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我校人事改革是如何变味的   作者:基层   改革跟戒烟一样容易,一个月可以搞好几回。北大之前,没有那么多眼球的 关注,很多学校也都悄悄的改了,这些前车之鉴,总结起来该是不小的财富,不 知有人做这事没?来说说我所认识的人事改革吧。   换汤不换药的聘任制   我曾在南方某大学任职,那年也说要改革,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术水 平,增强影响力,建设成全国一流高校云云。要搞聘任制,自由申请,专家评审, 明确权责,按期评估,能者上岗,不合格者下岗,如此种种。新制度下的学科建 设是这样的:系下面设两个团队,一个教学团队,一个科研团队。二者的区别是, 前者的教学科研任务7/3开,后者3/7开。每个团队设学术带头人一名,下面层 层设各级“教授”,“讲师”岗位若干,大致是个金字塔的结构,在分配上拉开 了各级岗位间的差距,以吸引个人在竞争中发挥潜能,教学科研队伍随即获得最 优的配置。教师不论原先级别均可选择进哪个团队,申请哪个岗位(其实不完全 是,岗位都有职称要求,象我一助教就没有岗位适合我的)。聘请后的要求也很 具体,每周课时多少,聘期内完成科研经费多少,在什么地方发表文章多少。甲 方也就是学校的义务按规定是“为老师们搞好科研和教学创造良好条件”。对比 其它规定的精确,是个不幸的疏忽。对了,当时的小道消息:官至校一级领导的 教授共n人,学科团队也是n个,既不是n+1个,也不是n-1个。是不是很巧?   咱系领导着急了,求到学校里说外语系负责英专和非英专两块工作,两边的 课教法不一样,而英专本来有一个有经验的班子,按“教学”“科研”没法切, 能不能特殊处理?学校没同意,或者没明白。于是系里想了个办法。原英专全部 教师进科研团队,并吸收想进来的非英专教师,原先教研组的结构基本没变。英 专的教学还是原来那套人马,课时数同教学团队一样,12学时,只不过教学任务 只构成总工作量的30%,因为咱不上这课就没人上了。改革前英专老师的规定工 作量是8学时,但实际每人都担负着12-14课时,3-4门课的任务,超出部分系 补贴,改革后补贴自然就没有了。   这个方案学校同意了。分好家后,私下里也嘀咕了一阵,英语专业跟公共英 语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量差别大着呢,理工科出身的领导们,该知道把苹果和橘子 分开两堆再数数吧。转念一想跟非英专同事从事的体力劳动(非英专同事语)相 比,我的工作有意思得多,有一定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一点想法,于是心理也就平 衡了。至于科研任务,分给我的经费任务大概连系主任都未必完成得了,那还担 心它做甚?说老实话,改不改,课还上那些,有空也看书写文章,没空当然就不 看不写了。我们的老师一致认为,管他怎么改,花在课上的精力不能少。结果除 了钱少拿了,其它的同改革前没有任何区别,该干啥还干啥。   白折腾一场。   举这个例是想说明,在中国政策一实施起来就走样,不是一时一地的问题, 这里头的问题已经不是技术性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推行得不彻底,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在我以前的学校里,部分原因是做出的决策不符合实际。在下面拼死 顽抗的情况下,双方妥协出最后方案。改了什么呢?原来评定的职称和教研组结 构丝毫未动,岗位更是纹丝不动,因为非英专老师们上的课都是一模一样的,而 且老师缺编,本来就已经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英专这边,原来上基础课的还 上基础课,资深教师仍在教高年级。改革至今两年多也没听说招到哪个牛人。只 有工资结构和评估机制改了。分配上刚才说了,比原来更加大锅饭,奖勤罚懒成 了一句空话。   评估能不能起到鞭策的作用呢?按规定评估时考量的主要是“科研”成果 (如果在自家发的特刊上登几篇小文章发发感想也能称为科研的话),指标就是 论文和拉来科研经费的数量,对论文质量的指标是刊物的名气。对教学的评估只 剩下课时数一项,教学质量的考察无从谈起。也有学生给老师打分的做法,但我 们从未收到过任何反馈,评审表里也没有这项指标,也许只供领导写意见时参考 吧。到底鞭策什么不是一目了然吗?“提高教学质量”这话谁都不敢不说,实际 上也就说说罢了。闹了半天是嫌论文少了。或者更基本的原因:嫌排名低了。我 等小人的心里还琢磨着一个:想钱想疯了。想远一步,评审不及格又怎样?首先 在那样的标准下,根本不可能由于教学问题下岗;另外人手不够,学校舍不得主 动解聘,但酬金的10%还是要扣。如此这10%罚款就成了“逼”老师们做科研的 唯一鞭子。我不知道有这种逻辑:几年不出文章的,你威胁说要扣工资,他就写 出够格发表的文章来了。   总的来说这次改革即使没有做负功,起码做的是无用功。   学校总是怀着这样一个假设,事情办不好是经手的人无能,教学科研没搞好 是讲师不行,教授不行。人事改革以后什么变了呢?只有一个:动力。但这是一 种扭曲的动力。本来缺的还是缺,那就是真学术所需要的资源,比如学术思想自 由。类似天方夜谭,没办法,这是首要的条件,否则就不要建多少流的大学了, 搞技校得了,其实一点不丢人,很真诚地说,更能直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前几 天看高教司某人的文章,才醒悟过来技术正是国家需要的,“学生毕业要马上能 为社会服务,”“我们不能象发达国家那样搞素质教育。”这已经说得够清楚了。   再有教师支援。教师队伍建设不应只是简单的换人,还包括现任人员的素质 提升。不要只强调同行之间的竞争,更应该提倡合作交流。其实别说学生希望好 老师来教课,老师也希望有机会同学术界的高手交流。教研人员没有学习班,高 规格的研讨会,建设性的争论,出席会议和出国访问的机会,图书馆没有新期刊 新书,甚至旧的经典都没有,怎么做学问呢。引进人才的方式除了聘任,还可以 有短期互访、参观学习、委托培训、项目合作。条件给足了,再不出成果的话, 领导可以理直气壮,放心大胆踢人,能人还是会抢着来,不适应这种竞争环境的 的确是该淘汰的。否则领导将陷于不仁不义。上个世纪有个时髦词叫“筑巢引 凤”,凤凰喜欢住什么窝,是应该事先搞清楚的。   不要以为人跟驴子似的,拴个萝卜,或者甚至于萝卜也不舍得,光狠抽鞭子, 它就跑快了。人对环境变动的反应不是象膝跳反射那样直截了当的。对此改革者 最好有充分心理准备。   谁是改革的参与者和决策者?   这涉及到改革的民主性问题。“谁的学校?”“谁做主人?”“谁的改革?” 公众在多大程度上允许领导“力排众意”,“敢为天下先”?有些改革者他老爱 把自己幻想成忍辱负重拯救世界的孤胆英雄,好象功劳可比总设计师,可是人家 的目光是远大地,群众基础是广泛地,老百姓是支持地。   这里还涉及判断是非的策略问题。抛开民主原则不提,仅仅为了效率,我们 问,面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反对质疑的声音(或曰“阻力”)的时候,改革者要 不要听取意见?如果很多人表示怀疑或反对,这些人还都不是傻子,就该考虑到 底是不是自己错了。这方面北大还是认真的。当初就没人问过我有没有意见。   退一步说,群众也许思想不够先进,没资格被代表,但是如果多数人不开心 对改革有什么好处?充当我们学科带头人的老教授,也算颇善于在体制内周旋, 就公开说学校这样样搞法伤透了人心,就是他带头用“对策”应付上头的,跟我 们就这么讲,“无非就是撤我的职,我快退休了,还怕他!”搞的干事的人郁闷, 就能多出成果了?    改革从哪里下手   改革是系统工程,这话是个中国人都会说。一说改很多人就盯着学校行政后 勤系统,这是群众智慧和呼声,领导应该考虑。有人说我知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是下策,但改哪总比不改好,这不是好理由。重大的改革牵一发动全身,虽然中 国没有追究历史责任的习惯,还是应该谨慎点。下面通过我校人事流动制度的僵 化谈谈恶制度的危害。   在高校呆过的都知道有“服务期”这个东西。又一中国特色词汇。这是个合 同不是合同命令不是命令的怪胎。我们的“服务期”是这样签的。新丁一报到, 首先到人事科领一张发黄的油印纸,上面有几行字,说明本人愿意在该校服务若 干年,一般5年,提前离校则按年交纳未完成的部分的“违约金”。(没说学校 炒人是不是也向个人付“违约金”)这个数字年年涨,因校而异,一般是每年数 千。院系党委书记签名,本人签名,就算卖身了。   我怎么都想不通。学校要的是不是人才,我还没开始呢,你怎么知道我行不 行?逐年签不是更合理吗?看来看去这种规定都是以限制人为目的,人事档案也 是干这个的。改革以后,新聘任合同签好以后,原先的“服务期”没人提了,但 是到关键时候,它准跳出来“服务”,比如辞职的时候。我没打听服务期兼聘任 期间辞职是否要双重赔偿,因为,我想离开的时候,根本就不打算辞职。--就 凭你那态度!   既然没啥可干的那就读书去吧。我申请留学那会政策没有如今宽松,为省麻 烦一般通过学校外事处办有关证件,作为“公派”人员留学,条件包括:工资奖 金缓发;交纳若干万押金;留学回来续若干年“服务期”;向对方学校上缴奖学 金的10%-20%,视职称而定;上述规定写入协议并经过公证,(“服务期”倒 是不用公证)违反规定者押金不归还,并处以某数额的罚金,也是以万计算的。 同样只有乙方的责任没有甲方的责任,只有用于乙方的罚则没有用于甲方的罚则。 人事处办公室坐着位女士查看国外学校的OFFER LETTERS上面的¥后面的数字, 其他内容看样子她是不懂的。辞职自己找门路也可以,只要院系领导同意,人事 处马上给办手续。结果是系党委书记(而不是系主任)一口回绝,最后我说出辞 职到山区扶贫的话都不批。不怪快退休的老书记,但情况就是这样,校级管理层 不留人,系级管理层拿不出条件来留人。   不知道这些条条框框的目的是什么,只想问:教员到底还是不是个普通市民? 连跳槽和办证的权利都没有?   原来定下的规矩烂不是现任领导的错,老拿出来恶心咱们就不对了。这些规 矩,对谁都没好处,纯粹是损人不利己,该走的也就走了,该赖的也都赖了。而 且你恶心下面的人,传达的是怎样一个负面的信息?最后不该走的也走了。又不 是涉及党纪法纪的重大原则,都是土政策,怎么就没把它们改革掉?    人人都知道中国凡存在官僚制度的地方都存在办事难的问题,所谓“门难进, 脸难看”。近年来的变化我们都看到了,比如各级衙门纷纷要“以人为本”,都 在逐步改进服务,只要不打算跟工作人员交朋友,脸难看一点无伤大雅,毕竟正 事办成了。高校里面也有变化,总的来说是朝好的方向变,幅度上存在各地区各 校之间的差异。现在的都不是几个大姐在办公室聊大天磕瓜子那种很表面的懒法, 现在柜台后面的人都很忙,非常勤勉地照章办事,程序不可谓不透明,都贴在墙 上网上公布的。管理人员引用起条款来底气十足,好象一透明就合理了似的。有 些时候真巴不得有关部门懈怠些灵活些。虽然我认为目前高校行政架构是种种弊 端的根子之一,个人来讲不指望教学同行政的地位在短期内摆正,只希望各行政 后勤部门本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精神,抽空把过时的荒谬制度收拾收拾,起码 不要扰民。在行政领导业务的框架内,很多改进还是有空间进行的。   不过要根本解决问题,我认为整个思路都要变。改革这个事情,好比说拉车 的马跑不动了,按照一般的道理,首先要检查它干吗跑不动了,哪里出问题往哪 里改。我认识的那种高校人事改革给人的感觉是这样,马脚给绳子绊住了,驾车 的人说结子太难解,先不解它。这个马拉不动是不是?不要它,市集上的马多的 是,另买一匹更吃苦耐劳更能忍的绑上,车也可以拉起来。这也是效率的一种吧。 以下就不是效率了:你看那西洋种的牧羊犬得过贝尔诺跑狗大赛金奖呢,国际承 认的,咱们卖了这3千的土马,买那3万的洋狗来拉车吧。   很多跟风搞变了味的聘任制的学校,就跟眼下某些私人企业一个德性:我就 这条件,你爱干不干,后面在排队呢。不错,市场经济了,“劳动力”改叫“人 力资源”了,但是人的知识才能不能完全象石油大豆一样被卖来卖去。不论贵贱, 人不能衣食无忧了就卖身,他还想活得有尊严。个人的才干不是单为了在市场上 出售为雇主服务的,一个人还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作为知识摇篮的大学, 它的价值难道不是在个人的价值实现中体现出来的吗?现在据说正在酝酿公民课, 作为社会缩影的大学,打算向学生展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样板呢?往深处想想, 不知道这个叫做官本位的结子的另一头,是不是系着一个叫意识形态的炸弹……   是是,大家都知道症结在哪,大家都理解领导难当,体制内没有很多回旋余 地。可是原先的破房子如果一根钉都不敢拔,你也不碰我也不碰,破房子何年何 月才能倒呢?光拿房子里的穷人折腾,指责他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好吃懒做,也 不想想谁住在这房子里早晚都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好吃懒做,那不是好汉。就目 前的条件,说白了手中有权的要尽量钻坏体制的空子,为你荫庇下的人谋解放, 实际上也是谋效率。不要把该拆的对象搞反了。谁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一小步,历 史一定会给他记上一笔。   为了中国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一定要有无限的韧性耐性,小不忍则乱大 谋,郁闷化不成力量。体制改革是一点一点来的,我们要象蛀虫一样钻下去,坚 持不断地钻下去,旧的大厦终将倒塌。   忽然想到个主意。建议所有即将准备改革的校长书记们,*运用现代教育管 理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做以下几个课题,“我校学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调 查”,“我校教师科研能力低下的深层分析”,“我校教学工作滞后于社会发展 的经济学探讨”等等;整理以上数据总结成一篇“个案研究:论中国高校体制改 革应当尽快实行”,改革不成反着写也可以,结论部分改改,题目换成“缓行”。 有学术帽子的可以亲自做,没有的可以组织其他人做。如此,无论改没改,文章 先出来数篇,如果做得好,于国于民于集体个人皆有利。以国际流行研究方法探 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问题,这种研究在洋人那也有市场,一不小心就走出国门了。 有没有人肯做? (XYS200308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