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2004年中文论坛不完全回忆录 文/冯一刀 《海峡都市报》   毫无疑问,互联网上的论坛是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论坛,互联网就会 几乎不具备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上的论坛——主要是公共论坛——的 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平面媒体。   以下描述,可能与影响力有关,也可能无关,权当不完全回忆录。 竹影青瞳:尽管媚俗,但是草根   竹影青瞳是2004年年初的“著名”人物,她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她被很 多人或津津乐道,或口诛笔伐——这一切,都是因为竹影青瞳这个女子在她自己 的BLOG(网络日志)里,张贴了一些她的裸体照片。因为竹影青瞳的BLOG当时还 同时显示在天涯社区的论坛里,所以竹影青瞳当然也算和论坛沾边。   我之所以说竹影青瞳是“2004年初的著名人物”,是因为现在她几乎已经被 人淡忘,这和她的“前辈”木子美比起来,确实差远了——木子美现在不但仍然 活跃在网上,还应邀去了德国当“国际博客大奖赛”的评委。   木子美也好,竹影青瞳也好,尽管她们曾经的惊世骇俗会让你难以接受,但 你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草根精神的表达——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她们并没有打破枷锁。 论坛揭了考博的黑底   有一个叫甘德怀的家伙,报考了北京大学的法学博士,却没有被录取。没被 录取也就算了,偏偏这个甘德怀不甘心,写了一篇自己考博经历的帖子,贴到了 博客中国的博客论坛里【方舟子按:博客中国的帖是从新语丝转的,不是甘德怀 自己贴的】。这下不得了。   怎么不得了呢?打个比方:一口锅里在煮油,但是没人知道原来煮的是泔水 油;突然有个人从天上扔了一块砖头下来,在那口锅的锅底上砸了个洞,于是泔 水油流了出来,大家才知道原来那锅里煮的不是正常的油,而是恶心的泔水油。   博士生招生,就是这样一口锅,但是没有人去打破它,直到有个叫甘德怀的 家伙出现。至于博士生招生有哪些道道,至于北大精神怎样蜕变,绝不是一两句 话能说清楚的。也许中国的考博制度并不会因为甘德怀事件而有所改变,也许朱 苏力(北大法学院院长,甘德怀事件主角)们也并不会因为甘德怀事件而有所改 良,但是,要记住的是:因为网络上的论坛,让我们至少对神圣的考博制度,充 满了内心深处的怀疑。 北航招生,怎一个“丑”字了得   如果你不知道“北航招生丑闻”是什么回事,请你接受笔者的一点鄙视。 “北航招生丑闻”虽然首先由央视《焦点访谈》披露,但是随后网络论坛上 的相关评论,才是更有力的“舆论”。全中国所有良知未泯的中国人,都被北航 招生过程中的丑闻搞得大吃一惊,继而愤怒不已:教育系统的腐败已经臭气冲天, 高校这所文化大院,已然被弄得乌烟瘴气。   然而这一次网络论坛的舆论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直接制造北航招生丑闻的 那位教授,据报道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于是我们知道了,一宗性质极其恶劣 的丑闻,又近乎以不了了之的方式得到了“妥善”解决。   北航招生,怎一个“丑”字了得! 汉服和经书:传统文化也“张扬”   在2004年8月份的时候,网络论坛上有一个关于“少儿读经”的争论,参与 争论的自然是一些文化中人、知识分子;后来过了不久,有一帮先生提出了一个 “恢复汉服”的主张,又在网上论坛闹腾了开来。而且,向来以含蓄著称的传统 文化,这会“张扬”了一把:主张“恢复汉服”的一些先生身披汉服,招摇过市, 去祭祀明代抗清名将袁崇焕,很是有些“另类”。   在中文论坛里,世纪沙龙和关天茶舍是学术氛围比较浓的地方。一些先生就 在这两个地方对“少儿读经”和“恢复汉服”展开了唇枪舌战。很遗憾,我对 “经书”和“汉服”都不太感兴趣,所以没有花什么时间去理解知识分子们的理 论。   尽管知识分子们争论得口干舌燥,但无论是“少儿读经”还是“恢复汉服”, 似乎也是不了了之。不知道“少儿读经”和“恢复汉服”是在给中国文化界添乱 呢,还是确有别出心意之处。 处女交友网站:一宗处女大案   如果处女和阴谋挂上钩的话,相信每个男人都会感兴趣。   2004年8月份,一个和处女有关的阴谋开始上演了:有个网站,发起了一个 “拒绝婚前性行为”的网上签名活动。可惜这个活动不幸被一个叫麦田的网友盯 上——然后一篇《“拒绝婚前性行为”背后的房地产商人》的帖子,见诸天涯社 区、博客中国和西祠胡同的一些论坛里。那段时间,这个帖子可能是被转载次数 最多的帖子。随后平面媒体跟进,发起“拒绝婚前性行为”签名活动的网站的真 面目被揭开:这是一个被商人操纵,借鼓励女大学生上网注册,来建立“处女” 资讯库,用于日后牟利的网站——可简称“处女交友网站”。   瞧,借助论坛,网友麦田撕开了“处女交友网站”的真面目,一宗处女大案 也因此而得以避免发生。商人们一定在恼怒了。 妞妞,文化圈中的“耀眼”新星   深圳的妞妞不简单,只凭着一部《时差七小时》的电影,就成了全国人民瞩 目的“明星”。妞妞事件,堪称本年度文化界的盛事。   电影是文化,《时差七小时》是部电影,所以《时差七小时》是文化,而且 是优秀家庭中优秀子女制造的“优秀文化”。推广优秀文化,是理所当然的事, 所以深圳五部委联合发文推广该电影,也没什么可让人觉得惊天动地的。   但妞妞们最该感谢的人不是五部委,而是网友:要不是网友在论坛上将《时 差七小时》的推广手段泄露出来,妞妞们的父亲,将失去一次观摩优秀文化推广 手段的机会,岂不可惜? 让人HIGH的录音   如果听录音都能让人HIGH,我想那肯定非尧颖和赵忠祥的那段录音莫属。   “尧赵事件”无疑是个标签,这个标签上同时写着娱乐和文化。我以前一直 将赵忠祥视为文化人,但在“尧赵事件”后,这个定位得改一改了:赵老师明显 是娱乐人物嘛。   网上广为传播的那段尧颖和赵忠祥的录音,在各大论坛里获得一片好评,有 位叫和菜头的网友说听这录音都让他HIGH了——也许他不知道,HIGH的人不止他 一个。   赵忠祥一把年纪了,还为全国人民献上了一顿娱乐消费大餐,功劳着实不小。 另外我还相信,网络论坛里娱乐评论的水平,肯定因为赵老师而提高不少——文 化界、娱乐界、网络界,原来都要感谢赵老师呀。 王怡和方舟子   2004年的中文论坛里,王怡和方舟子这两个名字经常被人谈到,也算是一种 现象了。我只看过他们个别文章,但知道他们之间有些“过节”。我没有细究过 这两人有“过节”的具体原因,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这两人应该都是有正义 感的人,本质上没多少差别。   所以我认为,这两人其实代表了中国文化界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就算不是 坏事,至少也不是什么好事。 (XYS2004120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