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 ※        ≡≡≡ 新 ≡ 语 ≡ 丝 ≡≡≡      |二| ※          (NEW THREADS)        |部| ※                               |分| ※         1995/12 (第二十三期)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等方 ※ ※ 面稿件,目前设四个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露集】(诗 ※ ※ 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小品)和【网萃】(中文网 ※ ※ 佳作选)。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版专题增刊。本期十二月 ※ ※ 号增刊——周氏兄弟专刊将于当月三十一日出版。          ※ ※                                 ※ ※※※※※※※※※※※※※※※※※※※※※※※※※※※※※※※※※※※                  § 瓦克:  卷首诗         §   节  日                  § 【小说专栏】         ·—·   ·瓦克·                |第| 祥子:  呆子和瘪三还有其他人|一| 胡彪:  王五的留学轶事·借钱|部| 我在陌生的人群中欢呼 刘素仪: 结         |分| 彩色的灯光暖和着                ·—·     寒冷的夜空 【丝露集】            §                  § 而千里之外 刘擎:  关于祖国(诗二首)   § 可有你们同样的眺望 图雅:  小三思想        § 一样离家远行的旅人 鸣鸿:  道别          § 相约着分担 JH:  说梦三章(诗三首)   §     这些许短暂共同的时分 红墙:  晚会之前        § 瓦克:  节日(诗)     ·—· 这样那辉煌的树 莲波:  逍遥二题      |第| 就不再只仅仅宣告着                |二|     变换的年轮 【网里乾坤】         |部| 她美丽的经过                |分| 也不再象往日那般轻易的 嚎:   俗篇——德鲁兹哲学 ·—·     将我牵引 慕陶:  从三届立委选举看台湾民 §       主化的光明面与阴暗面 § 倒数着一秒一秒远走的时间 醉人:  长沟流月去无声     § 是莫名的泪水                  §     一滴滴 【网萃】             §     滑落在我的前胸                  § 行者:  行者怪论集       §       11/30/95                  §〔寄自hxue@pegasus.rutgers.edu〕                  § 【丝露集】∽∽∽∽∽∽∽∽∽∽∽∽∽∽∽∽∽∽∽∽∽∽∽∽∽∽∽∽∽∽∽ ◆             逍 遥 二 题                 ·莲波·                   (一)   夏天去杭州玩,很是过了几天逍遥的日子。   八月的杭州是烈火天堂,而我,却躲在旅舍里,开足了冷气,读一些读过了的 ,平时没有空重读的书。   我对这个城市已相当地了解。很小的时候,还没有见过它的时候,我就觉得我 已经能触着它的脉搏。后来就长大了,亲眼见了它,当时我一下了船,我的脚一踏 上它的土地,我就发现我的心感应着与这个城市同样的节奏。   就想,自己上辈子,是活在这里的。好多从没去过的景致,一眼看起来,也那 么熟悉而亲近。   这样,我就没了什么游山玩水的激情,只觉得这山山水水应是我曾经的生命中 曾经有过的一部分,再去,便只是旧地重游。   我于是闭门不出,把那些满怀骄傲的青绿山水连同暑气一并关在了窗外。然后 我得意地笑,仿佛自己比西湖还要骄傲。   我住旅舍,是一定要找点东西看看的。无论住在哪里,总是喜欢看跟所在之处 有关的书。以前去南京出差,住了三夜,看完一本朱元璋评传。这次不想看严肃的 书了,就看《书剑恩仇录》。   在这个城市读这本书真的好有意思。望着六和塔,枕着钱江潮,梦着西湖的潋 滟笙歌,只觉得书活了,书里的人都活了。   看这本书还是十六年前了。十六年了,书里的人儿一个也没变,只是读书的人 变了,于是这书也不一样了。   读书的人开始为书而心伤,心伤于那长城落日之中的永诀。一生一世一个人, 如若就此天人永隔,余生该是多么凄凉的长夜。   可是,男人心中的大江山,永远容不下女人的万种风情。   我于是把书丢开了,出门去,到虎跑去喝茶。喝完了,去拜谒弘一大师的灵塔 。再然后,还是回去看书,带着一身山水气息。                 (二)   我特地挑了夏季,回到我久别的家。这是个常常会有雷雨的季节,是我所喜欢 的季节。这个季节一年只有一次,过了,就来不及了。   我是很喜欢雷雨的,要大,雨点要密,要有轰隆隆的声音,要积水成河,最好 再要一点冰雹,如能砸穿谁家的葡萄篷,那我真的会兴奋得跳起来。   小的时候,住在沿河的房子里,常常坐在后河的窗边看大雨。雨点一下来,邻 家的女人就开始叫唤起来,劈劈啪啪地赶紧收衣服。几乎每个女人都是这么叫的: “落雨哉!落雨哉!”这是一种很善良的表现,因为本来没必要叫的,是为了提醒 邻家。在我们那里,每到下雨,许多好女人温柔的声音异口同声而又此起彼伏,好 听极了。   雨一会儿就下大,河对岸就看见有人用衣服遮着头,没命地跑。在传说中,头 上淋了雨,是要长老白虱的,所以人们都不敢淋湿了头。可是我做过很多回落汤鸡 ,有几次还是故意去淋的,可也终于没长虱子。也许是洗头的肥皂太香,虱子还没 长,就给熏死了。   豆大的雨点砸在河面上,就是一大片美丽的豌豆花。那时候,河里是有很多船 的,船上的人家都躲进舱里,把外面隔得严严实实的。一会儿,他们做饭了,闻得 到一点木柴的香味,却看不见袅袅的白气,原来连炊烟都被打湿了。   好久没见到这样的雨天了,当然,这次回去,也是见不着的。城市的高楼早就 把雨和我们隔开了。我再也见不到雨生动活泼地四下乱跑的样子,楼下积着的水和 地面上的潮湿,只不过是雨的残躯。   一直对生活中的住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不冷不热就可以了。而现在却老想以后 要什么样的房子。最好有个门厅,四周全是透明的窗,然后窗前有个小泥塘,这样 ,我就常常可以在下雨的时候看莲花。 〔寄自yong@cicero.spc.uchicago.edu〕 【网里乾坤】∽∽∽∽∽∽∽∽∽∽∽∽∽∽∽∽∽∽∽∽∽∽∽∽∽∽∽∽∽∽ ◆            俗篇——德鲁兹哲学                 ·嚎·   一位大家出了一本书,书名是《什么是新结构主义?》①。开篇便引用了一个 段子:“嘴是进食的机器,尻是排便的机器……”作者继而感慨道:这就是哲学? 俗不可耐!   被骂的,乃是新近坠楼仙去的吉理·德鲁兹。不久前他才出版了《什么是哲学 ?》的小册子②。不用说,他的用辞依然直朴,真有点让象牙塔里的人们受不了。 哲学嘛,少不了谈主体,无奈主体被德鲁兹还原得面目全非,就象是庄子的道在瓦 砾中,道在屎尿中,德鲁兹彻底还原主体后,使主体无所不在。雅是雅不起来的了 。   德鲁兹一定是用了不同于常的还原方法。回想一下惯用的还原方法:一切关系 终归成为爸爸、妈妈和我这么一个三口之家的俄狄浦方法。在这一个方法里,主体 能跑多远去?   德鲁兹听腻了这么一个套路,他的同胞、挚友福柯对家的论述也极大地启迪了 他的发现:一个人上学可以看成是走出家门,就业可以看成是走出校门。以前讲, 每一个家都是一座监狱。今天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社会,每一个工厂都是一座监狱 。人们走出一座监狱,却又走进另一座监狱。精神分析学无非以俄狄浦方法将人解 脱出来。德鲁兹想到,现代社会中的人是大机器的一部份,是一个上无父母、无以 家为的精神分裂者。俄狄浦方法无复实用,需要的是分裂分析方法。   德鲁兹抓住的是欲望。就象机器按照指令工作一样,德鲁兹将主体称为欲望机 器。德鲁兹的合作者、精神门诊师古瓦塔里有言:“人类与一切抽象符号、一切非 人异物做爱:无机物、动物、图象、照片、机器等等。这好比是原始冲动,是未被 禁锢过的性欲。”   真是萨德侯爵再世,历史与现实又不能不让你信服德鲁兹的欲望机器无所不在 。当你看到南加州莫哈夫印地安部落中的四性别之分,当你看到新几内亚桑比亚部 落中的男性以品箫为礼,你会明白我们现代社会的所谓正常性欲无非是禁锢了的形 式;福柯曾考证出同性与异性这对词是迟至上世纪中才在德国首创的。柏拉图的《 对话》中男子性欲对象有男有女,知堂老人推崇备至的古希腊女诗人萨波向被视作 同性恋者,上世纪中的英国仍将同性与异性的通奸同等判罪,上世纪末的美国也没 有把同性与异性之分看得比情感更重要。只是今天的我们才只看重异性关系——现 代社会中家的观念使其然也。   将性欲看成是连续的、无尽的,这在中国古代亦有。中国古代传奇《飞燕外传 》,因其成书较早,又是描写上层宫廷中的香艳之事,一向被中外学者视作中国性 文学的上品。特别是其书后有一篇作者自序,令现代人称绝。作者在自序中录下了 他和与他讲飞燕故事的女妾通德的一篇对话。作者先说:飞燕、合德她们都灰飞烟 灭了,想当年精疲力尽专事欲望时知不知终会归之荒田野草呢?通德答说:好色能 淫,非得是慧男子不行!“慧则通,通则流,流而不得其防,则百物变态为沟为壑 ,无所不往焉。礼仪成败之说,不能止其流。惟感之以盛衰奄忽之变,可以防其坏 。”飞燕、合德事,盛之至也;作者怅然有荒田野草之悲,哀之至也。古人已然感 叹盛之不可留,衰之不可推。而奔突穿行于荣辱毁誉间的,是欲望。   在这里不妨按照德鲁兹的方法谈一下受虐。德鲁兹虽摈弃了心理分析学说,但 他采用了很多心理分析成果与术语。为其认可的一条就是:欲望与生育并无关系。 生殖器偶象能有什么欲望?!心理分析学认为:否认、享乐、超验,它们是三个不 同方面的心理,分别对应于阉割、手淫与幻想。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中,施虐意味 着俄狄浦情节中意欲掌握父权的行为,受虐则是应施虐而生的,根本上讲受虐是一 种寻求享乐的行为。在德鲁兹这里,受虐可推至襁褓期的婴儿。当他通过自我阉割 ,已然重生为与母亲同在的一员,在这里母子之间不再给父亲一席之地,从而真正 痛苦的只能是父亲。德鲁兹也认为施虐意味着俄狄浦情节中意欲掌握父权的行为, 因而施虐是在受虐之后发展出来的,换言之,在德鲁兹的反俄狄浦中,受虐才是更 本质的。   用反俄狄浦分析受虐,真是精彩绝伦。《断袖篇》中记述过一位专为皇帝吮痈 吸痔的邓通,他的名字因《金瓶梅》中的王婆提到过淫虐五字诀而闻名:潘、驴、 邓、小、闲。潘指潘安之貌,驴指驴肾之壮,邓就是邓通之财,小指年青,闲指有 闲。《断袖篇》中说汉文帝梦想登天而得一黄头郎推之渐台,醒来发现这黄头郎正 合邓通“尻带后穿”的衣饰。邓字与登字颇象,邓通是此黄头郎无疑。邓通自幼“ 濯舡为黄头郎”,此次见文帝后,“所幸日日异”。这开篇的“幻想”登天,一下 点中了施虐受虐的幻想特征心理。幻想,按德鲁兹的见解③,并非消极推诿责任, 而是积极的想象,是象庄子一样的心灵自由。   《断袖篇》接着讲道,邓通谨身不好外交,赐浴久不出。他“无他伎能,不能 有所荐达,独自谨身以媚上而已。”这里一方面“不好外交”点出邓通所处的环境 是于邓通不利的;另一方面“无他伎能”、“独自谨身”点出富于偏执妄想的邓通 对别人的过敏。邓通的自我就在别人的一言一行中建构起来了。   皇帝请人相邓通,相者说“当贫饿死”。于是皇帝把铜山交给邓通,铸钱自用 ,以富邓通。邓通却更加谨慎地媚上。这里要特别提一句,相者所言实际上点出了 邓通象一位处子一样全靠皇帝的庇护——皇帝于邓通而言,更象是母亲于处子。当 太子知道邓通为皇帝吮痈后,“太子惭,于是心恨〔邓〕通。”这里我们清楚地看 到了变相的父权——太子——是如何在邓通的受虐中失去地位而承担痛苦的。这后 面的套路也不用续了: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失护,“终贫饿死”。   德鲁兹的方法竟能用之古人,不能不让人叹服。同样地,周作人在二十年代即 指出:对郁达夫的《沉沦》要行以自虐与他虐的分析。如今读《沉沦》,开篇那德 国浪漫主义式的幻想,主人公羞见同学以至不愿上学,主人公的最终沉湎于手淫、 观淫,并自惭形秽,都让我们看到了与邓通相似的幻想、过敏、自戕、受虐,只是 《沉沦》主人公在自我建构中,正处于敌对国中,使他的“自我感”中包进了邓通 所无的民族感而已。   邓通的嘴与尻,在欲望下有着多重功用:吮痈、媚上,濯舡用来后推登天,它 们是一个没有器官的躯体。如果不是邓通过敏的自我感,“一个没有器官的躯体” 将意味着何等的自由!德鲁兹要解放的,正是这庄子般的自由。这里,性不再是任 何一件东西,它是不可数的,它姗姗地走,它是潜流,它是飞云,它变化莫测,它 令人惊奇。《二十四品》正好用在这里:“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 美人。”这还有:“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一如为沟为壑之流,性欲防不胜防。欲望之下有了模范丈夫,有了虔诚僧侣, 有了断袖南风,有了强奸犯,有了观淫癖,也有了诗人,更有了这一切集于一身者 。 〔引文〕 ①What is neostructuralism? / Manfred Frank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9. ②What is philosophy? / Gilles Deleuze & Felix Guattari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4. ③Sacher-Masoch / Gilles Deleuze London, Faber, 1971. 〔寄自hchen@msi.umn.edu〕       ◇     ◇     ◇     ◇     ◇ ◆      从三届立委选举看台湾民主化的光明面与阴暗面              ·慕 陶·   三届立委选举刚过,有些尘埃还未落定。有网友问我对于此次台湾选举的看法 ,并要我说明为什麽原住民仍然支持国民党。我是读社会学的,不是读政治学的, 要我来谈选举,实在是有点越界。不过,我当然也有兴趣谈,毕竟政治与我们每个 人都息息相关。           (一)台湾地区的第三届立委选举   第三届立委选举,许多人都说是为台湾的政治版图作了一番重新规划。一般认 为,新党是大赢家,民进党略有斩获,国民党则可说是小输为赢。国民党输了都会 区,不过却稳住了离岛、偏远地区,终能维持一个席位过半的局面。从某个角度看 ,这可算是个三赢的局面。从此,台湾进入一个三足鼎立的政治新局。倒是其他政 党或无党籍人士,则显得空间更为狭窄,要想有所突破,恐非易事。   国民党为何会在都会区输得如此惨,而偏远地区却又能够稳住阵脚?这些问题 其实已经有许多学者、专家提出了答案。这里充其量只能稍做一些引申。其中,最 值得讨论的议题自然是三党间的消长与互动关系,其中特别是新党的崛起格外引人 注意。   由于国民党长期执政所暴露出来的种种缺失,使其逐步丧失了群众基础。民进 党与新党则分别在不同的时段获得发展机会。早期国民党过于关注大陆,一本其强 烈的中国意识追求反共复国的目标,却忽略了台湾人的情感。因此,一旦本省籍菁 英有机会登高一呼,以台湾意识为号召,立即获得广大民众的回响。当党禁解除以 后,民进党也就应运而生。不仅如此。当国民党的军队组成逐渐转移为以本省籍人 士为主以后,国民党也就不得不走上本土化之路了。   但是当国民党的本土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却又引起了另一群人的不满,这 一群人有着较浓厚的中国意识,以外省籍人士为主。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的冲突, 导致了国民党内主流与非主流的分裂,也间接催生了新党。当然,新党的产生不完 全是因为两种意识的矛盾,也与国民党内部年轻菁英对于国民党腐化状况的不满有 关。总之,就在国民党快速走上本土化之路,并且以台湾意识为其政策制订背后的 主要情感与认知依据时,一群以外省年轻菁英为主的党员又从国民党出走,另组新 党。从某个角度诠释,新党意即新国民党,换言之,新党并没有完全放弃国民党的 基本理念。但是,开始时固然如此,时移势易,新党与国民党之间会有什麽样的异 同,就很逆料了。   一般认为,新党的干部与支持群众主要是来自前此的国民党,两者的票源相当 部分是重叠的。不过,相对于新党而言,国民党有较多的包袱。黑(道)金(权) 问题成了国民党在都会区选举的噩梦。新党以国民党的“黑金政治”为诉求,成功 地使相当数量的选民,特别是都会区选民,转而投向新党,其中甚至还包括了部分 原先的游离选民。大体上,对于那些认同中华民国的人士,新党与国民党是他们主 要的两种选择,而新党的国家认同旗帜较国民党更为鲜明,而且他们也更强调反对 黑金政治。因此,许多有良知的国民党员和认同中华民国者都纷纷向新党投诚。   当然,新党在选举中的胜利,不但有一定的社会条件,其主要组成干部也确有 卓越的能力,能够在选举中运筹帷幄、奇招频出,使得其支持者高度凝聚,并积极 配合。如其不然,新党的配票做法就不能奏效,甚至可能因为备多力分而导致惨败 命运。   新党在哪里胜利,国民党就在那里失败。台北市是新党最大的胜利战场,国民 党也就在这里遭致了最大的失败。所以,从这一角度说,要探讨国民党为什麽会在 都会区失败,就要了解新党为什麽会在都会区获胜。   新党在都会区获胜,两个最简明的理由就是:一、都会区的外省人所占的比例 较高;二、都会区民众的地域观念(具体而言,就是省籍观念)较淡泊,而相对对 候选人的问政条件也较苛求。此外,新党推出的候选人普遍具有优秀条件,而其配 票也非常精准,卒能获得胜利。新党配票成功显然是对票源估计准确,后者或与盖 洛普民意调查公司台湾分公司的协助有关。   新党当然不是没有弱点。民进党就常批评新党为“外省党”,并强调新党永远 跨不过浊水溪,意即新党无法获得中南部民众的支持。事实上,在中南部,特别是 在偏远地区,外省人比例较低,新党的支持者确实也就比较少。而这次新党立委的 当选者中,逾六成都是外省人,这与台湾人口的省籍组成显然有极大出入。外省人 在全台湾人口中占的比例约为12%,而在全部有选举权人口中,估计是较此略高 。国民党的立委当选者的外省籍比例为15%,较接近此一数字。   新党的理念也不全然得到民众的认同。有些人认为新党倾向“急统”,而这被 某些人认为相当于“卖台”。也有人认为新党党员之所以要离开国民党,只是因为 不能接受国民党的急速本土化,以及因此而使外省人丧失的利益。新党批评李总统 ,也被认为是对台湾人的欠缺同情,甚至是出于某种外省统治者的优越感。   总之,至少在目前,新党虽然在大台北地区获得大胜,在其他都会区也颇有斩 获,但是要成为一个稳固立足于全台湾的政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对的,国民 党也还有一定的支持群众,尚不致于立即萎缩、消失。   除了新党崛起这个因素外,民进党的影响力自然也必须考虑。长期以来,批评 国民党并与国民党明白竞争或对抗的政党就是民进党。民进党作为一个与台湾多数 本省籍人士较为亲近的党,它有条件与国民党一决雌雄。但是,它所立基的台湾意 识与因此而有的台湾独立主张,非常微妙地牵引着它的票房。所谓“成也萧何,败 也萧何”,民进党的台湾意识与台独主张,为它争取到相当比例人口的支持,但是 可能也由于旗帜过于鲜明,反而引起疑惧。   “台湾独立”的主张在台湾有一定的票房。不过,经过几次大选以后,特别是 经过中共发射了几枚导弹以后,激烈主张台独的声音已经不再那麽响亮。这意味着 什麽呢?这似乎意味着现实的考虑使许多人不愿意支持旗帜鲜明的台独。但是,如 果因此认定大多数台湾的人是不倾向台湾独立的,这怕又未必切合实际。政治上, 台湾的人希望自主,特别是不希望受到中共的统治,这是非常真切的。   不过,从另一面来说,过激的台独主张倾向将台湾与中国完全割离,这未必符 合台湾的人内心最深处的期望。我以为绝大多数台湾的人其实还是承认自己是中国 人的,或者至少是华人而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即使是那些最激烈的台独 主张者,这份中国情也很可能只是一时被压抑,而不是完全消失。这种复杂、矛盾 的心情,不是任一种简单的统独主张所能够淋漓尽致表达。目前似乎也还没有什麽 人能对这种复杂,甚至是矛盾的情感该如何解提出明确答案。但是,尽管矛盾尚未 解开,人们却已经在各种可能的选项下逐步表达了他们的心意。民进党也在这样的 一种情势下暂时陷入其发展的瓶颈,此次得票数与席次都没有显著的增加。对于国 民党的威胁,也不像新党那麽严重。   现阶段的国民党在统独立场上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暧昧。这种做法似有不得不然 的合理性。如果国民党继续保持过去的僵硬统一立场,能否保持其执政地位颇有可 疑。至于急独的立场,它所可能导致的内忧外患,更非一般人所愿意承担。目前, 一般民众至少还能够接受国民党的这种暧昧政策。当然,模糊的立场也有其代价, 郝柏村的出走就是其一。   事实上,此刻的国民党中央,似乎由于缺少菁英干部,不但不能为人民描绘出 一幅吸引人的美丽远景,不能建构一套意义之网来安置彷徨的民心,它本身的问题 还日益凸显。黑金问题愈演愈烈,已经到了没有人再能为其辩护的程度。党内民主 问题也造成内部严重失和。林、郝出走,并为新党候选人站台,摆明了支持新党。 这种举动的效应不可轻估,它使“国民党员支持新党”的行为获得了若干正当性, 使得一些原本还犹豫要不要对国民党死忠的人可以大方地抉择。   不过,无论如何,国民党最后还是维持住其执政的地位,而没有变成在野党。 能维持这样的成果,主要有赖于国民党在偏远地区的选举胜利。为什麽国民党能够 在偏远地区获胜?简言之,就是民进党与新党的势力还未能深入偏远地区。以原住 民而言,虽然已有部分原住民加入民进党,但是原住民与民进党未必能水乳交融, 民进党的台湾意识多少含有几分“福佬中心”的色彩,因此并不能吸引原住民。少 数原住民参与民进党,似乎是一种“联结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的策略。但是, 国民党所掌有的资源,仍然能相当程度吸引住原住民菁英,使他们愿意继续效忠。   台湾原住民受汉人打压、歧视,这是长久存在的事实。原住民内心里如果对汉 人存有仇恨,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种仇恨心理未必表现为不支持执政党。整 体而言,原住民社会仍然处于相当匮乏的状态,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说,只要执政 党在政策上对于原住民社会稍予优惠,就足以构成原住民显著的利益。既然原住民 并无力主导台湾政治,那麽,与执政党结盟可能就是最务实的做法。当然,执政党 给予个别原住民菁英某些优遇的策略,几乎就已足够吸引原住民群体的支持。   一般而言,偏远地区民众文化水准偏低,通常也较少抗争意识,执政党挟其政 治资源与执政馀威,即足以掌控票源,这一点并不限定是在原住民地区为然。这可 以说明为什麽国民党能够在偏远地区获得胜选。不过,不可否认,国民党也确实有 一定的成就,使这些地区的民众可以找到支持它的理由。以笔者个人的经验,幼年 时在山区居住,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村民教育程度普遍低 落。但是,前不久再回到幼年时所居山村,整个村子已经完全变了样,不但已水电 俱全,交通也非常便捷,村中儿童也可以通车到平地去上学,不再像以往那麽不便 。这些有形的进步,正是执政党可以获得支持的基本理由。   国民党的提名政策或许也值得一提。一般而言,国民党的提名是著眼于胜选, 其候选人中不乏金牛级人物,也有黑道大亨。但是不论这些人形像如何,他们在地 方上有一定的实力,可以减轻国民党的助选压力。当然,这样的提名政策既有利也 有弊。国民党赢了选举,也因此赔了形像。   无论如何,选举结果已经揭晓,不管个别的人对于选举结果喜欢或不喜欢,这 场选举算是结束了。国民党席次形式上过半,实质上却需要争取他党支持的形势已 经确定。值得庆幸的是各地大致上都还保持平静,虽然有一些小风波,似不足以影 响政局安定。台湾的民主化进程,平安渡过又一关。           (二)台湾民主化的光明面与阴暗面   经过二、三届立委选举,台湾的政治民主化已经呈现一种新的风貌。从最早的 一党专政,变成两党对峙,现在则是三党鼎立。有人说:这次选举获得最大胜利的 是台湾全体人民。的确,三党鼎立确是一个最令人安心的局面。一党专政固然必须 唾弃,两党对峙也容易激化对立。三党鼎立是一种较为平衡的结构状态,也能提供 选民较多的选择机会。台湾的政党政治似已渐臻成熟,或可从此朝向真正民主化的 康庄大道迈进,而不需要过于忧虑畸形的政党发展带来的政治危机。   选民的表现也有值得欣慰之处。从前几年的街头示威、抗争,甚至是激情肢体 表达式的竞选,现在已经转变成一种较理性、有秩序的竞争形态。选民也以选票表 达了较为温和、理性的选择,几位言之无物而喜欢激情演出的竞选者纷纷落选。这 似乎意味着选民经过历次选举与其他政治参与,已经磨练出较为成熟、理性的政治 参与态度。由此看来,前几年政治民主化初期的动汤、不安是值得经历的民主化训 练过程,台湾人民已经走过了初期的阵痛,开始享受政治参与的甜美滋味。   此外,由于察贿行动的雷厉风行,这次虽然仍有多起贿选传闻,但是我们知道 ,贿选行为确实减少了。关于做票的传闻也大幅减少,虽然基隆还是发生了传闻做 票的风波,但是在野各政党的主要干部也都承认,政策性做票几乎已经不可能发生 。   以上这些事在在都标志着台湾民主化的新里程碑。这是全体台湾人民共同的成 就与福祉。台湾民众也许未必完全接受选举的个别结果,但是对于此项民主化的整 体成就不能不予珍视。   台湾的民主化已经走到一个高点,但是,反过来看,台湾的民主化发展也还存 有许多隐忧,如欲继续向民主化的道路迈进,还有许多困难必须要突破。我们也许 可以从三个方面扼要讨论这些困难问题。首先仍然是关于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的冲 突问题,其次是政治的腐化问题,再则是国民性中的某些部分与民主性格相抵牾的 问题。   关于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的冲突,国民党相对于民进党、新党而言,走的是一 条较为中庸、稳健的道路。民进党与新党各执一端,形成感情与意识型态的激烈对 立。如果这种对立情势恶化,最后可能会抵消了一切民主化的成果,甚至造成民主 倒退的不幸。   国民党虽然立场较为中庸,但是实际上要维持中庸之道也并不容易,它需要依 赖民众的理性作为支持的基础。如果民众偏好两极的立场,或者厌弃长久执政而腐 化的国民党,那麽国民党也就无技可施。而且,中庸之道如果不能搭配完整、具前 瞻性且易为民众了解与接纳的理论或政治主张,仍然不足以安民之心。现有国民党 中央的主要干部似乎尚欠缺足够的智慧,突破困境,创造新机。   事实上,外在的困局也严重威胁到台湾民主化的未来发展,那自然是指中国大 陆对台湾的威胁而言,尽管中共信誓旦旦,表示愿意以一国两制的模式追求统一, 但是台湾的民众仍然极度忧虑与中国大陆合并后的政治自主的可能。没有政治自主 权,台湾的民主化可能也将只是昙花一现。   不过,我并不倾向将此一外在困局列为可能影响台湾民主化发展的主要危机。 一方面,这一外在形势有太多不可测的因素,难以预期它的确切作用;再方面,我 宁愿用台湾的民主化发展来说明此一外在形势,也就是将后者视为果而非因。换言 之,我相信,台湾如果能成功走向民主化,对于两岸关系会有正面的影响,可以相 当程度化解两岸的冲突。这也许只是一种童稚性的乐观,不过,我确实对此存有期 待。   政治腐化的问题照说应该随着民主化的发展而减少,不过,问题显然并非如此 单纯。最近台湾连续发生严重的金融弊案,经济为之动摇;几次大火灾,烧死许多 无辜民众;台北捷运耗费钜资,至今完工无期;立法院议事品质低落,积压法案无 数;黑金垄断民意,黑道横行无忌;大陆政策不明确,连主持陆委会的萧万长先生 都可以为了打赢选战而转移阵地。这些现象说明民主并非万灵丹,它可以治愈某些 传统顽疾,却又可能纵容另外一些恶行。   理论上,官员受到民意监督应该更知道要谨守规纪,戮力以赴。但是,民意也 有时候像是尚方宝剑,让某些人更肆无忌惮。某位立委乘坐直升机屡屡违反航空器 使用之相关法令,他却说这是旨在促进修法。台中市大火烧死六十几人,市长认为 上级不应以公务员身份来处分他。   此外,也有许多公共行政措施遭到部分民众阻挠,后者也都美其行动为民意。 结果,遭受损失的可能是全体人民。官员也往往因屡遭打击而意兴阑珊,要么不如 归去,要么从善如流,从此致力学习官场肆应之道。最后,总体施政绩效不免要打 折扣,而这样的结果却可能不利于民主化的继续发展。波兰总统大选,前共产党员 获胜,可为例证。   当然,如果我们将政治腐化直接归因于政治民主化并不恰当,至少后者并非前 者的逻辑结果,充其量只是前者的间接因素。我们真正要检讨的也许是我们的国民 性。   要论列国民性问题,并非三言两语就可以了事。我们的传统国民性里,权威型 性格、一元化价值观、独断论、家族主义、传统主义、特殊主义(parti-c ularism)、零和式思考模式等,可能都不利于民主化的发展。这里我们只 能就与民主化发展直接有关的两项特性稍加申说,其一是法治观念,再就是责任感 与依赖性。   传统中国人普遍缺少法治观念,至今虽有改善,但是远不足以充分配合民主政 治正常运作的需要。前述立委乘坐直升机的事例正足以显示法治观念的缺乏。该立 委甚至在某次立院内的选举中在电视镜头前公然做票,事后似乎也没有人严予责备 。国民党许秘书长发言,表示某人如果当初支持国民党台北市长候选人如今就不致 于受到法令处分,又暗示法官也要听国民党的。有趣的是,前汐止镇长廖学广被判 刑十八年,廖氏反而以此向选民诉求,并获得选民支持,以最高票当选立委。   民主与法治必须并辔而行,只知民主而罔顾法治,这是台湾民主化的一大隐忧 。缺少法治观念,民主就成了民粹,就成了无政府,这样的民主自然不能稳固。   对公共事务缺少责任感,习于依赖权威,这也是传统中国人的负面性格之一。 这种性格表现在政治领域里,使得人民与政府的关系类似家庭里子女与家长的关系 ,子女一方面抱怨父母专制、暴虐,一方面却又继续依赖父母。这种依赖性格在台 湾的选举中造成一种微妙的现象,我们一方面会看到、听到许许多多对政府与执政 党的指责,但是我们又发现,这个政府与执政党却仍然得到相当多数人的拥护。正 是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之下,国民党才终能得到席位过半的结果。   如果民主的最终意义是在确立每一个人的尊严,不让统治机制扼杀了个人的尊 严,那麽,我们势必要学习自律、自尊,学习为自己负责,庶几我们能透过民主政 治的运作,建立一个有秩序、有效能,而又能维护个人尊严的国度。如其不然,民 主制就有可能变成僭主制,或者因为效能不彰而终致瓦解。   台湾的民主化已经开花了,它能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来呢?我们有机会,也有 危机,且让在台湾的全体民众共同来努力。也至盼海内外的中国人能够共襄盛举, 为全中国的民主化催生。 〔寄自svchiag@gate.sinica.edu.tw〕       ◇     ◇     ◇     ◇     ◇ ◆             长沟流月去无声               ——一个革命家庭的历程                ·醉人·   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尚未休止的过程中,这一家子人的命运,可能是有着一 定代表性的;和他们有关的种种故事,也许会折射出时代的风韵?               (一) 父亲   中共现在比较忌讳的是,在它的高级干部中,有不少正是靠“学运”起家的。 也就是说象现在吾尔开希、柴玲等人一样,他们当年也是学潮中呼风唤雨的学生领 袖。   这一家子的男主人,就是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中,曾任清华大学学生救国会 主席的刘毓珩。学运之后,他从北京走海路到上海,再到武汉,担任平津流亡同学 会主席。他本来准备作全国学联的工作,可是被周恩来一席话打动,离开了大城市 去了前线,在中央军第九军军部担任秘书,后成为中共在国民党军中的特工之一。 经他安排,许多中共地下党员打入国民党中央军卫立煌部,甚至成为当时第二战区 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卫立煌的贴身秘书。   刘毓珩自己,作为卫的参谋长兼第九军军长郭寄峤的秘书,也颇得重用。   刘这条线上的地下工作,受刘少奇、林伯渠、总政傅钟等的领导,尤其受中共 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的直接领导。   一九三八年二月忻口战役中,受思想进步的卫立煌之命,刘和他的地下党战友 筹组“第二战区前敌指挥部战地工作团”,以丁玲的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为 样板,开展中央军中一套新的政治思想宣传工作,逐步淘汰国民党军中政工系统, 创造了中央军中作“共产党”式政工宣传的奇观。不少共产党员,也以“进步抗日 青年”的名义,加入国民党军。   中共在第二战区的地下工作之成功,使得国民党二级上将、蒋介石中央军嫡系 五虎将之一的卫立煌,竟也三番五次的提出要“加入共产党”。甚至派他的秘书, 专程去延安询问此事。   有趣的是,邓小平和杨尚昆于一九三九年经河南去河北,在瀛池见到了卫立煌 ,卫当面表示愿意加入中共,邓和杨与卫立煌都不熟,感觉很奇怪,也没表态。四 十二年之后,杨尚昆在广州还提起这件令他十分不解的事。   约在三八-三九年间,军统多次向蒋介石密报第二战区战地工作团。蒋命卫立 煌“清共”,卫不听,蒋于是电令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就近彻查”,不久的“武 功军事会议”,卫居然带秘书刘毓珩一同参加,到了西安才听说工作团被告到蒋哪 去了,名单上第一名就是刘,于是只能将他送回。在这重重压力下,工作团解散, 除原卫所部军官外,余者皆遣散回家。   刘毓珩找到洛阳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当时正好刘少奇在,刘少奇说他的化名“ 陈其”太象共产党的名字(?!),遂提笔在他的名字后面添了个“五”字,并介 绍他去新四军五师彭雪枫部。   从此,刘毓珩这个名字从地球上消失了,代之以另一个符号--陈其五。   陈其五历任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宣传 部部长等职务,渡江之后,长期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直至病逝。               (二) 儿子   陈其五的传奇经历和革命故事,远不足以使他象他儿子那样一夜之间“闻名” 全国。   他的两个儿子,陈小蒙和陈琳瑚,正是一九八五年胡耀邦亲自抓的,上海“胡 晓阳、陈小蒙流氓集团”的首犯和主犯。   胡晓阳,深圳某报驻上海特派记者,当时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胡立教的唯一 公子。   陈小蒙,华东政法学院(七七级)八二届毕业生,上海《民主与法制》杂志名 记者。   陈琳瑚职业不详。   起诉他们的罪名有,利用在闹市深幽处的住所,以组织舞会为名义等多手段, 诱骗,招引女性,进而实施强奸甚至轮奸。   没有写上起述书的案情有,这些受害妇女中,绝大多数来自上海文艺界或企图 进入上海文艺界,有的甚至至今仍在春节联欢会那样的大场面上走红,除受害为基 本事实外,也不排除有“主动献身”者的虚报数目在内,就笔者浅薄的知识而言, 至今也没搞懂,当时的起述书上,“诱奸”二字如何能够入人以死罪?   由于上述三犯每人名下的受害妇女都有十几、二十人之多,胡晓阳又是当时中 共在职干部子女犯案中,案情严重而父母职级教高的,再加上全国百姓当时对高干 子女的胡作非为多有不满,于是此案一时与杭州“二熊”案一样,成为全国瞩目的 大案。   尽管案犯家人多方奔走,上下活动,胡耀邦仍然亲批了“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于是胡晓阳、陈小蒙被判死刑,立即执行。陈琳瑚被判死缓,后听说因在狱中受 辱而自杀。   儿子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是比老子更响亮,但并不光彩的名声。               (三) 后记   陈(刘)家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陈其五的女婿,上海大百科全书知识出版社的副主编王国伟,在九十年代初, 以陈家的私交和他个人的见识,甘冒风险地选中了当时出版业极不讨巧的文化类书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并自任责编将之推向市场。   《文化苦旅》出版后,在海峡两岸皆成为畅销书,并迅速成为文坛关注和讨论 的热点。   王国伟先生也以他自己的业绩,成为大陆出版界新锐之一。   陈其五的女儿陈巧巧,以其一夜之间“顿悟”成为水粉画家而知名,她和她的 弟弟,油画家陈海蓝的作品,不断在上海,北京等地展出。   历史还在写下去,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家庭。 ......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于加拿大东部) 〔寄自zhwang@morgan.ucs.mun.ca〕 【网萃】∽∽∽∽∽∽∽∽∽∽∽∽∽∽∽∽∽∽∽∽∽∽∽∽∽∽∽∽∽∽∽∽             行 者 怪 论 集                                                                            〖自序〗 行者上act看看热闹,高兴起来就做点 乱七八糟的学问。随便写出来,尽是奇谈怪论。好在 网络上言论自由,误导成风。有关的贴子整理一下, 让各位继续批判。 ◆              哲学家   西方近代哲学家里我最服气的是莱布尼兹,他又是个顶尖的科学家,其思辩几 乎是无懈可击。康德、休谟等人,对科学基本上是外行,所以写文章时往往不懂如 何把他们的思想和观测事实联接上来,结果越写越长,读的人也就越糊涂。几寸厚 的大部头,实际上想说的也许就一两句话。   莱布尼兹有篇名著,叫《单子论》,只有几万字,依我的意思,在西方哲学里 的地位应相当于老子的《道德经》。网上有对唯心论、唯物论或不可知论等等感兴 趣,又想长点内功的,不仿翻翻《单子论》。我读《单子论》后首先是惊叹一个人 竟能如此准确地把握住人类整体的思维,并清楚地把它们描述出来;随后就感到哲 学从他以后怕再也没什么好研究的了。《单子论》的核心是论证人对宇宙世界的认 识最终能达到哪一步?莱布尼兹说:如果用三段论式的思辩来推断宇宙的起源的话 ,我们不得不要求它是在一霎那间产生于空间和时间上无限小的一个点。他称它为 单子。   这里面说了三件事:1)人类的认识或者意识思维最终穷尽在一个位置上;2 )这一点就是宇宙创生;3)宇宙创生必须是一个时间上为零空间上为零的霎那过 程。   莱布尼兹甚至用了"爆炸"这个词来描述这一创生过程。《单子论》是几百年 前写的,完全基于哲学思辩;而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则纯粹是建立在 观测天文学和广义相对论上的一个科学理论。但是两者却如此惊人相似地追溯出同 样的宇宙起源,而莱布尼兹的思辩比现代物理学的论证似乎还要深刻得多。       ◇     ◇     ◇     ◇     ◇ ◆             《惠勒演讲集》   量子论掌门人当属尼·波耳(Bohr),波老前辈。波老于丹麦哥本哈根开 堂讲经,手下云集弟子无数,量子论内声势最为浩大,江湖上又称之哥本哈根学派 。其思想直接追随中国的老子。   老子思想和哥派量子思想的统一,我是有深刻体会的:-)。当年玩深沉,苦 读"科学学"家和铃木大拙等科学外行著作,但始终不得要领。非科学家谈论科学 背后的哲学意义,通常是在借用几个一知半解的科学概念后,就没头没脑地延伸下 去,很难让科学家本人信服。直到有一日偶得奇书,我才豁然顿悟,眼前一片光明 。这本奇书名叫《惠勒演讲集》,收集哥派美利坚分舵舵主,人又称爱因斯坦第二 的J.A.惠勒在中国演说。书中谈量子论的"并协原则"(测不准原理),谈物 理实验的答案为何取决于人的参与,谈实在论,谈人类的意识为什么穷尽在宇宙大 爆炸上。而所有这些结论都是基于可以严格验证的物理和天文实验上。   惠勒演讲道,很多人误认为量子现象仅适用在象光子、电子、夸克等微观粒子 上。事实是,老子的阴阳或并协原则正是整个物理世界的本质。我们大脑里所有概 念,即老子的“名”,实际上就是一个个的量子,永远无法精确测量或描述。概念 的意义在于人如何使用它,更准确说,在于它是如何与其它概念组合在一起的。谁 能说清楚生命、爱情、自由、民主等量子到底是什么啊!       ◇     ◇     ◇     ◇     ◇ ◆              庞德和自由诗   我常对元朗说,有史以来自由诗,可用一句话描述,就是"一个国家,一本书 ,一个人"。一个国家指法国,法国人对艺术有天生的敏感,他们的艺术观总比西 方其它国家领先半个世纪。欧人永远无法洞察法国人的创造性,只有学习的份。法 国随便派个诗歌爱好者到德国去,就成为歌德;去俄国,就成普西金;去英国,就 成雪莱。当然,像苏格兰的彭斯,爱尔兰的叶芝,或者奥地利的里尔克这些高手, 法国就得派魏尔伦对付,雨果照例是不用动手的。   这是总体实力打分。如谈到具体著作,中国的《诗经》自然是登峰造极。《诗 经》放在这儿,有人再在自由诗里写爱情怎样怎样,大自然春夏秋冬怎样怎样,那 都属于自找苦吃,因为《诗经》已经把这里面的创造性彻底穷尽。也许因为古代复 制本著作不容易,所以孔子把《诗经》压缩得尽可能地短。上面的西人可近似看成 只是因为重新找到当初孔子忍痛割爱的一些概念,才得到推崇的,否则世界上的大 诗人又少了一半。所以"一本书"指《诗经》。   而"一个人"就只可能是庞德(Ezra Pound,1885--197 2)。问庞德为何厉害就和问"道"是什么一样,至少我是永远没有答案的。庞德 是佛教里的慧能,哲学里莱布尼茨,数学里的高斯,物理学上的牛顿,武侠小说上 的金庸,...各位类推。或许你可以象许多美国现代诗人那样,奉他为圣者。庞 德是人类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而又是中西文明交流中产生出的极品。      日出;工作                   日落;休息                   打井而饮水                   耕田而吃粮                   帝王的力量?对我们它又有什么意义?    这是他所翻译的尧时的《击壤歌》。庞德一生中是彻头彻尾的孔孟信徒,对中 国的文化佩服得五体投地。二战结束,他因参与纳粹的新闻宣传而被捕入狱时,唯 一带上的一本书就是孔子的《论语》。他1915年出版译诗集《神洲集》,收有 《诗经》、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中的诗以及郭璞、陶潜、李白的诗。后译《诗 经》、《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在他仅次于《诗经》的巨著《 Cantos》里有十二章是以中国为题材的,谈孔子,中国历史和中国农村生活 。庞德发现培养了佛罗斯特、威廉斯、艾略特、HD(曾是情人),海明威,泰戈 尔等一大批的文学天才。在他之前,西方对中国古诗的了解几乎为零。庞德靠天性 悟出中国师承,其慧根之佳,可以说是千年能觅。靠这样的慧根,庞德获得了中国 文化里最博大精深的东西,也使他成为西方现代诗坛最出类拔萃的人物。相比之下 ,艾略特和叶芝师承的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文化,里尔克师承的是德国文化,显然 庞德的基本功最扎实。其他人练功练到一定程度后,受基本功的限制,不能再上一 层;只有庞德的功夫最正宗,没有止境。   看到中国年轻诗人们盲目追求西方流派,我总想给他们讲讲庞德的故事。       ◇     ◇     ◇     ◇     ◇ ◆              国君的称呼   欧洲丁点大地方,国家挤国家,混战了几百年,现在活下来的都是不好惹的主 儿。知道生存不容易,它们也就挺尊重别国的能耐。别看欧洲人排外,自己却从不 轻易地狂忘自大,这点与美国佬正相反。三人行,必有我师;国家同样如此。   一国之主为君,对君主的称呼,它们是颇费心思的。既要显示自己的存在,又 不能触犯了它国。那年放中国的电影《末代皇帝》,欧洲人就挺激动,“说的是皇 帝!”在欧洲能被称呼为皇帝Emperor的,几百年来只有拿破仑、沙皇和教 皇。拿破仑因为是罕见的英雄,他自称皇帝,大家认了;但他皇帝寿命过于短暂。 沙皇则因为俄国太大而且贫困,大家对他的国土没兴趣。他在边上自称皇帝,由他 去吧,实际效果也就顶个内地的国王。教皇自然是另外回事,没实权。   西班牙和英国历史上可谓强大,那时整个地球差不多都是它们的。但它们的君 主始终自称国王。国王比皇帝差一个等级:国王仅是一方强人,而皇帝君临四方, 唯我独尊。香港人把英国的王家称为皇家,那是历史没学好,马屁拍过了头。欧洲 哪国国王敢自称皇帝,别人不笑掉大牙才怪。   世界上唯一例外的大概只有中国的国君,欧洲人向来规规矩矩称为皇帝。洋枪 洋炮打你个落花流水,但你的文明我心底尊重。人类共同的宝库吗。反而是日本人 特幽默,国家不大,文明不长,国君自称皇帝还嫌不瘾,还要在上面加个"天"字 。大伙好笑。你总不能看着别人名字取得不顺眼,判他个有罪吧?   我那年去卢森堡玩,就很感触到欧洲人这方面的谦虚和自信。卢森堡国土很小 ,跟中国一个县差不多大,国际地图上通常用阿拉伯数码代替。因周围国家都是国 王,他们就谦虚地称自己的君为大公,比国王又差一个等级。国家相应也称大公国 ,玲珑可爱。卢森堡人自信,活得挺自豪,别人有的他们也有。我们在旅游图上一 查,能玩的地方还真多:有野生动物园,江,湖和城堡等。有女士建议,先去"一 条river和七座古城堡"。车开到那儿,却怎么也找不到这条江河。按地图上 的标志,我们一个钟头内已从江的源头开到江的源尾。得,往回开吧。开着开着, 有位老兄灵机一动,指着路边上一条四、五尺宽的水沟说:"怕不是它吧?"这么 一点,我忙下车。一打听,这条水沟当地正称之为river!   不要因为名称和国土而小看大公国。人家在国家的称呼上谦虚,走出国门,欧 洲谁也不敢小瞧他们。事实上,欧洲小国家的人在国际事务和商业上眼光往往更为 开阔。大国之间的尔虞我诈,他们看得最多也最清楚。       ◇     ◇     ◇     ◇     ◇ ◆              论美女   好莱钨的女明星不带点丑出不了大名。我刚来美国时看电视,只觉得这些女星 怎么一个个呲牙咧嘴,很是失望,过了好长时间才习惯。早期从欧洲移民来的女子 ,平均说来长相都要差点,长得出色的,一般都能在本地找到好的婆家嫁出去,就 不必跑到美洲来受苦了。长久下来,美国形成奇怪的审美观,越出风头的越美,长 相本身反而无关紧要。最后弄得连马荡拿这样的也能算美女。   我最反对风头美--至少在谈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美女的时候,最自然的女子自 然是最美的。全球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摧毁了世界上许多原始地区的美女群。太平 洋塔希提(Tahiti)群岛上的女子曾经是非常非常的美丽,19世纪有无数 的嫖客和艺术家跑到那儿去猎奇。荷兰画家高更娶岛上的女子为妻,他以塔希提女 子为题材的绘画,每幅都是惊心动魄。   再说欧洲。欧洲有三个国家出美女:德国、意大利和匈牙利。德国少女天生丽 质,又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尤以黑森州和巴伐立亚州的最漂亮。意大利美女分两类 :古罗马美女和Tiro美女,前者有索非亚·罗兰,以气质见长;后者有演西西 公主的施奈德,纯朴加聪明。Tiro当然有一半在奥地利。十几年前看西西公主 并不觉得如何漂亮,看多了欧洲女子后,才感到她真是美女中的美女。东欧无美女 ,但匈牙利少女是例外。这个民族的起源和欧洲其它国家不同,我怀疑当年的匈奴 人长相实际上是很漂亮的。   法国无美女,已是公认的事实。关于英国女子,庞德有诗写道:      我厌倦了你们的美丽和委靡消沉      我厌倦了智慧和凡事俗务      太阳和风再次获得它们的战利品      和我的心   可见英国亦无美女。北欧的女子则象雄心勃勃的窑工新手的作品,光有架子, 火候稍显粗糙。   越南据说出美女。我看过电影《天上地下》,里面的女主角的确比演她母亲的 陈冲漂亮千倍,那些女子本身就是大自然。至于香港的所谓影视名星,除本句外, 我懒得再废话。日本女子的特点是粉,与美无关。   最后是男子,我知道至少有三位女士,毫无疑问坚信意大利男子最为漂亮。施 泰隆那样的角,意大利街道上一抓就是一个,比他酷的到处有。意大利男子有一点 我很喜欢,丫挺们嗓门特大,把中国人的高嗓子完全压下去。跟他们说话,就跟唱 歌剧似的,尽管扯着喉咙叫。 〔寄自bihg@hut4.pha.jhu.edu〕 ※※※※※※※※※※※※※※※※※※※※※※※※※※※※※※※※※※※ ※                                 ※ ※ 本期编辑:竹人                         ※ ※ 审稿:  阿飞、阿毅、方舟子、古平、灰人、浪人、散宜生     ※ ※ 校对:  嚎、散宜生                      ※ ※ 联系邮址:方舟子(fangshim@student.msu.edu or xys@uiuc.edu)  ※ ※ 发行:  ACT(USENET News Group alt.chinese.text)     ※ ※ 存档:  Please anonymous ftp the following sites for  ※ ※ GB,HZ,Big5,PS version: uwalpha.uwinnipeg.ca, pub/xys  ※ ※ GB version: msi.umn.edu, pub/hchen/XYS   ※ ※ HZ version: gopher sunrise.cc.mcgill.ca   ※ ※ PostScript: csrd.uiuc.edu, pubmisc//zzhang/xys     ※ ※ WWW: http://b.stat.purdue.edu:1280/xys.html     ※ ※ http://142.3.25.41/pub/xys/xys_idx.html   ※ ※ ftp://uwalpha.uwinnipeg.ca/pub/xys/index.html   ※ ※ Back issues can be found on ftp.ifcss.org or cnd.org  ※ ※ UK site FTP: uk.cnd.org/pub/org/xys   ※ ※ 订阅:  订阅(停订)uuencodeGB版,请寄一单行电子邮件至   ※ ※      cx3575@coewl.cen.uiuc.edu,写明SIGN-ON(SIGN-OFF)   ※ ※      订阅HZ版,请寄 listserv@uwalpha.uwinnipeg.ca   ※ ※      无标题,内容写 SUB XYS-HZ your-name   ※ ※ 版权:  归本刊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 ※ 本刊书号:ISSN 1081-920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