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丘成桐:中国数学家当走新路   (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安然)   庞加莱猜想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歌德巴赫猜想。陈景润并没有完成哥氏猜想, 但现在,中国科学家在庞氏猜想的证明上或许已经登顶了   自从1966年5月陈景润将歌德巴赫猜想证明到(1+2)以来,整整40年,中国数 学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大众的关注。   6月21日晚,丘成桐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有关“庞加莱猜想”的专题演讲。 这位华人数学家的演讲吸引了满场千余名听众,其中包括坐在轮椅上的著名物理 学家斯蒂芬·霍金。这是丘成桐在半个月前宣布中国数学家“彻底证明了庞加莱 猜想”之后,首次在公开场合对其进行阐释。   此时,中山大学教授朱熹平和美国里海大学教授曹怀东并肩坐在听众中间, 会场内并没有多少人认出这两位年轻的数学家——自从“破解百年数学难题”的 新闻爆出以来,作为直接从事这项研究的主角,他们在媒体的追逐下始终保持着 低调。   作为对庞加莱猜想的证明做出贡献的主要科学家之一,57岁的丘成桐是哈佛 大学教授,也是惟一获得过国际数学界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被称为数学界 的诺贝尔奖)的华人数学家。自从“完整证明庞加莱猜想”的论文发表在丘成桐 任主编的《亚洲数学期刊》上以来,他“力挺”朱熹平和曹怀东二人,称他们的 工作“是一项大成就,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   对此,国内媒体普遍反应热烈。而与此相对照的是,迄今为止,国外主流媒 体对这一成果却鲜有报道;国内数学界对中国人在证明庞加莱猜想上的贡献也传 出不同看法。   6月22日,丘成桐在北京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中国人的贡献不少于 整个工作的30%”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说庞加莱猜想的完全证明是一项大成就,比陈景润证 明歌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   丘成桐:庞加莱猜想是数学史上最伟大的问题之一。一个世纪以来,我不相 信会有任何一个著名的拓扑学家、几何学家没有考虑过这个猜想的解决。   这项数学研究对广义相对论和宇宙、黑洞的研究以及实际的工程学应用等都 可能有着深远影响。在解决整个问题的方法上,它跨越拓扑学、几何学和微分方 程等数学领域里的三个学科,它的重要性和难度都是相当高的。   对于这么一个重要的问题,无论是谁,哪怕在其中做了很少的一部分贡献, 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而对于这么一个数学难题,中国数学家不但懂得怎么证 明,而且对它有真正的贡献,这个贡献在中国数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歌德巴赫猜想的重要性比不上庞加莱猜想。它是一个比较孤立的问题,若单 纯解决了这个问题,对其他问题的解决意义不是很大。当然,在那么艰苦的条件 下,陈景润能做出那样的工作也是很不错的,但是他并没有完成歌德巴赫猜想的 证明。实际上,陈景润的工作当时被夸大得很厉害。   中国新闻周刊:你说过,“庞加莱猜想的证明,是建立在美、俄等国科学家 工作的基础上的,就像盖大楼,前人打好了基础,最后一步‘封顶’的工作是由 中国人来完成的”。请问,如何评价中国人在此项工作中的贡献?   丘成桐:国内的有些数学家,好像觉得中国人做的总是比人家少,这是很不 幸的想法。汉密尔顿(美国著名数学家)是整个理论的创始人,我之所以找汉密尔 顿出来进行评价(丘成桐在其演讲中播放了汉密尔顿一段最新谈话的录像——编 者),就是要让他告诉中国的媒体,中国人的贡献并不少。中国的数学家总共有 五六个人参与了这项工作,除了朱熹平和曹怀东之外,还包括我本人、李伟光、 施皖雄和郑绍远等人,其中,我和李伟光等人的工作分散在各部分当中。我相信, 中国人的贡献加起来应该不少于整个工作的30%。可以说,庞加莱猜想的证明, 是30年来做几何分析的数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人在这方面的工作绝对是可 以抬起头来,不用觉得害羞的。   中国新闻周刊:根据公开的报道,国际上还有其他数学家在开展类似的工作。 其中,有的人已经将论文草稿贴在了网站上。还有参与其中的数学家说,究竟是 谁证明了庞加莱猜想,最终可以做出判断的是数学界。您对此作何评价?   丘成桐: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迄今宣布已经两个月了,假如你有一个文稿的 话,你早就发表了,因为你要竞争嘛!有两个数学家,叫做布鲁斯·克莱纳和约 翰·洛特,他们一听朱熹平和曹怀东有了(文章),5月24号就赶快在网上发了一 篇文章。在网上虽然不算正式发表,但至少我们晓得有啊。   而另一组数学家 ——摩根和田刚,他们说自己的文章也有了,可是到现在 已经两个月了,假如有,为什么不发表?他们说,自己有400页的文稿已经交到 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了。我在(今年)4月底问这个研究所的所长,他叫卡尔森, 他说没有这个manuscript(文稿),只有一个introduction(绪论)。   “那几位院士如果在一年之内全部看懂论文,我愿意送给他1万块钱”   中国新闻周刊:汉密尔顿教授在最新的谈话中评价说,曹怀东和朱熹平在前 人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关于庞加莱猜想证明的一个完整与详细的叙述”。同 时他又说,他将在与其他数学家继续讨论之后,“希望在毫无争议的前提下正式 公之于世”,这是否意味着曹怀东和朱熹平的工作目前还不能被确认为最终的结 果?   丘成桐:汉密尔顿先生已经看过曹怀东和朱熹平的文章,他基本上是认可了 的,但是有些细节他还需要验证。我觉得这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应有的态度。看 完这篇350页的文章大概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估计到今年10月或11月会有定论。 据我所知,汉密尔顿最近正在花工夫看这篇文章。实际上,在几个月之内,真正 能读懂这篇文章的人,在全世界也不会超过10个。   中国的媒体很奇怪,总认为只有权威才能做这样的工作。我可以告诉你,一 篇论文的发表,首先,期刊主编很重要。我是这本期刊的主编,也是这方面的专 家;另外,这篇文章已经经过多位审稿人审阅。所以,我觉得,朱熹平和曹怀东 的工作是没有问题的。我宣布这个结果,是胸有成竹的。当然,如果汉密尔顿能 够再加上一句(评价)的话,那样最好。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看待中国国内的数学家对此项研究成果的评价?   丘成桐:中国本土的数学家,除了朱熹平和他的学生陈龙兵以外,目前没有 人懂得这个证明。这个证明和传统的拓扑学无关,所以有的媒体找到国内的拓扑 学专家来做批评,这是不切实际的。   我看到网上有人说,如果(国内对这篇论文批评最多的)那几位院士在一年之 内能够看得懂的话,我愿意悬赏1万块钱。对于这个说法我觉得很好笑,这句话 原本不是我说的。不过,现在我也不否认,如果那几位院士能够在一年之内全部 看懂的话,我愿意送给他1万块钱。   中国新闻周刊:据我们观察,国外媒体对朱熹平和曹怀东的研究成果,迄今 没有进行更多的报道,如何解释这种反应?   丘成桐: 2003年,《纽约时报》曾经报道过“庞加莱猜想的证明已经完成, 没有问题”。可是事实上,这个证明还没有完成。为什么其后的三年多,全世界 还有那么多人想证明它?这就说明其中还有一些困难的问题。三年后这些问题的 解决才由曹怀东和朱熹平完成。对于这个结果国外媒体也很关注。不过,他们这 一次(对这个问题的报道)比较小心。《纽约时报》有记者在这里,他们已经采访 过我,也打算再做报道。   中国新闻周刊:您能否对中国国内数学学科发展的情况,及其在国际上的地 位做一个评价?   丘成桐:中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华罗庚先生的带领下有一批数学家,当 年大概有八九个人,基本上属于世界上第一流的数学家。可是 “文化大革命” 的到来,把整个的气氛都打乱了。华先生当年愿意学新的方法,也愿意发展自己 的方法,做了很重要的工作。后来,当年华先生所用的方法、想法,基本上已经 用尽了。包括陈景润本人在内,我也跟他谈过,在歌德巴赫猜想之后,他没有办 法在数论上学到新的方法。   所以,40年来,中国数学家不走新的路,不学新的方法,跟华先生当年的风 气差得太远。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数学界不能自力更生,完全是走一条功利的路 线。加上近20年来,大量人才的外流,中国在数学方面没有取得很好的成就。   这一次朱熹平所做的工作非常值得鼓励,所以我愿意宣扬一下。实际上,主 要就是为了提倡一种献身科学的精神。坦率地讲,如果我不做这个事的话,朱熹 平的贡献就会被埋没,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研究数学,更重要的是大脑, 而不是办公硬件”   中国新闻周刊:数学作为一个纯基础的学科,可不可以认为,它是不会直接 产生经济效益的?   丘成桐:怎么能这样认为呢?比如说,在国外,很多数学家直接参与操作金 融方面的计算。再比如,很多数学家进行保险的计算,如计算中国保险业的零售 额有多少。此外,在工程上,也有很多数学家参与计算,数学家的这些活动绝对 都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我有个数学家朋友,他在美国完全用数学的方法去投 资,很成功,去年一年赚了 117亿(港币)。   老百姓有一个完全不正确的观念,认为数学是离现实生活很远很远的,是很 间接的,这也许是因为他们经常听陈景润的故事。你看我是(像陈景润)那样的吗? 小说家有意无意地把陈景润写偏了,事实上他也不是那样的。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数学研究的手段和从前相比有什么不同?计算机对数学 研究有帮助吗?可不可以说,数学是一个很省钱的学科,因为它的研究工作看起 来不需要使用更多的材料、仪器、设备等?   丘成桐:数学研究在手段上和从前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需要你更用功、 看更多的东西。计算机对于数学研究有帮助,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靠 脑子想。   数学研究的确很省钱,不需要很多的投资。在中国,国家的投资都被用来盖 大房子,办公楼越盖越大,硬件方面发展得很厉害,有的办公楼里连红木家具都 有,可是软件方面不行。实际上,很多国外的研究所外面看起来很难看,可是里 面有最好的人才,人家重视的是软件。 (XYS2006090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