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胎教是否可靠?   作者:院子   一、缘起   我倾向于接受这样的模糊结论:孩子的教育应及早开始。据说巴甫洛夫说过 一句名言:“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进行教育,就迟了两天。”把教育提前到 出生的那一刻,应该算是极忠实的贯彻了“及早教育”。尽管我个人认为对月 (日)龄越小孩子的教育越不可靠,越难操作,或者越难把握其准确的效果,但 考虑到孩子出生时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感觉生理机能,并且出生后发展迅速。我们 原则上可以接受:教育从孩子出生时就开始了。   教育要及早开始,早到从零岁开始,这是教育的一个很大的进步,要科学的 付诸实施当然也不容易,因为对于年轻的父母而言,连换尿布都是新问题,何谈 其他?这无疑充满挑战!但现在公众的普遍认识并不满足于此,这就是大家都耳 熟能详的“胎教”。这就意味着教育不满足于从零岁开始,而要从零岁之前就开 始,或者换一个说法:教育要提前至生命所孕育的那个时刻。   我时常要面临这样的困扰:那就是胎教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因为我 的工作与此有关,许多年轻的朋友就会问我。我的学生介乎成年与未成年之间, 课堂讨论到学前教育应从何时开始,都不约而同的提到胎教,还绘声绘色的描述 胎教的方法。可见,胎教是个普遍的事实存在,公众的疑问就是怎么做才是正确 的?在公众的心目中是存在着一个科学的胎教体系的,他们渴求的是专业的胎教 指导。当然,这种渴求会通过各种胎教课程、产品得到满足。记得在我妻子怀孕 时,我也实际的面临着这个问题。我的真实困扰是:胎教是否存在一个科学的理 论基础?是否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胎教是有效的?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胎教就无 异于是一个现实的谎言。   二、胎教的概念   胎教作为一个汉语词汇,是完全成立的。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胎教”作 为一个词语是频繁出现的。如《大戴礼记·保傅》:“胎教之道,书之玉板,藏 之金匱,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汉学者贾谊曾有专述,他的《新书·胎教》: “周妃后姙成王於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諠,独处不倨,虽怒不駡, 胎教之谓也。”近代思想家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戊部第一章:“盖生人之始 本於胎教,成於母训为多。”主张设立“人本院”,已怀孕的妇女进入本院,接 受胎教。因而在《辞海》中就有“胎教”这个词条,它的解释是:孕妇谨言慎行, 心情舒畅,给胎儿以良好教育,谓之“胎教”。   胎教的倡导者认为:胎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胎教,是指为了促进胎 儿生理和心理健康发育成长,同时确保孕产妇能够顺利度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 饮食、环境、劳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因为如果没有健康的母亲,就不能生育 出健壮的孩子。狭义的胎教,是指妊娠期间,在加强孕妇的精神、品德修养和教 育的同时,重点通过母体,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刺激胎儿的感觉器官,以激 发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有益活动,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育。前者又称为“间接 胎教”,后者称为“直接胎教”,通常所言的“胎教”,一般指后者。   所谓广义的胎教实际上是母教,是针对孕妇而言的,孕妇通过比较系统的学 习,了解孕期保健知识并付诸于实际,这显然会间接影响到体内的胎儿。所以, 母教从道理上是讲得通的,因为孕妇作为一个成人,是可以接受教育和保健的。 中国古代的胎教理论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所谓的“外象内感”,这算是一个 比较朴素的科学观点。所以,古代的胎教措施充斥着大量的对孕妇的严格要求, 这些要求及禁忌现在看来绝大多数虽然都是无稽之谈,但胎教就是母教的大方向 还是不错的,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主要针对狭义胎教的概念来分析,这是当代的胎教观点,它的核心就是 可以直接刺激体内的胎儿,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对个体的未 来发展产生可靠的积极影响。比如生的宝宝更加聪明,从小具有音乐的天赋,还 有产生天才的活生生的案例。   胎教作为汉语词汇的成立并不意味着在教育学上作为一个“术语”的成立, 鉴于胎教的倡导者包括很多专业的儿科医学工作者,所以,胎教理应作为一个科 学的术语使用。胎教我们理解为是胎儿教育的简称。虽然在教育学上,教育的定 义很宽泛,有很宽广的适用范围。即便如此,也只能把那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对 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进而产生积极效果的活动称之为教育活动。所以,胎教作为 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术语,必须建立在两个基本前提上。一个是作为受教育者的胎 儿有受施的基本条件,比如有基本的感知觉,否则就谈不上教育;另一个是即便 胎儿有受施的基本条件,还需对胎儿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效果,并且这种效果与实 施的胎教行为有因果关系。   我可以在未做资料检索前,从这两个前提上做一个先入为主的推测。多数胎 教方案可对孕期40周做详细的设计,甚至从受精卵形成起就开始对胎儿进行交谈、 讲故事、呼唤了,我认为这可能是让准父母们在寻求心理安慰,因为很显然,这 时胎儿连最基本的器官都没有成型,没有任何受教的可能。所以,孕早期的胎教 基本上就是无中生有。即便是到孕后期,比如说至少在28周以后,胎儿有基本的 听觉了,但胎儿在母亲腹中羊水包裹的环境中,他所感受的声音与出生之后听到 的外界声音应该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对声音的记忆是否在出生后有意义?并且要 把此时施与的音乐胎教与胎儿未来的发展建立起因果关联,从而证实胎教的效果, 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的基本的推测,就是觉得胎教是很不可靠的。 胎教的意义可能在于母教,在于对孕妇的营养保健,在于孕妇的积极健康的状态 会影响到体内胎儿,但这些并不是当代胎教的核心内容。   三、胎教的理论基础   胎教的倡导者认为胎教是有效的,可行的,并且建立了胎教的理论体系。就 胎教的生理学基础而言,他们认为通过胎儿镜观察到,用细棍触胎儿的手心,手 指会握紧;胎儿的眼睛会随着送入的光线而活动;胎儿从4个半月起就非常注意 外界的声音。在妊娠的这一阶段,内耳的鼓膜已发育成熟,完全可以用耳朵去听 外界的声音,这些情况说明,胎儿在宫内已具有触觉、视觉、听觉等感知能力, 在宫内进行教育时,可以利用这种能力给他传递有益的信息。因此,对胎儿进行 胎教是有其一定的生理基础的。   胎宝宝还只是在胚胎期,就已经有很出色的大脑了。人类的大脑从内侧往外 分为古皮质、旧皮质、新皮质三层。胎宝宝的大脑也是按这样的顺序发育而成的。 也就是说,大脑的这三层皮质在胎儿期就已经事先输入了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信息 以及自然万物的知识,像一台电脑的存贮器一样。这些研究证明,胎宝宝是有记 忆的,这正好为胎教的可行性奠定了科学基础。   日本的早教专家,同时也被称为右脑开发的权威七田真认为:胎儿具备天才 的能力。如果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适当的胎教,就能培养出能力更强的孩子。虽 然妈妈怀孕一两个月时,胎儿的脑尚未完全发育,眼睛和耳朵等器官也尚未成型, 但胎儿已经能超越五感和脑的功能,发挥意识的作用,并记住胎儿时期的一切。   从胎教的这些理论基础来看,一方面是想通过实证的方式证明胎儿是有着基 本的感知觉能力的,因为只有具备最初的触觉、视觉和听觉,胎教才可能具有最 初的前提。确实有一些实验论证了胎儿的最初的感觉功能的存在,但这往往都发 生在孕后期。另一方面,对胎儿的能力有着不着边际的高估,比如把胎儿的大脑 比喻做一个万能的存贮器,可以随时记录信息;比如说胎儿具有超越五感和脑的 能力,即所谓的心灵感应。   现代科学证实了胎儿期已经具备了一些感觉功能,并不只是静静的躺在母亲 的子宫里等候降临,母亲也能感到胎儿的动作,或许正是这些为胎教提供了无穷 的想象空间。但一般而言,对于孕前期胎教的前提如何验证,实在找不到比较充 足的证据。并且即便是孕后期胎儿具备了一些感觉功能,但这并不能直接就认定 胎教是可靠有效的。要将胎儿所能感觉到的这些实际上仅仅属于物理刺激的信息 转化为胎儿成长的积极因素,即便是主观的臆测,也确实要颇费心思,何况需要 通过客观的证据来证明。所以,在胎教理论中确实混杂了不少神秘主义和玄学的 色彩在里面。   四、胎教研究的可靠性   当然,胎教理论基础的建立是依赖于一些实验或实例的,胎教的倡导者认为 这些实验或实例充分证实了胎教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日本的井深大曾有这样的记述:我所主持的幼儿开发协会,在爱育医院的协 助下也进行了一个尝试性的实验。实验以俳句作材料,以调查婴儿能否听到声音, 并对声音进行记忆。 首先让播音员录制一茶的俳句,然后把录音磁带交给怀 孕的母亲,让她每天听。一天两次,一次三分钟。就这样,同一首俳句每天能重 复好几遍,同一种刺激每天能让腹中的婴儿听到好几遍。由于俳句具有日常话语 和音乐所没有的独特旋律,所以选俳句作为实验的素材有助于我们今后了解婴儿 的记忆情况。婴儿出生后,我们选定第二天到第六天的时间段做测试。测试分两 组,一组是出生前听过俳句的婴儿,一组是出生前没有听过俳句的婴儿,以进行 比较。要让婴儿听的磁带内容有三种。一种是实验磁带,录有一茶的俳句,一种 是录有其他俳句的磁带,再有一种是录有普通说话声的磁带。为了了解婴儿对这 些声音的反映情况,我们通过记录婴儿的心跳变化来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耐人寻 味。在出生前没听过俳句的婴儿,听到三种内容不同的磁带后反应一致。而出生 前听过俳句的婴儿,当他(她)听到在出生前重复播放的俳句时,也许是因为听 惯了的缘故,他(她)显得十分平静。而当播放他(她)没有听过的俳句时,他 (她)反应强烈,脉搏和心跳都发生了变化。但当他(她)听到普通的说话声时, 他(她)的反应则是平静的。其实,我们对婴儿的上述反应颇感意外。之前我们 均预测:如果婴儿能记住他出生前听过俳句的话,那么他就应该对他听惯的俳句 有所反应。实际上,婴儿在听他以前没有听过的俳句时才会做出强烈的反应。从 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婴儿是能够区分该俳句自己听没听过的。因此,我们可以认 为:婴儿能够对出世前听过的俳句进行记忆。当他(她)在听韵律相同的不同俳 句时,也许会想:“这是什么啊?”,从而作出反应。   井深大的俳句实验结果与他自己先前的预测并不相同,但他似乎对此不以为 然,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向自己所需要的方向靠拢,这种解释确实也“耐人寻 味”。实验组的婴儿听到曾听过的俳句与普通说话的声音均很平静,这难道就不 能解释成胎儿期所做的俳句训练实际上是无效的?如果说未曾听过的俳句对婴儿 而言是个新异刺激,那么普通说话声对幼儿而言是否也算是新异刺激呢?并且到 底是两个不同俳句间的声音差距更大还是普通说话声与曾经听过的俳句差异更大 呢?另外,当婴儿听到似曾相识的声音到底是应该平静还是应当反应强烈呢?这 个实验充斥了太多的无关变量,对结果的解释存在着多种可能,但胎教的倡导者 似乎一直引用得心安理得。退一万步说,即便能说明婴儿记住了听过的俳句,这 对胎教的效果又有多大程度的证实呢?胎儿记住了一个每天强化多次的声音,对 未来的成长会有多大的意义呢?   有一个实验记录了新生儿对心搏声的反应。在某家医院的育婴室里,让实验 组120名正常的新生儿夜以继日、毫不间断地听一种复制的85分贝、每分钟72跳 的正常心搏声,除每隔4小时送往母亲处喂奶这一短暂间断外,婴儿所有时间都 在育婴室里;对照组的120名正常新生儿则安置在另一间没有心搏声的育婴室里。 4天后,听心搏声的新生儿70%增加了体重,而对照组的新生儿只有33%增加了 体重。实验还对两个育婴室里的新生儿哭叫的时间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听心 搏声的新生儿哭叫时间占38%,而对照组新生儿哭叫时间为60%。由于这两组新 生儿的饮食没有重大差别,因此,有理由相信,应该是由于听心搏声的新生儿哭 叫时间少,从而增加了休息时间。从表面上看,这是在测定新生儿对心搏声的反 应,实际上它是在模拟胎儿在出生前所处的母体环境,并力求探索胎儿对这个生 前环境的感觉。毫无疑问,每一位母亲都有心搏声,而且这种节奏均匀的声音一 刻不停地伴随着胎儿直到出生,胎儿熟悉这种声音并有一定的习惯感和印象。实 验结果证明,胎儿对母体的环境是有记忆和反应的,这就为胎教实施找到了科学 的依据;同时也表明,孕妇的平和心态带来的节奏均匀、声音柔和的心搏声,有 助于胎儿的安宁和静养。   这个实验无非是引导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听到正常心搏声的新生儿生长发 育优于对照组。但正常的心搏声有如此效果,如果换做其他的声音是否也会有同 样的效果呢?我们不太清楚对照组的情况,是否对照组就完全在一个没有声音刺 激的环境中,如果这样的话,可能是这种听觉剥夺给胎儿带来了不快。并且能否 也这样去推测,正常的心搏声对胎儿的成长是一个正常的环境,我们不要轻易去 破坏这样的环境。而名目繁多,煞费苦心的胎教是否也正是一个非正常的干扰因 素呢?即便证明了胎儿对母体的环境是有记忆和反应的,那也不能据此称为胎教 实施的科学依据,同样可成为谨慎胎教的科学依据。   这是两个在胎教书籍中经常被选用的实验,我对这两个实验的原始出处无从 核查,从所提供的材料来看,我看不出这对胎教的有效性提供了何种程度的有利 支持。恰恰相反,似乎得出的结论都是比较草率的,甚至是对胎教可靠性的相当 不利的证据。   另外,胎教倡导者还喜欢用实例来论证。广为流传的就是“斯瑟蒂克胎教 法”,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全球最成功的胎教案例。这位母亲是实子*斯瑟蒂克, 她有四个孩子,大女儿苏珊,二女儿斯蒂茜,三女儿斯蒂芬妮和小女儿吉安娜。 这四个孩子的智商都在160以上。通常智商达到140即被认为是“天才",因而她 们都无一例外地被列入占全美5%的高智商者的行列。   苏珊出生后两个星期就能讲单词,第三个月就能讲句子,1岁6个月的时候, 就能读高中的教科书。5岁时,苏珊从幼儿园一下子就升到了初级学校的九年级。 10岁时,成为全美最年轻的大学生。苏珊下面的三个妹妹,也都是在出生后两至 三个星期开始讲话的,也具有和姐姐相似的能力。苏珊16岁时,13岁的斯蒂茜在 芝加哥的曼达雷茵大学读二年级,11岁的斯蒂芬妮上高中三年级,最小的吉安娜 9岁,也上初中三年级了。   实子认为以上奇迹是孩子在胎内时就被施加了某种因素,即进行胎教的结果。 她在整个妊娠过程中会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声音、身体 变化、心理状态等传递给胎儿,而接受了这一切的胎儿在出生时就会具有某种超 常素质,这就是天才诞生于寻常家庭的秘密。   对于所描述的细节,比如两个星期就能讲单词,三个月就能讲句子,这些有 待证实,因为这实在是太“超常”了。当然,最核心的问题还在于,个体成长中 的影响因素很复杂,把个体成长的所有成就都归功于胎教的功劳,而无视孩子出 生后在良好环境中的蓬勃发展,这显然是片面的。实子在怀孕期间能如此努力的 呵护孩子的成长,何况在孩子出生之后呢?出生后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就没有贡 献吗?   当然,胎教的倡导者还可以列举出更多的实例。以个案来证明理论的可靠, 在方法上当然是不值得讨论的。对于个体的发展水平而言,在同龄群体中倾向于 呈正态分布,那些绝顶聪明的天才和天生愚笨的白痴总归是小概率事件,如果实 子的四个女儿真的如此优秀,确实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但如果企图把实子*斯瑟 蒂克的方法推而广之,让每个孕妇都能受益,这或许更多的是天才崇拜的心理在 作祟,对于其可靠性大家或许都心知肚明。   五、胎教常用的方法   胎教的倡导者有系统的胎教训练法,这已被公众所熟知,几乎所有的年轻父 母都能略知一二。只要稍加留意,可以很容易的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当然,各 种胎教的课程、方案及产品的开发者更是把目光盯紧了准妈妈这个受众群体。倒 不是说公众都确信胎教的科学及可靠,更多的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有人甚至 抱着神秘和猎奇的心理,这与孕妇怀孕中惊喜、忐忑的复杂心态是交织在一起的。   胎教大概有如下方法:   1.音乐(语言)胎教法。   主要是以音波刺激胎儿听觉器官的神经功能,来达到激发大脑的右脑突触迅 速发育。从孕12周起,便可有计划地实施。首选方法就是给胎宝宝听音乐,孕妈 妈在高雅的音乐环境中欣赏世界名画等等。这是被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胎教方法。 胎教和早教音乐主要是经典的古典音音乐。音乐胎教所使用的播放设备非常重要, 科研人员研发了专业的胎教仪。   与声音有关的还有语言胎教法,就是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谈心等。   2.抚摩胎教法。   婴幼儿的天性是需要爱抚。胎儿受到母亲双手轻轻地抚摩之后,亦会引起一 定的条件反射,从而激发胎儿活动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触觉刺激,通过反射性 躯体蠕动,以促进大脑功能的协调发育。孕妇每晚睡觉前先排空膀胱,平卧床上, 放松腹部,用双手由上至下,从右向左,轻轻地抚摩胎儿,每次持续5分钟~10 分钟。孕24周以后,可以在孕妇腹部明显地触摸到胎儿的头、背和肢体。自此时 开始,每晚可让孕妇平卧床上,放松腹部,使胎儿在“子宫内散步”、做“宫内 体操”。这样反复的锻炼,可以使胎儿建立起有效的条件反射,并增强肢体肌肉 的力量。经过锻炼的胎儿出生后肢体的肌肉强健,抬头、翻身、坐、爬、行走等 动作都比较早。   3.光照胎教法。   胎儿的视觉较其他感觉功能发育缓慢。孕27周以后胎儿的大脑才能感知外界 的视觉刺激;孕30周以前,胎儿还不能凝视光源,直到孕36周,胎儿对光照刺激 才能产生应答反应。因此,从孕24周开始,每天定时在胎儿觉醒时用手电筒(弱光) 作为光源,照射孕妇腹壁胎头方向,每次5分钟左右,结束前可以连续关闭、开 启手电筒数次,以利胎儿的视觉健康发育。   这些方法都是试图直接作用于胎儿,并期待产生积极的影响。一般而言,较 专业的胎教倡导者的建议是基于胎儿感知觉具备的前提下开展胎教,即胎教在孕 后期开展才可能有效。但几乎在所有的胎教方案中,都会有一个详细的40周的胎 教系统训练,所以,给公众的印象是:胎教当然是越早越好。   音乐(语言)也好,触摸也好,光照也好,对胎儿到底产生了何种实际的影 响,要研究清楚是比较困难的。要模拟孕妇子宫内的环境比较困难,要获取胎儿 感觉的真实信息也很困难。虽然现在有许多先进的仪器和技术手段,但这基本上 都是一种间接的研究手段。对于胎儿的真实体会,我们无从知晓。但要使胎教训 练称为科学,这种研究又必不可少。   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胎教的研究成果也有不少,以下选取了两个有关音乐胎 教效果的研究略做分析:   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刘莉等做如下的研究:对辖区内65 名散居1. 5~2 岁幼儿用儿心量表进行了发育商测查,从胎教音乐刺激方面进行了分析。施行胎 教者怀孕后听卫生部优生优育协会推荐的《爱心胎教音乐全集》磁带孕妇篇,每 天1h 以上;孕5~6 月始(此时胎儿开始有听力) 用《爱心胎教音乐全集》胎儿 篇及胎教器,每天做胎教0.5~1h (每次15~20min) 。胎儿睡觉时不要听,感觉 有胎动胎儿醒着时再给他听。在生后新生儿期使用《爱心胎教音乐全集》新生儿 篇,每天0. 5~1h。样本61 例中有56例有此项记录,其中胎教音乐刺激21例, 未做胎教音乐刺激的35 例。本研究结果表明:胎教音乐刺激组小儿发育商均数 高于非刺激组,且发育商中上加超常的比例明显高于非音乐刺激组。   山东临沂市中医院方在望等自1990 年2 月至1998 年2 月, 随机选择妊娠妇 女258 例,259 名胎儿( 1 例为双胎) , 从妊娠3 个月开始直接定时胎内教育训练, 胎教时间设定为每天上午7 点和下午7 点。将多功能胎教保健带按自己规定时间 进行设定, 然后将带配戴下腹部, 胎教时启动开关或接通听力接收器, 每日2 次, 每次5~ 10 分钟, 随妊娠月份逐渐增加胎教时间( 每月增加5 分钟) , 但每次胎 教时间不宜过长, 最长不超过30 分钟, 一直使用到临产期为止。本组对258 例 妊娠满3 个月孕妇即259 名胎儿进行胎教, 并经162 例孕妇比较治疗, 证明胎教 组的反应灵敏度、思维能力及智商明显优于对照组。   我们姑且不探讨这些实验设计本身是否合理,对个体发展的评估是否科学、 全面,特别是这种成效在个体发展的历程中有何种价值。正如大家所熟知的格塞 尔的“双生子爬梯”的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即时的效果,但从一个较长时间段来 看却是无效的、无必要的。这两个研究也没有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在胎教行 为与个体发展成效间建立必然的因果关联。因为可能造成实验组优越的因素太多 了,实验并没有消除其他无关变量的干扰。比如开展胎教训练的实验组家庭,很 可能在各个方面都是优越的,父母本身的素质、家庭状况、教养态度、出生后的 养育措施等等都在综合的发挥着作用。有关胎教的其他研究可能都存在着这方面 的缺陷,这或许不是研究者本身的问题,而是胎教研究本身的复杂性所造成的。   六、胎教的出路   通过艰苦的努力,仍然不能够找到胎教科学可靠的依据,我倾向于对胎教抱 着不信任的态度。现有胎教的理论基础是不牢靠的,所做的研究基本上还属于准 实验的范畴,无法对胎教行为与所期望的结果间建立因果关联。但事实求是的说, 多数胎教倡导者在理论上的阐述还是比较谨慎的,并没有无限夸大胎教的功效。 但在应用于实践的胎教措施上,特别是在商业化的胎教推广中,在面向受众所提 供的胎教方案、产品以及课程上,确实有许多夸大其辞的地方。这当然是商业推 广中普遍的法则,不独是胎教的问题。作为公众,特别是年轻的准父母们,或许 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是最重要的。因为教育是很复杂的, 现在没有,将来可能也没有任何一个方案会是立竿见影或放之四海皆准的,更没 有一条看得见的通往天才的道路。   也不能说胎教就完全是条死胡同,我们可以梳理出胎教轮廓中的一些有用的 枝桠,对于公众而言,这些可以继续发扬下去。比如说胎教包含着重视孕期保健 养护的意思,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问题是过于重视了,于是就很急迫,就想找 到捷径。胎教的捷径走不通,但对胎儿的精心呵护是必要的。所以,仍要保持一 个重视的态度。   胎教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母教,这个被现代胎教有意无意忽略的东西仍要发 扬出来。准妈妈的保健养护、举止行为、情绪状态是相当重要的,会影响到体内 的胎儿。首先要抓住看得见的东西,因为母亲的受教是可能的。事实上,对于一 个准妈妈来说,一切都是全新的,她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受教者。   胎教这个词,可以公众的话语中存在,它可以代表对胎儿的关注与重视,对 新生命的呵护与期望。但我认为不能在教育学意义上使用它,不能作为一个专业 的术语来使用。从本文的分析来看,还不成立。因为胎儿作为一个受教者能否成 立,当前确实毫无把握,或许将来会有所把握。其实即便是对出生后的孩子,比 如出生后的第一年,固然有许多受教的可能,但相对于他的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 而言,教育又能占有多大的分量呢?我们的社会脚步匆匆,我们成人脚步匆匆, 于是也带动了教育的脚步匆匆。   其实,匆匆哪有从容好呢?   主要参考资料:   1.刘莉等.胎教音乐刺激对婴幼儿发育商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3(1)   2.严梅福.质疑新式胎教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科学性[J].湖北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严梅福.胎教应该讲科学——对新式胎教的质疑[J].中国教育学刊,2001 (6)   4.杨冰等.彩色多普勒评价音乐胎教对胎儿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探讨[J].中国 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4)   5.姚全兴.素质胎教论——兼与严梅福先生商榷[J].教育研究,2000(3)   6.方在望等.多功能胎教保健带临床应用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0(1)   7.严梅福.重新认识胎教的智力开发功能[J].教育研究,1999(11)   8.邵道远等.音乐胎教中的声学问题和人体透声的实验测量[J].应用声学, 1991(6)   9.游川主编;汉竹编著.斯瑟蒂克40周胎教方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10   10.[日]七田真著;路秀明译.七田真天才胎教法[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9   11.屠海燕.胎教胎养一本通[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8   12.涂永华.优生胎教必读[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2005   2011-10-30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