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中国青年报》“电脑周刊”,发表时有删节) 网络文学 --中文国际网络纵横谈之三 ·方舟子· 大约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所谓的“文学”。既然有“校园文学”、“课 桌文学”、乃至“厕所文学”,在互联网络上,自然也就有“网络文学”。 当中文国际网络在一九九三年创建起来的时候,计算机还远未象现在这 样普及,上网张贴也不象现在这么简单,有条件上网和知道怎么上网的,基 本上是在海外大学校园从事理工科工作的学生学者,而且以男性为主。而最 初操练中文网络文学的,也就是这些不曾接受过任何文学训练的“野路子”。 他们不曾把网络当文坛,也不会刻意追求什么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之所 以要张贴,或者是为了交流,或者是为了发泄,鲜有出于创作的冲动。所 用的形式,大体上是随意为之的随笔、杂感;其内容,从评论世界大事、鸡 毛蒜皮到相互进行人身攻击,无奇不有;而其特色,则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无所顾忌,也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审查。如果这也算文学的话,不妨称之 为“莽汉文学”。其上乘者,以讥讽、挖苦为能事,辛辣幽默,令网人肃 然起敬--但能有这等水平、这等心思的骂人高手屈指可数,网上盛行的, 还是省事的破口大骂,脏话连篇,毫无趣味。所以当时中文网人聚集的新闻 组alt.chinese.text (ACT)也就被称为“牛屎铺”(《新语丝》的栏目“牛 肆”之名即源于此),比之为“男厕所”。曾有人要改变这种现象,制定网 规曰:“骂人不好。要骂,也要骂得有新意。”身处那样的环境中,想不骂 人,非要有超凡入圣的修养不可--就连当时网上的稀有动物“文学女青年” 也没有不骂人的,更有以“泼妇”、“母大虫”自居的;而骂人要骂得有新 意,却是需要有一点文学才能的。因此尽管网规高悬,而千篇一律的骂风依 旧。那位网规制定者,后来自己也是一天数帖、十数帖地骂人,而且骂得毫 无新意,那条到现在还时不时被贴出来的网规,成了一大讽刺。美国《纽约 客》杂志在几年前曾登过一幅著名的漫画:一只狗一边敲打键盘一边对另一 只狗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狗。”其实反过来说,在互联网上, 人是很容易变成狗的,而“莽汉文学”也就很容易堕落成“狗吠文学”-- 如果骂街也算文学的话。 到了一九九五年,海外的互联网络已进入了平民百姓家,家庭主妇们在 相夫教子之余,也可以上网打发时间了。这时候,在中文网络,就出现了与 “莽汉文学”、“狗吠文学”鼎足而立的“小女子文学”。无非是见花落泪, 对月伤心,油盐酱醋,厨房卧室,孩子尿布,爱情手册,育儿日记,好幸福 好伤心好苦闷好生气--总而言之,日常生活的流水账和廉价的擦面纸是也。 生活、感情“丰富”者乃至于象祥林嫂一般天天唠叨个没完没了。“莽汉” 和“狗”们是最见不得这种东西的,于是要讥讽,要漫骂,于是“小女子” 们慢慢地也就离开了“男厕所”,而躲到小范围的、封闭式的讨论组(邮件 列单)里相互赏鉴去了。时不时也还会整理一下帐目、收集一下纸头贴到“ 男厕所”去,向世界宣告她们生活得很好。 严格地说,这些随写随发、聊天对骂式的文字,当然都算不上文学。严 格意义上的网络文学,是要等出现了象《新语丝》、《橄榄树》这样严肃的 文学刊物,有了比较正式的发表渠道,拥有一批有艺术追求的作者之后,才 真正地诞生的。在一九九六年七月多伦多“电脑网络与中国文化”会议上, 我曾经把网络文学称之为“流放文学”的一部分。在那次题为《在网络上流 放》的演讲中,我如此总结道: “这些文学创作在内容上具有流放文学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怀旧,回 忆在国内时候或苦或甜的生活。人谁不怀旧?尤其是年纪越大越容易回想过 去的时光,但是在异国他乡,遥对祖国,这种怀旧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并且 也由于远距离而产生了超出现实的美感。第二个特点是描写文化冲击,是以 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抒发在居住国的感受。多抒发个人的悲欢,而缺乏大手笔, 对于居住国的文化,也还没有真切的深刻感受。在形式上,网络文学多采用 散文、随笔、诗歌这种便于直抒情怀、无需花费太多时间的形式,较短小, 也较随意。在质量上仍与常规文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现在海外的中文网络文学当然要比当时繁荣了许多。当时有所谓“网文 八大家”,而如今文学水平未必比那八家差的网人恐怕二十八家都不止。但 是,海外的中文网络文学,整体上还是不出“怀旧”和“描写文化冲突”两 大流放文学的特点。在海外的生活环境中,这应该是永远无法抹去的烙印。 如果说在内容上有什么突破的话,那就是开始出现了一些反映网络生活的作 品。在形式上的突破,则是小说的盛行,中篇小说乃至长篇小说都已在网上 大量诞生,虽然其质量,仍未达到专业水平。但是一些网人创作的散文、随 笔、诗歌的质量,确乎已与常规文学相差无几。某些网人实际上是网上和网 下两栖,他们的作品往往分投网络刊物和常规刊物,只不过在网络刊物上更 早跟读者见面而已。但是网络文学要和常规文学最终合轨,则还有待于专业 的作家、诗人们纷纷上网。《新语丝》和《橄榄树》开始零星登载海外专业 或半专业的作家、诗人的作品,也可说是一个趋势。在那篇演讲的最后,我 预言道: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诗人、作家流放到网络上来,网络也会产生自己的 诗人和作家,以网为家,在网络上流放。” 我们仍然期待着。 199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