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另类营养”试不得 ·方舟子· 近日卫生部的网站史无前例地刊登了一篇15位专家联合撰文驳 斥“牛奶有害论”的文章,批驳一位从美国一所被称为“文凭工厂” 的函授学校获得“博士”文凭、近来红遍海峡两岸的台湾“另类营 养专家”。这些专家很不理解,一名“博士”为何会有“喝牛奶不 补钙反减钙”的错误观念。其实这并非该“博士”的发明,而是他 从国外“另类营养专家”那里拿来的,不过是加点“牛奶是牛吃的, 不是人吃的”之类的噱头吸引听众而已。 认为“喝牛奶不补钙反减钙”的一条常见证据是,那些有饮牛奶 习惯的国家例如美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而没有这一习惯的国家 例如中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反而低。且不说把是否有饮牛奶的习惯 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高低简单地联系起来是站不住脚的,实际的情 形很可能恰好相反:根据美国骨质疏松症基金会的估计,美国大约有 一千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而根据2005年“世界骨质疏松日”时中国 官方发布的数据,中国大约有八千八百多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 显然,中国人的发病率要比美国人高得多。只不过因为这种疾病在中 国受关注、重视的程度远远低于美国,绝大部分中国患者都未就医, 因此给人以中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低的错觉。 调查表明这种情形可能与中国人膳食普遍缺钙有关(每日平均不 到500毫克钙,低于每日1000毫克钙的推荐量)。有不少临床试验和 流行病学调查都表明,通过喝牛奶来补充钙,能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 症发病率。在这里只举几项近年来的研究结果: 2001年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对200名绝经期华人 妇女做了随机对照试验,一组每天喝用50克奶粉(含800毫克钙)冲 泡的牛奶,一组不喝牛奶。试验持续了2年,发现喝牛奶能有效地防止 骨质丧失。2003年,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他们对200 名绝经期华人妇女重复该试验的结果,结论相同。2007年,他们报告 对试验对象随访的结果,发现在试验结束近两年后,牛奶组的骨质仍 然比对照组强。2005年澳大利亚迪金大学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对167 名50岁以上的男子做了类似的试验,结论相同。 流行病学的调查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2003年美国辛辛那提 儿童医院医学中心报告对3251名白人女子的调查结果,发现在少儿时 代喝牛奶能显著改善成年时的骨质,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例如,那 些少儿时期每天喝牛奶少于一杯的人,成年后骨折的风险是少儿时期 每天喝牛奶一杯或以上的人的两倍。作者估计有11%的女性骨质疏松 骨折是由于少儿时期喝牛奶太少导致的。 这些都是最新的研究成果,而并非像那位“博士”说的提倡喝牛 奶是过时的观点。由美国政府部门发布的《2005年美国膳食指南》也 在提倡喝牛奶。该“博士”的另类营养观点远远不止“牛奶有害论” 这一条。近日我有机会和他一起在电视台做了一次辩论,见识了其表 演,他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时不时会以不容置疑的语气抛出一条条 耸人听闻的另类营养观点:“不要用微波炉煮东西,会让营养物质丧 失97%以上,只剩下没有营养的热量”、“吃香蕉要吃皮,最好吃烂 掉的皮”、“每天吃红薯,保证不得癌症”、“吃动物蛋白会得癌症, 鱼、蛋、奶、肉都不能吃”、“一天要喝水3000cc以上,而且要喝没 有煮过的含氧的水”、“要强化排毒效果,每天吃植物综合酵素”…… 这些观点或者是从国外另类营养专家那里抄来的,或者是该“博 士”的异想天开,不管如何,都经不起推敲,甚至有害。我在现场没 有时间一一反驳,在这里也只能简单地谈一下: 针对所谓“微波加热破坏营养”的说法,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发布的资料说:“微波烹饪与普通烹饪相比,并不会降低食物的营养 价值。事实上,用微波炉烹调的食物可能保留了更多的维生素和微量 元素,因为微波炉的烹饪速度更快,而且不必加水。” 如果不考虑农药残余、病菌污染等问题,吃水果要尽量吃 皮,这是为了多摄入一些纤维素,而不是因为水果皮含有什么神奇的 东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果皮都能吃,对腐烂、发霉的水果皮更 不要吃,里面含有毒素、致癌物。 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吃红薯能抗癌或吃动物蛋白能得癌症。动物 蛋白和植物蛋白都是有同样的氨基酸组成的,也都是被消化、分解成 氨基酸才被吸收,只不过就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而言,动物蛋白更优质。 如果完全不吃动物性食品,会导致营养不良,例如缺乏必需氨基酸、 维生素B12。 我们从食物中已摄入了大量的水,没有必要特地饮用大量的水。 喝水过多会破坏体内电解质平衡,导致血钠过低。水中的氧不会被人 体利用。人体需要的氧是靠呼吸获取的。 该“博士”推销的“酵素”也不会有任何的特殊益处。所谓“酵 素”是台湾对“酶”的说法,酶是指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吃下去后 就都会在消化道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不会进入体内发挥其“酵素” 作用。 面对质疑,该“博士”的最后一招是劝大家“试试看,试几星期 不会有害处的”。其实,去尝试“另类营养”是会有害的。如果尝试 该“博士”的“排毒餐”,就很可能患上营养不良,也可能不知不觉 地摄入了慢性毒素,怎么能说不会有害处?何况,不健康饮食的危害 往往是要在很长时间内才慢慢表现出来的(例如缺钙的饮食导致骨质 疏松,摄入致癌物导致的癌症,都不是短期效应),只有科学研究才 能发现其因果关系,靠个人的短期试验和感觉根本无法觉察。即使你 在试了“排毒餐”之后出现“头痛、虚弱、感到不舒服、拉肚子”等 等营养不良或中毒的症状,该“博士”已预先说明,这反而是身体 “好转反应”,是“很好的现象”,鼓励你“继续服用”。 如此另类的“营养学”居然能够风靡全国,甚至该“博士” 到某个城市做一场讲座,就能让当地的红薯卖疯、“防癌蔬菜”价格 狂飙,正与许多人“不妨一试”的心态有关。这些人本来是最在乎自 己的身体健康的人,却如此轻信,如此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负责任, 不惜当“另类营养”的试验品,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如果要试,也应该先试试科学主流的观点,因为那是已经有无数 人替你试过了,有无数最有专业辨别能力的专家在比较了方方面面的 证据之后得出的共识,是最为牢靠的。当然,科学主流观点也有可能 出错,但是其可能出错的概率之低,与某个“另类营养学家”的信口 开河相比,不可以道里计。许多人毫无理由地怀疑主流科学会出错, 却一点也不怀疑“另类科学”,这不也是非常奇怪的吗? 2007.4.11 (《经济观察报》2007.4.23) (XYS2007042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