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侃侃江晓原先生的考题 mirror   江先生的优势是玩儿“科学史”,尤其是在天文方面,不玩儿“科学哲学”。 按理讲,有的是事儿干,不必和“正确”、“错误”打交道。但是好象江先生 对“正确”和“错误”很感兴趣。这不,都装进考题里了。曰:必须正确才是 科学吗?应该讲,题目还是很有创意的。“正确”和“科学”的概念都是国人学 子的“盲点”。   东方对“正确”的理解远不如西方那样来得“深刻”。西方的“深刻”性的 代表作就要数“我思故我在”了。据说这是“cogito ergo sum”的翻译。译成 的汉语简直就是“不知所云”。也就是讲,“深刻”得达到了“不知所云”的境 界。相比之下,国人对“正确”的理解是:深刻不足,明确有余。明确得能达到 昨天的“断罪”是“正确”的、今天的“翻案”也是“正确”的境界。   对“科学”一词儿,国人的理解里面问题就更多了。不妨体验一下:讲不科 学、不“格物”和不science(scientific)里面,一定是“不科学”含有某些更 特殊意义。也就是说,国人在讲“科学”和讲“science”的时候,概念并不是 完全重合,有很多“私货”掺杂在里面。“科学的”就是“正确的”潜台词儿, 就属于这类“私货”。   有创意不错,但是难免要顾此失彼。“正确”和“科学”的联接,又产生了 新问题。与其讲是“新”问题,不如讲是个“老”问题。“科学”的发达过程, 是努力明确自己的守备范围,把无关的东西摘出去的过程。也可算是一个打着证 明“神”的存在的旗号,把“神”的介入给排挤出去的过程。“正确”和“错误” 的概念就是属于这类被摘出去的东西。   知道了自己文化中的弱点,就要尽量“回避”那些拎不清的词儿。数学上的 “证明”不是讲证明了定理的“正确”,而是讲证明了定理的“成立”;定理中 所述的量之间,确有所述的关系。物理上的“证明”也不是讲证明了理论的“正 确”,而是讲理论中所述的量之间的关系确实与实验“相符”。   根本的问题在于:“正确”与否的判定是与“脑子”比较,而“相符”与否 的判定则是同“实验”的比较。前者有“神”介入的机会,而后者没有“神”插 手的余地。   因此,作为考题,此题目是“可圈可点”;而作为搞学问,这题目就无法作 下去了。 (XYS200305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