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电脑通讯(双周刊·日本)·★·★·★·             DONG BEI FENG              东    北    风             ·==·第65期·==·     1998年3月25日发行  1994年12月27日创刊   COM(China Online Magazines)编辑部出版 ======================================================================== 本期目录(com/c1998/03b-gb.txt) ======================================================================== 新闻摘要●····························巫 丹 见仁见智●关于精英回国工程的建议(二)··············赵 辉 体育世界●戴拿斯杯中日战评····················曲 义 文学苑地●她和他·························龙丽华 妙语明言●朋友··························三 毛 长篇选载●宁玛的红辉·······················陈晓东 信息留言●网上研讨会通知·····················程京德 ======================================================================== 【新闻摘要】 ★中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高票任命朱(金容)基为国务院新总理。朱(金 容)基从1991年4月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展现了他在经济问题上的才智,不仅 把中国在1993年出现的经济过热和惊人的通货膨胀控制下来,使中国经济“软 着陆”,而且此后连续几年使中国取得“高增长、低通胀”的骄人成就。对于六四 事件他表示了“最近几年党和政府的历次会议,都作出了正确的结论,这个结论是不 会改变的!”的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任命名单: 国务院总理:朱(金容)基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钱其琛、吴邦国、温家宝 国务委员:迟浩田、罗干、吴仪(女)、司马义·艾买提(维吾尔族)、王忠禹 国务院秘书长(兼):王忠禹 外交部部长:唐家璇 国防部部长(兼):迟浩田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盛华仁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女) 科学技术部部长:朱丽兰(女)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刘积斌 李德洙(朝鲜族)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公安部部长:贾春旺 国家安全部部长:许永跃 监察部部长:何勇 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藏族) 司法部部长:高昌礼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 人事部部长:宋德福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 国土资源部部长:周永康 建设部部长:俞正声 铁道部部长:傅志寰 交通部部长:黄镇东 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 水利部部长:钮茂生(满族) 农业部部长:陈耀邦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 卫生部部长:张文康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 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 ★山西省法院经过公开审理,3月11号对四起生产、销售有毒假酒案的六名犯罪 分子判处了死刑。据报导,农民王青华等人将甲醇加水勾兑成散装白酒售出,造成 朔州、灵丘等地数百人饮用后出现中毒症状,其中26人死亡。 ★海协会3月11号再度致函台湾海基会,重申为进一步扩大两会的交流与接触, 该会愿意邀请海基会「适当层级人员」率台湾经贸或文教、学术界有关人士,组团 去大陆参观访问或举办研讨会。据了解,这是大陆海协会首次提议将两会主导恢复 交流的项目,界定在经贸、文教、学术等领域,这将使得两会恢复交流的进程逐步 明朗化。 ★中国足球协会最近作出决定,尽快为国家奥林匹克队聘请一位外籍主教练,同时 选派一批教练员赴德国留学。据悉,国奥队的外籍主教练人选正在积极物色之中, 4月底大约能确定。助理教练将由中国教练员担任。届时,这个教练班子将与英籍 教练霍顿等国家队教练一起,组成国家队教练组,全面负责国家队和国家奥林匹克 队的训练。4月18日,由德国足球协会专门为中国教练员举办的培训班将要开课 ,届时有9名中国教练员将在德国学习足球理论、观摩比赛、考察足球俱乐部,而 后赴法国观摩世界杯赛。 ★外交部长钱其琛12号在记者会上宣布,他将辞去外交部长职务。原任外交部副 部长的唐家璇获得中国九届全国人大高票通过为新任外交部长。钱其琛仍为新组成 的国务院中任主管外事的副总理。唐家璇历任对外友好协会副处长,驻日本大使馆 二等秘书,一等秘书,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驻日本大使馆公使级参赞、公使,外 交部部长助理。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近日透露,中国正在进行月球和火星探测的工程可行性研究 ,并将在下个世纪积极开展深层空间探测。在时机成熟时,中国将发射小型月球探 测器。此外,中国将在回收式卫星的基础上,研制出其它类型的宇宙飞行器。另悉 ,专营航天运载器、航天器等各类航天产品的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已形成了完整成 套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和试验体系。这家拥有一万名高级专业人员的企业在 卫星回收、一箭多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等航天技术的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前 列。                         本栏编辑:巫 丹 ======================================================================== 【见仁见智】 编者的话:下面是香港「华人」月刊的供稿,欢迎各位读者对下文发表自己的意见 或展开讨论。           关于精英回国工程的建议(二)                         赵 辉(美国)   笔者曾在《华人》月刊一九九八年第一期(东北风第64期),谈到「海外精 英回国工程」(简称「精英工程」)的初步构想,由于限于篇幅,不及详述。利用 「再谈」的机会,对工程的先决条件、前期准备和实施步骤提出一些政策设计和建 议。         前提──赋予职责大于金钱和荣誉   首先,「精英工程」的成功与否存在一大先决条件,即能否在不远的将来,在 中国上下形成信任和理解留学人员的政府行为。这种政府行为的关键,不在于政府 的豪言壮语、资金投入和组织参与,而在于政府行政职位的释放。众所周知,目前 中国政府对吸引海外留学人才的回归,可谓用心、用力、用钱之至,可是见效甚微 。例如,过去二十年来,留美学者仍占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他们 的回国率只有百分之十五点四。其中大多数回国服务者没有获得美国博士学位,而 且年纪大都超过五十五岁。所以,无论就人才的质和量,今后中国吸引留学人员回 国的重点应该在美国。   目前,旅美学者中有一个流行的观念,即回国的一大目的是能做在海外不能做 的事情。而回国任教、研究或做生意大都不存在这种比较优势,只有回国担任各类 研究、教学、企业和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才能对相当部份海外学人产生真正的吸 引力。目前在海外真正学有成就的大陆精英,大都是五十年代出生,他们的血液里 难免存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基因,而且希望济世报国。尤其是,他们在出 国前,大都担任过各种行政工作,通过多年在海外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科 学管理的经验。这批中国大陆学人在海外几乎可以在任何领域游刃自如,并崭露头 角,但对国外的政界或高层管理阶层难以问津,可望不可即,由此严重影响他们在 海外的成就感。   所以,中国有关方面应该有的放矢,抓住留学精英的这一特点,将国家对留学 人员的信任落到实处。在当今中国,最能体现对留学人才信任的标志,不是金钱、 房子、设备和荣誉,而是赋予留学人员拥有一块在国内放手大干的自由天地,有职 有权。对此,需要形成全社会的政府行为,可以集「权」和「职」一身的政府部门 ,释放重要的行政管理资源,学习南朝鲜和台湾当年「空降部队」的政策,不需要 漫长的回国考察,在留学人员回国前就委以重任,充份予以信任。目前,以职位作 为吸引海外人才的主要投资,在经济成本上远远比直接的物质投资更为低廉和有效 。因为中国拥有极为丰富的行政职位资源,而且具有相当的的弹性空间,如部司长 助理、省市长助理、校长所长助理和厂长等,不受编制的束缚。所以,中国不能「 扬短避长」,用自己所短缺的资金、住房和技术,来与西方国家竞争人才。         互相协调──成立「中国海外人才开发集团公司」   一旦有了这些共识和前提,「精英工程」就有可能规划和推动一系列前期的组 织准备。其一,协调成立一个吸引海外人才的综合性机构。目前,介入海外人才吸 引工作的机构互相重叠,效率低下,包括国家教委、国务院侨办、人事部、欧美同 学会、外国专家局、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等八大部门,皆 设有类似的功能性机构,可谓「八龙治水」,互不协调。对此,笔者建议,应该尽 快成立一个由中国政府充份授权的公司型机构,具有独立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可由 上述八大部门共同派员(副部级)参与管理,由一位国务委员级或正部级官员兼任 主管,并可取名为「中国海外人才开发集团公司」,在各省市设立分公司。主要功 能是建立国内用人部门的「人才需求库」、扮演海外人才与国内用人单位的仲介, 及时向海外推出国内的人才需求信息,并协助海外精英回国后的创业。该机构的运 作必须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因为人才是一种「产品」,应该实行市场化管理,减 少非经济、非市场的行政性干预。   其二,以美国为试点,以使领馆所在的六大区域为基地(包括华盛顿、纽约、 芝加哥、休斯顿、洛杉矶和旧金山),成立和授权六大民间学术机构,在美国建立 人才信息库,进行必要的人才信息搜集、分类和反馈系统,并建立国内「人才需求 库」和国外「人才信息库」之间有效、快速的双向交流。同时,应出版在美国编缉 、发行的『海外人才月刊』,旨在保证刊物的时效、准确、高质和真实。   其三,利用现有的主要旅美学术团体的组织体系和信息网络,对各类人才进行 摸底、分类。各种专业学会是留美学人的一大创造,他们根据各自专业成立学术性 、民间性的组织、涵盖了主要的旅美精英。尤其是,经过多年的成功运作,这些学 会造就了一批有真才实学、公众威信、热心公益的领导人才和骨干。必须指出,「 精英工程」所应吸引的人才,不仅在学术领域具有相当造诣,更重要的是在海外有 威信、有号召力、有奉献精神的领导型、管理型人才。因为「精英工程」的最大优 势和特点是以点带面,最终达到全面开花的人才回归的集体效应。所以,发现和培 养留美学人的「领袖」,是「精英工程」成功的保证。   其四,确定「精英人才」的标准,宁缺勿滥。根据旅美学人的特点,参与这一 「精英工程」的基本条件需要包括: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在海外各大学、研究机 构和商业公司工作三年以上,而且优先考虑已获美国大学副教授职称或终身职、公 司部门经理等资深学者和专家,尤其要考虑候选人的社区、学会和募款等社会活动 的经验和业绩。为了帮助有关部门发现真正具有真才实学的海外学者,有关部门有 必要委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评选「海外青年国家科学奖」和「海外 青年国家社会科学奖」,其标准与目前在国内的「国家科学奖」类似,其水平仅次 于院士,这样既有助于发现人才,更为「精英工程」提供了候选对象。         工程的实施需要三大步骤   完成了上述前期准备之后,有关部门就需要将这一「精英工程」付诸实施。就 技术操作层面而言,工程的实施需要三大步骤。第一,广而告之。通过密集而有效 的文宣活动,向海外介绍和推广这一「精英工程」。除了公开的广告工作之外,更 重要的是以主要的人才目标,进行有重点的个别研究和接触,尤其应了解这些「重 点人才」的特殊需要和条件,便于进行个别谈判。一般而言,越珍贵的人才,越要 花大代价、大功夫予以争取,而且在关键时刻,有关高层人士的直接出面争取是非 常必要的。当初,没有周恩来总理的直接介入,原子弹之父──钱学森也就无法回 归中国。所以世纪之交的中共高层,需要恢复中国大陆解放前后与国民党和西方社 会「抢」人才、「争」人才的那种精神、意识和力度。   双向选择。一旦确定了一些候选人员之后,需要邀请他们直接回国考察当地的 各种硬件和软件的环境。对此,有关部门需要注重「感情投资」,不仅晓之以「利 」,更动之以「情」,而且有关国家领导人要亲自接见这批「候选人」,以示重视 。但是,这种「考察」必须是双向性,国内的有关部门需要组织正式和非正式的面 试,在公平和公正的竞争环境中,择优录用。   签订合同。决定了「精英工程」的人选之后,甲方的「中国海外人才开发集团 公司」与乙方的海外学者必须签订正式合同。这种合同的思路与目前国家公派留学 人员类似,派出去要有合同,请进来也需要法律规范,旨在明确「精英工程」人选 的权利和义务。在权利方面,应该允许这些人选自己建「庙」招人,鼓励他们在国 内设立民间的研究和教学机构,有关方面负责提供启动资金和行政建制的方便,也 提倡他们在各大学和研究机构内,另行设立这类独立的研究所和实验室,但经济上 是自负盈亏。也可以赋予他们某行政部门和企业的拥有实权的副职和助理职,专门 为本部门、本专业和本企业吸引海外人才回归。同时,他们拥有自主的经费使用权 ,鼓励他们向海外基金会筹款,原则上是自筹自用。「精英工程」人选的主要义务 包括:必须回国工作一年以上,根据需要与可能,可以延长;同时,一年内必须吸 引三名以上的海外人才回国工作;另外,在一年内,不得自由「跳槽」。   可以设想,如果第一年能够吸引一百名海外精英参与「精英工程」,在第二年 ,他们就能促使三百名新的海外人才加入,然后在第三年,四百名精英再各招聘三 名人才,那么不出三年,这一工程就能为国家吸引一千二百位海外人才,这是一种 「滚雪球」效应,人才的回归就将成几何级数增长。笔者对新世纪海外人才的大规 模回归中国,充满信心,乐观其成。                  原载香港「华人」月刊98年3月 ======================================================================== 【体育世界】         戴拿斯杯中日战评                                  曲 义   3月7日,是万宝路戴拿斯杯的终战日,东京连日来雨雪交加,当日又刮起了 这个季节罕见的大风,似乎预示观战人们随时可能会有不测风云。果不其然,在中 日之战前进行的韩港之战中,亚洲老牌劲旅东亚“大哥大”的韩国队,在国立竞技 场与弱旅香港队的对阵中,被这支国际杂牌军的顽强防守弄得束手无策,要不是终 场哨响前由港队自摆乌龙攻进一球,竟险被逼成平局。   中日的压轴战就是在这样的大气候及背景下拉开了战幕。赛前日本队的战绩是 两战两胜,而中国队是一胜一负。中国队要想夺得戴杯,需净胜日本队三球以上。 对于中日双方来讲,比赛的焦点似乎并不是谁获取戴杯,而是谁能获取这场比赛的 胜利。戴杯赛是中国队更换国家队主教练后的第一次正式亮相,虽赛前国家体委未 下达明确任务指标要赢谁或获得什么名次,但十强赛受挫的中国队迫切需要赢几场 球重振雄风,恢复自信。对韩一战的再次失利及对港一战的破门乏力,将中国队又 逼上了回国被千夫所指的绝境。主教练英国人鲍比·霍顿,这位不如施拉普纳活泼 ,倒也不似戚务生死板的前英国诺丁汉森林队的助理教练,要证明自己的指教能力 与其五十万英镑的年薪相衬,非得用计拿下这场比赛不可。   再观对手日本,在靠巴西人吕比须的冲锋陷阵及捡了韩国人一碗剩饭而侥幸取 得法兰西世界杯入场券后,似乎突然时来运转,居然接连取得十一场比赛的胜利, 连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队都在自家门口被日本队“摆平”。在国际足联的最新排名中, 据说日本队被破天荒地列为世界第九,连鼎鼎大名的世界劲旅意大利和西班牙队, 都不得不屈居之后。国际足联根据什么进行的排名姑且勿论,日本人突然觉得自己 身长增高了十几公分倒是事实。这次戴拿斯杯,日本人对中日之战的重视程度甚至 可以说超过了日韩之战,因为在马上要开始的法国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中,日本 队与阿根廷及克罗地亚等队分到一个小组。身材矮小的日本队,如何抵挡高快强的 欧美人的凶猛进攻,并在抵挡进攻的同时如何组织起有效的反攻成了一个重大的课 题。与中国队的比赛恰给日本人提供了一个检验自己抗冲撞能力的良机。中国队虽 不是能够与阿根廷及克罗地亚并驾齐驱的世界强队,甚至连亚洲超一流的强队都算 不上,但个个却是身高马大,能冲善撞,如果不是比踢足球而是比踢人,中国队无 疑早就冲出亚洲了。赛前日本主教练冈田对后防线苦思良久,几经筛选终于选出了 一套自认为非常稳定的阵容,日本后防诸将也深知此战关系到自己参赛法兰西世界 杯赛的主力阵容资格,丝毫不敢大意。   上半时中国队顺风,球似乎也顺,开场仅九分钟,就由黎兵攻入一球。失球后 的日本队大举反攻,但都被中国队的顽强防守一一化解。日本队的知名前锋三浦知 良,这位名气似乎比实力要高出数倍的队中主力,屡次将近在门前,踢正容易踢偏 难的射门良机错过,令主教练冈田在场外咆哮不止。日本队最具威胁的一次射门, 当属由号称“中场司令塔”的中田英寿发动的一次快攻,这为身材与长相均似猿猴 一样的日本队中场核心,倒的确是一位厉害角色,其独特的日式“桑巴舞”式的连 窜带跃,居然晃过了包含范志毅及张恩华在内的中国队三员后防大将而形成单刀局 面,要不是跟上来的山口素弘的一记“蛇足”而将球踢飞,真真算得上本次赛事的 最佳入球了。   防住日本队“恶虎扑食”后的中国队在下半时并未换人,但却从一开局就打得 有声有色。黎兵,胡云峰的前场穿梭,马明宇,姚夏,朱棋的中场紧逼,一左一右 两个边后卫的压上助攻都打得非常活跃。特别是左后卫吴承瑛的长途奔袭和右后卫 谢峰的鸵鸟般突击,弄得日本队后防线瘁不及防狼狈不堪。中国队的第二个进球, 就是由吴承瑛沿左路突破,晃过日本队后卫名良桥晃后突施冷箭,球被门将川口能 活扑出后,由黎兵一记半倒钩式的补射攻进的。攻进两个球之后的中国队仍然保持 了旺盛的攻势,并在30分钟左右成功地获得一记点球,可惜被范志毅放了“高射 炮”。日本队在下半时虽频频调兵遣将,先后派上了势头正旺头球凌厉的城彰二及 凶猛的北泽豪,最终却即未能改变被动局面也未能挽回败局。   纵观整场比赛,中国队在一将未换的情况下,仍保持了旺盛的体力及强大的冲 击力,在一对一的单兵对抗中也是撞得日本队人仰马翻,占尽了上风,海埂高原的 体能训练似乎今日才大放异彩。在两条锋线上保持凌厉攻势的同时,后防线上范志 毅及张恩华的制空能力也比较超群,未给日本队多少空中机会,倒是下三路的偷袭 多少值得提高警惕。对中国队来说,长远的课题仍是全队融为一体式的组织配合能 力及大赛时的心理承受能力,中国队如果能象韩国队那样越是大赛越精神焕发的话 ,恐怕绝不会直到今天也未得以到世界杯去“见学”一次的。失掉这场比赛后的日 本队,深知这场比赛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一些位置上久经沙场赫赫有名的战将,如 三浦知良,名良桥晃,甚至连场上队长井原正己,都开始为自己的位置被抢饭碗而 犯愁了。这就难怪该队在接过戴拿斯杯时,脸上未露出丝毫笑容,有的尽是惺惺然 的神色了。   赛前大肆宣扬中国队技术“粗末”的日本媒体,其态度随着大风在一夜之间突 然转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弯,在不得不承认日本队“完败”的同时,略带有点儿难为 情地夸赞中国队“强大,有逼迫力”,令人不由感到日本的老记们似乎与香港的周 星弛一样能搞笑。 ======================================================================== 【文学苑地】            她和他                                  龙丽华   二十年前,城南的她和西城的他考入了同一所重点高中。她不知他,他也不识 她。开学不久,因分文科班,她的班级散了伙,老师大笔一挥就把她的名字勾到了 他的班里。不巧的是,他因膝盖骨折休学在家。她还是不识他,他也还是不知她。   她听同学们说他少年失母,家境清苦,少年老成且幽默乐天。   他听来看他的同学讲,班里新来了一位小美人,白净净的面孔小巧的嘴。读课 文抑扬顿错象播音员,老师就让她当了语文科代表。   三个月后,她认识了拄双拐来校的他。都怪那做不完的考题看不尽的书,她和 他没有说过一句话。   班主任心血来潮,按身高个头重排座位。偏不巧,他和她同桌。   刚进入新班级,学习成绩就排名前五,她洋洋自得。可是他来了,竟在她前面 “夹了塞儿”,不多不少,只高她一名,连续数次他四她五。气不过,她一阵猛下 工夫瞎使劲儿,成绩上升,闯入前三。贴出榜来,结果却是他二她三。面对“拦路 虎”,她恼火万分,不知所措。转念一想:自己是语文科代表,物理学得不太好, 他是物理科代表,之乎者也似乎欠火候,与其跟他“校劲儿”,倒不如来个互通有 无。   他开始教她解物理题,她借给他语文参考书。   她左手右手翻来覆去,磁力线方向的螺旋定则就是不开窍。他掌心朝下把磁力 线方向对准她心窝。   她发现他看她的眼神变得火热,心中甜蜜,瞳仁却不敢和他“对焦”,怕有啥 闪失挤不进大学门儿,误了前程。   他喜欢看她的笑脸,她也喜欢对他笑,二八的初恋就是这样的含蓄美妙。   她和他之间犹如隔着一层薄薄的透明纸,只是谁也不敢捅破它。   一天,他还给她的参考书里夹了一枚漂亮的自制小书签,上面用钢笔工工整整 地写了两句诗:      春风到处花开怀   早移花树向阳栽        她的名舆花同音,他的姓舆阳同声。   她用深情妩媚的笑脸把书签揣到了心怀中,在还给他的物理考卷的右上角挥毫 批阅了四个大字:博学多才,外加一个惊叹号。   高考结束,各自在家休整。还没发榜就传来小道消息:她和他所在的考场,物 理平均分全省第一。她喜上眉梢,他乐得蹦高。没过两天,官方消息证实:他名列 第一差一点满分,她却是六十九点零考场老末。吓得她直抹泪,母亲安慰说:“长 颈鹿的尾巴比马头还高呢,不打紧。”他听了这事儿也乱了方寸,只可惜他心焦不 宁也只是天知地知他自己知她似知不知,最后还是时间帮他稳住了神儿。   他去学了理工,她进了财经大学的理科系。她和他各自装模作样地努力学习了 一年半,然后就火山爆发双双跳入了爱河。   她笑他小小年纪就有歪歪心,他笑她诱拐良家少年还假装正经。   她,就是我。他,就是我儿子的爸爸。   弹指一挥间,我和他,相识相恋、相知相爱了二十年。   感谢天公,巧送姻缘。撰成这篇小文,献给他,献给我们共同拥有的二十年。 ======================================================================== 【妙语明言】                  朋 友                                  三 毛     朋友是五伦之外的一种人际关系。     一定要求朋友共生共死的心态,     是因为人,     没有界定清楚这一个名词的含意。     朋友的好处,在于可以自由选择。     有些,随缘而来,     有的,化缘而来。     更有趣的是,     朋友来了还可以过,散了说不定永远不会再相聚。     如果不是如此,     谁又敢交朋友?     不要以为朋友很多是福气。     福气如果得自朋友,那么自己算什么?     一刹知心的朋友,最贵在于短暂,     拖长了,那分契合总有枝节。     朋友还是必须分类的 ----     例如图书,一架一架混不得。     过份混杂,匆忙中去急著去找,     往往找错类别。     也是一种神秘的情,来无影、去无踪。     友情再深厚,缘份尽了,就成陌路。     对于认识的人 --- 所谓朋友,实在不必过份谨严。     凡事随心,心不答应情不深,     情不深,见面也很可能是一场好时光。     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     自以为熟,结果反而隔离。     朋友之义,难在义字千变万化。     朋友绝对落时空,儿时玩伴一旦阔别,再见时,     情感只是一种回亿中的承诺,     见面除了话当年之外,再说什么就都难了。     朋友无涉利害最是安全,一旦涉及利害,     相辅相成的可能性极为微小,     对克成仇的例子,比比皆是。     朋友之间,相求小事,顺水人情,理当成全。     过份要求,得寸进尺,     是存心丧失朋友最快的捷径。     朋友共乐,     锦上添花绝对有必要。     朋友共苦,除非同病相怜,不然总有高低。     雪中送炭,贵在真送炭,而不只是语言劝慰。     炭不贵,给的人可真是不多。     心意也是贵的,这一分情,最能意会。     当然,那是朋友急需的不是炭的时候。     认朋友,     急不来,急来的朋友急去得也快。     筛朋友,     慢不得,同流合污没有回头路。     为朋友,     两肋插刀之前,三思而后行。     交朋友,贵在眼慈,横看成岭侧成峰,---     总是个好家伙。     小疵人人有,这个有,那个还不是也有,     自己难道没有?     即使结盟好友,时常动用,总也不该。     偶尔为之,除非不得已。     与任何人结盟,     都是累的,这个结,不如不去打。     意气之交,即使是真诚,     总也失之太急。     友情不可费力经营,这一来,就成生意。     生意风险艰辛大,     又何必用到朋友这等小事上去?     关心朋友不可过份,那是母亲的专职。     不要作『朋友的母亲』,弄混了界限。     批评朋友,除非识人知性,     不然,不如不说。     强占友谊,最是不聪明。     雪泥洪爪,碰著当成一场欢喜。     一旦失去朋友,最豁达的想法莫如 ---     本来谁也不是谁的。     呼朋引伴,要看自己本钱。     招蜂引蝶,甜蜜必然不够用。     重承诺,重在衡量自己能力。     拒说情,拒在眼底公平。     讲义气,讲在不求一丝回报。     说风情,说时最好保留三分。     知交零落实是人生常态,     能够偶尔话起,而心中仍然温柔,     就是好朋友。     两性朋友关系一旦转化爱情,最是两全其美。     两性之间,一生纯清友谊,绝对可能。     只怕变质消失的原因,不在双方本人,     而在双方配偶难以明白。     交朋友,不可能没有条件。     没有条件的朋友,不叫朋友,     那叫手足了。     情深如海对朋友 --- 不难。     不难,在于没有共同穿衣、吃饭、数钱和睡觉。     跟自己作朋友最是可靠,死缠烂打总是自己人。     沧海一栗敢与天地去认朋友,才是        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归彼大荒。                     肖书芳  推荐并植字 ======================================================================== 【长篇选载】 续『东北风』第六十四期                宁玛的红辉                                陈晓东 著           六、 索达吉堪布   身披紫红色粗布袈裟,脚穿暗红色粗纺纱袜,走到汉经堂的门口后,将鞋子脱 在门外,站立片刻,待全体起立,中间让出一条通道,遂两手背身后,身板挺得笔 直,目不斜视地穿过人群,走到讲台前转过身,面对一屋子学员环视一周,稍点点 头,然后坐下。   每天早上八点钟,像闹钟一样准时,像钟表指针的走动一样规范,三十多岁、 中等个子的索达吉堪布总是这样一脸严肃地走进汉经堂。   哗。众学员一见老师坐下了,便也跟着在绿色的晴纶地毯上盘坐下来。几百个 汉地来的和尚、尼姑及男女居士将经堂挤得满满。   汉经堂的正式称呼是“汉僧显密经堂”,为一正方形单层木结构建筑,梁柱上 绘着色彩鲜丽的宗教图案,墙上和立柱上披挂着好些红、黄、紫色的布幔,还贴挂 着手绘佛像、手绘大佛足、手抄心经、佛语条幅等佛教翰墨,那是四众弟子中的书 画艺术家留下的手迹。经堂正前方摆着两排玻璃柜,柜中放满了经书,柜上摆着六 七只花瓶,插着绢花。经柜前放着晋美彭措法王和文殊、普贤等菩萨的画像,上披 白色和黄色的哈达。两侧供着十多盏酥油灯,还供着净水和水果。在经堂墙脚处, 堆放着被褥、锅碗、电炉以及若干瓶瓶罐罐,这是十几个夜里在此借宿者的生活用 具。几年前建造这所藏地历史上头一个“汉僧显密经堂”时,设计方案出来后,在 佛学院里徵求意见,大家都赞成专为汉人建个经堂,但都觉得不必搞得这么大,就 这么几十个汉地来的和尚,还是节约点人力物力吧。可法王力排众议,一口咬定, 至少这么大不可。现在看来,到底是法王,有预见……   “欧坚意尔吉努不向参木,巴大玛改萨尔东波拉,雅参确革俄珠布涅……”   堪布用藏语领读起“七句祈祷文”,大家跟着一起念。这首祈祷文的中文意思 是:     乌金刹土西北隅     莲茎花胚之座上     稀有殊胜成就者     世称名号莲花生     空行眷属众围绕     我随汝尊而修持     为赐加持祈降临   作为每天正式上课前必不可少的一套仪规,要用藏文念三遍“七句祈祷文”、 “能赐诸悉地之祈祷文”、“无垢光尊者之祈祷文”等祈祷文,最后以三遍“最后 回向文”结束这一集体祈祷活动。念颂每一首祈祷文都有一定的音调旋律变化,有 点像是在唱歌,虽然听不懂,还蛮中听的。   每天早上这么念上一轮,大约要化二十多分钟时间。每人发给一张藏汉对照的 祈祷文。为了帮助不懂藏文的汉人用藏语念诵,还用汉字给藏语注上了参照读音。 要借助毫不连贯的汉字把“欧坚意尔吉努不向参木”这类藏语发音背出来,不是一 件轻松的事,不过,不少人因为天天念、常常念,熟能生巧,到后来不看汉语注音 ,也能有声有调地将祈祷文唱出来了。   接下来,索达吉堪布正式讲课。这段时候他讲的是无垢光尊者造、晋美彭措大 法王传授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引导文和寂天菩萨造原颂、麦彭仁波切释的《智慧 品浅释──澄清宝珠论》。   “大圆满”为宁玛派无上密传大法之一,轻易不传,只有具备一定根器且修持 到一定程度者,经上师同意,方予传授。来五明佛学院修学密宗的藏僧,不扎扎实 实打下几年基础,别想求得此法。法王慈悲,念汉人千里迢迢来此学法不易,故对 大多数有缘来到佛学院的汉人,给予大圆满灌顶之后,都准予让他们修学此法。   我到这里时,索达吉堪布开设的“大圆满”引导文课程已讲了一半,开讲前法 王已为听课的学员作了“大圆满”灌顶。   为了取得听课资格,我求佛学院里名气很大的嘎多活佛为我灌了一个“文殊静 修大圆满”顶。灌顶后第二天,我早早等候在汉经堂门口,到了八点,索达吉堪布 来时,我便把情况向他说了,请求准予我听他讲课。他点点头,答应了。   我一来就能听索达吉堪布讲授大圆满,是很幸运的。几个星期后,有一天正式 上课前,索达吉堪布很不客气地对两个新来的学员说:“今天坐在这儿的,好像有 新来的吧?你们没受过大圆满灌顶,还不能听这个课程,请出去吧!”   有学员下课后问堪布,汉地已出版了不少介绍“大圆满”的书籍,你对此怎么 看?堪布表示,这些书里的内容,有真有伪,佛教密宗非常注重上师的加持作用, 在没有得到上师传承的情况下照书本去练,不可能得到“大圆满”的结果。   索达吉堪布出生于六十年代初期,从小放牛,很早就皈依了佛门。据他自己说 ,他很小就对佛有一种天生的感情,喜欢看经书,但那时只能偷偷地看,若被人发 现,可就是犯法的事了。他在炉霍上的学,八二年中专毕业,二十出头,就到炉霍 西北三百里外的色达五明佛学院出了家。三年后他登上了佛学院的讲坛,为喇嘛主 讲“窍诀”课程,很受僧众欢迎。来佛学院的汉人多起来后,受法王的托付,他负 起了为汉人上课的重担。他对汉语很下了一番工夫,主要依靠自学自修,达到了相 当高深的程度,成为法王在藏汉翻译和教学上最得力的一个助手,亦成了今日藏地 屈指可数的一位译经师。   我曾问过索达吉堪布,他翻译的这么多经文,可以拿到汉地公开出版吗?他回 答:除了《三十忠告论》等少数经文可以公开发表,目前大部份不宜公开出书。他 将藏文经论译成汉文,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在佛学院里给汉族弟子上课的方便,决不 带有任何追名逐利的个人动机。早几年他为汉地学员讲课时,把自己翻译的经文抄 写在黑板上,让下面的听众抄阅。后来学院有了一台信众捐赠的复印机,他这才把 自己的译稿复印出来,每个学员发给一份。他为学员讲授密宗经典,不取分文报酬 ,相反耗用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平时不苟言笑、一本正经,据他说这是因 为他修持的本尊是一位愤怒神,日久年深,本人便在形像、习惯上越来越跟本尊合 二为一了。很多汉地学员都对这位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上师敬佩崇拜得五体投地 。   有一天在索达吉堪布堆满藏、汉书籍的小屋里,我请他扼要谈谈对红教密宗的 见解。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宁玛派以显密经义为纲,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修持的方法 上有许多殊胜之处,有不少依法修持的窍诀,在对上师的传承上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他又说:在宁玛派的修行者中,从古到今,出了不少高僧大德,不少人成就了光 身、虹身,涅磐时出现身体缩小、离地而去等等瑞相。本人对宁玛派的研究和修持 可以说已有很长的时间,认为宁玛派密宗的修法确实极为殊胜,不由得不生起坚定 不移的信心。   他跟我说这些时,双目如炬,眸光闪闪,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扑面而来……                              (未完待续) ======================================================================== 【信息留言】        「21世纪中国大学的发展:战略措施和具体方针」网上研讨会      (文责: 程京德/1998年3月15日)      1 背景和目的   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21世纪将是人材竞争的世纪。   在21世纪日益临近之际、中国的大学(包括研究生院、下同)在21世纪中 如何培养和造就出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人材、是关系到中国和中华民族在2 1世纪所处的国际地位的一件大事。为完成此民族的重任、中国的各个大学都面临 一个如何改革和发展的问题。   同胞们、朋友们、我们都曾在中国、日本或欧美的大学里接受过教育、不少人 现在供职于日本的大学、正在亲身经历著面向21世纪的日本大学改革。让我们根 据自己的亲身经验和感受、来为祖国的大学改革和发展出谋画策、做出自己的一点 贡献。   本研讨会以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为中国的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战略性的建议和 具体的意见为目的、将就以下的问题进行讨论。本研讨会的组织者计画先将研讨会 的讨论结果汇编成中间报告、提交给各方面徵求意见、然后根据意见请研讨会的参 加者对中间报告进行修改、最后将本研讨会的最终建议和意见汇编成书、交付出版。 2 予定讨论问题(1998年3月15日现在)      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大学现在存在的问题   0.1  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大学现在都存在著些什么样的问题?比如说、从      教育体制、专业划分、课程设置、实验设备、教育方针、招生制度、学      生管理、学术研究、教师聘任、教师水平、教师培养、等等各方面来看      都存在著些什么样的问题?(研讨会参加者可以指出一般性的问题、也      可以结合参加者本人的专业指出国内相应专业中存在著的具体问题。)   0.2  为什么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大学现在存在著上述问题?   0.3  关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大学现在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面向21世      纪的欧美及日本大学改革的动机中认识到什么?   一、 21世纪中国大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1.1  21世纪世界将需要什么样的优秀人材?   1.2  21世纪中国将需要什么样的优秀人材?   1.3  21世纪初期(或中期)中国的大学应该在质和量两方面达到什么      样的水平?   1.4  什么样的大学可以称为世界第一流的大学?   1.5  21世纪初期(或中期)在中国出现世界第一流大学的可能性?   1.6  21世纪初期(或中期)高等教育的普及率?   1.7  关于21世纪中国大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我们可以从面向21世纪      的欧美及日本大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中学习什么?   二、 21世纪中国大学的发展的战略措施   2.1  为在21世纪初期(或中期)在中国把一部份大学建设成世界第一      流的大学中国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措施?   2.2  为把自己的大学在21世纪初期(或中期)建设成世界第一流的大      学中国的各个大学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措施?   2.3  为在21世纪初期(或中期)在中国建设相当数量的大学、提高高      等教育的普及率、中国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措施?   2.4  关于21世纪中国大学的发展的战略措施我们可以从面向21世纪      的欧美及日本大学改革的战略中学习什么?   三、 21世纪中国大学的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方针   3.1  请研讨会参加者为解决上述问题、为使我国达到上述目标提出建议      和意见。建议和意见可以是一般性的、但更好是结合参加者本人的专业      对国内相应专业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3.2  关于21世纪中国大学的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方针我们可以从面向2      1世纪的欧美及日本大学改革的具体作法中学习什么? 3 研讨会及其报告汇编的具体实施   实施时间:网上研讨会: 1998年3月23日至5月22日        中间报告汇编:1998年5月下旬        最终报告汇编:1998年7月中旬至9月上旬   参加资格:对21世纪中国大学的发展之问题有意提出建议或发表意见的、可        以使用电子信件在网上进行通信的任何个人。   参加方法:有意参加者请在3月22日之前将下列信息用电子信件送至下列电        子信箱。        姓名(必选):        学位(必选):        中国毕业大学(任选):        日本毕业大学(任选):        现在的工作或学习机关(必选):        电子通信地址(必选):        上述予定讨论问题以外想讨论的问题(任选):        参加申请受理电子信箱:cu21-km@EnCal.csce.kyushu-u.ac.jp   讨论场所:cu21@EnCal.csce.kyushu-u.ac.jp (mailing list)   使用言语:为轻减中间报告和最终报告的汇编工作、请使用JIS汉字表达的中        文参加讨论。使用日语或英语也可、但汇编的时候请由本人翻译成        中文。   资料收集:根据研讨会的讨论题目和进展情况、有可能请研讨会参加者收集为        说明和支持有关论点的数据或资料。   注意事项:请各位研讨会参加者在讨论中尽量从客观的角度发言。本研讨会欢        迎各位参加者积极地发言、不对参加者的发言内容做任何限制、但        请各位参加者在讨论中尽量避免使用过激的言词。        为了研讨会全体参加者都能公平地参加讨论和公平地共享讨论成果        、本研讨会不欢迎只「听」而不发言的参加者。请见谅。 4 几点说明   本研讨会由下列人士所发起和组织。   程京德(九州大学)   金明哲(札幌学院大学)   陈延伟(琉球大学)   陈春祥(广岛县立大学)   李 磊(山口大学)   张 南(广岛修道大学)   吴南健(北海道大学)   蒋胜平(广岛市立大学)   组织者均为「全日本中国人博士协会」会员。   有意作为组织者的一员和我们一道组织本研讨会的朋友请在提出参加申请时说 明。   组织者们完全出自个人对21世纪中国大学的发展之问题的关心而组织本研讨 会、并未受到过任何中国政府机关或大学的委托。但是、我们希望将本研讨会的参 加者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各种途径和以各种方式反映给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和各大学。   中间报告和最终报告将由本研讨会全体参加者集体汇编而成。研讨会全体参加 者的姓名将被列于报告和书中。研讨会的参加者可以自由地将研讨会中间报告和最 终报告赠送给自己的母校或有关的大学。 ======================================================================== 东北风 责任编辑:崔伯杰  新闻摘要:巫 丹  校 对:许 革 张 路煜     主  编:杨克俭     本期网页制作:吴 勇 杨克俭     订阅请寄:comc-gb-request@come.or.jp (GB版)          comc-jis-request@come.or.jp (JIS版)          请在Subject栏注明:subscribe              (停订地址同/Subject栏:unsubscribe) ======================================================================== ◎华声和语 :COM日语周刊 ◎网络技术文摘:COM中文电脑技术讨论组、不定期刊 ======================================================================== COM编辑部总编:刘 轶        网络维护:钱 飞、吴南健、吴 健、横山隆志     电子信箱 com@come.or.jp     WWW  http://www.come.or.jp/     FTP  ftp://ftp.come.or.jp/pub/com(日本)          ftp://cnd.org/pub/e-pubs/dbf(美国)     BBS NIFTY SERVE 中国论坛(GO CF)MES8,LIB2 ======================================================================== ★诚至感谢阅读本刊★衷心欢迎来稿来函★--COM编辑部(com@come.or.jp) ======================================================================== 《东北风》是由志愿者团体COM编辑部非营利编辑发行的综合性杂志。本刊的稿 件主要来自读者投稿和摘自海内外中文刊物。本刊的任何稿件均不代表编辑或编辑 部的观点。除了用于营利目的,本刊的内容可以转载、印刷及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