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也来谈谈翻译速度和质量   小李   刚刚拜读了李继宏反驳施康强关于翻译的文章,也来发发议论。   两位先生讨论的是翻译质量、翻译速度和报酬之间的关系。施认为:译者如 果想要做到像当年傅雷那样“精益求精”,就只能一天翻译1500-3000字左右, 而以这种速度翻译,拿今天的译酬,一个专业文学翻译者是无法养活自己的。因 此,间接的结论是:1)如果想要靠翻译养活自己,就只有粗制滥造;2)因此现 在很少有好的专业文学译者;3)也很少有好的译作。   李继宏则认为,现在“速度快”的专业译者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不但可以养 活自己,还可以活得很滋润(例如,比“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毕业的MBA”还滋润 得多)。   问题在于施谈的是译著的“质量”,而李通篇讲的是“速度”问题。按照李 的观点,译者只要速度足够快(例如像他自己那样快,而且除了吃喝拉撒,其他 一概不管,甚至长年累月不用读书看报),就足以像他那样活得滋润,且步步高 升(一个2003年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居然做到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专职翻译, 不可谓升得不快不高,实在可令其他早生多年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汗颜!)。   李何以有如此之快的速度呢?原来诀窍全在“敲键盘”的工夫上,傅雷当年 速度慢,就是因为只会爬格子,不会敲键盘(估计施康强们也差不多),且“每 天花三四小时自己用些功夫”,不像人家李继宏“每天工作长达15小时”。如果 会敲键盘,而且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本科,一定早已文武双全,成竹在胸, 再加刚出校门,后生可畏,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一天24小时敲键盘 也不再话下。   按照李继宏的观点,“理想的笔译,应该像口译中的同声传译一样,看到原 文马上就能转化为译文,这样一来,理论上的翻译速度就等同于译者的文字录入 速度。换言之,如果一个理想译者的文字电脑录入速度为每分钟140字,那么他 的翻译速度也应该这么快。”李的这一番话,恐怕露出了破绽,让人怀疑他是否 真枪实弹自己搞过翻译。首先,“同声传译者看到原文马上就能转化为译文”吗? 一个哲学家在专业会议上宣读一篇高深的英语论文,同声传译能够仅凭当场“看” 就立刻将其转化成中文吗?事实上,一个有经验的、负责任的和好(理想的?) 的同声传译译者为了准备每次专业会议翻译,必须事先拿到发言稿,且至少准备 一个星期(例如事先查找资料,拟出译稿),才能保证质量。   其次,“原文”本身文字质量也有天壤之别,如果像李继宏这么“理想的译 者”看见一篇文字粗糙的“原文”就能立刻转化为中文,那么看见一篇文字精美 且处处暗藏玄机的文章是否也能“立刻”转化为中文?这里我们撇开外文不说, 一个普通的读者(例如一位社会学本科毕业生)读一本琼瑶和一本厚薄相当的钱 钟书的学术专著是否花同样的时间?   再来谈谈质量问题。本人还没有阅读过李继宏的任何译著,但是至少知道那 都不过出自些畅销作品,何以能同巴尔扎克这样的大家之作相提并论?就是这样 的作品,恐怕李继宏也并没有照顾到质量问题,因为记得那个什么《维纳斯的诞 生》开篇就被方舟子等人找出了不少破绽,李先生似乎还因此欠下慈善事业1000 多元。   无论如何,自己每天工作15小时也好,或者像现在某些“名家”常做的那样, 译一本书请15个本科生代劳也好,质量,而非速度,才应该是译著出版追求的目 标;而“欲速则不达”,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 (XYS2006122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