标杆”的反伪打假老英雄邹承鲁本人。   有人可能会辩解说:那是媒体炒作,非邹老本意。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无 人炒作“正式诺奖候选人”钮经义或功勋卓著的其他参与者,而只有邹承鲁这位 一贯自我标榜淡泊名利的“非候选人”被媒体爆炒呢?为什么那些爆炒文章多是 对邹院士本人的访谈录呢?为什么“最痛恨弄虚作假”的邹院士本人面对震天价 响的爆炒声充耳不闻呢?再说,既然“推举钮经义一人作为诺奖候选人(不管他 代表多少人)”是无法篡改的历史事实,邹承鲁为何欺骗世人说最终推举申报了 4个人呢?如此公开撒谎用意何在?其中的奥妙不值得玩味吗?   虽然再未搞出过像样的学术成果,但“天时、地利、人和”俱备的邹院士却 数十年牢牢占据了“中国生化泰斗”之位。近年来,这位城府深厚又善于利用媒 体的资深老院士又通过揭露那些低级造假者的下三烂伎俩,哗众取宠获取了空前 的盛名,树立了“学术道德卫士”、“科技反伪斗士”、“正直敢说真话”等光 辉形象。又巧借几十年前的那个集体成果,玩弄几乎不露马脚的“高级造假术” 反复炫耀个人,终于神不知鬼不觉地一步步将自己推上了神坛,成为当代炙手可 热的“成功人士”。不仅煞有介事地频频接受善良而又天真的人们的顶礼膜拜, 更有甚者,还公然利用对文革毫无印象的年轻一代的盲从和某些媒体记者的愚昧, 假反伪之名,行霸道之实,为保住自己的虚名和地位,公开指鹿为马排斥打压他 人的学术研究,造成及其恶劣的后果。这种在文革和反右等政治运动中司空见惯 的“风云人物”,在文革结束30年后的今天竟被当作国宝供奉,其典型的阶级斗 争思维和无视法制和人权的沽名钓誉行为则一直被当作英雄事迹颂扬,这其中暴 露的深层问题,难道不应该引起历经政治磨难的中国人的深思吗? (XYS2006122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