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16/07(第二七零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                          ※ ※                                 ※ ※   本刊主页国际版:www.xys.org           ※ ※       国内版:xys8.dxiong.com       ※ ※            ◆赞◆助◆单◆位◆            ※ ※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 ※ ※※※※※※※※※※※※※※※※※※※※※※※※※※※※※※※※※※※                  § 【卷首诗】            §   风过脑海                  § 张雪昆:风过脑海         §   ·张雪昆·                  § 【牛肆】             § 这一阵蓝色的痉挛                  § 会路过几次笑容 新雨洗竹:人蚊科学        § 如果有无数滴往昔飘下 董 力:杀生记·蛇篇       § 闪电会印上结论                  § 秘光比幽暗更暗 【丝露集】            § 风暴源于内心的大爆炸                  § 逐渐连成一排排数米高的冥想 胡 茉:女神纳木措        § 岸逃开呼吸的冲刷 夏 沙:沉醉于风中        § 鼻尖的小船 董剑华:有“白雪”的日子     § 离喉中的巨石尚远                  § 一切皆可飞 【网里乾坤】           § 只要骑上旋转的时光                  § 苦丁山:威瑟灵(三):洋地黄   § 肖舜旦:关于王安忆《匿名》的质疑 §                  § 【网萃】             §                  § 刘大程:话说袁崇焕(文化随笔)  §                  § 【网讯】∽∽∽∽∽∽∽∽∽∽∽∽∽∽∽∽∽∽∽∽∽∽∽∽∽∽∽∽∽∽∽ 【牛肆】∽∽∽∽∽∽∽∽∽∽∽∽∽∽∽∽∽∽∽∽∽∽∽∽∽∽∽∽∽∽∽                人蚊科学               ·新雨洗竹·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肯定也少不了蚊子。事实上 蚊子在地球存在的时间可比人长多啦,加拿大发现的7900万年前的琥珀清晰证明 这一点。   在了解人蚊恩怨前,人们有必要找对真正的敌人。雄蚊是不叮人吸血的,吸 血的都是某些种类的雌蚊,在了解这之前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这么受异性追捧。别 看个头很小,雌蚊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之一,因其是登革热、疟疾、黄 热病、寨卡病毒、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故其能造成的杀 伤数量非常之大,有资料显示蚊子近些年每年致人类死亡的数量高达70余万,由 有人类开始算起,倒在蚊子剑下的亡魂不计其数。   因其如此可恶,人蚊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人蚊之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 阶段: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化学武器时代、生物武器时代、太空武器时代。   冷兵器时代对于掌握制空权的蚊子而言,人类只能靠被动防御了,穿上衣服、 挂上蚊帐,抡起巴掌和尾巴。如果有人做过统计的话,或许会发现人类扇自己耳 光最多的时候不是自责的时候,而是蚊子叮脸的时候。   热武器时代是伴随人类开始用特定植物和矿物烟熏开始的,如蚊香,有史料 显示蚊香在中国的使用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北宋时期国人就开始制作和使用蚊 香了。北宋欧阳修《憎蚊》诗有言“熏檐苦烟埃,燎壁疲照烛”。欧阳修朋友梅 尧臣次韵他的诗《次韵和永叔夜闻风声有感》也有提到“驱蚊爇蒿艾,宁复袭芝 兰”。还有宋代假托东坡之名写的《格物粗谈》里也有关于蚊香的记载,其描述 如下:“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由此 可见蚊香的雏形成于北宋。蚊香登山历史舞台后一直被作为主要攻击武器使用, 一直到今天亚洲很多国家都还广泛使用蚊香驱蚊。现在使用的蚊香比起古代的有 所改良,目前市面上多用氯氟醚菊酯和四氟甲醚菊酯的无烟蚊香。蚊香燃烧过程 会产大体分为三类的有害物质,一氧化碳(CO)、细颗粒物(PM)、多环芳烃 (PAHs),虽有点驱蚊作用,却也伤害人类自己,因而蚊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武 器。   现代科学诞生以来人蚊大战进入化学战时期。1939年秋,保罗·赫尔曼·穆 勒(Paul Hermann Müller)发现了DDT的杀虫功效,他也因此在1948年得到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DDT在灭蚊方面效果显著,但随后的研究发现DDT极难降解生 态危害太大,后来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该书 系统严谨地阐明了DDT的危害,使DDT危害被广泛关注,1972年DDT在美国被禁用。 2001年国际社会通过《斯德哥尔摩公约》,在全球范围内禁止和限制以DDT等为 代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使用,中国也加入了其中。化学战第二阶段 战争由DEET接棒,DEET是1946年研究者为美国军队野战开发,战争结束后于1957 年开始民用,因其无毒且驱蚊效果好,一直沿用至今。据美国环保局统计,目前 每年全球有大约2亿人口使用含DEET的昆虫驱避剂。DEET虽好,却只是一个良好 的防御武器,起不到杀伤作用,侵略性这么强的人类会满足于此吗?除了DEET现 在还有多种除虫菊酯,但其杀伤力和杀伤半径有限,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作为武 器也不是太理想。   考虑到蚊子的致病性,生物学家一直也在致力于灭蚊、防蚊的研究。例如最 初的用寄生虫方式灭蚊,天敌培养灭蚊,仿生灭蚊灯等,目前生物学家的新武器 是基因武器。2016年3月11日FDA发布了一份美国本土转基因蚊子释放试验的征求 意见稿。该实验释放的转基因雄蚊与自然中的雌蚊交配,产生的后代在自然环境 下体内就会含有一种致蚊死亡的毒蛋白,在蚊子幼虫发育期毒素会杀死它们自身。 该实验早在2011年就在开曼群岛进行过,后来陆续在巴西、巴拿马和马来西亚进 行过试验,均达到了预期效果。鉴于寨卡病毒的肆虐研究者打算申请在美国本土 进行释放试验。FDA分析意见稿后于5月16日公告得出对该技术没有值得担忧的意 见的结论,意味着实验很快就会进行了。转基因武器使用后人蚊格局将会发生什 么变化?拭目以待。   蚊子除了增加生物多样性外还有什么作用?人蚊之间历时万年的战争何时收 场?人蚊大战会什么结局?不知道,我唯一知道的是火星上是没有蚊子的,所以 Elon Musk才是目前可见的终极武器呀!               杀生记·蛇篇                ·董力·   好多种会飞的动物,如鸟、蝴蝶、蜻蜓等,城里都看得到。好多种只会跑或 爬的野生动物,如鹿、浣熊、蛇、龟,则只有在乡下才能见到。今天讲一讲蛇的 故事。   我们这里蛇多。经常能看到是菜花蛇,一到两尺长,细细的,绿质而黄章, 无毒,不会触草木尽死。剪草时经常能看到菜花蛇受剪草机惊吓而落荒而逃。去 年秋天变冷时,有两条筷子般大小的菜花蛇可能想到我家的车库里过冬,结果给 车轮从三维立体结构压成了二维平面图像。   有一次秋天我早上跑步上班,天很凉。我在人行道上跑着跑着,看到公路上 有一条灰白颜色的蛇,盘在路上晒太阳。蛇大约四尺长,比菜花蛇粗多了,粗的 地方有十岁孩子的手腕粗。头也呈三角形,像是一条毒蛇。我怕路上的车把它压 死,恻隐之心顿起,决定救它一命。我虽不怕蛇,倒也不敢效法农夫把它揣怀里, 就附近找了一根树枝,把它挑起来,放到附近树林里了。   今年五月的一天中午,我去路边的信箱去拿信时,忽然发现前院的草地上有 条蛇,三尺来长,绿色,头小身子粗,倒不像是毒蛇。我开始只是想把它吓跑了 事,就到蛇跟前跺了几脚。没想到这条蛇居然把小头昂起,张开小嘴,向我游来, 想咬我。我心里气不打一处来,以往蛇见了我,都望风而逃。今天这蛇小头小嘴, 还想咬我。咱今个儿穿的是皮鞋,不是凉鞋,不拍咬。我抬起脚,冲蛇就是一脚。   蛇给踢开两尺后,竟然抬头张嘴,又向我游来。邪乎了,这条蛇可是在寻衅 滋事了。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我全身的劲运到右腿,飞起一脚, 踢向蛇身。   这下蛇受了重创,终于不动了。我找了一根树枝,把蛇挑起,扔到了与后院 相邻的野地里。这时我才想到这可能是条母蛇,粗肚里可能都是蛇蛋。   那天晚上睡意朦胧时,我想起了白天的蛇,忽然想到,那蛇莫不是一条美女 蛇吧,它张嘴莫不是要跟我说话?或许我真不该踢她,许仙之艳遇亦未可知?要 不我也是个真命天子,该仿效高祖,将其斩为两截。天下苦秦久矣,买张机票回 国去揭竿起义。大学同宿舍的上铺甲就是萧何,对面的乙就是张良,靠窗的丙就 是韩大将军。至于妃子的事,就以后再说了。我这么胡思乱想着,不觉地进入了 梦乡。 【丝露集】∽∽∽∽∽∽∽∽∽∽∽∽∽∽∽∽∽∽∽∽∽∽∽∽∽∽∽∽∽∽   女神纳木措     ·胡茉· 我一定要找到你 女神纳木措 你是天神的泪滴 在人间遗落 请你爱上我 让我捡起你千年的寂寞 千山万水我找寻你 女神纳木措 你是那么遥不可及 隔着高原雪域 我跋涉 向西再向西 披荆斩棘我找到你 女神纳木措 你却把容颜深锁 用冰和雪 哪里寻 梦中的承诺 我气喘吁吁 任寒风吞下我的呼吸 我的狼狈你尽收眼底 我如何 从容面对你的美丽 好在我还有 积攒了一世的孤独和勇气 请你看看我 女神纳木措 如果可以 我愿是那条雪山上的小河 奔跑进你的怀抱 不管你是否拒绝 请你看看我 女神纳木措 如果可以 我愿是那只孤独的黑颈鹤 盘旋在你的湖心岛 只为你唱歌 是谁把你唤醒 女神纳木措 在那个清冷的夏 冰雪的壳撕破 你深邃的眼波泛着蓝色 看不清 是幽怨还是喜悦 我的心在你眼前跳舞 女神纳木措 喷薄的鲜血倾诉着热烈 云朵安静地飘过 在你碧蓝的眼窝 那颗心化成忐忑 我等侍你的回答 女神纳木措 从日出到日落 你始终沉默 我看见 念青唐古拉的雪 才是你心中的澄澈 于是我决定 就在你身边 站成 一块石头 以我的形式与你相守 不生也不朽   沉醉于风中              ·夏沙·   (一)   很多年过去了,金风还是能清晰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冯露时那一天的细雨。   那是江南特有的一种绵绵细雨,柔和而又多情地播撒在一片苍翠欲滴的校园 里,润物于无声处,人们走在迷濛的雨中,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凉快,就像济慈说 的,仿佛喝了一口曾在地窖冷藏多年的美酒。但是金风并不能感受到这样的凉爽, 他依旧沉沉欲睡,他穿过这宽阔校园人工湖的水上走廊,去往他喜欢出现的那个 地方。   巨大的人工湖是在新校区建立之初挖出来的,挖出的泥土运到另一边堆成了 一座小山,小山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常绿乔木,经过十年的努力生长,今已亭亭 如盖矣。湖面上细小雨滴画出的涟漪点缀着粉红的睡莲,与湖中走廊上行人手中 一朵朵盛开的花伞相映成趣。   金风很快便消失在掩映于一片玉兰林中的雪白建筑里,不一会儿他走出电梯, 来到写着“编辑部”的办公室之前,敲完开着的门才走了进去。   金风是因为机缘巧合进入编辑部成为记者的,虽然他是个理科生,但他却爱 舞文弄墨,每有得意之作,便往编辑部邮箱投递,而编辑部的老师们也常常回以 鼓励,直至偶尔也有文章能发表在校刊之上,久而久之,金风就接受老师的邀请 成为了校刊的学生记者。金风瘦骨嶙峋的躯壳里,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想在这 一方田园一浇胸中块垒,幸好现在,他有了一帮可以谈天说地碰撞思想的好友, 特别是他的心中,已经迷上了其中一位才思敏捷温柔可人的姑娘——冯露。   冯露,是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校刊成为学生记者的,第一次走进编辑部那天, 她的脚步轻盈到甚至无法盖过细雨汇成的雨滴坠下屋檐的琼音,她的如墨发丝贴 合到甚至无法画出与雪白肌肤纹理的界限,她的眼眸清澈到甚至无法看清其中盈 盈的秋水,特别是举手投足间的顾盼神飞,金风一见便瞬间丧失了免疫力。冯露 站在一群人中间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就像站在一个华丽的舞台中间,舞台之外的 一切,都仿佛变成了黑白,只有冯露瘦弱的身影是多彩的存在。   (二)   可惜,金风于感情之上,却甚为笨拙。他就像是自己感情世界中的一个局外 人,虽然把一切细节都观察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每一个关键的节点上,却 只能看着宛如痴呆的自己干着急,每一次恋爱都把对方和彼此害得心力交瘁,最 后总是漠视着垂垂将死的自己见死不救。也许,是没有遇到对的人吧,金风还是 这样安慰自己。金风每一次的恋情都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对方,也从来没有被理 解的感觉,仿佛是看了一场热闹非凡的搞笑电影,除了哈哈大笑之外,并没有什 么真正的感动和收获,可是他分明认真地看过了。   不过冯露让金风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在她面前表 现得一点都没了平时的自然,这跟大多数遇到自己心仪对象的小男孩一样,对, 在感情上,金风的智商只够得上一个懵懂少男的水平。他知道自己既没有高大的 身材,也没有帅气的面庞,更非大富之家的公子,是没有理由让对方爱上自己的, 可是自己分明又知道,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在远处默默地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 他还是走出了那一步。   反复思索以后他还是用了最传统的方式,给冯露写了一封情书,夹在了跟她 借的那本《春醪集》里:   雯   云上的花儿   安静得不染纤尘   她只独爱清风的吹拂   却不愿接受他的触碰   垂下的青色柔荑   躲闪着他那探寻的余温   透明如琉璃的血管里   仿佛听得见液体流动之声   云上的宫殿   宛然是一片钢筋水泥之森   谁也不知道   她的鲜嫩是为谁而等   就像谁也不知道   是什么让云儿带上了花纹   也许是她云下错落有致星罗棋布的根   也许是蜂蝶翩跹四处飘洒的胭脂红粉   也许是他把泪珠遗失在了寻找她的梦   也许是玉净瓶碎片在云上划出的伤痕   多少世自灭自生   轮回割掉了他们记得的部分   她说她喜欢游刃有余的爱憎   他总问绣球可否换灯   他说他讨厌毫不分明的缘分   她也曾笑他几度成僧   不需要谁来分享她的寒冷   也不希冀谁记得他的燃烧   戒不掉人间的贪痴嗔   却不再有任何温情脉脉的眼神   独自去等那三生   他不能   把诺言肢解成句句碎屑   化作流云的肥料   也不敢   把温情修剪成丝丝微风   轻抚昨夜的泪痕   他所能做的一切只是   化作那最后的雨露   等待她的盛开   和预想的一样,金风并没有收到任何回音,就跟这封信寄丢了一样。金风看 冯露的表情也看不出有任何的变化,大家就和平常一样一起采访,一起写稿,一 起谈天,金风的生活并没有产生任何的波澜。金风总是在想,是不是我应该再写 几封才有用呢?但是他又觉得自己在自讨没趣,他很想把冯露请出来问个清楚, 可却总是提起了勇气又作罢。   编辑部每学期会有固定的一次采风活动,这次的金风也在被邀请之列。金风 高兴的是,听说冯露也会去。编辑部的学生们都是一群喜爱文学、好谈天地的文 学爱好者,金风结交到了一位好朋友陈凡,两个人虽然会为了各种各样的话题产 生争论,甚至最后可能会因此发展成为争吵,然而第二天,什么矛盾都会随风而 散,两人依旧是好朋友,酒照喝,话照聊。这样的活动,金风非去不可。   白天大家在山溪涧流之间玩水捉鱼,翻石找蟹,聊天逗趣的时候,金风不由 自主地和冯露一直待在一起,甚至还因为需要一起爬坡,金风还牵了冯露的手, 弄得没出息的金风一阵脸红心跳,好在冯露似乎毫无察觉。 也许这帮城里孩子确实很少来到山村,大家玩得不亦乐乎,编辑部的两位老 师和年轻人在一起玩也仿佛年轻了十岁,大家一直玩到日落时分才罢。晚饭过后, 金风和陈凡被分到了旅馆二楼的房间。也许是看出了金风对冯露特别的关心,陈 凡不无调侃地笑道:“看得出来你对冯露很关心嘛。要不要我帮忙?”   金风脸都红了,心虚地说道:“哪有!你别瞎掺和啊!”   陈凡笑得更大声了:“好好好,不过你可要有心理准备呀,听说很多人在追 她。”   听到这句金风不做声了。他邀请陈凡和自己一起下楼和大家聊天。此时大家 正在旅馆门口的花园上坐着秋千聊天,一片月牙儿伴着无数星光,令众人敞开了 心扉高谈阔论。聊天过程中声音最大的是刘夏和孙莉,话题不知不觉就变成了生 活中的养身之道。   “我这几天有点上火,嘴唇上长疱疹了,一直都好不了。”孙莉指着自己略 有些肿的红唇。   “我喜欢菊花茶,有时候上火了泡这个,去火效果很好。”冯露带着微笑缓 缓说道。   “是嘛?那我也去买点,一上火去校医院,医生就给我配牛黄解毒丸。喝茶 总比吃药好。”   金风几乎是脱口而出:“上火其实是个综合概念……喝菊花茶其实并不能去 火的……”理科生的直觉让金风记起了自己认真看过的那些书,可是话一出口他 就后悔了。因为他反驳的是冯露,也许他是太急于表现自己,也许是金风对冯露 的没有回音有了怨气,却没意识到这会让冯露感到难堪。可是现在金风只能硬着 头皮把话说完:   “真要去火的话要对症下药,比如口角炎的话,要吃点维生素B2才会有 用……”   冯露的脸红了,也许她没想到自己的善意建议被金风给批驳了,但还是小声 地回了一句:“可是,我喝这个真的很有效啊……”   金风几乎已经听到了自己的心跳:“这可能是因为上火本身就容易自己好, 哪怕是不吃药,也总归会恢复。”   这下大家跟炸了锅一样和金风讨论了起来:“那你是说中医不可信咯?”   “对啊!中医只是一种传统医术,里面混杂了阴阳五行这些朴素的世界观, 是经不起现代科学检验的。”金风只能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但是中医真的治好了很多的人啊!你为什么这么看不惯中医呢?其实西医 也有西医的问题啊,比如抗生素滥用问题,比如药物副作用问题。”   “中药的毒副作用更严重,而且都不会告诉你,你们有没有看过自己买的中 成药的说明书?上面往往写着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尚不明确,注意事项尚不 明确,这样的药你敢吃吗?何况有不少我们传统认为没有毒副作用的中药还被发 现是有毒的,比方说什么龙胆泻肝丸、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其实都是有毒 的。这样的药其实是不应该被审批通过出现在市面上的。”金风知道自己已经挖 了一个大坑,这下子一时半会儿是填不上了。   “西药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吗?西药的问题只怕更严重吧?什么四环素牙 之类的,不就是西药导致的么?”   “西药当然也可能有毒副作用,但是它的毒副作用是明确的,是写在了说明 书上的,我们在审批通过它的时候,不是什么都尚不明确的,这就是西药胜过中 药的地方。而且我们应该避免把西药和中药对立起来看,这里的西药严格意义上 来说,应该是指现代医药,其实传统西药也和中药一样不靠谱。四环素除了针对 某些特定的疾病,现在基本上很少用了。”金风感觉自己正在孤军奋战,哪怕是 要好的陈凡也并不站在他这一边,相反他很讶异于金风的惊世骇俗。   “我看啊,是你读书读得太多了,不去现实生活当中看看医院里的病人有多 少是被中医治好的,如果中医没有效果,中国人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我当然知道现实生活当中的中医是怎么一回事,其实有很多疾病是可以自 愈的,而中医治得好的恰恰是这些疾病,对于真正需要治疗的疾病,中医基本上 都是束手无策的,比方说康熙皇帝曾经得过疟疾,所有的太医全都束手无策,最 后还是靠外邦进贡的金鸡纳霜才治好的。外国人没有中医,不也是活到现在?动 物没有中医,不也是活到现在?”   “我们家那边就有人得了妇科病,西医治不好,最后还是靠老中医配的中药 调理好的。这你怎么解释?”马上就有人表示反对。   “什么妇科病?这事儿需要求证到底是怎么治好的。”金风已经成了求证心 切,丝毫不再顾忌任何人的面子。   “反正就是中医治好的,为这病我亲戚在西药上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却不见好, 最后老中医开的药没花几个钱,病却好了。我不懂医学,但是中医有时候就是这 么神奇。”   “我不相信有这样的病,西医治不好,中医却能治好。我怀疑就是吃西药好 得差不多了,才让中医抢了功劳。”金风开始急了。   “行了行了,反正治好了都是西医的功劳,治不好就都是中医的错,你不就 是这个意思嘛!”有人突然来了这么一句,逗得除金风以外的所有人都笑了,而 且听上去仿佛都是嘲笑。   “我哪有这个意思?你怎么理解能力这么差!我说的这些话可都是有证据 的。”金风一下子满脸通红,感觉整个人瞬间颓丧了下来,他不甘心自己就这么 被打倒。   最后编辑部的杨老师出来收拾局面了,可能他看双方面红耳赤的样子,多少 觉得有些可爱,同学们针锋相对地讨论虽然有利于求真求实,但是如果场面失控 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大家这次旅游的心情:“我相信金风同学说这些话,肯定是 因为他看了一些书,不如请金风同学给我们推荐推荐这些书,让大家都读一读, 我们再来讨论是不是有道理。”   “书么,我主要是看了方舟子的《批评中医》,大家可以看看这本书。”金 风这里的声音突然变得有点轻。   听到这个大家的意见更加分化了:“哦,他啊!这个人不是不好的嘛?” “有人说他是给美国打工的呢。”“这个人太讨厌了,他还说转基因的东西是好 呢。”“我不喜欢这个人,整天炒作自己。”   “我看啊,是你看方舟子的书看太多了,这个人写的东西,不可全信。”   金风不再说话了,他知道这个话题自己已经百口莫辩,而且双方的关注点并 不相同,也缺少了一个相同的思维逻辑,不过金风知道,自己已经得罪了所有人, 没有人相信他所说的东西,事实上他也只是说服了自己。甚至在很多同行人的眼 里,他很崇洋媚外,观点偏激,缺少了一种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能力。他很痛苦 地看到冯露在这之后对他表现出的若有若无的回避,而以后的每次见面,都会有 不大不小的尴尬需要金风去努力化解。   在这次旅游的后半段,没有人再提起这个话题,冯露也开始有意无意地回避 和他的接触,甚至任何眼神的交流。只有陈凡,多少能够理解金风的心情,但也 总在私底下提醒金风,不要为了这个没有意义的话题,引起冯露的反感,因为这 实在是太书呆子气了。   (三)   日子很快被各种各样的专业课和考试所淹没了,金风也还是照旧抽空去编辑 部转转,自己的稿件也还是能被老师们所赞赏、接受,但是他们都有意无意地提 醒他,不要太过耿直,也许他是对的,但不要那么强势地表达出来,也不要让人 觉得只有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别人的观点则一文不值,而是应该以一种商量的语 气说出来。金风接受了老师们的建议,但他性格当中的固执,却往往令他的言语 如脱缰的野马一般不受控制,他甚至明明知道自己应该变得中庸一点,却还是把 所有与人的辩论,变成了自己和一大群人的争吵,只有陈凡,偶尔还能因为和自 己的友谊,表示对自己的支持,但是有些问题,就连陈凡也无法理解他。金风为 了佐证自己观点而送给编辑部的《批评中医》,大家也是拿起来翻了翻,就放下 了。   虽然金风并不觉得自己说错了什么,但他却感到难受万分,有一种明明握有 胜算,却无法实现胜利的痛苦。金风一遍遍地质问着自己:你为什么这么极端? 你就不能随波逐流一点,学着中庸一点吗?未来的日子还长,不要把自己和所有 人对立起来,不要把自己放在不利的局面之中,即便真理站在你这一边,你也要 明白,只有时间,才能让一切模糊的东西清晰起来,只有时间,才能让一切曾经 误解你的人明白你的良苦用心,只有时间,才能让一切的恩恩怨怨都随风消散。   金风很喜欢看冯露发表的文字,每次他都会把带有她文字的纸反复看了多遍, 甚至到了能背下来的程度。她喜爱张爱玲、玛格丽特·杜拉斯和米兰·昆德拉, 并且有意地模仿着他们的笔触。每当金风有意无意地当众赞美她文字的时候,大 家就对着他们两个起哄,但这并没有让金风羞于继续说下去。   每当金风和冯露探讨文学和电影的时候,他们似乎总能找到很多的契合点, 他们都很欣赏王家卫和侯孝贤的电影风格,喜欢那种平凡但又细腻的感情刻画; 他们都很喜欢张爱玲的小说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常常能够为了某一段情节在 图书馆讨论一个下午。可是,每当话题移到别的领域,金风却变成了一根筋,在 冯露眼里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理性者,有时甚至变成了无谓的争吵。   金风知道自己应该用更温和的语言、更柔软的态度去阐述自己的观点,争取 在不引起冯露心理防御机制的前提下,取得有限的认同。可是在与冯露你来我往 用力表现自己的过程中,不知为何双方都变得越来越着急,各种激烈的言辞成了 让分歧愈发分裂成沟壑的催化剂,探讨到最后还是演变成了一场无聊的口水战。 金风知道,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特别是当他知道自己得罪了冯露,用一种无 奈又痛苦的方式。就好像一边是真理,一边是爱情,虽然有的人为了爱情可以牺 牲生命,但要让金风为了爱情放弃真理,似乎对他而言是更大的折磨——当然, 也许年轻的他还不知道,对于人生的道路而言,所谓真理也不过是一种奇怪的东 西罢了。   “我不想为了讨好别人,而放弃自己心中的真理。”   “你的真理,只是你自己所认为的真理,而且只是你口中的现在的真理。”   也许他爱的只是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执着,爱的只是永远不肯放下的那一点自 尊,爱的只是美丽而易碎的那一片幻象,至于她的内心,他其实从来就没有触碰 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毕业的日子也要临近,当他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快要没有希 望了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跑去和她表白了,结果自然换来的是她的错愕和婉言 拒绝。他为她写了一篇文章,但他没有把它送给她,而是选择放在了电脑里,也 许是不敢,也许是觉得说再多也是徒然,纵然内心有再多话想跟她说,见了面也 绝说不出其中的任何一个字:   相逢   有人把她叫做缘分,有人把她称为宿命。有人有幸见过她的笑靥,有人至死 难觅她的芳踪。见过她的人得偿所愿,没遇见她的人抱憾终身。见过她的人永远 忘不了她的美目巧笑,没遇见她的人总说其实也不过如此。为了能见她一面,有 人骑着白马四处流浪打听着所有有关于她的消息,有人倾家荡产抛弃身边一切去 踏遍所有她走过的地方,有人孤独终老看不见无数红颜白发的痴情厚意心心念念 的只有她无意间说过的一句话,有人痴痴守候多少年直至回忆爬满青苔心门挤满 野草只为了兑现对她许下的诺言。   一直在等着那一场相逢,等待着她的出现,等着那一场心跳加速面红耳热头 晕目眩泪眼婆娑的相见,也许会相逢在这一条街道那一个街角某一无名的咖啡馆 一次有关志摩的交谈里,也许会相逢在新雨之后晴空万里山花烂漫的乡野小路上 梁祝秋水盈盈的双眸中,也许会相逢在高空万丈冰冷刺骨狂风呼啸金风玉露一瞬 间的鹊桥上,也许会相逢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却又冬噎酸齑夜围破毡的那一场长 梦中;也许会相逢在白茅纯束有女如玉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城墙上,也许会相逢 在青松上愿君如行云时时见经过的萝花里,也许会相逢在发钗颤动纸伞轻盈柳絮 纷飞波光粼粼的西湖边,也许会相逢在风度翩翩彬彬有礼心思细腻明于事理的凡 人达西的庄园里;也许会相逢在异国他乡语言生疏水土不服夜不能寐的星空下, 也许会相逢在人来人往行色匆匆满身行囊疲惫不堪的机场里,也许会相逢在同好 齐聚土豪希至同人抢购手办狂舞的漫展上,也许会相逢在水草丛生鱼龙混杂相濡 以沫不如相忘的江湖里。   是的,其实她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一场场相逢不过是你自导自演自怨自怜式 的笑剧,缘分也好,宿命也罢,你只是一直在要一个答案,一个在何年何月何时 何地何情何景何心何念相逢的答案,也许是痴人说梦穷极无聊也许是心有不甘不 愿放弃也许是飞蛾扑火以心相许也许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不愿意她就像昙花 一现匆匆一别,所以你总是在预演着那一个相逢时的场景,你会以何衣何发何眉 何眼何齿何口何速何调说出那一句你好,就好像早是知人知面知根知底知心知意 知情知思的老熟人,你们就这样牵着手走在拥挤不堪人声嘈杂随时都有可能走散 的大街上,却早已把对彼此年年月月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的思念紧紧攥在 手心,透过对方的清澈双眸看见那一句暖入心脾的话:原来你也在这里。   多少年来你骑着白马四处流浪倾家荡产抛弃一切孤独终老心心念念痴痴守候 那一句对她许下的诺言只为了等一个奇迹出现等待她突然到来等待她说出那一句 好久不见,也许你和她已擦肩而过而你忘记回头也许她早已走远而你正向别人打 听也许她在某处执着等你而你从未觉察而这一切早已与你无关你只能对着虚空默 然枯坐就像一颗不见雨露的种子永远等不到发芽那一刻的喜悦——节哀顺变。   知你者谓你心痴,不知你者问你何求?   (四)   时间过得很快,大学毕业之后,大家已经各奔东西,有的成为了大学教员, 有的在职场上辛勤奔波,有的人开起了网店做起了老板,金风读完了生物学博士, 选择留在国内做起了讲师。金风每天的生活过得非常规律,备课、上课、科研, 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只不过他依旧是独身一人。也许是缘分还没到吧!金风还是 这样安慰自己,通过各种各样渠道介绍给他的相亲,他也参加了不少,可是他即 便勇敢地去追那些女孩子,却发现自己和她们的距离特别遥远,自己依旧还是这 样一种书呆子的表现,引得这些女孩子们纷纷逃离。自从表白被拒以后,他只是 偶尔听说过冯露的消息,她成为了一位报社记者,过着时时需要赶稿的生活,断 断续续似乎也谈过几场恋爱,但却都无疾而终。   陈凡通过了公务员考试成为了一位公务员,并且终于结婚了,在陈凡的婚礼 上,金风再一次遇见了冯露。虽然岁月给她的文静加上了一丝成熟的韵味,她依 旧是那么地令他心动,在他眼里,她似乎从来没有一丝改变。她不再像学生时期 那样爱穿碎花洋裙,而是穿起了更加传统的中式旗袍,但这却把她的倩影勾勒得 更加线条分明。   他们在陈凡的婚宴上又聊了起来,比以前更加熟络,但似乎总有一道屏障隔 绝在两人中间,让他们的每一句对话都如鲠在喉,但是当金风从陈凡口中得知她 依旧是单身时,已经死去的心似乎又获得了新生。他又重新开始发动攻势,并小 心翼翼地避免和她的任何争论,一切都顺着她,一切都照顾到她的感受。冯露似 乎渐渐接受了这样的他,但是她并不允许他牵她的手,也并不允许他去她的工作 单位或者住所找她,更不答应他所期许的任何承诺,他知道自己可能只是她的一 个备胎而已,但是他似乎并无怨言。他只是渐渐感觉到日渐繁杂的工作让她的身 体越来越虚弱,他希望她不要再常常熬夜赶稿,也希望她能够过一种更规律的、 简单的生活,而不要为了工作不惜身体。   终于,在一次偷偷去工作单位找冯露的时候,他从她的闺蜜兼同事口中得知 了冯露早已得了乳腺癌。但是冯露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医院做过一次化疗以后,却 不肯再去医院治疗了,她觉得自己已经康复得差不多了,就把父母支回了家里, 选择了经人介绍去找一位叫顾医生的中医配了一些中药“调理身体”,但是她在 单位却请了越来越多的病假。   (五)   金风决定当面去说服冯露,他希望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帮助自己说服冯露早日 把病治好,而不是选择在家吃那些从江湖游医那里配来的中药。   当他敲开她远离城市住所的门时,他被眼前这一身形瘦削、面容憔悴的人儿 吓呆了。   “你怎么会来这里?我不是说过让你不要来吗?”她苍白的脸上难掩一种复 杂的情愫,既带着愤怒,又带着委屈,还有着一丝的心虚。   “有这么严重的病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你是我的谁啊?”她不屑地回答道。   “我谁都不是,但我是你的朋友!你还有我们这一帮朋友!为什么你要选择 一个人扛,却不告诉任何关心你的人?”   “又没有人真能帮助我。为什么不能让我独自存活?也许再过一段日子,我 的病就会好了。”   “人是不能独自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特别是你的病,更需要交给科学,不 能意气用事。”   “谁要相信你的科学?你有真正关心过我的感受吗?现在只有这药能救我的 命!能救我命的药就是好药!”她已无法再平静。   “你为什么这么固执呢?我就是因为关心你才不希望你吃这些毒药!你为什 么就不能听我一句呢?”   “咱俩到底谁固执?你就当为我好,别再妨碍我做这做那了!我就喜欢过这 样的生活,你为什么就不能尊重我的选择呢?”   “露,我真的害怕你会从我眼前消失,请你不要再做这样伤害自己的事了! 只要你现在马上回去医院,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疗自己,你还是能活得好好的!相 信我好吗?”他的语气稍有缓和。   “不要!我讨厌那些细长的管子,讨厌那些冰冷的刀子,我看见它们就烦, 你看我的头发,它们都被这些东西害没了,你看见过它们每天是怎么掉下来的吗? 我每天都上吐下泻,我每天看镜子里头的自己,都想从这窗户跳下去,我受够了! 我真的受够了!我告诉你,你再逼我,我真的会从这里跳下去!我现在已经把自 己调养得好好的了,顾医生说我现在气色已经好了很多,准备之后再给我配几个 调理身体的方子,很快我的身体就会恢复正常了。”   “真的吗?为什么我觉得你的气色反而大不如前了?”他满脸不信,不无担 忧地说道。   “我现在气色很好,请你马上出去!”她更生气了。   “对不起,我可能说了你不爱听的话,但是我现在真的顾不了那么多了,请 你马上跟我去医院好不好?”他近乎乞求地说着,同时拉住了她纤若无骨的手。   “请你放开!”她命令道。   “不放!请跟我走!”他更执着。   “啊——”,她像个孩子一样尖叫起来,“你为什么这么野蛮,你为什么不 懂得尊重别人,我!不!想!去!你放开我!我的一切与你无关!你放开我!” 一边挣扎着,一边已经瘫软在地上。   “因为我怕失去你!”他突然感到鼻子一酸,“因为我喜欢你!虽然你对我 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是我就是喜欢你!我爱你!我害怕你的身体受到伤害,我害 怕你看不到明天的太阳,我害怕明天一睁眼,就再也见不到你。”   “你这人怎么这么讨厌!你知道什么叫爱吗?爱是尊重,不是占有,不是控 制!”她只感到一种好笑。   “爱应该是真心关怀一个人,把她的病痛,当成自己的病痛,把她的煎熬, 当成自己的煎熬,把她的磨难,当成自己的磨难。我不希望你去吃那些有毒的中 药,这并不代表我想控制你,并不代表我不尊重你。”他只能退到底线之上坚守。   “那也只是你不信,治好了那么多人,你看不到吗?顾医生真的治好了很多 人的,不信你去问他,难道你能比医生还要懂吗?”她还是不予置信。   “那个顾骗子给你开的药里面是不是有当归和益母草?这两种药都能诱发乳 腺癌,对你的病情不仅不利,还会有害的!”他开始激动了。   “你能不能不要这样污蔑别人?人家明明是个好医生,治病救人怎么会是骗 子?”她越发觉得他很不可理喻。   “那你知不知道,有个号称能治病救人的李大师进去了?”   “那种人又不是医生,怎么能相提并论?”她口气中殊为不屑。   “你怎么听不进别人的话?”他开始着急,“他们懂什么医学吗?那个顾医 生和李大师有什么本质区别吗?他懂解剖学吗?他懂药理学吗?——”   “这不是我需要关心的问题,我只知道西医没有把我完全治好,我需要中医 的帮助。”她直接打断了他,觉得他很厌烦,并开始把他往门外推。   “你怎么这么固执?”他还是没有别的话可以反驳。   “我就这么固执,你满意了吧!请你出去!”她重重地关上了门,也永远不 再向他打开自己的心门。   站在门口,金风感到一种脑子被抽空般的无力,嗓子干涩,双眼无神,竟在 门口枯站到双腿失去知觉,可是门内的人儿在想什么,他却永远也不会再有机会 知道了。   回到住处,金风拿出了冯露送给自己的那罐龙井绿茶,用透明的玻璃杯泡上 了一杯,他愣愣地看着茶杯,看着多数茶叶舒展了叶子,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向 上挺立,杯子口冒着浓浓的水雾……他每次喝了茶都会因过度兴奋而彻夜难眠, 可是她每次把茶捧给他的时候,他却又从不拒绝,而是满怀欣喜地喝下。难以入 睡的夜里,他总是在辗转反侧之后昏睡于黎明前的暗夜,这样的夜晚总是充满了 奇形怪状的梦境,在梦里,他亲吻过她的红唇,那种柔软就好像亲身经历一般, 令他沉醉。他凑近她的耳垂轻轻地说了一句:露,我喜欢你……她愣住了,下一 瞬间已经泪如泉涌,甚至泪水已经让他看不清她的脸。   (六)   一度,金风听说冯露已经痊愈了。   他真的为她感到高兴,他也经常听说她在各种场合感谢那位顾医生,虽然金 风对这位所谓顾医生始终抱着反感的态度,但是既然他帮助过冯露,至少他也不 愿和他公开翻脸,不过金风真的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冯露了,除了回复他的关心之 语,她从来没有联系过他,也许,她真的是因为自己老是和她过不去而恨死自己 了吧……他也自觉没脸去找她,只能把无限纠结写成文字送给自己:   你可能并不爱我   虽是我多么不愿承认的事   你躲闪我的碰触   和任何想要更进一步的尝试   我用尽了最后的气力   也只是为了看见那份诚实   任何温情脉脉的眼神   都被你的莫名冷漠驳斥   我可能并不爱你   虽是我多么想要去做的事   我不愿放下自尊   和任何自觉深感羞辱的历史   我释放了最后的无知   也只是为了消除这份幼稚   时间是美酒也是毒药   她总是让我满怀期许   也让我永远失去渴望   每当我明了自己一无所有   我的心就会坠入一种哀伤   直到绝望   他感觉自己的心真是静悄悄得像老人了,而她似乎变得从未有过的阳光,一 切都仿佛是新生的一样。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之后,她甚至主动来找他出去 散心,虽然他们依旧避免谈及任何和疾病有关的话题。他看到她的脸色日渐红润 起来,仿佛重新找回了十几岁少女的神采,她开始学习各种过去不敢尝试的新技 能,同时把家里打扮得五彩斑斓,她捡回了路上一对没人认领的小野猫,并让它 们和自己的巴西龟成了好朋友;她不再拒绝会让她吃胖的提拉米苏,而是央着他 每次都在经过点心店时买给她吃;她邀请每一位腻友,来到她的城市和她共享她 重生后每一天的阳光;她不再珍惜自己的积蓄,而是走遍这个城市的角落,买下 所有自己过去看上了却舍不得买的衣服……   直到有一天,他从冯露同事打来的电话中得知,冯露又住院了。   当他赶到医院的时候,他从冯露父母已经哭红的双眼中看到了一丝绝望: “医生说,她身上的癌细胞已经扩散了……”金风不敢相信,直到自己亲耳从医 生口中听到了这几个字,才宛如瞬间被抽去了脊椎一样瘫软在地上。   (七)   虽然想尽各种办法没有把病情说给冯露听,可是敏感的她还是从父母红肿的 双眼中读出了她不想要的答案。   冯露的父母去帮她办出院了,他们拗不过她。   金风自己一个人默默地看着冯露躺在略显老旧的病床上,泛黄的床单上只有 苍白的藕臂接受着盐水的冰冷注入,依然上扬的修长睫毛微微颤动,没有一丝血 色的双唇无力地闭合着,胸前微微的起伏提示着平稳的呼吸,脸上平和安静,仿 佛正在做一个令她无限着迷的梦。她还是那么美,虽然现在的她已经变得非常虚 弱,体重也已经只剩下七十多斤,可是在金风的眼里,她永远是那么令他着迷。 他依稀记得那个细雨纷纷的下午,她是怎样地走进编辑部的办公室,她是怎样地 介绍着一个喜爱文字的自己,屋檐上的细雨是怎样轻轻地坠落在她的眼睛里。他 知道,她是那样一个性格复杂的女孩子,她比他还要固执,还要自我,还要感性, 可她是那样的令他着迷,以至于她越是不同意他,他就越想去说服她;以至于她 越是对他不屑一顾,他就越不甘心自己在她心中其实没有任何位置;以至于她越 是因为自己的固执受到伤害,他就越像是一个多管闲事的人一样去试图解救她。 可是,这种解救在她看来,无异于是干涉她的自由意志,而她,其实并不愿意过 他安排好的生活,他越是试图接近她,却只会把她推得更远。   金风站起来把点滴握在手里,希望冯露不会感到过于冰凉。许是因为感受到 手臂传来的变化,冯露醒了。她艰难地撑开自己仿佛已经干涸的双眸,用尽全身 力气看着这个哭成泪人一般的他。   “对不起,风”,她平静而悲声,“我知道你真的对我很好,我也很感激你 对我的好,每一次看到你为我着急,我都觉得真的很窝心。我很想试着去喜欢你, 我也努力地去尝试说服我自己,应该给你一次机会,可是我每次都无法欺骗自己, 我觉得自己真的好固执。我们是根本不同的两种人,我们在一起就会争吵,你所 说的一切我都提不起兴趣,你所关心的一切也都只是你所关心的,我根本就参与 不进去。如果爱一个人,应该就会去关心他所关心的一切吧……如果让你关心我 的一切,我却只关注自己的世界,对你实在太不公平了……”   他已经泪流满面:“我不在乎……只要你能给我对你好的机会就可以了…… 你的病很快就会好的,你要相信自己。到时候,我可以陪你去一切你想去的地方, 陪你吃一切你想吃的东西,陪你看一切你想看的电影,陪你读一切你想读的书, 陪你做一切你想做的事……”   “谢谢你……风……”她带着满脸的安详,“你会遇到喜欢你的一个好姑娘, 而不是像我这样,又固执又任性,还对你这么坏。”   “不,你很好,在我眼里你就是最好的。”他已经泣不成声。   她可能是说得太累了,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又渐渐沉睡了过去。窗外温暖的 夕阳把床单染成了红色,时间仿佛永远在定格在了这个安宁的下午……   (八)   很多年过去了,金风还是能清晰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冯露时那一天的细雨。冯 露站在一群人中间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就像站在一个华丽的舞台中间,舞台之外 的一切,都仿佛变成了黑白,只有冯露瘦弱的身影是多彩的存在,她的脚步轻盈 到甚至无法盖过细雨汇成的雨滴坠下屋檐的琼音,她的如墨发丝贴合到甚至无法 画出与雪白肌肤纹理的界限,她的眼眸清澈到甚至无法看清其中盈盈的秋水……   很多年过去了,金风还是坚持认为冯露是自己害死的,如果自己能够给她更 多的尊重,更多的赞许,也许就不会导致冯露对自己的厌恶。也许这样,就能挽 救她的生命,至少,不会让她这样早离他而去……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他没有选择备课,而是喝得酩酊大醉,爬上了曾和露一 起攀登过的小山,呆呆地看着这一座城市的霓虹,他曾经想和她一起共享的美丽 时光。他只能怒吼着,撕喊着,仿佛要把所有的思念、所有的悔恨、所有的难堪、 所有的不舍、所有的伤痛、所有的煎熬、所有的无法言说的愤怒都倾泻在这片无 声的黑夜之中,他就这样败给了看不见的敌人。他不愿接受这种天人永隔的痛苦, 他不甘心承认他从来就没有得到过爱情,他不敢想象他已经失去了自己最深爱的 人,而这种失去是连再见一面都无法做到的,再听一句话都无法做到的,他再也 不会见到那个令他日思夜想的人儿,他再也听不到她拒绝自己的每一字每一句, 他知道自己是个爱情世界的失败者,他知道自己永远都触摸不到她的内心深处, 他知道自己永远无法理解那样固执的她,正如他从来也没真正理解过这样固执的 自己。也许未来会有那样一个理解他的女人出现,他可能会慢慢忘却露曾经是那 样骄傲地拒绝有关他的一切;也许他会随波逐流地生活在这个嘈杂的城市,和一 个并不相爱却适合相守的人一起度过余生;也许他会离开这座令他伤心的城市, 在另一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重新开始一种无人关心的生活……   也许吧,也许。   他就这样带着迷迷糊糊的醉意,摔倒在了黑夜的风中……   祭奠   这是喧闹的一个春天   是谁来祭奠我们的爱情   在酒精般迷醉的清晨   那开满黄花的小径   迎来了那些白发苍苍的生灵   过去好像一场默片   又像风中折断的野花   我们眼看着它的死去   腐烂在虚荣的囚笼里   那随风而逝的烟火   是海誓山盟的葬礼   我们亲手将自己埋葬   刻上早已想好的墓志铭   我只求无论你有多不愿   抱紧我给我最后一丝温暖   在永无光明的未来   我瑟缩得像一个小孩   也许不久会爬出灿烂的蛆   在破碎的躯壳上踽踽而行   它们用贪婪的欲望咀嚼   蚕食着你我最后的约定   你问我   可有来生   纵使相逢应不识   何必有来生   你我都得承认   只有这   残酷的爱情   死去的爱情   无可救药的爱情   永远看不到希望的爱情   才是对青春最好的祭奠          有“白雪”的日子           ·董剑华·   豢养宠物是现代都市人休闲娱乐的一种时尚,宠物不仅越来越娇贵,而且享 有越来越多的优厚待遇,以至于上升到宠儿级,俨然家庭主要成员,这在十多年 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家上辈人早先住在窑洞里,门前是道浅浅的沟壑,一条水渠蜿蜒在沟壑沿 上。每当一渠清水时,借着月光,看那水渠宛如一条项链镶嵌在山沟。坡上坡下, 长满了各色野花,至于会结山果的大树,更是应有尽有。   弟弟喜欢小动物,林子里的小鸟啊、小兽啊,时常引诱得他忘记回家吃饭。 这不,一只还未满月的小狗,硬是被他从别人家抱了回来。也许是它一身雪白的 绒毛,“白雪”便成了它的名字。尚在哺乳期的白雪,弟弟不知道怎么喂它好。 母亲想到了家里养的那只山羊。羊很能产奶,我们几个孩子都喝腻了,母亲决定 给小狗喂羊奶。   头几天,母亲把挤出的羊奶装进弟弟早年间用过的奶瓶里,让小狗咂奶嘴喝。 后来嫌麻烦,父亲干脆抱起白雪来到山羊跟前,让它直接吃羊奶。又过了段日子, 我们孩子也想出了办法,一人拽住一条羊腿,小狗心领神会,立马跑过来含住羊 奶头吧嗒吧嗒吃起来。期间,羊用腿蹬过几回小狗,毕竟那不是它孩子。于是大 人粗声呵斥了它几回,慢慢地,山羊变乖了。那以后,小狗一旦饿了,就“得得 得”地跑过去,用热烘烘的嘴巴在羊奶头上拱呀拱,山羊害羞似地躲呀躲,直退 到墙角。小狗嘴巴牢牢噙住奶头,直喝得嘴角横流、饱嗝连连。眼见得它身子一 天天胖起来,变得滚圆滚圆的。   很快,它就长大了。   弟弟出门,它就脚前脚后地跟着。弟弟故意跨开双脚,让它绕弯,很快它就 得着要领,左进右出,在弟弟双腿之下跳起了“S”舞。引得邻居小孩羡慕不已。   平日里,用不着我们放羊,只消解开羊缰绳,山羊就会自顾自地顺着水渠一 路吃下去。而今,它有了新孩子——白雪,出门焉有不带着它的道理。白雪也黏 上了山羊妈妈,总是跟前跑后,护卫着山羊。若是有孩子故意接近山羊,它就狂 吠到你的耳朵生疼,直到走开为止。   就这样,它俩形影不离、早出晚归,犹如母女般。要是弟弟不上学,陪着一 起放羊,白雪就乐得屁颠屁颠的,恨不能生出八条腿来表演。   第二年春,我家搬到塬上住进那排崭新的楼房。人们一下子讲究起来,再见 到那些司空见惯的老鼠、牛虻之类便觉面目可憎,想方设法去消灭,山羊也不适 宜养了,父亲言说等它下过小羊后要卖掉它。山羊一口气生下了四只小羊,父母 很是高兴,竟然忘记卖它的话了。小山羊满月后,家人只要下地就会领着它们出 去吃草。   那天,父亲看干活地儿草没长起来,于是便领着羊翻过一道梁,来到一面向 阳山坡,这地方已是绿草茵茵,山羊以前没去过。小狗当然也在其中,虽然它早 已不吃羊奶,但山羊的养育之恩它始终没忘。安顿停当后,父亲还不忘对小狗说 “白雪,看好羊!”然后折回来干起农活。   忽然,一团白色绣球由远而近,来到父母面前。原来是白雪跑了过来,气喘 吁吁,舌头来回不停地忽闪。“咋啦?偷啥懒,看羊去!”父亲没好气地数落道。 可是狗总是看一下那面山坡,接着朝大人汪汪叫几声。父亲烦了,扬起锄头,   “去去去,吵啥哩!”白雪只得悻悻而去。   没出二十分钟,白雪二回跑来,照旧气喘吁吁,又是看着山坡又是汪汪叫。 母亲奇怪地问父亲,父亲想都没想就把白雪喝骂走了。   没多久,白雪再次跑来。它叫声更为急切,绕着大人直转圈。不知是累的还 是怎么了,它眼角有泪水欲滴。结果可想而知,它又灰溜溜返回。   那片地很快被锄完,大人们回了家。等吃过晚饭,斜阳挂在树梢,却不见山 羊们回家,连那闲不住的白雪也没回来。众人便分头去找,喊狗狗不应,叫羊羊 不答。遍找无果,母亲猛然间想起了什么,提醒大家去老窑里看看。   暮色中,老家窑门前,五只羊、一只狗一字排开,紧挨地卧着。白雪眼里满 是期待,正不住地四处张望着。   噢,父亲这时才回过味来。原来搬家后,山羊吃草回家路线变了,山羊一时 半会儿不适应,加之今天又去了个生地方,它有些迷路。于是它寻着水渠沿儿这 条老路往回走。可狗明白事儿,知道路,但它纠正不了队伍一下子庞大了的羊群 的走向。情急之中跑回来,找主人要报告情况。可父母疏忽大意,让它接连碰壁, 无奈之下,它只好陪着羊妈妈沿水渠一块回到老窑前。   此刻,委屈写满白雪的眼睛,它一见着弟弟,直扑过来,在他身上拱来拱去, 就是不愿离开。等大伙儿回到家,父亲让母亲拿出一大块肉来好好款待了一下这 位被冤屈的功臣。   隔年秋天,白雪当妈妈了,生了一窝狗崽。狗窝安在开间房子的一个角落。 我们总是好奇地想看个究竟,可父母总不让我们靠近狗窝。弟弟实在忍不住,趁 大人不在,溜到狗窝前,伸手就要去摸那毛茸茸的小家伙,谁知正打盹的白雪忽 然睁开眼,龇着牙,发出可怕的威吓声。弟弟吓得差点跌倒在地。当我们弄清这 是白雪护犊情深的本能表现时,我和弟弟自然原谅了它。   没过几天家里要办件喜事,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孩子也玩得昏天黑地, 白雪却静静地安卧着,守护着狗崽。开间房里一下子放进很多种肉。大人害怕白 雪叼肉,就用竹筛子罩起来。一个晚上过去,竹筛纹丝未动,肉一块没少。尽管 喂小狗需要大量进食,可那几天白雪没私动一块肉,没碰翻一个碟子,总是趁周 围环境对孩子安全时,去外边抓紧觅食。   不幸的事发生了,当喜事办完的第三天,狗窝里的狗崽一夜间竟全死掉了, 而它们的妈妈——白雪踪迹皆无。父亲找来一个懂点兽医的大叔看看到底是怎么 回事。大叔翻看狗崽半天,最后肯定地说,大狗前两天一定是吃了被鼠药毒害的 老鼠,毒性发作慢,回来喂奶又让小狗中了毒。   狗崽死了,白雪不知去了哪儿,一家人找遍所有可能的去处,依然不见它的 影子。弟弟伤心地哭了好几天。   再没有白雪的绕膝嬉闹,再听不到它的汪汪哭闹,我们一家人一下子空空落 落的。   白雪就这样远离了我们,至今未归。 【网里乾坤】∽∽∽∽∽∽∽∽∽∽∽∽∽∽∽∽∽∽∽∽∽∽∽∽∽∽∽∽∽ 威瑟灵(三):洋地黄 ·苦丁山·   那个年代还没有企业化的制药业。威瑟灵这样的医生,只是研究方法上受过 科学训练,但是到了临床操作上,他们也要做跟草医一样的工作:自己配药。   所以,威瑟灵就像个给飞机轮胎打气的工程师:从高尚研究到底层杂活一锅 端。他围着一堆锅碗杵臼转,仔细研究了洋地黄炮制方式,去掉了传统用法里的 民科和迷信成分,靠严谨的临床观察来探索最佳制药方法。起初他按民间用法用 煎汤,后来发现叶子磨碎直接内服,效果比煎汤更好,显然高温煎熬会部分破坏 有效药物成分。后来他还发现,干叶磨粉比鲜叶效果强五倍。他在《论洋地黄》 里对制作粉末的方法给了很详细的描述:   “用洋地黄干叶制成的粉末更为安全。叶子应该在花苞将要开花的时候采集, 叶柄和脉络去掉。叶片晒干或烤干。干透的叶子能揉成翠绿的粉末,重量大约是 叶片原重的五分之一弱。我给成年病人的量是每天两次,每次三格令(约200毫 克)”   威瑟灵没有什么国家研发经费让他挥霍。他是自己掏钱做研究,而且,他不 可能全脱产研究洋地黄。他的正常工作是给病人看病,所以他每天要看普通门诊, 要看给穷人开设的免费门诊,要出诊,然后在病人里筛选出适合试用洋地黄的水 肿病人,一个又一个尝试用药。为了找到最佳适应症,最佳用量,和最佳的控制 毒性反应的方法,威瑟灵探索了整整10年。   后人对他等待10年才发表研究结果有点不理解。从后来发表出来的资料我们 知道,这10年里他有过上百次治疗成功的案例。如果是个急于成名的浮躁郎中, 这10年里满可以号称自己发现了上百个“服之有奇效”的偏方了。   但是威瑟灵10年不写洋地黄。他只是不断地寻找更多的适合用药对象,继续 尝试洋地黄。   从各种迹象推断,威瑟灵应该是为了安全。他总是觉得自己的研究还不完整, 担心如果自己得出的结论不够精确,别人学习使用洋地黄的时候,可能就会用法 不当,那可能会对病人有害。所以他还想继续研究,想积累更多的经验。   威瑟灵本是好意,不过,他的这个慢节奏,一度导致了一个发明权的争议。   1776年,爱拉斯姆斯,就是给威瑟灵提供消息,告诉他伯明翰医院有空缺的 那个医生,达尔文的爷爷,在治疗一个水肿病人的时候,用尽了他所知道的各种 药物都没能见效。他就来找威瑟灵咨询。当时是威瑟灵研究洋地黄疗效的第二年。 威瑟灵根据自己初步摸索到的研究心得,建议使用洋地黄,并且提供了详细指导。 爱拉斯姆斯按指导用药之后,病人病情出现戏剧性的好转。爱拉斯姆斯学到了这 招,后来就多次把洋地黄用到他自己的病人身上。   三年之后,爱拉斯姆斯的小儿子,在爱丁堡医学院学医到了最后阶段,在准 备博士论文。这期间,为了做研究,他需要解剖尸体。那时候塞麦尔维斯还没出 生,世人(包括医生)还不知道接触病人尸体可能导致感染。爱拉斯姆斯的儿子 在解剖尸体的时候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结果被细菌感染,博士学位还没拿到就去 世了。   爱拉斯姆斯大概出于对儿子的怀念,写了一篇论文,把他自己用洋地黄治疗 病人的几个案例归功于这个儿子,并且在文章里声称,是他的这个儿子首先发现 了洋地黄的这个治疗作用。   威瑟灵注意到了爱拉斯姆斯的这个不光彩的做法。威瑟灵为人低调,但也不 能容忍剽窃。他立即发表声明了一项声明澄清事实。你儿子意外死亡咱同情,但 是事实归事实。不能因为你有父子感情做旗帜就捣浆糊。如果要对簿公堂,洋地 黄研究的原始记录我都有。   爱拉斯姆斯没提起诉讼,但是也没有道歉。不论公开场合还是私下都没有道 歉。所以从那以后威瑟灵跟爱拉斯姆斯关系就破裂了。   这个不能说威瑟灵心胸狭隘。虽然爱拉斯姆斯有提供消息让威瑟灵找到新工 作的功劳,可是功劳再大也没理由窃取别人的研究成果吧。爱拉斯姆斯在别的方 面还是不错的,医术在当时也算得高明,但是这件事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污点。   奇怪的是,即使出现过这样的剽窃风波,威瑟灵还是不急于发表研究结果。 在剽窃风波之后,他继续闷头研究了六年的洋地黄。   他当然不是为了像民间草医那样,隐藏“偏方”,秘不示人。不然他不会把 这个研究告诉过爱拉斯姆斯和其他的同行,而且是详尽地告诉他们用法和用量。 他跟其他医生研讨洋地黄用法的通信,都收录在后来出版的《论洋地黄》里,有 据可查的。   能这么沉得住气的人,未必是说毫不在乎名望或是业绩,但肯定是更在乎知 识的准确和病人的安全。用高大上的词儿说话,也可以说是把真理看得比虚名要 重。虽然都知道早发表早成名的道理,但是如果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性没有完全的 把握,他就还是不肯轻率发表。   急功近利的人做不到这一点。   按威瑟灵的计划,他似乎还想研究得更久一些,但是有些时局的变化让他改 变了主意。   因为,虽然他没有正式发表文章讨论自己试用洋地黄的事,消息还是慢慢传 开了。伯明翰,甚至伦敦,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尝试用洋地黄。但是很多人没有像 他这样小心谨慎地探索恰当用法,而是根据口口相传的一些零散知识,相当盲目 地使用洋地黄。结果呢,不是把洋地黄用于不适合的病例,就是用量不当造成中 毒。   另外还有一些人,因为看到洋地黄有毒性,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四处奔走呼 吁,坚决抵制洋地黄,认为这样的毒药绝对不可以用在病人身上。   看到这些乱象,威瑟灵终于发现,自己对洋地黄的研究,已经是个不得不说 的故事了。   1785年,威瑟灵发表了《论洋地黄》。这是一篇207页的论文,你完全可以 把它叫做一本书。书里详细记载了10年里他在163个病人身上试用洋地黄的研究 资料和结论。这里面有他自己的病人,也有一些是别的医生治疗无效,送来请他 会诊的。163个病例的病史和治疗过程都有详细记录,报告了研究过程之后,又 总结了洋地黄的用药指南,包括适应症,药物炮制,安全用量,毒性处理等等。 书里还收录了跟其他医生探讨如何使用洋地黄的通信。   这本论文书出版之后大受欢迎,反响非常热烈,冲击波迅速播散到欧洲其他 国家,连大西洋对岸的美国都很快听到了消息。1785年末,《论洋地黄》发表才 几个月,新罕布什尔州朴茨茅斯一个叫做霍尔·杰克逊的医生,在他的学术文章 里就已经提到了洋地黄(别忘了那时没有电脑网络。那时连电话都没有。那时候 信件是靠跨洋帆船来递送的)。然后,1786年初,他写信给威瑟灵,请求威瑟灵 寄一些洋地黄种子。他说根据他在英国旅行观察到的气候特征,他觉得他可以在 朴茨茅斯种洋地黄。威瑟灵八个月之后回信(没办法。那时候的邮轮就是这么 慢),寄给他种子,并且详尽地指导了用药方法。杰克逊成为美洲大陆最早用洋 地黄治疗心衰浮肿的医生。而且,他按照威瑟灵的要求,把威瑟灵的用药指南转 发给了美国各州的医生们——在威瑟灵这样的医生看来,发现了一种有效药物, 就应该尽快传播给所有的医生,这样才能够拯救更多的病人。   有个现象,说起来让人哭笑不得:在威瑟灵总结出科学使用洋地黄的方法之 前,洋地黄的使用很凌乱,那是因为古人没有真正了解洋地黄的功效。威瑟灵总 结出洋地黄的适应症,展现了它的疗效之后,却再次出现了对洋地黄的滥用。这 次不是因为不知道洋地黄的作用,而是夸大了它的作用。   为什么?因为,那个年代,真正的有效药不多,在这一大背景下,冷不丁出 现一个有明确疗效的药物,医学界免不得有点欣喜过度,于是有不少医生把洋地 黄滥用在一些不相干的疾病上,包括发烧,偏头痛,癫痫,谵妄性痉挛,或是当 作精神错乱病人的抑制剂。   这真不能怪威瑟灵。威瑟灵在论文中很详尽地讲解了关于使用洋地黄应该知 道的所有知识。他也警告读者,他治疗的病例都是重症,其他治疗方法已经无效, 于是可以考虑使用洋地黄。洋地黄效果显著,但是洋地黄确实有毒性,所以要严 格掌握适应症,不要随意把洋地黄推广到一般病例上。为了防止滥用,他《论洋 地黄》结论部分曾经刻意警告说:不要对此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认真听课,把洋地黄的应用随意扩大化,包括爱拉斯姆 斯。   爱拉斯姆斯从威瑟灵那里学会使用洋地黄之后,作为与威瑟灵齐名的医生, 他可能打算挖掘出洋地黄的其他用途。如果成功,这个可以给他上次试图剽窃的 不光彩行为找回一点面子。或许在这种动机驱使下,他有点过于轻率,凭一些不 确定的迹象就认为洋地黄可以治疗耗竭病——就是结核病。那时候大家还不知道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导致。然后,因为结核杆菌感染的地方并不固定,所以症状 可以多种多样。因为这种变异性,那时候医生们没有意识到这些症状是由同一个 原因引起的。他们能总结出来的就是这些病人的体质都在慢慢耗竭,最后人就给 耗干了。所以那时候把这个病叫做耗竭病。中国古代的“痨病”,命名机理跟 “耗竭病”大致相当,都是因为不明内部原理,于是从外在表现上来描述疾病。   威瑟灵是一直在质疑爱拉斯姆斯这个洋地黄可以治疗耗竭病的说法。威瑟灵 对洋地黄了如指掌。而耗竭病(结核病)在那时候非常普遍。当时工业革命已经 开端,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入,密集的居住环境导致这种传染病迅速播散,在威瑟 灵的年代,伦敦每5个人就有一个患结核病。所以威瑟灵肯定尝试过用洋地黄治 疗结核病,然后会知道洋地黄对结核病是无效的。何况,威瑟灵自己就有结核病。 他在1783年(发表《论洋地黄》的前两年)开始出现咯血,他自己给自己做了诊 断:肺结核。如果说在这之前他对洋地黄治疗结核病的功效还没有下最后结论, 这时候他肯定会自己身上做实验。而实验的结果只能是“无效”二字。   但爱拉斯姆斯也是很有名气的医生。有名气的人说话,很多人都会不去查证 就直接相信(所以,您如果是名人,恳请您说话留神,尤其事关科学的时候,一 定要有坚实的依据才好发表言论)。所以后来很长时间里,很多英国医生都听信 爱拉斯姆斯,跟着用洋地黄治疗结核病。这当然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洋地黄能 强心,能调节心律,但是对任何细菌都没有剿灭能力,更别说是一般抗生素难以 杀灭的结核杆菌。   《论洋地黄》把洋地黄的功效和使用方法里里外外都说透了。后人的两百年 里,几乎没谁能对洋地黄的使用做任何补充。很多年之后,有一些医生对洋地黄 的使用做过一些回顾性质的讨论,但基本只是加强一下对威瑟灵观点的支持吧。   法国医生让·布埃劳德是这样的人之一。   现代医学成熟之前,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是风湿热。布埃劳德是最早描述 急性风湿热的人。他在心脏病方面是当时的大拿。1835年,威瑟灵发表《论洋地 黄》半个世纪之后,布埃劳德根据威瑟灵的研究结果,也写了一篇关于洋地黄的 论文。在论文里,他用几乎是诗歌一样热烈的词句赞美洋地黄。另外,作为心脏 病大拿,他注意到洋地黄除了能缓解全身性水肿,还能能调节心律,控制房颤导 致的心律失常。不过那时心电图学还没出现,所以他也还是没能意识到洋地黄其 实是作用于心肌而不是肾脏。但这个不影响他对洋地黄的钟爱。为了推介洋地黄, 他跟听诊器发明人雷纳克发生过激烈争辩,因为雷纳克反对使用洋地黄(别奇怪。 谁都不是完人。雷纳克发明听诊器可以说功德无量,但是他仍然会因为对洋地黄 的毒性过于担心而站到了洋地黄的对立面)。   布埃劳德赞美洋地黄的时候,他的措辞是:“洋地黄就是心脏疾病的鸦片”,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细节。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不像是赞美倒像是污蔑。   但是在布埃劳德那个年代,这句话确实是赞美。   因为,从希波克拉底开始,一直到威瑟灵的年代,不论东方西方,各种传统 药物,其实绝大多数都没有临床价值。它们能进入古代医书,主要是因为古人还 没有掌握对比观察的验证方法,于是被疾病的自愈性和安慰剂现象误导,把很多 疾病自然缓解的情况和心理暗示的作用归功于那些碰巧正在使用的草药。当然, 这些传统药物里,有一部分确实有某种生物活性,机遇好的时候,能表现出一点 对人体机能的影响,但是它里面的生物活性成分的有效浓度实在太低,低得失去 了临床意义,比如南瓜里的南瓜多糖有轻微的降糖功能。可是要想用它降糖,您 每天吃半斤多(300克)南瓜,也只能让血糖浓度降低5%——而您吃下去的这半 斤多南瓜,导致的血糖增高却远不止5%。   这是说总体局面。但是呢,这些传统药物里,有一种药是有实实在在的药物 活性的,这就是鸦片。   现在因为鸦片成瘾导致的健康危害和社会危害,我们把鸦片作为毒品严厉禁 止。但是在极度缺乏有效药物的古代,鸦片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药物。那时候没有 麻醉药,所以手术就靠鸦片止痛。一些导致剧烈疼痛的疾病,比如肠梗阻,癫痫, 脑瘤,癌症晚期,也只有鸦片能暂时缓解疼痛。医疗方案的制定,从来都是一个 权衡利弊的过程。能治病的药物都会改变某种人体生理过程。改变生理过程必然 会有副作用。所以决定一种药物是不是值得使用,就是看用药的获益是不是明显 大于副作用带来的伤害。在19世纪以前,鸦片作为唯一有效的止痛药,它对病人 的益处是大于害处的,所以那时候鸦片是堂堂正正的处方药,而且可以说是圣药 ——因为那时候它几乎是唯一的用上去肯定见效的药物。现在我们有了更安全的 止痛药,鸦片才不再作为首选药物(但是鸦片的衍生物吗啡仍然是合法药物。对 于心绞痛或是晚期癌性疼痛,我们还是需要考虑这种强力的止痛药物。当然,这 必须是在严格的医疗条件下有控制的使用。)。   另一个对威瑟灵的观点有所订正的人是英国医生劳德·布伦顿。1874年, 《论洋地黄》发表89年之后,布伦顿重新整理了关于洋地黄的各种说法,那时候 医学界对心脏的功能了解得更多一些了,所以布伦顿能在威瑟灵的基础上有所提 高,能指出洋地黄真正的适应症是心脏病。这是个进步,能帮助后人比较明确的 意识到,洋地黄治疗的水肿,是跟心脏疾病有关的水肿。这种知识有助于筛选恰 当的适应症。不过,在谈到洋地黄用药原则的时候,布伦顿并没有什么超出威瑟 灵的地方。他基本只是重新表述了一下威瑟灵已经说过的那些知识。当然这不是 说他只起到了拾人牙慧的作用。他是发明用亚硝酸异戊酯治疗心绞痛的人。这药 是心脏病的救命金丹之一。到现在,150年过去,亚硝酸异戊酯仍然是控制心绞 痛的一线药物。有这样的心脏病方家来印证威瑟灵的知识,还是很有意义的。   威瑟灵42岁患了肺结核,常年气短。但他继续看门诊,包括每天专门安排的 一段免费给穷人看病的时段,也继续出诊。51岁的时候,肺结核加剧,结核扩展 到胸膜,而且咯血越来越严重,体质严重下降,无法继续行医。那时候没有抗生 素,那时科赫还没出生,所以世人不知道结核病是细菌导致。那时对于这种逐渐 把人消耗至死的疾病,唯一的治疗就是休养。伯明翰气候寒冷,对体质虚弱的人 来说,伯明翰不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威瑟灵从医院辞职,到相对暖和的葡萄牙 去避寒。可是威瑟灵的结核病已经很严重,没有抗生素,单靠温暖和休息,没法 让病情逆转。更窝心的是,他第二次去葡萄牙避寒的时候,路上还遇到海盗追赶, 大受一番惊吓,虽然不至于直接造成心身崩溃,但是这种紧张恐惧,即使是正常 人,经历一场都很伤精神,更别说一个几乎可以说是奄奄一息的人了。   1796年,威瑟灵健康已经极度衰弱,不断咯血,却还是坚持自己动笔修订他 的那本植物志的第三版。   1799年,威瑟灵死于肺结核,享年58岁。   这大致就是威瑟灵和洋地黄的故事了。在他那个年代,医学界没有精密度化 学分析仪器,没有电子仪器能观察记录人体指征,没有病理学,没有细菌学,所 以那时候人们对疾病原理的认识仍然很模糊。那时候诊断基本就是根据病史、身 体检查所得到的有限信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威瑟灵做研究所能倚靠的,就只 有缜密的临床观察和严格的对比检验过程。   有个悖论值得说一下:这种落后的历史条件,固然限制了威瑟灵的研究手段;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历史条件,让威瑟灵能有机会发现洋地黄。因为,那个时候, 医学研究能力总体来说都不发达,所以民间偏方里还有一些隐藏的珍珠可以让他 发现。在药物学研究能力爆速增长的今天,高通量筛选设备一天可以检验10万种 化学成分。各国的传统偏方,早就已经被竭力寻找新药源的制药公司彻底检验过 了。有效的部分都已经提炼成现代药物。还停留在民间的都是无效方剂。如果你 能看到它“有效”,那只有两种可能:不是因为碰上了疾病自愈的好时机,就是 因为“诚则灵”的心理作用诱导出来的安慰剂效果。   当时的这种新旧医疗体系过渡局面,给了威瑟灵发现珍珠的机会。但话说回 来,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耐心和严谨,去耗费十年研究一种药物的。威瑟灵的 才干加上他的认真,让他能从粗糙的民间偏方里淘拣出洋地黄这种有效成分,并 且总结出科学用药的方法。他总结出来的这套洋地黄治疗原则,在后来的两百多 年里几乎就没有任何改变。直到几十年前,医生们基本还是按照他奠定的原则用 药。那时候给病人开过洋地黄的医生都由衷钦佩威瑟灵。因为,你如果到药典里 查一下,就会发现,能持续使用两百年的药,真的没几种(说的是现代科学药物。 那些等同安慰剂的传统“药物”咱这里不讨论)。现在我们有了更安全的强心药, 但威瑟灵的发现,仍然是医学史里重要的篇章。他所采用的验证药效的方法,一 直是药物研究的经典范例。正是这样的研究方法,让后来的医学研究具备了科学 面貌,从而走进实证医学的范畴。     自欺欺人、莫名其妙的“文明”再生     ——关于王安忆《匿名》的质疑    ·肖舜旦·   几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王安忆的长篇新作《匿名》翻了个好多遍。不是 因为这部小说有多么迷人,而是因为这部小说太“深奥”了;而之所以觉得“深 奥”,却又并不是因为小说的情节、人物关系及其思想意义有多么错综复杂,恰 恰相反,小说的情节及其人物关系其实很简单。作为一部35万字的长篇,主要人 物严格说只有一人,而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次主要人物也只三五人而已,而其他 次要人物即便眉毛胡子都大把抓过来充数的话,也很难超过两位数,试想,这十 来个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能复杂到哪里去?可“深奥”的吊诡之处就在这里,明明 觉得不该“深奥”的,却又觉得似乎处处“深奥”。因为我反复琢磨、努力思考、 自我折腾了N遍之后,理解力依然无法进入到作者王安忆所揭示的那个“深奥” 的思想境界中(恕我不敏);当然,这里还必须要承认一点,就是在文字理解的 基本层面上,我也确实遇到了许多“深奥”的阻碍,这些“阻碍”让我第一次体 会到原来声名狼藉的深奥晦涩的学院体论文的语言表述手段竟然还可以移用到本 该通俗讲故事的小说的叙述语言上,这实在有些让人莫名其妙。考虑到王安忆在 拥有作家身份的同时还有一个复旦大学教授的身份,那么这部新作《匿名》,或 许可以视为王安忆创作理念的一种“转型”:王安忆试图在这部新小说里,以她 大学教授才具有的“深奥”语言和“深奥”知识,来表达她“深奥”的形而上的 哲学思想?   不久前在《文学报》“新批评”专刊上(2016年5月5日)读到了一篇南帆的 文章《痛苦的复活———读王安忆的〈匿名〉》,说实话,虽然读完这篇文章后, 几乎完全不得要领,但还是不得不承认或许这样的评论与王安忆的《匿名》原著 恰恰是天衣无缝的绝配。学院派配学院派;想入非非的哲理探求对云山雾罩的理 论迷宫;你的小说高深莫测,我的评论也绝不会低三下四……大家伙都在“形而 上”的“哲学”层面上腾云驾雾,玄虚学问,彼此互炫自家的象牙塔里的学术功 夫,岂不妙哉!但我以为,这种做派实在有些矫情。小说是要面对基层读者的, 你“形而上”的哲学高度是必须来自于“形而下”的生活实际的;文学评论亦然, 一篇评论如果看不出你对评论对象的真实评价,优劣对错好歹等判断都在云山雾 罩的“形而上”层面上,是不是有些“忽悠”的嫌疑?如果说“忽悠”他人还能 显出自己的高明,但是,会不会也同时把自己也给“忽悠”进去了?   从形式上来看,《匿名》是一部典型的往“形而上”高度登攀的“玩”“深 沉”的作品,但我却还只想从“形而下”的基础层面入手,对作品进行解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高深的理论概念,如果缺少了“形而下”的基础, 是绝对不可能在“形而上”的高度上立稳脚跟的,空中楼阁只是幻影。   为分析方便起见,我们先把《匿名》的主要故事框架概述如下:   一个六十七岁的退休老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一家在严重负债状态下 欺骗性营运的民营物流公司聘用,结果被错认为是老板“吴宝宝”,遭到黑道绑 架。当绑架者发现误抓后,因为担心事情暴露,所以并未将其释放,而是将这位 被抓后已经“失忆”的老人送入一个叫做“林窟”的与世隔绝的大山荒野,让其 自生自灭。老人在大山里活过了一个冬天,又因为一场意外的大火,老人仓皇出 逃,竟至逃出了大山,被当地的一家名不副实的穷酸“养老院”收留了一段时间, 后来又被移送到一家正规福利院,在这里才让人查出了真正的身份,找到了他的 家人。在他即将返回正常生活之前,福利院特意为他举行了一场“游江”辞行活 动,然而,就在这次活动中老人不幸落水身亡。   王安忆对自己这部作品的相关阐释有:   “我希望《匿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把我对世界的疑问写出来。” (引 自2016年01月07日《文学报·王安忆:把我对世界的疑问写出来》)   “这次我的这个小说,确实是一个野心”,“我很想写一种文明的再生,文 明的循环和周期状态”(引自网络“ 澎湃新闻 ” 2015-12-27 10:51)   此外,王安忆还坦承,在写作过程中,她的教授同事陈思和一直鼓励她“要 有勇气写一部不好看的东西”,甚至可以“写大段的议论,不用照顾读者的心情, 不管读者是否能读得懂”,所以,写作时“怀疑自己的时候,经常会想到陈思和 对我的启示。”(引自“南报网”《王安忆:我没有莫言的浪漫气质 我的写作 很现实》2016-01-05 17:47)   按照王安忆的这个自我定位去思考,我们或许能对作品中为何出现如此众多 的“莫名”“深奥”内容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也就是说,在王安忆看来,要想 写出一部能实现自己创作“野心”的有足够深度的作品,就必须从“深奥”入手, 将简单的故事尽可能地以复杂的不管读者“是否能读得懂”的方式表达出来。   那么,我们就不妨循着这思路,结合文本,看看她的创作“野心”实现得如 何?   一、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作品所展现的这样一个故事框架及 其内涵来看,有没有可能写出一种“文明的再生,文明的循环和周期状态”这样 一个具有高难度哲学意味的小说?   百度得知,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从原始人的旧石器时代算起,距今据说已有 200—300万年历史了,即便从原始农业出现的新石器时代算起,至少也得从公元 前2000年开始。而作为一部揭示人类文明进化秘密的小说,至少得在一个勉强接 近这种原始生态环境的象征性背景中展开,才可能具有一定说服力;然而,小说 所展示的人物生活环境具有哪些历史年代特征呢?   根据小说叙事中透露出的一个叫“野骨男人”的年纪可以大致推出小说故事 发生的时代年限,应该是在2006年左右,因为这位曾经的复员军人、山里的养殖 户(养了十几头牛和几千只鸭)现年四十岁,而出生年是在1966年。就是这位男 人把小说的唯一主人公失忆老人由山里送到了当地的“养老院”。此外,从小说 中提到的上海医院免费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治疗、志愿者服务、电脑互联网的普 及以及包括主人公无意中卷入的商务欺骗、债务互欠、黑道绑架等事件,都明确 无误地揭示出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2006年左右。   2006年左右,这是小说故事时间无法摆脱的基本时代烙印。即便我们完全相 信作者极力渲染失忆老人所处山野的蛮荒环境如何原始,如何与世隔绝,如何远 离现代文明。也就是说,假定这个叫“林窟”的大山环境完全等同于四千年前甚 至四万年前的原始人生存环境;失忆老人正如作品描写议论中所认为的完全进入 了远古时期的时间之流,开始了一种新的历史“轮回”,开始了纯粹如旧、新石 器时代的原始人那样自生自灭的生存方式……即便我们相信这一切假定完全是真 实的,我们也无法相信老人真正会如作者所认为的那样,开始了一种“文明的再 生、文明的循环和周期状态”生存实践。为何?一个最简单的常识摆在那里,一 种文化、文明的产生(哪怕是一个细微的文化习惯或文明约定),也是需要一个 基本的群体融合以及一定的时间积累才可能产生的。而这位失忆老人不过是独自 一人在山里生活了一个冬天而已。从小说叙述的季节特征来看,老人来到山里不 久,就出现了“天候转变”,山里的“虫子”包括老人这个“新物种”——“大 虫子”就开始在做“冬眠的准备”了,而正月不久,老人就因为火灾逃离了大山, 进入了一个名叫九丈的现代小山镇。这个小镇虽然落后、保守、封闭,甚至民众 极其懵懂、愚昧;但是,小镇街市的嶙峋岩石上已挂上了各色时尚的招牌:饭馆、 旅店、理发、洗浴、奶粉、洗尿裤等。此外,镇上已经有了明显的黑社会势力活 动的印记,这一切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种成熟阶段的典型标志。也就是说,老 人一旦来到九丈“养老院”,他的“文明的再生”或“轮回”“实践”就此告一 段落:因为他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的生存环境了,他已经完全脱离了那种原始的 自生自灭的,可以产生“文明的再生”意义的生存环境了。这就意味着老人的真 正进入所谓“文明的再生”或“轮回”实践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在 这封闭的单人独处的三四个月时间里,可能产生什么具有哲学进化意义的“文明 的再生”之类事件吗?可能吗?   但是,在王安忆的主观意念中,她或许是真的认为老人这几个月的生存就完 全具有科学意义上的人类进化史上“文明的再生”的重大意义了。为了强调这种 进化意义,她采用了一种学院体的“学术”腔调式语言来凸现这种“进化”的 “科学”价值:   “这一个山坳实在太瘠薄,久没有人烟。现在,有了一个他(指失忆老人— —笔者注),他得学着觅食啦!经哑子(此人就是绑架老人的黑道人物之一,正 是他把老人弃在山里,在抛弃之前,教给了老人一些山里生存的基本方法——笔 者注)和二点(小说中的一位善良朴实的山民,一次偶尔情况下两人相遇,为老 人提供了一些生活上的帮助——笔者注)的教育,他已速成为杂食动物。别以为 杂食动物是野蛮人,事实上是人和自然的协商再协商。哑子和二点都是成功的谈 判者,他们又带出新人类,一个老新人类。   这个老新人类真的是很老,须发白尽了,肌肉也差不多消耗尽了,皮包着骨 头,在人生的梢上。谁知道呢,说不定已经死亡,活着的是一个新物种。在这个 新物种里,生与死早转换形态,模糊分野。从生物学上说,就好比单性繁殖。在 单性繁殖进化到双性繁殖之后,再继续进化到单性繁殖。……这个新老人类,携 带着上一期文明的工具(这里特指在山里偶然拾到的一块铁梨片——笔者注), 进入下一期的劳动。事情的开头,大体上差不离,以采集经济为基础,也不排除 其他来源,比如狩猎。他捕捉到一只仓鼠,循迹而去,挖出仓鼠的粮储,这可是 意外之喜……”   在这段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作家王安忆的一种莫名其妙的“学术”自信, 其中的逻辑大致如此:先让失忆老人从文明人的身份中退回去,让他回到“杂食 动物”的阶段,再赋予他“新人类”的身份,以使他具有从原始人身份 “再生” “文明”的进化可能;继而干脆假定他已经死亡,已经诞生了一个生物学上的 “单性繁殖”的“新物种”,于是,这个“原始人类”真正的“进化”历程就正 式开始了。按照作家王安忆的“学术”逻辑来看,之前老人为了生存寻找、收集 了一些过冬食物,就具备了原始人类“采集经济为基础”的特点,而偶尔捕捉到 的一只仓鼠,就成为了这老新人类的一种自觉的原始“狩猎”的生存方式了。把 这两项加在一起,王安忆“学术逻辑”上的“文明的再生”的进化意义就可以成 立了。   可是,如果我们从基本常识角度来理解老人几个月的山里生活意义的话,这 些活动只能是一种生物本能意义上的求活努力,而且,这种努力基本是徒劳的, 几乎完全不具备存活下去的可能。试想一个67岁的来自大上海的失忆老人,突然 之间从安逸繁华的富贵乡沦落到与世隔绝的茫茫荒野大山中孤独求生。几乎没有 任何真正的食物储存,没有一件真正的冬衣,连一个可供安身避风的山洞都没有, 只有原先旧山民留下的几堵残垣破壁,而据作品描述,老人自身的活动范围也很 有限,只能围绕这几堵残垣破壁转。因为地形太险恶,太诡谲,如同迷宫,所以 老人根本转不出去;否则,老人也不可能留在这里等死。(这也就是黑道人物放 心把他扔在这里自生自灭的原因。)以这样的环境、条件,这样一个从大城市沦 落到此的已经67岁的没有任何野外生存经验的衰弱老人,他如何生存下去?他不 饿死也会冻死(小说中写到了下雪、冻雨这些恶劣的气候状况),或者被野兽吓 死啃死,他怎么可能如作者想像的那样开始所谓人类的“二度进化”,开始一种 所谓的生物由“单性繁殖进化到双性繁殖之后,再继续进化到单性繁殖”这样一 种“文明的再生,文明的循环和周期状态”的科学进化历程呢?如果不是作者天 马行空、异想天开的“哲人”玄想,他早就应该死翘翘、硬邦邦得尸骨难存了, 何来什么“文明的再生”?   由此可见,所谓“文明的再生”完全是一个虚妄造作、莫名其妙的伪命题, 是一种完全背离事理逻辑的想当然的概念化图解。“深奥”的深处其实只有虚妄, “科学”的虚假外衣里隐藏的只是一个装腔作势的“文学”“野心”。   二、   然而,面对这样一个完全虚构出来的伪命题,王安忆却偏要把它视为一个煞 有介事的社会学人类学意义上的进化事件,甚至还想追求一种叙事上的真实性, 竟然奢谈什么“在长篇小说中,每一个合理性我必须要考虑,都只能老老实实地 写出来” (引自2016年01月07日《文学报·王安忆:把我对世界的疑问写出 来》),实在有些“强‘己’所难”。古人讲求“名正言顺”,面对一个想入非 非杜撰出来的伪命题,你怎么可能把它从事理逻辑上“圆谎”得天衣无缝?当然, 今天的小说家都属于特别能编的一类,想怎么编就可以怎么编,可以编得天花乱 坠,甚至“生死人而肉白骨”,如银屏上的那些抗日神剧一般,但这种编造只能 永远属于不入流的下三滥之类。《匿名》的编造虽不至于沦落到这个地步,但是, 事理逻辑上的短板依然时时可见。   前面我们已谈过一个没有任何野外生存经验的来自大上海的衰弱老人,在几 乎没有粮食、冬衣的条件下,如何在一座封闭的荒野大山中活过一个冬天的可能 性问题。而对于这个形而下的事理逻辑上的“合理性”问题,王安忆显然忽略了。 此外,小说故事链条上其他致命伤还有不少。   就说说林窟这个所谓封闭的大山环境吧,究竟封闭隔绝到怎样的程度呢?按 照小说的描述,它是属于封闭到几乎找不到任何出路的地步,所以,黑道人物才 放心将老人置于这里自生自灭,因为他根本不可能找到“出逃”的路径。但是, 根据小说的叙述,我们又得知,这林窟在十几年前还曾经是一个人丁兴旺、可以 容纳二千多人的大集市,每到集日,四里八乡的山民都会汇聚于此。试想,这么 一个山里的集市贸易中心,其间山路的沟通宽敞、空间的疏阔平坦程度肯定具有 一定规模;虽说荒芜了十几年,也不至于就连出路的蛛丝马迹都找不到了?除非 这十几年间发生了较大的地质变动诸如地震火山之类,地形地貌完全改变了,但 小说并未提及这点。而且小说中谈到的一场山火就把老人顺利“烧”出了山的 “枷锁”,就说明所谓封闭性其实应该是“天网恢恢”,漏洞多多的,老人在慌 不择路的情景下尚且能顺利逃出山的樊篱,而在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山里生活之 后,对周遭地形完全熟悉之后,焉能找不到一条求生的出路,而宁肯在这里闭锁 等死?更何况小说还叙述了一个细节,一位名为二点的朴实的山民在山里放牧时 曾两次来到老人住地,第一次是偶遇,但第二次却是特意给他提供帮助的。试想, 在这种情景下,老人焉能不主动要求(或偷偷跟踪)这位山民带它走出大山?如 果说当初被黑道人物带到此地时,由于恐惧和不熟悉环境,只得苟且于此;但面 对二点,老人与之却有一种心灵上的默契,如果老人提出这要求,二点一定不会 拒绝。虽说老人已然失忆,但从小说的叙述来看,他的失忆并未使他完全失去正 常的理智,只不过与人交流困难些而已,并非失去了生存的欲望,他一定会时时 想着如何走出这大山环境的,怎么可能在这里混混沌沌、心甘情愿地等死?   再说说那场把老人烧出大山的山火起因吧。这个“起因”设置得极其虚假和 矫情,看看王安忆是如何“设置”的:   “然而,有一种危险却在必然性里逼近……外来的危险却是单一的指向,就 是破坏。这种破坏在科学里是共识,科学也是外来的,将偶然性固定成必然性。 可是他,不正在从人类退到灵长类再退到灵猫一类,如何留心得到它,那些玻璃 碎渣!从眼镜框里落到地上,和着茅草枯枝,看也看不见,偶尔地,闪一闪,晶 亮晶亮,以为是太阳光。这些人造的玻璃颗粒,像是液体,其实是固体。你还以 为是冰,事实上格外地蓄热。他也是马虎大意了,明明是用它引火烧柴,应该晓 得厉害,可是,类推的能力在降低,或者说,对玻璃的认识在淡薄。由于物质世 界的改变,他的认知也在进行系统更替……”(省略部分还扯到了什么人类社会 发展史,石器、铁器、陶器、石油时代,原始陆生植物蕨类出现,仓颉,周易之 类让人眼花缭乱、莫名其妙的概念堆积,这是小说中诸多“深奥”议论的一种典 型模式)   原来这场山火竟然是退化到“灵猫”阶段“类推的能力在降低”的“老新人 类”的马虎大意造成的,原来是他掉落在茅草枯枝间的一块镜片的玻璃颗粒引燃 了这场大火。我不知道王安忆为何要设置这么一种“可能性”?是不是要刻意显 示一种“将偶然性固定成必然性”的“科学性”?但从真正的科学立场来“类推” 的话,在寒冷的冬天这种低温环境条件下,掩藏在山林茅草枯枝间的些许玻璃颗 粒将引燃一场森林大火的几率能有几何?其可能性远不如在山里直接燃火做饭引 起火灾的可能性,这应该是一个简单的常识吧!而王安忆偏要在这个设计上如此 舍近求远,舍简明而求玄奥,殊为难解。由此可见,这个情节的设计过于矫揉造 作、故弄玄虚,不免有些弄巧成拙了。   更奇葩的是,小说家居然让这个失忆老人在深山荒野与他的绑架者黑道人物 哑子来了一场“汉字书写大赛”,老人作为一名来自大上海的退休人员,他能识 文断字自属正常;但黑道人物哑子不过一个在山野里被人收养长大的孤儿,因聋 而哑,也从没上过学,虽说热衷于认字,那也只能是一些常规用字而已。因为两 人无法用语言交流,于是只得用书写文字的方式交流,这也在情理上说得通。但 是,两人书写的是些什么文字呢?如老人写一个“灶”,哑子竟然写一个“釜”, 接着又炫耀性地写了“箸”“钵”,甚至连“稷、箬、蕨、茱萸……”都写出来 了;两人居然还可以区分词性,一个写名词,另一个则写动词,写到后面,两人 竟然兴奋之极。真不懂王安忆在这里弄什么幺蛾子,既然要回到古朴、原始洪荒 年代,又偏要两个平民(其中一个本该是“文盲”)在山里玩起了时尚的“汉字 书写大赛”,其鼓捣程度之深,又几近大学中文系专业水准。我实在不明白这些 玩意儿与“文明的再生”有什么关联,也无法参透哑子这个没上过学的“遭天谴” (这是小说中对他的一个定义)的残疾人是如何具备这些古汉语字词知识的,他 的人生履历中并没有遇上一个有古汉语知识底蕴的人,他的黑道主子麻和尚也绝 不属于如“儒商”“儒将”一类的“‘儒’黑”人物。   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匿名》非常热衷于这一类的文字游戏。我甚至怀疑作 者是不是深受近几年流行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影响,但我还是难以理解王 安忆对于这种折腾中学生的文字游戏竟如此迷恋不已。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古奥、 陌生、让人应接不暇的古汉语字词、名称、典籍、典故等,让人惊叹王安忆的学 问竟然如此渊博,堪与钱钟书媲美。后来才有些明白其中奥妙,很可能这些东东 都来自于《辞海》。因为在小说后半部描写老人又与一位白化病人玩这类文字游 戏时干脆就是摊开一本《辞海》开“玩”,所以各种稀奇古怪的古字词的出处、 用典及其相关相似的信息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照本抄录了,比如什么《尔雅》《广 韵》《方言》《说文》《本草纲目》《诗经》《韩非子》之类的古代经典里出现 过的诸多生僻字词用法,王安忆都如数家珍一般列下,滔滔不绝地倾泻而出,乐 此不疲,真不知她想通过这些东西究竟要告诉读者什么东西,其意义、趣味何在?   三、   其实,《匿名》的要害还在于它在思想价值取向上的走火入魔。   以传统的文学理论观点来看,《匿名》是一部难以归类的作品。它既不符合 现实主义小说的真实原则,又缺乏浪漫主义小说的理想追求;以现代主义象征小 说的标准来看,其意旨又极其暧昧,逻辑链条扭曲甚至断裂,象征意义晦涩莫辨。 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小说的思想观念表达欲望又极其强烈,确有一种超越一 切阶级、政治樊篱,以人类学、哲学的宏大视野君临天下的大家“野心”。只可 惜这欲望之火燃烧得过于强烈,以致于正常的思维、语言方式都有些失度变形, 如邯郸学步里的燕国人。王安忆似乎唯恐传统小说含蓄优美朴实的描写叙述方式 不足以彰显她的大家“野心”,所以总是迫不及待地亮出自家“渊博”“深刻” 的“大家”底蕴,高深莫测、絮絮叨叨地议论不休,高屋建瓴、古往今来地“渊 博”不止;高步于形而上的“学术”云端,“深刻”于莫须有的“文明”再生, 却几乎忘记了文学的初衷或基石——那不可或缺的人性关怀。   以小说的核心人质绑架事件为例,这本是一桩极其严重、恶劣的刑事案件。 当一位作家主动在自己的作品中直面这样一桩刑事案件时,他(或她)应该持怎 样的立场和情感?这本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在王安忆这里,却变得一反常 态。   一位67岁的退休老人,无辜地被黑道人物绑架,然后被黑道人物弃置于深山 大野,任其自生自灭。这本是一件极其残忍且充满丰富人性悲情的事件。它应该 会很自然地激起人们道德良知、善恶是非、同情悲悯一类的情感;但是,在作家 王安忆的笔下,这却仅仅成为了一个极佳的“人类文明再生”的实验案例,成为 了作家哲思妙悟的灵感泉源。作家因此“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欣欣然入超凡 圣境,无嗔喜怨怒,淡泊宁静,自由超迈,天马行空,玄想频生。在作家看来, 黑道人物将一位衰迈的老人扔进茫茫无际的封闭山野,就是让他回归到了“时间 之流”,并进入到了新一轮的“历史轮回”的起点。作家感兴趣的是他在这种原 始生存环境中如何从一个现代文明人“进化”(或“退化”)到“新老人类”, 如何由一个“单性繁殖”的“新物种”来“再生”“文明”;而老人作为一个被 绑架的受害者的人权、生存权以及作为人在这种困境面前的诸多喜怒哀乐之情则 被作家统统抽空,以“失忆”之名将它们弃置于虚妄之境。小说里的老人似乎只 剩下一幅唯唯喏喏、懵懵懂懂、俯首贴耳、心甘情愿的愚民相,对于自己的不幸 境遇,只有一种动物类的本能反应,丝毫看不到他的喜怒哀乐,几乎察不到他人 性起伏的脉动惊悸,如果不是他的对古汉语的“咬文嚼字”以及喜欢玩一些莫名 其妙的文字、数字及骰子游戏的“智能”特点,这老人简直就等同于一白痴。作 者确确乎没把他当成一个人来看待,而只是把他当成一个正在从人类退到灵长类 再退到灵猫一类的“新物种”,或者是一棵“陷在林子里,脱身不得”“不挣扎, 顺从地任凭造物摆布”的树,津津乐道于其“进化”过程中“行走在壁上”时 “腿脚忽变得敏捷”的“迅速变种”现象,惊叹于这个“新物种”的“文明”再 生的创造能力,大惊小怪于这个人竟然“建造了茅厕,多么聪明啊!简直了不得, 晓得如何处理秽物”,“别小看这一个人,他那一点点生产活动,也会影响大山 里的生物圈,不定什么时候促成突变”,这种貌似极其冷静客观的“科学”视角, 将一个复杂多变的阶级社会里小人物的不幸命运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黑道人 物的强势张狂,蛮横残忍悄悄化为乌有,这是一种多么冷血的立场!归根结底, 老人毕竟是一个人,不要说他只是一个“失忆”老人,就是一个老年痴呆患者其 实也是有喜怒哀乐之情的,即便他真是一个“新物种”,是一棵逆来顺受的老 “树”,作为一个体察入微的有良知的观察者,面对它的不幸境遇也应该有些恻 隐悲悯之心,即便你无动于衷,也不应该欣欣然于做墙上观、还如同发现了新大 陆般面有得色?作家的超然、冷静、高深、自以为是,使她几乎完全忘记了一个 作家的职能、本分甚至起码的人性道德良知。   从艺术的本源而言,任何抽象、变形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具象的呼应甚至回 到现实,也就是说,“形而上”的目的并不是要逃离“性而下”的现实,而是为 了更深刻地抵达现实的本质。超越的外相下始终有着一线隐形却坚韧的现实关怀 维系,始终汹涌着一股阻不断理得清的逻辑精神潜流:这才是抽象的本质。如果 一种抽象最终完全背离了生活的本质,完全旁逸斜出于生活逻辑轨道之外,那么 这种抽象,还有什么意义价值可言呢?《匿名》中对人质绑架事件的抽象基本就 属于这类,与此相关联的许多抽象寄托也因此陷入了一个万劫不回的逻辑怪圈, 错招频出,失误连连。   比如小说的下部有一个明显的重心,即对残疾人的关注,借助“失忆老人” 的命运轨迹的转换先后叙说描写了两处福利院所的残障人士的生活风貌,这本来 是一个展示作家人性关怀的极佳契机,如果说之前对人质绑架事件的抽象因为 “文明重建”这个高难度命题的难以驾驭以至于走火入魔地偏离了生活的本质; 那么,对福利院所的残疾人士的关注则应该是踏踏实实地回到了人间世道中。可 是,由于在王安忆看来,这些畸零人因为他们的残缺身份而被主流社会所遗忘或 抛弃,成为溢出正常社会规范之外的“除不尽的余数”,但依然各自代表了一段 “文明的沉浮”,因而同样也具有了文明“二度进化”的可能。正是这种可能, 让王安忆兴奋莫名:“你很难说他们是残障。写到这些人的时候我还是比较兴奋 的,因为他们很具体,更符合我的美学。”然而,王安忆的这种“兴奋”依然让 我困惑:他们不是“残障”还可能会是什么?王安忆能从这些“很难说”是“残 障”的残疾人生活中能抽象出怎样的让人“兴奋”的“美学”价值?   先看看“失忆老人”所处的九丈镇民政养老院的真实状况:   一个还俗的尼姑在自己原来的破旧庵子管理着四个人的生计:一个躺在床上 不能动的、一个被父母抛弃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一个有些懵懂痴呆的到 了街上就总是不想离开的“恋街”的老头、再就是新来的“失忆老人”。五人中 有两人缺乏独自进食能力,而需人喂食。养老院的生计除了粮站每年给出几百斤 谷麦外,其余维持全靠养老院自谋生路,或者说全凭社会的“仁慈”:比如在逢 集的日子,抱着病孩子在集上化缘,多少有些收益;再如去机房碾米,店主不收 钱,也不留砻糠,反添给女人一个筐底子,也算是对养老院的资助之一等。日常 饮食上养老院人员只有克勤克俭,不过南瓜粥、南瓜藤一类。   对于这样一种本该令人感叹唏嘘的生存困境,王安忆却能透过“现象”看 “本质”,看到其中充满了温暖、安宁、美好的生活内蕴。当这一群畸零人走在 九丈的老街上、老小病残一列纵队自由行进时,作家形容为“有一种滑稽的哀 容”,“自由散漫底下,又隐藏着爱娇,这样的老而且窘迫,这两个字很难想象, 可就是爱娇呢!”同时感叹于社会道德人心之美好仁慈,“要不怎么解释它的存 在?”欣赏、赞美、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应该就是让作家“兴奋”的“美学” 价值之一吧。   当然,还有令作家更“兴奋”的美学价值:   在王安忆看来,“福利院聚集着一些隐匿的小世界,因不能纳入常识的大世 界,就被遣送来了”,而在“这个沉寂的福利院,别看都是歪种子,残果子,稗 果子,其实生机勃勃,生出歪果子,残果子,稗果子。知道酶吗?酶活跃得很呢, 聚散离合,对应,错接,兼并,分裂,不定裂出个什么玩艺儿……这些在普遍之 外的的特殊性,将提供什么样的标本呢?……或者预示着某种更高级生物的诞 生。”   小说描写了另一处县级福利院的一位白化病少年鹏飞,这是一个具有天赋异 禀超能力的奇人,“他就像蝙蝠,听得见超声波”,还“简直看得见呓语里的梦 境”,“假以时日,没准也成为牛顿那样的人”,或许在作家看来,这就是“某 种更高级生物”诞生的“预示”?   这个鹏飞来自于一个类似林窟的与世隔绝的封闭而隐匿的深山“小世界”, 一个奇特的化外之地,而生活在这里的山民也可视为化外之民。因为这些山民们 很少与外界发生关系,而只依靠当地天生的枸杞为生,几乎过着一种“桃花源” 式的全封闭却又自给自足的生活。征兵、义务教育、计划生育、户籍、婚姻法等 对他们都没有任何约束力。这些“化外之民”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于近 亲结婚、繁殖,白孩子越来越多(与“常人”的比例总在一半对一半),因而未 成年便夭折的也多。这些白孩子晒不得日头,否则就会导致红疹和眼盲,所以, 他们只得蜗居在山里的绿树荫翳丛中,无法走向外面的世界。   对于这样一个极其蒙昧、落后、病态的生存空间,按照常识,山民的生活应 该是极其困难的。但是,王安忆却发现了这里独特的生存优势,或者也可以说是 独特的“美学”价值。在作家笔下,每当采集枸杞的季节,这里的男女老少都在 采枸杞,充满了欢声笑语;为接待来这里收购枸杞的外乡人,各家各户都备下了 丰盛的饭食,一顿轮一户的招待他们;米酒开封,腊肉削片,还有山里的野货, 炖什么,什么鲜。一种温馨、富裕、其乐融融的“桃花源”式理想的“酒菜氤氲” 氛围,着实令人羡艳。   而另一面,虽然白孩子越来越多,但“未成年便夭折的也越多,这样人口就 不见长,正够枸杞养命”,这种天地自然“生态平衡”的奥妙让作家真切地感受 到一种“天地不仁”里“慈悲”。而这种“慈悲”里面更大范围的“平衡”还体 现在“枸杞”“明目的药效,不定是将盲眼人的眼收取起来,换给衣食呢!”作 家在小说里借助外乡人的视角,对这种“生态平衡”里的“慈悲”情怀极其欣赏 并由衷地赞叹,甚至感动得要落泪,而完全忽略了其中所隐含的原始野蛮和反文 明的丛林法则,在这种“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里,那些夭折的孩子应该算 是死得其所,总得要牺牲一部分人,不然的话,大家都活不下去,山里哪有那么 多的资源养活这么多人?而那些盲眼的白化病人也应该无怨无悔,因为这是上天 与你们做的一笔交易,否则,你们怎可能过着这般衣食无忧的生活呢?   或许,在王安忆看来,这种野蛮落后的生存困境,最能准确地体现出某种文 明“二度进化”的自然法则,就像亚马逊原始森林里的动物弱肉强食的生物竞争 原则一样,大家伙都凭着自己的动物本能、技能去生存,去竞争,公正公平,物 竞天择。在这个竞争过程里,上天会自动地遵循某种“生态平衡”规律,保持一 种生态链的常态,使得各动物种群都能自然合理地在一定程度上存活、发展或死 亡、灭绝。但是,王安忆忘了,这种自然的“进化”只适合于原始森林里的动物 世界,却不宜在现代文明的人类生存天地中提倡,因为现代文明应该尊重每一个 个体生命的生存权,并有责任有义务保证每一个个体健康幸福生活的权利。就如 小说里所描写的深山白化病人群居的“化外之地”,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就应该把 这些病人的生存环境彻底改变,把他们这种原始、落后、病态的生活方式彻底改 变,尽可能的给这些白化病人免费治疗,而绝不应该对他们的生存困境听之任之, 不闻不问。而对一个负责任的有着人道情怀的作家而言,也绝不应该对这种“病 态”只抱着一种猎奇甚至欣赏的态度,对其中的人伦悲剧却视若无睹,反一味赞 叹这些白化病人的奇人特质,并欣赏他们的所谓的高于常人的“超凡智慧”。这 实在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价值取向!   王安忆的本意或许是出于对残障人士的尊重,以为这些残疾人并不是如外人 所想象的那么懵懂、无知、愚昧、可怜兮兮……所以她想极力发掘他们非“残障” 的一面,甚至有意彰明他们之间其实藏龙卧虎、高人辈出;但是,她似乎完全没 有料想到,她的对残障人士的“尊重”却滑向了另一个误区——猎奇,她的“尊 重”中几乎完全忽视了残疾人的真实困境、背离了基本的人性关怀轨道,她对残 疾人超常能力的“发掘”将残疾人的真实人性几乎给“发掘”没了。在王安忆的 笔下,这些残疾人“‘穷’且快乐着”,他们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在“仁慈”社 会对他们的“多方”赞助下,他们在“文明再生”的进程中自然地进化着、平衡 着,活得无忧无虑、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王安忆如此别出心裁的“抽象”创造 能力就这样把残疾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艰难困顿、哀怨悲苦之情给抽没了,另一 面却如同变魔术般,巧手生花、“空手套白狼般”“抽”出了残疾人自满自足、 幸福快乐的生活之“相”,几乎让人生出一种“做残疾人也幸福”的感慨!   四、   或许出于同样的表现文明“二度进化”的自然法则,作家对九丈这类山里封 闭落后小镇的生存状况也有着一种迥异于常识的新“认知”或新“发现”。作为 一种文明秩序建立发展的产物,黑社会势力存在的利弊现代人应该很清楚,尤其 是在现今反腐大形势下曝光的众多黑社会势力与政府官员内外勾结、欺行霸市、 为所欲为的恶行劣迹可以说是人神共愤。但是,在王安忆笔下,她的黑道人物作 为一种山野小镇中与自由经济同时兴起的政府行政区划下的“割据”“原始力量” 的代表,竟呈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正能量”精神风貌。这些黑道人物具有一种 传统江湖的侠义精神,信守“盗亦有道”的契约信念,其所谓“第一代的枭雄” 是也。   如小说里的主要黑道人物,狠人敦睦,他在官方的允许下,控制了九丈的农 贸集市市场,竟然把原先充满戾气、暴力、脏乱差的集市市场整顿得秩序井然, 体现了一种“黑社会”治下的高度威权,并且具备了高效、公平、合理的特质。 这个敦睦不仅有能力,而且廉洁、仁慈,堪称完人。小说中描写他多次赞助养老 院,为了那个失忆老人和那个患先天心脏病的孩子更是上下奔走,最终使孩子得 到了免费手术治疗,而老人也得益于此,从而找到了自己的家人。作家甚至称赞 他是“无欲则刚”的人物,从不染指“灰色收入”,“得公心民意,占绝对优 势”,即便市场“狠人”,也只得收起“逞强之心”。在他的治下,九丈老街的 集市,“连续三年评为县级先进”。   再来看看小说中的另一位黑道人物麻和尚,他就是人质绑架案的执行者。此 人出道更早,虽然敦睦后来居上,但依然尊重他,将他视为“前辈”。从麻和尚 眉头都不皱就做下的这桩罪恶大案中不难看出,此人心狠手辣,应该是劣迹斑斑; 而按照物与类聚逻辑推论,他最信任最得力的手下哑子在他的授意下应该也干了 不少谋财害命勾当的,也绝非良善之辈。但诡异的是,作家对这两人却不仅毫无 贬斥之意,反而充满了一种善意的理解甚至赞美。麻和尚在得知哑子擅作主张放 生了老人以致留下后患后,虽一度也产生了“裂隙”,但最后二人还是回归和谐, 相安无事。主仆二人可谓相互尊重,默契相投。而对于哑子这个明显是黑道上的 狠角色人物,王安忆却赋予了他许多常人不能及的美德:天性淳朴、善良、热爱 大山、人品高贵,甚至把他视为“自然之子”的象征……完全不顾这里存在明显 的逻辑悖论:一个天性善良不做坏事、恶事的人能成为黑道首领最得力最信任的 手下吗?而他将一位无辜的老人弃置于深山荒野任其自生自灭的行为难道不同样 是一种杀人行为吗?老人如果不是在作家刻意虚构编造的情景下“侥幸”活下来 的话,应该早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得人不知鬼不觉了。   王安忆为何要如此“美化”黑道人物呢?我以为其出发点无非是想以此来证 明她的“二度文明进化”的可能性,想以此来证明在市场经济兴起之初,这种偏 远山区条件下的“原始力量”崛起时体现出的某种必然性与合理性,想以此来证 明这种“原始”“割据”力量是怎样以它的原始“合理性”中的极大善意来实现 与市场经济共生共荣的“生态平衡”效应的;所以她让她笔下的黑道人物充满了 如许多的美好品性。但是,在王安忆的主观哲学玄想理念中,她忽略了一个基本 的事实前提,即她笔下的九丈镇绝非处于一个原始蒙昧状态下自由经济萌芽发展、 公平竞争的历史时期。在这种历史时期的商人及其他谋利者出于自我发展的长远 目标,比较讲求诚信、契约等,即便坑蒙拐骗者也还会遵守一定的道德伦理底线, 所谓“盗亦有道”揭示的就是这种意义。而王安忆笔下的九丈镇是在现代化市场 经济大潮背景下的开放乡镇,九丈镇的市场形势其实也不过现代政治制度条件下 的市场形势的一个缩影而已,根本不具备原始蒙昧状态下的自由经济、公平竞争 的历史特点。所以九丈镇的黑道人物实际上具备了所有现今黑道人物的某些本质 共性,即通过与官方的某种肮脏交易,获得某种特权,从而搅乱市场或独霸市场, 为非作歹,最大程度上窃取市场利益,而受害方当然只有商家和百姓。从小说的 描写来看,九丈镇的黑道生意已经做到了大上海,完全与现代黑道势力接轨并融 合为一体,在此种条件下,九丈镇怎么可能成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 桃源?九丈镇的黑道人物岂能独善其身,天下乌鸦此鸦白?   王安忆如果真正想要写作一部具有深刻哲理意味可揭示人类“文明再生”规 律以实现自己创作“野心”的大作品,她就必须首先让她的小说人物处于一个真 正远离了现代人类生活影响的“世外桃源”。比如像当年笛福笔下的鲁滨逊,置 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荒岛28年。然而,即便在鲁滨逊这样的生存处境下,想要实 现所谓“文明的再生”也依然不免虚幻。鲁滨逊即便在荒岛上,也无法摆脱时代 在他身上留下的强烈印记,也只能按照当时的价值观念来实现他的人性追求而已, 不可能产生一种原生态的“文明再生”现象。再如戈尔丁的《蝇王》,借飞机失 事之因将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困在一座荒岛上自生自灭,这本来很具备某种 “文明的再生”可能的,作为孩子,童心未眠,又完全脱离了成人世界以及现代 文明制度的约束,可以为所欲为,而群体成员之间的相处也必须达成一种关系的 平衡,这就颇具形成某种文明再生的可能性。但戈尔丁也只能止步于人性的恶性 演变,这种演变导致了荒岛的内乱,这种内乱将荒岛内可能产生的文明秩序毁于 一旦。   如果要问在笛福和戈尔丁的笔下,人物的生存环境虽然已经具有了真正原始 远古的生存生态条件,但为何依然无法达到“文明再生”的哲理境界?那是因为 真正原始文明的产生是在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才可能形成的,而其中一 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就是时间、经验上的长期的积累、磨合。一般而言,要想 形成某种真正的新的文明规则,没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几代人的延续传承,是绝 不可能成功的。而在王安忆的《匿名》里,人物的生存生态条件不伦不类、非驴 非马,情节设置更是矫揉造作、逆情悖理,完全不具备“文明再生”的生态条件。 如果以为只要让一位没有野外生存经验的城里人在与世隔绝的深山荒岭上按照求 生本能勉强生存个二三月,就具备了某种抽象的文明进化哲学意味,那实在有些 虚幻迷狂,滑天下之大稽了,这种所谓的“哲学”其实也只能是一种不折不扣、 自欺欺人的“哲学”幻影“游戏”罢了。   五、   讨论《匿名》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即它的学院体议论或抒情(甚至还 可以包括叙事)。我想,把这种表达方式命名为“意识流学院体手法”应该是比 较恰当的吧!这种手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学院体兼意识流的超级组合,这就形成 了一种“天书”般的难度:冗长,动辄就以几百上千字甚至更多的字数出现;莫 名的晦涩,语言中充斥着众多诸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考古学、天文学等方 面的术语名词,似乎高深莫测,渊博无比;意识流的跳跃性加上本身的逻辑失联、 思想出轨,简直让人难辨东西南北。但倘要究其实,其逻辑思想上的矫揉造作、 生拉硬拽也只能让人莫名其妙。在我看来,这种所谓的学院体不过是作家玩深沉、 装逼扮酷到了情不自禁、欲罢不能程度的一种病态表现而已。王安忆在“创作谈” 中曾笑言,“如果我是物理学家,或者在物理上、考古上、或者天体学上有很好 的训练,也许就会很不一样”,为此她感叹道“小说是一种非常限制的艺术”, 难以想象如果她真有了“很好的训练”的话,这小说还能不能读下去,还能保存 多少文学的本真?下面我们不妨择其比较“通俗好懂”的几段文字一窥究竟,看 看作家的议论“深度”到底如何?   “睡眠不仅是将息和治疗,还是改变物种的过程,在表面的静止下完成基因 突变,使其适应环境得以生存。所有存活至今的生物无一不是通过自身改良,通 不过的即被淘汰,逐出生物群。人类进化得太远,进化到生物的最高等,就有能 力改变改变外部环境,适应自己的需要,代价是丧失自身改良功能,于是变成最 缺乏适应力的一类物种。他们褪去皮毛,只能驯养动植物,制作衣物御寒蔽体; 他们的消化系统在熟食的抚育下逐渐虚弱,还是要驯养动植物制作口粮;驯养和 制作需要分工合作,这又成为一桩依赖,就是社会组织。这个睡在木匣子里的老 娃娃,被扔在山的肚腹里,现在是睡着了,说不好就一径睡下去,睡进时间的永 恒里,加入循环。可是,万一,万一醒来呢,等着他的什么命运,还有没有可能 退回元初?进化的结果如今都成累赘,熟食、织物、筑造、冶炼、还有玻璃吹制 术,它们阻碍着退化的脚步,是退化不完全的尾巴!”   这段议论的前提是失忆老人在睡觉时的潜意识梦境里哭泣,并喊出了妻子的 昵名。这是小说中唯一的一次对老人绑架后产生的有关亲情思念的心理描写,此 后,小说中就再没有任何文字涉及到这种情感了。这个情节本来是很具有人性真 情的深度的,但在作家的学院体学术化的议论之下,这种人性真情被消解得无影 无迹。不过从学术角度来看,意思还算通俗,至少还有些科普语言的范儿。但是, 要想认真理解这段学术论断的真正意义,就难免产生不少疑惑了:   比如,说“睡眠是将息和治疗”,从一般的科学意义角度来看,这话还好理 解,但是,到了“睡眠”“还是”什么“改变物种的过程”,就比较费解了。人 类自诞生以来,每天晚上一直都得睡觉,这种习性已经保持了有几千几万年了吧, 难道这种行为才是人类“物种”“改变”的重要原因?还有,究竟“完成”了什 么“基因突变”呢?而且,这“突变”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完成的?以什么为标志? 并且,人类在完成了某种“基因突变”后,现今依然每天继续睡觉的习性,那么 这是不是又在为下一次的“物种”改变、为下一次的“基因突变”作新的积累? (此外,其他生物应该也有睡觉这个属性,应该也在“改变物种的过程”之列, 他们是不是也该有某种“基因突变”的机遇呢?)   再如,既然人类已经“进化得太远,进化到生物的最高等”,就说明人类在 进化过程的“自身改良”是极其成功的,是远胜过所有其他“存活至今”的“生 物”的;但是,人类这地球上“自身改良”的优胜者却怎么又变成了“丧失”了 “自身改良功能”的“最缺乏适应力的一类物种”?按照作家“所有存活至今的 生物无一不是通过自身改良,通不过的即被淘汰,逐出生物群”的逻辑,人类现 在既然已经“丧失”了“自身改良功能”,人类岂不是要“被淘汰”,要被“逐 出生物群”了?一方面承认人类进化得最远,最成功,远到了“生物的最高等”; 但另一方面却又说人类已经“丧失”了“自身改良功能”,成了“最缺乏适应力 的一类物种”,这种颠倒错乱的逻辑、自相矛盾的论断,实在让人莫名其妙!   当然,根据上下文意仔细分析,王安忆在这里想表达的真正意义或许是指由 于进化成功,人类过上了有衣物、熟食、有组织的社会分工等文明生活方式,生 活过得精致、舒适,高效,只不过这样一来,无形中却使人类自身的原始生存能 力几乎丧失殆尽,这些方面的能力远远不及其他物种了。但是,这并不等于可以 说人类已经“丧失”了“自身改良功能”,而事实是人类借助其他各种现代手段, 大大强化了“自身改良功能”。正如人类通过工具的使用,使自己能轻而易举的 战胜爪牙锋利的野兽。而且,人类明白自身的身体条件具备的原始生存能力极其 有限,再怎么进化、再怎么“基因突变”也不可能胜出所有生物,所以,人类另 觅他途,采取其他文明进步的方式手段改变并大大强化了“自身的改良功能”, 何至于竟然“丧失”了“自身改良功能”?由此可见,王安忆在这里的学术分析 只知其一,不明其二;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却忽视了事物的本质。妄论科学,自 以为是,结果却不免漏洞百出,贻笑大方。   继续分析下去,我们就看到作家总算回到了对老人本身的议论了,可把这段 议论读来读去思来想去了半天,却除了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之外,最终还是有些不 明就里。议论中作家似乎很希望老人就此一睡不醒,因为如此一来,老人就可以 “睡进时间的永恒里,加入循环”了(事实上在小说的结尾中,写到老人溺水而 亡时,作家就以极其华丽的意识流学院体笔法,大段大段地铺写渲染老人进入时 间之流、意识之流后的宁静、超然、永恒的神圣美感);于是就非常担心他“万 一、万一醒来呢”?担心他醒来后等待他的“命运”,担心他“有没有可能退回 元初”?因为老人作为文明人的“进化的结果如今都成累赘”,“它们阻碍着退 化的脚步,是退化不完全的尾巴”,这似乎确实是担心老人无法“退化”到“元 初”原始人的那种生存状态,因而会在山里活不下去。可是,这又有什么可担心 的呢?活不下去无非一死而已,就如同睡觉时“一睡不醒”一样,这不正好满足 了作家的期待,“睡进时间的永恒里,加入循环”了?不就可以永远地结束对他 “万一醒来”的担心了?这不正好是殊途同归吗?可是,对“一睡不醒”的 “死”,作家并不担心;而对活不下去、“退化”不成功的“死”,作家却偏要 “万一、万一”地忧心不已?同样是死,又何必厚此薄彼呢?这种“深刻莫名” 的学院体“哲理”逻辑让一般读者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解析?   如此看来,这种学院体的深刻实在没有说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只有一种拉 大旗作虎皮的虚张声势或装腔作势,貌似深刻的幌子后面潜藏着的很可能只是一 知半解的炫耀。   其实,对于这种虚张声势的学院体文本进行这种形而下地琐细地解读是一件 很枯燥很无聊的事情,但是非如此就无以揭开学院体文本的虚妄本质;所以,下 面我还得不胜其烦地再举一例,以使读者诸君对这小说文本中的学院体叙述有一 个更深刻的印象:   “水面称得上浩渺,四面望不到边,这一个水平面可是在山里哦!没假的, 绝对的平,与垂直线成正交。有什么物质能精确地形成‘平’,那就是水,‘水 平’的词就是这样来的。水底山石嶙峋,沟壑纵横,终会被水取平。所以,从面 上看,真想不到地下深藏着什么样的地理形势。就这样,你懵了,闹不清从哪里 来这么多的水,足以填满所有犬牙交错中的空缺,连一条线的缝隙都不错过。沙 土间的渗漏也要充实。镇定下来,极尽目力,隐约看见水的边际,齐整的,平滑 的,显然是特殊材料,就像盘山公路的那种。将天然材料的性能各自提炼,取长 补短,加以混合。唯有人工,才能做到这样单一的坚硬度。还有直线,也是出自 人工。自然里充满弧线,万物以弧线结构。大约因为地球是个巨大的圆形,严格 说,是椭圆形。即便水,就是说水平面,也是从局部看,要是整体而论,也是呈 现弧度。钟乳石暗示着水的垂直性,也许不能简单的怀疑,水从洞穴的顶部下滴, 水这种物质最受地球引力影响,所以有‘水往低处流’之说法嘛!但也还是局部, 从全局,意思是地球全貌看,所有的钟乳石都是向地心垂直,是一个大椭圆形。 然而,本着科学态度,还是不能忽略水的特性,也就是极端地受地心引力的作用, 至少在常规条件下,比如目力可测范围内——不行,不能靠目力,人眼,不也是 球面的弧度,人眼看见的直就不定是直。还是要以工具,工具是人类进化的标志, 进化就是这样,窃取造化的秘密,然后进行复制。于是利用水和地心引力的关系, 也就是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垂直与平面,制定标准,规定物体的边缘。只要看边缘, 就可判定先天还是后天。现在,你看见这一片水被有效地拦在边缘内,就知道是 人力所为。因为透露出强烈的用心,只有人的用心,才会如此单一和集中,目的 性明确。这围截起来的水域,名字叫做水库。   麻和尚的家乡在水库底下,清水洗涤,它变得晶莹剔透,简直就是一座缥瓷 的城。早在新石器时期,这命运已经被预制……”   (引用、甚至“抄袭”了这么大段的文字,真的感到很抱歉,但我的本意只 是想尽量保持这种学院体文字的完整面貌)   这算不算是一段简直要让人抓狂的奇葩文字,本意是要说明小说中的一位黑 道人物麻和尚曾是一位水库移民,他的家乡现在已沉入水底了。但是,我们看到 的却是怎样一段莫名其妙的文字啊?!象不象一座以典型学院体的废话堆砌而成 的毫无意义的语言迷宫?杂乱无章,东拉西扯,自我感觉却又极其良好。如果要 说作者写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那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作者想以这样的学院体 腔调显示自己的学院派专家教授身份(当然,这样的“目的”作家是绝对不肯承 认的),除此之外,恐怕找不出任何与小说内容相关的文学意义上的联系。这段 文字的核心意义是什么?是想以科学的语言定义水库的性质吗?可即便如此,这 也是毫无必要的,水库的科学属性与小说的主旨可说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但这 段文字却连这种意义上的“单一和集中”性都不具备,虽然它也是“人力所为”, 但它的“目的性”却极其不“明确”。   我们就不妨按文字顺序梳理一下它的“意义”,看看能否“明确”一下它的 “目的性”。   文字先提到了“水”和“平”的某些关系;然后说到了“水”的“取平” “充实”作用;接下来说到“水的边际”,“齐整”、“平滑”,“显然是特殊 材料”,它的“坚硬度”和“直线”,只能出自“人工”;接下来由“直线”说 到“弧线”、“弧度”、地球是个椭圆体;又说到“水往低处流”、“地心引 力”、“钟乳石”“向地心垂直”之类;忽然又说到“人眼看见的直就不定是 直”,“还是要以工具,工具是人类进化的标志”;可到了后面,这“工具”的 作用却并未受到“重用”,还是靠人眼“看见”“这一片水被有效地拦在边缘 内”,“就知道是人力所为”;最后才点明,“这围截起来的水域,名字叫做水 库”。   你要想把这些拉拉杂杂的东西收拢来,整理好,会不会是一团乱麻?当然, 如果你有一定的耐心,肯认真把它们看上个三五遍,或许会有一些“收获”,会 对某些出现得比较多的内容留下一定印象。这个内容就是:水库是人造的,是 “人力所为”的。看到这个结果,你会不会大跌眼镜,这么一番深奥复杂、纠缠 不清、冗长曲折、佶屈聱牙的“专家教授”级水平的学院体表述结果,却只是这 么一句人人皆知的常识:水库是人造的。这是不是很搞笑?这样的基本常识却需 要动用这么复杂的 “人类进化的工具”——“专 家 教授”级的“文字”组合 来表达,而结果却让人看得满头雾水,几乎连常识性的“水库”都不认识了。如 果不是作家最后点明“这围截起来的水域,名字叫做水库”的话,有几人能明白 作家在这里说的是什么梦话!   文中类似的“段子”实在太多,举不胜举。王安忆的小说语言本来是极具汉 语言柔婉亲切流畅轻盈之美的,不知怎的,在“文明再生”这一形而上的玄妙哲 理境界层面上竟然“进化”成了这般“畸形怪貌”,实在让人只有敬而远之、畏 而远之的份儿了。从汉语言传承发展的角度来看,《匿名》出现的大量“意识流 学院体手法”文字无疑是对现代汉语小说语言的一种大破坏、大倒退。虽然这样 的结果完美地实现了作家的教授同事陈思和的鼓励和期待,作家终于“有勇气” 写出了一部具有“大段的议论”,又“不用照顾读者的心情,不管读者是否能读 得懂”的“深刻”之极的“大”作品,只不过这样一部让读者读不懂的作品如何 体现它的价值?如何在世上流传? 又如何实现作家的创作“野心”呢? 【网萃】∽∽∽∽∽∽∽∽∽∽∽∽∽∽∽∽∽∽∽∽∽∽∽∽∽∽∽∽∽∽∽              话说袁崇焕(文化随笔)                ·刘大程·   一介书生,目睹国家边患不断,文武兼习,钻研兵法,矢志守疆卫国。及至 朝廷军队节节败退,丢城失地,领军将帅几乎谁去谁死,别人唯恐避之不及,他 却以一名小小七品芝麻官的身份,自告奋勇,请缨杀敌,一扫朝廷悲观萎靡之阴 霾。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并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夸夸其谈,而是确有过人的才略 和魄力,比谁都踏实肯拼,能够挑重担,干大事。他,就是袁崇焕。   在风雨飘摇的晚明,面对后金攻无不克、所向披靡的逼人态势,袁崇焕坚守 关外,苦心经营,誓死抵抗,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打破了双方开战以来后 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明朝扭转了危局,提振了士气,鼓舞了人心。后来又千 里驰援,保卫京师,再次击败后金军,使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发动的三次西征均败 在他手里。   他的破格擢用和提升之快,并不是因为他运气好,而是与他的才能和性格、 为人有直接关系。他之所以取得超乎常人的成就,原因也在于此。大致归纳起来, 除了拥有卓越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指挥才能,他的身上还集中了这些性格和品质, 那就是:刚毅、爱国、清廉、实干、进取、亲民等。他的才能和人格魅力,使他 成为一名既受朝廷倚重,又受军民拥戴的重要将帅。   但最后,他不是沃血沙场,死在敌人刀枪之下,而是身陷诏狱,被绑缚街头, 处以极刑,死在自己人手里。   只要稍加了解和分析,就知道,给他定的那一长串罪名(付托不效,专恃欺 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 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除了“斩帅”还沾得上边,其他都是站 不住脚的。之所以说斩帅还沾得上边,也仅是因为他没有通过崇祯帝许可,是先 斩后奏。但就当时的情况,袁崇焕此举也实是出于无奈。他肩负“五年平辽”重 任,全面负责辽事,必然要整顿辽东军务。收拢兵权、统一指挥,既是他分内之 事,也很有必要。毛文龙的飞扬跋扈、不听节制以及其他种种表现,一是给朝廷 添乱,二是影响袁崇焕对辽东的战略部署,三是有叛变投敌的可能。朝廷不是不 想处置他,而是他孤悬海岛,没有好的办法,有所顾忌。事后崇祯帝在圣旨中也 数列了毛文龙的罪行,肯定了袁崇焕的行为。就算袁崇焕在这件事上有错,从崇 祯帝当初对待此事的态度来看,哪怕是出尔反尔,秋后算账,袁崇焕也罪不致死。 在袁崇焕死后,毛文龙的亲友要求为毛文龙翻案,崇祯帝明确表示不准,仍然说 毛文龙是“罪有应得”,由此也可见,崇祯帝认为毛文龙被斩这个事,本身是无 错的。崇祯帝没必要在这件事情上说假话作掩饰,如果毛文龙真是冤死,趁处死 袁崇焕而为毛文龙平反,不是更能坐实袁崇焕的罪行而堵住为袁崇焕鸣冤叫屈的 那些声音么?   有一种说法,就是袁崇焕挥师入关,千里驰援时,没能在蓟州拦住后金军, 致使皇太极领军越过蓟州,继续西进,最后兵临北京城下,这不是失误封疆是什 么?袁崇焕的门人程本直,在一一辩驳袁崇焕的罪行之余,也指出,在这一点上 袁崇焕有过失。可是,能单凭这点治袁崇焕死罪么?何况真要追究和探讨起来, 袁崇焕在这一点上也是没有错的。   首先,袁崇焕早就注意到蓟镇北面一带防线薄弱,担心为敌所用,数次上疏 请求崇祯帝予以重视,加强布防,增设团练,均没有得到支持,又派谢尚政领兵 前往遵化协助防守,巡抚王元雅却不买账,将谢打发回去。所以对于遵化、蓟州 以北长城一带的防线,袁崇焕实际上已经尽到自己的责任——尽管从职权范围而 言那里并不归他直接管辖。其次,蓟州一战,不同于此前的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 宁远和宁锦两战时,明军都是按袁崇焕的方略,以守城战为主,凭借坚固的城墙 工事,以大炮等火器杀伤敌人,使后金军铁骑驰突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再以机动 作战予以配合。辽西走廊地形狭长,西面又有山海雄关扼住咽喉,后金军要想从 那里进入中原,必须先攻下宁远等城所,否则即使已到山海关外,一时难以破关, 后面各城所的明军进行围歼,后金军就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后金军对宁远、锦州 是势在必得。但蓟州就不同了,蓟州后方没有山海关那样的险要关隘阻挡,后金 军也就没必要非攻占蓟州不可。蓟州又是一座孤城,四顾无靠,既未曾设置坚固 的布防,也未积极备战。袁崇焕的军队在这里要做的,并不是像之前那样守住城 池、乘机杀敌、击退敌军即可,还要在城外开阔地临时拉防线,拦截后金军,否 则后金军完全可能不攻城,径直绕城而去。这时的关宁军虽然也有了骑兵,但连 日行军,临时布控,人数又不占优势,在此与善长野战的后金军展开阵地战,要 想取胜并全线拦住后金军,根本就是无把握的事。只能说,袁崇焕是尽力而为, 拼力一搏了。后来他在北京城下以少胜多,击败皇太极时,就感慨说,那是凭将 士们的激昂斗志和牺牲精神换来的险胜。何况京师之战,已经重在倚城退敌,而 蓟州一战,是要实现全线阻击,并不比京师之战容易。在蓟州,关宁军拼死杀敌, 能够取得胜利,已属不易,至于皇太极领兵另行绕过明军防线,开往顺义,实为 在所难免。袁崇焕和关宁军毕竟是人不是神。看看后来的情况也可以明白这点。 已经进驻顺义的满桂和在蓟州的袁崇焕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不是守城了事,还 要在城外拉防线拦截后金军。满桂也正是这样做的,领兵在顺义城外布防,与后 金军决战,被后金军一举击溃。如果说袁崇焕是大意,或未尽力,或有意为之, 那么满桂之败又是何原因呢?满桂可是一员猛将。满桂兵败,朝廷没有追究任何 责任,崇祯帝对他反而器重有加,袁崇焕就罪该万死了?何况在保卫京师的战斗 中,袁崇焕两战两捷,比满桂的功劳要大得多。可见,以蓟州之事治袁崇焕重罪, 也是站不住脚的。   也有一种说法,就是袁崇焕经营关宁锦防线,耗去朝廷大量银两和物资,却 不主动出击,进攻后金军。   这种说法关系到两方面问题,一是军费投入,一是军事策略。明朝与后金的 局势到了这个份上,大量投入军费已经是无奈之举,是必须的,并非失策性的浪 费。此前的多次交战已经说明,明军与弓马娴熟的后金军展开野战是占不到便宜 的,连守城都很困难。如今如果不改变策略,利用坚固的工事做依托,而盲目对 敌发起进攻,显然只会自取灭亡,就像取代廉颇而轻率出战的赵括。在袁崇焕之 前,熊廷弼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实行以守为主,先守稳,再图战,而非浪战的 策略,收到一些成效,可惜因巡抚王化贞擎肘和权奸陷害,无功而殒命。袁崇焕 继承和发展了熊廷弼的方略,他认为,“虏利野战,惟有凭坚城以用大炮” , 提出“以城护炮,以炮卫城”、“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也是以守 为主,不轻易和八旗兵野战争锋,使八旗兵的长处无从发挥,再寻机歼敌。宁远 和宁锦两战,明军之所以获胜,就是靠这个法宝。要贯彻实现这个方略,需要构 筑坚固的城墙和堡垒。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也就在所难免。但这些,相 较于有效巩固边防和御敌于国门之外,孰重孰轻?单单守着山海关的确省事,但 一则不利于提振人心,二则这世上本无破不了的雄关,一旦稍有闪失,便覆水难 收。持这种说法的人,为什么不质问魏忠贤广建生祠耗去了多少财力,朝廷重修 三大殿花掉了多少国币,福王府里屯积着多少珍宝,腐败场中糜费了多少金银, 却偏偏指责袁崇焕在战火紧逼的边关筑防御敌使用了大笔军费?袁崇焕不这样做, 那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率军冒进,重蹈覆辙,白白葬送明军将士;要么仅守山 海一关,此关一破,后金军便直驱中原……   联想到汉朝时对待匈奴的问题,我们也应该明白,袁崇焕的军事思想是没有 错的。匈奴屡次侵犯汉朝,由于匈奴骑兵人悍马壮,机动灵活,而汉朝基本是步 兵,少量骑兵战斗力也不强,对匈奴竟一时奈何不得,只有忍受屈辱,以和亲与 抚赏方式,维持安定。经文帝、景帝两朝的发展,国力已经强盛的汉朝不愿再受 此屈辱,汉武帝便下令训练骑兵。拥有强大的骑兵后,对匈奴发动了反击,并取 得胜利,从此变被动为主动,由频频被匈奴袭击变为寻着匈奴打,使匈奴残部远 逃漠北甚至欧洲。汉武帝为训练骑兵和痛击匈奴,在思想上做了全国性动员,在 政策上做了全国性调整,使鼎盛的国力都有所下降,可见对付匈奴的不易。历史 上有个说法,就是“女真人,不满万,一满万,便无敌”。女真是游牧民族,精 于骑射,以肉食为主,体魄强健,在与中原步兵的战争中,他们是占有绝对优势 的。明朝对付后金军,和汉朝对付匈奴有很大的相似处。但汉武帝时拥有足可称 雄世界的强大骑兵军团,而此时的明朝却没有,袁崇焕命赵率教等人训练出来的 关宁骑兵虽然也很有战斗力,但首先在规模上就远远不能和汉朝的骑兵军团相比, 也不能和后金骑兵相比,要以进攻的方式全面击败后金军,收复辽东,显然是不 懂军事的幼稚和狂妄之想。   有人说,如果毛文龙在,有他的牵制,后金军就不会绕道蒙古,侵犯京师。 附和这一说法的人还不少。殊不知,这实是小儿之言,是无限制夸大了毛文龙的 作用。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时,毛文龙好好的,后金军怎么对宁远和锦州照打不 误?后金出兵朝鲜时,为什么没有受到毛文龙的牵制,还顺路把毛文龙打得惨败 而逃?毛文龙如果真是积极行动,以跳蚤式的游击战对后金骚扰几下倒是可以, 但要在大兵团作战时实现实质性牵制,他根本就做不到,后金只需以少量兵力一 剿即溃。再看毛文龙写给皇太极的那些书信,及他的种种劣绩,他死得还冤?换 成别人,早就被处死了。所以,对毛文龙,也许暂时可以不杀,但从整肃军纪需 要将他杀了,并不是错。崇祯帝对此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说明了这点。南明 也没有为毛文龙平反,而是给袁崇焕平了反。   还有人说,袁崇焕所言“五年复辽”是吹牛,夸口。五年时间的确有点紧, 但只要像袁崇焕对崇祯帝说的那样,上下协作,配合得法,问题并不是很大。如 果说凭这点袁崇焕就该受死罪,那么毛文龙屡次向朝廷上书,慷慨激昂,陈说收 复辽东易如反掌,“得饷百万,明年可以灭奴”、“两年之间,有不平辽灭奴, 复三韩之旧业,甘治欺君诳上之罪”,粮饷物资得到了,却未收寸功,怎么就不 被朝廷碎尸万段?   前人说,“尽陈古事观同异,不与时人论短长”。对于有些突破底线、失去 基本是非观和缺少常识的言论,本不置一驳,但既然本书是专写袁崇焕,本文是 专谈袁崇焕,也不妨说几句。否则,某些人还以为自己振振有词的浅薄就是真理, 并且遗害世人。   前后想想,袁崇焕为了抗击后金,收复失地,迎难而上,甘挑重担,按照他 卓有见识的方略,顶着缺饷少粮、非议不断、敌人威胁的压力,筑城练兵,处理 与蒙古各部的关系,以缓兵之计与提出议和的后金磨蹭、周旋,构筑关宁锦防线, 斩杀不听节制的毛文龙,警示蓟镇防务,千里驰援保卫京师……他的每一个举措 看起来都是没什么问题的,也有几次唯有他才能取得的胜仗可以印证,但最后几 乎都反过来成了他的罪状!   与其说袁崇焕是死于他的这些莫须有的罪名,不如说他是死于一场官场风波 和政治游戏,或者说死于他的性格。官场政治有它的一套游戏规则,那些官场中 的不倒翁,未必是有多么能干,而是性格特点和处事方式特别符合那套游戏规则。   袁崇焕的性格和才能,使他脱颖而出,可以说是成就了他。从军民对他的拥 戴,也足可看出他的治军能力和人格魅力。左辅曾经是个畏缩不前的游击,跟随 袁崇焕几年,却成了一员能与袁崇焕死守宁远、与赵率教坚守锦州的勇将。赵率 教和祖大寿曾经是逃将,到了袁崇焕麾下更是成了忠诚勇敢的悍将。即使祖大寿 后来无奈降清,也没有给清廷做什么事。连一介门人程本直,为袁崇焕辩护不得 后,都愿意为他陪死。另一个佘姓门人则愿意为他世代守墓。如果袁崇焕没有过 硬的品格,是不可能有这些的。而毛文龙部下的几名将领,那么容易地,就叛明 投敌,成为残忍屠杀同胞的刽子手。而且,像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三人在 毛文龙手下时,都寂寂无名,降清后却立马成了清朝用来征服明朝的重要将领。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袁崇焕与毛文龙两人,分别是怎样识才用人和培养部下的。   但最后,袁崇焕也正是栽在他的性格上。他的刚毅、耿直、清正、锐气、实 干、大胆、率性,很容易给他惹下祸患,成为官场风波和政治游戏的牺牲品。他 的悲剧,也正是那种有着刚直个性的实干家的悲剧。   他曾自谓:“予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 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予何人哉?直谓之曰‘大明国里一亡命之 徒’,可也。”   有人说,人如其名。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他真的如那个“焕”字,热 情的生命之火熊熊燃烧(程本直就说他之所以获罪,原因之一便是“抱心太热”, 也就是太热心主动了);又如那个“素”字,我行我素,质朴无华;并且,挥洒 “自如”。   程本直在《漩声记》里则说:“举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汉也。唯其痴, 故举世最爱者钱,袁公不知爱也!唯其痴,故举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惜也!于 是乎举世所不敢任之劳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辞也;于是乎举世所不得不避之嫌, 袁公直不避之而独行也。而且举世所不能耐之饥寒,袁公直耐之以为士卒先也; 而且举世所不肯破之体貌,袁公力破之以与诸将吏推心而置腹也。”   这样的人,会是通敌叛国的奸贼么?   从明朝当时到后来,其他对袁崇焕高度评价的人,还有很多。譬如:   努尔哈赤:“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耶!”   杨惟和:“十余年奴氛孔炽,士卒畏敌,不畏将帅。袁崇焕一振起之,而将 士始用其命,军民始安其生,天下壮之,真今之方叔也。”   唐甄:“当是之时,非无贤才也,袁崇焕以间诛,孙传庭以迫败,卢象升以 嫉丧其功。此三人者,皆良将,国之宝也,不得尽其才而枉陷于死,使当日者有 一张居正为之相,则间必不行,师出有时,嫉无所施,各尽其才,而明之天下犹 可不至于亡。”   谈迁:“初,虏势张甚,人心惶骇欲遁。自崇焕坚拒,气始振。”   计六奇:“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 崇焕、孙承宗。”   梁启超:“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 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   金庸:“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 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 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地显得突出。”   但反面的言论也不少。正因如此,才使争议一直延续。这里不一一列举。   二   袁崇焕的冤死,有权奸陷害,有敌人毒计,而崇祯帝则起了最主要作用。我 们无法准确把握崇祯帝当时的心里所想,但结合他在特殊的成长环境中形成的性 格,比如敏感、多疑,及后来不断加重的心浮气躁、专断擅杀,也就不难理解, 杀袁崇焕对他来说似乎并不算一件多么了不得的事。有人统计,崇祯帝在位17年, 换了50个大学士(辅国重臣),14个兵部尚书(指正式的兵部尚书,不包括加兵 部尚书衔的)。他杀死或逼得自杀的督师或总督,除袁崇焕外还有10人,杀死巡 抚11人、逼死一人。14个兵部尚书中,王洽下狱死,张凤翼、梁廷栋服毒死,杨 嗣昌畏罪绝食死,陈新甲斩首,傅宗龙、张国维革职下狱,王在晋、熊明遇革职 查办。他撤换和处斩官员之频繁,与魏忠贤专权时有得一比。这些人良莠不齐, 有的是无辜冤死,有的是罪有应得,有的是罪不至死。从这里可以看出崇祯帝在 识才任人上的缺陷。他登极之后,曾出现过一线新气象,但终归有中兴之心而无 治国之才,忠臣用,奸臣用,庸臣用;忠臣杀,奸臣杀,庸臣杀。像温体仁这样 除了弄权害人别无功绩的巨奸,崇祯帝居然重用多年,死后还给予抚恤,追赠太 傅,谥“文忠”,足可见出他的糊涂和昏聩。他与贤后周氏何其恩爱,但周皇后 临死时悲切地说:“臣妾跟从陛下十八年,你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 日……”可见他对待忠言良劝的态度,君子远离、小人翩翩又何足为奇?这样的 一国之君,又怎样能与精明历练的皇太极相抗衡?如果他再多活一个多月,看到 清军的铁骑从袁崇焕曾经为他牢牢镇守着的辽西走廊浩浩荡荡开进山海关,不知 有何感想?能否认识到自己处死袁崇焕是自毁长城?朝鲜特进官李廷济说:“崇 祯皇帝若在平世,则足为守成之主,而如袁崇焕辈任之不终,终以此亡。”就是 说崇祯帝如果在太平年代,倒也可以守业而过;时逢乱局的话,他就没有能力了, 连袁崇焕这样的人都不能一直任用,明朝所以败亡。信然。   很多人希望杀袁崇焕,但起关键作用的有三人:皇太极,温体仁,崇祯帝。   皇太极只是施了反间计,这个反间计本身并不高明,所以他起的作用还并不 算大。余奸代表温体仁是必欲置袁崇焕于死地的,袁崇焕被捕,就是他使的手段, 他在给他弟弟的信中承认:“崇焕之擒,吾密疏实启其端。”后来更是一连五疏 要杀袁崇焕,一当周延儒、梁廷栋甚至崇祯帝犹豫时,他就连忙充当催化剂,煽 风点火。他和崇祯帝是最终杀害袁崇焕的人。   鉴于明末朝廷的情况,其实袁崇焕对自己的遭遇,是早有预感的。天启帝时, 他在奏疏里就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凡勇猛图敌,敌必仇;奋迅立功,众必忌。 任劳则必招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成。谤书盈箧, 毁言日至,从来已然。惟圣明与廷臣始终之。”他希望皇上能明辨忠奸是非,与 他相始终。但结果,却是他所担心的成为了现实。他既然知道危情所在,受谗去 职后为什么不彻底抽身离开,像袁可立他们,一去便不再来?还是因为责任和梦 想对他的召唤太强烈了,辽东的安危让他太挂怀了!   如果说,皇太极要袁崇焕死,是强狠敌手的必然想法,温体仁要袁崇焕死, 是一场公报私仇和倾覆东林党的阴谋,崇祯帝要袁崇焕死,是忠奸不分和复杂心 理纠结之下的糊涂,让人感到可恨,那么很多市民也希望看到袁崇焕死,还争着 抢食袁崇焕的肉块,则是一场国民劣根性的大暴露,更加让人觉得可悲和心寒。 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些事情,要想欺骗他们确实很难;他们 也“勤劳,善良,勇敢”。但这些都只是他们身上部分的品质,麻木、愚昧、盲 目、自私同样也属于他们,使他们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从而带来冷漠的围观和 群氓的狂欢,甚至成为“善良的恶人和凶徒”。一生致力于思想研究和文化普及 的房龙在其《艰难的求知》里说:“无知的人仅仅由于自己的无知便可以成为非 常危险的人……如果他还要为自己的智力缺陷寻找借口,那就更加可怕……本性 善良的人很容易被这种致命的幻觉所迷惑,变得像那些残暴野蛮、嗜血成性的人 一样……”   而这群氓中又有一类人,还极容易自觉充当起道貌岸然、义正词严的卫道士 和爱国者。这类人比那普通的庸众更为可怕。因为他们要么更加愚蠢,要么有着 更为明确而贪婪的利益动机,卫道士和爱国者的面罩之下,隐藏着的实是奴才、 掮客、帮凶和爱国贼的真面目。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抗战时的张自忠,也一度被人骂为汉奸。   平津失守后,二十九军被迫撤退,身为三十八师师长的张自忠奉命留在北京, 与日军接触、周旋。能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自然最好,不能的话,能虚与应付 拖延些时间也行,以便上层做好抗战布置。这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履行一项使命, 军长宋哲元还特意写了封手谕给他作为凭证,免得被人误会。面对友人的劝告, 张自忠回答说:“我知道。但是在和平未绝望以前,我希望能够打开一个局面, 维持一个较长的时间,而使国家有更充实的准备,其他毁誉我是不计较的。”果 然,“汉奸”之名随即而至。全国对他一片骂声,直指他为“华北特号汉奸”, 报纸对他百般攻击和讽刺,一律称他为“张逆自忠”。一时 “舆论大哗,皆曰 可杀”。张自忠不得不偕副官躲进德国医院,随后往南逃离。张介石迫于舆论压 力,命将张自忠押解至南京,撤职查办。作为一名铁血军人的张自忠,不堪内心 折磨和极端苦闷,抽上了大烟。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以死报国,以证清白的决心。 徐州会战时,张自忠获重新任用,在临沂战场与有“铁军”称号的板垣师团鏖战 七昼夜,痛歼板垣两个联队,使其不能前进一寸,坂垣征四郎为此差点自杀。之 后,又先后取得 “鄂北大捷”、“襄东大捷”。1940年,枣宜会战中,在襄河 战场,张自忠率军与日军重兵死战,最后以1500人残部,顶着日军飞机大炮的轰 击,对抗日军6000人的合围。他本来可以脱险,但他自认为,别人都能够突围, 唯有他不能,直至战到最后,以身殉国,以集团军总司令的身份,成为国军抗战 中牺牲的最高将领。其英勇壮烈,令凶残的日军也不由肃然起敬。   在对日作战中,张自忠每战必预留遗嘱,抱必死之心,亲临前线督战。谁曾 想,一段时间里,“特号汉奸”的帽子会牢牢戴在他头上,使他成为口诛笔伐的 众矢之的。后来有人说,他实是死于万民之口。因为他除了以死明志一条路之外, 已经没有别的方式可以为他洗涮冤屈。作为一名爱国血性军人,战死沙场是他的 愿望,他死得其所,无怨无悔;但从“特号汉奸”到“民族英雄”,他的这条路, 走得惨烈而沉重。   晚清重臣曾国藩,也曾被骂为“卖国贼”。   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民众听信谣传,怀疑育婴堂的外国修女绑架、杀 死孩童,挖心剖眼,制作药材,对天津知县的调查结果不满,制造了“天津教 案”, 杀死10名修女(被剥光衣服强奸、挖眼割乳,然后烧死)、2名神父、2 名法国领事馆人员、2名法国侨民、3名俄国侨民和30多名中国教民,焚毁了望海 楼天主堂等几座教堂及法国领事馆。曾国藩奉命前往处理此案。谣言的滋生和传 播自有其土壤,但直面问题时还得实事求是,不能罔顾事实和真相。曾国藩认真 调查,把案情据实公布,要求民众揭发凶犯。谁料引起更大民愤,“诟詈之声大 作”,纷纷痛骂曾国藩为“卖国贼”,京师湖南同乡尤其把他当作湖南人的耻辱。 名誉扫地的曾国藩不得不引身回避,把案子交由李鸿章善后(李鸿章以不说案情、 不提是非,只捕人犯的糊涂法,方才应对过去)。一年后,曾国藩即抱病郁郁而 死。以镇压太平天国著名而尽心尽力为大清操劳了大半辈子的曾国藩,没想到也 得了顶“卖国贼”的帽子。   曾国藩的遭遇无法跟袁崇焕和张自忠比。而袁崇焕与张自忠相比,张自忠还 算有幸,因为他最终得偿所愿,杀敌报国,以一死而示清白。袁崇焕就没有这样 的机会,只能亲者痛仇者快地死于莫须有的罪名,靠苟延残喘的南明小朝廷来给 他平反。后来他对手的后代——乾隆皇帝说:“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 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也给他平了反。但这些仍然不能消除对他延续至今的怀疑、诬蔑和谩骂。于谦等 人被平反获得了认同,为什么给袁崇焕的平反得不到认同?难道是因为南明是个 小朝廷,对自家前朝臣子的评判也作不得数?好像没有这个道理。至于乾隆的平 反,则有不少人说,他是明朝的敌对方,那当然是不可靠的,他是在抹黑明朝廷。 乾隆帝有必要这样做吗?须知,给乾隆帝祖上带来最大屈辱的可并非崇祯帝,而 是袁崇焕,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曾败在他手里!强悍者往往更看重人的忠诚、勇 敢和名节,哪怕是自己的敌人。这已经是常事。乾隆帝曾下令编纂《贰臣传》, 以忠君为标准,把降清的明朝官员称为“贰臣”。一些明朝官员降清后虽然忠心 耿耿,功勋卓著,为清朝做了很大贡献,但他认为,这些人在时局艰难之际, “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以传统道德观来看,实在是“大节有亏”。 乾隆帝 连李永芳、鲍承先、洪承畴这样为清廷献计献策的忠实智囊,孔有德、耿仲明、 尚可喜这样为清廷出生入死的得力鹰犬,都打入了《贰臣传》,甚至连迫于无奈 而降清、却不愿为清廷效力的祖大寿也打入了《贰臣传》,可见他在对臣子的名 节观念上是多么严苛。如果要达到抹黑明朝廷的目的,他为什么不说他们是“弃 暗投明”呢?袁崇焕倘若真的是因谋叛而被杀,他还有必要去为袁崇焕平反么? 明朝末年的政治生态,又还用得着抹黑么?这种凡来自敌对方的看法就是抹黑、 凡发自于“自己人”的言论必是真理的逻辑和反应,我们实在太熟悉。   总之可叹的是,袁崇焕至今也无法完全洗白自己——尽管实际上这并不难, 只要后人本着客观公正的立场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稍加探究。不仅如此,这样一桩 无比惨烈的公案,这样一段令人唏嘘而深思的历史,在持续至今的争议里,有时 竟演化成娱乐式的调侃和戏谑。诚然,没有多少人能够承担起严肃的学术使命, 但至少可以不那么可悲。   是的。现实距离的隔膜,都足以导致痛感的疏离,何况情景远逝的历史。真 实的事件是残酷的,惨烈的,而局外人(尤其是后世人)的谈论则往往流于肤浅 甚至轻佻。荒烟蔓草湮白骨。喧嚣庸碌的日子里,还有多少人愿意用心穿过岁月 的漫道,去体味那埋藏于废墟之中的梦想与挣扎,血泪与呐喊?寻找曾经的真相, 思考人性的光辉和幽暗?   从袁崇焕到鲁迅笔下的夏瑜,到张自忠,到文革……那种群氓式的愚昧和狂 欢,一直顽固地延续着,至今也没有绝迹。我想,如果袁崇焕活在现世,恐怕也 很难逃脱相似的遭遇。   一个缺乏思考和分辨能力,不能认识和尊重自己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那 些原本来自他们之中,连强悍对手都表示敬重和悯惜的杰出之士,以及怀抱丹心 却不愿随风鼓噪的赤忱之子,却被他们视为汉奸、国贼,俨然只有他们自己才是 爱国抗敌的英雄,至于真正的汉奸、国贼,他们也看不见,或者聪明地选择失声。 这样的民族,是让人痛心的,有“醒悟”这副药需要吃,完成一次必要的蜕变。   “重要的历史只在比较少数人身上。”钱穆的这句话,是值得玩味的。   三   孟子有言:“春秋无义战。”因为那时天下大乱,诸候争霸,相互攻伐是常 事,混乱得很,根本无法厘清谁是谁非。   明朝与后金的战争,要简单得多。它是一场后金发动侵略而明朝进行抵抗的 战争。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统治权之争。后金军队所到之处,杀戮无辜,抢劫财 物,掳掠人畜,进行的显然是一场非正义战争,按现代社会的说法,已经犯下了 战争罪。袁崇焕代表明朝一方,率军奋起抵御,意在保国安民。不管是以小历史 观还是以大历史观视之,称袁崇焕为民族英雄,他都当之无愧。   《三国演义》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清朝取代明朝,表 面上看是正常的王朝更替,实际上却有一定的特殊性,客观上给中华民族的社会 变革和文明进程带来了很大阻碍。   纵观中国历史,与世界史对比,在满清以前,都没有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汉唐雄风的辉煌,更是领先于世界。宋、元、明等朝代虽然略次,但也是与发达 国家一并走在诸邦前列,没有落伍。我们今天之所以比发达国家落后了一大截, 就是落后在满清。   后金原本是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清朝入主中原以后,大部沿用明 朝旧制,大量吸收汉文化,广用汉人,加快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但其先天性的 局限,使其未能在明朝的基础上有长足的发展,只是对旧王朝的重复。闭关锁国 的政策和固步自封的思想,更是给自己划地为牢,将自己与世界文明潮流隔离开 来。   早在明朝初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到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和军事实力及地理知识,被称为世界 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当时明朝的舰队,在世界范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相比。但 在清朝,到了后期频频挨打才意识到海军的重要,建立起水师。然而制度缺陷、 国家腐败及技术短板,使水师徒有规模,没有战斗力,与日本甲午一战,最具实 力的北洋舰队便几乎全军覆灭。   明朝已经广泛使用的火器,在清朝也没有什么发展。直接导致与敌交战时, 在武器上处于下风。   明朝中叶在中国兴起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产生时间上 也不算迟。但进入清朝后,迟滞不前,没有得到顺势的发展。直到清朝末年,它 的工农业生产方式和经济形式,与明朝仍无多大差别。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于 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实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完成了工业革命,开始 向现代化社会迈进。拿1787年来说,结束独立战争的美国已经制定世界上第一部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决定实行“三权分立”( 即立法权、行政权、 司法权的相对独立),开始建设以自由、民主、法治为特征的公民社会了,而中 国还处于封建帝国的乾隆时期,靠地大物博养活王朝,“奴才”、“小民”的称 呼还大行其道,女的裹着小脚,男的留着长辫。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仍 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满清道光帝和许多大臣还搞不清前来侵略的英国在哪里。 “英吉利在何方?距我大清有多远?有无陆路可通?”这样一句话,足可见出当 时众人一头雾水,面面相觑的窘态。   所以,清朝虽然有着近三百年历史,但从对中国社会制度的建设推进来说, 等于零;从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贡献来说,充其量只有一百年。这浪费的时间,便 是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落后就要挨打。鸦片战争的失败,割地赔款 的耻辱,才促使中国那股憋屈了很久的民族情绪在奋发图强的强烈愿望激发之下 终于爆发,推翻了满清统治,开始寻求救国复兴之路。否则,如果清朝再那样延 续下去,中华民族的命运不堪设想。   这些常使我耿耿于怀,联想起晚明旧事。如果袁崇焕不死,如果李自成能有 点远见卓识,如果吴三桂能以国家民族为重……又会如何?   袁崇焕的意义也因此再次凸显。诚然,明末危机重重,没有汉光武帝那样雄 才伟略的明君做主导,单靠一个袁崇焕,就算他抗住了清军的侵略,显然也很难 挽回明王朝覆灭的命运,更何谈中兴。但有没有比后来清朝统治中国达三百年之 久而导致国衰民弱更好的可能?   这是个关于历史走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问题。面对既成的历史,去设想当 初的可能,似乎已经没有意义。但若能以史为鉴,带来思考,引发启迪和感悟, 也未尝无益。   这不是一个人的乡愁,而是关乎民族振兴与福祉的大事。   四   北京的袁督师庙,在北京龙潭湖公园。有康有为题写的“袁督师庙”匾额和 对联:“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闻鼙鼓思东 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袁崇焕纪念馆,在北京崇文区 花市斜街广东义园旧址,即原来的袁崇焕祠墓地。墓堂廊柱曾悬有康有为所书对 联:“自坏长城慨今古,永留毅魄壮山河。”珍藏有与袁崇焕相关的不少文物。   1952年,北京市准备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按规划,袁督师庙和祠墓均在 迁移之列。叶恭绰、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联名上书毛泽东,力陈“明末满洲 久为边患,能捍御者以袁崇焕为最。满酋后施反间,崇焕竟以冤死,天下痛 之……”建议对其祠墓予以保护。毛泽东将此事批转彭真市长处理。袁崇焕墓得 以保留和修葺。   东莞的袁崇焕纪念园,在石碣镇水南村袁氏故居遗址。该地位于东江之滨, 举目可见对岸一派苍翠的铜岭山,及耸立于山上的榴花塔。正门牌坊呈“皿”字 形,进去是巍然屹立的袁崇焕石雕像,名“擎天一柱”,出自广东籍雕塑大师潘 鹤之手。但见袁崇焕身着战甲和披风,手握宝剑,昂首远眺,似有千万钧气魄。 园内还有袁督师祠、袁崇焕浮雕、故居、衣冠冢、三界庙等景点。   至今为止,我来到东莞谋生已然14年。随着对袁崇焕了解的加深,受他的遭 遇和精神的感染也就越大,慢慢就有了为他写一部书的想法。近两年虽然生存压 力仍未解决,但实现这个心愿的念头却越来越强烈。于是付诸了行动。   为此,我陆续翻阅了关于袁崇焕的不下五百万字的资料,包括多种明清史料、 笔记和近、现代学者如孟森、李光涛、阎崇年等人的研究著作,及其他一些人的 部分文字,对它们进行了扒梳,理出了一条更为清晰的脉络。一些资料存在相互 矛盾或自我矛盾以及谬误之处,只能靠自己甄别、比对和理解来处理。还查阅了 数张相关地图和其他图形,对当时的战局、战况有了更清晰的概念。   写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于我这还是第一次。我没有接触关于写历史小说理 应注意的事项,而是自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大致的原则,那就是:有史实的,尽 量遵照史实;无史实的,则进行合理想象,大胆创造;于人物无关大体的史实, 可视创作需要而灵活取舍、运用,关系到人物大是大非的史实,一定不能随意更 改,以免对读者认识人物造成误导。总之是既严谨又洒脱,融历史与小说的元素 于一炉。   我注意到,一些过于倾向偏好甚至流于偏执的文字行为,也是造成对某些历 史人物更具争议的一个原由。近代清史泰斗孟森曾经就袁崇焕一案说:“庶知三 百年公论不定,一翻明末人当时之记载,愈坠云雾中。论史者将谓今日之人不应 妄断古人之狱,惟有求之故纸,凭耳目所及者之言以为信。岂知明季之事,惟耳 目相及之人,恩怨是非尤为纠葛。”他的话,说出了袁崇焕公案之所以争议不断 的主要原因之一,那就是当时作书记录、发表见解的人,往往不是遵照客观事实, 而是从自己的恩怨是非出发,各执一词。无疑,这种“各取各需”式的行文和评 判态度,对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非但无益,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我 要求自己必须尊重能影响到对人物定性的重要历史事实,而不作那离谱的随意更 改和颠覆式编造。不过顺便也要强调的一点是,这毕竟是一部小说,而非纪实, 读者若是处处求证,则又误会了。   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还原袁崇焕的真实形象,是这部书的初衷。但究竟能做到 几许,说实话,我也并无多大的把握。不过,能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也不算是 白费心血。   最后,谨以一首拟古风五言诗,表达我对袁崇焕的悼念和结束本书的写作。 诗曰:   科场年复年,拨云终见天。   为官解民苦,提剑戍边关。   时危见英雄,功高招谗间。   呜呼袁督师,饮恨是大冤。   2016年清明节于东莞   (说明:此文为本人新著长篇历史小说《袁崇焕》后记。《袁崇焕》一书已 经杀青,开始投稿寻求出版。) ※※※※※※※※※※※※※※※※※※※※※※※※※※※※※※※※※※※ 本期编辑:古平 本期校对:克己明德 审 稿:程鹗、方舟子、古平、克己明德、太蔟、肖毛、应帆、紫弦、自如、笨狸 技术支持:李晓峰、Yawl、李启明 联系人:方舟子(smfang@yahoo.com)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xinyusi@yahoo.com 发 行: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http://www.xys.org     http://www.xinyusi.info     http://xys8.dxiong.com 订阅《新语丝》月刊,请寄信到xys_gb-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网站新到资料,请寄信到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之友”,请寄信到xys_friend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