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我对科学的理解(一) 强东亚 我这个年纪的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包括了要努力学习“科学”。而“科学是什么” ,似乎是简单得无须去想、去回答的问题。似乎“科学”总是和“真理”、“客观”、 “正确”、“有用”、“力量”、“好”等等褒义的字眼,联系在一起。 但一直以来,对“科学是什么”的争论,几百年都没停过。随着网络的普及,让人们的 交流更加方便(成本低、效率高且范围广),这种争论就显得更加激烈和普遍。新语丝 的存在,其实也是源于这个争论。舟子先生与我,和千万个试图寻找该问题答案的其他 人一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给出对“科学是什么”的理解,并竭力影响他人。 在阐明我对“科学是什么”的理解之前,我先把几百年来人们的各种理解或争论,进行 简单的罗列,好让读者对各家之言,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说明的是,我罗列的这 些资料几乎全部来自网络,其真实与否、准确与否,我无从保证。唯一可以保证的,是 我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我所以为的“客观分析和选择”,呵呵。 “近代科学”的说法,基本上是在16世纪,由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到伽利略的实验 ,再到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这样开始形成的。比牛顿早些的哲学家培根,强调 归纳法,他认为“科学定律”是通过归纳得出的,并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同时代的 笛卡儿却是理性论者,他强调逻辑的、理性的演绎方法。爱因斯坦给他们的评价是:培 根强调外部的证实,而笛卡儿注重内部逻辑的完备。 到了19世纪,孔德强调实证经验,即“一切理论,都需要观察或实验的证据来证实”。 他的支持者马赫也强调,一切东西要拿经验来加以检验,并批判牛顿和康德的绝对时空 观念,他主张“即便是时间、空间、因果性这些概念,都要跟我们的经验联系起来。” 马赫的实证思想对20世纪初的“科学发展”有很大影响:无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或海森堡的量子力学。 到了20世纪,以施里克为代表的维尔纳学派,推崇假说演绎法和逻辑实证论。因为归纳 法很难归纳出一个普遍规律来,而假说演绎法却可以解决问题,即:根据一些经验事实 提出假说,然后由假说通过推理,演绎出以待实证的推论,推论假如被证实,该推论即 正确,反之为错误(需要进行重新修正)。当然,这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证实演绎出 来的推(理)论”。逻辑实证论的核心就是:一切都要检验、要证实,这也是区分“科 学与非(伪)科学”的标准。但后来发现,许多理论和定律很难或无法进行证实,特别 是对于好些全称性、普遍性的命题:例如“天下乌鸦皆黑”这个命题,根本不可能把所 有乌鸦抓起来进行验证。 后来,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用“是否具有可证伪性”来区分“科学与非(伪)科学 ”,在其名著《猜想与反驳》中,提出“科学是一种猜想,很难说它绝对正确或绝对错 误,需要用实验对该猜想进行反驳(检验),反驳(检验)不了就继续保留,若某一天 被反驳(推翻)了,就抛弃这个猜想。”但事实上,证伪一个理论或命题(猜想),并 不一定比证实来得容易。很多命题,特别是好些全称性、普遍性的命题,往往很难或无 法进行证伪。 到1962年,科学家库恩发表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科学发展” 不是通过实 验去证实或证伪某个或某些命题(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历史过程。认为“科学”有一 套“范式”(科学家共同遵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世界观和方法论),“常规科学 ”就是“科学家们按照范式进行工作”,但工作过程中,逐渐会出现一些过去的理论、 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或疑难,这就要通过“科学革命”去推翻“老范式”建立“新范式 ”,因此“科学发展”的模式是:由“常规科学”,到发生疑难或危机,进而产生“科 学革命”,然后再产生新的“常规科学”。显然,过去的科学家习惯于过去的“范式” ,很难接受新的“范式”。库恩的理论不难理解,当时很多科学家(特别是大部分物理 学家)都觉得“科学发展就是这样的”。 科学哲学家法耶阿本德,更在其《反对方法》中提出:“科学”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方法 ,特别是在某些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科学研究”领域,更需要采用创造性的方法。 他提出“怎样(干)都行”的口号,认为“只要能得出好的结果,科学家可以尝试任何 方法”。 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科学社会学”创始人默顿,归纳出四条“科学”的特性:第一条 是“公有性”,即“科学成果”应该是大家公有并共享的;第二条是“普遍性”,即 “科学”应该研究“普遍规律”;第三条是“无私利性”,即科学家应当以“真理”为 目标,进行“客观”的研究与实验,不能把个人的私利带到“科学研究”中去;第四条 是“有组织的怀疑”,即“科研机构”应该有完善的制度或体系,对“科研成果”进行 有组织的怀疑、不断怀疑、反复检验,力求千锤百煉,以保证结论(比较)可靠。 “科学社会学”后来发展出一个新的(爱丁堡)学派,在当今西方“科学社会学界”占 了绝对优势。1979年,科学社会学家拉图尔出版了《实验室生活》:作者住进某科研所 2年,悉心观察科学家们如何选题、申请基金、进行研究、发表论文、评级评奖等,观 察发现科学家们并不那么神圣、无私,其实也存在争经费、争嘉奖、抢先发表、弄虚作 假、修改数据、剽窃抄袭等等不良行为。爱丁堡学派强调各种社会因素对“科学”的制 约作用。还有一位法国哲学家富柯,甚至认为:“(科学)真理仅仅是权力的结果”。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科学”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的“威 望”也越来越高。很多人、很多事物都喜欢和“科学”拉上关系、戴上“科学”的帽子 :从政府或企业的“科学决策”,到社会或经济的“科学发展”,甚至好些“非(伪) 科学”分子导演的反“科学”事件,也都高举着“科学”的招牌。 而由“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问题,引发人们对“科学”的 深刻反思乃至强烈反对。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种是学者、人文学家反“科学”,理由 是“科学搞多了,资源(经费、项目等等)都跑到科学那边去了”;第二种是和平主义 者反“科学”,理由是“科学搞出了核武器、生化武器,恐怕整个人类都要毁灭了”; 第三种是环保主义者反“科学”,理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环境破坏了,如温室效 应、臭氧层破坏、放射性污染等等”;第四种是伦理道德的卫士们反“科学”,理由是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克隆人等伦理道德危机”;第五种是“非(伪)科学”人士反 “科学”,理由无须说明。 当今还有所谓“后现代主义”,也对“科学”进行攻击和否定。“后现代主义”不满 “科学(技术)”带来的现状,认为“权力造就科学,有权就有真理”。至于“后现代 主义”本身究竟是什么,可能比“科学是什么”还难说清楚,呵呵。 现在,相当多的人认识到,“科学”不能仅仅追求所谓“客观”或“真理”,而不顾( 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后果,提出“科学”最终要为人类(的幸福)服务,于是 “科学伦理学”发展了起来。当今比较热门的,是研究“艾滋病”、“克隆人”、“安 乐死”等等。 以上,我大致罗列了几百年来和“科学”相关的话题、观点、见解或方法,但却没有给 出各家之言中,“科学”的定义究竟是什么。而“科学”的定义,即对“科学是什么” 的理解,(似乎、显然或无疑)是各家之言基础的基础。因为,要清楚地了解各家之言 的真正含义,其基本前提,就是要先弄清楚各家所讲的“科学”,究竟是指什么。 而遗憾的是,持有那些言论的人大多去世很久了,永远也无法获知他们本人对“科学” 的定义。而我也坚信,任何行为,如果试图去“准确”说明或“真正”解释各家对“科 学”的原本定义,都是徒劳甚至错误的。当然,我以上罗列的各家之言,也免不了曲解 人意、错误百出。好在本文的真正目的,不是向读者介绍各家之言,否则刚才的言语无 疑自相矛盾、大错特错,呵呵。本文的目的,是谈谈我对“科学是什么”的理解。因此 ,尽管我以上罗列的各家之言可能曲解人意、错误百出,但终归不大会(严重)影响读 者对我本意的理解。 在具体阐述我的理解之前,我仅给出《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对“科学”的定义,供读 者参考:“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本质联系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 系,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 我觉得,有必要先向读者介绍我对“科学的特点”的理解。因为,只有通过对其特点的 逐一介绍和详细阐述,才能够让读者慢慢接近“科学的内核”,即“科学是什么”。我 建议你进行以下阅读之前,尽量把你脑袋中固有的那些(你自己)对“科学”的理解暂 时忘掉,也尽量把我刚才罗列的那些有关“科学”的东西统统暂时忘掉,以便更容易理 解我的阐述(或说更容易被我的观点“洗脑”)。所以,建议你进行以下阅读之前,先 休息10分钟,呵呵。 (XYS2005033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