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傅国涌的真面目 作者:天汉雄风   ——为人辩冤白谤,是第一天理(明·吕坤)   (一)   李敖已经把自己的真面目完全展示给大众,包括自己的裸照。他把自己的家 世、家事、学业、朋友、爱好、善行、恶习统统的展示出来。这是大丈夫的作为, 试问古往今来,谁有这么坦诚!   傅国涌先生出现了,他给李敖做了一副面目,然后告诉读者,这就是李敖的 真面目。哈哈,真有意思。如果你能够真的塑造出李敖的真面目来,大家也会佩 服你,但是你塑造了一个假的李敖出来,就有点不厚道了吧。   为什么说傅国涌“伪造”李敖呢?傅文的主要资料来源是范泓的《与李敖打 官司》一书,根据本书的说法,萧孟能临死前向范泓讲述:李敖侵占其房产、股 票、收藏以及一切文件、契据、图章等总价值在2000万新台币以上。《与李敖打 官司》一书以“有才无德啊”这样的萧氏临终长叹开头,从文笔上讲,是高杆; 从学术上讲,是造假。萧氏因为官司被李敖搞得无法回台湾,最后在上海终老, 能对李敖有客观真实的叙述吗?当然是公说公有理啦。如果从严谨的角度讲,范 泓还应该看看李敖的说法,还应该查找两人交恶的其他资料,然后再下笔为文, 做到滴水不漏才是正道。但是可能是为了赶李敖来大陆的时机卖书吧,也可能是 作者不愿再作深入研究了,就匆匆出版,注定只是一个笑谈。因为这是一本萧氏 的临终怨言录嘛,怎么能够作为严谨的史料使用呢?   根据我掌握的资料,李、萧官司的详情暂且不讲,因为还要涉及到萧孟能的 前妻朱婉坚女士和李敖的前妻胡茵梦女士。单从结果上讲,萧孟能起诉李敖,一 审是李敖胜诉的,李敖在二审才败诉。李敖二审败诉的原因在于:当时正面临台 湾的“立委”,老K方面担心李敖为党外助阵,所以借此时机把他关起来。当时 的报纸上有过“选举快到,快判李敖”的说法。整个事件由“总政战主任”王升 上将主持的“王复国小组”暗中操作,干涉司法,造成李敖的冤狱。连萧孟能的 律师都承认,如果没有“上面”的介入,这个官司是他们是打不赢的。这次冤狱, 李敖坐了6个月,出狱之后四小时,就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天下没有白坐的 黑牢”,并出版《监狱黑幕》,造成犯人暴动。(顺便说一下,大陆版更名为 《台湾监狱黑幕》,可能是大陆正式出版的最早的李敖的书,1983年由群众出版 社出版。)   李敖这次入狱,纯属冤狱。1985年,台湾的“最高法院”撤销了李敖败诉的 二审判决,为李敖平反。试想老K的法院怎么会偏袒这个一贯的“反动分子”李 敖呢?一定是真的冤狱、迫于外界舆论压力才有平反的可能。   李敖出狱后,在法律上找萧孟能的差错,并起诉。法院两次判决萧孟能入狱, 第一次50天,第二次4个月,第三次还没等法院判决,萧孟能就逃往国外了,不 敢在台湾呆了,因为法院在通缉他。   在台湾,萧孟能是正派的老K“高干子弟”,其父任老K中央社社长多年,与 老K大老张群私交甚笃。以这样一个经商的“太子党”和一个党国讨厌的文人打 官司,老K开的法院绝对没有偏袒李敖的可能,能够依法判决就很伟大了。更何 况第一次王升介入,是已有定论的事。《与李敖打官司》中还说萧孟能不懂刑事 诉讼可以附带民事诉讼,造成官司赢了钱要不回来,也是纯粹的造谣。试想萧孟 能时年已经60岁,在台湾经商多年,不会弱智到连这点法律常识都没有吧?即使 他不懂,律师是傻瓜吗?能够在一审败诉的情况下,在二审胜诉,律师当然要出 很多力气了,也应该是很有水平的律师吧,怎么会如此弱智?   关于这个官司的具体过程和细节,我不再多讲。有一位网友对这个官司的细 节提出了疑问,我在这里引用一下:   (一)“我的疑问是,萧孟能为什么不提他抛弃发妻朱婉坚的事实?为什么 不提他将所有财产都转移到姘妇王剑芬名下,而分给朱婉坚的没有财产只有债务? 萧孟能又为什么要将‘2000万新台币以上’的财产交给李敖代管?萧孟能既然有 这么多钱,为什么请李敖代管财产的原因却是因债务问题而‘又将远行 ’?”   (二)“萧孟能所谓‘2000万以上’的财产被侵占,是否真有这么多钱?这 笔钱李敖最终是如何处理的?最后有否实行打抱不平的初衷,将钱用于帮助朱婉 坚摆脱困境?”   这位网友提出的疑问,应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另外,这位网友还提出了自 己的结论,那就是“《与李敖打官司》的出版,表面上是范泓为萧孟能打抱不平, 真实动机却是这位所谓‘学者’追逐海峡两岸的李敖热,并试图借此名利双收。” 并认定范泓先生是在“吃李敖”对这个结论,我没有充分的证据,因此不便置评。 但是不妨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傅国涌先生引用的资料,主要就是此书。并因此判定李敖“侵占朋友财产”、 而且“忘恩负义”,我觉得是站不住的。因此,我也想看一下傅国涌先生是何路 神仙。抱歉,以前竟然不知道傅国涌先生的大名。   经查阅资料才知道,原来傅国涌先生就是畅销书《金庸传》的作者。根据燕 南网上他的主页文字介绍:“傅国涌,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曾做过 乡村中学教师,1999年开始写作,在《书屋》、《随笔》、《东方》、《老照 片》、《炎黄春秋》、《南方周末》、《文汇读书周报》等数十家报刊发表近 200万字,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和知识分子问题等。已出版 的主要著作有《金庸传》、《百年寻梦》、《叶公超传》、《追寻失去的传统》、 《1949年: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发现廿八都》等。”看来是一位著述颇丰 的人。不过从此文章和他发表在《新京报》上的《李敖不过是个“识时务的文 人”》以及《李敖:只剩下一个“俗”字了》来看,此公做学问不大认真,属于 有点小聪明,比较识时务,善于经营自己的文人。毕竟靠耍笔杆吃饭的人嘛,知 道怎么把握尺度、怎么借势、怎么炒作自己、怎么混水摸鱼,一句话,很懂“厚 黑成名术”。   在这里还要抱歉一下,《金庸传》和傅先生的其他书我是暂时不敢买了,怕 上当。在网上查了一点关于傅先生的资料,不妨放在这里,帮助朋友们深入认识 一下傅先生。   (一)关于傅先生的成名大作《金庸传》:   1、传主金庸先生说:“《金庸传》我不推荐。我不认识他(指傅先生), 他也不认识我,连篇谎话,何必看它。如果他出现在我的小说里,肯定是负面人 物。” “所有的《金庸传》,最近出的(还没有详细看过)和以前出版的,都绝 非授权,傅国涌先生和香港的冷夏先生我几乎可说不认识。我这一生经历极复杂, 做过的活动很多,兴趣非常广泛,我不相信有人能充分了解我而写一部有趣而真 实的传记。金庸为人所注意只是一个写武侠小说而相当好看之人而已,并无多大 价值,不值得为他浪费笔墨。”   不过当事人傅先生倒是蛮沉得住气,被传主这么批评了,还说:“不能说不 认识一个人写的肯定就是不准确的。司马迁写的古人他都不认识,但还是被后人 承认写的就是真实的项羽、刘邦、陈胜、吴广。”能够自比司马迁,也真够“厚” 的。(以上引自《北京青年报》)   2、……《金庸传》,是中国人写金庸的第十本以后的传记,资料丰富可想 而知。作者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称,“本书的写作参考了大量互联网上的资料, 未能一一标明出处”,并且,洋洋近50万言,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联系 到他的岁数,“1967年出生 ”,把金庸直写到“2002年8月28日”,以及最近作 者还在香港出版过一部书,扒拉出二十来位内地当代“思想家”,到我的朋友— —近几年才成名了的摩罗、余杰为止,逐一介绍他们的“思想”,我约略就知道 作者傅国涌是如何拼凑、炮制的了。   ……一部《史记》,穷尽了一个人一生的学养与时间、心力,《金庸传》的 作者,却是用一两年时间,而且是“业余”时间,就打发掉的。此间差异,不可 以道理计。   ……不过,依我看,傅传只做了后人研究的资料,那其实是小学三年级的程 度吧!(以上三段引自蒋泥《书界动静:质疑网络时代传记“写作”》)   (二)关于傅先生写李敖的文章   1、……有个叫傅国涌的浙江“学者”,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李敖,只剩下 一个“俗”字》的文章,文中骂到:李敖很精明,骨子里乃是极致的媚俗,对世 俗社会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看罢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大陆学者的“认识水 平”!   说李敖精明、媚俗,你倒是拿出证据来,光凭一本《与李敖打官司》的书, 恐怕还不够吧?看看人家李敖,骂人摆证据,做电视节目摆证据,演讲摆证据, 你行吗?他“精明”,并且愿意用他两次长达六年有余的牢狱之灾,来证明他的 “精明”,你行吗?他媚俗,他敢在北大演讲上,当着北大校长的面,说现在的 北大是孬种,你敢吗?他敢在北大的演讲上,说中国现在的国家领导人不懂自由 主义,你敢吗?(以上两个自然段转引自“猫眼看人”之《看李敖:大陆知识分 子,你们反省吧》)   2、看看傅国涌这段话所说的——“真实的李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性 格中的缺陷、他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围绕着他的那些是是非非……这一切我们所 知甚少,乃至一无所知。南京作家范泓的最新出版的《与李敖打官司》(江苏文 艺出版社2005年5月)撕开了第一个口子,使我们通过文星书店和《文星》 杂志创始人萧孟能与李敖的恩怨纠葛、官司成败看到李敖的另一面,或者说另一 个李敖,一个“斗士”之外的李敖。”既然对李敖所谓的性格中的缺陷、他人性 中阴暗的一面、围绕着他的那些是是非非所知甚少,乃至一无所知,那就要小心 的求证,凭什么说范泓这本书就“撕开了第一个口子”?   要知道在台湾李敖有多少仇家,多少敌人欲将李敖除之而后快,这些人不是 达官贵族就是所谓文化精英!这么多年了,又何曾撼动过李敖一根寒毛??他们 的本领、水平就不如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傅国涌、范泓?(以上两个自然段转引自 引自网友“飞过海洋”的大作《驳斥傅国涌、范泓之流》)   (三)关于傅国涌和范泓的关系   傅国涌谈李敖的资料主要来自范泓的《与李敖打官司》一书,其实这二位是 朋友。范泓写文章这样称傅国涌:“傅国涌的《金庸传》前年出版,写出了一个 不同于他人笔下的金庸,于是声名大噪;其实,在这之前,他大量散见于各报刊 及互联网上的随笔与时评早已为中国思想文化界所关注,他成为各地出版社所关 注的人物不是偶然的。2004这一年,他的新著不断面世(从《百年梦寻》到《叶 公超传》、《追寻失去的传统》);近年,又有《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 记录》、《发现廿八都》推出,还有等待付梓的《笔底波澜——百年言论史的一 种读法》、《遥望新大陆》、《漂浮的木版》等,如此快捷,颇有辛弃疾‘少年 鞍马尘’的味道。学者智效民不禁生叹:读的没有他写得快!谢泳也说,国涌是 一支快笔。”(范泓:《大步流星的傅国涌》原载《文汇报》)   范泓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春上五月,杭州傅国涌兄携全家来我们这座城 市旅游。因其有着共同话题,又因心有所系,在闲聊中,竟亦若“童言无忌”一 般,畅言不止。”(范泓:《看苏雪林怎样论鲁迅》原载《粤海风》)   而傅先生的《李敖的真面目》一文,则好像是为了宣传《与李敖打官司》一 书而做的书评。这种书评是为了宣传用的。   其实,文人朋友之间互相吹捧一下,说得好听一点吧,就是互相赞美一下对 方的“优点”,也算不了什么,文人好名嘛。而且大家都是些书做文章混饭吃的, 名气大了,对大家都有好处,起码出版社、杂志社什么的约稿,稿酬可以高一点。 但是,作为真正的朋友,还是要指出对方缺点的,作一个诤友,才能够互相促进。 想来傅、范两位都应该是有点文化的,不会连对方文章中的硬伤都看不出来吧? 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两个有文化而且可以被称为“学者”的人会有如 此“低段”的行为。   傅国涌用大量资料堆砌出来的《金庸传》,范泓不会没有看过吧?你还说 “傅国涌的《金庸传》前年出版,写出了一个不同于他人笔下的金庸,于是声名 大噪”,这是夸他还是贬你自己,这还不够,还把智效民和谢泳也拉上。你还引 用《南风窗》的评论:“天南海北的六家出版社先后推出同一位作者的七本作品, 在忌讳‘撞车’的出版界不能不说有些罕见”。这是干什么?傅国涌是码字机器 吗?这么短的时间内推出的书,质量有保证吗?读者敢看吗?尤其是看过《金庸 传》的读者,还会继续上当吗?你这不是害他吗?   傅国涌也是,你难道不知道打官司要两造对质吗?你的朋友写了一本一面之 词,明显有很多漏洞的书,你读了吗?看出里边的问题来了吗?为什么还这么大 胆的引用宣传它呢?你是治学功力不足还故意给朋友难堪呢?   一位老前辈,很巧,也是浙江温州人,和傅先生应该是老乡了。他老人家说 过,他不看10年内出版的书,因为这些东西大部分没有生命力,没有价值。以傅、 范两位先生的所作所为来看,是很有道理的。以傅先生、范先生的治学水平、治 学态度,确实让人有这方面的担忧啊。如果让傅先生、范先生来当法官,则我们 的司法比今天还要黑暗。   傅先生还在批评李敖,哈哈。能逃脱“蚂蚁”、“蚍蚨”之讥吗? (XYS200510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