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另一种恐怖 紫弦 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对战争的认识多来自书本、电影、和电视等。 再者,现代的战争看起来多是高科技:高精度的巡航导弹,隐形战机,或者是幻 想中的“星球大战。”这些不会引起读者对战争的切肤的认识。甚至,有的人会 认为战争不过是游戏,按一下“从新启动”就可以再玩一次。这种想法已经反映 在“高科技”战的国防策略上。 十一日早上对纽约的袭击,加上媒体的传播,使我们这一代人间接体会到战争的 恐怖。这种恐怖不是对战争的畏惧,要是战争来临恐怕谁也控制不了它的发展。 这种恐怖直接来自一种感受—我们都可能成为受害者,但又无力反抗。一不小心 民众的愤怒会成为政客的政治工具,而市民因此失去基本自由。昨天(12日)参 议院小数党领袖Lott宣称:现在是停止什么民众自由的学术辩论的时候了。(今 天12日众议员还有人想混水摸鱼,在紧急拨款的议案后递交了一个叫“支持越南 自由化民主化”的议案,交与参议院。)战争对民主不是福音。 但另外还有更大的恐惧,它来自对人性的认识。十七世纪的Thomas Hobbes认为, 在“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下,生命短暂,人人自危。人组成社会是 为了摆脱“自然状态。”十八世纪的Rousseau 对“自然状态”持相反的观点, 认为人本来自由,是“高贵的蛮人”(noble savage)。并且,人本来就有先天 的怜悯心。中国的古哲人也称:恻隐之心,人人有之。对人性的中怜悯的认同正 是形成“公民社会”的基础。战争或者是自然灾害是检验公民社会意识的机会, 虽然这样的检验十分不幸。 我觉得恐怖的是有的中国人对平民受害者失去同情,忘记了在任何战争或冲突中, 任何人都会成为袭击的对象;忘记了受害者,无论国籍、种族、信仰、社会地位, 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难道这还是电子游戏么?巴勒斯坦人长期处于战争状 态,他们的“精英”没有幸灾乐祸的表现。甚至在黎巴嫩的大阿拉图拉,埃及的 大阿曼也收起平日反美的姿态,表示哀痛。想想巴勒斯坦的难民有数百万,黎巴 嫩南部自1967年就被邻国占领。他们在他们认定的魔鬼帝国主义下所遭受远远大 于中国人感觉到的不公平。但他们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失去怜悯之心。 人类社会能够维系在一起,除了相互的利益外,还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果没 有自然的(或者是培养的)怜悯之心,信任何以建立?社会还可以维持下去么? 如果有,为什么这种声音是如此单薄?对美国平民遇难表示高兴,与法轮功信徒 对中国的自然和非自然的灾害幸灾乐祸有什么区别?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