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3年网络写作》序   陈村   首发于2003.12.24《文汇报》,稍有删节。   我在冬日的深夜断断续续地写序。   虽然有六年多“网龄”,一度在网站任职,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字,我依然深 感无力。网络写作生动的、潇洒的、不可替代的精华是在论坛,可论坛上的文字 最难在书本上复活。主帖与跟帖,同意与驳诘,甚至那些水帖都有存在的理由。 论坛的页面上,众帖子的标题像目录一样排列,它却不是传统的那种目录,一个 帖子与其他帖子的关系处于永恒的变动之中,难以固定。原创和转贴,时而还有 图片掺杂。论坛上的写作日夜不息,出于网民的自愿,不问来处,像水一样汇流、 隐匿。这鲜活的一切,我无法令它们在纸页上复原。   网络写作已舒展肢体,这一年来发生的事件,网上都有反应。sars和蒋彦永 医师,美英攻占伊拉克,张国荣之死李慎之去世,孙志刚与收容制度,周正毅案, 大学生与卖淫,记者与受贿,咬嚼余秋雨,电视剧《走向共和》,股市黯淡和人 民币是否升值,矿难爆炸大火投毒及连环杀手,巴以冲突人体炸弹,“神州五号” 与杨利伟,日本人买春与西安的抗议,京沪高速铁路,报刊严格整顿,方舟子与 学术打假,高耀洁老人与艾滋病,台湾“公投”之蓝绿,香港的热闹,木子美与 “美男作家”,博客现象,施蛰存去世与巴金百岁,楼盘涨价城市堵车公务员加 薪,温总理访美,小黑去世,活捉萨达姆……这些公共话题,桩桩件件历历在目。 任何话题,至少有两种以上的声音发言。政论与时评齐飞,小资共愤青一色,被 及时命名为“公民写作”。以人民网之强国论坛领衔的大小论坛和众多门户、非 门户网站,成为中国崭新的媒体,报道中国走入新世纪后的健康趋势。   这一年,中国网民逼近八千万,网上网下的互动更密切默契。传统媒体与网 络写作相辅相成。一个话题,传统媒体报道后,在网上放大深化,又返回报刊。 网络对现实生活释放影响。更多的编辑记者上网寻找灵感,甚至亲身参与中文网 络的内容建设,胜于过去的“采诗官”。幸运的写手,依靠网民自发的点击、阅 读,取得最难造假的读者认可。时至今日,知名的学者、作家在网上“潜水”张 望或用网名发表言论已很普遍。网络写作的必要,已不再被轻蔑或忽略。   任何人,不可能将海量的网文穷尽,正如人们无法遍览书籍报刊。无论我如 何努力、自作多情地在若干深夜将一个个网站、网页点击过去直到手指发木,无 论我如何黔驴技穷地在知名论坛发帖,请求网友帮助,这本年选中出现的作品不 免带有偶然的、个人的因素,在它们之外,很可能遗漏更好的作品,藏有更值得 一瞥的高手。我为此预先道歉。因篇幅的限制,只能一再删减编好的目录,也令 我心痛。   我的取稿标准如下:有网络写作的长处与特点,关注文字的品性,偏向人文, 尽可能将网络写作的主要方面留下痕迹。十分遗憾的是,虽花很多力气,依然未 能找出合适年选的诗、爱情之歌以及政论。   我也未能找到与网络游戏相关的好文字。游戏是网络之所以火热的重要成因, 仅盛大公司一站,最多同时在线人数竟超过百万,有8000台服务器伺候玩家,并 带动庞大的“下游产业”。可惜游戏迷的写作过于“邪门”,难以介绍给大家。   与以往的编选不同,我下狠心分出一半篇幅,示范性地重点介绍几位作者。 我企图加深读者的印象,网上有值得我们记住的名字。他们共同的特点在于持之 以恒,以日积月累来传递网络写作的价值与自身的美丽。在这个“出名要早”的 气氛里,他们的古典情怀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写作也更有网络的特点,如《飞 廉的村庄》,亲近乡土,真挚朴素地拍打生命的底色。从2003.6.26到年底,一 段一段写了贴上论坛,网友们一段段跟踪阅读,报告感想,补充细节,期待下一 段。这样的互动,这样的其乐融融,在以往的写作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又如管风 琴(本名马慧元)所写的音乐,在巴赫的声音中垫入质朴的人生、心灵的喜欢, 一点点地流淌而出,丁冬有声。读它,要用自己的好和真去换,去牵手、饮泣、 欣然。网上更有被许多人尊敬的君子,如象罔与罔象的执著,如肖毛的利他,如 云也退的学术,如东吴门生的淡然。看到他们的帖子,我总要点一下。网上高人 多多,我无法一一列举,更无法将他们一网打尽。他们是我频频上网的重要理由。   年选中,减去较多的是小说的篇幅。这一年,网上反常地没出现轰动而精彩 的小说。一部小说,在屏幕上看和在书本上看,除了前者令眼睛更累,差别并不 很大。这些年,网络哺育了痞子蔡、安妮宝贝、宁肯、宁财神、雷立刚、慕容雪 村等杰出作者,初成气候,但总体上未能超越中外经典小说家的代表作,也未能 依托网络丰富的表现手段,拓展小说的疆域。令人无奈的是,因网络上的写作迟 迟无法获得报酬,更多的小说作者瞄准了纸质出版,努力向传统靠拢,自减气势。 那些更新颖的作品,我们只能等待和希望。读者如果放松心情,看看书中的那些 短篇,领略一下今年的风味,应该不会失望。   网民们写得最多的是各类随感,大海一样汹涌。生活中,他们各有专长,无 意当什么“作家”或“写手”,热心的是记录一点人生的思绪感悟。因心地坦荡, 并无所求,常常更加好读。一些短文是我无意中发现的,如《在那遥远的地方》, 我点进去,音乐突然响起,唱着我和伙伴三十年前爱唱的歌,“盼望远方友人, 寄来珍贵信息”。年轻的一代,从一首外国老歌找寻跟母亲的差异与共同语言: “消失了的苏联,从此只能在历史书上活着,向男孩子们讲述莫斯科保卫战中那 些名将的故事,而女孩子们是不屑于去弄明白为什么红军姑娘会亲手打死她最爱 的蓝眼睛,我呢,因了老妈的缘故,在黑暗的KTV包房里艰难地试图去触摸那个 女革命者的眼泪。”我将网页的链接发给大洋彼岸的朋友,她说自己在美洲的土 地上一遍遍听歌,回我动情的信。网络让不同年龄、不同住地、不同性格的人走 到一起,点燃自身的善与美。   网络上最易引发喧嚣的文字,常常与普通人的价值、国家的命运、性的困惑 等有关。各种存在,无论是接受或排斥、喜欢或厌恶,这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定 格当下的中国。我恳切地希望中国的图书馆、档案馆能为网络写作拍摄快照,便 于后人的研究与追思。这本小小的年选容不下更多更坚决的立此存照,令我深为 遗憾。只能请有兴趣的读者去网上搜索。   我在最后时间,收录了黄闻的短文。这位仅仅生活十八个年头的姑娘因病去 世,短文是她的语文老师含泪贴上网的。她对生活的热爱收在一本名为《花落花 季》的小书中。   2003年了,网络让你我醒来、报数,亲近同类。它容纳了几代人,是我们消 费生命的另一种方式,热爱人生与世界的方式。在网上,我们走遍全球依然孤独, 我们不停点击还是焦灼,只有垃圾邮件才死死记得你我。这时候,有幸发现飞廉 的村庄、35公里的南方、古清生、三皮等人有关生活之话语,章诒和女士的系列 回忆,才可安下神来。还有无数的图片和影像,有网民创作的极为生动、笑痛肚 皮的flash,让我们活得既简单又丰富。网络让文学和艺术,重新获得与生活与 社会与时代对话的能力。   近年,我曾参与操作三届网文大赛,出任近两年的读书论坛版主,结识众多 网友日日网上照面却不谋面,自己的写作已离不开网络这一工具;拥有这些背景 和经验,我依然给不出网络写作的定义。我的感叹,它是活生生的,是和生活相 关而不仅仅与文学相关,科技与人文同时在滋养它,放任它成长。从历史看,追 根溯源,网络写作的隐喻,在于多年前那个注册为“图雅”的ID,开创性地写下 智慧洒脱的文字,突然出现,飘然而去。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感谢众多网友的无私相助。感谢天涯社区、榕树下、西祠胡同、清韵、新语 丝、诗生活、诗江湖、文化先锋、南京评论、强国论坛以及中华、新浪、网易、 搜狐等知名网站及许多专业网站、个人网站的开导、提示。没有它们,就没有这 个年选。   感谢所有在网上愉快写作的网友。   2003.12.18 (XYS2003122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