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50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1999年6月25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台湾艾滋病患者人数增加         英国将允许对青少年进行有关同性恋的教育 ② 【说三道四】《有感于罗素谈禁忌》读后有感 ③ 【生命伦理】一位伊朗同性恋者谈亮相  ④ 【综合报导】同性恋者光荣游行在全球盛大举行         女足赛与同性恋 ⑤ 【历史回顾】时易境迁        ──不同文化的同性恋方式及同性恋观点的历史演变 ⑥ 【桃江连程】伯恩斯坦的艺术与生活 ⑦ 【来信选登】大陆来信 ⑧ 【爱知行动】“彩虹之约”同志活动预告网 ────────────────────────────── 【新闻摘要】 ◇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台北消息:台湾卫生防疫部门日前披 露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今年3月底,台湾共有爱滋病患者 2060人,其中包括38名在台外籍患者。   感染爱滋病的2022名台胞中,女性患者为145人。统计显 示,67%的女性感染者年龄介于20到39岁,正值婚育期间,很 可能生下“爱滋宝宝”。近年来,台湾一些男性到东南亚等地经商旅 游时喜欢从事色情交易,较易感染爱滋病,并由此传染给配偶。因此, 岛内爱滋病防治人员日前特别呼吁民众应增强对爱滋病的警觉和提防。 ◇ 英国内阁办公室大臣于5月20日宣布,将取缔禁止在中学展开 有关同性恋教育的《地方政府法案》第28条。该条款于11年前由 撒切尔夫人政府颁布,旨在“禁止在青少年中宣扬同性恋”。   英国同性恋组织在过去的十多年内一直向国会和政府游说,要求 取缔第28条。“石墙”组织执行负责人安吉拉·梅森说:“十年前 我们处于政治的边缘,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主流,参与辩论,成为一个 有影响力的声音。我们相信在以后的十年中,我们将尝到以往的努力 所带来的收获。” ◇ 英国游记作家简·莫里斯最近被英国皇家命名为不列颠帝国总指 挥,以表彰他对英国文化的贡献。莫里斯于25年前在自传《谜》中 公开自己原来为人妻母,通过变性手术成为现在的男儿身。 ◇ 据伊朗报纸QODS于6月22日报道,一位修了眉,化了妆后 出现在圣城马什达的男子被指控“伤害公众道德情感”而被抽打二十 大鞭。 ◇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表报告指出,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 病,依然是导致人们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份题为《消除妨碍健康 发展的障碍》的报告说,1998年世界上因各种因素死亡的人数达 到5390万人,其中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为1330万人,占总 死亡人数的25%。这些传染病主要包括艾滋病、疟疾、肺结核、麻 疹、腹泻以及肺炎等急性呼吸性疾病。   1998年死于传染病的4岁以下的人群中,约90%都是由这 六种传染病所引起的。世界卫生组织传染性疾病执行主任戴维·海曼 博士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到目前为止,世界还没有对付艾滋病、疟疾 和肺结核这三大传染病的有效疫苗。   报告说,由于传染这些疾病的细菌与病毒不断产生抗药性,国际 社会控制和消除传染性疾病难度将会加大。此外随着新菌种在全球各 地的出现和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控制新型传染性疾病的爆发和传播 的工作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 【说三道四】 ◆      《有感于罗素谈禁忌》读后有感             ·红 冰·   有一句我们都听到过的名言,那就是“真理前进一步就是谬误”。 罗素是本世纪伟大的自由主义者,他的许多思想对后人有很大的影响。 在仔细地拜读了罗素谈禁忌道德的言论,再对照“有感于罗素谈禁忌” 一文后,我不禁心生了一些疑问,觉得有可商榷之处。   首先,不可否认伦理道德有普遍适用性。什么是伦理道德?我们 不是独自生活在世界上而不和别人有联系,那么法律和道德就是把个 人利益和公众利益协调起来的方法。可以说道德是弱化了的法律,法 律是强制的道德。作为同志,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我们自觉或不 自觉地接受了许多现有的道德体系,但这不是“对权威的崇拜和墨守 成规的习惯”,更不是“思想上懒惰、个性上缺乏勇气的表现”,因 为把道德体系按性倾向来标注本来就是片面的。   就个体而言,不同的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价值观,而从整体上来 说,一个社会存在着一个适用于这个社会所有成员的公认的伦理道德 体系。罗素自己也认为“公认的道德条例就成了一件非常有用的事”。 虽然罗素对禁忌道德提出了质疑,但他明白无误地表明相信通常的伦 理系统。以法律而言,不可能制定出适用于不同人的不同法律,道德 也是如此。在同性恋和异性恋人群共同相处的社会中,如何去遵从双 重的道德体系?完全否定道德的普遍适用性,而一味强调主流和非主 流群体的差异是片面的。毋庸置疑,我们现有的道德体系是在很大程 度上反应了异性恋的愿望,但也有很大部份,是人类的共性:比如推 崇长久牢固的感情等。把道德体系机械地分为异性恋的和同性恋的, 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其次,对于道德的相对性要有正确的认识。诚然,道德是没有终 极状态的。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时期,道德是不同的,我们应该摒弃 不合时宜的旧道德,但我们需要审慎区分和识别。以“有感”一文讨 论较多的婚姻为例。婚姻不是人类社会生来具有的,但在现在,婚姻 是属于需要冲破的禁忌道德吗?显然不是,因为婚姻不归属于禁忌道 德范畴:不是绝对要做的,要不然就不会允许离婚了。虽然现今绝大 多数社会形态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婚姻,但婚姻不只是简单“为男女 双方(以及子女)提供一种保护网”。婚姻是社会的期望和推崇的方 向,所以享有法律和社会所给予的好处,但我反对因此而庸俗地理解 婚姻。婚姻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承诺,对自己,对爱人,也对社会。 作为一个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人来说,与爱人的关系,是需要以感 情为基础,但又绝对不可以仅仅停留在感情上的,还有其它许多的东 西,比如义务和责任,而婚姻正是把所有成份综合在一起的表现。感 情是否需要法律来保护,这是一个经常讨论的问题,我理解是这样: 法律通过规定婚姻,对感情起到一个聚合的外力,当然这最终是需要 通过内力达到维系感情的目的。貌合神离的婚姻是不被社会鼓励。我 们现在不能预见婚姻和家庭是否是人类社会未来的基本生活形态,但 至少目前和近期的将来是这样。   再次,我们的思想可以超前于我们的时代,但对于我们的行为, 则应该相对谨慎。我们每个人都时时刻刻和别人发生着联系,这种联 系要求我们在决定自己行为时,要比决定自己思想时慎重。思想和行 为的差别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打个比方,有人认为吸毒是个人的自由, 这在理论上是可以辩论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一定要顾及他所在社 会的容忍程度。罗素在谈到什么事情是禁忌道德时,强调那取决于文 明程度。那么我们作为同志来看待现有社会道德体系时,也不能离开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的文明程度。离开现实情况来奢谈冲破禁忌是偏 激的。   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框架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破和立是要 同时进行,不然,只破不立所产生的道德真空是有害的。很遗憾地讲, 目前的同志社会已有道德虚无的倾向。混乱和轻率的性关系只会给社 会主流对同志的理解和宽容带来负面效应。我认为遵从痕7b有社会的 道德体系还是应该的。在承认现有社会道德的前提下,我们要积极推 动社会道德向有利于同志生存的方面转化。那些一味怀疑现有社会道 德体系,过份强调同志群体与异性恋群体的不同属性是不恰当的,在 实践上,会对我们同志群体造成伤害。   总之,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是对的,向自我和传统的挑战在一定程 度上是需要的,但把激进和正确划上等号却是错误的。传统的道德不 等于是保守的,落后的,需要摒弃的。当还没有分清精华和糟粕的时 侯,就去摈弃,那么也就离谬误不很远了。我们要对传统道德有独立 的思考,但也要防止这种思考所有可能带来的道德虚无主义。 ────────────────────────────── 【生命伦理】 ◆        一位伊朗人士谈同性恋 【编者按:萨维斯·法沙伊(Saviz Shafaie)是来自伊朗的同性恋社 会活动家。1972年,当他在伊朗什拉兹大学就读时,举办了全国 一次有关同性恋的社会学讲座,轰动一时。1976年,他来到美国 继续从事性别和性爱方面的研究。八十年代时,他搬到佛罗里达州的 奥兰多,积极参与当地的同性恋社会活动。他与同性伴侣杰姆·福特 (Jim Ford)一同获得最佳模范奖。 以下是《今日同性恋》记者百德 ·帕比对法沙伊的采访记录,Samhoo 整理翻译】 ● 亮相、性与健康 百德:是什么使你深思熟虑地做出了亮相的决定? 沙法伊:当我在校研究同性恋的时候,感觉到所学的知识对自己身边 的朋友、家人和长者很有用处。知识、自信和成长,有了这三个条件, 我就可以和他人分享关于同性恋的新见解。我充满热情地去阅读,人 也变得更坚强,更自由,更开放。一次成功的校园公开讨论,鼓励了 我应该更加坦诚表白的决心,直到有足够的能力去克服自身的恐惧和 不安。我想,真是要感谢自己能做出亮相的决定。 百德:家人是怎样对待你的亮相的呢? 沙法伊:妈妈和我住在一起,所以她有机会认识我的很多朋友。男同 性恋对她而言,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这样 一来,她很容易地理解并接受了我们,而不会屈从于非理性的恐惧。 值得我骄傲的是:这些年来,她所做的不是仅仅怜悯或勉强接受,而 是有意识地在维护同性恋者的权利。那不仅仅是出于母爱,而是她发 自内心的社会责任感。   我请求父亲在了解同性恋的全面情况以前,不下任何结论。我们 达成的共识是:他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认识这一问题。我告诉他,我将 坦诚地回答任何问题,并乐于提供任何有关信息。我们没有互相宣称 对方是“无知”还是“有病”,因为我不想和父亲发生争吵。我尊敬 他,由于他的性格非常内向,我还要尽量去接近他。我鼓励他运用自 己的智力和判断力,去做出负责和合理的结论。经过一年半恳切的沟 通,我们终于可以共聚一堂,彼此信任,一起生活。尤其使我感到高 兴的是:他和我的伴侣相处得很好,我们真正成为了一家人。   至于我的兄弟,那就更好办了。他与一个女权主义者订了婚并且 一直在维护男女同性恋者的权利。在公开批判对同性恋者的歧视这一 点上,他和我是一致的,他是那种仗义执言的人,而且还鼓励别的家 庭成员去更准确地理解同性恋。   在我的大家庭里,谁都不是彼此的敌人,但是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那就是我们要一同挑战对同性恋者的歧视。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 我们因能够互相帮助和一起成长而感到骄傲和自尊。 百德:你和伴侣已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亲密关系,我参加了你们的 订婚仪式。你怎样评价这种关系? 法沙伊:我和杰姆·福特为了共同的活动合作过一年,当时我认为他 是一个能干的组织者,是那种我所信任的可靠的、负责任的、很有事 业心的人。我们并没有一见钟情,随着友谊的发展,我们有了在个人 和情绪上互相需要的感觉。在成为情人之后,我们又觉得这种关系应 该定义为朝夕相处的家人。可靠、信任、互助、关心彼此的家人、共 同的发展目标、共有的家园,构成了我们这种关系的全貌。一种深沉 的爱在不断地生长,它植根于我俩互相的尊重和欣赏。七年过去了, 我们依然生活在这种爱的基础之上。 百德:你怎样理解健康? 法沙伊:性,在它不对人构成损失、伤害或破坏的时候,就是健康的。 但是,性还可以成为一种侵略的武器,使一些人通过性行为,对另一 些人带来心理、生理、情绪、社会和权力等方面的伤害。上述行为不 能算是性。没有人会同意:一个人向他的性夥伴传播病毒、或给其带 来心理上的痛苦、羞辱、个人权力的损坏,或是情绪上的伤害时,这 些举动还能被称作健康的性行为!   健康的性能带来欢乐、自尊和个人的成长。它是永恒的,能给我们 安全感和信任感,使我们产生温暖而愉快的美好感觉。健康的性需要有 以下前提:共同的渴望,自由的选择以及对自身动机的正确认识。有了 这些,对我来说,性就是健康的。 ● 同性恋与伊朗法律 百德:1972年年的伊朗社会是不是比现在开放得多呢? 法沙伊:虽然那时的法律对于同性恋的惩罚没有现在严厉,但是有关 的偏见、误解和消极的猜测仍然存在,在当时我一样要面对嘲笑和蔑 视。随着对自己性取向越来越自信,我已经能够对付并且挑战任何指 责。 百德:五十年代在美国的伊朗青少年曾使当时年轻的我很感吃惊:他 们可以和我握手,亲吻,背诵诗歌,拥抱,还可以有短暂的亲密的性 接触。与你所说的坚决反对同性恋的伊朗男人相比,两者的差别为何 如此之大呢? 法沙伊:只有在不表现出同性恋倾向时,某种程度上的男性夥伴、亲 密友情甚至生理接触才可以被默许的,否则就大事不妙了。你可能已 经对一个男人爱了很长时间,但是不敢表露自己真实的性要求,因为 公开性取向就意味着被拒绝和失去友谊。在一种对同性恋恐惧的环境 中,坦然地公开你的同性恋取向,就意味着向世人挑战。 百德:换句话说,你可以满怀激情,但不能越过性的界限。 法沙伊:在那里,作为男性权力的演习,各种色情的游戏甚至强奸都 是被有条件地允许的。装作开一个玩笑或者显示一下轻蔑,你就没事 了;但是如果把真实的爱和隐藏的性渴望说出来,那就麻烦了。如果 既不按传统的性规则行事,又不能证明最终对女性怀有性渴望,你就 会被看成一个可疑分子。如果掩饰住自己的激情并且矢口否认它的存 在,那就比不这么做安全得多。作为伊朗人,我们需要更多地学习如 何诚实地、坦率地、欢快地接受自己健康的性欲,并让它们自然,健 康,真实地表达出来。我们坚决反对那种认为同性恋会破坏生活、爱 情和尊严的文化偏见。 百德:对伊朗的同性恋者来说,亮相会有哪些困难? 法沙伊:他们对回国后会受到迫害的前景深感恐惧。我们要面对的是 一个十分残暴的政府,它在为由其一手制定并推行的处决伊朗同性恋 者的法律辩护。由于恐惧,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是排斥和轻蔑,我们 无法面对理性。许多伊朗人背负着对同性恋充满敌意的宗教传统包袱, 里面全是谬断、妄言和僵硬的伪道德法典。 百德: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如何对待同性的恋人? 法沙伊:我在1991年的伊斯兰法典中查到:第110条,“对鸡 奸者判处死刑,如何执行由法官决定。”。第111条,“如果实施 鸡奸行为的主动方与被动方均已成年,神智健全并出于自愿,则双方 均判处死刑。”严酷的刑法不仅仅针对同性恋者,还可以作为能使伊 斯兰共和国的反对者名声扫地的政治武器。把持不同政见者指控为同 性恋者,这样做,既可羞辱他,又可以法办他。最近,一位著名的反 政府作家Sirjani被宣称为“赌徒”、“瘾君子”和“同性恋者”,然 后就在狱中莫明其妙地死去。1992年,外科医生和教派领袖Ali Mozafarian博士被宣称为“美国间谍”、“奸夫”和“同性恋者”并 因此罪名被处决。官方煽动对同性恋的恐惧,挑起公众对同性恋者的 仇恨、愤怒和攻击,宣传中充斥着官方的歧视和空洞荒唐的理由。在 高压政策下,伊朗国内的同性恋者几乎没有榜样,他们在社会权利和 社区建设方面只能走向死路。这样的结果导致同性恋在伊朗已经狭窄 到除了性行为之外,没有其它内容,同性恋者的表现如同色魔。可悲 的是:同性间的感情关系,同性恋者的社会地位都被扼杀到不可能实 清b的程度。 ● 性与道德准则 百德:在伊朗有一种异端的性活动分子,其特点就是纵欲。在那样一 个性隔绝的社会中,这种人会不会很多呢? 法沙伊:那能叫做健康的行为吗?我觉得会有很多问题。性关系没有 共识,没有共同的自由选择,没有共同的政治权力或是共同的感觉和 渴望。在双方素不相识的情况下,一方迫使另一方屈服,那与其说是 健康的性吸引,不如说是性剥削或者强奸。一些人成为牺牲品,一些 人成为玩物。不幸的是:强奸能获奖励,知心反被责难。那是不健康 的性,是性道德败坏的结果,只能称之为侵略,而不是性。 百德:伊朗人会把同性恋者看成是哪几种僵化模式? 法沙伊:就和世界各地的一样:是虐待儿童者、不道德者、性乱者、 病毒传播者、性变态者,总之,是逼迫他人被动接受的人,是强奸者。 如果你被认为是弱者,他们就要侮辱你;如果你被认为是危险者,他 们就要阻止你。如果你被认为是易变者,他们就要改变你。他们把性 的本意混淆成为性侵犯和暴力。在这样一个家长制的国家中,性被当 作男人的特权。一个男人有权利把那些可以被他控制的人变成自己的 性工具,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役使性目标。当女人被认为是弱者的时候, 任何被他们认为象女人的人也就统统被降格。那种认定同性恋是女性 化的,少男子气的说法成为他们反对我们的一个理由。在伊朗,如果 不挑战反对性角色平等的“男性”传统价值观,性解放是不可能实现 的。色情狂不利于我们理解性关系的健康本质。 百德:你如何理解宗教信仰与性的关系? 法沙伊:我不是一个信徒,但我相信一条原则:一定要特别小心地让 宗教信仰支配我们的理性行为。如果这种信仰只是在促使性的自私, 只是在形成一种憎恨自己的“原罪”感,那么这种信仰就是危险的、 不需要的和不合理的。我们的理智和感情觉得荒唐的事情,法典和再 高贵的经书也不能让它神圣起来。要继承我们的传统,学习我们的宗 教,但那不等于盲目接受或成为过去的囚徒。在伊朗,宗教把性引入 了毁灭性的、不健康的歧途,并把那些本可以尊重自己性生活的同性 恋者置于痛苦和困惑的境地。 ● 公益活动 百德:奥兰多一带的伊朗人对你的态度如何? 法沙伊:有几种。一些伊朗人甚至参加了由我提议的研讨同性恋恐惧 的活动,有的朋友对能加入到这个朋友圈子里并参加杰姆和我举办的 聚会而感到舒心快意。不过,有的人对我、我的母亲、杰姆,乃至于 支持我的伊朗朋友都十分恼火并表现出敌意。比如,一个波斯读诗会 就开除了一些会员,因为他们参加过我帮助过的讨论会。有人在我出 入的地方和平示威,要我离开,因为有报导说我是奥兰多同性恋欢庆 活动的带头人。一位在奥兰多执教的女士劝说阿亚图拉发布一道把我 从伊朗社会驱逐的命令。我的母亲也接到过好几个威胁电话,骚扰并 且辱骂她为什么有我这样一个儿子! 百德:你为佛罗里达中部的同性恋团体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什 么? 法沙伊:我现在所关注的是男同性恋者的权力。过去,我曾经向往过 能有一个可求助的组织,一群能畅谈同性恋者心事的朋友,一次能使 自己受到教益的机会。但是现在群体胜过了个体。这已不再是我个人 的问题,同性恋者的权利也是我个人权利和社会目标的一部份。可以 感到欣慰的是,我的努力已经变成了佛罗里达中部的同性恋团体争取 公开和个人权利运动的一部份。在过去的几年中,我组织了一系列的 宣传活动,比如音乐会、演出活动、研讨会、示威、集会等。我还向 政府官员游说,对地方团体和公共广播电台做工作,使(同性恋)教 育会议和讲座得以举办。最重要的,还是与当地同性恋和平主义者的 合作。当两名雇员因为同性恋而被解雇时,“我们人类”┄┄我是这 个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能够联合当地的进步团体如:和平与主义联 合会、一神教教会、贵格会、美国民权自由联盟(ACLU)以及一 些同性恋团体,在奥兰多的媒体上谴责这一不义行为。这使我认识 到:组成团体,联成网络,形成声势,就能把事情办成。 百德: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官方报纸--Kayhan Havaie曾经提到了伊朗 的同性恋解放组织┄┄Homan和你,他们是怎么说的? 法沙伊:Kayhan Havaie取笑了伊朗同性恋者的示威和我登在另一家 伊朗报纸上的信,在那封信上,我纠正了一个错误地形容同性恋者的 词。尽管他们对Homan这个组织和对于同性恋的理性评论持奚落的态 度,但以这种方式提及,也可以说明Homan的影响力。可悲的是,伊 朗的官方报纸对同性恋的看法至今还不能脱离低级的玩笑、侮辱和色 情的套路。 百德:请介绍一下Homan的情况。 法沙伊:Homan是在世界范围内维护伊朗男女同性恋者权益的,由团 体和个体工作者组成的联合体。它起源于一个在瑞典的伊朗男同性恋 者组织,痕7b在已发展到在北美和西欧很多国家拥有分支和成员。 Homan的宗旨是:对伊朗人施以正确的关于同性恋的教育,引导正确 的发展道路,创造安全的维护权利的环境。它通过出版Homan杂志来 发挥影响,借助地区和国际的会议,培养一批活动分子,策划人员和 组织人员。Homan与伊朗国内的媒体保持着联系,向其提供讲座和研 讨,在许多城市都开展维护同性恋权益的活动,同时还在搜集有关伊 朗同性恋的历史文化资料。 百德:在海外反对Homan的伊朗人组织是如何表现的? 法沙伊:他们在逃避现实。比如,其中很多人认为同性恋只是单纯的 个人私事。确实,我的私生活是个人的事情,但我的人权就显然与公 众和社会有关;有些政治组织认为:提倡同性恋权利就会对社会构成 威胁,声称国家现在还做不到理解同性恋者。难道关心同性恋者的人 权并把他们介绍给世人,不是一个进步的组织应尽的责任吗?还有言 论说:同性恋是资本主义或西方腐朽生活的产物,难道他们忘记了, 历史上有过多少伊朗同性恋者成为陈腐的传统的牺牲品吗?还有一些 人乾脆宣扬:如果承认了个别同性恋者的权利,就意味着承认了所有 同性恋者的权利。这说明,他们仍然缺少勇气去发出“同性恋”这个 词并且承认我们的存在。 百德:Homan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法沙伊:我们想用事实的真相来驱散飞短流长,澄清对于同性恋的误 解;我们想唤醒那些因为对环境灰心丧气而自我麻醉的伊朗同性恋者; 我们想鼓励人们生活得开放、快乐、自由和浪漫。Homan会对愿意亮 相的伊朗同性恋者提供鼓励和帮助,反击伊朗人社区里受官方支持的 对同性恋者的不公行为。这些是我们政治活动的目的。我们希望通过 Homan的工作来提倡健康的价值观,公正的行为观念和非歧视的政策。 ────────────────────────────── 【综合报导】 ◆      “同性恋者光荣游行”全球盛大举行   同性恋者于5月27日在纽约市曼哈坦、旧金山及世界其他地区 举行了“同性恋者光荣游行”,有些人身穿晚礼服,有些人穿著皮衣, 有些人在迪斯可乐声中热舞,有些人表达政治讯息,虽然型态互异, 却都显示身为同性恋者的骄傲。      纽约市有超过五十万人参与了这项活动,部分游行者抱怨警方驱 离高举批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标语的参加者,并迫使另一群人缩短默 哀时间。   包括同性恋福音歌手、爱滋病活动者在内的游行群众沿著第五大 道南行,其中名叫比利·狄梅斯的唱片骑师对围观群众说:“我们要 播放一首歌来纪念死于爱滋病及仇恨犯罪的朋友。”接著一名身穿黑 色晚礼服的男扮女装者以“对嘴配音”方式,“唱”出赛琳·狄翁的 歌曲《我心常在》(My Heart Will Go On)。   围观的“同性恋亲友组织”四十岁成员江普搂著他的母亲说,他 与母亲观赏这项活动已有廿年历史。   同性恋者光荣游行始于一九七 ○年,是为了纪念一九六九年同性 恋者在格林威治村一家同性恋酒吧内,反抗警方突检的“石墙暴动” (Stonewall Riots)。名为石墙客栈(Stonewall Inn)的这家酒吧将被 列为国家史迹,而这项暴动被全世界视为同性恋权利的转捩点。   纽约市长也像往年一样,与同性恋共和党团体“圆木屋”一起参 加这项活动。 该组织法律主任海塞克赞扬纽约市提供医疗保险及其他 福利给市府员工的同性伴侣,足为全国表率。   朱利安尼游行时笑容满面,不停向民众挥手致意。他说:“这是 非常好的庆祝活动,我每年都来。”有些人报以热烈掌声,有些人嘘 声连连。高举反对朱利安尼标语的支持同性恋权利人士陶布斯抱怨市 府花太多时间取缔妓院,遏止爱滋病的努力却嫌不够。   陶布斯稍后表示,警方在接近游行终点(第七大道及克里斯多福 街)强迫他离开。另一参加者海华斯则说,她与当年参与石墙暴动的 一群男女在该酒吧内默哀时,警方威胁他们把游行前导车车移开,否 则不准他们参加游行。   柏林本周末也举行类似游行,现场彩虹旗飘摇,参加者向旁观者 抛掷羽毛,还有打扮成小鸟的半裸男子当街起舞。   马尼拉的游行者高举“同性别,同爱情”的标语。一名菲律宾籍 同性恋男子表示,参加这项活动是为了彰显他们以身为同性恋者为荣, 并对上帝造就他们感到骄傲。   在旧金山的游行活动中,有人穿著皮衣、羽毛披肩及厚底鞋,也 有人穿短裤T恤。五十万名旁观者沿著游行路径排成五排。游行者包 括同性恋团体、同性恋古董车俱乐部等。 (转载于《多维新闻网》) ●           女足赛与同性恋              ·徐扬扬·   来旧金山已两天了,记者在大街上还看不到女足赛的宣传广告和 标语。即便在承办D组两场小组赛和两场八强赛的圣何塞,情况也大 同小异。除了组委会办公室门口有两张招贴画外,比赛的气氛并不浓 郁。在飞往美国的航班上,记者曾与一名家住丹佛的美国商人聊天。 他表示,仅知道有女足世界杯这么个比赛在美国进行,具体情况就不 清楚了。在记者所接触到的当地人中,对本届比赛的了解程度与这位 商人相类似的不在少数。   尽管美国足协赛前曾表示:将此次女足赛与1990年美国男足 世界杯同等对待,借以提高女足运动在美国的地位。总统克林顿与夫 人还担任了组委会名誉主席,以示对比赛的重视。但从目前情况看, 美国主办方的初衷并未达到。   不过,近日在旧金山却有另一种气氛,在大街小巷上都可看到红、 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横条旗帜,这是一个叫“世界同性恋 者联合会”的组织的会旗。他们正利用女足赛举行的机会,举行“同 性恋者大游行”活动。在街头,同性恋者相拥在一起的亲热镜头随处 可见,给人留下的印象远比女足赛深刻,大有喧宾夺主之势。据了解, 在以往的重大比赛期间,大多能看到“同性恋者联合会”在活动。原 因是该组织惯于利用重大比赛的机会扩大影响。上届奥运会及法国世 界杯赛期间,在亚特兰大和巴黎街头都能看到大批同性恋者的身影。 然而,上届女足世界杯在瑞典举行时,“同性恋者联合会”并未借机 进行活动,或许他们认为女足赛的档次和影响都不够,因而不值得费 劲。   如今,他们在女足赛期间积极活动,显然是认为该赛事已上档次, 有较大影响。这说明女足运动的地位、影响正不断提高,只是女足运 动的提高吸引了同性恋者,让人想来不免觉得滑稽。    【编者评点】以上是见于国内某报刊有关世界杯女子足球锦标赛的报 导,令人颇有啼笑皆非之感。六月份是美国与欧洲各地的同性恋自豪 月。同性恋者及其支持者在各大城市相继举办了自豪大游行。与此同 时,一些商业组织也表示出对同性恋的支持,如全美最大的连锁书店 BORDERS BOOKS AND MUSIC 和 BARNES AND NOBLES BOOKSELLER 都在主橱窗里赫然悬挂彩虹旗,并陈列有关同性恋的 书籍,以表示支持同性恋者的平等权益。   旧金山是美国对同性恋最为开放的城市,同性恋在全市男性人口 中占三分之一,同性伴侣可在该市登记,取得合法伴侣地位。女足赛 的举办时间和同性恋自豪月正好在同一月,仅是时间与安排上的凑巧 而已,并非同性恋者“乘机而入”。 ────────────────────────────── 【历史回顾】 ◆    时易境迁        ──不同文化的同性恋方式及同性恋观点的历史演变         ·Larry Gross & James Woods·            ·苏辰 翻译·   根据最近大量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可以看出,同性的爱慕、感 情和行为已经存在了很久。从古至今,几乎在每一个社会中都能找到 关于性行为的足够资料。为了理解现代“同性恋角色”这个词的含义, 则要把它放在更广阔的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背景里。   1951年,福特和比奇出版了第一部跨文化性行为的调查资料 ──《性行为方式》。作者用从北极圈到澳洲最南端的190个人类 文化的人种资料,以及一些哺乳物种的证据,对不同文化中的求偶、 手淫、性交、兽交和其它性行为方式进行了归类。这些发现的重要性 在于作者指出,尽管异性性行为是成年人当中最普遍的性行为方式, 它从来都不是某个文化中仅有的行为方式。哪些行为在哪些文化中被 禁止也缺乏共同的标准。在有同性恋记载的76个人类文化当中,大 多数(64%)认为同性性关系是正常的,是被社会所接受的,至少 对一部分社会成员如此;在另外三分之一的人类文化中,同性恋行为 据说是少见的、不存在的,或者是暗地的。   尽管关于女性之间性接触的记载并不多(男性的学者倾向于用男 子来提供信息,专注于对男子行为的研究),但仍然有很多人类社会 对此有了记录。在福特和比奇调查的有同性恋记载的76个文化中, 17个文化有女性同性恋的记录。另一项近期的研究记载了95个文 化中存在的女性之间的性行为。   同性恋行为几乎是所有人类文化中的一个共同特点,但是对同性 之间性接触的包容和诠释则截然不同,与我们当今社会的同性恋角色 相似的更是了了无几。以下是几个非传统方式的例子: ◆ 以年龄为基础的同性恋   很多文化规定不同年龄的人,尤其是成年男子和处于少年晚期或 成年初期的男子,需要进行同性接触。这种行为通常被视为是正常的, 是性发育的一部分。例如,在高度军事化的社会(如古希腊社会、非 洲的阿扎德、以及新几内亚的众多部落),男性之间的接触同勇猛、 本领和阳刚之气的传送有密切联系的。在有些地方它还是正式典礼 (例如入会仪式)的一部分。   又如在西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的一些地方,七岁到十三岁之间的 儿童从自己母亲的家里被带到村子附近男孩子的家里。根据不同的文 化,他们与女子隔绝几个月到几年,通过复杂的指导来准备他们的男 子气概。这些活动的中心便是精子的传送。精子被认为是男子气概的 精华,是男性的宝贵资源,没有必要浪费到女子身上使她们受益。这 些部落的人认为,为了成为残忍、勇猛的武士,男孩子必须不断地从 成年男子那里摄取精子。在性接触中,年幼的男子必须是接受的一方, 否则就会损害他的成长。同时,男孩要和导师睡觉,而导师则要负责 教育他,使他培养适当的男性价值,例如胆量、狩猎时的敏捷、以及 支配女子的能力。因此,同性性行为就成了所有青少年男孩子的义务, 等他们到了成年则承担导师的角色,向年少的男孩提供精子。这样, 在一生中,每一个男子都要担任接受和施予两种角色。他们不和同性 的性伙伴行程终生伴侣,他们也不认为自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双性 恋”。到了成年,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仪式后,他们便娶妻生子。   尽管很少部落在对男性性关系的包容程度上象新几内亚那样,但 很多部落都有类似的传统。在古希腊,男孩子经常跟成年男子学习性 爱。象新几内亚一样,这种关系被视为是短暂的过渡期。等男孩成熟 以后,这种关系便不再继续。他们可能成为一生的朋友,但最终都要 转向其他的男孩做为性爱伴侣。   这种以年龄为基础的同性恋行为在女子中相对少见,尽管在都是 女性的入会仪式和训练中存在有类似的性接触。例如在非洲的达荷美 人当中,年轻的女子要上学来准备婚嫁。在学校里她们要当众进行性 练习来扩大阴道。到了成年后仍继续这种活动的女子要在暗地里进行。 至少从50年代以来,每当她们的丈夫到临国南非去做工时,莱索托 的妇女便与年轻女子形成“母女”关系,互赠礼物,互换情书,享受 性的快乐。   在这些文化中,以年龄为基础的同性关系通常认为,双方各自都 会结婚,并生儿育女。年轻的男子和女子要超越这种关系,此后他 (她)们可以找其他年轻人做为自己的性伴侣。在这种意义上,同性 的性爱被视为一种过渡或阶段性的行为。人类学家未发现有西方意义 上的与同性伴侣同居的“同性恋”。 ◆ 易性同性恋   易性同性恋伴侣的一方通过放弃他(她)本来的性别角色来满足 另一方的要求。男子身著女装,举止阴柔;女子则男人打扮,行为阳 刚。此后,这种同性关系便模仿传统的异性恋行为方式。一方改变了 其性角色了的同性伙伴的行为从而和传统上的两性的秩序相一致。   威廉用“女战士”(AMAZON)一词来指美洲印第安人人当 中举止穿著似男人,和女子结婚的女子。例如,在库特奈印第安人中, 流传着一个“似男女子”的传说。她是位先知和萨满教巫医,自称她 被一群白人商人做了手术,改变了自己的性别。从那往后她便开始穿 男人的衣服,手持猎枪,在袭击中充当武士,追求年轻女子,娶过好 几个妻子但都又离婚了。十九世纪早期,一位兽皮商人遇见过“两个 奇怪的印第安人,象夫妻一样。”库特奈人把这个故事流传了一个多 世纪,他们对这为“似男女子”的超自然本领有着极大的敬仰。   其它地方有充当女子的男人。例如在波利尼西亚部落中,男子可 以承担女性的角色,叫做MAHU。他们做女子的工作,穿女子的衣 服,在和男子的性行为中做接受的一方。1789年,一位英国船长 在塔希提岛描述了他的一位水手被一位舞女重打,后来才发现她原来 是男性。在塔希提人中,充当女子的男人被重赏,因为每个村子只有 一个人能担任这一角色。相比之下,他们比其他男子与父母的关系更 紧密,在双亲年老时照顾他们。塔希提人解释道这种人是天生的, “上帝创造了这些人。事情原本如此。” ◆ 承担特殊角色的同性恋   在一些社会当中,一些人承担了高度特殊化的角色,并把他统一 到同性行为中。他们不是从一个性别转变到另一性别,而是过渡到了 一种第三性别的状态,与传统的男性与女性的角色都不相同,而这个 角色得到了部落的认可和尊重。   这种角色最著名的例子是北美印第安文化中男扮女装的传统。这 些男子的穿著和举止都很两性化,兼有男子和女子的社会角色。在很 多印第安人的宗教中,这些人传统上充当着很重要的仪式角色。他们 被认为能够和灵魂世界沟通。他们也因做医生、先知、媒人和调解人 而著称。在情爱行为中,这些人通常(但不总是)担任非男性的角色, 或者没有性行为,或者在与男子的性行为中做接受的一方。在很多部 落中,他们也可能做男人的妻子。   这些人没有威胁传统的两性社会体系,而是从这个体系隔离了出 去。按照威廉的观点,“他们做为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调停者,因为他 们的特征与传统的男性和女性截然不同。他们不被认为是男性,同时 也不被认为是女性。他们承担着一种非传统的性别角色,是不同因素 的混合体。”因为他们在两性之间,同时也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之 间,进行调解,他们被认为兼有两者的眼力。经常会听说他们有“双 重眼力”,他们比只具备一个性别的人看得更清楚,被称为“视者”。   尽管有证据显示有女子担任这种角色,这种转化很明显在男性中 更为普遍。 ◆ 平等主义同性恋   以上介绍的三种同性恋行为包括不具有平等社会地位的同性之间 的接触。第四种行为方式包括了具有大致相同的社会地位的同性伴侣。 在平等主义的关系中,双方往往是大致同龄的同性。施予的一方到下 次可能做为接受的一方,因为彼此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在多种文化中,平等性关系最普遍的方式是在很多文化中都有记 载的青少年性游戏。在美拉尼西亚岛东海湾的社区中,往往是好朋友 甚至是亲兄弟的年轻未婚男子经常彼此取悦,达到性满足。在新几内 亚的夸玛(KWOMA)部落,男孩子彼此发生性行为。澳洲的提维 (TIWI)部落中,11到14岁的男孩居住在“单身营”里,在 丛林中发生同性关系,与女性隔绝。在!KUNG部落中,女孩在与 男孩发生性行为前,先在彼此之间进行性行为。这些实例当中没有一 例表明这种性游戏必然会导致成年时的同性恋倾向。   成年人也可以发生亲密的、有性接触的同性恋关系。十八世纪早 期,一位法国传教士约瑟夫·弗朗索瓦·拉斐陀描述了他在“北美野 人”中所见到的一些“特殊的友谊”。他在回忆录中写到:“他们在 狩猎、打仗、发财的时候成为伴侣。他们有权到彼此的住地饮食歇息。 他们最有情谊的赞赏就是把对方称为朋友。”尽管这种亲密的感情并 不一定是性关系,但欧洲的传教士往往将其隐瞒,因为他们相信这种 感情会导致“凌辱”。无独有偶,在有女仆、姐妹、妻妾的家庭中, 女性之间的平等性关系相当普遍。在阿扎德部落里,有钱的男子会有 好几房妻妾,各自都有住地。尽管这些妻妾和男子有婚姻关系,在妻 妾之中可以有性关系。这一点也许促进了她们在家庭经济任务中的彼 此合作。   从以上这一简要介绍可以看出,人类的性行为,在所允许的活动 以及使之有意义的概念上,有着极大的差别。我们今天认为会带来快 感的行为,对我们的先辈来讲可能是令人厌恶、枯燥无味、或者是罪 大恶极的。(我们的后代很有可能有会有同样的感受。)同样,在古 希腊被视为当然的性习俗,对于新几内亚高原的部落、美洲的印第安 人、或者现代休斯顿的青少年来说,恐怕是闻所未闻的。   当我们回头看看生活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欧洲祖先,我们找不到 任何一个与当代社会类似的方面。没有人能够符合我们现代同性恋的 概念,但是在当今时代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延续与不同。自古以来曾 经有多少词汇被用来谈及这些情爱的倾向。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 奎那都认为,一些男人天生就是喜欢别的男人的。希腊历史学家提马 厄斯曾经写到伊特鲁里亚的男子“非常喜欢女子,但是和男孩子一起 有更多的乐趣”。一本九世纪的阿拉伯心理学课本中写到:“有人喜 欢女人,”有人喜欢男人,有人则男女都喜欢。很多中世纪的诗歌都 赞扬或者讽刺了当时达官贵人的双性恋倾向。尽管当时这些作者不知 道“性倾向”一词,但这并不意味着早期社会的人不知道同性恋和异 性恋“倾向”的存在。很多证据表明这些在当时是很普遍的概念。   直接引导了我们现代文化构型的因素是第三、四世纪罗马帝国的 解体和基督教的兴起。罗马人在法律和道德上并不认为一个人的性伴 侣的性别会带来什么不同。在希腊罗马世界,同性恋关系在浪漫诗歌、 艺术、以及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赞美。例如,很多人都知道所有的罗马 皇帝都有男性伴侣,无论是只有男性,还是男女兼而有之。罗马皇帝 哈德里安(117年到138年统治罗马)和希腊青年安提诺斯被视 为性爱忠贞和浪漫爱情的典范。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对同性恋的新的观点逐步取代了希腊罗马时 期的中立态度。这一现象的原因尚未万全明了。在第三、四世纪,越 来越多的基督教神学家认为性交的唯一符合道德标准的作用是生殖, 而同性恋行为则是兽性的、非自然的、堕落的(尤其是在性交当中担 任接受一方的男子)。希腊罗马关于精神恋爱和爱欲主义的观点被禁 欲主义的观点所取代──即时已婚夫妇纯粹为了快感进行的性行为也 是不道德的。历史学家指出,这些禁欲观点的产生与中央集全以及确 保道德遵奉(把犹太人、社会异端、外国人和同性恋做为其它社会矛 盾的替罪羊)有着必然联系,同时,它与神学界对同性恋的反对也同 样是分不开的。   事实上,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中世纪晚期对同性恋的不宽容主 要是改变政治命运的一个因素。一千多年来,基督教教会大体上宽容 或者忽视了同性恋行为,谴责同性恋的神学者基本上把它与通奸、放 高利贷、或者贪食等罪行纳为一类。但到了中世纪晚期,随着教会统 一集权,反对同性恋的词语逐渐成为基督教道德的主流。同性恋行为 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危险、反社会、罪恶深重的堕落,与社会异端和 巫术联系到了一起。从1250年到1300年,同性恋行为从在欧 洲大多数国家的合法状态变成了在绝大多数地区要处以死刑的罪恶。 今天仍然根深蒂固的关于性行为的观点(尤其是性快感与罪恶对等, 为了生殖的性行为与“自然”对等的观点)是十四世纪晚期出现的。 随后,这些同样的主题和道德意识不断被加工修改。到了十七世纪, 对同性恋以及其它鸡奸方式的禁止形成了美国清教徒道德观的基础。   在信仰现世主义的时代,“科学”不断向做为基本“真理”源泉 的宗教发出挑战。到了十九世纪,对于同性恋的普遍看法有了一个重 要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理论提出,同性恋是个人品质的一种自然倾向, 而不是“正常”性特征的不自然的变态。这些理论把同性恋称为“同 性爱”、“中间性”、“第三性”、或者“同性恋”。但是很快,这 些观点被同性恋“病理学”观点所取代,把人们长期认为的“罪恶” 重新认识为“病态”。结果,同性恋又逐渐被“医学化”,被重新认 为是与医生有关的事,医生可以诊断并治疗同性恋。   古代民事和基督教会的条例把鸡奸列为禁忌的行为,认为它是任 何人在意志薄弱的时候都会犯下的一种罪行。尽管如此,医学界越来 越把它视为是一种社会格调特有的行为。的确,到了二十世纪初,支 持医学界的人们几乎全部赞同同性恋是遗传的。这种新的医学论点坚 称“只有人类的一个亚种(我们第一此称他们是‘同性恋者’)才会 对同性有一种冲动,而每当这种冲动存在时,它总会造成人格错乱。” 以前,某人有过同性恋“行为”;而在今天看来,他无非“是”个同 性恋者。过去孤立的“罪恶”现在被认为是一种潜在人格的“症状”。 米歇尔·福柯在一篇有名的文章中写到:“十九世纪的同性恋已经成 为历史,成为过去……鸡奸者过去被认为是短暂的心理失常;现在同 性恋被认为是一个人种。”   过去也没有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同性恋“社区”。直到十九世纪末, 美国的一些城市中才出现有明显的同性恋亚文化。城市化和工业化使 人们能够摆脱传统家庭生活的束缚,在无情的都市中形成紧密的社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同性恋所经历的社会歧视和法律压迫是同性恋亚 文化兴起的主要因素。   随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同性爱运动的发展,带有自身准则、信 仰、文学和语言的明显的同性恋社区开始出现,以纽约和圣弗朗西斯 科最为出名。喜欢同性的人们如今有了自己的酒吧、邻舍、饭店、服 饰、出版物和标志,比如粉红三角。它最初被纳粹用来标识同性恋囚 徒,现在却成了同性恋自豪的象征。   值得强调的是,异性恋也有自身的历史。我们可以想象“异性恋 与生殖力同在,从亚当和夏娃的时代就开始存在”。但我们必须意识 到,尽管人们总是进行异性恋性行为,他们并不总是把自己视为异性 恋者。直到十九世纪晚期,医学研究者才把性行为定义为两极的性欲 状态,即异性恋和同性恋。在美国,“同性恋”一词在1892年第 一次出现在一本医学杂志的文章里。1901年版的《牛津英语词 典》尚未收入此词。它直到1930年才出现在《纽约时报》上。在 此以前,人们还持有维多利亚时代的“真爱”与色欲,贞操与罪孽的 认识,但这些认识与我们今天从正常、自然和健康角度所定义的异性 恋概念截然不同。历史学家江奈生·奈德·卡茨指出,过去的美国人 和其他人命名、理解、以及在社会中组织肉体、爱欲和性行为的方式 于当今大不相同。   性对象的自然性与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所在的社会。 没有任何性行为是固有地罪恶的、道德的、变态的、或是合意的。它 们仅仅是被定义为如此罢了。四世纪时的同性恋者恐怕从来没有把这 些行为加以标识,而一千年后,在基督教世界,他也许会把同样的行 为视为是对上帝的罪恶或违背。到了二十世纪早期,他可能认为自己 是“变态”或“同性恋”。在今天,他很有可能把自己看做是同性恋 罢了。所以,随着性欲的产生和在社交过程中社会对其所做出的引导, 随着他(她)学习文化中有关性身份的种种实践,他(她)们会形成 一定的自我认识。 ────────────────────────────── 【桃江连程】 ◆         音乐大师伯恩斯坦             ·二 言·   “一次又一次,伯恩斯坦让人觉得象一个心事重重的人试图亮相。 即使他没能做到这一点,其心迹往往也已表露无遗。在我们这些对外 界已经完全表白的人看来,亮相会本来可以让他拥有更多的快乐。”                 ┄┄保罗·默尔(Paul Moor)   莱昂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是本世纪 美国著名的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与音乐教育家。除此之外,他创 作的《西区故事》和《奇妙城市》等作品成功地将古典音乐、爵士乐 及音乐剧的风格结合起来,成为美国现代音乐中的珍宝。然而,作为 一名已婚的同性恋者,伯恩斯坦的个人生活并非一帆风顺,而这些并 非其辉煌的音乐生涯所能够掩盖和弥补。   伯恩斯坦出身于麻省的一个商人家庭。在他十岁时,有一天回家 看到姨妈借给他家的一台钢琴,于是就信手在上面玩起来。不久,父 亲把他送往当地的一名教师那里接受钢琴训练,并进入波士顿拉丁学 校就读。十五岁时,他与朋友合作,将歌剧《卡门》改编成笑剧,自 己戴上女式假发在舞台上唱起了卡门的咏叹调,而他当时的女友彼埃 特里斯·戈登则扮演男主角唐何塞。在此期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劳 利·比埃森的男生,他写道:   “他名叫劳利·比埃森,他是智慧和艺术敏感力的最好象征。在 过去的一个星期里,我们已经成了十分接近的朋友。我俩就象灵魂之 友一样,相互之间达成了充分的理解……当然,麻烦总是有的,而对 我们来说,最令人痛心的是他要去纽约。今天早上他走了,我仿佛感 觉到一座大山倒下了……”   在校时,伯恩斯坦写了一篇有关同性爱情的文章,质问“为什么 如此美好的情感要受到反常之说的玷污”。   1935年,17岁的伯恩斯坦从波士顿拉丁学校毕业,进入哈 佛大学音乐系就读,并为校刊的音乐专栏写稿。1939年,他以荣 誉学生的身份毕业后,来到纽约一展才华。起初他为一些夜总会和舞 蹈伴奏,但很快结识了一些音乐界的名流,其中包括著名作曲家阿朗 ·柯普兰(Aaron Copland)。柯普兰成为伯恩斯坦的恩师和情人,而 伯恩斯坦后来也成为柯普兰的交响作品的权威诠释人。   在同一年,他进入费城的科特斯音乐学院(Curtis Institute)学习指 挥,师承当时匹兹堡交响乐团的指挥福利茨·莱纳(Fritz Reiner)。 1940年夏,他应邀加入伯克郡音乐中心,跟随赛格·库塞维茨基 (Sergei Koussevitsky)学习指挥。   在这段时期,伯恩斯坦曾经与一名音乐系的学生相爱同居,但那 位学生后来选择了结婚生子的生活道路,这使伯恩斯坦悲痛异常。虽 然他一生中都在寻找与他有着共同语言的艺术知己,但却不时向欲望 屈服。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象托斯卡尼尼一样,只是重复演奏那 么五十首作品,那么我会烦闷至死。”他的生活态度也是如此。库塞 维茨基听说过伯恩斯坦的一些传闻,并戏称他为“莱奴莎”。他曾经 问伯恩斯坦:“我的老朋友柴可夫斯基是个同性恋者,我的朋友科普 兰是个同性恋者。莱努莎,我听说你也是。”然而,伯恩斯坦知道他 崇拜的这位恩师并不希望他承认这一点,于是就矢口否认。两年后, 库塞维茨基任命伯恩斯坦为纽约爱乐乐团的助理指挥。   1943年,著名指挥布鲁诺·沃尔特(Bruno Walter)因病不能 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由伯恩斯坦临时顶替。这场演出受到了评论界的 一致赞誉,《纽约时报》在头版报导了音乐会的成功,各大乐团的邀 请函也随之而来,他开始在美国乐坛崭露头角。也在此时,他认识了 来自智利的女演员费丽西亚·蒙提莱格勒(Felicia Montealegre)。费 丽西亚开始疯狂地追求伯恩斯坦,而伯恩斯坦对此却是矛盾重重,并 不止一次说自己不可能成为好丈夫。他深深地为同性所吸引,但又希 望通过婚姻使自己显得有头有面。电影明星一般的英俊外表和卓越的 艺术才能许多潇洒男士倾心于他,每次音乐会时总有一大群年轻男子 尾随其后。即使与费利西亚结婚后,伯恩斯坦的情场风流也没有过丝 毫收敛。柯普兰有一次戏问道:“你知道那一百名乐手都知道你究竟 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奇怪你如何能够坦然地走上指挥台?”   与此同时,伯恩斯坦相继创作了音乐剧《在镇上》(On the Town)、《塔希提的麻烦》(Trouble in Tahiti)、《奇妙城镇》 (Wonderful Town)、《康迪德》(Candide)。1954年,他以人 类历史最早的同性爱情篇章┄┄柏拉图的《会饮篇》为题材,创作了 《为小提琴、弦乐和打击乐所作的小夜曲》。   1957年,他与舞蹈家杰罗姆·罗宾斯(Jerome Robbins)合作, 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成音乐剧《西区故事》,讲述 了暴力和冲突如何拆散来自两个不同社区的青年男女。《西区故事》 成为百老汇的经典节目,不仅世界上每天至少有一家剧院上演该剧, 而且《玛丽亚》(Maria)和《今宵》(Tonight)等著名歌曲成为横跨 古典和流行音乐领域的经典爱情歌曲。   1951年至1956年之间,伯恩斯坦担任了布兰德斯大学的 音乐教授,讲授作曲。与此同时,他借助电视的普及,以音乐教育家 的身份举办了系列电视讲座《为年轻人的古典音乐》,该节目获得电 视艾美奖,并成为古典音乐教育的经典教材。   虽然柯普兰在私下曾对朋友说,伯恩斯坦之所以结婚,无非是为 了想有一个象费丽西亚那样的“花瓶夫人”,但费丽西亚对伯恩斯坦 确实一往情深,并为他放弃了自己的演艺事业,成为一名典型的贤妻 良母。儿女成群给伯恩斯坦带来了无限欢乐,而他也尽一切努力成为 称职的父亲。费丽西亚是名民权活动家,伯恩斯坦也跟随她加入了美 国的民权运动。他们不仅在自己的寓所为黑人激进民权团体“黑豹” (Black Panther)举办了鸡尾酒招待会,而且看望那些被关押在狱中的 黑人领袖。美国中央情报局因此将他列入了黑名单,直到他去世后才 停止跟踪。   1958年,年届四十的伯恩斯坦成为纽约爱乐乐团有史以来第 一位土生土长的音乐总监。他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奏的许多作品成为 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王牌录音,并且相继担任过西欧和以色列许多著 名乐团的客座指挥。他得过芬兰、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典等国 的文化奖章,于1981年成为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的院士,并于两 年后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的荣誉成员,1987年获得伦敦爱乐协会 的金质奖章。在他去世前两年,他成为以色列爱乐乐团的荣誉指挥。   1976年,看到儿女长大成人时,伯恩斯坦决定于费丽西亚分 居。同一年12月,他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出萧斯塔科维奇的第十四 交响曲。萧斯塔科维奇是在死亡的阴影中完成这首作品的,这使伯恩 斯坦感觉到自己的生命也面临着同样的威胁。他在音乐会开始时,花 了十五分钟谈论了自己的感触:   “在研读这首作品时,我领会到:当死亡降临时,艺术家必须抛 开一切原先束缚着他的羁绊,在完全的自由中从事创作。我认为自己 也应该如此。从今日起,我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而生活。”   那时伯恩斯坦已经与一位名叫汤姆·考斯兰(Tom Cothram)的男 子有了持续了25年的恋情,并称考斯兰为“我所有艺术创造的灵感 来源”。1976年,为庆祝美国建国两百周年,伯恩斯坦率领纽约 爱乐乐团在全美和欧洲举行了为期六周的巡回演出,考斯兰作为他的 旅行秘书随行。两人一同周游巴黎时,宛若王尔德与博西再世。考斯 兰对于伯恩斯坦创作声乐套曲《歌之节》(Songfest)影响甚大,该作 品就是以美国同性恋诗人瓦尔特·惠特曼的诗歌为唱词。两人还尝试 过共同生活,但由于作息规律不同而作罢,随即友好地分了手。在此 之后,伯恩斯坦结识了黑人空中先生克里斯·巴涅斯(Chris Barnes), 开始了又一场热恋,并资助巴涅斯完成了法律学业。   1977年,费丽西亚被诊断患了肺癌,伯恩斯坦回到她的身边。 两年后,费丽西亚告别人世,伯恩斯坦悲痛万分,他录制了莫扎特的 《安魂曲》,并以妻子作为唱片的封面,以表纪念。   八十年代中期,艾滋病的猖獗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伯恩斯 坦积极投入艾滋病预防的宣传中,以表“迟到的道歉”。他以自己的 显赫声望召集了全球最著名的古典音乐家,举办多场义演,为艾滋病 组织筹款。1989年,他拒绝接收布什政府授予的国家奖章,以抗 议国家艺术基金以查禁色情为名取缔有关艾滋病预防的公开展览。   1989年,在伯林墙倒塌后不久,伯恩斯坦在伯兰登堡演出了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并将最后一个乐章的《欢乐颂》改成《自由 颂》,以庆祝德国的统一。他原定在该年率领纽约爱乐乐团来中国举 办亚洲音乐节,但由于中美关系恶化而未能成行,他为此深感遗憾。 1990年,他在纽约去世。   伯恩斯坦是个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指挥家。他 曾戏笑说自己是个“富裕的指挥家和贫穷的作曲家”,因此他在指挥 方面的成就无疑是各方面中最出色的。聆听他指挥的交响作品,我们 能够感觉到他在关注细节的同时,并不死扣乐谱,而是著意让作品的 深邃内涵尽可能地外溢,表现出一种极度哀婉的美感。他为德意志唱 片公司灌录的马勒交响曲全集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种风格。另外,他 倾向于在指挥中自由地融入自己的理解,仿佛自己曾经参与了作曲。 另外,在许多音乐家依靠录音器械来取得理想演奏效果的同时,他偏 好现场录音,虽然暇疵时而可见,但这种即兴也带来了较强的真实感。 当他把这种不合常规的演绎用于勃拉姆斯的交响曲时,拉长的弦乐部 分会让马勒的乐迷感到一阵惊喜。然而,当他以同样的风格来指挥柴 可夫斯基的第五和第六交响曲时,这种“尽诉心中情”的超长演奏所 造成一种处心积虑的举步维艰的效果,却给人一种欲说还休的压抑感。 勃恩斯坦深知自己的演绎风格不可能取悦每一位评论家或听众,对此 他只是一笑打过:“你就把它当作是艺术家的一种随心所欲吧。”然 而,这种随心所欲所附带的欢乐与苦痛却是显而易见的。 ────────────────────────────── 【来信选登】 ◆         一位大陆读者的来信 桃红各位编辑:      你们好!   这是我第一次向其中他人表明我是个同性恋者,我是怀着痛苦, 茫然,与困惑表白的。   我是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这忙而又闲的大四中,我终于在 网络上看到了同性恋杂志,虽然看的不很多,但看了几期后,我感 觉到这几年来压抑在我心中的不敢告人心思被其他网友说了出来, 很能产生共鸣。看那些小说,我似乎看到了我的未来,似乎也能感 受到那种离奇的爱。我真的很想活在那小说中,然而连活在小说中 的勇气都没有,也许是没有机会。   我是学法学的,从精神病上说性变态是一种精神病。不管我们 对其有何认识,它毕竟是一种病。只是它与其他病不同。它没法得 到社会的同情与接受。好像这世界上有这种病的人是自己喜欢的一 样,好像品行不端是自己惹来的,是自己想要的一样。其实,这世 界上社会究竟有几个人能够知道我心中的苦。   社会的改变的缓慢的,也许在我平生中想得到社会的认可是不 可能的了。我一直在寻找医治的办法,但又难于启齿。其实即使说 出来了又能如何,在不知道病因的前提下,华佗再世也是无从下药。 当然,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也不可能从理论上是寻找自 己应该这样的原因,只能不停地问我自己,我究竟做错了什么,或 者说上辈子做了什么孽,才在今生中品偿这不知从何而来的末名其 妙的苦。看到其他同学能尽情地享受爱情,而我却只有无尽的压抑 的痛苦。   我也不知道,未来的家庭会是怎样,是不是很勉强,孩子又会 受到什么影响,我不想再把这种罪孽带给无辜的孩子。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只能努力去做个正常的男人,我不知道这 于我的个性上是否会有影响,当然,对于这些影响我也只能听之任 之,我又能怎样。   写完这封信我就要离开大学了,也就要暂时离开网络,不知何 时才能回到桃红满天的世界里,与各位同志,网友共同思考,交流 思想,倾诉心声。有时候也觉得十分难舍,难舍这片属于封闭的自 我的天地。   祝工作顺利,天天快乐!                    一位苦命的读者                       1999.6.30. ● 《桃红满天下》愿意转达对上述读者的问候与交流。 ────────────────────────────── 【爱知行动】 ◆       “彩虹之约”同志活动预告网   你知不知道最近有什么你会喜欢参加的同志活动?例如讲座、 话剧、派对?   在你计划举办一些同志节目之前,你有没有考虑到,跟别人的 节目有没有时间上的冲突?   现在你可以在网上看到同志日历,也可以把你举办的节目告诉 别人了!   台湾同志活动,请光临:   http://www.egroups.com/cal?md=m&listname=rainbow-diary-tw   香港同志活动,请光临:   http://www.egroups.com/cal?md=m&listname=rainbow-diary-hk   中国大陆同志活动,请光临:   http://www.egroups.com/cal?md=m&listname=rainbow-diary-cn   请推广这个新服务,它有赖你的支持,不断把它更新。   谢谢!               卢剑雄 (worldson@hkstar.com) ────────────────────────────── 《桃红满天下》编辑部成员: 总编:  二言(美国)   编辑:杨青(中国) 网络维护:蓝波(美国)      小涛(中国) 文字校对:有家(美国)      苏辰(美国)   《桃红满天下》可在下列网址阅读: http://www.csssm.org(简体字、繁体字、映像版和英语简报) http://www.xys.org/emag/taohong.html(简体字) http://aizhi.sis.com.cn/jkwz/taohong.html(简体字)    我们欢迎各方对《桃红满天下》中的文章进行非赢利性转载 (转载时请准确注明出处以及作者/译者姓名)。 来稿和意见请寄 电子信箱:taohong@aol.com,csssm@hotmail.com(中英文兼容) 邮政信箱:P. O. Box 3191      Glenn Allen, VA 2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