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吴国盛教授的“科学主义” ·桔梗·   中科院研究生院的肖显静博士在江晓原教授主持的“科学·历史·文化”网站上 发表了一篇题为《反科学主义不等于反科学》,意欲为吴国盛教授辩护,但是通观整 篇文章,并无太多实质性的内容。   肖博士否证“吴国盛反科学”的过程基本可以概括成这样:吴国盛不反科学,因 为他反“科学主义”,证毕。   无论是从科学的观点,还是从一般公认的哲学观点,甚至从中学老师的观点出发, 肖博士的证明都是不及格的。为什么“吴国盛反科学主义”不能作为“吴国盛不反科 学”的证据?我们可以考虑几个问题:   首先,到底有多少人信奉肖博士所说的这个“科学主义”,到底有多少人把科学 当成了宗教?我们知道,当有人成天念叨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的时候,这人要么别有 用心,要么就是疯了。所以请吴教授先调查证明中国有多少人信奉所谓的“科学教”。   其次,肖博士划定的“科学主义”界限能得到吴教授等反科学文化人的认可吗, 划界的标准是什么?据反科学文化人说,这个所谓“科学主义”是一个“连续谱”, 一个可大可小,随时可以把别人划进去,把自己择出来的概念。更严重的一个问题是, 肖博士出来替吴教授辩护,真的能代表吴教授本人的意见吗?难道肖博士和吴教授是 一个人?如果不是,肖博士凭什么认为自己的说辞可以代表吴教授的意见?让我模仿 吴教授的学生韩连庆同学的《我们的差距有多大》中的一段引文,写下一段话:   “可万一吴教授是个骗子怎么办?万一反科学主义是假象怎么办?万一吴教授的 理论是骗人的怎么办?万一吴教授堂而皇之说明了一切的东西,实际上对我们的世界 什么也没有说明,万一反科学文化人维护的只是一个神话,万一科学家才是对的,万 一真正的知识,真正的洞见,存在于现代科学(吴教授称其为“西方科学”)中—— 也就是科学理性中,又怎么办?万一吴教授所代表的“学术”并不比江湖大师更高档, 怎么办?万一哪一天,我们从吴教授那里得到启示,却遭遇了吴教授彻头彻尾的反科 学思想,遭遇了无从描述,不为人知的一个亲自声称自己反科学的吴教授,又该怎么 办?”   请问肖博士如何对上面这段话进行回答?   第三,请问肖博士如何真正知道吴教授等反科学文化人“不反对科学的方法可以 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中去”、“不反对科学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不反对科学所 起的广泛作用他们的反科学主义的目的是深化对科技的理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清除科学主义的影响,认清及至避免科技的负效应,明了科技进步对于人类社会以及 人的发展意义,消除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校正科技的发展方向,让它们 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请问肖博士如何证明“此派的观点与普及科学知识、 传播科学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是一致的,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无 损于科技的发展和科技的社会应用,应该大力提倡”?只有结论,却没有论证,让人 不禁想起文革期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来就是好,就是好!”的歌词。吴 教授在《科学时报》的那篇访谈上公开宣称科学传播要让“一些公众对科学产生了警 惕”,甚至认为科学理性只不过是“所谓的”,请问肖博士如何解释?   第四,吴教授等反科学文化人故意把一些科学精神和方法划进“科学主义”,然 后再陪衬上一些故意栽赃科学的口号,比如“科学万能论”,反这样一个“广义的科 学主义”,能说“不是反科学”吗?肖博士如何排除着一种情况,即吴教授在“科学 主义”里面塞入了许多正常的科学认识,然后统统反之?你如何证明吴教授没有夹带 私货?   第五,广大科学工作者都是“科学主义者”吗?在那个“科学文化研讨会”的宣 言中,吴教授等反科学文化人声称要改变广大科学工作者的“缺省配置”。他们原先 的说法甚至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思维是刚性的,是科学文化的敌占区”。如果广大 科学工作者不是“科学主义者”,科学界怎么成了反科学文化人的“科学文化”的 “敌占区”?如果广大科学工作者不是“科学主义者”,那么吴教授“高举大旗”为 什么“反科学主义”,反给谁看,有那么崇高的价值吗?   第六,肖博士说反科学主义包括反“科学万能论”。我早就讲过,除了疯子,恐 怕没有人认为“科学万能”。肖博士你遇到过声称“科学万能”的人吗?我曾经提出 一种方法——我称其为桔梗判据——任何声称“科学万能”的人,请给我在1秒钟内生 产100万只烤鸭。可见,对付“科学万能”论,桔梗判据足矣,根本不需要煞有介事的 “揭批”。包含“反对科学万能论”的“反科学主义”,到底有多大学术上的价值?   ……   其实问题哪有这么罗嗦,如果你要否证“吴国盛反科学”,就要把支持“吴国盛 反科学”的论据一条一条否定掉,而不是用“吴国盛反科学主义”作为否证的证据。 说“吴国盛不反科学,因为他反‘科学主义’”是在玩弄文字游戏。我们总不至于傻 到“科学主义”是4个字而“反科学”是3个字,就得到了“吴国盛不反科学”这样 “天然正确”的结论。   肖博士说“一个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没错,当有人声称“我 是在反科学主义”的时候,完全有可能正在反科学。而且,近来已经有人(包括我在 内)详尽的指出了吴国盛教授到底怎么以“反科学主义”之名,行反科学之实(此处 不再重复)。莫非肖博士在工作和生活中是一个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的人?否则怎么 会产生了“吴国盛教授反一个叫做‘科学主义’的概念,所以他没反科学”的结论。   吴国盛教授端着“批判的精神”的架子——按照肖博士的说法,“吴国盛教授高 举‘反科学主义’大旗”——然而除了端架子,却无半点实质性的内容。无论别人怎 么批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端架子,这不正是“天然正确,绝对正确,无限正确” 的体现吗?肖博士说吴教授“对科学进行了大量的反思批判。但是,这种反思批判不 等于反科学,而是在反科学主义”,但是我怀疑到底肖博士到底看过这些“大量的反 思批判”没有?肖博士怎么解释这些“大量的反思批判”存在大量的常识错误?莫非 肖博士也认为任何人只要声称自己是在“批判”,就值得赞为“高举反某大旗”?   不过,肖博士说来说去还是把自己绕了进去,他在文章里说:   当然,由反科学主义是可以导致反科学的。如果你   赞同西方的激进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   对科学的论述,否定科学的真理性和科学方法的局部有   效性,降低科学的文化地位,会导致相对主义和科学虚   无主义;而如果你从科技的社会应用视角,夸大科技应   用的负效应,以此全盘否定科学的社会应用价值,就会   走向科技悲观论。这两方面都会导致反科学,不利于科   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应该抛弃的。   不知道肖博士是装糊涂,还是真糊涂,包括吴国盛教授在内的反科学文化人正是 “赞同西方的激进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对科学的论述”、“走向科 技悲观论”,倘若你不信,可以买几本吴教授等反科学文化人的大作仔细研读,或者 看看批判他们的人写的文章。   肖博士这篇文章中唯一可取的地方,就是上面那段话。反科学文化人——正如肖 博士说所——“不利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应该抛弃的”。   补记:我亲眼看到了北大科学传播中心的首页上先是放了周泽雄关于姚文元的那 段话,继而出现了“有权势的狗咬人,丧家的狗也咬人,后者不是可恶而是可怜。” 的字样。我同意方舟子的说法,这批反科学文化人正在以姚文元自比,然而他们“虽 然有胆敢发反科学宣言‘公然叫阵’,却没种公开地回应别人的批评,而是‘躲躲藏 藏’起来了”。吴教授等反科学文化人没有详细地、有针对性的回应别人对他们的批 评,再出来一万个肖博士为他们辩护,也都是徒劳无用。   附: 反科学主义不等于反科学 肖显静   一个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发表在上周《科学周末》上的一 篇文章的标题“吴国盛:我为什么要反科学?”就是这样。如果读者不看这篇文 章的内容,对这一标题进行理解,那么,既可以将此理解成“吴国盛是反科学的, 他要在此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解释”,也可以将此理解成“吴国盛是不反科学的, 他用了一个反问句,以回应说他是反科学的那样一些人,意思是我凭什么要反科 学呢?我不反科学”。   吴国盛教授到底反不反科学呢?根据一些人的说法,他是反科学的。这实在 是对他的误解。不可否认,他是对科学进行了大量的反思批判。但是,这种反思 批判不等于反科学,而是在反科学主义。国内有人将科学主义等同于科学,从而 将反科学主义等同于反科学,实在是不应该的。“科学主义”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表示的是近代科学诞生以来人们对科学的一种看法。从18世纪开始,牛顿力学被 绝大多数人看作是纯客观性的、关于天然自然的绝对的真理性认识,从而使得一 些社会学家、历史学者认为,科学知识体系比其它任何知识体系更客观、更合理, 具有特殊的文化和社会地位,可以作为人类知识的典范;科学方法是普遍有效的, 能够而且应该用于人文社会领域,获得关于人类社会的正确认识,创立科学的社 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它表现在多个方面,有关于哲学的、经济学的、管理的、历 史的、政治的、美术的等。如在哲学上的表现就是欧洲哲学中的实证主义倾向, 从休谟到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都包含其中。这其实是用科学改造哲学,使哲学 成为科学的哲学(像科学那样具有实证性的知识体系)。这等同于西方哲学中与 人本主义思潮相对应的科学主义思潮。   这种倾向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批判。他们认为,这种“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和 语言盲目摹仿和不经辩护地转移到人类和社会的研究中”是错误的,并将这种观 念称为“科学主义”。从方法论上看,科学主义可以粗略地等同于还原主义 (reductionism)。物理主义(physicism)和行为主义(behaviorism)是它的两 个表现。通过物理主义,将意识之类的现象归结为虚幻或归并到物理现象中去; 通过行为主义将目的、意识简化为可观察的符号,通过逻辑实证主义将伦理学、 艺术和哲学等简化为无意义(不能证实的)论述。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论上的盲目 迁移最终是行不通的。   不过,上述这种从方法论价值的角度看待科学的科学主义与关于科技的社会 应用价值的信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既然科学主义承认科学方法是普遍有效的,那 么,它也就承认科学的应用能够获得对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正确认识,从而也就 能够正确地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为人类谋幸福。如此,由科学主义就自然而然 地得出,科技的社会应用不仅能够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且能够解决人与人之 间的矛盾,将人类导向幸福的彼岸。现在,人们一般把上述这两种信念都归入科 学主义。这可以称为广义的科学主义。我们所谈论的科学主义如无特别说明,一 般指的是广义的科学主义,而不是只从方法论角度考虑的狭义的科学主义。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科学主义是对科学方法有效性、科学理论正确性、 科学的社会应用价值的一种绝对肯定。这对于提高科学的地位,引起全社会对科 学的重视,发展科学、科学教育以及科学的社会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解 放人们的思想,指出其他文化的错误,限制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有一定作用。 而且,将科学方法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 学科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学主义完美无缺。实际上,科学主义在把科 学理想化、绝对化,使它成为一种新的宗教的同时,将会造成一系列危害:   首先是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压制。科学精神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科 学的理性批判精神。而科学主义将科学当成真理的化身,成为评判乃至压制其它 思想,尤其是非科学的而非伪科学和反科学思想的工具,而其它的一切与科学及 其方法论不一致的学说、观点、立场被宣判为迷信,予以抛弃。这点展现了科学 决定论的霸权,遍布于人类思想的所有领域,成为一个现代信仰。这客观上与科 学精神不一致,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人类认识和生活的展开。   其次,容易导致科技的盲目应用以及忽视科技应用的负效应。持有科学主义 观点的人普遍地认为:科学研究提供给人们的是认识了自然的纯客观规律,人们 遵循这样的规律,利用这样的规律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就必然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而不会遭到失败。如此就会毫无保留地发展科技,滥用科技去改造自然和人类社 会,从而造成自然的破坏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威胁。而且,即使在科技的负 效应产生之后,他们会仍然认为科技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盲目乐观,而没有看到 问题的严重性。这本身也不利于科技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再次,扭曲人文社会科学。将自然科学方法应用到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中, 这本身没有错。一定程度上扩展了人文社科的研究范围,增加了所获知识的准确 度和可操作性。但是,一味地将科学方法僵化地应用到人文社会的研究中,只会 导致不恰当知识的产生。方法的应用应该与所研究对象的特点联系起来。当前人 们对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的考察批判也说明了这一点。   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科学主义与科学不是一回事,它是对科技的盲目崇拜; 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不是一回事,相反却是对科学缺乏理性批判的表现。它与科 技乐观论及科技万能论有着紧密的关联,理应受到批判。这是国内一部分人,包 括吴国盛教授高举“反科学主义”大旗的原因,也是他们反思批判的焦点之所在。 由此看来,他们所反的确实是“科学主义”而不是“科学”。   当然,由反科学主义是可以导致反科学的。如果你赞同西方的激进的后现代 主义思潮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对科学的论述,否定科学的真理性和科学方法的局 部有效性,降低科学的文化地位,会导致相对主义和科学虚无主义;而如果你从 科技的社会应用视角,夸大科技应用的负效应,以此全盘否定科学的社会应用价 值,就会走向科技悲观论。这两方面都会导致反科学,不利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 进步,是应该抛弃的。   而吴国盛的反科学主义有没有走向反科学呢?没有。不仅他没有,而且所谓 的“反科学文化人”等也没有。据我的观察和理解,国内学界由反科学主义走向 反科学的人还真没有几个,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而反科学主义的倒是有很多。需 要说明的是,他们的反科学主义的目的主要在于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还科学以 本来面目。他们不反对科学本身,而是反对将科学绝对化;他们不否定科学是真 理性的知识体系,却反对绝对的科学真理观;他们不反对科学的方法可以应用到 人文社会科学中去,却反对机械地将科学方法盲目地应用到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 中去;他们不反对科学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但是反对视科学为导向人类幸福的 唯一工具;他们不反对科学所起的广泛作用,但是反对科学万能的霸权主义。因 此,他们的反科学主义的目的是深化对科技的理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清除 科学主义的影响,认清及至避免科技的负效应,明了科技进步对于人类社会以及 人的发展意义,消除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校正科技的发展方向,让 它们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此派的观点与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文化、 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是一致的,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无损于科技的 发展和科技的社会应用,应该大力提倡。 (XYS2003041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