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让人看不懂的工程院院士评选结果   作者:一家之言   昨天新科工程院院士名单出炉了,至少医药工程学部的结果让我这个后学晚 辈很吃惊。两位水平较高的香港科学家严秉泉(香港中文大学外科系讲座教授) 和袁国勇(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主任)分别在第一轮和第二轮落马。其他落选者 的水平,鉴于我目前在中国国内工作,不好对医药圈子内的人的水平品头论足。   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至少这些结果可以做个存档数据。在这里,我只对还 听过几次名字的两位专家的论文情况调查了一下。其他的人知道的更少,也不去 谈了。但下面的论述决非针对这两个人,而是工程院院士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 题。   刘昌孝,61岁,天津药物研究院工作。天津药物研究院的网页上没找到他的 资料。但是根据沈阳药科大学客座博士生指导教师的介绍 (http://www.grs-syphu.com/zhaosheng/daoshiminglu2.htm)。他的专业是药 物分析,研究方向为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以前在新语丝发表的“检索一下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候选人的论文” 一文中(见 http://xys.dxio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2/gongchengyuan7. txt) ,该文作者在PubMed中查到的刘昌孝作为第一作者文章3篇。但该文中没 有列出文章标题和作者,我把它列在下面:   Liu CX, Xiao PG. Recent advances on ginseng research in China. (Review)   J Ethnopharmacol. 1992; 36(1):27-38.   Liu CX, He WG. Leukogenic effect of complex indigo powder.   J Ethnopharmacol. 1991; 34(1):83-6. Erratum in: J Ethnopharmacol 1992   Zhang ZL, Wen QZ, Liu CX.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of astraglus root.Apr;36(2):183.   J Ethnopharmacol. 1990; 30(2):145-9.   其中第一篇是综述,是他和另一名现在也是工程院院士的肖培根合著的。   那么,他用中文发表的文章是怎样的呢?网上有清华同方做的CHKD期刊全文 库,收录了1994年以来医药卫生领域杂志论文372319 篇。应当能比较全面反映 作者在1994-2003年发表文章的水平。共计34篇,请看:   小鼠注射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的药代动力学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03期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药代动力学的实验方法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10期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第四军医大学学 报 2002年12期   艾普斯特在大鼠和犬的药代动力学 药学学报 2000年10期   甘氨双唑钠在大鼠和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药学学报 2000年 10期   乙氧苯柳胺的测定及其在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学学报 2000年 01期   反相HPLC测定人血浆中阿尼西坦的代谢物 中国新药杂志 2000年 04期   辅酶Q_(10)片的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0年 01期   阿昔洛韦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中国新药杂志 1999年06期   盐酸普萘洛尔缓释片与常释片的生物利用度比较研究 药学学报 1999年08期   美国新药研究开发与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概况 中国药学杂志 1999年 11期   奥拉西坦在大鼠和小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学学报 1999年 02期   两种奥拉西坦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 1999年 07期   酮洛芬缓释片与常释片在健康受试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 药学学 报 1999年07期   缓释制剂的药物动力学原理及其评价 天津药学 1999年01期   药物修饰释放剂型的体内评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999年03期   伊曲康唑的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999年 02期   盐酸多塞平乳膏人体透皮吸收试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999年 02期   阿奇霉素的测定及其在Beagle狗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 与治疗学 1999年02期   辅酶Q_(10)片的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999年 02期   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的药物毒代动力学问题 中国临床药理学 与治疗学 1999年02期   重视计量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正确应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999年 02期   两种氧氟沙星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8年 06期   双氯芬酸缓释片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英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998年03期   食物对两种桂利嗪胶囊人体生物利用度的影响(英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 与治疗学 1997年04期   FDA药物体内生物等效性指导原则介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997年 01期   关于生物等效性检验中受试者例数的确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1997年02期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人体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评价 中国临床药理学 与治疗学 1997年01期   萘普生缓释胶囊与普通片在健康人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比较 中国临 床药学杂志 1997年04期   关于药物动力学参数符号规范化的建议 中国药学杂志 1996年06期   常咯啉在实验性心律失常狗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分析 药学学 报 1996年09期   萘普生钠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 1996年05期   1993~1994年新化学实体药物研究开发的分析 中国药学杂志 1995年 11期   布洛芬缓释胶囊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 中国药学杂志 1994年 05期   如果说文革时期和文革以前,我国科学家没有办法往国外投稿,所以只能用 中文文献衡量他们的水平的话,那么文革以后这种情况已经不复存在。直到1994 年这么晚的时间和以后,如果院士们还是在国内呈英雄,是否有点…那个呢?   “检索一下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候选人的论文”一文中对另一位现 在是新科院士的李连达(68岁,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在PubMed上发表的论 文检索结果为0篇。坦率地说,这一点不出我的意料,因为他是中医学科的。而 中医学科尽管这两年来也开始嚷嚷走出国门,但却从没真正走向过世界。而这些 应当由院士来承担的和世界对话的工作,看来他们也没做好。   这位李院士的背景究竟是什么?由于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和中医研究院西苑医 院的网页上找不到,所以让我们来看看超星数字图书馆专家学者文库登载的他的 简历:   李连达,男,生于1934年7月。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分配至 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230篇,主编 及参编著作17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甲级奖及各级科技 成果奖20项。1999年被评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中药奖,现任中国中医药研究院首 席研究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及保健食品评委会委员 等。从事医疗工作47年来,为继承发扬中医药学、促进中西医结合、推进中医药 学现代化及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江泽民主席的亲自接见,并 给予很高评价。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常务委员,我国著名药学专家。 于1997年主持并通过对国家抗癌新药“珍香胶囊”在国家卫生部保密品种审评委 员会审评,作为保密品种立项受理。并多次负责“珍香胶囊”的新药审评工作。   那么他在CHKD期刊全文库的检索结果如何呢?是22篇。   治疗冠心病中药新药药效学试验要求(建议修改稿) 中药新药与临床 药理 2003年01期   心肌细胞移植现状综述及中医药在此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3年02期   专家论治非典 天津中医药 2003年03期   再论中药处方的评价标准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3年02期   中国小型猪心导管介入冠状动脉栓塞心肌梗塞模型的建立 中药新药与临床 药理 2003年03期   展望中药在心肌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 03期   中国保健食品的优势与发展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05期   用药物经济学设计帕金森病治疗方案 医药经济报 2002/06/12   中药处方评价标准的探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0年04期   评《中药新药药效学研究指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0年 01期   中药现代化与走向世界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8年02期   积极开展中药毒理学研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7年04期   通窍活血汤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6年04期   中西医结合与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年 05期   呕立舒口服液主要药效学研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5年03期   参芪强身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5年 04期   努力提高中药新药研制水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5年01期   活血化瘀经典古方对家兔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年08期   试论中药与西药之异同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4年04期   地奥心血康对犬心肌缺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1994年03期   地奥心血康对麻醉犬及清醒兔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中国新药与临床 杂志 1994年03期   关于非典型肺炎的防治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06期   比刘昌孝更有意思的是,他的论文中有很多不象论文,例如:   专家论治非典,天津中医药, 2003年03期   关于非典型肺炎的防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06期   如果这也叫做论文的话,实在是中国院士的悲哀。   最后,在来看看这位身为政协委员的李院士对中药与西药的不良反应的绝妙 评述(http://www.cppcc.gov.cn/rmzxb/jkzk/200312240030.htm,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办公厅-----李连达:为中药说几句公道话 ):   “中药与西药的不良反应是有很大区别的:西药多为化学纯品,成分单一, 作用和毒性都很强,中毒靶器官集中;中药多为复方粗制剂,作用缓和,毒性较 弱,但中毒作用复杂,常为多器官受损。其实中药比西药的不良反应要小得多, 我们完全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放心地使用中药。至于为何近期对中药不良反应的 报告比过去明显增多,李教授表示,主要是由于不合理使用造成的。”   由“西药作用和毒性都很强,中毒靶器官集中”和“中药毒性较弱,但中毒 作用复杂,常为多器官受损”,如何推理出“其实中药比西药的不良反应要小得 多,我们完全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放心地使用中药”?靠的是什么?靠盲目的信 任吗?其实中药的疗效问题远远超出本文的讨论内容,而且本人的研究经历使本 人认为中药需要去粗取精,既不是全盘接受,也不是一概否认。但是,李院士 的宏论在逻辑上却缺乏合理性。如果中国中医研究员的首席研究员的逻辑思维就 是这个样子,让我们对中药现代化怎么有信心?   网上对两院尤其是工程院的批评已经不少。其实,工程院和各位院士倒不必 对此耿耿于怀。有人批评毕竟说明有人重视。如果有一天专业人士已经懒得提工 程院院士的事,那才是真正的悲哀。不过这次评审结果似乎再次让人疑惑院士们 组成的小圈子的公正性和学术评价能力。国家的一等奖可以多次空缺,那么院士 水平不够,至少可以采取不增选或少增选的方式。   下面列出最终浮出水面的医药工程学部院士,和经过第一轮淘汰得到的候选 人名单,供大家玩味。   新当选院士:   刘志红(女) 44 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刘昌孝 61 天津药物研究院   李连达 68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陈赛娟(女) 5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血研所   项坤三 67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郝希山 57 天津医科大学   戴尅戎 68 上海二医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第二轮有效候选人名单:   1 马廉亭 66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2 王红阳(女) 51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3 王爱霞(女) 7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4 王海燕(女) 6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5 王智彪 44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   6 朱大元 65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7 刘志红(女) 44 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8 刘昌孝 61 天津药物研究院   9 李兰娟(女) 55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0 李连达 68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11 杨伟炎 66 解放军总医院   12 吴清玉 51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13 汪 垣(女) 63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 学研究所   14 汪仕良 68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15 汪忠镐 65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研究所   16 张伯礼 55 天津中医学院   17 陈家祺 65 中山大学   18 陈赛娟(女) 5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血研所   19 金少鸿 56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0 周宏灏 64 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21 项坤三 67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2 郝希山 57 天津医科大学   23 袁国勇 46 香港大学   24 徐建国 5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25 萧树东 7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26 彭淑牖 7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7 蒋次鹏 69 兰州医学院   28 韩德民 5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9 薛京伦 68 复旦大学   30 戴尅戎 68 上海二医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XYS2004010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