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圆明园防渗工程公众听证会”观感 ·方舟子·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大张旗鼓搞了一年多,也没见任何北京专家出来质疑, 大概北京的专家都是不常去圆明园的,那些据说经常去圆明园做生态观察的环保 爱好者也见怪不怪。工程接近完工了,突然让一位外地学者在游园时看到了,将 其反对意见告知了民间“环保组织”,捅到了媒体,于是众多媒体来个密集轰炸, 成了近日的重大新闻,时评家、社会活动家忙乎起来,北京的专家们也都冒了出 来。国家环保总局表现出极为高效的工作效率,立即叫停该工程,随后又就此开 了全场直播的听证会,听取专家、社会团体、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我曾经听过一个民间“环保人士”的讲话,谈到国外民间“环保组织”很羡 慕中国的同行,因为中国民间“环保组织”采取的行动常常能引起媒体的极大关 注,掀起一场场“环保风暴”,而国外民间“环保组织”就很难得到这样的对待。 这次圆明园风波又添了一个例证。特地为一个公园的一项工程举行国家级的公众 听证会,在国外恐怕也是见不到的。看来中国的“环保意识”、“公众参与意识” 已经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了。 圆明园防渗工程究竟能否对生态造成破坏,破坏程度有多大,有何利弊,如 何权衡,这些都是非常专业的学术问题。学术问题和社会问题不同,并不适合采 用听证会的方式加以处理。专家们不可能在短时间的发言中出示证据证明自己的 观点,普通公众也不可能通过听证会判定持不同意见的专家孰是孰非。更合适的 方式是通过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期刊进行学术争论,将详细的数据、材料提交决策 部门做出抉择,如果为了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可以将所有的资料公开。 如果听证会的目的是让当事人和专家作证,让公众大致了解一下他们都有什 么样的观点,也未尝不可。但是其中一些发言者的身份和发言内容,我实在看不 出和“听证”二字有何关系。其中有的是所谓“媒体学者”,不管场合是否与其 专业有关,都要去发表一番空泛的高论。像这样的听证会,其实是把学术问题社 会化、庸俗化了。 最奇怪的是发言者中竟然还有一位11岁的儿童。既然是工程问题的听证会, 作证者起码也应该是有责任能力的成年人吧,让儿童作证又是什么意思呢?防渗 工程的利弊连专家都有不同意见,而该儿童通过上网查询以及有关人士介绍,却 能斩钉截铁地罗列出八条“圆明园铺防渗膜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 他并不具有足够的学识来判断这些结论的正误,我们是否应该认真听取?如果应 该,这些结论的证据何在?如果不应该,为何又让他发言?这岂不是成了儿戏! 有一个著名民间“环保组织”的代表(“自然之友”总干事薛野)在听证会 上声称通过他们一年多的观察,已经可以证明防渗工程给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 会后他在媒体上公布了他们的观测结果和拍摄到的一些对比照片。据说“镜头是 不会说谎的”,但是在Photoshop时代,很容易对照片做随心所欲的加工,我们 不该轻信这个说法。有一个网友发现那张用于显示防渗后荷花现颓势的照片整个 色调偏紫色,怀疑是经过色彩处理有意误导读者的。其实,即使照片没有有意作 伪,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不同光线下拍摄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这种简单的照片对比根本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该组织列举的观察结果,基本上都是一些非常主观的描述,只有一处有数据 为证:防渗前一种水鸟有3巢,防渗后只见到2巢。有一点统计学常识的人,都会 知道这个数字对比不具有显著意义。蹊跷的是,该组织声称已在圆明园观察了一 年多,但此前从未见过他们质疑防渗工程,等到有专家出来质疑了,他们马上 就能提供“圆明园湖底防渗对动植物影响极大”的证据,令人不能不怀疑这些证 据的可靠性。 圆明园湖底防渗也许对动植物影响极大,但是不能靠煽情、造势和炒作来证 明。如果碰到“生态问题”,谁都可以做出专家的姿态发表高论、肆意抨击,哪 里有“环保”哪里就有我,这种作秀式的“环保意识”于事无补,不要也罢。 2005.4.17. (北京科技报2005.4.19) (XYS2005041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