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专家质疑人畜细胞“融合” 认为有悖伦理原则 文汇报 2001年9月10日1版  记者张咏晴报道   本报讯 “把人的细胞核,移植到家兔的去核卵母细胞中,这样的人兔细胞 ‘融合’会不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是否符合生命伦理学原则?” 昨天(9日),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法律和社会研究部4位专家联 合致电本报,对广东中山医科大学一项干细胞克隆成果提出质疑。   据悉,中山医科大学把一个7岁小男孩丢弃包皮的细胞作为供体、家兔去核 卵母细胞作为受体,克隆出100多个胚胎,用于治疗性克隆研究。南方中心教授、 上海社科院博士生导师沈铭贤将这一消息称为是对生命伦理的挑战。“南方中心 科学家一致认为应该表明看法,否则就是对人畜细胞融合技术的默许”。   按广州媒体的说法,中山医科大学用家兔卵细胞替代女性卵细胞,目的是为 避开“用有生命的受精卵进行研究等于扼杀生命”这个伦理学争议。“但他们恰 恰忽视了一个更深层、更严峻的伦理问题:人和动物的细胞会不可避免发生相互 作用。”南方中心陈仁彪、丘祥兴、高志炎三位教授说。   遗传学家陈仁彪解释:克隆而成的胚胎,其绝大部分遗传物质(约99.99%) 在细胞核里,也就是来自那个7岁小男孩。但仍有极少量的遗传物质来自于家兔。 因为每个细胞质中都有少许兔线粒体,其中含有的DNA将参与整个细胞的新陈代 谢。   这样的人畜细胞融合会造成什么后果?4位专家分析:首先,某些目前未知 的兔子疾病将传染给人类,就像艾滋病病毒可能是从非洲猩猩而来。第二,尽管 中山医科大学把胚胎用于治疗性克隆研究,但万一被居心叵测者植入人类子宫, 就可能产生一个人兔杂交种。“这完全是对人类尊严的亵渎。”   事实上,中山医科大学的成果并非世界上第一例人畜细胞融合实验。1998年 11月,美国一家受私人资助的研究所将人的面颊细胞与牛的卵母细胞结合,克隆 出胚胎细胞。当时的克林顿总统随即致函美国国家生命伦理委员会,对该实验表 达“深度的困扰”。值得注意的是,这篇论文被权威学术杂志“拒之门外”,最 后发表在《纽约时报》上,充分表明了美国科学界对“人畜细胞融合”的反对态 度。   4位专家表示:伦理并非站在科学的对立面,“我们支持我国科学家开展人 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但必须遵循健康有序的发展原则”。医学专家丘祥兴认为, 中山医科大学完全可以采用国际上允许的、发育14天之内的人体胚胎细胞,而非 动物卵母细胞。   在南方研究中心,记者看到伦理委员会正在起草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 理指导大纲》(建议稿),其中第14条明确写着“反对人体-动物细胞融合术, 禁止将人的体细胞与动物的卵细胞质结合的实验”。4位专家同时建议,在我国 生命科学研究中,应引入有效的伦理评估、监督机制,以更好为人类造福。 皮肤细胞变出百个人类胚胎  中山医科大学走在国际治疗性克隆领域最前沿    金羊网 2001-09-07 06:00:00   本报讯 记者廖怀凌报道:中山医科大学陈系古教授等今年1月以来先后使 用“核移植”技术将人类皮肤细胞核移植到家兔卵母细胞中,经过2000多次实验, 成功克隆出100多个人类胚胎,其中部分发育到“桑葚胚”阶段。这是国际上首 次用该技术克隆出人类胚胎,标志着中国在治疗性克隆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并走在 国际最前沿。    中山医科大学于1998年1月建立全世界最早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系,去年4月建 立中国第一个BALB/c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并成功制造出五只嵌合体小鼠后(本报 在去年3月、4月曾对以上两则消息作详细报道),最近又在治疗性克隆领域取得 重大突破。“嵌合体小鼠”的制造者陈系古教授今天告诉记者,该实验中心使用 人类皮肤细胞克隆人类胚胎已经取得成功:在国际上率先使用被丢弃的人体皮肤 作为供体、家兔卵母细胞作为受体,克隆出100多个人类胚胎,这些胚胎与供者 (一名七岁小男孩)的基因相合度超过99.999%,可以用作治疗性克隆研究途径, 进而获取具有全能分化潜能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后者可在体外诱导分化,克隆出 人体全身所有的200多种组织和器官。    虽然国际上对生殖性克隆(克隆人)持一致的反对立场,但对治疗性克隆 (克隆器官用于外科移植)中涉及的伦理一直争议不休。为了不在克隆技术上落 后,近日,美国国会200多名议员联名致信布什政府,强烈要求政府支持人类胚 胎干细胞用于治疗性克隆领域的研究。本版8月30日的《克隆人大不敬》也报道 了在杭州举行的“国际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研讨会”上,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两 位顶级科学家---柯林斯博士、兰德博士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 邱仁宗教授等就基因伦理问题进行的热烈讨论。是否可以使用通过体外授精产生 的多余人类胚胎以及用捐赠者的配子通过体外授精创造的人类胚胎、通过体细胞 核转移技术以无性生殖方法产生的人类胚胎进行临床科研成为杭州会议上中外舆 论关注的焦点。  现在,中山医科大学的研究成果可以避免发生以上争议---使用皮肤细胞而并 非“有生命”的受精卵克隆出人类胚胎,由此开展各种治疗性克隆的研究不涉及 伦理学争议。 七岁男孩包皮成了“父亲”  金羊网 2001-09-07 06:00:00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利用“核移植”技术如何将皮肤成功克隆出100多个人类胚胎?本报记者带你领 略显微镜下的神奇世界    将人的皮肤的细胞核,移植到家兔卵母细胞中,也能克隆出人类胚胎!    经过2000多次实验,中山医科大学陈系古教授等人使用“核移植”技术首先 成功克隆出100多个人类胚胎,标志着中国在治疗性克隆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并走 在国际最前沿。    这一实验是如何成功的?显微镜下的细胞世界是什么样的?本报记者连续跟 踪此事,捧回独家猛料……    过程:人兔细胞“杂交”变出新生命    图片说明:韩毅冰博士巾帼不让须眉    曾因率先制造出“嵌合体小鼠”而轰动中国科学界的中山医科大学陈系古教 授长期从事治疗性克隆研究。三年前,他从某医院获得一小片丢弃的皮肤--- 这是一个因为包皮过长接受手术的7岁男孩切下的包皮。研究人员用胰酶消化液 对这片皮肤进行了“消化”,把皮肤打散成为一个个细胞,从中取出分裂最活跃 的“成纤维细胞”,在复杂培养液中扩增到第二、第三代细胞株后冷藏起来。今 年1月,陈系古教授与他的博士后工作人员韩毅冰博士等从零下198摄氏度的液氮 中取出这批皮肤细胞“复苏”后开始进行异种核移植。    核移植的提供者是处在细胞分裂前期的男孩皮肤细胞核,接受者是家兔的去 核卵母细胞。研究人员使用药物刺激家兔超速排卵,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质量与 正常排卵一致的卵母细胞,当这些卵母细胞从家兔的卵巢进入输卵管后被研究人 员“捕获”。取出的卵母细胞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进行“去核”处理后成为 “去核卵母细胞”。    在中山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录像带上,记者目击了生命的制造过程: 在显微镜下看到,研究人员用特制针具将男孩的皮肤细胞核注射进家兔的去核卵 母细胞的“透明带”下,用电刺激的方法使分别来自不同物种的“供体”与“受 体”融合,这一过程大约花费了半小时。紧接着进行了第二次电刺激:融合的新 细胞被激活并逆向分化成为类似人类受精卵的胚胎细胞,新的生命启动了!又等 待了8个小时,第一个被激活的胚胎细胞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 这一过程与受精卵在母体子宫里的分裂过程完全一致!第三天,胚胎细胞分裂到 具有32个细胞的“桑葚胚”阶段。据韩毅冰博士介绍,当胚胎从“桑葚胚”发育 到“囊胚”,就可以获得胚胎干细胞,后者是具有全能分化潜能的胚胎干细胞, 可在体外诱导分化,克隆出人体全身所有的200多种组织和器官。    中山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从今年1月开始反复进行上述实验2000余次,获 得了100多个人类胚胎,其中部分达到“桑葚胚”阶段,其基因与供者---那 名7岁男孩高度吻合,相合度超过99.999%。    意义:避开争议皮肤克隆人    陈系古教授指出,他们研究成功的意义是绕过精卵结合的生命初始阶段,用 一块皮肤克隆出人的胚胎来,避开了“用有生命的受精卵进行研究等于扼杀生命” 的争议。以后,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体细胞(如皮肤、口腔黏膜等)克隆出自 己的胚胎,建立一个与自己不发生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 当遇到意外伤害或有关疾病需要更换器官时,就可以由这个“核移植胚胎干细胞 系”随意克隆出各种组织器官。    陈教授说,目前的研究使得中国科学界在治疗性克隆领域迈出了一大步,但 要随意克隆人类器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最近准备开展一次学术研讨会,邀 请自然与人文领域的学者就克隆人胚胎的问题进行讨论。    检测:亲子鉴定判别“成色”    陈系古教授称,接下来需要开展的研究,就是对这100多个胚胎进行DNA的 “亲子鉴定”,用荧光免疫杂交的方法确认它们与供体男孩的DNA相合度与理论 上计算得到的99.999%的相合度是否一致。这样,用它们进行器官克隆得到的器 官就不会被男孩排斥。目前这项检测已经接近尾声。    另一个需要改良的地方是,由于进行的2000多例实验只获得100多个存活的 胚胎,成功率仅为5%。该实验中心将致力于改良培养基等实验条件,提高克隆 胚胎的效率。由于目前获得的“桑葚胚”只有三天的“胎龄”,还不能提取可用 于克隆器官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人员还要克服“桑葚胚”死亡的技术障碍,使之 发育到“胎龄”为一个星期的“囊胚”阶段,囊胚的内细胞团块里才有胚胎干细 胞。    问题:兔子“艾滋病”传给人类?    陈系古教授开玩笑说,就像孙悟空拔出一把毫毛变出成千上万个美猴王一样, 现在把这些从皮肤克隆出来的胚胎接种到人体子宫里,完全有可能生出许多个与 男孩长得一模一样的“克隆人”来,但是他绝对不会做任何克隆人的尝试。这批 人类胚胎的研究价值在于治疗性克隆---克隆出人体器官用于外科移植。陈教 授说,只要从人身上获得针尖大小的一块皮肤,足不出户就可以不断克隆出人类 胚胎,顺利时一天可以克隆十几个胚胎。    这些胚胎是用人/兔杂交得到的异种克隆产物,动物的种系发生了人为的改 变,会不会产生类似“人头兔身”的怪物?    会不会破坏物种的生态平衡?陈系古教授肯定地告诉记者:绝对不会。因为 这种胚胎绝大部分遗传物质(99.99%)在细胞核里,而细胞核是来自人类。只 要不以生产克隆人为目的,而以制造囊胚,生产胚胎干细胞为目的,用于疾病的 治疗或者濒危动物的保护,就不会破坏自然界的物种平衡。    陈教授担心的倒是另一问题:人/兔细胞杂交是否会把现在未知的兔子的某 些疾病带给人类?就像艾滋病起源假说中艾滋病病毒可能是非洲猩猩传染给人一 样,兔子是否也携带类似“艾滋病”的病毒?兔子去核卵母细胞中少许的兔线粒 体是否会带来“线粒体病”?    前景:不造人类 造心肝肺    右图就是黑白斑块互相嵌合的嵌合体小鼠,它的皮肤中黑和白的部分分别来 自黑色和白色皮肤的父母    1999年美国“十大科技新闻”的头条就是“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然而早 在1998年1月,中山医科大学李树浓教授率领的课题组就建立了全世界最早的人 类胚胎干细胞系。此后,中山医附属眼科医院等先后由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 出造血细胞(1998年)、淋巴细胞(1999年)、角膜缘细胞(2000年3月)以及 视网膜神经细胞,而成神经细胞(脑细胞的前身)的诱导分化也已接近尾声。进 一步克隆出可用于移植手术的人体角膜、脑神经甚至心、肝、肺等组织器官不是 梦想。1999年中国政府的“973计划”对克隆技术相关的组织工程学和生物材料 两项研究中投入将近一亿元的资金,这一空前的拨款计划显示我国政府对克隆领 域研究寄予了厚望。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从诞生之日起就在“磕磕碰碰”中艰难前进。美、英等 国为保持其生物技术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去年8月23日,克林顿政府正式表态 支持人胚胎研究;12月19日,英国下议院以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了允许 “治疗性克隆”的提案。近日,又有美国国会两百多位议员联名致信布什政府, 强烈要求政府支持人类胚胎干细胞用于治疗性克隆领域的研究。胚胎干细胞研究 成为本世纪初最热门、最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之一。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