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陀山鹦鹉的故事 作者:个子   因为和独化兄谈到今年高考语文作文,大意要写个什么感恩的东西,高考结 束后估分报志愿时,他的一个全国化学奥赛获奖的学生说他的作文开头用了这个 故事。当时他高兴地说,你的作文得分绝对会很高。我也替他们两个高兴,虽然, 我同时也很怀疑,这个感恩的主题其实是“磕头文化”教育的外包装。姑且不说 磕头的事情,先看看这个故事本身是不是要感恩。   陈子善编的《董桥文录》是一本价廉好书。其中的《辩证法的黄昏》里一篇 《陀山鹦鹉的情怀》中讲到的这个感人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这个故事。 照录如下:   昔有鹦鹉飞集陀山,乃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 尔虽有志意,何足云哉?对曰: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董桥说明了这个故事的出处是周亮工的《因树屋书影》,“他的朋友叙述了 这段美丽的佛经故事之后慨乎言之:‘予亦鹦鹉间水耳,安知不感动天神,为余 灭火?!’”。这里董桥也指出用这个典故来说明中国情怀和文化认同。这篇文 章大概写于80年代。   在网上搜索得到鲁迅《为自由书》中的《王道诗话》提到了这些鹦鹉。鲁迅 的这篇批评胡适的文章发表于1933年。原文照录:   “人权论”〔2〕是从鹦鹉开头的。据说古时候有一只高飞远走的鹦哥儿, 偶然又经过自己的山林,看见那里大火,它就用翅膀蘸着些水洒在这山上;人家 说它那一点水怎么救得熄这样的大火,它说:“我总算在这里住过的,现在不得 不尽点儿心。”(事出《栎园书影》〔3〕,见胡适〔4〕《人权论集》序所 引。)   鲁迅的转述不无讽刺,可以理解。   《王道诗话》的注释中这样说:   《栎园书影》即《因树屋书影》。明末清初周栎园著。该书卷二中说:“昔 有鹦鹉飞集陀山,因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尔 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 火。”这原是一个印度寓言,屡见于汉译佛经中。按周栎园(1612—167 2),名亮工,河南祥符(今开封)人。   这个注释还是比较谨严。和四川文艺出的董桥的鹦鹉的故事比较,有两个字 不一样,显然注释的逻辑严密,一定是对的。前者的“常侨居是山”说明鹦鹉并 没有什么文化情怀,只有些家园情怀,因为自己住的地方大火,无论如何都要救 了。若是“尝侨居是山”就不一样了,表明鹦鹉还能念旧,自然可以和文化,尤 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了。   那我们再去看看胡适怎么用这个故事的。   “周栎园《书影》里有一则很有意味的故事:昔有鹦鹉飞集陀山。山中大火, 鹦鹉遥见,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尔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 “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   今天正是大火的时候,我们骨头烧成灰终究是中国人,实在不忍袖手旁观。 我们明知小小的翅膀上滴下的水点未必能救火,我们不过尽我们的一点微弱的力 量,减少良心上的一点谴责而已。”   这里胡适引用鹦鹉的典故,是表明了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显 然胡适和董桥都用了一个典故,但是说明的不是同一个问题。   追根溯源,我只能到这里了。印度寓言和汉译佛经我对付不了。   鲁迅自然伟大,但是,对这个典故的使用,我还是喜欢胡适,他是在自况没 有错,但是,他没有最后期盼天神,这就进步多了。记得胡适还写过一篇父母无 恩于子女的文章,和这个典故用在“感恩”这个主题上刚好相反。对父母不感恩 并不是不赡养父母,而是思想不囿于父母给划的圆圈。其他磕头式的感恩就不用 提了。   如果问,今天还有谁像胡适的这些鹦鹉一样?我的回答是只有方舟子们了。 (XYS200711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