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qQQQQq m + + + + + + m ─ ⊙ ─ fqQQQQQQQi m \\ // m /│\ ffqqqQQQQQi m ====|==== m ┌─┐ ffooooQQQQv m ====|==== m │增│ cfooQQQQQ m ====|==== m │加│ f QQQQQo m ====|==== m │了│ fooQQQQooooss m // \\ m │解│ fooQQQooGooooGoo m /// \\\ m │·│ fooQQoooooffffooo m + + + + + + r │增│ feeQQoooooffffGGoo r ||| r │进│ eeQooooooffffooooo r ||| r │友│ eeee^oooffffoooooo r ||| r │谊│ eeee Vffffccccccc r // \\ r │·│ eeee fffffcccccccc r // \\ r │增│ fffffffffffffcccccccccJ r // \\ r │长│ fffffffffffccccccccccccJ r // \\\ r │知│ ssssssss ccccccccccccoooJ r + + + + + + y │识│ sssss ccccccc sssssssJ s y //====// y │·│ cccccccccccccccccc sssssssssssssss y // // y │增│ cccccccccccccccccccccccc sss c y |====|====| y │添│ cccccccccccccccc y |====|====| y │乐│ cccccccccc y |====|====| y │趣│ ccccc y // | | \\ y │·│ c y // | | \\ y ⊙⊙⊙⊙⊙ y + + + + + + y ─────────────────────────────────────── 《美人鱼》(LITTLE MERMAID)杂志电邮版·2000年第2期·总第38期 ─────────────────────────────────────── 国际统一刊号(ISSN):1398-179X ───────────────────────────────────────      ·2000年3月1日(庚晨年一月二十六)出版· ─────────────────────────────────────── 【本期目录】 ─────────────────────────────────────── 【时事扫描】 政府改组、疯牛病发、外国移民、火山爆发 …………… 供稿·报 童等 【茶余饭后】 日本人,贱货 ……………………………………………… 作者·古 风 对联对抗赛 ………………………………………………… 作者·李庆峰 【百味人生】 宝马与大发 ………………………………………………… 作者·小平头 同事叶德 …………………………………………………… 作者·任智群 【散 文】 上海三六九 ………………………………………………… 作者·少 君 无题 ………………………………………………………… 作者·王 迪 【幽而默之】 心中有数·经验不足·作茧自缚·感官失灵 …………… 供稿·铁 锁 【小 小 说】 我是唯一幸免者 …………………………………………… 作者·李维明 【丑 小 鸭】 我学中文 …………………………………………………… 作者·佘 睿 我去中国学中文 …………………………………………… 作者·朱丽叶 我学中文 …………………………………………………… 作者·方俊明 【诗 歌】 在我梦中的沃土上 ………………………………………… 作者·任智群 寒风中的蔷薇(外一首) ………………………………… 作者·魏 荣 ─────────────────────────────────────── ─────────────────────────────────────── 【时事扫描】 ─────────────────────────────────────── ●丹麦:政府重组,有人欢乐有人愁(报童) 由原任内务部长曹哥席梦思退休引发的丹麦政府大改组于2月下旬进行。除曹哥退休 以外,原卫生部长卡斯特被清除出政府,原因据说是他在任期间过于自以为是,出手不凡, 从而得罪了他的一些搭档。而本次政府重组的大赢家则无疑是前不久被欧洲议会清除出来 的艾达比亚高,该女士曾因在任欧洲议会议员期间写过一本“议员日记”而风扫一时。执 政的社民党政府对其各部部长进行了大换岗:原社会部长改任内务部长,原食品部长改任 社会部长,艾达比亚高则出任食品部长,原交通部长改任卫生部长,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 新人出任交通部长。 ●丹麦:疯牛病祸根又起(报童) 曾经困扰了英国多时的疯牛病,后来移到了法国,现在又成为丹麦养牛业的一大祸根。 2月28日首次暴光的这一牛病,也是由于牛吃牛下水造成的,这种病的结果是人类的大脑 将受到损害。研究结果表明,导致此病的物质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所以高温消毒无 法去除病根。尽管研究人员已经确切掌握了该致病物质的化学成份,却无法确定它的传染 方式,不象当年英国的疯牛那样一烧了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措施。唯一的办法就是 停止食用牛肉。令人费解的是,在丹麦,给牛吃牛下水本是非法的,但现在却发生了这样 的大面积灾害,不得不使人们开始怀疑某些丹麦人的法制观念太薄弱。 ●丹麦:外国移民人数增长加速(报童) 根据丹麦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相对于一年前的数字,丹麦的外国移民总数1999年 增长了百分之4点1,即14743人。2000年1月1日居住在丹麦的外国移民以及他们的后代的 总人数为 378165。这一人口相当于丹麦总人口的百分之 7点1。一年前,居住在丹麦的外 国移民以及他们的后代的总人数占丹麦总人口的百分之 6点8。 ●丹麦:工作的大门对外国移民关闭(报童) 一项来自劳务市场管理局的调查显示,在丹麦,每四个私营雇主中就有一个不愿意雇 用难民或移民。这些私营雇主即使急需劳动力,也不愿意雇用难民或移民。丹麦劳动部长 Ove Hygum认为这将进一步加剧丹麦劳力缺乏的问题。这项由 PLS 咨询公司所进行的调查 表明,1999年,丹麦私营业缺少20000名劳力,公共部门则缺少3000名雇员。与1998年相 比,这一数字有了很大的增长。调查结果进一步显示,百分之59的私营企业很愿意雇用新 丹麦人,另有百分之12的私营企业认为可以雇用移民,百分之25的私营企业则表示完全不 准备雇用移民。Ove Hygum说,这些不想雇用外国移民的私营雇主的主要担心是外国移民 雇员会给丹麦雇员带来麻烦。 ●冰岛:新移民法出台,移民冰岛更加严厉(话声) 随着冰岛即将正式加入申根协议,政府当局对外国人移入冰岛将实施更加严厉的控制。 即将出台的新移民法规定,凡以旅游、访问身份来冰滞留不归而又无充份理由者将被遣送 回原地;对冰岛及申根协议国国家安全有危害嫌疑者将被拒绝入境。 ●冰岛:火山爆发直冲云霄,市民蜂拥争睹奇观(话声) 2月26日晚18:18,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东南约150公里 的海克拉火山再度喷发, 无数房屋般大小的石块被抛上天空,然后像陨石 一样洒向地面,绵延6-7公里的火带似火 龙翻腾, 炽热的黑色火山熔岩以 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从山顶流向山脚,湮没了白雪,冒 起阵阵白烟,火山灰直冲云霄,足足有15公里高,位于火山区以北大片土地上的皑皑白雪 顿时披上了厚厚的黑装,连远距海克拉火山以北三百多公里远的冰岛北部岛屿也撒落了火 山灰,冰岛航空部门紧急通知各国航空机构,告诫过往的航班绕道而行,以免火山灰钻进 发动机,发生危险。海克拉火山海拔1491米,是目前欧洲海拔最高的活火山之一,历史上, 它曾在1300, 1341, 1389, 1510, 1597, 1636, 1766, 1845, 1947, 1970, 1980 和 1991 年喷发过多次,1991年 1月17日它曾持续喷发51天,火山灰漂到了欧洲大陆。这次喷发是 唯一一次被预测到的,在喷发半小时前发出了警报。火山喷发的状丽景观吸引了无数居民 和游客前往观看。海克拉火山距首都不远,交通方便,想一睹这天下奇观的冰岛居民设法 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蜂拥前往海克拉火山。火山喷发后,有不少外国游客也争相前往冰岛, 于是冷清的冰岛冬季旅游业又借助海克拉火山的喷发又火起来了。 ●冰岛:手机用户增长率欧洲最高(话声) 1999年冰岛手机用户占冰岛人口的60.9%,达168,000部,在欧洲居第二位。位据第一 的是芬兰,拥有率为65%,接着是挪威(60.1%)和瑞典(56.1%)。 ●冰岛:再遭强风暴袭击,冰岛今冬冰上加霜(话声) 在经历了今冬一系列低气压轮番攻击后,二月十一日冰岛西南部又遭受十五年来罕见 的强暴风雪袭击。时速达80公里以上的暴风雪导致冰岛 Keflavik国际机场临时关闭,所 有到冰岛的航班改到苏格兰的格拉斯哥机场降落,所有公路交通中断,无数车辆被陷于雪 中无法动弹。暴风雪还导致多起严重交通事故。 ●留丹学人:为丹麦人过中国年(于晓梅) 丹麦技术大学的微电子中心是一个有五十多名员工,集教学,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单 位。平时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工作,难得坐下来聊一聊,通过接触发现他们对中国了解的 很少,而他们实际很想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饮食,因此我们在此工作的四个中国人。 两个工程师,一个博士生和一个访问学者,决定举办一个晚会同时庆祝2000年春节。 过完圣诞节,从国内陆续回来后,我们就行动起来,简单介绍龙年和晚会的电子邮件 飞到了每个人的信箱,报名的人数很快就突破预计的40人,而我们也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 下作着各项准备工作。终于迎来了这一天。 一月二十八日下午,当迈进微电子中心的会议厅后,就会感觉到来到了中国,屋顶悬 挂着传统的中国大红灯笼,四周的墙上贴满了从网上下载的中国图片:春、福、龙,恭喜 发财大吉大利在无数个欢乐球的点缀下份外漂亮。黑板上两个喜娃在向大家拜年。四点整, 晚会在关于中国的幻灯片中拉开帷幕。北京的颐和园、故宫、西安的兵马俑,向他们展示 了古老的中国,而高速公路、立交桥、超市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向他们介绍了飞速发展的当 代中国。近一个小时的介绍,每个人都那么聚精会神。 当他们品尝着地地道道的中国青岛啤酒时,我们已将晚餐准备好,主持人一声令下, 自助餐的桌前立即排起了长龙,中国的饺子,春卷,烤鸭,汤圆,炒面,米饭炒菜一应俱 全,几乎每个人都说,当问他们是否吃饱时,他们用手比量着喉咙处说他们饭已经到那里 了。最开心的要数孩子了,近十个丹麦小朋友笑啊、闹啊、在黑板上画啊,还有两个只有 两三个月大小的娃娃也光临了我们的晚会。 临近结束, 我们又向丹麦朋友介绍中国的扑克和麻将,并同丹麦朋友一起垒起了长 城,他们许多人都知道有一个风靡中国的游戏,现在终于知道了是个什么模样。 第二天,许多称赞和问候的电子邮件传来,体会着成功的喜悦,我们的疲劳也逐渐消 失了。 ●丹麦:乐高积木成世纪玩具(铁锁) 乐高玩具 (Lego) 周日晚击败 teddy bear、任天堂游戏机和芭比洋娃娃等劲敌,被 英国玩具零售商协会选为世纪玩具。这次玩具选举是经数以千计的公众在互联网和报章上 投票后,再由十二位英国主要玩具零售商选出大奖得主。 乐高玩具于一九三二年在丹麦面世,其创始人是克里斯蒂安森。乐高积木原本是木制 的,但制造商很快便决定转以塑胶生产。由于乐高强调要透过斯文重智力的游戏教育小朋 友,所以公司从不生产与暴力和战争有关的积木游戏。 乐高由四九年至今生产了二千零三十亿块积木,每一块积木都能跟公司不断推出的新 游戏容合,以配合公司没有一块积木会成为废物的概念。 从乐高开业起,已有一百三十三个国家的三亿人士购买过该公司的玩具积木,如今更 获选为世纪玩具,英国玩具零售商协会发言人马斯特斯解释:“乐高追源溯本,起用古典 积木概念,再随不同时代加以变化,令积木玩具既能保持其经典一面,又不会因时代更替 而杆没。” 负责到各地示范乐高玩具的坎贝尔则指出,乐高的成功在于其「百搭」玩法和高游戏 价值。他说:“乐高能让孩子们玩耍、进行创作,甚至发挥想像力,把他们那些千奇百怪 的幻想活现出来。” ●留丹学人:龙年春节大联欢(报童) 2000年2月6日,龙年春节的大年初二,丹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组织的二十一 世纪第一个春节联欢会在丹麦技术大学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共有中外老少400多人 参加了本次联欢会。会场中央的舞台上悬挂着一幅长长的春联,突出了一个“龙”字和一 个“春”字:“龙颜大开笑看今天游子狂欢庆新春,春花怒放香撒明日祖国图腾飞巨龙”。 联欢会的组织者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精彩的节目,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充份感受到了龙 这一中华民族的吉祥动物给大家带来的欢乐气氛。无论是场上的演员还是场下的观众,无 一不为这欢乐的气氛所陶醉。 ─────────────────────────────────────── 【茶余饭后】 ─────────────────────────────────────── ●古 风 日本人,贱货! 看到本文题目大家多半要误会了,其实我这儿不是想骂日本人,我骂的是那些犯贱的 日本人,如果你是日本籍,你又恰巧犯贱了,那好,我骂的就是你,日本人,贱货! “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言──彻底验证南京大屠杀”集会在日本大阪如期举行了。作为 一个正常的中国人,我心里合计上了,日本你要干什么呀?唧唧歪歪瞎嚷嚷个啥劲?你这 不是犯贱吗?有人肯定要申辩,保准会不同意我的看法,要不这集会也开不成,但没关系, 您容我说下去。 日本打算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上它们也这么做了,由此可以看出那个大和民族压根 儿没有丝毫悔过的意思,也可能它们认为南京大屠杀根本就是正确的(不过只要是爹妈生 的都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一种禽兽行为,确切的说是畜生不如),那么它们是光想开个集会 吗?它们还想再次侵略中国吗?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此时答案有两个,是或不是,想或 不想,正确答案若是它们光想开个集会就完事了,它们不想再次侵略中国了,那么结论便 是日本人的确很贱,脱了裤子想排泄又不敢排泄,只好放了两个屁又把裤子给穿了回去, 贱啊! 当然,日本或许并不像我刚才说的那样贱,它们不是开个集会就完事的,它们还想再 次侵略中国,这时的情况会是怎样的呢?答案还是有两个,首先就是他们气势汹汹的来了, 然后就被中国人民一顿海扁,扁得体无完肤,一路把它们扁回北海道的阴沟。如果真是这 样的话,那么只能说亲爱的日本人民只是欠揍而已,虽说贱得很,中国人民还是会尽量满 足它们的。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是不应避重就轻的,有时候邪恶的力量确实 会胜过正义一方,也就是说善良的东郭先生被咬了,中国不是日本的对手,但这又如何呢? 不过是现有的中国版图与日本版图拼合成一个新的国家,不过是这个国家的执政人变为那 个大和族,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宋朝政府被蒙古人打败了,变成了元朝, 明朝政府被满人替代了,变成了清朝,最后怎样了?祖国母亲有着宽广的胸怀,顶多是这 个多民族大家庭再加个大和族,并不会由于变更了旗号中国就不是中国了,反倒是中国的 版图扩大了,日本人来好了,来了以后混人堆里一看,净剩中国人了。假如真是这样,那 么日本是急切得想加入中国版图,想成为中国的一部份,说白了就是想强行认个爷爷罢了, 由于是强行的,也不顾中国收不收这个孙子,所以它们面皮是很厚的,它们是非常之贱的。 哈,有人要不服气了,怎么被打败了还是中国?不就仗着人多嘛,有什么了不起,杀 绝了不就成了。这倒是个问题,我想不出答案,日本倒是可以试试,大概这样就不贱了。 那么来吧,除非把中国人都杀绝了,要不日本人就都他妈是贱货!贱得一塌糊涂! 再说明一下,文中骂的只是犯贱的日本人,中国人民可以和不贱的日本人民世世代代 友好下去。但日本真要是犯贱,那么我们说,贱货,放马过来吧!(我的拼音输入不是很 灵,文中用的都是“它们”,没想骂谁,对不起你咧!) ─────────────────────────────────────── 【百味人生】 ─────────────────────────────────────── ●小平头 宝马与大发 --丹麦买车记 光阴迅速,转眼负笈丹麦已三年矣。学业之余,莘莘学子们早就放弃了“君子谋道不 谋食”的信条,纷纷课余打工。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也见缝插针,炒球票、玩足 球博彩、到餐馆当跑堂,苦干加巧干,于是跻身少数“先富起来”的行列。温饱解决,兜 里有几个钱,“端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开始寻思弄辆二手车去荷兰、比利时看欧 洲杯。 1、冷手捡个热煎堆 第一辆车我是向隔壁的嬉皮士买的。(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学生公寓旁边便是闻名遐 迩的嬉皮士大本营--“自由城”。嬉皮士们花里胡梢的行头,比我在球场的装扮还前卫: 留长发的,剃秃瓢的,用五色发胶在头上雕塑一只孔雀的,上衣笔挺而裤腿皱巴巴的,或 打着领结可光脚穿一只拖鞋的……使“自由城”变成一座丹麦“稀有动物”博物馆。)他 要价三千,说这是早期的宝马,有收藏价值。 我毕竟老司机了,开去兜了一圈,回来后,我指出车的毛病很多,底盘松散,拍气管 腐朽穿孔(北欧冬天道上撒盐融雪),开起来爆燥得象坦克,一大股机油味,显然是气缸 漏机油了。总之,这车确有收藏价值,但是除此之外,也就没什么其它价值了。 “那你出多少钱呢?”嬉皮士问。 “看在邻居的份上,我出六百克朗吧。”我开个玩笑,准备走人。 “六百?No!”看来他从来没被别人这样宰过。“这车虽旧,但是响当当的名牌, 是这音响就值两千!”说着他揿下音响的按钮,驾驶室骤然响起直要我小命的披头士的经 典摇滚《昨天》(约翰·列侬这首歌直戳你肺管子,活要人命)。 此言不谬!坐在真皮座椅上听立体音响,十个喇叭环绕着象十个歌唱的天使。我心想, 就是车开不动,放在家门口当书房兼音响室也值了。 “七百克朗,谁叫我是个音响发烧友呢。” “八百克朗,不二价!如果不是我缺钱买大麻,我还不卖呢。”他打了个哈欠,涕泪 纵横。 八百牵匹“宝马”!在新车税百分之三百的丹麦,这个“跳楼价”无疑“冷手捡个热 煎堆”。我自认为千载难逢,于是一音九鼎,拍板成交。 真是宝马,油门一点,马上呼地一声蹿出老远。我呼朋引伴,开车在高速公路上兜风, 音响开得震天响。我鼻孔朝天,豪情满怀:八百克朗算什么?豪华车又怎么样?上高速公 路不就只实现了一项基本人权吗? 2、烫手山芋 但是我很快意识到基本人权也有它的代价。这匹“宝马”倚老卖老,修练成桀骜不训 的脾气,车没开多久,便象患“百日咳”的老叟,前面咳嗽,屁股打抖,车后吐出的浓烟, 仿佛是匹精疲力竭的老马在喘息。 从公寓到学校,一加仑的汽油就见底了。课余到餐馆当跑堂,来回一开,正好收支相 抵。一个月之后,银行的老底子就露出来了。我心里盘算:这“宝贝马”就算能开到荷兰, 单汽油费我就入不敷出,更别说名目繁多的保险费、路费等等,令我不胜赴荷的开支。 这匹“宝马”窝在手里,简直是烫手山芋!只好把这辆车的保险停了,“玩的就是心 跳”的游戏就此煞科。 车是不敢开了,停在门口仅供朋友们参观。闲来无事,坐在驾驶室里作逍遥玩家状, 愤世嫉俗地看着飘着金发的丹麦妞开敞篷法拉利绝尘而去。 朋友们在真皮椅上坐坐,试试电动窗户,听听崔健的摇滚,末了不忘挤兑一句:“还 是平头能干,说话就成了有车一族啦,算是给咱们露脸了!”我一脸酸涩苦笑:“可不! 就是穷惯了,猛不丁地还有点适应不了。” 背景音乐里,崔健老兄不厌其烦地嘶叫:“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这世界变化可真叫快哟!没几天,没招谁惹谁,警察忽然在挡风玻璃上贴了一张400 克朗的罚单,说是不能老停着不动,霸占停车位。这是哪门子的理吗?车一动就产生污染, 还会发生交通事故;好好停在那,大闺女似地多文静,干嘛要开呢? 但是有啥法子呢?你有理,警察有枪,你跟他说去。 这样的结局,叫我好不意兴阑姗,连谈论的劲头也淡然消失,只想眼不见为净,尽快 原价脱手这“烫山芋”。可来了几拨人,看了这快要报废的车,谁还肯做“冤大头”? 没折,只好又忍痛掏钱请拖车拖到报废车场。“宝马”寿终正寝。风光与梦想,具往 矣! 3、巧购“大发” 俗云:“成由勤俭败由奢”。第一次买车上了一当,还是勤俭持家吧,老老实实登破 单车上学打工。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才骑了一个多星期的单车,浑身关节 就酸得不对劲。再说“时间是效益、是金钱”,心想:还是开车好。骨头一轻,又打起买 车的主意。 可买什么车呢?有前车之鉴,不图名牌,只求实惠。德国车有教训,这次当然是首选 省油的日本车了。于是每天留心《蓝报》(这是丹麦一张免费登广告卖二手货的报纸)上 的二手车广告。 丰田不错,但在国内我曾有过驾丰田面包车撞牛车的经历。凛于这一沉痛的教训,“ 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丰田就免了。尼桑呢也不错,但我不喜欢它的引擎,发动起 来安静得令人怀疑。据说当年鬼子侵华用的就是尼桑,引擎安静,也许为了“悄悄地进村” 吧?不管怎样,有历史污点的车俺不用。最后决定买一辆“大发”。大发这名子亲切,多 朴素的劳动人民想发家致富的心理,起码省油。 买车也不易,便宜车老让人捷足先登。最后我用一盒“伤湿止痛糕”外加一小盒万金 油贿赂了送报的延森,让他一看到好车就打电话。这法子还管用,不久他就挖掘出一辆 1986年的大发,开了十万英里,出价只有五百克朗。 那天起了个绝早,早上六点一刻,我已经等在车主家门口了。别人行动也不慢,在我 之前已有一个土耳其人和一个克罗地亚人久候于此。五分钟之内,又走马灯似地来了五个 人。 汽车就停在露天的院子内。这车的卖相颇差,不知是撞过电线杆还是树干,机器虽无 损,车身已是惨不忍睹。前车主就算不死,恐怕也只能剩下半条人命了--挡风玻璃大部 破裂,最触目惊心的窟窿,正是驾驶者脑袋撞击的部位。经过仔细检查,尚能发动。烂皮 不烂心,正好捡便宜货! 车主现身,是个中年丹麦人。果然伤势不轻,整个头部被纱布包裹得严严实实,宛如 印度人的包头巾。众人见状蜂拥而上,急不可耐询问事故经过及汽车受损的情况。车主大 皱眉头,不情愿地重温那惨痛的际遇。 看那阵式,我是别人捷足先登的后来者,排队到猴年马月也轮不到我。但对自己锁定 的猎物,当然不愿未曾过招便就此拔寨退矣。急中生计,转身到街上买来一束“毋忘我”, 展开“温情攻势”--“我也曾出过车祸,虽说没受伤,但对您的不幸深表同情,不管买 卖成交与否,都祝愿您早日康复!”我双手奉上紫色的“毋忘我”。 “查克!初升查克!”(丹麦语:谢谢,千次感谢!)那丹麦佬感动得紧紧握住我的 手,并对众人说:“对不起,我决定将车让给这位来自礼仪之邦的中国小伙。”气得那帮 家伙吹胡子瞪眼的。 经过一番修理、整型、美容,“大发”终于可以上路了。 车滋溜一开,引来无数羡慕和嫉妒的眼光。正应了那句俗话:“新盖的茅厕三天香” 哪!“大发”平稳、快捷、省油,开着它去瑞典赫尔辛堡看欧洲联盟杯,来回一百公里, 只用了两、三加仑的气油。擎着球迷的旗帜招摇过市,春风得意车轮疾。在高速公路上风 驰电掣,那种睥睨天下的快感,怎一个“爽”字了得,让人由心底升发出“今生无缘做球 星,当个球迷也风流”的念头。 感谢我主他老人家,赐我一辆物美价廉的二手车。这样,2000年夏季,我就可以 开着它去荷兰、比利时看欧洲杯足球赛,真是风水轮流瞎乱转!别小看这其貌不扬的“大 发”车,与1996年鄙人背着行囊睡袋加入“背囊帮”、勒紧裤腰带、象个体户跑单帮 闯荡英格兰欧洲杯时的寒酸样不可同日而语,简直是“鸟枪换炮”! 1999年岁末于哥本哈根 ─────────────────────────────────────── 【茶余饭后】 ─────────────────────────────────────── ●李庆峰 对联对抗赛 【编者按:本文为留丹学人2000年春节联欢会而作。】 A:我先作一下自我介绍。我姓孙,叫孙行者,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我这人喜欢漫游世界。 刚才游过DTU(丹麦技术大学)觉得很热闹,就过来看看。一问才知道是留丹学人 们在开龙年春节联欢会,我想一定很有意思,就进来了。进来一看,就被你们舞台上 这幅对联吸引住了。要知道我可是一个对联专家。所以我想即兴为大家献上一个节目。 这个节目就叫“对联对抗赛”。 台下不是有两位啦啦队长嘛。看他们俩吆喝起来嗓门儿挺高的,我想让他们到台上来 比试比试,看看他们肚子里的墨水怎么样。我出一个上联,让这两位队长每人对一个 下联,谁对的好,谁就为他所代表的队争得一分,大家说怎么样? 〔观众鼓掌欢迎。〕 那就请两位啦啦队长上台吧! 〔两位啦啦队长B和C依次跑步上台。〕 A:嗯,还行,挺精神的!我先问你们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对联吗? B+C:废话!对联不就是下联对上联嘛?你就开始吧!! A:还挺牛。那咱们就先对一个试试。你们听好,我以我的名字“孙行者”作为上联,请 对一下联。 B:才三个字,那还不容易,我对“猪八戒” C:我对“沙和尚”,太简单了。 A:我就知道,这太简单了。一点对对联的规矩都不懂。还敢说太简单了,真是!你们听 著,对联上下要对仗,对应字的词性要一样,你看,孙行者,“孙”是个姓,名词, “行”是个动词,“者”是个代词,一个名词,一个动词,一个代词,加起来又是个 家喻户晓的人名,懂吗?没那么简单。 B:这有什么难的,我对“祖冲之” C:怎么讲? B:你看,“祖”是个姓,名词,“冲”是个动词,“之”是个代词,一个名词,一个动 词,一个代词,加起来也是个家喻户晓的人名,是我国大数学家祖冲之。 A:不错不错,给金龙队加一分! C:还用追那么远的历史干什么,眼前不就有吗! A:你对? C:我 A:才一个字,要三个字! C:我问你,“章”是个姓,名词,“牧”是个动词,“之”是个代词,一个名词,一个 动词,一个代词,加起来就是章牧之。 A:太棒了,银龙队也该得一分!比分1:1。我再给你们出一个难一点的上联,这个上 联可是自古以来就没有人对上过下联。 B:我就没见过没有下联的上联 C:从来没有我对不上下联的上联 A:这可是千古绝联,你们听好了:“三光日月星” B+C:怎么绝法? A:这个上联说的是三种有光的东西,并用三个字把这三种东西一一列举出来,是“日月 星”。因为对联的一个规则是上下联不能有重字,三,只能对别的数字,四五六七什 么的,后面对应“日月星”还要只用三个字把这四五六七样东西都概括出来,比如说 五湖或者四海,你要用三个字把五个湖或者四个海列举出来,太难啦,几百年来就没 有过下联。 B:我先来对。我对“四诗风雅颂”。 A:讲讲看。 B:说的是诗经,诗经有四部,分风,雅,颂,雅分为大雅和小雅,统称为四诗,只用“ 风雅颂”三个字就列举了诗经的四诗,叫“四诗风雅颂”。 A:真正的千古绝联,解决了一个历史疑难难题,给金龙队加几分?……加两分! C:什么历史疑难难题呀,我也对上来啦,我对“九章勾股弦”。 A:讲讲看。 C:九章算术,讲的是三角几何,三角形有几条边? A:三条边啊。 C:说白啦讲的就是讲勾股弦。我用“勾股弦”三个字就概括了九章算术的内容,叫做“ 九章勾股弦”,怎么样? A:又一个绝对。给银龙队也加两分。现在的比分是3:3。看来这两位的水平还挺接近 的。下面我说一个长一点儿的上联,你们听好:“思前想后看左传书往右翻”。 B:这个联有什么讲究? A:这里有“前后左右”四个字,外加四个动词,联起来是一个连贯的动作,一边思前一 边想后一边看左传一边往右翻书,叫“思前想后看左传书往右翻”。 C:我用“春夏秋冬”来对你的“前后左右”,联起来也有一个连贯的意思。我说的是在 冬天里盼望夏天上身穿着春天的衬衫下身穿者秋天的裤子。 A:说出来看 C:上联是什么? A:上联是“思前想后看左传书往右翻”。 C:下联是“临冬望夏穿春衫配上秋裤” A:观众朋友,怎么样?给银龙队加一分。 B:他用“春夏秋冬”来对你的“前后左右”,我用“东西南北”对你的“前后左右”, 可以吧? A:可以。 B:“东西南北”外加四个动词,联起来也有一个连贯的意思。上联是什么? A:上联是“思前想后看左传书往右翻”。 B:下联是“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东扔” A:观众朋友,怎么样?通过,给金龙队也加一分。现在的比分是4:4。看来他们两个 的确棋鼓相当,很难拉开距离呀。我就不信今天难不住他们。下面我用咱们丹麦华人 的名字出一个上联,要求你们也必须用丹麦华人的名字来对。大家都知道吉健康吧, 我说的是吉健康,名字叫健康,实际上身体还真是很健康。我的上联是:“健康真健 康名健康实也健康”。 B+C:解释解释。 A:这上联一共有四个健康,两个当人名讲,说吉健康这个人;两个说的是身体状况,联 起来描述的是一个事实:“健康真健康名健康实也健康”。 C:咳,这个容易!就说我们家的龚慧吧,名字听起来象工会组织的那个工会,其实只是 名字叫龚慧并不是工会组织的那个工会。 A:说出来看。 C:上联是什么? A:上联是“健康真健康名健康实也健康”。 C:我对下联“龚慧非工会叫龚慧不是工会”。 A:太好啦,给银龙队加一分。 B:我抗议。他那个龚慧和工会只是同音,不是同字,不合格。 A:那倒也是,但这么难的对联,已经是难能可贵啦,观众朋友,对不对? B:什么难能可贵,我要是对一个更工整呢? A:那就多给你们奖励一分。 B:我说朱卫星,名字听起来象天上飞的卫星,其实只是名字叫卫星并不是天上飞的卫星。 A:说出来看 B:上联是什么? A:上联是“健康真健康名健康实也健康”。 B:我对下联“卫星非卫星叫卫星不是卫星”。 A:果然不错,给金龙队加两分。现在比赛已经接近尾声,金龙队暂时领先6:5。好, 我最后出一个最难的,胜负恐怕就在此一联了。我还用咱们丹麦华人的名字出上联。 大家都知道DTU的周建军吧,他的夫人李英我认识。听说周建军经常趁李英不在的 时候说李英象个警察老管着他。今天我们也趁着周建军不在的时候说说他的坏话,也 算是为李英出一口气。大家说好不好?我的上联说的是让周建军去建一支军队,结果 他招来的却是一帮土匪。你们听好了:“周建军建军建的是匪军” C:这个太容易了。你们知道使馆的郭参赞,叫郭赶会,我用郭参赞的名字来对下联。上 联是什么来着? A:上联是“周建军建军建的是匪军”。 C:我的下联是:“郭赶会赶会赶的是庙会” A:他这个下联妙不妙?给银龙队加一分! B:这有什么难的。你们知道咱们丹麦华人的大才子张志伟,我用张志伟来对下联。 A:等等!等等!!等等!!!你要用张志伟的名字来对下联?还用你对??在座的各位 都会对,还用你对?大家说对不对? 〔观众山呼:对,我们都会对!〕 所以说呀,你也不用再对大家都会的对联了,你的这一分也别想得了,对联对抗赛就 到此结束吧,大家说好不好?最后的比分是:6:6,他们两个人并列第一。 ─────────────────────────────────────── 【诗 歌】 ─────────────────────────────────────── ●任智群 在我梦中的沃土上 在我梦中的沃土上, 开着一朵婴粟花, 袅袅娜娜牵着我的手, 清清爽爽润着我的喉。 梦醒告诉妈,好可爱的花。 妈说,婴粟花,痛苦花, 看看可以, 千万不要去采她。 哦,亲爱的妈,看你憔悴模样, 就知道你也曾采过她。 从你悲凄的皱纹里, 我读得懂采花的代价。 可你不知道我生命中的他, 气度与风采, 一如这朵罂粟花, 叫我如何不采她。 睁眼他,闭眼他, 心心念念总是一个他。 哭也他,笑也他, 酸甜苦辣全是因为他。 妈呀妈,我愿作您听话的好女孩, 那婴粟花, 也不去看,也不去采, 可就怕明早起来白了头发。 ─────────────────────────────────────── 【散 文】 ─────────────────────────────────────── ●少 君 上海三六九   当来自记忆的浪潮涌入,这城市就像海绵一样将它吸收,然后胀大……。但是,这座 城市不会诉说它的过去,而是像手纹一样包容着过去,写在街角、在窗户的栅栏、在阶梯 的扶手、在避雷针的天线,在旗杆上,在每个小地方,都一一铭记了刻痕、缺口和弯曲的 边缘。 --摘自伊塔罗·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对于那些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ABC,上海是一个非常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在他们 的心目中,“上海”这个词只有和那些遍布各地中国城的那些上海餐馆有所联系,而那些 餐馆大都叫同一个名字:“上海三六九”。 上个月于公于私都不得不回中国大陆一趟的时候,我苦口婆心地说服安娜和丹尼和我 一起去,以便让两个还未上学的小ABC,亲身经历一下他们只在地图仪上所触摸过的中 国,也许会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一丝有关华夏的记忆。我把我们短促行程的第一站选定 了上海。 不知为什么,我对上海一直怀有一种极为复杂的情感,我也曾经检讨过这种情感的原 因和由来,但毫无结果,直到第二天将要身临上海时,我还在捧读三十年代誉满上海滩的 作家张爱玲的那本名著《到底是上海人》,她那一针见血的话好像就是我内心深处的感受, 却长久地说不出来:“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 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谁都说上海人坏, 可是坏得有分寸。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混水里摸鱼,然而,因为他们有处世的 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 对于从没有认真地了解过上海的人来说,大都会有张爱玲所描绘的印像或感觉,他们 甚至不清楚该如何描述这个城市?华丽欲望之都、颓靡记忆之城,还是新旧符号纷呈之处? 见过或未见过,到过或未到过,我们的脑海中都各自有一座名之为上海的城市,用历史拼 贴,用记忆架构,或者从文学家的作品中,也可以重现这样一座城市。上海,作为中国最 大的商埠,以及清末租借地的所在,正是中国近代史上中西交流的幅骤点。本土与异域、 封闭与开放之间的异质文化丰富了这城市的内涵,作为西潮冲击的第一线,上海在漫漫岁 月中一直保有其鲜明的城市个性,多元文化色彩与自由风气,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全盛的“ 上海时代”,召唤一代又一代的冒险家于此发展。 根据上海官方资料的介绍,上海市,简称沪,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东缘,中国南北海岸 线的中点,黄金水道长江的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左右,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份,地势 坦荡低平,平均海拔高度4m左右。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全市面积6340.5平 方公里,人口1304.4万人,设15个区、5个县。流经市区的黄浦江将上海分为浦东、浦西 两大区域。 当上海作家协会负责接待我的陈贤迪主任,热情且专业地将这两天专门陪我游上海的 机关车队周队长介绍给我时,我已从与他们的握手中,感受到上海人的热情。这位周队长 是我这么多年往返大陆中,所遇到的最有水准和最专业的司机,其服务素质之高和对上海 的了如指掌,使我们这次上海之行感受良多获益不浅。   上海著名的旅游点如人民公园、动物园、虹口公园、中山故居、鲁迅故居等等,我在 来美前都去过,所以要求周队长带我们去新的景观。当我们乘电梯登上上海最高的东方明 珠电视塔时,环视整个上海,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上海的宏伟和壮观,其大都市的气势决不 亚于香港和世界上的许多大城市。另一个很深的印像是上海的大街小巷;人如潮涌;大小 商店,涌挤不堪,公园江畔,处处满人。上海本地生产的商品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世界 各地名牌产品也充满上海市场,让人觉得上海真是人文、商品的汇集中心,是冒险家的乐 园。 上海的朋友用漩涡来比喻,说北京是一个大漩涡,所有的一切都在漩涡之中;而上海 则是由一个个的小漩涡构成,在时代的洪流中冒险家可以在漩涡与漩涡之间的落差中发展, 很多的可能性就在升落之间诞生。 早在北宋年间,上海就出现了各种海内外商贸活动,自1291年建立上海县开始,上海 就由一个滨海渔村逐渐演变成世界重要港口和商贸都市。1949年以后,上海由多功能的经 济中心城市逐渐演变成单一功能的生产中心城市,使上海得天独厚的优资条件难以发展, 而且长期的单一功能生产中心城市不能与国际商贸轨道相连,因而影响上海商贸自然与人 文资源的合理开发,直接造成上海各类商品市场和非商业市场的故步自封。这种情况在中 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方才得以改变,在1980年促成市场与商品的初步繁荣,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上海在昔日历史舞台上的商贸集散中心的地位。进入九十年代后,特 别是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引起海内外极大关注,上海从此开始全面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国际 大市场为目标。开始发展了股市、汇率、金属、石油等期货市场,逐步向国际经济、金融 和贸易中心方向发展。 浦东新区东濒东海、西临黄浦江,含原川沙县及南市、黄浦、杨浦区临江地区,面积 约518平方公里,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浦东有深水良港的优越条件,是中国东部沿海少 有而且可以大面积开发的土地。目前已经先行开发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 外高桥保税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陆家嘴与外滩仅有一江之隔,将全部划入市中心区,今 年完工的海底隧道和地铁使其成为市中心区的延伸,现代化的银行大楼、办公大楼,以及 商业、文化、娱乐设施临江而起,从外滩隔江望去,高楼林立,错落有致,犹如东方的曼 哈顿。 我们当晚住在了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上最具历史意义和最佳地理位置的国际饭店,其 装潢和管理均堪称一流,特别是内部装修,极似美国,以致于安娜一进房间就喊:“HILTON !”,对饭店旁边的麦当劳,两个孩子更是欢跳不已,由此可见上海正步入国际化的轨道。 晚上在安排好安娜和丹尼的节目后,我与上海《文学报》编辑,亦是作家的刘雪姬彻 夜长谈,她以具有上海特色的散文掘起于文坛,多次获得大奖,而且人如其文,家学渊源, 娇小儒雅,吴浓软语,是典型的上海才女。我们对于上海的文坛,中国的南北文化聊了许 多许多……。无须遮遮掩掩,北京人和上海人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无形的对立状态。当 然,无论是北京人还是上海人,他们在其他各省市人面前普遍存在着大城市人的天然优越 感。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最大的工业城市和金融中心──两市在全国的地位可谓 不分伯仲、各有千秋,彼此不服气是在所难免的。其实,以同理来看福建的厦门与福州、 山东的青岛与济南。辽宁的大连与沈阳等等,都是类似的感觉。尽管经济上北京对上海望 尘莫及,但文化上北京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上海很出色的作家一旦到了北京就自动降了 一级,而北京二流作家若去上海则自觉就是一个大腕儿。上海作家为此心理不能平衡,不 断发出抱怨却无济于事。因为具有中心地位,北京作家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主流,而 上海只能屈居地方派系。由于北京的媒体具有辅射全国的威力,北京的作家自然也能有辅 射全国的宣传;上海的一些媒体尽管在全国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终归没有北京媒体的 群体力量大,在上海滩正走红的作家一旦离开华东土壤,可能就失去了应有的感召力。虽 然上海人对于王朔的京味小说不喜欢读也读不懂,但一提起王朔还是大姆指一竖称之为大 作家。时常有些上海作家责备上海媒体不注重自己本地作家的宣传却热衷于报导北京的大 腕儿们,然而即使是上海读者和观众,他们更关心的也首先是最具有知名度的人物。南北 两地的作家圈子更是矛盾复杂。我在北京时一位身居要职的著名作家,在和我谈起上海文 坛逸事时,当我提起一位在上海数一数二的名作家的名字时,他立刻用一种不屑一顾地口 吻说:他写的那些东西也叫文学,整个是一堆上海嗲文化的垃圾! 对于地方风情,人们已习惯于以「胡同文化」来称谓北京,为了与之对照,人们又称 上海的地方民俗文化为「弄堂文化」,两者在许多方面形成了有趣的对照。上海传统市民 生活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弄堂。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上海大多数市民居住的都 是弄堂房子,每条弄堂里的住户都来自不同地方,社会阶层也不同,可谓三教九流、五方 杂处。弄堂房子又叫石库门房子,其结构脱胎于传统的四合院房屋,但是比四合院占地少、 造价低,这固然与其起源于居民和江浙的地主为躲避小刀会和太平军而躲进租界,从而造 成租界地皮紧张有直接关系,但同时也反映上海人讲求经济、实用的特点。一九二○年代 后,上海有所谓新式弄堂出现,对传统弄堂房屋进行了一番改革,将石库门的高墙改为矮 墙,天井改为小花园,增加卫生设备,但一幢幢毗连的房屋形成的弄堂结构并没有什么改 变。目前上海的弄堂房子正日益被新式的住宅楼代替,现存的弄堂房子十分拥挤,这种产 生于租界时代的居住形式,在今天显然已完全过时,但是对于「弄堂文化」的孕育,以及 上海人地域性格的形成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石库门,小弄堂,老街坊,构成了上海人生活的风景线。下雨了,不要紧,邻家阿娘 自会帮你将晾在外面的衣被收起来,孩子中午放学了没有饭吃不要紧,隔壁阿婆会帮你安 排妥当,孩子们放学了可以在一起温课、做游戏,大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左右 邻居一商议,办法就有了……,这是上海人随和、合群的特性和互助的精神在申城的生动 体现,他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私密性”。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上海人在告别三代同堂的尴 尬和和没有煤卫的无奈后,依然对那离自己久远的旧式弄堂魂牵梦绕! 走在大街,你可从巨幅的楼市广告中,发现许多由钢筋水泥浇铸而成的楼宇被赋予了 弄堂味的名字,如“新上海一家人”等,它的广告说:“华灯初上,夜幕四垂,又是一家 人吃饭的时候了。邻居在窗前打着招乎,妈妈在阳台上呼唤着孩子,爸爸在摇椅上看着报 纸。”这里没有漂亮的效果图、没有明白的房型介绍,它诉求的是一种新生活的感觉、一 种新生活的氛围,更多的是一种许多上海人对弄堂文化久远而珍惜的美丽回忆。 以“京味儿”著称的作家老舍在剧作《茶馆》中,成功地将北京的茶馆作为风土民情 的集中展示,而上海的茶楼也一度是上海早年地方风情的浓缩表现。上海茶楼和北京茶楼 一样,在清末民初达到繁荣的高潮,遍布大街小巷,较著名的有春江话雨楼、春申宝带楼 等,豫园内更是布满了无数大小茶馆,其中以春风得意楼的厅堂最高大敞亮、生意最兴隆。 每一个茶楼都是一个小世界,在那里有各色人等,茶客们也并非单纯为品茗或解渴,商人 们即把这里作为交易所。茶楼还是民间文艺的舞台,每个大的茶楼同时都是一个说书场, 说书艺人们常表演《三笑》、《杨乃武与小白菜》等在江南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茶楼里 过去还有一种人叫作“包打听”,即巡捕房的侦探,他们有时甚至在此办理案件,将茶楼 当成巡捕分所。旧上海街头的一些露天职业也是弄堂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上海街头的 露天职业种类繁多,价格低廉,服务对象主要是一般的上海市民,而成为旧上海市民们日 常生活的一部份。“缝穷婆”是那些走街串巷、替穷人缝衣的妇女,大多来自苏北,胳膊 上挎着竹篮,里面装着针线和尺剪,还随身带着一个小凳子。类似的修理行业还有修理旧 胶鞋和修理钢笔的。卖梨膏糖的小贩并不只在街巷走动或像北京那样靠吆喝,他们招徕顾 客的方法是边拉手风琴边演唱迎合市民口味的小调。此外还有西洋镜摊、书报摊、理发摊、 马路牙科医生等。 这些本来早已消失的街头职业,随着失业下岗工人的增加,又开始在上海滩复活。第 二天由于时差的原因我起床很早,出来信步漫游上海街头,发现上海的早晨好热闹,商摊 遍布,食客如蚁。上海街头的点心摊分为固定和流动的两种,固定点心摊有生煎馒头、大 饼油条、葱油饼、荤素大包、粢饭、排骨年糕等,摊主一般支起一个布篷,在篷下放几条 长木凳给顾客坐。流动点心摊所供应的风味小吃花样极多,有馄饨、面条、白糖莲心粥、 牛筋百叶汤、桂花红豆汤、五香茶叶蛋、臭豆腐乾等。 另一位上海作家告诉我,逛上海大街小巷的另一种景观,是看行走于市的上海妇人。 上海妇人在穿着打扮上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豁达,也许是她们年轻时候实在过于风光明媚 了,所以到了中年穿什么都没有所谓。一条睡裙屋里屋外随便穿,甚至能够穿了去坐公共 汽车和地铁,这要算大上海一景。不过穿睡裙逛百货公司的上海妇人是小看不得的,看看 她们手里牵着的儿女,头是头脑是脑,个个穿得一丝不苟,不甘人后,他们的亲娘乍一眼 瞧去,反倒像是老妈子了。你怎么能够相信那蓬头黄脸,冰棒儿都舍不得吃一根的妇人曾 经是个迷得死人的“上海小姐”?   上海妇人的娱乐一个世纪没有变过,搓麻将,听绍兴戏,现在改成看港台长篇电视连 续剧,夏天握把葵扇,冬天捂只热水袋,哭哭笑笑,笑笑哭哭,那是一天里最享受的时光。 看完电视朗声打个哈欠,坐到灯下记流水账,鸡毛菜几角,猪蹄膀几块,股票还值多少, 在丈夫的鼾声里又猛然想起炒菜的油所剩不多了,把一堆烂糟糟的钞票点来点去,再去翻 一翻丈夫的裤子口袋,检查有没有私存了零用钿……   六、七十年前,上海妇人和上海小姐曾经是一样迷人的,她们是一群鬟髻乌亮,衣襟 整齐,相夫教子游刃有余的少奶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上海妇人沦落成了今天的不拘小节 的呢?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们不再是水作的,而是钢铁或者其它材料铸成的呢?这是一 个问不得的问题,大概没有人曾经计算过,大陆的历次革命,文化大革命或者经济大革命 中,都有一笔昂贵的代价,那就是上海妇人的优雅。   在与上海文化界的朋友或聚饮或神聊时,他们都提到举凡经历过些风雨的老上海家庭, 都与两样物件有些感情。这两样物件一是“袖套”,电影里小老板小夥计手臂上套的那个 保护衣服袖口的东西;二是“假领头”,就是只有挺刮的衬衣领没有袖子和衣身的那种“ 服饰”。当年,最讲面子的上海人出门做事,总不忘记在洗成蓝灰色的中山装里换一换通 常是白“的确凉”的“假领头”,用一两块钱的领子达到乾净和文明的最低标准,重新抖 擞精神去面对发窘的生活。这种生活的艺术,很多人看不懂,豪爽的北方人对此尤其不齿: “没衣服就没衣服,弄什么假的!”标准骂名是“抠门”,客气地说是“精明”。现在, 时代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而对上海人来说最刻骨铭心的,就是当年的上海支撑了整个中 国的国民经济,上海人却无钱为自己买得一身整个的衬衣。 当然,今天的上海已今非昔比,北京人见面问“吃了吗?”上海人见面则问“买房了 吗?”朋友说了个我们都熟悉的上海作家买房故事。别的都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些着意刻 画上海人精明本性的情节:她想买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子,半年多好不容易相中了一套房。 天晴去看,阳光充足,下雨去看,滴水不漏。看复又看,一日晚上再去,陪同者对这套80 平方米的二室一厅房只卖30万元大表赞赏,几人席地而坐,忽一人想起开窗通风。这一开 窗,附近高架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和废气就都被那些特敏感的心灵感觉到了。她的好友立 刻忿忿然:“你写文章品茶道,这样的环境怎么住?”只一句话,她这套订金都交了的房 子算是白看了。尽管有这么挑剔的购房者,可是上海的房产市场近几年却无比火爆:房改 以来售出公房数十万套,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一百多亿元, 去年商品房实现销售超过1000万平方米,个人购房占其中的83%。   说起来,上海曾是全国个人住房最差的城市。记得当年我在做记者时,曾到上海就住 房问题做过采访,180多万住户中,住房困难户竟有近90万户,其中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 米以下的21.6万户,人均居住面积还不到两平方米的特困户就有二万户。就是在这样的 一个商机下,许多外商大举投资上海的房地产,而且发了大财。我在上海还见到了一个当 年在达拉斯市中心摆摊卖杂货的华人,几年前提着一只皮箱去上海滩寻找机会,现在则是 上海富人圈中的名流之一,其投资兴建的比达拉斯任何一栋大楼都大的办公大厦已近完工, 已进入上海的亿万富翁行列。   美国摩根斯坦利公司不久前在一份报告中坦言:尽管中国经济问题很多,但未来中国 住宅市场仍可能形成新的热点,特别是上海。这样的判断,显然不是针对“一个家庭从组 成到消亡的全过程中,至少有6次以上涉及住房需求的重大变动”一类的简单统计而言。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新贫与新富同时出现,失业更是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根据大陆官方数字,失业率只有二.八%,但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一般中国城市失业状 况是百分之十六。许多失业是隐藏性的,企业已经维持不下去,却用停工待料、优化组合 等名义让工人回家等待重回工作岗位的机会,但这些人真正回到工作的机会微乎其微。上 海失业情况最严重的是纺织业,我的一个在复旦大学做教授的同学指出,上海轻纺业百万 工人中有三分之一失业,“这些四、五十岁的人,当年上山下乡,现在又从工作岗位上下 岗。他们教育程度都不高,也很难转业。”社会学家估计整个上海下岗人数仅去年就不少 于一百万人。上海的产业政策与国际都市发展政策,已使得上海已经不再是工人的天堂, 现在急遽向服务业都市转向。纺织工厂的女工变成商场的店员,酒吧的三陪女。钢铁工人 变成出租车司机,摆摊的小烟贩。  要了解这个新形成的巨大社会差距,只要到上海西边的古北新区住宅群,与东边南市 附近的老旧里弄走一回就清楚了。大部份的新贵都住在古北新区,附近是虹桥开发区的观 光饭店群、办公大楼、经贸大厦、友谊商店、充斥洋货的超级市场,一桌上万元的餐厅夜 夜爆满。但在大楼周围更多的地方是窄小的巷弄,几家人共用厕所,有些住房空间太小, 洗菜、烧饭、刷牙、晒衣服都在巷子里。晚上经过有些人家,不大的客厅里面黑呼呼的, 只点一盏小灯泡,整个客厅被电视萤光幕的闪光完全占据。当然还有更多人因为都市开发, 房子被拆迁,每个月领房屋津贴到处寻觅栖身之处,甚至住到街头地铁站。这也许就是社 会发展过程中的代价问题,是必需?还是必然?我无法回答自己。 在遍逛上海各处之后,我们如约来到豫园,接受上海名作家《蹉砣岁月》的作者,现 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和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兼上海作家协会书记徐俊西等的宴请。豫 园是上海最著名的景点,其热闹和繁华众所周知,安娜和丹尼满园奔跑,既坐轿子又买小 吃,好像发现新大陆,欢喜无比。叶辛等请我们在园内的上海名楼"绿波廊"吃上海菜,此 “廊”邻水而建,古色古香,亭台阁楼,幽雅不凡,但见厅堂内名人照片满墙,既有周恩 来、江泽民、朱容基等中共要人,亦有克林顿、戈尔巴乔夫、布什等外国首脑,均来此吃 过饭,由此可以领会叶辛兄的热情和好客,但料想此顿饭也让他破费了。 上海人的饮食既有本地的特色,同时又集中了国内及各地的精华。上海既以“本帮菜” 亦即上海菜浓油赤酱、醇厚鲜美、保持原味的菜,尤其是糟香浓味的加糟菜而闻名,同时 又有京帮菜、广帮菜、川帮菜、扬帮菜、苏帮菜、无锡菜、杭帮菜、甬帮菜、徽帮菜、闽 帮菜、潮帮菜、湘帮菜、豫帮菜、素菜等。同时,在上海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西菜也成为 上海饮食中的重要部份。上海的大型宾馆和饭店中均设有西餐厅和酒吧,上海的西菜还在 保持西菜特色的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被誉为上海西菜。此外,有的地方还设立了小 吃街,例如沙市街和海宁路小吃街。老城隍庙即豫园商场,更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吃城。上 海著名的小吃有小绍兴白斩鸡、乔家栅点心、王家沙点心、沈大成油汆馒头、沧浪亭点心、 凤尾烧麦、南翔馒头、开洋葱油饼、鲜得来排骨年糕、江夏三鲜豆皮、生煎馒头等……。 作家余秋雨曾这样描写二十世纪初的上海:“殖民者、冒险家、暴发户、流氓、地痞、 妓女、帮会,一起涌现;另一方面,大学、医院、邮局、银行、电车、学者、诗人、科学 家也汇集其间。黄浦江汽笛声声,霓虹灯夜夜闪烁,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摩肩接踵,四方 土语与欧美语言交相斑驳。多种激流在这里撞合、喧闹,形成巨澜。”十里洋场的风华, 彷佛早已随着上海滩的浪头远远漂去,如今,随着亚太经济崛起,资本主义达达的马蹄, 已再度踏入这个东方大城。红男绿女再度交织在上海街头,蓬勃的消费能力诱惑全世界的 企业。上海风华再现,说的不仅是一个传奇故事,而且是一个信号:一场跨世纪的城市竞 争已经开跑。雄心万丈的大上海规划,一个个出炉;一大片一大片让人看得惊讶的开发建 设,转眼落成;上海,如苏醒的浪头,急奔世界的航道。 五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但没有改变上海的本性,却使得今天的上海呈现出资本主 义的最新风貌。二○○一年,一栋一千五百英尺,世界最高的建筑将出现在上海浦东。而 美国财富杂志前五百大公司已有近百家在上海有子公司,几十家跨国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 毫无疑问,上海是九十年代的明星,真正开始成为世界大都市的候选人。当我们在与主人 依依不舍地握手道别时,对上海及上海人都产生了一种新的感觉和新的印像,就像安娜和 丹尼最后对这个城市挥别时而忘情大喊的那样:上海,再见! SEE YOU TOMORROW! ─────────────────────────────────────── 【幽而默之】 ─────────────────────────────────────── ■铁 锁(供稿) ☆心中有数☆ 一个律师打赢了官司,兴高采烈地打电告诉当事人:“正义的一方终于取得了胜利!” 当事人回道:“什么?快!立即上诉。” ☆经验不足☆ 一位女士开车撞倒了一名男子后,温柔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没事吧?一定是 您走路不小心吧?我可是个很小心的司机啊!我开车9年了。” “小姐,我走路已有48年了。” ☆作茧自缚☆ 一个以种西瓜为生的农民,事事顺利,只有一样不顺心,那就是周围的小孩子老来偷 他的瓜。经过反复考虑,他有了一个好主意,这样肯定可以把这些臭小子们吓跑。他在西 瓜田旁边立了一块牌子,上面赫然写着“警告:瓜地里有一只西瓜被注射了剧毒物”。 第二天,那些偷瓜的孩子们看到了这个牌子。然后他们也去做了一块牌子,立在瓜农 的那块牌子的旁边。 过了几天,瓜农到瓜地来查看西瓜的情况。他发现没有人再偷西瓜了,但看到了他那 块牌子旁边多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现在有两只瓜了!” ☆感官失灵☆ 一老妇人向医生招供说:“我经常放屁,约翰松医生,但是我放的屁既没有声音,也 没有气味。不瞒您说,自来到您的办公室,我已经放了不下20个屁了。我该怎么办呢?” “这是处方,哈里斯太太。每天三次用药,连续用七天,然后您再回来找我。” 过了一个星期,哈里斯太太怒气冲冲地闯进约翰松医生的办公室:“医生,我不知道 您到底给我开了些什么药,反正我的问题更糟糕了!我和从前一样放屁不止,但是我现在 放的屁简直难闻得要命!您还有什么好为您自己辩解的?” “冷静些,哈里斯太太,”医生安慰她。“现在我们已经治好了您的嗅觉,接下来我 们再恢复您的听觉。” ─────────────────────────────────────── 【散 文】 ─────────────────────────────────────── ●王 迪 无 题 花园里飞来了一只乌鸦,他乌黑的羽毛油光油光的。他的确是一只非常漂亮的乌鸦。 没过几天,又飞来了一只乌鸦,她乌黑的羽毛柔软发亮。她也是一只非常美丽的乌鸦。 于是他爱上了她,她也爱上了他。他们虽不能用百灵的歌声来倾吐爱情,也不能用鹈 鹕的舞蹈来表达爱意,可他们终日厮守在一起。在小小的花园里共同建立起爱的巢窝。他 们结婚了。他们是如此甜蜜与快乐。生活像朝阳下带着露水的花苞,蕴育着美丽的梦幻。 她的身体里也开始蕴育希望。他是那样兴奋,不停地飞来飞去到处觅食以哺育那个希望。 “乌鸦,多不吉利的鸟!”花园的主人说。于是他举起了枪,打死了还在蕴育生命的 她。他惊呆了,愤怒使他无畏地向黑洞洞的枪口冲去。这勇敢的行为也送了他的命。主人 拾起他们的尸体,扔到了墙外的垃圾堆里。 花园里飞来了一只夜莺,他鹅黄的羽毛油光油光的。他的确是一只非常漂亮的夜莺。 没过几天,又飞来了一只夜莺,她鹅黄的羽毛柔软发亮。她也是一只非常美丽的夜莺。 于是他爱上了她,她也爱上了他。他们终日厮守在一起,用他们比百灵还动听的声音 在月光下倾吐爱情,用他们比鹈鹕还灵巧的舞姿在星空下表达爱意。他们结婚了。在小小 的花园里共同建起了爱的巢窝。生活像月光下含羞的丁香,放飞着一个个无比迷人的梦想。 她的身体里也开始蕴育梦想。 “夜莺,多么美丽的鸟!”花园的主人说。于是,他经常买些鸟食送与他们,还造了 个小屋以帮助他们躲过狂风暴雨。他欣喜地看着那几团小小的鹅黄啾啾地叫。他说他这样 做是因为被爱情感动了。 “这是一种多么纯洁高尚的爱情呀!”      ─────────────────────────────────────── 【小 小 说】 ─────────────────────────────────────── ●李维明 我是唯一幸免者 那天早晨我突然被一种不祥的感觉攫住了。曾在某本书上看过,说人在某种特定的条 件下对危险有种感知的能力。这种说法是否成立,我将信将疑,所以根本就没有要和别人 探讨这个显然带上了玄学色彩话题的意思。这里我想简捷讲一讲那场可怕的祸事。 那天我按照厂长的指示去城郊某私营企业谈一笔生意。事情办得很顺利。赵老板本来 是要留我吃饭的,但我急着想回去。厂长曾经说过让我事情办好后Call小车司机接一下。 眼下厂长交给的任务已经“出色”地完成了,所以我有足够的理由享受一下“厂座”的待 遇。但就在我在电话机上敲了两个键时,早晨那种感觉又鬼魂一样出现了。我想我的脸色 一定是很难看,赵老板连声问我怎么了。我镇定了一下情绪,说没什么,我得“打的”回 去了。 其实我没有“打的”,出了厂门我就改变了主意。我坐上了一辆新中巴。司机和售票 员看来是恋爱着或新婚了的一对。这两位偶尔互相交换的那种含情脉脉的眼神证明了这一 点。 坐在我前面的是一位漂亮的少妇,她身边坐着她的孩子。那男孩有着一双老是要研究 问题的大眼睛。他偷偷打量着邻座一位老人。那老人被瞌睡所困扰,闭着眼睛前仰后合, 居然还能安祥地发出轻轻的鼾声。小男孩被老人逗得窃笑,不断地拉他的妈妈,让她与自 己一起分享快乐。 车里有几位民工,还有两个显然是来自于外地的人,他们各自掮了个大旅行袋。 那个年轻人是在一个叫龙头岗的小站上车的。他一身牛仔打扮,长脸呈出让人诧异的 菜色。他拎了个小塑料桶站在我身旁,一股有些呛人的气味在车子里弥散开了。我问他桶 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他眼睛看着窗外,一副不想理我的样子。我在厂里管过安全,猜他那 桶里装的是溶剂一类东西,所以我加重了语气:“喂,你这东西是危险品,不能上车的。” 想不到这人蛮得很,他瞪了我一眼,说:“老子带了,你能怎么的?” 我连声喊司机停车,司机扭过头问怎么回事。我说这人带了易燃易爆物,出了事可不 得了。售票员过来与那小伙子商量,说退票给他,请他下去。这菜色面孔的年轻人凶横得 狠,不但不下车,而且嘴里也骂骂咧咧的。让我困惑的是车上的人后来都转了方向,劝起 我来了,说:“算了,出门在外,大家方便方便。” “天底下哪有那么巧的事。”司机也说不要紧,反正他几站就要下车的。还有人低声 说:“就你那命值钱?”我想不到自己反倒成了“公敌”,所以一气之下就下车了。 我下车等了半个小时才坐上另一班车。车子往前开了几公里远就因堵车停下来了。下 车一打听,才知一辆中巴车出了车祸──不知什么原因烧了起来。我们赶到前面看时,火 已经扑熄了。车里人全部死了,一个个烧成了焦炭状。我忍不住跑到路边呕吐起来。那车 已烧得难辨形状,但我猜十有八九就是那辆中巴。 连续好几天,我眼前都老是晃动着车上那些人的面容。司机和售票员、少妇与孩子、 老是在打瞌睡的老者……还有那个菜色面孔可恶的年轻人。 真的么?他们就这么死了,我这不是在做梦? ─────────────────────────────────────── 【百味人生】 ─────────────────────────────────────── ●任智群 同事叶德 第一次得罪叶德,是在她生日那天。那一天早上当我象往常一样走进休息室时,看到 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着“祝叶德生日快乐”,祝词旁边还点缀着许多小花。我一看就知道 是我们工会代表的杰作。无论谁生日,她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把那种快乐气氛烘托出来,而 且绝不重复。但怪我眼睛不中用,明明黑板上写的是叶德(Jette)我却看成了玉德(Jytte)。 因此我走到玉德面前笑嘻嘻地说:“祝你生日快乐!”没想到玉德拉长着脸说:“不是我 生日,是叶德生日”。让我几乎下不了台。我再仔细一看,真的是叶德生日,因为叶德面 前正放着那面小小的丹麦国旗。 其实,那时叶德刚来没多久,最多两个星期吧,那时一个同事换了别的工作,她便顶 替了前一个同事的工作,同时也接替了前一个同事的座位。我的单位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旱餐室里的“座次”是“终身制”,除非不做了,那个座位是可以一“坐”几十年的。 叶德的前任恰好坐在我右手转角的地方,前任走了,她自然成了我的邻居。我的前任 邻居不嗜烟酒,且还是外国人,因此我们之间不仅相安无事,而且按照物以类聚,人以群 分的自然法则,我们比别人还亲近一些。可这个叶德是丹麦人,看外表年纪跟我差不多, 也是四十出头。据她自己说,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工作,心里不由得生出许多感慨:大半辈 子不做工,不读书也生活得悠哉游哉,走遍天下只怕也只有在丹麦才能见到。 自从叶德成了我的邻居,我们喝咖啡,吃早餐的那半小时便成了我的灾难。其一叶德 早餐时不吃面包,每天只吃一杯酸奶,这也罢了,每人口味不同,不能强求。问题是她吃 那杯酸奶吃得特有讲究,简直称得上有声有色,不同凡响。 首先她拿着那杯酸奶左三下,右三下,上三下,下三下摇个遍,之后小心奕弈地揭开 上面的纸盖,用塑料小匙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把纸盖上的东西刮进杯里,然后就用那小 匙去搅,于是那杯草莓酸奶变成了一波波紫红色的浪花上下翻滚,翻得我吃面包时全没了 口味。待这一系列动作完成后,她才开始吃。她吃东西倒没有声音,一如其他丹麦人,但 那刮杯子的声音实在难以入耳。“嚓嚓嚓,嚓嚓嚓”,酸奶不完嚓声不止。且越到后耒声 音越大。每当此时,我真想对她说,不要再嚓了吧。同时也佩服其他同事们的忍劲。连平 时最爱管闲事的见了此情此景都熟视无睹,也许因为她是丹麦人的缘故。终于有一天,一 个同事听到那尖锐的“嚓嚓”声后,用眼光狠狠地“挖”了她一下之后,那“嚓嚓”声才 渐次地低了下去,可是几秒钟后又嚓嚓如故。后来为了证实是不是吃这样的酸奶免不了有 这种声音,我还特意去买了一杯酸奶,实践下来才知道要把杯壁上的点点嘀嘀都刮下来, 就免不了有那般刺耳的声音了。 此外她抽烟也让我受不了。她吃酸奶时因为角度关系,几乎在我眼皮底下进行的,我 连不想看都不行。轮到她抽烟时,便换了姿势。她先把椅子挪过九十度,基本上背对着我, 然后左手拿烟,身子向后仰,这样一耒,她口中吐出来的烟圈不偏不倚正罩在我的头上。 她这样几支烟抽下来,弄得我浑身上下都是烟味。尤其看到有些杂志上说被动吸烟比吸烟 者本身危害更大后,每天都担心不知道哪一天也会得肺癌什么的。 面对这样的邻居,说又不能说,躲又躲不开,心里自然有气,而我又不善于掩饰,因 此难免在脸上流露出耒。如此一来,我们之间的关系就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见面不打招 呼不说,一旦目光相碰都赶紧掉开。为了能在下班后拉开距离,彼此之间自然达成协议: 出了校门,她快走几步,我慢走几步,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免了尴尬。因为她就住在我家后 面,我们只能同路。 俗话说冤家路窄,去年暑假前我们做大扫除的时候,工头偏偏把她和我分到了一个小 组。现在回想起那做大扫除的一个星期是我做卫生以来最难受的一段日子。 也许是为了报复我的无声反抗,她在我们这三人小组里与那个菲律宾女人特别亲近而 故意把我凉在一边。无论有事无事,她开口就是利希亚,我跟你说。好像一切都是说给那 菲律宾女人一个人听的。那种巴结的样子令人想起同性恋。大扫除结束后,我对她的反感 又深了一层。以致于暑假我一见到她就避得远远的。我们中国人的法则:惹不起,总躲得 起。 可是想不到的是倒楣事又落到了我的头上。原耒为了多挣几个钱,两年来周末的加班 基本上都是我做的。但从去年下学期开始,校方规定每个员工一周工作时间不能超过三十 七个小时。我以前每个周末加班都是十二个小时,再加上我平时的工作时间,便超过了这 个范围。因此我必得分一半的周末时间给别人,而这个别人恰恰就是叶德。这一下我真是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了。我们合作的第一个周末特有戏剧性。那天早上,刚好下大雪, 她在我前面约五米远的地方走,我在后面跟。看着人行道上两行深深的脚印,我想,如果 我们是两个好朋友该有多好,我们可以一边谈笑一边欣赏雪景。走到学校后,她站在门外, 淡淡地回应了一声“早上好”之后,等我拿钥匙开门。刚进门她便板着脸问:“我们怎样 分工?”我赶紧说:“你做那边,我做这边。” 实际上在“那边”与“这边”之间隔着好几间房子,我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井水 不犯河水”。没想到我刚做到一半,就听到了一声“嗨”,着实吓了我一跳。 “做了多少?”她问。这次她没有板脸,相反她脸上还挂着微笑。 “差不多一半。”我答。我简直有点受宠若惊。 “我们休息一下吧。我想抽支烟再喝杯咖啡。” “没事,你去吧。”我一边回答一边做着手上的事情。 “不行,我们应该一起休息。” 无奈我只好放下手中的工作跟着她去休息。她去买了一杯咖啡后坐在一边抽烟,我则 坐到另一边随手拿本杂志翻翻。 “我们明天一起来吧。我们在你公寓前见面。她首先打破沉默对我说。我觉得这主意 不错,便同意了。 休息一刻钟后我们一同去做完剩下的活。 回家的时侯,她没有快走几步,我也没有慢走几步。一路上她没有说话,我也没有说 话。五分钟的路感觉上有五十分钟那么长。 第二天早上,当我按约定的时间走出公寓的时侯,她已等在那里。我有点不好意思, 带着歉意先给她道早安。 “今天好冷,但下雪天很好玩。”又是她首先打破沉默。 我紧接着说“真的好冷。” 接下去我们就着天气问题东一句西一句地聊着。我心里感觉路程短了许多,身上也暧 和了许多。 这一天开始工作的时侯,她要和我一起做。我们共一部清洁车,先做我的,再做她的。 而且她一边做一边跟我聊天,只可惜她说话太快,且不断句,我只好半懂半猜地应付着。 刚做了一个小时,她又提出来休息,我便向她解释,周末加班,我们做完了就可以回家, 因此就不必休息了。她则说我们做得很快,回家太早了不好。 其实要说手脚快,我快是真的。我左手抹布右手扫把,一路过去地也扫了,桌椅也擦 了。而她则是样子快,动作慢,只见她跑进跑出,几个来回下来,早已气喘吁吁了。尽管 如此,我还是同意休息一刻钟。 休息时她主动问了我一些日常的事情,然后告诉我她很喜欢动物,家里养了许多鸟, 其中有一对鹦鹉。那鹦鹉通人性,每天早上会道早安,来了客人会说“欢迎”。她还说她 养了九只兔子,三大的,六只小的。一说到兔子,她便更加眉飞色舞起来。 这之后我们之间的关系改善了许多,我见了她我会主动打招呼,我推清洁车经过她还 会为我开门。相应的我对她喝酸奶时的嚓嚓声与抽烟也不似以前那样深恶痛绝了。 但我们仍无法成为朋友。也许我们不是同一个民族的关系,也许我们个性不同。但我 对她的好感却一点点多起来。 有一次,承包我们校舍维修的施工队请我们全体后勤工作人员吃午餐。象这样的机会 谁都不想放弃,偏叶德就放弃了。她说她的任务在午餐前完不成。我私下里觉得她傻,不 知道做快一点,就是做不完也没关系,这一天肯定没有人来检查,因为我们的工头遇到高 兴事就格外宽容。 午餐时,除叶德外我们都在开心地吃喝谈笑。我因为下午有个约会,便提前离开了餐 桌。待我走进更衣室,但见那叶德穿好了衣服背好了挎包坐在椅子上等着到点下班。心想 也真服了她。 另有一次,叶德的一个朋友约她去钓鱼,她便提前两天向工头请了事假。我们单位规 定请事假是要扣工资的,而病假则不扣工资。这叶德便老老实实地请了一天事假,如果换 了别人,很可能会请病假,反正又不要医生证明,自己不说,谁会知道呢? 可叶德就是这样的脾性,和许多丹麦人一样,性格可能有点不稳定,脸上时晴时阴一 如丹麦天气,但他们不会做假,不会虚伪。 时间一久,我很为自己有叶德这样的同事而庆幸。 ─────────────────────────────────────── 【丑 小 鸭】 ─────────────────────────────────────── ●佘 睿(十岁) 我学中文 我叫睿睿,今年十岁。我们在丹麦住了快十年了。 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要学会读写中文。我每个星期上一次课,一共三个小时。我 认为中文很难学,但是我很想学好它。因此,我总是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认真做作业。一 年过去了,我现在认识了一些中文,可以在爸爸妈妈的中文书里找到不少认识的字了。我 爸爸妈妈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我决心继续学好中文。 --★--★--★-- ●朱丽叶 我去中国学中文 我生在丹麦,爸爸是丹麦人,妈妈是中国人。从小妈妈教我学中文。周六(妈妈)送 我去中文学校学习。 今年春节后,妈妈去上海的医院工作半年,我也去了上海华林小学一年级二班读书。 老师和小朋友对我很好。我们每天要升国旗,唱国歌,做功课。我们有语文,英文,算术, 体育和音乐课,我学会了很多儿歌,(能)读很多课文。 半年到了,我给大家说再见。我爱大家,也爱中国。 --★--★--★-- ●方俊明(九岁) 我学中文 我从六岁多就开始学中文,数一数,我学了中文快三年多了。可是,我的中文水平还 是很低。我觉得汉语(普通话)很难说,很难明白。 每个星期六,我都在中文学校,学习三个小时,要做的作业不多也不少。 我在家里只说广东话和丹麦语,很少说汉语(普通话)。 我想:从今以后,我要用心一点学好中文,多看中文书,还有多说汉语(普通话)。 ─────────────────────────────────────── 【诗 歌】 ─────────────────────────────────────── ●魏 荣 寒风中的蔷薇(外一首) 在寒风初起的季节 你带来了蔷薇的消息 我是风中的一株无花丁香 忧伤在光枝桠上一直冷冷地咏唱 蔷薇的笑容灿灿开放 我久久地注视你的美丽 内心中默默回味 莺飞草长的暖暖春阳 红月亮忽然闪现在我 白云般的梦境中 我的目光开始嗅探蔷薇的花香 那轻柔的花瓣儿 陪伴我 一同去呼吸月亮的柔波 -…+…-+…- 我是一座山 我是一座山 一座世纪末的山 一座沟壑纵横的童山 生活的鞭子抽打我 使我遍体鳞伤 难遮难掩 我是一座山 一座世纪末的山 一座沟壑纵横的童山 野草的衣衫披覆我 披覆我椎骨凸现的光光背脊 可是在我的心田 依然开放着 星星点点的兰花花 我是一座山 一座世纪末的山 一座沟壑纵横的童山 裸露的黄土 阳光下闪耀金子般的光泽 就如我的面孔 沉浸在回忆与想象之中 99年元旦 ─────────────────────────────────────── ─────────────────────────────────────── ☆☆☆☆☆☆☆☆☆☆☆☆☆☆☆☆☆☆☆☆☆☆☆☆ ☆                      ☆   ☆      《美人鱼》杂志电邮版      ☆   ☆    刊载留学生自己创作或编译的作品 ☆   ☆    以及其它报刊中的个别精采片段    ☆ ☆ 欢迎投稿·欢迎各种建议      ☆ ☆                      ☆ ☆☆☆☆☆☆☆☆☆☆☆☆☆☆☆☆☆☆☆☆☆☆☆☆ ☆                      ☆   ☆     编辑出版:《美人鱼》杂志社    ☆ ☆ 国际统一刊号 (ISSN):1398-179X    ☆     ☆ 订阅地址:E-mail: meirenyu@image.dk   ☆ ☆ 网上取阅:http://www.image.dk/~meirenyu ☆ ☆                      ☆ ☆☆☆☆☆☆☆☆☆☆☆☆☆☆☆☆☆☆☆☆☆☆☆☆ ☆                      ☆    ☆      本期责任编辑:孙少波      ☆   ☆ (E-mail: Shaobo.Sun@hardworking.dk) ☆ ☆                      ☆    ☆        本期编辑:         ☆ ☆     李庆峰·王华胜·吉健康      ☆ ☆     刘风海·庹旌生·张志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