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站点品评:《新语丝》 banly 前面说了几个站点,都是内容和形式都相对重视的网站,对于新语丝这 个网站,我百感交集,不知道如何评说。这是一个每天有40多万点击数 的网站,却简直就是没有结构处理和形式设计的站点。 要说新语丝这个站点,不得不先介绍一段在网络时间里应该算很悠久的 历史。在1979年,被北卡罗来那州的杜克大学,两个名叫汤姆·楚斯科 特和吉姆·艾利斯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发布他们关于控制UNIX操作系统的 新闻,开始组织开发一个新闻发布的程序,并定义了一些基础的连接规 范。很快地,北卡罗来那大学的研究生史蒂夫·贝勒温完成了一个能够 处理站点与站点之间新闻交换的程序,于是,在1980年初,USENET得以 形成。到了1986年,NNTP作为一种数据包装和传输的协议被确定为网络 新闻传输协议。在这段时间里,人们的网络交流大多是依靠BBS和USENET。 1993年,外海华人为了能够在网络上找到一个以中文作为交流的地方, 在USENET上开设了alt.chinese.text(简称ACT)。一度聚集了大量海 外华人在上面以汉语一偿思乡之情。1994年,ACT上的几个志同道合者 创办了《新语丝》。 新语丝最著名的有两个版块,一个是《新语丝》月刊及增刊,所刊载的 都是网络上的原创性稿件,内容是文史哲的范围,因为某些必要的考虑, 《新语丝》拒绝刊登专门的政治时事文章。这个月刊其水平和一些传统 刊物相比毫不逊色,不但其中很多个人作品已经先后作为专集出版,而 且最近更有不少出版社联系出版《新语丝文选》。另外一个版块就是新 语丝电子文库,以收藏古代、近代(一九四九年以前)的经典作品和文 史资料为主,根据情况酌量收藏当代文学作品。还大量组织人力对古籍 进行输入、勘误、校对。现在进行着的“唐诗工程”更是一个为了在网 络上宏扬中华文化的一大义举。 此外,《新语丝》还有“电子图库”和一个详尽地收集了一切可以找到 的资料的“鲁迅家页”。从内容来说,《新语丝》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 都已经到达一个国内网站目前还未能有可以与之相比的文化高度。 可是,就网站而言,《新语丝》是失败的,如果一个陌生的人要在上面 找到可以订阅《新语丝》月刊或者“新语丝之友”讨论列表的入口,一 定要非常有耐心才行。这失去了多少读者,失去了多少潜在的可能参与 建设者啊!对此,《新语丝》的主持方舟子表示因为建设一般只是他一 个人在做,所以很多地方无法考虑周全。 在设计方面,或者可以这么说,《新语丝》网站根本没有设计的考虑, 不但在首页上可以看出,其连接的文章和刊物居然干脆都用TXT的文本格 式。如果是重视Mailing list的信息发布,那么其订阅入口应该清晰明显, 如果是重视基于WEB的发布,那么站点结构和信息包装应该略有讲究。可 是《新语丝》就偏不,看不出其建设侧重在什么地方。可是如果要说他 失败,其每天四十多万的点击数可是千真万确的。 其实说到底,网络上的人们唯一想看到的,除了内容,就还是内容。在 网站的建设上无论如何设计,都要以方便阅读、简单明快为诉求。另一 个方面,有丰富内容的网站也不能一律舍弃设计的观点,设计并不是一 味求美,而是应该能够用最快的方式让浏览者了解网站的全部服务内容。 也就是说,对《新语丝》这个具体的网站,我并不反对其说不上美观的 首页,也不反对其干脆用TXT的文本。但是对于结构上的安排却深感遗憾, 毕竟,能够再条理化一些的话,《新语丝》不但能够以内容吸引了四十 万的页读数,更能够以其刊物和讨论用Mailing list增加额外的影响力 和信息来源。 由于不但没有设计,连版式都没有,于是在此并不想也没有必要截一些 图片出来。强烈建议没有去过《新语丝》的朋友自己去那里看看,在文、 史哲方面的内容,我敢肯定你不会失望,无论是资料还是原创,都是那 么精益求精的。下周,在《易维IT每周评论》的电子刊物上将有易维 对方舟子的独家采访报告。 1999.5.17.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