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追求“新意”并无不可 ——就镜子的评论做些补充说明 赵南元 镜子(mirror)的“为了孩子们”似乎认为我在宣传谬论误人子弟,但是镜 子本人的说法我看起来也吃力(恕我驽钝),恐怕孩子们也难懂。更不知“都” 和“一个个儿的”在把我和谁并列,还望明示。 关于“逻辑”和“屁证法”的“强盗”,我想说的是,我并没有想拿“逻辑” 作动词用,也不认为科学理论可以靠“归纳”和“演绎”得到。明确的说,我认 为科学理论的来路并不重要。例如有个印度数学天才(对不起,名字忘了),发 明了不少定理,说是什么女神在梦里告诉他的,其中大约有一半是对的。对于 “大师”们的灵感从何而来,以当前的认知科学水平还说不大清(我对此作过一 些研究),也不妨称之为“强盗”。但我更关心的是这些理论一旦出现,我们根 据什么选择接受还是拒绝。此时的“逻辑”更像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与现有科学 体系不矛盾(如果矛盾,则要看看我们有没有足够理由为了接受新理论而抛弃以 往的所有理论),具体到那个印度数学天才,指的是对他提出的定理需要证明, 看是对的还是错的。在进化过程中,变异可以是随机的,选择的标准决定进化的 方向。 关于“公理”(或曰“基本假定”),由于每个人可以自由地建立自己需要 的“公理化体系”,因此在一处的“公理”也可以是其他地方的“定理”,在一 个体系中,两个“公理”之间不能相互矛盾,自然存在“合乎逻辑”与否的问题。 科学理论主要不是指其“表记符号”,而是“量之间的关系”。例如牛顿的 体系和爱因斯坦的体系都是“量之间的关系”,但它们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认为 牛顿的体系是“发现”而不是“发明”,那么爱因斯坦的体系就不应该出现。 我所说的“追求”主要不是表达一种“愿望”,因为愿望是个人的心情,并 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这里的“追求”表述的是一种公认的价值观,以决定在 竞争理论之间的选择。如果以“追女孩儿”为例,则是表达此人的性倾向不是同 性恋。至于有没有“新大陆”,那只有找到了才知道。“科学追求更深刻、更统 一、更有预测能力的理论”并不意味着“在自然界背后可能隐藏着‘真理’等待 人们‘发现’”。而意味着在出现的不同理论之间我们根据什么原则进行选择。 我没有探讨过“科学精神”的历史来源,感谢镜子的指教。但这个坐标也不 那么“绝对”,将来如果有人提出同样精彩的第三条,我想也不必拒绝。“坏的 实验”也不那么可怕,毕竟实验大家都可以做,总有好的出现代替坏的。 “人脑中的‘数学体系’和宇宙的‘存在结构’的‘镜像性’的问题,是个 不错的追求课题。教授们真是要想‘标新立异’,不妨从这里进去,深入搞搞。” 感谢镜子提醒,这个问题十年前我已经搞过了,结果已经写在书里,书中小标题 是:“2.4 认识论的逆镜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把“镜子”里外翻转。该 书已经在过去《哲学村的变迁》一文中作过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XYS200302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