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选自《进化新篇章》,方舟子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25万字,284页, 94幅插图,国际书号:753553354x) 文化进化的特殊性 ·方舟子· 人类的生物多样性是连续分布的,并不具有明显的分界,而且差异往往是细 微的。但是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却往往是界限分明的,一个个文化群体都有自己独 特的文化现象。事实上,人类群体之间的主要差别,是文化的差别。文化特征在 很大程度上已取代生物特征,成为人类自我认同的主要标志。我们主要地根据语 言、衣着、饮食、装饰、价值观等文化特征确立自己的归属和寻找配偶。各种各 样文化群体的形成,乃是长期文化进化的结果。 在语言产生以后,人类有能力也有必要形成大型的社会,群体基因库随之变 大;同时,对付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随之增强,自然选择的压力减轻了,因此 人类的生物进化就变得更加缓慢,逐渐进入了文化进化的阶段。事实上,自十万 年前到现在,人类的生物进化基本停止,但是文化进化的速度却越来越快。 文化进化的速度比生物进化快得多。生物进化以千年、万年为单位,而文化 进化却是以百年、十年乃至年为单位。这是因为文化进化是以符号(特别是语言) 的形式,通过社会交流,而不是基因传播实现的,因此它可以传播得更快,更迅 速、更直接、更灵活地影响到更多的个体。而且,生物进化是“达尔文式”的, 是环境无意识的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文化进化是“拉马克式”的,它可以有意识 地适应环境,并且后天获得性(知识)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一代又一代的累积, 使得文化进化呈加速度演变之势,在技术方面更是如此。 生物进化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通过繁殖实现的,因此繁殖是所有 生物个体的第一需要。而文化进化可以独立于生物进化,不受自然选择的制约, 生殖不再成为所有人的第一需要。许多人可以为了适应文化的需要因为种种原因 而抗拒繁殖这个生物本能。比如,可以因为经济的原因:生儿育女将带来经济负 担,妨碍了个体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也可以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由于宗教信 仰或世界观而禁欲、绝育。象这样,节育或绝育都是适应文化系统的结果。更重 要的是,在人类社会中,性和繁殖基本脱离,性取代繁殖成了人类最重要的本能 之一。当然,脱离了性,繁殖是几乎不可能的事(人工受精、试管婴儿毕竟还是 极其个别的现象),但是人类性活动的频率却远远高于繁殖之所需,绝大部分的 性活动都不带有繁殖的目的,许多性活动更刻意避免怀孕。对绝大多数的灵长类 动物来说,性和繁殖是密不可分的,性活动非常稀少,只有在雌性处于排卵期发 出了发情信号时才能发生。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外是矮小种黑猩猩,它们的性活动 远比普通黑猩猩和其他灵长类动物活跃,而且大都与繁殖无关,而是用于做为一 种社会交流、笼络感情的方式。人类性活动的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更远胜 矮小种黑猩猩。但是在本质上,又是相似的:性在繁殖功能之外,新增了感情功 能,并成了两个个体亲密联结的纽带。既然性已被人类赋予了与繁殖无关的感情 功能,那么性活动也就可以在同性之间发生,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在人类社会中为 何同性恋占了相当高的比重。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强奸现象。一种流行的观点认 为,强奸有其遗传本能的基础,就象有的雄性动物(比如蝎子)强迫雌性交配留 下后代一样,是那些无法吸引到配偶的男人用于生殖的最后手段。这种观点正是 忽视了生殖意义在人类性活动只占很小的比例,它无法解释那些由已婚男人进行 的、受害者为儿童的、同性之间发生的以及阴道性交之外的其他强奸行为。强奸 并不是一种生殖行为,而是一种性行为,是强奸者借以向受害者显示自己的威力 的暴力行为。 文化进化另一个有别于生物进化的现象,是有着真正的利他行为。生物的本 能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自然选择总是有利于自私的,因此生物的本质也是 自私的。对生物进化而言,生命活动如果有意义的话,就是尽可能多地传播自己 的基因。生物也能表现出一定的利他行为,但是由自然选择产生的本能的利他行 为,实质上也是自私的:或者是有利于亲属,因此自身的基因的一部分能通过亲 属继续得到传播;或者是希望能够获得回报,而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进化稳定 策略”。这两类本能的利他行为在人类社会中也大量地存在,但是人类具有真正 的有意识的利他行为:对个体及其亲属没有益处甚至有害,也不能甚至拒绝得到 回报。无意识的自然选择只对个体的短期利益起作用,但是人类具有理性推理能 力,能够做长期的计划,因此能够为了长远的利益牺牲目前的利益,为了群体的 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文化的适应性进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对群体,而不是 个体进行选择的结果。我们可以将这种选择,称之为文化选择,以有别于只对个 体起作用的自然选择。文化选择产生了文化适应性。那些被认为对文化群体有利 的行为,即使是虚假的(比如宗教、迷信),即使对个体不利,也会在文化选择 的作用下,得到保留、传播。 利他行为是道德行为的一种。道德行为的产生,必须满足三个必要而且合在 一起充分的条件:能够预见到自己的行动的结果,能够对自己的行动做价值判断, 以及能够在不同的行动方案中做出选择。也就是说,道德行为依赖于个体有能力 预见自己的行为后果并愿意为这样的后果承担个人的责任,而这样的后果是好是 坏,则取决于他所属的文化群体的价值观。那么,价值观又是怎么来的呢?在达 尔文之前,哲学家们或者认为价值观是神启的,或者认为价值观纯粹是理性的产 物。达尔文在指出理性也是进化的产物的同时,认为价值观也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它可能部分是源自理性的(权衡了群体和个人的利害关系),部分则出自在所有 的社会动物中都存在的“社会本能”。达尔文所说的社会本能,乃是在自然选择、 文化选择长期作用下的结果。一个有着更“好”的价值观的文化群体能够扩张、 繁衍,并吞并、灭绝其他的文化群体。群体内利他行为以及其他能够增强群体势 力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被文化选择所青睐,而那些减弱了一个群体势力的行 为将会导致群体的灭绝。因此,一个群体的价值观系统,乃是经过长期、持续的 无数次试错、成败,而得到的最适合于该群体生存的结果。当然,某些伟大的历 史人物的影响也不能低估。他们经过了理性思考后为群体建立了一些价值标准, 一旦被接纳,就成为文化传统而代代相传,最终也成了社会本能的一部分。 因此,尽管文化的产生最初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但是 文化进化有着更为丰富、复杂的内涵。文化进化的适应性结果,不仅仅促进了人 类的生存和繁殖,更促进了文化形式自身及其载体的扩张、繁衍。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