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警惕研究生教育中的“注水现象” 尹连根 新语丝比较关注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乃我高等教育之大幸。这里,我也 不揣浅陋,置啄其中。我觉得,不能孤立地就研究生教育谈研究生教育。研究生 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些社会问题的折射。 首先看研究生数量。 记得八十年代中期,全国硕士生也就招两三万,而录取比例一般在三四个比 一。那时,面对刚被正名的物质利益,压抑已久的逐利动机使得人们都一门心思 地忙于以短平快、捞一把就走的形式积聚财富。那是个基本上可以说谁胆大、谁 有钱的时段。读书的意义虽已被 官方屡屡强调,但其看得见的现实价值并不明 显。于是,一般地,人们在心急火燎地充其量坐完四年大学板凳后,便一头扎进 钱海里扎猛子去了。读完四年已属不易,而况读研乎?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各项“挣钱”制度的日趋规范,和挣钱的理性化成分日 益显现,知识的价值便随之水涨船高。在自觉不自觉地对挣钱能力的反思过后,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在组合生产要素以达到利润最大化方面的价值,从而越来 越认识到知识与挣钱能力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是个体的觉醒;另一方面是社会, 即用人单位的觉醒。在这样的背景,也就是,社会需求导向这根指挥棒的导引下, 社会对学历要求趋高,读研热开始升温。再加上客观经济欠佳,买方市场的形成, 就业政策的改革,都使得找一份如意的工作越来越难。这又使得不少大学生宁愿 再呆在学校几年看看大势走向。于是,研究生报名人数越来越多,招生规模不得 不一扩再扩。 但面对扩大的招生规模,相应的研究生教育配套好了吗?这个问题实际上已 关涉到研究生的质量了。 坦率地说,面对激烈的读研人数,研究生教育准备是很局促的。比如,招生 人数。计划内很有限,怎么办?拼命地拓宽计划外空间。对于学校来讲,计划外 (委培、自费)招生费这笔可观的费用岂能小觑?招进来再说。还有就是跑硕士 (博士)点。跑下来就是资源,就是财富。再有就是导师。一方面大力增批新导 师;一方面原来甚至是两三个导师每年带一个研究生的,现在倒过来成为一个导 师每年带三四个,甚至最多的有一年招近十个的。可以想见,有限的教育资源储 备被大量稀释,这样的研究生教育的教育质量不下降才是怪事。 再具体看看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而科研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导师在方法论上的指引。那么,我们现在的研究生导师究竟又有多少人具备了这 种指引素质? 非文科领域情况,笔者不甚了了。就笔者所在的文科领域,其实不少导师的 指引素质是成问题和值得怀疑的。我以为身为导师,至少要有一览众山小的学术 境界。这里并不是说既为导师非有惊世骇俗之著不可,非为学术巨擘不可。而是 说,至少应该是站在学术前沿,知道哪些研究领域有发掘价值,而哪些领域是死 胡同,凡此种种了然于胸的人。否则,你自己都眼前一抹黑,凭什么来引导学生 去开掘? 记得在校读书时,理科研究生常瞧不起文科研究生。想来确实有点道理。至 少人家理科研究生是在一个国际学术平台上跟人家对话的。是通过踏踏实实的实 验、大量的数据来说话的。而文科呢?除少数学科外,大都小家子气,上不了台 盘。在国内小打小闹尚可,一置身于国际学术平台,想必马脚顿露。 其实,身为文科领域研究者,欲一览众山小,恐怕不能缺少两种能力:一跟 国际同行对话;二跟其他学科对话。若以此为尺,想必文科领域一大批导师会成 为南郭先生,不得不挂冠而去。 那么,研究生导师的学术引导能力值得怀疑,是孤立的现象吗?当然不是。 实际上是整个文科领域学术水平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状况在研究生教育中的表 现。学术腐败,学术研究不规范,没有学术独立性的趋时趋势性文字、随感式文 字过多过滥,以及学术评估体系的缺失,等等这些文科学术研究中所存在的阴暗 现象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样,一方面是注水的学生规模,一方面是注水的学术环境。在这样的背景 下,研究生教育水平怎么可能不出问题,不下降,不有反思的余地? 而放在整个社会背景下来看,我们能说被“注水”的又仅仅是研究生教育? 也许处在转型中的社会都难免这种鱼龙混杂带来的阵痛,都难免会产生这样 一种短视、浮躁和急功近利甚至可谓饮鸩止渴的社会心理。 我们应该关注研究生教育,因为某种程度上,这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 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