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交通,北京脉络之痛?   作者:不懂就问   眼看着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只剩下不到三年的时间了,作为一个普通的 北京市民,俺这心里暗暗为北京捏了把汗:这交通不但不见好转,反而是堵塞一 日更甚一日。诚然,可以通过交通管制和牺牲市民出行来保障奥运会期间交通畅 通,但是这绝不是市长先生和广大市民所希望的办法。要知道,俺们老百姓每天 都是在拥挤不堪的公共汽车上以蜗牛般爬行的速度开始新的一天的。俺们的汗水 泪珠不知道能够装满几个昆明湖,俺们的心烦着急不知道能够搬走几座太行山, 俺们的忍劲耐心不知道能够抵挡多少飓风浪。有位高等经济学家说了,交通堵塞 是经济繁荣的标志。照他这么说,得了痔疮还是身体健康的标志呢。唬谁呢?比 本山大叔还能忽悠!   俺没有研究过交通,但是俺知道:北京的交通已经脆弱到崩溃的边缘。一辆 车抛锚足以让三环路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停车场,一场小雪足以让所有的司机在车 上过夜,一阵小雨足以让下班的市民少睡眠几个小时。西直门、公主坟、建国门、 中关村……都会让人们留恋难返。市民们早已抱怨得没有抱怨,牢骚得没有牢骚。 俺偏要在这沉闷中爆一声:俺疯了,也要把市长逼疯!   一、交通的先天缺陷   如果一定要找出交通堵塞的罪魁祸首,不妨拿“历史遗留问题”来搪塞。先 人不在了,数落起来也痛快。至少有三条,先人是难辞其咎的。   第一条:大院式建筑分布格局。中国人,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安全大概是 首要的问题。中国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住所用高墙围起来,只留下一两个门与外 界联系。最典型的大院莫过于皇帝的住所——故宫了。这样,你建一个大院,我 建一个大院,最终就形成了今天的城市大院式建筑格局。大院之间的缝隙就是路 了。大院在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以后,又叫小区。不管是大院,还是小区,都是外 人不能通行的地方。如果一条路遇到了大院,路得绕行;如果大院遇到了路,路 也得绕行。所以,在北京,从来是大院为先,路为后。保安负责大院内的安全, 公安负责大院外的安全。   第二条:以干线为重的交通格局。大院和大院之间是曲折狭窄的小路,为了 迅速出行,城市规划者规划了若干条交通干线,如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长 安街、平安街等。从城市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人们除了这些交通干线没有 什么选择。地球人都知道,到北京站,走二环;到西客站,走三环;到动物园, 先走三环或二环再转车;到颐和园,先走二环或三环再转车。大院和大院之间的 支线,路口多,红绿灯多,拐弯多,自行车多,行人多,所以不管你住在哪里, 只要出行,就要走这些干线。以干线为重的交通格局必然导致干线上车满为患, 车流不畅。就好象人体如果没有毛细血管,必然导致心脏梗塞一样。   第三条:以政府机关为中心的环形空间格局。政府机关是城市中最大的大院, 也是不可分割的大院。不管是谁,遇到政府机关都得绕行。政府机关需要众多的 事业单位来支撑,于是众多的事业单位便围绕政府机关而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人员的住所就围绕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而建。一层一层,一环一环,就形成了以 政府机关为中心的环形空间格局。大院是矩形的,格局是环形的,就造成了居住 与出行的矛盾。你如果需要出行,不能选择两点之间的直线,而需要先走支线到 环线。以政府机关为中心,必然导致大量的公共事务、国际事务集中在城市中心, 造成城市中心负重不堪。   上述三条决定了北京与国际上同等规模城市相比,交通容纳能力是最小的。 如果有交通痛苦指数的话,那么无疑北京市交通痛苦指数是最高的。早在1995年 就有专家指出,北京不能象国际上其它大都市一样鼓励私人购车,而应该予以限 制。但是在经一群御用专家讨论后,鼓励发展的是私人轿车,予以限制的是电动 自行车。不知道有没有专家计算过,发展私人轿车所带来的效益和因交通堵塞造 成的损失,哪个更大?哪个更久?   二、交通的后天顽疾   北京交通有严重的先天缺陷,遗憾的是管理者的所作所为不但未能弥补其先 天不足,反而犹如伤口撒盐,落石下井,终使交通行走在崩溃的边缘。   第一条:管理混乱。不知道北京市的交通管理者到欧美发达国家去过多少次, 先进的东西学不回来,华而不实的东西倒有不少。在十字路口架个秒表、在人行 天桥上刷个黄漆、在候车站台竖个不锈钢的广告牌……好象村姑脸蛋上擦粉,自 以为好看。外地人一到北京就蒙:西直门桥上得去,下不来;一个938路,到的 是不同的地方;公交车有支线、快线、区间,分不清楚;同一个站名相距两站地, 四个地点共用一个站名;自行车路越来越少,越来越窄,行人和自行车天桥越来 越多;二环路、三环路主路入口和辅路出口要么太近,要么太远;公交车上的人 从来都是屁股贴屁股,脸蛋贴脸蛋;红绿灯的时间有时太长,有时太短,就是不 与时俱进……放着这些问题管理者不考虑不解决,还有时间举行什么听证会什么 专家研讨会,专门讨论是不是应该把“公主坟”改成“公主园”。   第二条:富人利益至上。利用住房价格把穷人从城市迁往农村,然后让穷人 乘公交车乘轻轨到城里上班。把交通的不便转嫁到穷人身上,把交通的成本让穷 人分摊。成千上万的穷人住在郊区的经济适用房里,早上坐拥挤的公交车,乘昂 贵的轻轨和地铁,仅仅为了每月1千元的活命钱。富人住在城市里灯火通明的豪 华小区里,早上驾着昂贵的小轿车,不到半小时就坐在了办公室舒适的沙发上, 冷眼看着那些打卡迟到的员工。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财富的增加并没有导致社会 福利的提高,反而加剧了社会的不公。把原来的自行车路改为小轿车专用路,把 原来自行车的专用道改为行人台阶(如白石桥),不许电动自行车行走,把人行 天桥建在两个候车站台的中间(如甘家口)。这些措施都是对城市低收入者利益 的漠视,对弱势群体的歧视。   第三条:漠视城市景观,缺乏人文关怀。城市管理者在对待城市景观上常常 表现得自相矛盾,有时漠然视之,有时异常关心。在这种自相矛盾的背后是城市 管理者的无知和无能。为了疏通道路,对城市古代建筑和景观肆意破坏。北有德 胜门,中有四合院,南有永定门,都假道路之名而原貌不再。从远处看,德胜门 好象被高架路拦腰斩断,古代那种威然气势早已荡然无存。与此同时,为了使北 京看起来更象国际大都市,以普通市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面的”已早早被勒令 退市,价格较低廉的夏利也逐渐淡出车市,取而代之的是一款优于一款的高档车。 小排量的轿车必须在划定区域内活动。逆潮流而来的电动自行车,连个露脸的机 会都没有给。   第四条:规划误导公众。据说,北京的轻轨和地铁要创造多项世界记录:里 程最长,技术最先进,造价最高。据说,要环绕北京建几座卫星城,用轻轨或快 速路与中心城连接。其实,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不是老百姓最想要的。因 为轻轨和地铁一则太贵,二则太拥挤,三则不方便。老百姓最想要的,还是快捷、 舒适、廉价的公交车。俺就不明白,只要把建轻轨和地铁的钱花在建公交上,就 可能实现公共交通的快捷、舒适和廉价,决策者为什么要再三强调轻轨和地铁呢? 无论是中央商务区(CBD),还是中央办公区(COD),都是增加城市交通堵塞风 险的发展方向。中央电视台将耗费四十多亿人民币在东三环繁华区建一座庞然大 物,无疑将为这里堵上添堵。为什么大学、大型商业企业、大型工业企业不能远 离城市,一定要扎堆中心区呢?   三、何时不再堵?   北京不单是北京人的北京,也是全国人的北京。治理北京的交通不能靠交通 管制和迁徙自由管制,而要根据北京的交通现状,在逐步弥补交通先天缺陷的基 础上,重点采取各种措施治愈阻碍交通畅通的后天顽疾。俺不是交通专家,提不 出什么妙药良方。以下几条,大家看看是否可做参考。   第一条:以公交车速高于60公里/小时,一人一座为目标,大力发展公交。   第二条:限制城市中心区发展速度,把大学、大型商业企业、大型工业企业 逐步移到远郊,形成由无数个特色小镇环绕城市中心区为特征的“众星捧月”型 空间格局。   第三条:城市中心区限制小轿车。在城市中心区除了修补外不再建新路,而 代之以限车和罚款。   第四条:加强交通管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从交通管理者自身能 力建设开始吧。   第五条:逐步减少城市中心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商业活动,增强郊区小镇和 天津、河北的活力。   北京,何时不再堵? (XYS2005092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