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 ≡ 语 ≡ 丝 ≡≡≡        ※ ※                                 ※ ※          1994/11 (第十期)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等方 ※ ※ 面稿件,目前设四个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露集】(诗 ※ ※ 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小品)和【网萃】(中文网 ※ ※ 佳作选)。本刊每月十日出版,并不定期出版专题增刊。       ※ ※                                 ※ ※※※※※※※※※※※※※※※※※※※※※※※※※※※※※※※※※※※                  § 泓: 卷首诗           §    十 月                  §                  §    ·泓· 【牛肆】             § 本刊:  写在《语丝》创刊七十年 §阳光下枫红的颜色 梁天天: 闲话“诗网”      §友人的风铃会在每一天的清晨叮咚地唱起歌 皇甫茹: 中文系教授和中国文化  §推开窗 方舟子: 博物馆中的古墓     §一幅十月的秋天                  §思念看到又会流下眼泪                  § 【丝露集】            §窗外的山依旧是绿色的 不寒:  新《桃花扇》      §那里的散步会采摘到一束束火红的诗句 汤伟:  童年(诗)       §田野依旧是绿色的 梦冉:  如果(诗)       §知道离别就藏在秋天的背后 大宾州: 香江絮语        §所以清晨里总有她                  §晶莹的泪珠                  § 【网上乾坤】           §十月是告别的日子 嚎:   真雁?假也!      §是最后一牵手的日子 越人:  书画同源考辨      §是把希望藏在心里的日子                  §是你                  §也是我 【网萃】             § 绅士:  校园生活揭秘      §〔94/10/31,寄自 Hong.Ding@IMAG.FR〕                  § 【牛肆】∽∽∽∽∽∽∽∽∽∽∽∽∽∽∽∽∽∽∽∽∽∽∽∽∽∽∽∽∽∽∽         写 在 《语 丝》 创 刊 七 十 年              ·《新语丝》编委·   我们几个人编辑《新语丝》这个月刊,并没有什么野心和奢望。我们只觉得 现在留学生的生活太是枯燥,思想太是沉闷,感到一种不愉快,想说几句话,所 以创刊这张小报,作自由发表的地方。我们并不期望这于中国人的生活或思想会 有什么影响,不过姑且发表自己所要说的话,聊以消遣罢了。   我们并没有什么主义要宣传,对于政治经济问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我 们所想做的,只是冲破一点生活或思想上的枯燥沉闷的空气。我们各人的思想尽 自不同,但对于一切专断与卑劣之反抗则没有差异。我们这个月刊的主张是提倡 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我们的力量弱小,或者不能有什么着实的表 现,但我们总是向着这一方面努力。   这个月刊由中文网上的网人网客担任撰稿,他们把想说的话在这里发表。互 相辩驳的文字,倘若关于学理方面的,我们也愿揭载。即使与本刊主张相反的议 论,也容许在这里发表,我们可以代为传布,因为我们愿意本着“自由思想、独 立判断”的精神对这些议论也同样地加以研究和讨论。   《新语丝》月刊上的文字大抵以简短的散文和评论为主,但也兼采文艺创作 以及关于文学美术和一般思想的介绍与研究。在得到学者的援助时,也要发表学 术上的重要论文。   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同志逐渐加多,文字和经济的供给逐渐稳固,使月刊成 为半月刊、旬刊以至周刊。此外并无什么弘愿。或者力量不给,由月刊而退为双 月刊或季刊,以至于不刊,也说不定。这也是我们的预料之一。两者之中到底是 哪样呢?此刻有谁能够知道。现在也大可不必管它,我们还是来继续《语丝》的 道路吧。 〔1994年11月,本文 paraphrase 周作人的《语丝》发刊辞〕              闲 话 “诗 网”                ·粱天天·   诗网,对于当时连 computer 都没有 touch 过的我来说, 是一个陌生而又 新异的世界。高科技在人与人的心灵之间编织着一张奇妙的网,彼此的距离,仅 仅在电源接通的瞬刻。虽然你永远无法知道电脑屏幕后面的形象,可却每日都会 劈头盖脑地给你送来各种文稿,既无法拒绝又渴望接受。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 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你可以忽然间随心所欲地在素不相识的灵魂间闲荡,又可以 无阻无挡地把自己的思想变成文字 post 出去。你是你自己的编辑,是作者,也 是读者。   诗网是一个很好的写作环境。虽然,有时也会因为语言技术上的问题,相互 之间发生文笔战争。那种时候给我的感觉,使我想起了小时候,帮母亲一起圈毛 线团,一不留神,毛线就乱绕起来了,这时我父亲就会支起他的画架,把毛线挂 在上面,硬是象织鱼网似的,帮我们把那个死结给理出一个头绪来。诗网是诗歌 的“家”,这里没有父亲,有些问题出现就觉得有点麻烦。   我把诗网看成是一个爱好者的 group,是彼此对诗歌的认识与呼唤,相互接 纳与包容的空间。从感觉上来说,有点象去唱卡拉OK,一开始,你会找不到嗓 子和自我,后来就不仅自信,并有点像歌星了。而且,还挖掘出那被深深埋藏的 表现欲。这是一个孕育的空间。   诗网的共同点,是我们曾经拥有同一个蓝天下的文化。只是在个体的血脉里 ,流着特定的土地性格。从诗网里,能在敏感与多情的诗作中,或听到西北野地 里的夕阳把谷穗摇响的歌,或欣赏到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尽枕河的水墨画,还可 以做一番漫步法国街头的紫丁香树下的想象。正是这样的空间,这样的群体,正 建立着一个理想的精神环境。   对于如何把一首诗推向成熟的意境,及精炼的语言,并使其具有生命力的质 感;以及现代生活的节奏以思维上的多向性,如何通过文字的组合来接近内心的 体验?常使我苦恼不已。用断了奶的母语,在异国,精神易变得象碎片一样的状 况下写诗,有时很顺利,有时却象生儿子那样——难,但更多的是胎死腹中。   诗的本质是逼着诗人找到人的本质。   我个人认为,诗网,可以朝共同探索的方向发展。从美术史看,常常是一个 团体的共同成长带来新的流派的诞生,比如印象派,表现主义。   “一个诗人,等待着一首前所未有的诗。”(席哓静《流亡时间》)   每天,我都是揣着这样一颗心,期待着诗网。 〔94/10/29 于 Saginaw, Michigan〕         中 文 系 教 授 和 中 国 文 化                ·皇甫茹·   牟宗三曾经说过,现在的读书人,学位越高,离中国文化越远。一般而言, 这确实是十分精辟的论断。但是,对于“专门家”呢?比如说,对中文系的教授 ,这话是否成立?   某网友寄来一信,发牢骚,说是向来访的三位北大中文系教授请教,却越看 越觉得他们像官僚,谈起杜诗,还没他熟悉。读罢大笑,一信还过去:你也读了 不少鲁迅,还不知道中国的教授是怎么回事?   鲁迅当年在南京学工时,教地理的说:地球有两个,一曰东半球,一曰西半 球。此等妙人,在大陆的学院里,如今是找不到了。但是要求的标准也不同了是 不?像鲁爷这样仙台医专读不下去的,今天要是再去浙江师范教化学,学生不轰 他滚蛋?何况,鲁爷在北京的体会——在大学做教授要有“纵横家”的手段,仍 是后生小子“温故而知新”的好材料。   大陆当然有很多极有学问的老先生。清末朴学大家的直系传人,至今还有活 着的。前一阵子散宜生在中文网上贴过台湾一位中文系女教授的不管平仄格律、 在古典诗词中按语意停顿的高论。她不是发明家,始作俑者是台湾今年的新科文 学院院士梅xx。梅教授如果不是在美国而是在大陆用这种文章套学位,论文一 定被答辩委员会里的老先生丢出去。并不是说这些老先生水平比梅教授高,但是 他们离中国文化比较近。另一方面,大陆如今的四、五十岁以下的中文教授,国 学程度也就是这样了,个别杰出的当然不在此例。前几天偶然翻翻一本《鲁迅传 》,是上海某大学一位中年有为的副教授写的。说到鲁迅幼年在私塾对课,作者 知道大陆的读者不懂这一套,特地予以解说:“老师出一句「红花」,让学生按 照词义和平仄,选相对的两字——譬如「绿叶」、「紫荆」来回答。”想想「紫 荆」两字总不见得是排字工误植的吧,既然说了要按平仄来对,平声的「荆」怎 么能对也是平声的「花」?对对子都不通,还不是照样在中文系授业解惑?   中文系的教授,或许不至于学位越高离中国文化越远。但是要说他们离中国 文化就一定比你我更近,恐怕也是要求过高,强人以难。   而且还真有越学越远的。毛太阳亲手发掘的批俞平伯的两位小人物之一,那 个头脑机警一些、57年没当上右派的李xx,早已是中文教授。他的本事?学 着俄国的杜勃罗留波夫,摆出评价《大雷雨》的架子,把林妹妹当卡捷琳娜打。   说到《红楼梦》,笔者听过的最有启发的讲解,是一位治《易》的大师用易 理来分析该书的结构。他甚至能把情节与人物的生辰八字对证。想想也是,曹雪 芹还能有什么思想,除了中国的传统思想?网上红学大家方金坦认:他理不清《 红楼梦》的结构。这确实是难题。买一副六十四卦的骨牌,每晚酒足饭饱后在桌 上玩几圈。否则,怕是没戏。很多侈谈《红楼梦》的思想的人,见了第二回中贾 雨村的“秉邪气而生”的理论,却认不出它与宋儒的“理气说”的关系。他们大 概还是来美国糊弄洋人比较合适。   其实洋人也不好糊弄。中国教授下牛劲学“张力”、“折光”,倒是有些洋 人觉得这一套简直有“文化帝国主义”之嫌,中国的古典还是要用中国的思想来 分析。一个美国人居然写了本用易理分析《红楼梦》的书。他指出,不像西洋的 小说有时间上的 sequence ,《红楼梦》写的是人事的循环。因此,被大陆中文 系教授骂扁了的(据说是削弱了前八十回的反封建意义)所谓篡改曹雪芹原意的 “兰桂齐芳”,竟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时的应有之笔。   这样的洋文,很可惜,大陆中文系的大部分教授读不到。他们不懂外文。 〔寄自芮祁孟三家村〕            博 物 馆 中 的 古 墓                ·方舟子·   加拿大的秋天短暂而美丽,美丽得令人心碎。在漫山遍野的红叶的包围下, 只能在慢速道上缓慢地开着车,到达多伦多唐人街时已是午后。走下车,看着满 街的汉字招牌和东方面孔,那感觉就象当年的周末走在合肥三孝口的街头。一样 地在书店和音响店转转,一样地往挎包中塞进沉甸甸的过时的书,一样地找一家 小餐馆坐下。在一堆港粤风味的菜单中,看到“福建炒饭”,毫不犹豫就点了。 因为放多了醋而使原味尽失,慢吞吞地吃着竟然心里越吃越酸。也许所谓的乡愁 ,就是这样的一客原味尽失的炒饭吧。   吃完了饭,日已偏西,穿过多伦多大学的校园,去寻找安大略王室博物馆。 旅游手册说,它是海外博物馆中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一个,不能不去见识一下。 这也不是第一次在海外品赏我们祖先的杰作了,华盛顿、底特律、印第安那波利 斯等地或大或小的博物馆,总会有那么间中国的展厅,让来自展品的故乡的参观 者在赞叹之余也未免会感到一丝的惭愧和愤怒。看多了也就麻木了吧。商周的青 铜,汉朝的瓦当,唐朝的三彩,件件是精品,样样是美仑美奂。说明上说,这只 是收藏品中极少的一部分,等到宋前中国文物室建成,才会有较完全的展览。以 下宋元明清,展品越来越齐全,越来越精细,我也就越不认真看。看完了这些展 室,进了一个大厅,迎面是一面玻璃砌成的墙,只见屋外的树木在微风中摇曳, 而阳光透射进来,照着两个石坊,一对石人,一对石虎,一个高高拱起的坟墓, 让人仿佛置身于野外的墓地。这就是参观指南里所说的明墓了,我本以为是哪个 无名小卒的坟墓被千里迢迢地挖掘了运过来,走过去一看说明,赫然写着大明一 品大将祖大寿之坟。   中国人不重生而重死,讲究的是“备极哀荣”,仿佛亲人的死去反而给了子 孙们一个显示孝顺和炫耀财势的机会。只要看看今天的农民手里刚刚有了几个钱 ,便开始大修祖坟,即可知这种心态是于今尤烈。而历代统治者,都不厌其烦地 制定出葬仪的种种规定,什么级别的官员应该有什么样的墓碑,多高的坟墓,多 大的墓地,什么样的摆设,都规定得清清楚楚,级别不够,再有钱也不能越礼, 否则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明白商人财主为什么都那么 热衷于花大笔钱买一官半职,也可明白当今政府对葬仪级别的种种规定不过是历 史的遗俗而已,因而沈从文死时因为级别不够连一则讣告都登不了也就没什么可 大惊小怪的了。明朝的一品官员的坟墓,按规定应该有石人、石虎、石马、石羊 、望柱各一对,这个展览室还缺少好几样,如果不是当初没有完全运来,就是运 来了摆不下——我已很惊讶于这个博物馆竟会浪费这么大的一块地盘给这些在中 国毫不希罕的石头。清朝的典章制度基本上照抄明朝,清朝一品官员的坟墓与明 朝的想必不会有什么不同,那么祖大寿的坟墓究竟是明墓还是清墓?   说明中对祖大寿的生平事迹只字不提,但对于对明末清初的史实略有涉猎的 人,乍听到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吧。在袁崇焕威震辽东之时,祖大寿是袁 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在宁远保卫战、宁锦大捷、北京保卫战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辽东将士中,他又是唯一一位亲见自己的主帅在殿前被捕下狱的,所受的刺 激更强于别人,当时已惊吓得手足无措,之后干脆领兵反叛,毁山海关东走。是 袁崇焕在狱中的一纸书信把他招了回来,是他的母亲及孙承宗劝他奋勇杀敌以赎 出袁督师。在辽东将领中,他又是营救袁崇焕最力的一位,曾请求削职为民,以 自己的官阶赠荫换取袁督师的性命。但袁爷最终还是被他奋勇保卫的人千刀万剐 了。祖大寿在悲哀之余,只能接过袁督师的担子,率领袁爷旧部这支大明最精锐 的部队,驻守宁远、锦州、大凌河等要塞,抵御清兵的入侵。到了崇祯四年,祖 大寿奉孙承宗之命守大凌河城,八月,城才修了一半,皇太极以倾国之师,把大 凌河城团团包围住。祖大寿突围不得,援军又被击退,只能闭城坚守。皇太极不 断地送信劝他投降,他都不予理睬。坚守了三个月,城里粮食吃完了,开始杀马 吃。马杀完了,开始吃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吃光了,开始吃军中的老弱病残。军 中的老弱病残也吃光了,接下去就该是健壮将士的互相残杀了。无论如何,城是 没法再守下去了,所有的将领,除了副将何可纲,都认为只剩下投降一条路。于 是祖大寿长叹一声:“人生岂有不死之理?但为国为家为身,三者并重。今既尽 忠报国,惟惜此身命。”只好杀了誓死不从的好汉何可纲,与皇太极在城外设坛 盟誓,算是投降了。然后他向皇太极献策说,趁外地明军还不知道他投降,他愿 意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这样清军梦想多年的锦州要塞便唾手可得 。皇太极听得满心欢喜。但祖大寿一进了锦州城,便把与皇太极的盟誓置之脑后 ,继续当他的大明总兵官,抵抗起清军来了。皇太极恼羞成怒,两次御驾亲征攻 打锦州、宁远,都无功而返。祖大寿又为明朝守了十年的城,直到崇祯十四年四 月,清兵再次倾国而来包围锦州城。这一次整整围了一年,洪承畴的十四万援军 在松山被击溃,洪承畴投降;祖大寿粮尽援绝,城中又开始人吃人,只好再次投 降。这次皇太极连立坛盟誓都不要了,也不再信任祖大寿,不敢再让他带兵。祖 大寿倒乐得不必象孔有德、尚可喜那样去屠杀自己的族人,从此身在曹营心在汉 ,退出了历史舞台。史书中记载他投降以后的唯一事迹,是曾经写信劝他的外甥 吴三桂投降。吴三桂当时还没有“冲冠一怒为红颜”,这种劝降信自然毫无作用 。祖大寿平平安安地活到了顺治十三年,老死。   顺治十三年,明朝已灭亡了十三年,再过四五年,龟缩在云南的南明永历帝 也要被吴三桂用弓勒死,而外国人建的博物馆却告诉参观者说,那时候造的坟墓 是明墓,已当了十几年满清大官、被载入《清史稿》而不是《明史》的祖大寿是 明朝一品大将,还用一队穿着明人服装的瓷人排列成的送葬队伍暗示祖大寿当初 就是这么给埋葬的。也不知哪位汉学家在这里向大家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若能 起祖大寿于地下,面对此情此景,他该是喜是悲?   一个汉学家,不管他是多么地熟悉中国史实,多么地热爱中国文化,当他面 对明末清初的这段历史时,其感受肯定没有中国人那么痛切。这是一个大变动的 时代,每一个英雄豪杰或迟或早都要面临生与死、忠与奸的抉择。这又是一个悲 惨的时代,每一个英雄豪杰几乎都以鲜血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了句点。从战死沙场 的满桂、赵率教、孙祖寿,到含笑就戮的何可纲,就连卖国求荣的吴三桂最终也 逃脱不了身败名裂的命运。祖大寿总算在屈辱中得了善终,享受到了一品大臣的 哀荣;谁又料到几百年后他的坟墓却被整个挖了送到国外展览,当做明墓的标本 供人鉴赏呢?只有北京白塔寺的祖家街,还能让哪一个有心的路人匆匆路过时会 偶尔想起祖家的昔日威风吧。   我不能不想到前面提到的这些英雄豪杰们的主帅袁崇焕。当他以大明国里的 “亡命徒”自命为国守边时,是不会想到日后自己是否能备极哀荣的。他甚至本 来就不应该有坟墓。当他在西市口忍受千刀万剐,血肉被愚民们抢食一空时,是 他的一个姓佘的仆人在半夜里冒死去收拾他的残骸,埋葬在广渠门内的广东义园 。这位姓佘的仆人从此终生为袁爷守坟,死后就葬在袁崇焕墓旁。此后,佘家世 世代代为袁爷秘密守坟,守了三百年,一直守到了民国,才由康有为发起,为袁 崇焕修了一座庙堂,供后人瞻仰礼拜,扼腕叹息。   有没有坟庙,坟庙是否高大宏伟,其实都是无关紧要的。真正的丰碑永远只 矗立在后人的心中。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寄自 fangshim@student.msu.edu〕 【丝露集】∽∽∽∽∽∽∽∽∽∽∽∽∽∽∽∽∽∽∽∽∽∽∽∽∽∽∽∽∽∽              新 《桃 花 扇》                 ·不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泪湿阑干啼血痕。   四月,南京,春天的尾声,江南的边缘。   下午六点的最后一抹残阳把我准确无误地收到了秦淮河的波心荡漾里。   在许多闲话江南的日子里,秦淮河是我常常会来走走的地方。我,还有她。 仿佛河底沉淀着的千年的脂粉和千年的风流都能滋润我们漫山遍野的爱。   通常的,我们会在薄暮时分一前一后地到来。转身,相视,微笑,然后执手 走在小石桥上,絮絮地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语。等天渐渐地黑了,便渐渐地止了 声,相拥着眺望蜿蜒七里的秦淮。夹岸的灯火次第地亮了,闪闪烁烁的,仿佛一 直连到天上。而我们就在这绵长的明亮中缓缓地走着,无休无止,仿佛要一直走 到天明的宇宙。   虽然十数米外就是喧闹的市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内心的宁远。在这“天下 文枢”的千古风流之畔,我们的心已经被一些有关的历史、有关的故事、有关的 诗词、以及我们彼此的幻想填满,再也寻不到一丝缝隙可以让市声闯入。   然而,今天伫立在桥头的,却只有我一人而已。   因为我要走了。在我走之后,她的季节一定会发生改变,我想她那桃花一样 的春天的面容一定禁不住侵人的风霜。所以我让她先离去,至少她可以藉着我给 她的最后一点暖意,在风来之前回到她宁静的心巢之中。接下来,她是长久地用 眼泪洗涤自己的伤痕,还是在哭过之后又绽出笑容,这些都已不是我所要考虑的 事情了。   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我有一个流浪的灵魂,在我这次走了之后,不知要等到 何年才会又回到这里,划出一条完整的回归曲线。   在这条河边,千百年来,已发生过多少等待的故事,有多少娟娟红颜千百次 地唱着等待的小调。如果等待的结果是黄鹤一去那倒也罢了,但很多时候等了多 少年却等来了那人携着孙儿归乡的蹒跚身影。那,又是何苦呢!   我生长在这个城市,我的气质当中不免揉入这个帝王城细腻的悲情和宏大的 矫情。尤其是我脚下的这条河流——北国豪情、西园雅情,东山丝竹、南部烟花 ,多少年来这些美好却又虚幻的东西,酿成了它出世又入世的、并不坚贞的个性 ,而千百年来徜徉在它身边的、凡是有些性情的男人,便一律地做着“达则兼济 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千秋梦。   四百八十寺,过眼成墟。三万六千场,回头是梦。   而这些个梦之外,却有多少的女孩儿哭湿了红衫,恨翻了玉颜。有的时候, 还有鲜血。   我记得我们相望的最后一眼,她紧紧咬着自己的嘴唇,一直到咬出血来。然 后她拿出一方白帕拭去了血痕,也拭去了即将冲口而出的呜咽。我不敢看当时她 脸上那种无比哀怨的坚毅神色。她使我想到了也是发生在这条河边的一出南明烟 雨的戏文,想到了戏中那个爱与恨皆如烈火一样的佳人。而我自己,却无限羞愧 地代入了一个无耻的悲哀角色。   一柄洁白的素扇,因为爱与恨而溅上了数点血痕。居然有词客骚人三笔两笔 略加点染,添枝画叶,竟灿烂出一扇无边春色。这,就是人们执着红檀板传唱的 《桃花扇》了。   而今天她染血的白帕,便成了她的扇子。   她的生命本如白扇,无限坦荡地纯洁。而我却用无情刺伤了她的痴情,使她 那少不经世的爱情血花四溅。她的那扇纯白因我而毁是我的罪,我将终生无法请 求宽恕。但愿过了一阵后,她能慢慢地调些颜色,用她的灵秀彩笔自己添补自己 的生命之扇,把生命中那些由我引起的斑驳的心酸一一描去,也让它绽出一树重 放的烂漫生机。如果她的生命将因着我给她的磨难而变得充实而有内容,我将在 自责之中略感些许宽慰。   好了,夜深人静,凉月凉风,我转过身去,背对着秦淮河悄悄地走了。明天 我将离开我的她,我的家,我的城,我的国。如果把我此时的心情写入那些闲话 江南的无奈书本,也许会是最无奈的一段。从此我再也不能在无眠的夜里数着秦 淮的灯火催眠,纵然要数,或许也只是彼岸上那些明亮得没有情味的航标灯了……   故国三更雨,秦淮数盏灯。这次别过后,唯有梦回江南。秋水伊人,如若重 逢,不知会是何方岸口,何方桥头,何方阑干? 〔作者尚无固定地址,本文由嚎代为键入〕        童  年        ·汤伟·      大人们总是很忙      迈着大步走路      坐在很高的桌子前吃饭      偶尔转过身来      我举过头顶的碗里      拨过些饭菜      用凳子和床单      搭一个我自己的房子      隔壁叫小红的女孩      是理想中的妈妈      我们跪在小桌前      碗里盛满      吃不完的沙土      睡觉时,爸爸妈妈的头      应该向着一个方向       如  果       ·梦冉·     假如你是那长长的雨巷     我愿是那青墙上的一朵蔷薇     细细地润着瞬那的颜色     无语地企盼雨不曾停     而我不曾凋零     假如你是那风中即将远行的帆     我愿纵身港口雾一般的伤感     不再触摸那黑色的冰凉 牵系锚的心机     我愿化为你帆边轻声喧哗的浪花     谦卑而快乐地叙述我的生命     假如你是那夸父     在日落时力竭     我愿成为你垂落的杖边青郁的树木     清凉你炙伤的双目     我愿与你相握不再追逐     假如已没有假如     我依然愿意静静相守月缺山间     听竹声相传你曾经来过     而我也终于来     无怨无求地描画你眼里唇边的微笑     化为我梦里霓裳 〔寄自 zhangm@hpsgm2.sgp.hp.com〕               香 江 絮 语                ·大宾州·   被誉美为“东方之珠”的香港,随着97的来临,其风采更令世人瞩目。   香岛的夜色是最美也是最令人倾慕的:当飞机缓缓穿过鲤鱼门海峡降低高度 时会绕过九龙半岛,那是一片万点星火、霓虹灯辉煌的真实写照。在圣诞节与新 年期间尤为诱人:到那时傍晚的尖东区满街尽是一些装备齐全、准备谋杀大量菲 林的摄影发烧友,许多沙龙照出自这些人手中。除了在飞机上,从中环坐电缆车 ,或利用刚建完的世界级的手扶电梯扶摇直上上太平山上的老衬亭,可以看到并 摄下众多报纸杂志介绍过的、大家所熟习的香江夜景的繁华和醉人的景象。在陆 地上观摩,最显眼的莫过于启德机场跑道上五颜六色的信号灯,和港岛中环和油 麻地尖东区诱人的大型彩色霓虹灯管招牌。提到机场,就不免要谈谈香港正在建 设中的大屿山国际机场(准备在97年7月1日领土移交仪式中启用):她的一 座连接青衣岛的大跨度吊桥,从屯门高速公路望过去特别地壮观,比起美国三藩 市的金门桥有过之而无不及。新机场的填海工程使大屿山岛的面积几乎扩充一倍 。新机场建成后将是中国最大及最先进的,也是继万里长城之后能在太空中看到 的人类杰作之一。   在夏日,各海滩成了大家避暑的圣地,有名的如浅水湾、赤柱、清水湾、大 浪湾、石澳、宗坎角等等,为市政局主管,深受普罗大众的欢迎。因这些海滩多 数背山面海,且有一些小岛屿的点缀,景色份外宜人。而且更衣和淋浴设备充足 ,小吃摊林立,在此渡过一个醉人的黄昏是最罗漫蒂克的……就算频频出现在众 海滩边游戈的鲨鱼,也阻挡不了汹涌而至的弄潮儿!此外,横垮新界的麦理浩径 更连接了不少有名的海滩和风景点,是远足郊游的好去处,许多优美的风景点, 例如大浪湾,是其它交通工具所不能达到的。不过走完一个行程需要三十多个小 时呢。许多自然风景优美的水塘,如最大的西贡万宜水库,也是大家野餐烧烤郊 游的好去处。香港虽然地方小,但是假日还是有许多地方好去:如新娘潭、长州 、大帽山、赤柱、北潭涌、梅窝等等,到处都留下了游人的足迹。坊间也有不少 专门介绍此类旅游自助餐的丛书。   岛上的名胜古迹也不少:例如宋王台公园、张保仔洞、虎豹花园、海洋公园 、李郑屋村古墓,还有新建在大屿山的佛像等等。香港的海洋公园位于香港仔( 洋名 Stanley,为英人百年前初次登陆香港之地),除了有海洋生物外,还有各 种奇花异卉(香港的市花为洋紫荆)和缆车服务;规模相当大。看完鲸鱼表演, 还可以去附近的珍宝海鲜舫大快朵颐。   深圳现在已经成为香港居民周末的好去处:单身的去卡拉OK、舞厅找比广 东姑娘漂亮十倍的北妹(或称北菇鸡),把酒畅欢,晚饭宵夜直落。在香港找“ 小姐”不但素质差,而且价钱特贵,砍人太厉害!所以一到黄昏时分,打扮浓艳 、一身黑裙,脚蹈水松鞋在各大星级酒店咖啡厅流连的流鸯们已成为深圳的一大 特色。而这也是香港男仕们最为欣赏的“中国特色”之一,弄得做妻子的担心不 已。已成家的带老带少去香蜜湖渡假村、锦秀中华、世界之窗、民族文化村等地 ,价钱不贵但玩得特开心。香江的许多连锁店已开到了深圳,例如大家乐快餐店 、百佳超级市场、观奇洋服等等,香港能享受的东西在深圳几乎都能找到。   “食在香港”众所能详,这里也不必太费口舌:世界上的名菜佳飨在这里几 乎全都能找到,所以香江可算是老餮的天堂。本地的特色是路边的大排档:有西 式三文治、鸳鸯(红茶和咖啡混和饮料)和红豆冰,中式的有艇仔粥、米皇(净 白稀饭也)、油条、粉肠和炸两(油条卷在粉肠里面的美食);最令人兴奋的是 宵夜,师父们手摇着锅,火光熊熊地炒着广东名菜,令人叹为观止。另外也有粉 面档专卖濑河粉、鱼蛋云吞和车仔面等等。当然香港最多的是茶楼,但是真正可 以地道茗茶的也只有在中环的“陆羽茶庄”而已。西式的茶餐厅也不少,专卖奶 油多士、蛋挞、意粉、锯排套餐、奶昔、冻咖啡、奶茶、柠乐等,以法国和意大 利餐为著名。小吃之类当然还有在全世界无孔不入的麦当劳、必胜客、哈迪斯和 七十一等。有人说港人吃饭特别挑剔,这也难怪:“食在香港”当之无愧也。   香港是东南亚知名的购物天堂。香港的顶级精品商店一般集中在中环和尖沙 嘴附近的写字楼区,如先施、连卡佛、伊士丹、崇高、大元、裕华等等,做的大 多数是游客的生意。港人谑称他们为“水鱼”:够土和财大气粗之故。现在内地 经济蓬勃发展,所以见到一些商店高挂着“欢迎使用人民币”的牌子也就不必大 惊小怪。本地人购物多在湾仔、油麻地,尤其是弥敦道上一带:附近有有名的西 洋菜街(女人街),除了新开张的电脑城外,专卖妇女时装和生理用品,一天到 晚都水泄不通;还有一条庙街(男人街),专卖男仕用品,例如衣服,没有钱买 衣服的买书籍、录影带和零碎杂物,还有看相、唱大戏的班子和食肆等等,是一 般普罗大众的平民夜总会。香港的电子一条街座落于鸭寮街一带:形形色色的电 子电脑仪器和产品都有,街上的行人也能对那些电脑专用术语琅琅上口。最令吾 辈醉心与狂热的高登黄金商场也座落于此:香港的电脑硬件和软件产品全集中到 这来销售,有的电脑部件是论斤卖的!这里也有任天堂软件,是电脑发烧友们万 万不能错过的地方。   香岛的住恐怕是最恼人的话柄:在市区,一个仅五百多 feet 的单位,三十 几层常见那种,动辄五百多万港币,令人咋舌。虽然香港政府房屋司署有最成功 的廉租屋和“居者有其屋计划”——两者容纳过半的香港人口,可是供不应求, 排期轮候房屋者等八、九年是常事,房屋产业成了谈婚论嫁者的躲不开的硬体条 件。从香港房地产业进攻大陆的势头来看,今后港人住石龙深圳返港岛打工就一 点不出奇啦。现在有钱人在广东侨乡有物业者多得是,给国内亲属、租售、金屋 藏娇(二奶屋村)者异不乏其人。   因为土地和人工的关系,香港的密集劳工型生产制造业目前已全部搬到珠江 三角州的腹地,造就了大批的就业机会和全国拔尖的经济实力。和其他外资不同 的是,这些企业的老板多投资在他们的家乡,由亲戚负责日常的行政业务,大多 属于长线投资,不像台资般比较急功近利,劳资纠纷也较少。港人投资国内财力 现已跃居外资第一,而且劳工日趋高技术型。香岛富豪们对于家乡的建设和关心 更是不遗余力,尤其是李嘉诚先生对于家乡的建设,人们家门口有这样的过年对 联来描述他:“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李嘉诚”!   照现在深圳特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看来,两地的生活水平差距已越来越小。 港深的交通到现在已是高度的发达(海陆空皆有)。随着华南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的强劲走势,有人已看到深港地区极有可能成为明天太平洋西海岸的天使之城! 华南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已超过上海踞全国之首,她已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信 息中心,她的港口货柜吞吐量已踞全球之冠。所以香港97的接钎问题已被深圳 的高速度发展冲淡了许多。省港澳高速公路网的广深段已在最近完成通车,以后 香港人开私家车往广州只须一个半小时,日后的广州和顺德南海地区将充斥从香 港开来的黑牌右钛车。而且不论如何,国内人的人情味比香江浓多了。因此一有 甚么假期港人就往国内跑,在那个期间的红勘火车站,通宵达夜排队买车票的人 龙热闹得很,一天过境的人数都是逾十万人计。在过年其间,不少人冒着寒冬在 各个中旅社门外排几个晚上队买直通车票,情景确实感人。   与其它地方的中国人比较,港人不愧为中国人的楷模:港人支援国内同胞, 民主歌声献中华、华东、华南水灾赈筹等,在金钱和精神上都是高居第一的。国 内的许多人笑港人殖民地奴性色彩太重,太市侩,但请大家问问良心:那些国内 大款、大腕和那些掌有特权的贵族到底为失学儿童捐了多少款?   虽然香港算不上甚么“民主”地区,却是在老牌英国式民主思维熏陶下。香 港虽然是英属殖民地,但人们不必对着米字旗宣誓效忠英女皇,也不必像英国的 子民捂着胸口高唱“愿上帝保佑吾皇”。虽然香港的学生没有像海峡两岸的学生 那般接受三民主义或共产主义政治思想教育,他们的爱国情操和政治情怀并不逊 色于任何一方。香港的法治色彩与大多数的西方民主国家没有多大的差别,她的 社会福利制度、言论自由空间绝不差于海峡两岸任何一方。由于历史的原因,香 港沦落为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但在一百年后现今的世界性民主大气候 里,港英能够把香港这弹丸之地再加上她的六百万人口治理得不但井井有条,而 且更能繁荣昌盛,这不仅归功于港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它的法治观念。   香港最近的区议会选举虽然只有三成多选民的投票,但她没有台湾的竞选者 那样花钱设宴“请”选民投票的闹剧,也没有伟大祖国的人民代表投票时的那种 步调一致的壮观的样版戏。我想像香港区议会这种选举结果是很正常的。毕竟在 任何一种社会,真正热心政治的人们并不太多。这样的选举可以给未来的中国政 治改革提供非常可行的依据。这次选举包括了国共双方所支持的势力,还有社会 各阶层的功能团体。大多数港人的民主质素和守法精神,在中国人的社会里是首 屈一指的,这可从香港的选举和立法与市政局会议中的严肃气氛中观察得到。我 想这也是97年后香港带给中国的最宝贵财产。中国想要步入现代化民主国家之 林,就必须借镜于香港成功的管理方式和她的法治概念。我相信香港是西方政治 理念移植到东方社会的最成功的例子,中南海今后对香港的运作决定了今后海峡 两岸和香港那种微妙连锁关系。   正像《河殇》所说:中国必须抛弃其旧有的保守意识,从黄河文明走向蓝色 文明,这个民族才能重创新的生命力和希望。祝愿回归后的香港为祖国提供民主 与繁荣富强的最好的借鉴和启示;“香港特色”才是未来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的基石和灯塔,它在事实上证明:西方国家的经济思想和民主意识在中国人的社 会不但行得通,而且可以相当成功地融入社会的各个体系。“香港特色”在政治 上能容纳不同的意见,在经济上更能跃上一层楼。愿明天的东方之珠更加和灿烂 和辉煌!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一九九四年,寄自 wang@rodeo.uwyo.edu〕 【网里乾坤】∽∽∽∽∽∽∽∽∽∽∽∽∽∽∽∽∽∽∽∽∽∽∽∽∽∽∽∽∽             真 雁? 假 也!                ·嚎·   以前在国内时,曾读到一本不算很古的《周礼》注释,注家对古代婚礼用雁 的习俗解释说:“雁,随阳也。”就是说雁的音近“阳”,“雁”代指“阳”。 当时很是高兴了一阵——难怪后来人们婚礼用羊了呢!   稍长,得到机会读了几本杂书,才发现《周礼》的婚礼用雁大有讲头。古代 婚礼,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周礼》中的《仪礼》记载的“婚有六礼:纳采、问名 、纳吉、纳征、请期、迎亲。”而这六礼中的前两礼——纳采与问名——是要用 雁的。先是纳采,就是媒妁说媒,当女方家中认可时,便会用雁为礼。古书《白 虎通·嫁娶篇》说:“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 又取其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用雁纳采,在 郎瑛的《七修类稿》里也是这么说的:“雁,知时鸟也。行有先后,故以之执贽 ,以之纳采。”雁的美德,被人格化,她不失节、不失时、信守不渝;雁行有序 ,嫁娶有伦,遵循不逾。   纳采如若为女方家中认可,媒人则会再受男方所托,执雁去女方家中问庚, 这就是问名。雁在古人心中,无论男方女方,都是一种美德的代表。   那样悠远古朴的先民美德,自己是无福消受的。数年前,我竟去国远游,只 身来到了密西西比河畔。世界虽大,惊鸿落影的美景却是古来共谈的。秋风一起 ,雁群就开始沿着密西西比河南飞而去,我也会一步一回头地,望着意中的鸿雁 。人们说我这是“wild goose chasing!”追得累人。   有的时候,我好像又望见了先民们的鸿雁,我追得很远很远……   《韩非子》里曾讲道一个故事:“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往。齐人曰: ‘雁也。’鲁人曰:‘真也。’”因为是先秦的故事,时代久远了,后人读来不 知所云,便要去考证,去作注。黄生《义府》注道:“‘雁’当读为‘伪’,古 字音近而借用也。古‘为’读如‘讹’。又古之所谓雁,即今之所谓鹅。疑古雁 正作‘鹅’音,则‘雁’、‘伪’之声可通转矣。”换句话说,这雁,便是今天 的赝字,或说是讹字,或说是伪字。古“雁”音通“鹅”音,这在《说文》中可 以得到旁证:“雁,鹅也。”   有时读到古书的旁注讲该字“读若”某字,或说“读如”某字,不知所云, 以后才明白,字音是不断变化的,古字音可能与今字音有很大差别。上古“雁” 音与今天“雁”音,相去远矣,“雁”音随“阳”,不过是今人臆测。要是字音 不同并不引起理解上的困难还好,可读到古书“雁也?真也!”,不知古字音真 不知所云了。所以古文要考证、作注,古字音更要考证了。古书注称为笺注。有 说“笺与注不同。注者,训典故,考舆地,稽姓字,识鸟兽草木之名之谓。笺也 者,说文云表识书也,谓书所未尽,待我而表识之之谓。”没有书注的“读若” 或“读如”,我们怎知先民的鹅便是雁?没有笺释中的考证,我们怎知古书所云 “雁也?真也?”   古人虽无今人系统分类的科学方法,却有着细致入微的物候观察:万里鸿飞 ,年年落户潇湘;长空雁叫,声断衡阳之浦。中国山水东西走向,鸿雁南飞潇湘 而不得过衡岳。这对岭南化外之民便难得一见了。唐人薛能在福建看到了秋雁, 好像对之特有感慨,它们就象外国人一样是远方来的稀客:     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   鸿雁于古人有情,古人也从来没有忘记了驯化鸿雁。这便是鹅。金沙江畔的 白汉场,鹅是白族最爱的家禽。有意思的是,白族、回族的白语里,“鹅”总是 比汉语多一点鼻韵,就像“雁”也是鼻韵化的。后来走的地方多了,发现“雁” 音在成都、长沙、南昌、广州、福州、潮州的方言中读为ngan,而“鹅”字 在难得一见鸿雁的闽南漳州,读成了双音节的鼻音ngoa~i~。在难见真雁 的越南,完全地借用ngan音称鹅了。白语、越南语说明了雁的古音可能与鹅 的古音相通,因为白语、越南语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属于与汉语不同的南亚语系, 一些字音是远古时代与汉语同源或从汉语借用来的;汉语的南方方言,却反过来 将这一字读成南亚语系特征的多音节——雁也好,鹅也好,它们跨越了人类语音 的鸿沟而同源于一,它们是属于东方人的先民的。   在英语里,“雁”和“鹅”都叫goose,印欧语古音是ghans,这 一古音可从雄性goose的专指gander与雌性专指goose中窥见。 东方人的鼻辅音ng与印欧人的浊辅音gh似有一种对应关系,比方说蒙古人在 东方自称Mongol,在印欧却自称Mughal。雁和鹅,古音同一,整个 欧亚的雁或鹅名亦接近,“雁”有着语音学上渊远的源头。   语音学家们在对越南语的研究中发现,越南语的问声与跌声字,是曾经带有 -s辅音韵尾的。越南语的问声与跌声是和汉语的去声对应的,所以越南语的借 字“寄、义、露、诉、慕、卦、嫁、岁……”都曾带-s辅音韵尾,也都是汉语 去声。古人以“舍卫”译Sravasti;“对马”译Tusima;“都赖 ”译Talas。对音之工,令后人称绝。“雁”之古音,工对于ghans。   古文曾将滇沛流离的人家比做雁户,今日流落天涯的国人,更才是失群的孤 雁,是无归的家鹅。当我们无奈地走向下一站时,或许还从先民赋与鸿雁的人格 化的美好形像中,隐隐地产生一种回归感,因为鸿雁是属于整个世界的。 〔寄自 hchen@s1.msi.umn.edu〕             书 画 同 源 考 辨                 ·越人·   “书画同源”是中国艺术史的基本理论之一。这一理论由唐代美术史论家张 彦远首先系统地提出後,一千多年来被不断引用和阐发,并从画坛扩大到了书坛 。但现在一说起“书画同源”,人们就会想到“书画同体而未分①”的象形字, 往往将这里的“源”字误解为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历史起源,也就是“象形”。其 实,中国书画皆以抒情写意而不是以应物象形为艺术特征,“书画同源”的“源 ”不应理解为“起源”,而应作“源泉”解,对这两种艺术的共同性也应该从抽 象的、深层的艺术哲学角度来理解。            (一) 书画艺术的诞生与联姻   我认为原始的绘画源于“象征”,而原始文字则始于“指事”。考古发现的 旧石器时代岩画,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都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或巫术礼仪 等活动有关,因此只要人们仍明白其象征意义,所描画的形象尽可简化、抽象, 甚至变为几何图案。文字本是一种帮助并代替记忆的符号系统,用以记录语言。 中国文字的滥觞可追溯到六七千年前陶器上的刻划符号。那些刻划符号是抽象的 ,看不出一点象形的迹象,但却已具有“指事”字的性质,这证明“指事”早于 “象形”,是文字发展的初级阶段。即使到了象形文字已成熟的甲骨文阶段,在 本质上也有别于绘画,如牛、羊等字,仅是该动物头部的抽象之形,具有符号的 特征,更不用说大量“会意”字、“形声”字和“假借”字了。人们在从事象征 性的绘画或使用指事性的文字时,所关心的主要是其中的意味或意义。从社会功 用上说,绘画与文字是两个由不同的社会需要所引导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自独 立的符号系统,书画不同源。   中国书法成为一种脱离实用目的的艺术起源于草书,而独立于“成教化、助 人伦”功用的绘画艺术是从文人画开始的。我们翻开唐代张彦远编的第一部书法 论文集《法书要录》,最早的一篇竟是东汉赵壹所作的《非草书》。赵壹是东汉 末灵帝时人,这时期出了一位大书法家叫张芝,人称“草圣”,创立了“今草” 。赵壹从文字的实用性批评这种“今草”“不思其简易之旨”,写起来曲里拐弯 ,难学难写又难认。这位赵老夫子说什么也不明白,虽然“乡邑不以此较能,朝 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 字”,为何竟使当时许多士人如醉如痴,以致于“慕张生之草书过于希孔、颜” ,学习草书的狂潮竟然冲击了当时盛行的儒家经学。正是从草书千变万化的线条 和结体中人们强烈地认识了书法本身的形式美及其抒情写意功能,并由草书的艺 术性推及其他各体,乃至古代文字。因此从字体变迁、文字发展史上讲草书晚出 ,而从艺术的创造性、书法艺术史上讲草书第一。正如唐代著名书法史论家张怀 □〔灌换玉旁〕在《六体书论》中评价张芝草书时所说:“草乃文字之末,而伯 英(张芝)创意,庶乎文字之先。其功邻乎篆籀,……”。必须指出,这种艺术 性的草书与实用的“了草”、“草率”字有着本质的不同,张怀□《书断》认为 ,“草书”之名“盖取浑沌天造草昧之意也②”,是“草创”之“草”。书法成 为艺术便同绘画有了共同语言。   对绘画作纯艺术的思考、追求、评价和欣赏也开始于东汉末,而形成于魏晋 南北朝。李泽厚先生指出③,“在没有过多的统治束缚、没有皇家钦定的标准下 ,当时文化思想领域比较自由而开放,议论争辩的风气相当盛行。正是在这种基 础上,与颂功德、讲实用的两汉经学、文艺相区别,一种真正思辩的、理性的‘ 纯’哲学产生了;一种真正抒情的、感性的‘纯’文艺产生了。”正是在这种氛 围中,绘画开始从为政教伦常服务的功利性中解脱出来,一种以追求形式和抒情 的美为目的的“纯”绘画——“文人画”诞生了。南齐谢赫总结了品评绘画的“ 六法④”,其中没有一条涉及绘画内容的功利性,都是艺术标准。到了中唐,水 墨画创立,又使中国画的性格向书法迈进了一大步。宋元明清时期,“文人画” 不断地从书法艺术中吸取养料,并且书法、印章逐步直接进入画面,成为绘画的 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书画同源”是指书画之间在艺术上的相互渗透,而 非历史上的关联。            (二) “一笔书”和“一笔画”   罗丹在谈他的艺术创造时说⑤:“一个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赋予了一切 被创造物。如果他们在这里运行着而自觉着自由自在,那么是不会产生任何丑陋 的东西来的。”罗丹说的这根神秘的、形而上的“线”在以表现色彩和块面见长 的西方艺术中恐怕是较难体会到的,而中国古代艺术家对它的认识和运用几乎与 书画艺术本身的历史一样的源远流长。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阐述的“一笔书”与“一笔画”不就是罗丹的艺 术信仰中那根至善至美的“线”吗?根据张彦远,“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 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献 之)明其深旨,故首行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 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显然,这里说的“一笔”并非 从头到尾只用一笔,而是说作品中的每一笔对于全体来说都是有机的。在一张完 美的书法作品里,每一笔都已表现出所有笔画的倾向,如果改变任何一笔的形状 ,全体也非要改变不可;换句话说,在一笔中可以看出全体,而全体只是一个个 体,如果去掉任何一笔或一字,全体就不能成立。正如唐代书法家张敬玄所说② :“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 一纸。”   同理,“一笔画”也不是一笔画完,而是笔笔呼应、一气呵成之意。百岁老 画家朱屺瞻记述自己作画时的精神状态说⑥:“拿起笔来,仍有一点斟酌之情, 端正身姿,稳定脚跟,气沉丹田,略思片刻,然后慢慢地把气透出,达于胸、达 于臂、达于腕已以至笔端,即重重地向纸上快扫一、二笔,定下位置,随后笔笔 生发。因为第一笔最难,最吃力,略停一下,洒上二笔三笔,逐渐轻松起来,便 觉有一股快感上来,于是忘了手中有笔,笔下有纸,便可顺‘势’写下去。…… 只要‘气’不断,‘势’不挫,一切都无碍,都会自然,未必所画的皆得意,但 全部过程,是一场物我两忘的快乐境界。”   可见,“一笔书”与“一笔画”的“一笔”实为君临于众笔、众线之上的“ 一”。“一笔书”、“一笔画”的“一”也就是清代大画家石涛所说的“一画” ,它是书画艺术的根本源泉,所谓“一画者,字画先有之根本也;字画者,一画 后天之经权也。⑦”石涛的“一画”论本于老子的“道”论。老子用“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解释宇宙的发生,“一”是宇宙的根本 大法,“万物得‘一’以生”。石涛将书画的创作视同宇宙天地的创造,亦以“ 一”为根本法则,书画家进行创作犹如禀承着宇宙大法。更重要的是石涛进一步 地指出“古今字画本之天而全之人也⑦”,“一画之法,乃自我立⑧”。在中国 古代哲学中“天”与“人”、“我”与“一”是同一的。按照中国古代美学思想 ,最高的艺术境界是表现出“无为而无不为”、自然而然地生出天地万物的“道 ”。艺术家欲想达到成功,必须与宇宙精神,即“道”达到完全的合一,也即天 人合一,使心不为物所役,进入完全自由的精神状态。在这一基础上,艺术家表 现自我,就等于表现了宇宙的“道”,因为“我”的一切已升华为“道”,两者 已达到一而二,二而一的境界。   “一”是宇宙创造的本体,也是艺术创造的本体。有人曾问张彦远,吴道子 作画“何以不用界笔直尺,而能弯弧挺刃、植柱构梁”,他回答说⑨:“守其神 ,专其一。合造化之功,假吴生之笔,向所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也。凡事之臻 妙者,皆如是乎,岂止画也。与乎庖丁发硎,郢匠运斤,效颦者徒劳捧心,代斫 者必伤其手,意旨乱矣,外物役焉。岂能左手划圆,右手画方乎?夫用界笔直尺 是死画也;守其神、专其一,是真画也。死画满壁,曷如污墁,真画一划,见其 生气。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愈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 画矣。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虽弯弧挺刃植柱构梁,则界笔直尺岂 得入于其中矣。”“一”是“道”的化身,它无所不在,“不但显于字,而且显 于画。字与画者,其具两端,其功一体。⑦”(石涛语)书画同源于“一”这个 深刻的艺术哲理,才是“书画同源”的真正含义。            (三) “写”与“意”   书和画所用的工具相同,都是笔、墨、纸、砚,因此都讲究用笔用墨之法。 虽然毛笔的发明远早于书法艺术之问世,但毛笔的独特性能得到充分的应用与发 挥,却无疑是在书法艺术诞生之後。在线条的形式美和“笔法”的探求上,书法 较为早熟和高深,中国画中的“笔法”概念是从书法引入的。所以古人由“书画 同源”而谈到书画的用笔,都是针对绘画而言,就是说绘画要借鉴书法的用笔方 显出神气。   从传世的东晋顾恺之的画来看,当时绘画的笔法主要采用“高古游丝描”( 或称“铁线描”),这种用笔方法画出来的线条虽被後人形容为“如春蚕吐丝” ,但它缺少粗细顿挫的变化,毕竟显得单调。前面已提到刘宋时的大画家陆探微 受到张芝、王献之草书艺术的启迪而创“一笔画”。比他晚些的南朝粱代画家张 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划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 。⑨”可惜陆、张两位的用笔究竟如何已无实物可证。   绘画笔法的真正确立是在唐朝。据记载吴道子变“铁线描”为“兰叶描”, 画出的线条有了轻重转折的变化,富有表现力,从而使绘画的用笔向书法大进了 一步。《历代名画记》说吴道子的画“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 笔法于张旭。”虽然吴道子的真迹已难以见到,但在西安附近考古发现的唐永泰 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等墓葬中的壁画上,我们仍能看到“兰叶描” 的笔法。宋元时期,“文人画”逐渐兴盛,画家们更是有意识地将书法艺术的笔 法引进绘画,苏轼、米芾、赵孟[兆页]等人既是大书法家又是大画家。赵孟[ 兆页]有一首题画诗写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 此,须知书画本来同。⑩”元代画竹名家柯九思则说得还要具体⑩:“写竹竿用 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 遗意。”到了明清,画坛几乎成了文人画的一统天下,“笔墨”成了判断绘画作 品优劣的首要标准。有人问清代“四王”之一的王石谷如何是“士大夫画”,王 答曰⑩:“只一‘写’字尽之。……字要写不要描,画亦如之。一如描画,便为 俗工矣。”   王石谷将书画的用笔之法归结为一个“写”,可谓一语中的。书与画的用笔 具体来说各有各的体系,书法有“永字八法”、“三十六法”,“笔法十二意” 等;画法有“二十八皴”、“十八描”等,也就是说在表现具体的笔划或物象的 技法上,书与画是不同的。然而书法的基本笔划的写法和绘画的各种皴法、描法 这些具体的笔法,不过是入门的初阶,中国书画所强调的“写”是就书画艺术的 创作而言的。所谓“写”是将书画的用笔作为一种抒情达意的手段,要求赋于点 划线条以生命力,使点划线条的本身具有独立的表现力和审美价值。古人云“书 ,心画也”。同样,画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也是强调功夫在 心。倪瓒的名句“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耳”,给这个“写”字作 了极好的注脚。文人画家常谓作画为“写”画,我还发现八大山人有时题画将此 一“写”字写作“一泻千里”的“泻”,其中显然寓有深意。可见,“写”决不 单纯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将书画创作的过程本身当作自觉的审美观照的对象, 自由的美的创造过程。这样,“用笔”就成为超越了手段的目的。已故的李苦禅 大师说的好:“画至写为上乘,书至画为极则”。   尽管书画都是以“笔墨”来写意的艺术,但绘画是以自然物象为造型对象, 书法则以文字字形为造型基础,可谓意同而形不同,是两个不同的艺术品种。上 文已从历史的角度指出“书画同源于象形”这一说法是错误的,这里再从艺术的 角度来考察一下。前些年在画坛和书坛上都出现了一些非书非画的标新立异之作 ,例如谷文达自称“书法构成”的“中国画”,其形式距离“画”的定义太远, 而从书法角度看实在也不能达到上乘的“书法”水品;又如有一幅“书法”作品 将“舞”字画成一个现代芭蕾舞演员的舞姿,末笔一竖的收尾处甚至弄成一只穿 着舞鞋的脚。据说这些作品的理论根据是“书画同源”,这实在是一种误解。传 统中国画虽然从“以形写神”、“遗貌取神”而成为表现“意象”的造型艺术, 但从未走向完全脱离物象的抽象。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哲学讲中庸之道,强调天人 合一,而不是主客体的对立,这体现在绘画上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书 法艺术在创作时往往要借物象以创意,但它最终是以文字本身抽象的形——笔划 、间架、章法来表达意境,必须“得意而忘象”。而且书法家的意象常常是虚拟 的想象,如“高峰坠石”、“万岁枯藤”、“惊蛇入草”、“龙卧虎跳”等等, 与绘画的“师造化”大不相同。另外,书法艺术更为强调“师古人”,视古人、 前人的书迹为“第二自然”,讲究有古意的自然美,以“金石味”、“书卷气” 为贵。因此,从艺术上来说书画皆重意而不重形,“书画同源于象形”也是不对 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书画同源”的“源”是就书画艺术的真谛而言,这就是 笔墨形式本身的审美趣味,抒情写意的宗旨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自由(即“一”) 的体验。“笔墨”、“写意”和“一”是书画艺术共同的三味之境。 ①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 ② 载《历代书法论文选》。 ③ 李泽厚:《美的历程》,第87页。 ④ 谢赫《古画品录》:“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   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   、传移,模写是也。”(此据钱钟书标点,参见《管锥篇》第四册1353   页。) ⑤ 《罗丹在信札和谈话中》,见《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第176页。 ⑥ “振奇拔俗、卓尔不群——朱屺瞻绘画今昔谈”,《中国文物世界》第56   期(1990)。 ⑦  石涛:《画语录·兼字章》。 ⑧ 《画语录·一画章》。 ⑨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 ⑩ 沈子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 〔1986年夏写,94年春修改,寄自 xhli@u.washington.edu〕 【网萃】∽∽∽∽∽∽∽∽∽∽∽∽∽∽∽∽∽∽∽∽∽∽∽∽∽∽∽∽∽∽∽      ◇ 校 ◇ 园 ◇ 生 ◇ 活 ◇ 揭 ◇ 秘 ◇                 ·绅士·      绅士,居网诨号。不署真名,实出无奈。拙作写于中文网      创建初期,一发表便遭清华大学诸位仁兄围攻。自此本人      隐于英伦,逍遥于江湖。决意先作人,然后再去作文人。   北京。   1983年夏。清华大学主楼八楼。一男生破窗跳出,坠楼而亡……   1991年夏。恬静的清华园。一辆由体育学院方向开来的轿车,闯过门卫 ,疯狂地冲向校园里的行人……              (一) 死亡的抉择   清华大学十五号楼,是学校的研究生宿舍之一。89年五月某日,这座七层 楼房上,曾挂出“李鹏我们不喜欢你”的大标语,楼下是欢呼的学生和奔忙的记 者。同年十月一日深夜,外出到海淀看焰火回来的学生大都睡下,全楼寂静。X X系八七级研究生XXX独自来到楼顶,站在屋檐边上。他当年考上清华大学时 ,轰动全县,后来又考上系主任的研究生,家里人更为欢喜,县里则要将他的名 字写入县志。父亲写信暗示,该解决“个人问题”了。前途似无限量。但他的情 绪却陷入最低点。他的研究课题开始做了,同所有的小、中、大学未出校园一步 的研究生一样,他顿感一筹莫展。与此同时,他任辅导助教的班上那位清秀但高 傲的女生,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表示了对他这样低于1.70米,单薄而又一副怯 懦样的追求者的断然拒绝。当时的政治气氛在多大程度上加重了他的沮丧情绪, 更难以估计。   十月二日凌晨,人们发现他僵卧在楼下血泊中。楼顶屋檐边上,两只鞋子整 齐地摆放在一起。   以死来抗议暴虐——人们的议论似乎一致。大家或多或少是借此发泄对时局 的不满。海外舆论更借题发挥。但该系研究生科长,那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却 轻轻地摇头。   对她来说,这仅是几十年来本校上百起“青春期综合症”中较轰动的一起, 实质并无不同。青春期的男女,突然有了个人的隐秘,加倍地感到孤独,不为人 理解,易走极端。曾有这样的事,在迎新晚会上,一学生表演的节目砸了,引起 哄堂大笑,该学生当成奇耻大辱,当晚卧轨自杀。一个中学全优生,当地的“尖 子”,进清华大学后第一次期中考试几乎排到了全班最末,顿觉无颜见人,遂在 清华园内一棵老槐树上悬颈而亡。一位女生的自杀颇具喜剧性:她先用计算机给 全班同学每人打了一封诀别信,写明自杀方式、地点,然后在全班同学的好言相 劝及医生的严密保护之下痛快淋漓地大闹一场。   清华大学男女生人数悬殊,于是女生成为校园内的“娇子”,倍受宠爱,不 易遭受挫折。男生们则多易出事。前任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是五十年代清华大 学土木系(当时还未分为建筑、土木、水利三个系)学生。他的班里有一位同学 ,平时总是随身带着一面小镜子,随时随地拿出来打量自己,似乎在埋怨自己不 够英俊。这个学生没有熬到毕业。一天,人们在清华园西北角,建有气象台的那 座长满柏树槐树的阴森森的小山上,发现了他的尸体。结论:自杀——但很少有 人谈原因。可以合理地推测,在五十年代那种时候,他这种行为大概会被斥为“ 小资产阶级情调”而被非议,于是他那刚刚开始萌动的心愫还未来得及充分排遣 ,便郁郁地结束了。   本文初提到的那位坠楼者,其实很早就显露出了不祥的前兆。他的一位女同 学出於可以理解的原因(表白自己的清高)而当众辱骂了他。也许爱情并不重要 ,但男子汉的自尊对青春期的男儿来说比生命宝贵。只有一种办法能表明自己的 勇气。于是他谈论起死亡。反常的言谈举止引起了班主任的警觉。老师写信通知 了家长,他的哥哥赶来了,与他住在一起。但他已经深深地陷入自己所想象的悲 壮之中而不能自拔。在平静了几天之后,一天午休后他失踪了。很快,主楼传来 了噩耗。   当时伤他的那位少女,现在该有小孩儿了吧……              (二) 犯罪的诱惑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开办“婚姻家庭咨询电话”服务以後,电话之多使两个 值班研究人员根本无法一一答复。打电话的人大多是女性或已婚男性,诉说婚姻 的问题或性生活的困惑。然而有一天,电话里传来一个男孩的声音,说自己只有 十八岁(实际可能更小),然后问道:“您能告诉我男女性交究竟是怎么做的吗 ?”值班的女研究人员已有儿女,竟然一下子也红了脸,只简单的答复说可以查 阅有关生理学的书籍。事后她说,对一个男孩实在说不出口。   中国人古训是“万恶淫为首”,古人结婚时都要冠冕堂皇地宣称:“为后, 不为淫也。”全国上下有教养的人对性生活的秘密守口如瓶,倒是工人农民这些 “粗人”不太顾忌。中学生对异性的神秘感带入了大学,然而渡过重重鬼门关进 入大学的幸运儿却禁不住要打打鬼主意了。不可思议的是,事情往往发生在高班 ,快毕业前,或考上研究生后。   某日,校长办公室的一张告示在体育场边四食堂里引起一阵骚乱,原来一位 研究生受到严厉处分,他的“错误”令人人都不得不极力表白自己的厌恶:他趴 在宿舍楼顶上,用望远镜透过窗户“研究”附近一座平房里面的活动,那不是一 间普通的房子,是本校的女生澡堂。   《老井》里有一个支书儿子偷女人内衣的情节。如果不看这部电影,十七号 楼二楼那些刚留校任助教的女硕士助教们,恐怕要无休止地互相猜忌下去了。她 们楼下住的是男助教,楼上两层是调皮捣蛋的本科男生,常借故闯进二楼盥洗室 又被轰出去。刚毕业的女硕士们还是彻头彻尾的孩子气,她们保留了当学生时的 习惯,把衣服晾在盥洗室或走廊上,然后回房间睡大觉。然而一觉醒来,总会有 几位大声惊呼:“谁把我的衣服收走了?”可疑之处是,值钱的外衣安然无恙, 破旧内衣不翼而飞。   一位平时十分拘谨,不爱说话,整天抱着教科书死啃定理的“老蔫”,在某 班是公认的书呆子。临近毕业的一天,班主任忽然满脸严肃地召集全班开会,并 小心翼翼地请女生退场待以後单独“传达”,然后略显尴尬地靠诉大家,班干部 刚从保卫处把“老蔫”保回来。有人发现某教学楼女厕所有一个门总从里面锁住 ,而且有一双眼睛从木板缝里向隔壁张望,就打电话给保卫处,于是乎就揪出了 暗藏的“老蔫”。全班好汉哭笑不得,想不出如何处罚他,七嘴八舌“批评教育 ”了一番,让他保证永不再犯也就不了了之。   也许,谈恋爱可以消除神秘感,建立健康感情?奇怪,成功的恋爱遭到校方 的“粗暴干涉”:一对高班恋人被处以留校查看一年的处分,因为他们到校外租 了一间民房,俨然一对“黑夫妻”了,保守的校方岂能容之!清华大学的校方, 对学生的私生活似乎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不亚于学生家长。暑假期间,常有带 “红箍”的“辑私队”闯入学生宿舍搜寻“狗男女”(因为宿舍是学校财产,所 以不算私闯民宅)。校长办公室的通告,相当大一部分是“镇压”谈恋爱谈到令 校方认为“出格”程度的学生的,处罚相当严厉。许多热恋的学生,只好采取“ 地下斗争”方式,如偷鸡摸狗,战战兢兢,状甚凄惨。   然而,不谈恋爱并不等于万事大吉。失败的恋爱,有时所导致的后果,更为 触目惊心,令人不寒而栗,为校方所始料不及。              (三) 班主任之死   艾知生就任广播电影电视部长之前,在清华大学当了几十年的“第二把手” 。陈建功在北京大学上学时,写了一篇校园题材小说“飘逝的花头巾”,提到隔 壁清华大学的一个研究生,赴北美之前卑鄙地勾引走了主人公的恋人。视清华如 “党校”的艾在全校教工大会上就此号召教授们对自己的弟子严加管束。有人提 醒他,说不定陈是图近便随手虚构了一个“清华小人”,艾回答说:“总是事出 有因的吧!”   现实比小说险恶得多。1991年夏那次“飞车闯阵”使警方大为震惊,市 局分局齐出动,清华人目瞪口呆地看见了“奔驰380”警车和身高体重达到世 界先进水平的刑事警察。内查外调表明,政治背景全无,事情缘于驾车者心中的 女神移情恋上了校内某少年。   有些人对“负心人”的报复,虽不这样气势磅礴,却百倍地恶毒。一位两地 分居,千里迢迢来探夫的少妇,确信博士留校的丈夫与同系一位女研究生有“问 题”,一转身就将一张揭丈夫老底的小字报贴在食堂门口,而他丈夫所在系全体 本科生、研究生和部分教师都在此就餐。她就是要出出这口恶气,丈夫以後如何 做人,不管。   学生都不谈恋爱,全校都清心寡欲,是否就太平无事?那恰恰是最危险的问 题所在。忧郁的少年人反而把自己发泄烦闷的方法视为男子汉最大的耻辱,至少 在攻击别人时是如此(可笑的是连医生们也默认这一点)。“青春期综合症”的 青年敏感而自动地认为与他谈论此事的人是蔑视此事,故也是蔑视自己,从而导 致凶狠的报复。许多“做学生工作”的教师,特别是中年女教师,对教育心理学 尤其是青春期心理学一窍不通,对潜在的巨大危险茫然无知。   清华大学在文革前并不是每个班都设班主任的,可能是因为那时学生年龄一 般较大,自我管理能力强。79年新生平均年龄降至17岁,于是教务处给每个 班级(30人左右)派一个家长式的班主任,“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遗憾的是 这些中年人对学生们的了解同对自己的子女一样少得可怜。某班级有一个和蔼可 亲的典型的“妈妈式”班主任,深得全班女孩子的爱戴和信赖,无话不谈,如女 儿同妈妈一般。当她试图用同样的坦诚直率帮助一个郁郁不乐的男孩解决有关性 的烦扰时,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她发现男孩萎靡不振,便聪明地猜测到问题的根源。她对男生与对女生不加 区别地采取同样的交往方式,单刀直入地进行询问,男孩万分尴尬地承认了。然 后女教师按教材上的“标准答案”讲解了这一“恶习”的危害,吓得男孩以为自 己的生殖系统已经出了毛病,于是老师陪学生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当然一场虚惊 。男孩却因受了一系列的自以为是的“羞辱”而愈加萎靡。他请病假要回家休学 ,获准后来到班主任家借钱买车票。班主任待他象亲生子女,二话不说就去开箱 取钱,当她把钱交给他后回过身去锁箱子时,男孩抽出一把尖刀,从背后狠狠刺 向女教师!   他并非蓄意谋杀,而是因他的“受辱”要给女教师一点颜色瞧瞧。他刺完扭 头就跑,象干了一件普通的恶作剧一样,完全没有意识到重伤的教师有生命危险 。他到车站买了票,上车坐到目的地,下车后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警察和手铐。在 拘留中他得知女教师已经死亡。还未等到开庭他已精神失常,被送回原籍家中。 不久,他跳井自尽。   当时清华大学领导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政治人”。“出了问题”的学生 当然都是政治思想、道德意识方面的低下造成的。于是同学们在校长办公室通告 上读到了诸如“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不思上进”之类词句。结论既如此明 了,教训自然是必须与“错误思想”坚决斗争。然而人,以及人的问题,真的黑 白分明如此简单吗?             (四) 没有结尾的结尾   时间在飞快的过去。人们是否重新回想过这些事情?从中又发现了什么新的 教益呢?   用 Mosaic 连上 http://www.cernet.edu.cn/,屏幕上便会显出高大的清华 主楼雄姿。若您有空去北京一趟,乘331或375路公共汽车在清华园站下车 ,看到的是清华大学南门内一条笔直的大道。沿着它走上二十几分钟(初来的人 都会惊讶这条路的漫长),就来到那座七层的十五号楼前。楼顶屋檐依旧无遮无 拦,任何一个万念俱灰的人照样可以一步跨越下来。楼下依旧是坚硬的水泥方砖 地,无任何缓冲作用。楼门口两边门柱上,还是贴满研究生们写的自以为是杰作 的打油对子。在门框和第一个窗框之间,有一个三尺见方的白色牌子,上画一个 人人理解的红十字标记。白底红字写着:     105房间 心理卫生咨询中心   如今,在这所校园内,在令全民疯狂的经商大潮的冲击下,又会有些什么新 的故事发生吧? 〔感谢严忠诚先生指出文中一些错误之处。寄自英国〕 ※※※※※※※※※※※※※※※※※※※※※※※※※※※※※※※※※※※ ※                                 ※ ※ 本期编辑:嚎                          ※ ※ 审稿:  阿飞、方舟子、古平、嚎、灰人、浪人、竹人       ※ ※ 校对:  散宜生                        ※ ※ 联系邮址:方舟子〔fangshim@student.msu.edu or xys@uiuc.edu〕  ※ ※ 发行:  ACT(USENET News Group alt.chinese.text)     ※ ※ 存档:  Please anonymous ftp the following sites for     ※ ※ GB Version: ftp.msi.umn.edu pub/hchen/XYS ※ ※ HZ Version: ftp.msi.umn.edu pub/hchen/XYS ※ ※ PostScript: csrd.uiuc.edu, pub/zzhang/xys ※ ※ 订阅:  订阅(停订) uuencode GB版,请寄一单行电子邮件至  ※ ※      cx3575@coewl.cen.uiuc.edu,写明 SIGN-ON (SIGN-OFF)。※ ※ 版权:  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作者联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