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再评《新闻晨报》为伪科学翻案的报道 ·方舟子· 昨天(11月3日)我在《评〈新闻晨报〉上一篇为伪科学翻案的报道》一文 中,驳斥了《新闻晨报》记者郭翔鹤用捏造、歪曲事实的手法为“蒋春暄案”、 “徐业林永动机案”做的翻案报道,当时就估计到他还会有后续报道为“张颖清 全息生物学案”翻案。果然,今天就见到《新闻晨报》登出记者郭翔鹤、张源的 报道《“科技打假第一冤案”再调查》,为张颖清鸣冤叫屈。那么他们是怎么证 明张颖清是“诺奖希望之星”、“天才”的呢? 第一,“张颖清的大量专著先后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皇家图书馆、美国 国家医学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和美国多家大学图书馆收藏。”这些图书馆以 收藏形形色色的图书为目的,藏书多多益善,张颖清自己把书寄过去,人家当然 也就给收藏了,图书管理员没有能力也不会去鉴别所藏图书的学术水平。美国国 会图书馆还收藏了很多邪教的著作呢,能说明什么问题?“GOOGLE搜索结果显示, 研究停顿多年的全息生物学(ECIWO)相关外文网页仍有8000余个,遍及挪威、 比利时、美国、日本等国。”我抽查了这些网页,都属于伪科学、“另类医学” 的网站,没有一个是生物医学的专业网站。靠这两条能证明张颖清“论著权威 性”?骗三岁小孩还差不多。 第二,“诺贝尔奖评审机构邀请讲座。”对这一条,我以前只能表示不相信, 现在却有证据证明这是个骗局。昨天有一位曾经在瑞典卡洛林斯卡医学院(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颁发机构)留学的美国大学华人教授给我写信作证:他在瑞 典留学期间曾经听过张颖清在那里做的讲座,是驻瑞典的中国大使馆人员邀请、 中国留学生联谊会组织的,用中文向十几名中国留学生做的讲座,与卡洛林斯卡 医学院校方毫无关系。这名留学生的导师是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常委Gustafsson博 士,Gustafsson博士当时就表示从未听说过张颖清此人,诺贝尔奖委员会也从未 邀请过他去做讲座。 第三,“张颖清发明的全息诊断仪曾获巴黎国际博览会金奖。”我不知道什 么“巴黎国际博览会”,但是我知道国外许多“博览会金奖”(包括大名鼎鼎的 “布鲁塞尔尤里卡博览会”)都是只要交了钱就能获得的,不对成果做任何鉴定。 如果做鉴定的话,估计要把鉴定人吓死:这个“全息诊断仪”号称用15秒钟就能 诊断全身的所有疾病! 任何对科学研究规范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能够表明一个人的学术成果是 否得到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必要条件是看他是否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论文。那 么张颖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吗?没有,一篇都没有。检索国际学术期 刊数据库,没有一篇论文提及什么“全息生物学”。 《新闻晨报》把“绝食老中医”陈建民、“昏教授”肖传国也拉来凑数,大 有为了批倒我要和所有搞伪科学、学术腐败的人联手的意图。在介绍我与肖传国 的官司时,《新闻晨报》的记者造了个谣言。我的《脚踏两只船的院士候选人》 一文揭露的是肖传国的学术履历有假,对肖传国的学术研究的真假并未有任何评 论,而《新闻晨报》为了能把这个案子与反伪科学扯上关系,却造谣说我揭露其 “假学术研究”。另外,《新闻晨报》说何祚庥、郭正谊、司马南和我并称“四 大恶人”也是错误的。被列入反伪科学“四大恶人”的是于光远,不是我。 总之,我非常同意何祚庥、司马南今天在网易接受访谈时所说的,《新闻晨 报》这一系列为伪科学翻案的造谣、歪曲事实的文章,表明其记者、编辑的新闻 素质、新闻道德都是很成问题的。说他们是不良记者恰如其分。 附: 方舟子面临"打假官司" “反伪斗士”遭遇法律难题 作者:□晨报记者郭翔鹤 北京报道实习生张源 新闻晨报 2005.11.4.   “科技打假第一冤案”再调查   张颖清,原山东大学全息生物研究所所长,曾被国家有关部门认为是最有希 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北京一批老科学家称,由于遭遇“反伪斗士” 打假,张颖清的研究遭到重创,本人于2004年年底逝世,年仅57岁。新华社随即 刊发《中国科技界悲剧———山东生物专家张颖清含冤早逝》一文报道此事。此 案被北京部分科学家认为是近年来的“科技打假第一冤案”。   “诺奖希望之星”为何“冤死”   张颖清,天才还是南郭先生?   在《当心有人借张颖清之死为伪科学喊冤》一文中,方舟子称张颖清是一位 没有上过大学的针灸医生。记者的调查显示,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奠基性著作 《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于1982年出版,同年,山东大学把这位只有电大毕业文 凭的青年调入,一年后将他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0年又晋升为教授。 1990年 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上,张被选为国际全息生物学 会终身主席。张于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在论著权威性方面,张颖清好友、农学专家王瑞库提供的文献资料显示,张 颖清的大量专著先后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皇家图书馆、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 英国国家图书馆和美国多家大学图书馆收藏。GOOGLE搜索结果显示,研究停顿多 年的全息生物学(ECIWO)相关外文网页仍有8000余个,遍及挪威、比利时、美 国、日本等国。   “诺奖讲座”确有其事   方舟子质疑全息生物学创始人张颖清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诺贝尔奖评审机 构邀请讲座”无法得到证实。为此,记者找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任中国驻瑞典大 使馆科技参赞的赵迎福。他证实,张颖清1990年前后确实在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 奖的唯一评奖、颁奖机构所在的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作过报告。   曾经担任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科技处一秘的刘仁清向记者回忆说:“1991年时, 张颖清教授来瑞典访问,使馆对他此行相当重视,安排我陪同。张颖清详细地向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介绍了他的学说,瑞典的专家都对他的理论很感兴趣。他不 是在那里瞎吹,因为他列出了不少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新华社对此报道称, “我驻瑞典使馆科技处、教育处先后3次向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发回关于张的学 术成就在瑞典获得高度评价的报告,认为‘只要进一步做好科学论证和推广工作, 这一理论的发明者张颖清教授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 奖’。”   由于事隔10余年,记者没有找到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当年负责安排张颖清讲座 的有关人士。但该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汉斯·约恩沃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虽然学院经常进行一些“前沿研究项目”讲座,但“如果一个项目3次被请来讲 座,当然是委员会对其重视的体现”。   此外,张颖清发明的全息诊断仪曾获巴黎国际博览会金奖。   全息生物学研究现已停顿   为了进一步了解张颖清过世后全息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记者致电山东大学, 学校查号台证实全息生物研究所已经销号。王瑞库说:“张颖清被打为‘伪科学’ 后,一直没有机会反驳,失去研究经费后,他只好开发起全息生物治疗仪,并用 其中的收益维持科研,处境非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受到了刺激,提早离开 了我们。”张颖清去世后,与他一同呕心沥血研究全息生物学的夫人王兆琴也出 国了,全息生物学研究在中国已经陷入停顿。 调查我国反伪科学探索现状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张颖清教授逝世一周年”的讲座上,突然出现了 老中医陈建民的身影,这让现场科学家和媒体大吃一惊。   刚打赢 “绝食被指骗局”官司的陈建民一入会场就向在场科学家和媒体自 报家门,称自己在网上看到讲座消息,“感觉遭遇类似”,因此不请自到。讲座 进行到中途,陈建民开始向现场数十位科学家散发《倡议书》。晨报记者看到, 该《倡议书》声称:“通过我诉北京某报侵权一案胜诉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真理: 21世纪的中国将是法制中国,任何公民都是平等的,对于其他公民行为的公开指 责,必须有根据、有证据,否则便会受到法律的约束。”   陈建民称,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他正准备材料,欲“将少数污蔑我的‘反 伪斗士’告上法庭”。   老中医欲开讲座谈打假法制化   对于“私人打假”遭遇法律难题,“纪念张颖清教授逝世一周年”讲座组织 人宋振海研究员认为,私人打假有其局限性,少数“反伪斗士”精力有限、专业 单一,经常的“跨专业打假”及强势话语权缺乏监督,可能导致“打假失误”, 其结果则可能导致官司。宋振海说:“陈建民的事情是一个法律事件,我们可以 邀请他在适当的时候来京讲一讲打假法制化的问题。我们的讲座是开放式的,各 种观点都可以在这里交汇。我们多次请‘反伪斗士’来讲讲自己的真实想法,但 他们从来没来过。”   陈建民透露,他目前正在准备相关材料,通过自己的事例办讲座呼吁科技打 假法制化。   中科院候选院士将方舟子告上法庭   据武汉当地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候选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泌尿外 科主任肖传国教授,诉国内著名的“学术打假人”方舟子一案的法院传票已于日 前送达北京。据了解,今年9月6日,中国科学院发表了《关于公布2005年院士增 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方舟子对名单上的肖传国进行了调查,最后写了 《脚踏两只船的院士候选人》一文揭露其“假学术研究”。   肖传国教授在诉状中称,《脚踏两只船的院士候选人》一文中用“院士候选 人肖传国仍在美国纽约大学担任全职教师”、“用会议摘要冒充论文”等言论对 原告进行了大量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报道和污蔑,严重损害了原告的名誉权,其声 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要求被告赔礼道歉,并支付名誉损失费10万元,以及相应 经济损失。   记者看到,方舟子近日在其主持的“新语丝”网站上发文驳斥相关报道,称 “我对肖传国的所有批评,都有事实依据,相反的,到现在还没有见到肖传国出 示任何反驳我的证据。”   “探索小组”将取代“反伪斗士”?   美国反击伪科学的著名组织CSICOP(全称为“对声称超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调 查的委员会”,被公众简称为“科学警察”)通过中国科普研究所在中国建立了 分部,即“探索小组”。该组织以一批有志于弘扬科学精神、捍卫科学理性的科 学家、学者为班底,将逐步发展成为以揭露伪科学为己任的中国探索中心。   与何祚庥、方舟子和司马南并称“四大恶人”的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郭正谊近 日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上世纪80年代末就带队去美国考察过‘科学警 察’,后来对方派出了打假专家兰迪来中国,一举打掉了许多‘科技骗子’,让 中国人首次认识了‘反伪斗士’。”记者了解到,美国“科学警察”组织十分严 密,由 2000多名各专业科技人员担任成员,与中国“反伪斗士”的个人打假形 式有所不同。   记者在中国科协网站上近日刊登出的科普研究所论文《超自然现象的主要表 现和研究概况》中看到这样的内容:“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一辈的‘反伪斗士’ 大多已经退休,新的研究和调查工作、捍卫科学的任务落到年轻一代人的肩上。 由于……从事相关领域的年轻的研究人员分散在各个学科、领域、单位……在国 内有必要把分散研究的各路人马联络起来……同时,密切与各媒体的合作……这 样做也有利于避免以前学科单一、缺乏说服力的现象。” (XYS200511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